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法定語文 | 中文和英文,政府語文政策為兩文三語(標準粵語、普通話、英文) | ||||
行政長官 | 曾蔭權 | ||||
面積 - 海域面積 - 土地面積 - 水域面積百分比 |
1,650平方公里 1,104平方公里 4.6% |
||||
人口 - 總人口(2006年中) - 人口密度(2006年3月) |
(未排名) 6,994,500 6,420/平方公里 |
||||
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 - 男 - 女 |
78.8歲 84.4歲 |
||||
位置 |
北緯22°08′至35′ 東經113°49′至114°31′ |
||||
GDP總計(2005年) 人均GDP |
列第42位 13,822億港元 列第15位 199,282港元/US$25,715 |
||||
開埠 - 日期 |
被英國佔領:1841年1月26日 成為英國殖民地:1842年8月29日 |
||||
淪陷時期 - 日期 |
港督向日軍投降:1941年12月25日 日本向盟軍投降:1945年8月15日 |
||||
特區成立 - 日期 |
主權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7年7月1日 |
||||
貨幣 | 港元(HKD 或 HK$) | ||||
時區 | UTC +8 | ||||
頂級域名 | .hk | ||||
長途電話代碼 | 852 | ||||
法定假期 | 見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 ||||
市花 | 洋紫荊(1965年起) | ||||
香港[1],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收聽:普通話發音,粵語發音)與澳門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兩個特別行政區。它由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的香港島,與中國大陸連接的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以及附近的262個小島組成[2]。東北部東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對岸是廣東省深圳市;水域以南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起,除了數次分裂時期外,皆為中原皇朝領土,直至1842年至1898年間因戰敗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讓及租借予英國,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殖民統治,整體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英兩國所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執行「一國兩制」政策;主權移交後50年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施,香港將享受到除外交和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
目录 |
[编辑] 歷史
- 主條目:香港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唐朝開元廿四年,香港屬於循州。設立屯門軍鎮[3],派員2000駐守來保護海上貿易。當時軍隊屯駐在今天的屯門,該區因而得名。及由於大步一帶海面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宋太祖趙匡胤滅南漢後明令禁止官方採珠。至元朝曾復採官珠,但受到士紳反對,不久又再次停辦。明清兩朝採珠事業時禁時馳,但仍不能回復至五代十國時的昌盛。
香港自唐朝至清朝康熙元年,即1662年止,香港的瀝源,大奚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所以種香及產香也慢慢發展起來,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所有香樹製品皆用木箱裝好,經陸路運至尖沙頭的香埗頭(運香樹製品碼頭)用小艇到石排灣,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至廣州,再用陸路經南雄,越大庾嶺,過贛江至九江市,再沿長江輸往蘇杭銷售。1662年清朝為防犯沿海居民接濟及明朝遺臣鄭成功反攻,遂下遷海令,使種香及產香大受打擊,即使1669年(康熙八年)復界,亦難復舊觀。
香港海岸線漫長,故香港多處皆適宜興建鹽場。971年(北宋開寶四年)於現時九龍灣一帶設立官富場並派鹽官駐守,負責產鹽及統籌各小型鹽場。1183年(南宋孝宗淳熙10年5月29日)大奚山的私鹽被禁引起公元1197年(南宋寧宗慶元3年)大奚山發生騷亂。南宋末年,兩位小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人稱該處為宋王臺。後來宋帝昺在梅蔚登基,因元軍追趕,遂經淺灣循海路西渡前往新會。但當船隻駛至今日廣東新會崖門時,被元軍趕到,陸秀夫於是背負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
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遂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中葡戰爭爆發,戰役持續了四十天,葡軍陷入苦戰,但仍未肯撤退更於6月27日增派兩艘軍艦從馬六甲趕來增援,仍無法挽回敗局。最後,他們決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軍艦上,準備突圍。9月8日早上,三艦試圖天黑突圍,不幸遇上中國的戰船,雙方又發生了激戰,葡軍寡不敵眾,陷入了絕境。不久,海上颳起了風暴,敵艦因船體大,乘風逃脫,狼狽返回馬六甲。但葡軍不甘心失敗,翌年四月,再派出由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路上又增加了兩艘,企圖重新佔領屯門,於7月10日進犯中國海區。8月,兩軍在大奚山茜草灣附近對峙。由於中國海防實力已大大加強,此戰從茜草灣海面一直打到了哨州[4]海面,中國海軍繳獲敵艦兩艘,生擒艦長於都盧等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人,明軍大獲全勝。
清代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沿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五十里,使居民家園盡失。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遷海後漁鹽業廢置、田園荒蕪,沿海居民深受遷海之苦,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8年)朝廷終允復界,本區居民陸續遷回。因此新界五族[5]於上水設立報德祠[6]恭奉兩公該祠及鄧族於錦田設立周王二公祠內設周王二公書院並每十年打醮一次以作答謝。
[编辑] 英治時期
[编辑] 早期統治
- 主條目:香港割讓
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8],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国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砦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國民政府有意取消不平等條約。無奈國力不繼亦因北伐及清黨的事情使國家政府無閒考慮取回香港的主權。但是,當時香港政府仍然開放中港邊境,兩地市民依然可以自由來往。當時不少香港人為了建設國家,除了捐錢回國以外,更身體力行的加入國民政府裡工作。前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伍廷芳就是當時香港的名流。
[编辑] 抗日期間
