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四川省 - Wikipedia

四川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川省
简称: 川、蜀
Image:Sichuan-map.GIF
行政区类别
省会 成都
省委书记 张学忠
省长 张中伟
面积 48.81万km² (第5位)
人口(2001)
 - 人口密度
8640万 (第3位)
177/km² (第21位)
GDP(2004)
 - 人均
6556亿 (第9位)
7588元 (第26位)
主要民族 (2000年) 汉族 - 95%
彝族 - 2.6%
藏族 - 1.5%
羌族 - 0.4%
地级行政区 21个
县级行政区 181个
乡镇行政区 5011个
ISO 3166-2 CN-51
官方网站:
http://www.sichuan.gov.cn/
(中文英文)

四川省,简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会位于成都。四川由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风光秀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原位于四川一带的川峡路一分为四,设立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目录

[编辑] 历史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编辑] 古蜀文明

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长苰化碧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時期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编辑] 战国至三国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编辑] 两晋至隋唐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编辑] 宋元至明清

时期在四川地区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编辑] 近代至今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其中規定增開四川的门户重慶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

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1912年,四川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省。之后四川却陷入了长达21年的军阀混战时期,直到1933年刘湘蒋介石入川平叛。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随后四川和西康相继更换政权。1952年,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1954年07月,原中央直轄市重慶市併入四川省,改為省轄市。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1997年,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从四川划出重新成立重庆直辖市。

[编辑] 地理

[编辑] 地形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是中国内陆腹地省份之一,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全省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面积48.41万平方公里。四川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地区则大都位于四川盆地内。四川与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西藏自治区接壤。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四川大致可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区,以及西部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区。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包含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山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跨中国地势第一及第二阶梯,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省最高点是川西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编辑] 水文

四川省除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小部属黄河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流域。长江也是流经四川的最大河流,上游称金沙江,是四川和西藏的界河,金沙江流至宜宾后称长江。长江四川境内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赤水河等。四川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水电站。

四川省湖泊大多分布于西部和西北部高山高原地区,以冰蚀湖、溶蚀湖、堰塞湖为主。全省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著名湖泊有邛海、泸沽湖等。四川北部的若尔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沼泽湿地区。

[编辑] 气候

四川处于亚热带,由于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大致的说,东部的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而西部的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以垂直气候带为主,该地区从南部到北部,气候类型由亚热带逐渐过渡至亚寒带,而垂直方向上则分布有从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四川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 气温

东部的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中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左右。其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8℃,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29℃,春季及秋季气温则接近年平均气温。该地区四季分明,无霜期为280~300天。

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8℃,其中1月平均气温-5℃左右,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0℃~15℃,全年无夏,冬季漫长。而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因地形而异,一般谷地为15℃~20℃,山地为5℃~15℃。

  • 降水

东部的四川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其中盆地周边山地多于盆地腹地,而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地区,达1300~1800毫米。从季节上说,四川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

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降雨稀少,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其中金沙江河谷小于400毫米,是全省最干旱的地区。该地区干雨季分明,6~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4月为干季。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

[编辑] 环境资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的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的大熊猫

[编辑] 旅游资源

请参见: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列表、四川旅游景点列表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其自然及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2004年,四川全省旅游总收入达566.23亿元,占全省GDP的8.6%,接待海外游客96.6万人次,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

四川现有世界遗产5处(见下表),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

四川的世界遗产
名称 类型 登录时间 地点
九寨沟风景区 自然遗产 1992年 阿坝
黄龙风景区 自然遗产 1992年 阿坝
峨眉山乐山大佛 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1997年 乐山
青城山都江堰 文化遗产 2000年 成都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自然遗产 2006年 成都阿坝甘孜雅安

虽然四川拥有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名列前茅,但2004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仅处于全国第9位,与自己的丰富资源极不相称。四川在旅游的投入及宣传上都不尽人意。

[编辑] 行政区划

按地级(含副省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按县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和4个自治县。四川下属的地级行政区包括:

四川传统区划
四川传统区划

另外,四川按照传统区划还可以被分为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另外也有川边、下川东、川西北、川西南的划分方法。

[编辑] 经济

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系11年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4.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690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8亿元,增长10.9%。

[编辑] 人口

2004年,四川总人口达到8724.6万人,四川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汉族(95%)。少数民族虽然只占人口的5%,但总数达415万人,居全国第8位。其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彝族(212万)、藏族(127万)、羌族(30万)、苗族(15万)、回族(11万)。

[编辑] 文化

武侯祠戏台的川剧表演
武侯祠戏台的川剧表演

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因素,四川存在盆地意识,四川文化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

四川人的方言被称为四川话,其语言主要属于官话方言。大量的发音都和普通话相似,但声调基本上都不一样。有一些特殊的词汇。 在汉语方言学上,四川方言包含五个方言片,即成渝片、灌赤片、黔北片、昆贵片和粤北片。前四片都属于官话方言西南官话,粤北片属于客家话。其中成渝片占绝大多数,特点是古入声字归阳平,翘舌音极少或没有,鼻边音(n和l)多数地区不分;其次是灌赤片,与成渝片相比,声、韵母与南方诸方言都更接近,入声字归阴平(雅棉小片),或归去声(仁富小片),或自成调类(不带塞音韵尾,岷江小片)。粤北片又称“土广东话”,属于客家话,与其他四片差异很大,不能相互通话,而粤北片区又散布在成渝片和灌赤片的地区中,常被称作“客家方言岛”。

