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清朝 - Wikipedia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朝1636年1912年1644年1911年統治中國),是歷史上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統治者為出身滿洲愛新覺羅氏。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曰大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後改稱興京,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境内)。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由於鎮守山海關與統制關寧鐵騎的吳三桂李自成談判失败,吳三桂遂答應了多爾袞的條件、聯合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的農民軍,隨後多爾袞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帝溥儀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覆亡。自入關以來,清朝共歷十帝,享國祚268年。

目录

[编辑] 清朝歷史

清朝疆域圖
清朝疆域圖

[编辑] 後金王朝的建立

女真族滿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滿洲,即今中國東北明朝洪武帝時,明朝欲壓抑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在滿洲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八旗制度隨即建立,而此時正是努爾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領。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倂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公布名為「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起兵反明,建立清朝。

[编辑] 清朝建立和入關

該金罐製於清代,約為乾隆年間。現收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史密森尼博物館
該金罐製於清代,約為乾隆年間。現收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史密森尼博物館

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

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極病死,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明崇禎帝自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同年(順治元年),多爾袞順治入關,於北京再次即位,並定都北京。清廷聯合了漢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軍和南明朝廷的軍隊。在清廷控制全中国的過程中,由於規定所有人必須剃髮易服,所以在中國各地遭到了漢族等各民族的武裝抵抗,尤其是江南一帶曾發生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殺江南抗清軍民事件。此外為了抗清,明朝遺臣鄭成功還在1661年攻下了當時正以台灣為殖民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做為他抗清的基地。满清为加强对郑氏的作战,一度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

[编辑] 康(雍)乾盛世

清朝景德镇的瓷器商号
清朝景德镇瓷器商号

清初,为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康熙帝8歲即位,享國達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擒鰲拜,掃除吳三桂三藩之亂,平定台灣的明鄭政權、平定西蒙古準噶爾叛亂,打敗沙俄侵略,簽訂維護了黑龍江南北領土的《尼布楚條約》,並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等。康熙去世後,亟思振作的雍正帝即位,他以有效的辦法成功地打擊貪腐,整頓經濟,推行改土歸流,因平叛而納入青海省。繼位的乾隆帝則編纂《四庫全書》,建造圓明園,正式統一了天山南北(新疆)。至18世纪中葉,清朝經濟發展達一個歷史上的新高峰,人口也大大增加,史稱“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雍乾二帝由於出于统治威慑,屢興時人所詬病的文字獄。其中,有些很可能只是牵强附会,但统治者发现后均采取了严格的惩罚措施,而且涉及面往往很广,凡是这个“大逆不道”的犯人的家属,只有处死充军,流戍,入官这几个下场。后果是许多无辜的书籍为了安全也被统统烧掉。一般认为文字狱的盛行压制了人民的思想。

也有一種歷史觀點認爲,所謂康乾盛世是戰亂后的經濟恢復,其經濟規模並未超過明朝末期。明朝末期和康乾盛世之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编辑] 近代时期

清朝從乾隆末年有衰落的現象,政日漸腐敗。繼位的嘉慶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趨保守和僵化。19世紀上半葉,英国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導致道光末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繼位的咸豐帝所面對的時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與半封建的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於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为挽救自身命运并增强国力,清政府内部的有識之士遂展開了维新运动,试图革新图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开始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修建新式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同时也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逐步改进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间,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现了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其间清朝成功消灭太平军、平定捻军之乱,并收复新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

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時人多數未明當代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並於1895年與日本签定《马关条约》。随后,由光绪帝亲自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為保守派的反对和政变而告流产。

19世纪末,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后八国联军的入侵。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编辑] 清朝疆域

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
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西南達西藏的達旺地區、雲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區等緬甸北部,西盡鹹海蔥嶺地區,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台灣澎湖群島。總面積達1300萬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周边国家如朝鲜安南越南)、南掌寮國)、缅甸琉球、廓爾喀(尼泊尔)、哲孟雄(錫金)、蘭芳共和國等則為清朝的保護國

不過在近代時期,由於清朝的衰落和列強的入侵,鴉片戰爭以後清朝以不平等條約的形式先後失去了以下領土:

[编辑] 国旗与国歌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清朝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编辑] 清朝间的起义