- 主條目:香港日治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香港的華人支持抗戰,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為此表現不滿,曾多次向英國的領事抗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向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期間,日本人為方便統治,多次將港人遷回中國大陸,使戰後人口驟降一百萬。除此以外日本於戰時實行糧食配給及強行以日本軍票兌換港元及為求增加港元發行量,還強迫當時3家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有利銀行的經理在印製完成的港幣上簽字,發行約1億元沒有額外支持的紙幣,故這些港幣又被稱為「迫簽紙幣」。
[编辑] 抗戰勝利及國共內戰
抗戰勝利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而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窗口。
1956年10月,九龍半島深水埗區發生右派工會暴亂,中華民國政府的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及受到同年11月於澳門的騷亂,迫使澳葡當局妥協的剌激,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9],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编辑] 經濟起飛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開始諮詢華人的意見,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及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使香港於1980年代初成為世界著名的「亞洲四小龍」,與台灣、新加坡及南韓齊名。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不過在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已成為中英兩國正式議題,但誰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外界一直眾說紛紜;但不論誰先提出,香港前途問題為中英兩國,揭開了近20年爭拗的序幕。
香港在1970年代末至1997年20年來的經濟起飛,改革开放是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11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戰略決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個決策的成效之一便是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對外封閉的情況,香港繼續發揮中介人本領而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编辑] 中英談判
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不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開始時亦支持有關建議。傳統的英資公司,如滙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遊說工作。期間,1981年由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前往北京交流,並得到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接見。當他們向鄧小平提出有關建議時,被鄧小平嚴辭指責,這種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的態度,令遊說工作失敗。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撒切尔夫人乘福克蘭群島戰爭大勝阿根廷之威,到北京提出繼續「以主權換治權」作為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結果與之前「年青才俊團」一樣無功而還。但中國仍稍為讓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這亦成了中英兩國談判時的唯一方針,亦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其間香港的樓價、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兌1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10],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而英資首席財團——怡和,於1984年3月28日宣佈遷冊百慕達,這舉動被政經人士視為英國資金撤走先兆及對中國收回香港的舉動投不信任票。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
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使人心虛怯。大量香港人把手上持有的港元,兌換成各種外幣,導致各種外幣兌換率持續高居不下及把物業出售吐現,使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同年香港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俗稱玫瑰園計劃)以穩定人心。
[编辑] 主權移交後的香港
- 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
[编辑] 亞洲金融風暴
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香港正式結束英國的殖民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董建華為首任行政長官。然而,就在3個月後,東南亞及日、韓、台貨幣受外來冲擊。香港亦不能幸免於難,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失業率由2%升至6%、經濟增長率亦由正變負、恆生指數由1997年8月所創的16820點的當年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544點、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由被狙擊前的數釐升至數十釐,當中隔夜利率更於1997年10月23日高見300釐。1998年8月中,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會同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鄺其志宣佈動用外匯基金入市,試圖扭轉一年多恆生指數跌勢,最後動用了1180億港元成功擊退以量子基金為首的炒家。隨著1999年因當年因香港政府於1998年入市購入的「官股」而衍生出來的盈富基金加上美國的科網熱吹至,香港股票市場再一次進入瘋狂狀態。恆生指數亦約12000點,上升至18397點的當年新高,失業率由6%下降至4.5%,經濟增長率上升至10%,但隨著美國的科網熱減退,香港的科網泡沫亦隨即破滅,及後於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香港交易所繼87股災停市四天後,宣佈停巿一天。香港無可避免持續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受到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挑戰,而且面對經濟轉型和全球化帶來的冲擊,令製造業北移,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關形象,令政府處於弱勢,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這股衰退潮一直持續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编辑] H5N1及SARS爆發及走出低谷