[编辑] 宗教

四川道教文化发达。

佛教传入四川盆地的最初年代尚不能确定。根据地方志记载中的汉代古寺推断,东汉时佛教就应已传入四川。有文字记载的传入是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有位叫法和的僧人从中原来到四川,为佛教在四川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四川西部部分藏族聚居区信仰藏传佛教。

参考:佛教在四川

[编辑] 教育

[编辑] 高等学校

[编辑] 中共建政以來歷任省長

[编辑] 中共建政以來歷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 1950 年1月,在成都成立中共西康区委,廖志高任区党委书记。
  • 1953年2月1日,区党委改为中共西康省委。廖志高改任省委书记。
  • 1952年9月1日,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区党委和行署合并组成中共四川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李井泉任省委第一书记、李大章任第二书记。
  • 1955年11月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后,廖志高调任四川省委第三书记。
  • 1960年,李井泉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
  • 廖志高(省委第一书记)(1965年2月-1971年8月)
  • 张国华(省委第一书记)(1971年8月-1972年2月)
  • 刘兴元(省委第一书记)(1972年2月-1975年10月)
  • 赵紫阳(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10月-1980年3月)
  • 谭启龙(省委第一书记)(1980年3月-1982年12月)
  • 杨汝岱(省委书记)(1982年12月-1993年3月)
  • 谢世杰(1993年3月-2000年1月)
  • 周永康(2000年1月-2002年12月)
  • 张学忠(2002年12月-

[编辑] 参考


[编辑] 外部链接

四川省行政区划省会成都市
地级市自治州 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
成都市 青羊区 | 锦江区 | 金牛区 | 武侯区 | 成华区 | 龙泉驿区 | 青白江区 | 新都区 | 温江区 | 都江堰市 | 彭州市 | 邛崃市 | 崇州市 | 金堂县 | 郫县 | 新津县 | 双流县 | 蒲江县 | 大邑县
自贡市 大安区 | 自流井区 | 贡井区 | 沿滩区 | 荣县 | 富顺县
攀枝花市 东区 | 西区 | 仁和区 | 米易县 | 盐边县
泸州市 江阳区 | 纳溪区 | 龙马潭区 | 泸县 | 合江县 | 叙永县 | 古蔺县
德阳市 旌阳区 | 广汉市 | 什邡市 | 绵竹市 | 罗江县 | 中江县
绵阳市 涪城区 | 游仙区 | 江油市 | 盐亭县 | 三台县 | 平武县 | 安县 | 梓潼县 | 北川羌族自治县
广元市 市中区 | 元坝区 | 朝天区 | 青川县 | 旺苍县 | 剑阁县 | 苍溪县
遂宁市 船山区 | 安居区 | 射洪县 | 蓬溪县 | 大英县
内江市 市中区 | 东兴区 | 资中县 | 隆昌县 | 威远县
乐山市 市中区 | 五通桥区 | 沙湾区 | 金口河区 | 峨眉山市 | 夹江县 | 井研县 | 犍为县 | 沐川县 | 马边彝族自治县 | 峨边彝族自治县
南充市 顺庆区 | 高坪区 | 嘉陵区 | 阆中市 | 营山县 | 蓬安县 | 仪陇县 | 南部县 | 西充县
眉山市 东坡区 | 仁寿县 | 彭山县 | 洪雅县 | 丹棱县 | 青神县
宜宾市 翠屏区 | 宜宾县 | 兴文县 | 南溪县 | 珙县 | 长宁县 | 高县 | 江安县 | 筠连县 | 屏山县
广安市 广安区 | 华蓥市 | 岳池县 | 邻水县 | 武胜县
达州市 通川区 | 万源市 | 达县 | 渠县 | 宣汉县 | 开江县 | 大竹县
雅安市 雨城区 | 芦山县 | 石棉县 | 名山县 | 天全县 | 荥经县 | 宝兴县 | 汉源县
巴中市 巴州区 | 南江县 | 平昌县 | 通江县
资阳市 雁江区 | 简阳市 | 安岳县 | 乐至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马尔康县 | 九寨沟县 | 红原县 | 汶川县 | 阿坝县 | 理县 | 若尔盖县 | 小金县 | 黑水县 | 金川县 | 松潘县 | 壤塘县 | 茂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 康定县 | 丹巴县 | 炉霍县 | 九龙县 | 甘孜县 | 雅江县 | 新龙县 | 道孚县 | 白玉县 | 理塘县 | 德格县 | 乡城县 | 石渠县 | 稻城县 | 色达县 | 巴塘县 | 泸定县 | 得荣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 | 美姑县 | 昭觉县 | 金阳县 | 甘洛县 | 布拖县 | 雷波县 | 普格县 | 宁南县 | 喜德县 | 会东县 | 越西县 | 会理县 | 盐源县 | 德昌县 | 冕宁县 | 木里藏族自治县

(注:成都市副省级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辽宁省 | 山东省 | 河北省 | 山西省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江苏省 | 安徽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浙江省 | 江西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福建省 | 广东省 | 贵州省
云南省 | 海南省 | 台灣省(未實際統治,參見台灣問題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