据统计,整个清朝期间,起义此起彼伏,而且部分起义规模较大。其中较大的有:

  • 1646—1683 东南郑氏
  • 1673—1681 三藩之乱
  • 1796—1805 白莲教
  • 1851—1864 太平天国
  • 1852—1868 捻军
  • 1894—1911 兴中会 同盟会 国民党
  • 1899—1900 义和团

另外蒙古、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的穆斯林和准格尔也多次发生起义。虽然波及不如上面那么大,但是许多都持续了十几年。

没有起义的较长的时间有:

  • 1698—1712 康熙
  • 1806—1819 嘉庆
  • 1828—1849 道光
  • 1876—1893 光绪

总共四分之一于总体时间。 总共的大起义中,12个是汉族为主领导的,18个由西部少数民族为主。像台湾朱一贵还不算入其中。

[编辑] 与西方传教士的交往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其中,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由于需要新的历法,清政府遂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曆。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

顺治帝在世的时间,安徽人杨光先就多次指责汤若望地用西洋历法替代中国本土历法,是别有用心、蔑视大清之举。但由于顺治帝对汤若望的倚重,杨光先的指责未得到重视。顺治帝去世后,杨光先再次诬告汤若望,结果辅政大臣鳌拜等人定汤若望死罪,直到后来才被放出。汤若望去世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接管“钦天监”。不久杨光先又诬告南怀仁。这时康熙帝已亲政,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为了公开验证杨光先与南怀仁的是非,他于是多次召杨光先与南怀仁到宫中当众测验,结果证明南怀仁正确,杨光先错误。结果汤若望被平反,而杨光先被免职。这使得耶稣会士获得了更大的荣誉。

然而,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孔敬祖。这与当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采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康熙帝于1700年批示说:“敬孔敬祖为敬爱先人和先师的表示,并非宗教迷信”。然而罗马主教则认为:在有关信仰问题上,神学界比中国皇帝更具权威。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清政府发出了“禁教”令,规定“不准不守‘利玛窦的规矩’的传教士在中国地面继续行教”。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下令对天主教奉行全面禁教政策,而多数传教士也因此被迫离开中国。这样清朝初年中西文化的交流就此中断。

[编辑] 对外政策

清朝建立伊始,清政府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成功部的联系,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2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这中止了明末以来海外贸易繁荣的局面。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 。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大衰弱。

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

[编辑] 有关清朝的争议

有关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由于清朝自入关以来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定国号大清,定都于中原北京;同时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原先明朝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以儒家传统和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因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在近代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和公文中也往往以“中国”来指代清朝,并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的代表。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清朝(或称满清)是在代表中國正统的明朝滅亡後,在中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外國或外族殖民政權,因此此時中國處於亡國時期,因而这些人认为清朝史是中國的殖民史。女真故意用清的三点水来克明的日,并在月上用一个主来压。并且明朝时经常入关抢劫。注意持這種觀點的人所認為的“中國”是代表汉族(华夏)的中國,而“外族”是以汉族為本位稱呼滿族。支持這種觀點的人通常對清朝持負面的看法,往往特別指出清朝初年發生的剃髮易服文字狱和大规模屠杀和圈地和严重的腐败 和满族的绝对统治地位等事件,以及慈禧太后在因八国联军入侵而逃亡西安时所說的“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話來支持這種觀點。有些比较偏激的人将清军入关视为“甲申国难”,因为大量平民被清军杀死。这些人基本上把清朝和日本的侵略行为 相提并论。并且他们也痛恨元朝。

[编辑] 帝王年表

後金君主與清朝皇帝1616年1912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
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
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
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
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
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
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
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
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
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
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
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
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
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
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
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
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
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
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
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
1874年[1]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
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
1908年[2]
光绪 崇陵
爱新觉罗溥仪[3] 1908年
1912年
宣统
1909年
1912年
清西陵
華龍陵園 
  1. ^ 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慈禧太后謚號“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於定东陵。
  2. ^  同注解1。
  3. ^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後代依“宣国公”建议,已協商為溥儀上廟號恭宗,追加諡號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但此事尚未被中國公眾普遍知晓和接受。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链接

http://www.1911-10-10.com/Article/mzdy/200503/32.html 剃发易服 (有些偏见)


前朝
明朝
中国朝代 后朝
中華民國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