1997年5月9日香港首次發現人類感染甲型H5N1的禽流感[11]的報告,由1997年5月至12月共18人感染,6人死亡, 所有感染者均與鳥類接觸過及症狀非常嚴重,故香港政府作出史無前例的處理方法—─屠宰香港境內所有家禽並予以適當的賠償。2000年香港再一次受到甲型H5N1禽流感侵襲,只是這次沒有做成傷亡,但是再一次屠宰過百萬隻家禽。事後由於避免政出多門,香港政府重整多個部門結構及解散兩個民選議會—─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但好景不長,2003年春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爆發,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擊,更重創香港人心中引以為傲的醫療技術;直至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香港從「發生本地傳染地區」的名單中剔除。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升上至8.7%的歷史新高。政府處理抗疫過程備受批評,市民由從前只着眼經濟發展,轉而開始關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因處理失當,成為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的導火線,引發同年7月1日的50萬人大遊行及視為親政府一方的自由黨於此時突然宣佈反對,政府才只好暫時擱置立法。遊行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對香港政策,再次變成着重經濟方面,如落實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推行「個人遊」,容許中國大陸部分省市居民來港作短暫旅遊,並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從而做到安撫民心之效。特區政府並開始制訂人口政策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
2004年5、6月、香港成為「泛珠三角9+2經濟整合」的成員,繼續發揮原有的優勢。另外,中國政府容許內地私人勇往到香港開業,令香港繼續成為中國勇往拓展海外市場、外國和香港勇往進軍大陸市場的「窗口」。期望人民幣可在香港兌換令香港成為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特區政府亦開始和中國各級政府商討香港和內地的公路、鐵路規劃,加強兩地的陸路交通聯繫,確保香港繼續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同年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
2005年3月12日,行政長官董建華突然因病辭職,同時獲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董建華辭職原因倍受社會質疑。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6月15日宣佈參選行政長官,最後成為唯一獲得有效提名的候選人,於6月21日獲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出任特首,並於6月24日赴北京宣誓就職。
2005年9月12日,亞洲區第二個迪士尼樂園於在香港大嶼山竹篙灣開幕,期望首年能吸引560萬人次入場及使零售業興旺,但事與願遺,迪士尼樂園首年只吸引約500萬人次入場,但相當人次是持有各類優惠票進入樂園。對香港的零售業從每月公佈的數據顯示因迪士尼樂園所帶來的效應沒有預期般大。
2005年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但被民主派議員批評過於保守,議案最終因票數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不獲通過,故200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及2008年各級議會組成與現在的方法一樣。
2006年7月政制事務局及財政司分別推出擴大政治任命官員及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方案,但隨即受到各方面群起評擊,認為政府此舉使政府決策層更加架屋疊床及有劫貧濟富之嫌。2006年12月5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於商品及服務稅咨詢的中期檢討中,宣佈由於巿民即使承認稅基狹窄,但亦反對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故在行政會議同意下宣佈商品及服務稅不會在餘下三個月繼續咨詢及將計劃擱置。
2006年9月保安局宣佈大幅縮小邊境禁區範圍,作出諮詢並預計2010年實施,但被一些主張開放邊境禁區人士認為需時太長。
[编辑] 地理、氣候及授時
[编辑] 地理
香港位於珠江口東面、南中國海的北部、北緯22.2度,東經114.2、廣州東南約130公里、北京西南偏南約2070公里、東京西南偏西約2800公里。香港特別行政區所管轄範圍香港島,九龍、新界,連同週邊共263個島嶼[12]。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南部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
雖然香港一名源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编辑] 氣候
香港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清涼且乾燥,高地偶有霜降及下雪;春季則和暖潮濕;夏季炎熱潮濕多雨,偶有因電暴而下雹;秋季涼爽,陽光充沛。香港每年6月至10月或會被熱帶氣旋(颱風)及暴雨侵襲,並終年因汽車、火力發電廠及隨東北風南下的污染物而出現的煙霞[13]。
[编辑] 授時
香港的授時服務自1885年1月1日下午一時起在尖沙咀警署1907年後遷訊號山[14]的鐵球作為授時之用,並由香港天文台負責。1904年正式確定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快八小時(GMT+8)。但自1941年起至1979年香港是實施夏令時間,但除了日本淪陷期間,名義上實施夏令時間,實則以日本當地時間為準(GMT+9)、1973年12月30日至1974年10月20日因能源危機曾於冬天期間,以冬行夏令方式實施夏令時間,1977年及1978年沒有實施夏令時間外,每年皆有實施夏令時間。1972年1月1日,香港時間則改用協調世界時作為法定時間標準。現時,香港天文台以銫原子鐘報時系統作為香港時間的標準,誤差僅為每日1微秒之內,只要每隔數年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午夜十二時,把時間較慢一秒作為閏秒便可。
[编辑] 行政分區
- 主條目:香港行政區劃
香港分為十八個行政分區,每行政區設一個區議會,負責討論區內民生事務。18個分區分別為:
[编辑] 政治
自1843年英國政府對香港的統治提供指引,當時的英國女皇維多利亞頒發了《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確立了香港的行政、立法及司法的政制架構,達致三權分立的目的。並在同年6月26日總督府公佈憲章訂定成立定例局及於1883年成立潔淨局雖然分為官守及非官守議員,但當中的非官守議員只屬委任性質[15],1970年代,前港督麥理浩在香港重新推出推行代議政制的概念[16],讓市民有參政的權利。但需要直至1983年港英政府才正式推行代議政制開始,香港市民開始可以參與政制發展。直至1995年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香港才全面直選,但引致中國強烈不滿。中國便取消原有的直通車安排[17],一律以6月30日為限,7月1日行使權力的臨時議會,回復至1995年前的狀況,政府的委任議席重現,及後2000年發生第二次禽流感後,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廢除民選的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成立食物環境衛生署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但當年游說區議會支持而作出的下放權力承諾,僅於2006年推出方案討論,但方案與區議會所想的相距甚遠。
香港特別行政區由行政長官[18]作為政府決策者。行政長官由一個800名通過間接選舉及當然成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以記名及一人一票方式產生,第1屆委員會成員由中國政府委任,第2屆則由功能界別選民[19]選出。2007年後的組成及選舉辦法,將可根據基本法附件一指定程序修改。行政長官每屆任期為5年,並可連任1次,但如原行政長官未能完成任期,繼任者最多則以餘下任期加上下一屆任期的五年為上限。由行政長官主持的行政會議為特區政府最高行政決策機關。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為董建華,他由中央政府所委任的400人選舉委員會在1996年12月選出,並在1997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任。2002年2月,董建華獲800人選舉委員會超過700委員的提名,參加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並在無對手的情況、沒有通過選舉之下連任,任期由2002年7月開始直至2007年6月完結,但是董建華於2005年3月宣稱因健康理由辭職,由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任署理行政長官。後來曾蔭權辭職參與特首補選,於是署理行政長官之職位就交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擔任。2005年6月,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正式被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新的行政長官,任期至2007年6月止,即第二屆餘下的任期。
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及2000年9月舉行了兩次。並根據香港的「小憲法」──《基本法》,第1屆立法會有60席,當中24席為地區議席以比例代表制的選舉方法所產生;30席為功能界別席位以團體或一人一票的選舉方法所產生;餘下6名由選舉委員會投票選出。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議席由於不是通過普選產生,被視為「小圈子」選舉。
2003年香港經濟受SARS嚴重影響,引發社會對政府衛生當局的不滿。同年7月1日,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中政治爭拗所引起的民怨爆發,當日由「民間人權陣線」發起了一次大遊行,稱為七一遊行,聲稱有50萬市民參與。這次遊行主要反對就基本法23條立法、爭取在2007、2008年分別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並且要求董建華、失誤的問責官員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下台,以及改善施政。事後,梁錦松及葉劉淑儀在7月中分別以私人理由辭職,而董建華也承認自己的過失但沒有下台。而2007年立法會及2008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經過諮詢、討論及人大釋法之後,北京根據《基本法》賦予的權力宣佈2007年及2008年不實行全面普選,但承諾最終將會實現普選。在2004年5月間,鄭經翰、黃毓民及李鵬飛等個別電台節目主持人相繼宣稱言論受打壓,停止主持節目;7月1日民主派再次上街遊行;在9月12日的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議席由22席升至25席,親北京陣營的政黨則憑着較多的功能界別席位有35席,民建聯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2005年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但被民主派議員批評過於保守,議案最終因票數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不獲通過。
2006年7月政制事務局及財政司分別推出擴大政治任命官員及商品及服務稅方案,但隨即受到各方面群起攻擊,認為政府此舉使政府決策層更加架屋疊床及有劫貧濟富之縑。2006年12月5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於商品及服務稅咨詢的中期檢討中,宣佈由於巿民即使承認稅基狹窄,但亦反對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故在行政會議同意下宣佈商品及服務稅不會在餘下三個月繼續咨詢及將計劃擱置。
2006年12月負責提名及選出第三屆行政長官的800人選舉委員會進行選舉,在投票率27%及50000多人投票下,加上泛民主派用略得宜下,於427個需要選舉的議席中取得當中114席,連同20席當然議席[20],共取得134個議席。不排除於2007年3月舉行的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不會出現先前兩次一樣,只有一人取得100個提名而不用選舉的局面。
[编辑] 參與的國際組織
對外方面,香港在多個國際組織都有積極參與。當中有部分只派代表參與出席、但亦有作為正式會員或創會會員的。以下為部分列表:
組織 | 會員地位 |
---|---|
萬國郵政聯盟 | 會員 |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 | 會員 |
亞洲開發銀行 | 會員 |
國際結算銀行 | 會員 |
海關合作理事會 | 會員 |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委員會 | 非正式會員 |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 會員 |
國際海事組織 | 非正式會員 |
國際刑警 | 支部,隸屬中國分部。(回歸前是分部。)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 會員 |
國際標準化組織 | 特派員 |
世界勞工聯合會 | 會員 |
世界氣象組織 | 會員 |
世界貿易組織 | 創會會員 |
[编辑] 經濟
- 主條目:香港經濟
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香港經濟迅速發展,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現時,香港人均生產總值全球排名15,亞洲排名第一,高於西歐各國及日本等國[21]。在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分類為第一類世界級城市。香港的經濟以服務業、金融業、銀行業、航運業、物流業和旅遊業為主,近年開始發展高科技、教育和創意行業。
在1989年至1997年間,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增幅有5%。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令依賴貿易的香港經濟受到沉重打擊,令本地生產總值曾一度出現負增長,及後再度增長。現時的全球經濟不景對香港的出口有很大影響。
香港擁有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因為香港缺乏自然資源,食品及原料均需從外輸入。事實上,入口及出口(包括轉口)都超過本地生產總值。即使在1997年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香港的貿易和投資都與中國大陸有密切關係。
香港憑着「一個沒有貿易障礙的免稅港、政府在經濟方面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22]、簡單的稅項及稅率、資金流動及對外投資障礙極少、金融與銀行業限制極少、薪酬與價格干預很少、產權觀念牢固、維持低程度的規管以及非常規市場活動很少」等的特點,連續第12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獲評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系[1],成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而且高效率的物流服務及優秀的國際機場都對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香港國際機場及葵涌貨櫃碼頭,分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及港口之一。
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創會成員(1997年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改以「中國香港」的名義),並於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主辦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根據聯合國發展經濟學研究世界學院的報告,香港是全球人均最富有的國家或地區,平均每人擁有202,189美元。[2]
雖然近年香港存在著空氣污染等問題,但鑒於擁有世界一級的基建及設施(如機場),及在各方面得分平均之下,在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仍能評定為前列(前70)之內,是中國各城市中,排名位置最高的城市。
[编辑] 教育
由於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香港的教育制度與英國是相似的。現時主流教育是3年幼稚園的學前教育;6年的小學教育,3年的中學的免費教育,合共9年的免費教育;2年非免費的中學教育(中四至中五);2年預科教育(中六至中七);及3年大學。除了稱為文法中學的一般中學外,於1960年代至1990年代末還有一批稱為工業中學及職業先修中學的學校,與文法中學不同的是該類學校設有金工、木工、製衣等科目,直至1990年代逐步把工業中學及職業先修中學轉為文法中學,但約2003年香港政府推行一個稱為職業導向課程,並邀請辦學團體開辦純綷以職業導向課程為主的學校。近年各間大學開始吸納更多非本地生,令內地很多高材生寧可棄讀北大清華,也要來香港升學,但由於非本地生的來源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被認為欠缺國際化及來源單一,難以成洲際或世界級知名學府。
1997年以前,大多數的中學以英語教學,部分學校以中英混合教學。1995年起,政府開始檢討教學制度;1998年開始推行「母語教學」,政府強制大多數學校改用中文教學,另保留114間作英文教學。不過此項計畫推行一波三折,輿論對母語教學的成效滿有質疑,因此作為殖民地產物的英文學校仍被視為佔優。經濟許可的家長為了讓子女獲派到英文學校,甚至會不惜在英文學校網置業。每學年開始前,家長四處奔命為子女尋找考入英文名校機會的情景,往往成為本地新聞頭條。2000年9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報告書提出容許教學理念相近的小學與中學結盟,使小學畢業生直接升上結盟的中學稱為「一條龍」辦學模式。同年10月獲政府接納。但由於該計劃申請者多為傳統上著名的英文中小學,使減低競爭入讀的程況無多大幫助。
1997年教育統籌局於每一所中、小學開設一個簡稱為「家教會」組織,旨在使學校與家長多些了解及溝通。但於2002年教育統籌局的《2002年教育(修訂)條例草案》建議在2010年每一所中、小學的校董會加入校友、教師及家長代表及注冊為法團,當局並標榜校政民主化、辦學團體可保留最多六成的代表。故當時得到大部分立法會議員及「家教會」代表支持,但條例當中指出政府可解散校董會及原有的辦學團體不能再絕對控制校董會,使部分辦學團體強烈不滿,認為假以民主之名來消滅傳統有宗教背景的辦學團體,以及有市民擔心校董會嫌及刑事或民事案件時的法律問題。最後條例於2004年7月8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
教育統籌局於2006年—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並於2009年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會考成績的其中一個評分準則及推行高中的通識科。
2006年10月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宣佈,將於2007年-2008學年起向每名就讀於每年學費不超過2.4萬元的非牟利幼稚園(全日班不超過4.8萬元)的三至六歲的幼稚園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3000元的「學券」[23]及3000元給予非牟利幼稚園作為提昇教學質素。2006年11月14日教育統籌局暫時妥協宣佈只要牟利幼稚園公開帳目及一系列條件,便可於2008年前獲得學券支助,唯隨後牟利幼稚園代表指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拒絕履行先前承諾,使學券制推行處於膠著,2006年12月教育統籌局正式宣佈向立法會撥款20億於2007年-2008學年起推行學券制,唯條款不變。
[编辑] 人口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420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樓大廈,一個4人家庭普遍只能居住或擁有面積在400至800平方呎(37.2至74.3平方米)的空間,如果在市區中,能居住或擁有面積達1000平方呎(92.9平方米),這家庭生活已十分富裕。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廣的家庭計劃,鼓吹每個家庭供養兩名孩子為上策,經過五十年的推廣,現時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個國家及地區中是最低的——每1000人中只有8.2個新生嬰孩[3]。
香港以華人為主,佔香港人口接近95%,但當中有一部分人士遷移到香港的最初目的是暫居心態,即使於香港成立地區性聯誼會或商會仍以「旅港」兩字作為標示。華人以外的種族,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印尼、泰國、英國及日本。而香港定居的菲籍人士與來自印尼及泰國一樣,大部分是來港作家庭傭工,也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港的菲籍歌手和樂師,於酒廊或消閒場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由港英時期由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徵召及招聘作為警察及當軍(居喀兵)、銀行護衛、建築工人或在公立和津貼學校任教英語的南亞人。在香港定居的英國人大都在港英殖民時代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大勇往和政府部門高層、專業人士和在公立和津貼學校的英語教師。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大都是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日資大勇往高層。
香港現時有27400名警務人員和超過5000名文職人員,另有約4500名志願人士組成香港輔助警察隊,支援正規警隊[24],即平均每250多人便有一位警員維持治安。
[编辑] 語文
- 主條目:香港語文
香港既以華人為主流社會,但由於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在1970年代以前,只有英文為官方語言;及後至1970年代中文才獲得確認地位,中文及英文的法定地位是依據香港法例第5章《法定語文條例》而確立。再加上1997年主權移交後,中國大陸在香港政經的影響力漸趨重要,香港政府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實行「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中英文書寫,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口語。中文書寫以正體中文為主,隨着香港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增多,認識簡體字的人及大量源自中國官方及民間用語也有不少傳至香港。另外,早年部分香港作家及傳媒將粵語口語用自創的字直接刊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隨後漸漸普及,現在這些字已被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漢字。香港由於缺乏必須使用普通話的場合,因此大部分香港人的普通話能力都限於基本的簡單交流,大部分年長者聽不懂普通話。廣東話是香港大部分人的所用的語言,絕大部分中文學校都以廣東話教學。一些大陸移民在家會以其家鄉話溝通,例如閩南話、上海話、潮州話、福州話、客家話、台山話等,而新界鄉村社群的原居民使用一種稱為圍頭話的粵語方言。而近年亦有不少人學習其他外語,當中以日語、韓語、德語及法語較多人學習。
[编辑] 宗教
- 主條目:香港宗教
每個主要的宗教在香港都有信徒,主流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新教、猶太教、道教、伊斯蘭教、儒教及錫克教。其他較冷門的教派,如摩門教(即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神道教、創價學會及拜火教,在港亦有信徒,部分更擁有龐大資產。因受強烈儒家思想的影響,崇拜祖先非常普遍;基督教信徒佔香港人口約一成,人數在2000年後有增加的趨勢。猶太教在香港也有信徒,主要是英國殖民地時代的英國猶太人,他們現今在香港的人數也有2500人以上。
[编辑] 社會與文化
[编辑] 社會運動
- 1922年,發生海員大罷工。
- 1925年,發生省港大罷工。
- 1956年,發生雙十暴動。
- 1966年,發生九龍暴動。
- 1967年,發生六七暴動。
- 1970年代,社會各界為了提升中文在社會的地位,推行中文運動。
- 1971年,美國把釣魚台列島交給日本,一群香港保釣人士發動「保釣運動」。
- 1973年,英籍總警司葛柏因行賄而畏罪潛逃,社會人士發起一個名為「反貪污,捉葛柏」的集會,最後當時香港總督麥理浩下令拘捕葛柏並成立反貪機構廉政公署。
- 1978年,何文田金禧中學被當時的教育司署勒令封校,包括現今已成為社會知名人士,如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在內的聲援該校學生。
- 1989年5月20日,約100萬香港市民在颱風襲港下走到中環皇后像廣場集會,聲援天安門事件中的學生。
- 2003年7月1日,以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為首的大批市民,參與七一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達50萬人。其後兩年的7月1日都有進行遊行,爭取民主及反對官商勾結。
- 2005年12月4日,大批市民參與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有25萬,其他調查團體統計約3萬人。
- 2005年12月13日至12月18日,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於香港舉行,各國示威者到港遊行示威,包括歐美的社運人士、菲律賓、印尼、南韓等亞太區的工會人士等,其中以南韓農民最受傳媒注目。12月17日與警方在灣仔一帶發生冲突。
[编辑] 傳媒
[编辑] 電視廣播
香港的電視廣播始於1957年5月29日,麗的呼聲創辦「麗的映聲」電視台——也就是現時的亞洲電視的前身;它不但是香港第一個電視台,更是全球華人地區首家電視台,而香港的無綫電視就是全球華人地區首個,以彩色電視系統PAL廣播的無線電視台。時至今日,香港共有2間公司提供本地免費電視廣播服務,也就是上述兩間電視台;另外共有四間公司提供本地收費電視廣播服務,當中包括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無綫收費電視、香港寬頻數碼電視。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公司透過以上本地電視廣播平台,或獨立的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提供非本地電視廣播節目。
[编辑] 數碼廣播及高清節目的發展
無線電視雖然於1999年已經開始測試數碼地面廣播(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唯香港因盜看收費電視問題嚴重,使香港有線電視於2001年8月把電視訊號逐步由模擬廣播轉為數碼廣播,成為香港首間數碼廣播的電視台。由於無線電視一直希望使用歐式廣播,但亞洲電視卻鍾情中國制式,然而中國制式懸而未決,故一直拖延進度,至2005年才有明確的時間表,並計劃在2007年首季試播。
2005年7月6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宣佈將興建20至30個數碼廣播發射塔,同年10月12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表示與行動電話製造商諾基亞初部研究在香港發展DVB-H流動電視服務,或於2007年提供服務。直至2006年8月31日中國才決定數碼廣播制式,故無線表示將先測試內地研究的制式,如果遲遲未能作測試,便考慮採用於2001年測試成功的DVB-T制式。不過亞洲電視則強調,由於其50%市場來自內地,因此不希望使用歐洲制式。2006年10月19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宣佈「已達成共識」,選用大陸制式。兩台於同月派員往上海測試,11月邀請中方到港實地測試,計劃12月中向政府正式提呈。有指香港數碼廣播的推出時間,會因此推遲數月,但仍能趕及政府所訂期限,而一些本地軟體商亦會受惠。
高清節目方面,亞視計劃在2009年底前,投資總共超過4億港元,提供高解像電視節目與多頻道節目的數碼服務,其中將最遲於2007年年底前,推出4條新的標準解像電視頻道(分別為潮流文化、商業新聞及財經、購物資訊及娛樂新聞),另外,亦會在黃金時間每星期播放不少於14小時的高解像電視節目。而無線電視將投入4億港元提升製作設施,製作及播放高清電視節目,更須斥資3億籌建數碼網路及在2007年底推出一條高清綜合娛樂頻道,每天播放不少於14小時的高清節目,及最少每周14小時的自製高清節目。
香港現有的5條數碼頻譜中,無線電視將與亞洲電視共用1條數碼頻道作模擬及數碼同步廣播之用。此外,無線獲分配1條額外的數碼頻道,以提供高清電視服務。
[编辑] 電台廣播
香港政府開放AM和FM的部分頻段予電台使用,並於1950年代及1990年代共發出兩張私營電台牌照。現在獲官方認可的電台包括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但隨着時代變遷、科技發達,香港人對開放更多頻道的要求日漸增強。21世紀初,網上電台、網誌等新式電子媒體也開始在香港流行。
[编辑] 數碼廣播的發展
1998年,香港電台聯同當時的資訊科技廣播局、商業電台及新城電台,首次於港島的歌賦山及九龍的畢架山設置發射器,共同以歐洲廣播聯會制定的Eureka 147制式測試數碼聲音(L Band)廣播。結果顯示,廣播音質大幅改善,為日後全面推行數碼聲音廣播做好準備。
2004年,香港電台分兩個階段,再度測試數碼聲音廣播。在2004年3月,先行以DRM (Digital Radio Mondiale)技術,測試中波頻率數碼聲音廣播;9月起,再度測試歐洲尤里卡(Eureka 147)制式Band III頻率。測試期間,數碼廣播系統將分別轉播現有的AM台及FM台的節目,同時配合數據廣播。香港電台在2005年4月至5月期間,於全港不同地區設立試聽站,讓普羅市民認識這項嶄新的廣播科技,並分享高音質的效果。
2005年8月香港電台再進行數碼廣播測試,但最終因以市場為主導作理由,未有實際成果。
[编辑] 印刷媒體
香港的報章除了3份免費日報(am730、都市日報、頭條日報),一般本地中文報章每份售價為港幣6元(太陽報則只售5元),英文報章則售價為7元。太陽報在2005年10月推行減價及送優惠贈券的舉行令銷量大升,另外兩份報紙《東方日報》及《蘋果日報》跟隨,但有不少人購買報紙只為贈券,造成浪費。而其他地區所印制的報刊,基於運費問題,普遍比本地報章為貴[25]。香港也有為數不少,以賽馬投注人士為對象的純報導賽馬消息及資訊的報章。
[编辑] 文化
香港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其東西文化的結合。香港地處華南沿岸,恰好在東西雙方航道之上,因此除原來的嶺南文化以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商貿中心,香港也對鄰近地區的華人文化產生了影響,其中粵劇和粵語流行曲在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其他粵語地區都廣為人熟悉。到1990年代初期,以張學友為代表的香港歌手開始受到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東南亞地區的關注,并在這些地方極受歡迎,而張學友在1990年代的唱片銷量被認為可以達到世界級水準,他的銷量在當時的國際歌手行列可以排在前三位,另香港流行音樂攀上巔峰.此外,香港本土的流行文化也受到外圍地區的影響,從1950年代的菲律賓、1960年代的英、美、1980年代的日本、1990年代的台灣、及二十一世紀的南韓等地影響。
香港電影曾經因政治因素吸引大量從中國大陸南來的電影從業者及資金,加上當時東亞各國政府只准許香港所拍攝的電影進口,故風靡東亞各地,有東方荷里活之稱,高峰期曾年產約三百部電影,無論是黑白電影時代的影星至李小龍、周潤發和成龍都是在國際上享負盛名,張曼玉與周星馳和梁朝伟也在國際影圈打出名堂。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每年一度的盛事。
香港文化是兼收並蓄及由於歷史原因大量歐亞藉人士移居香港工作及經商,速使成為一個薈箤世界各國美食的天堂,加上便捷的交通吸引不少人為了品嚐香港的各國美食而不惜千里遠道而來。
由於香港的本土流行文化的兼收並蓄,故一直以來都被學者批評香港是「文化沙漠」。這種思想是香港的文化界不斷從外地借來文化,從來都沒有自己內部的文化展生過。當中比較明顯的是香港的飲食文化:在香港雖然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不少外國人都指這些在香港的美食其實都已經為了遷就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而變了質。另外,他們亦指香港沒有合適的土壤給予文化生根,並導致文化人材的流失。例如:在198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嚴重被商業主導,諸如譚詠麟、梅艷芳這些銷量保證的歌手的發揮空間極大,但其他新手卻苦無發展空間。进入1990年代,由張學友所率領的四大天王更是獨霸香港樂壇十幾年之久,他們並指出周華健、邰正宵,王傑甚至林漢洋等都是在香港不得志但在台灣卻大紅大紫的歌手。不過,也有主張本土文化的人認為,很多人只是看到外地文化從香港的表面流過,但卻沒有看到這些文化如何在香港深化,並被吸收成自己的文化。又例如:在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橫掃橫掃東亞及東南亞的韓流,在其他地方一直都只是賣片,只有香港的導演及製作人有跟韓國影星合作,為本土製作受香港人受落的電影及電視劇。這亦顯示出香港文化並非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是一種有生命,會把其他文化內化成為自己文化的活生生文化。此外,香港由於地小人多,加上科技日漸發達導致傳媒發展迅速,另類小眾文化也能夠得到廣大社會的矚目。曾灶財、梁國雄、周啟邦夫婦的行為及其對社會產生的冲擊,就是明顯的例子。
[编辑] 香港代表物
- 主條目:香港品牌
19世紀末期,在香港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洋紫荊。由於其生性特別,會開花而不會結果,故被用作香港的象徵,其學名更以時任香港總督卜力的名字(Sir Henry Arthur Blake)命名(Bauhinia blakeana)。1960年代被市政局採納為標誌、並於1965年被選為香港的市花,在《基本法》的草議過程中加選為香港區旗及香港區徽的設計藍本之中。
香港除了以洋紫荊作為代表花外,於殖民時代會以「阿群帶路圖」及帆船作為官方或重要物件的紋飾如警務處、匯豐銀行及香港殖民地旗幟等等。2000年2月,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向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建立香港品牌的計劃,並設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為香港品牌計劃進行籌備工作。最後香港政府並以900萬港元委託顧問公司,為香港設計具代表性標誌。但此標誌公佈後,外間反應不一,正面的意見指出飛龍標誌有助加強宣傳香港的形象,圖案設計色彩鮮艷及具動感。但部分傳媒則批評此計劃勞民傷財,浪費公帑。而部分市民則指圖案中的「香港」及「HK」字樣不明顯,飛龍亦未能清楚反映香港的金融中心形象。部分專業人士亦對飛龍標誌的設計有保留,因為當中的龍,被人有畫虎不成反像貓之感。加上2003年7月被「倒董運動」把這標誌改成藍色的「反董」字樣及於2005年12月香港形象標誌被支持推行普選的更改而成為「普選鳳凰」,故此即使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其外衣上時常佩戴著飛龍標誌的別針,但仍未能被廣泛接受。
[编辑] 旅遊
自上世紀以來,香港都吸引不少遊客觀光。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氣候適宜,加上便利的對外海、陸,空交通,對內則約一小時旅程便可往還市區及郊區。雖不在群山大水之中,但望夫石,曹公潭等郊區地方自然景色秀麗,吸引大量行山客從世界各地到訪參觀和體驗。遊客亦喜歡從太平山山頂鳥瞰香港島全景,觀看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的維多利亞港內景色。香港的歷史古蹟亦不比其他地方遜色。宋王臺、紅樓、淺水灣、吉慶圍和青山禪院等,都見證着香港和中國的歷史變遷。1970年代末香港海洋公園開幕以後,遊客繼續增多,使得香港的旅遊業成為一大「無煙工業」。繼中國大陸推出港澳自由行,以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在2005年9月12日開幕,香港的旅遊業再次走上高峰。
香港被維基網站選為全球一百個大城市之中擁有最美麗的天際線。 香港在以下地點提供免費的維網上網服務給旅客使用,包括:位於銅鑼灣的時代廣場、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層禁區內、地下鐵路中環站及灣仔站內。位於維多利亞公園對面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亦有過百個電腦終端機,提供免費寬頻上網服務。
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以前,曾令人指望可以令香港的旅遊業更上層樓。但由於樂園管理層於開幕初期未能掌握到香港人對新事物的三分鐘熱情以及中國官方的假期模式及內地遊客的活動模式及情緒,導致開幕初期以及丙戌年春節期間發生一連串令遊客不愉快事件。令到樂園無論在港人以及內地遊客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更揭發出在港經營承接內地旅行團的本地接待旅行社不單以零團費承接內地團,更以負團費方式經營。以致旅行社強迫本港領隊鼓勵,甚至強迫內地團友消費,以賺取佣金彌補團費。再加上內地旅行社經常透過「判上判」出團,當內地客抵港後由本港入境接待旅行社接手,已是第三判、第四判,令本港接待旅行社難有利可圖。縱合這些因素,最後導致06年五一黃金周成績強差人意,為本港旅遊業敲響警鐘。
2006年8月廣州的旅行社協會召集二十多間舉辦出境遊的廣州旅行社,簽訂《香港一日遊最低成本價合作備忘錄》,協議香港一日遊的團費不低於98元、不可向遊客收取零團費、不可逼他們購物,並且按國家旅遊局規定,一日只可到一個購物點,時間不超過45分鐘。從而打擊有損旅客利益的零團費旅行團。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 Frank Welsh: A History of Hong Kong (第三版) ,HarperCollins,1998年10月1日, ISBN 1-56836-002-9.
- Derek Lam: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Hong Ko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廣州學術出版社,1986年2月18日, ISBN 9384263349.
- Tak-Wing Ngo: Hong Kong's History: State and Society Under Colonial Rule (Asia's Transformations) ,Routledge,1999年8月1日, ISBN 0-415-20868-8.
- Poshek Fu, David Deser: 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 ,劍橋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25日, ISBN 0-521-77602-3.
- Steve Tsang: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I.B. Tauris,2004年5月14日, ISBN 1-86064-184-9.
- Liu Shuyong: An Outline History of Hong Kong , ISBN 7-119-01946-5.
- 香港歷史學會: Forts and Pirates -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yperion Books,1990年12月, ISBN 962-7489-01-8.
[编辑] 備注
- ↑ 香港政府於1926年9月3日將香港的官方英文名稱由「Hongkong」改為「HongKong」。
- ↑ 「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積作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香港地理資料PDF,2006年4月更新;當中面積數據取自測繪處2005年12月之1:10000地圖數據庫。
- ↑ 屯門軍鎮隸安南都護府,轄管地域包括今東莞、香港及深圳沿岸一帶,指揮部位於今深圳南頭城
- ↑ 哨州位置約在大嶼山以西,萬山群島以東
- ↑ 五族指元朗鄧氏、上水廖氏及侯氏,粉嶺文氏及彭氏
- ↑ 報德祠於1955年因石湖墟大火後重建
- ↑ 鰲洋甘瀑的位置有另一說,指當中的的獨鰲洋為香港東北塔門洲南部的獨牛洲,詳見於梁濤,筆名魯言及夏歷所著《香港掌故》
- ↑ 雖然義律在1月20日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但義律和琦善關於香港島的交涉仍在繼續進行及舉行了兩次會談。一次在1841年1月27日,地點是珠江口內的獅子洋蓮花山,另一次在2月10日,地點是蛇頭灣,但兩次會談皆無結果。
- ↑ 香港俚語,即土製炸彈
- ↑ 香港於1972年6月—1974年11月間與美元掛鈎,當中1972年6月,最初匯率為5.65港元兌1美元,但由1973年2月14日至1974年11月為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
- ↑ 這種鳥類才會感染的致死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曾以香港型流行性感冒(HK97)為官方稱號,但被指有反回歸心態,自此香港型流行性感冒(HK97)絕跡於任何媒體,一律以H5N1禽流感作為稱號
- ↑ 地政總署測繪處:香港地理資料PDF,2006年4月更新;當中面積數據取自測繪處2005年12月之1:10000地圖數據庫。
- ↑ 每年以尖沙咀天文台的監測點的(低能見度時數能見度低於8公里,不包括出現霧、薄霧或降水),由1990年代中的約500小時上升至近年的約1500小時
- ↑ 訊號山土名大包米
- ↑ 雖於1960年代,市政局首次實行選舉,讓合資格的選民選出代表他們的議員,參與決定市政政策,但一般大眾沒有選舉權。
- ↑ 香港重光後,總督楊慕琦於1946年5月為爭取香港市民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支持,楊慕琦於同年8月28日發表一份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史稱楊慕琦計劃。計劃內容主要是建立一個由民選議員組成的香港市議會。由於當時香港人對政治並不熱衷,英國的殖民地部門內部意見分歧,故計劃並未得到廣泛認同。1949年,中國大陸政治局勢的變化,促使計劃的擱置。
- ↑ 直通車安排指最後一屆所有民選議員任期跨越1997年6月30日至任期完畢
- ↑ 香港人常說的「特首」,為「特別行政區首長」之簡稱
- ↑ 選民基礎人數約16萬
- ↑ 由於立法會議員在選舉委員會是不用選舉下,便可成為選舉委員會成員
- ↑ 美國中央情報局:各國人均生產總值數據。排名依照該國的購買力平價,香港排名依照2005年數據
- ↑ 然而於2006年9月11日,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政府早已不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
- ↑ 「學券」於五年內逐步增加至16000元,而作為非牟利幼稚園作為提昇教學質素的3000元津貼則取消
- ↑ 參考自2006年印製的2005年度的香港年報
- ↑ 韓國報紙普遍賣10元、日本的約15元,歐美的更貴。
[编辑] 外部連結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 | |||||||||
|
亚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
(1) 請參閱台灣問題
|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 |
---|---|
澳大利亚 • 文莱 • 加拿大 • 智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香港 • 印度尼西亚 • 日本 • 大韓民國 • 马来西亚 • 墨西哥 • 新西兰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秘鲁 • 菲律宾 • 俄罗斯 • 新加坡 • 中華台北 • 泰国 • 美國 • 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