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uel de Cervantes y Saavedra -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 Ebook:
HTML+ZIP- TXT - TXT+ZIP

Wikipedia for Schools (ES) - Static Wikipedia (ES) 2006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Wikipedia:互助客栈 (全部) - Wikipedia

Wikipedia:互助客栈 (全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頁互助客棧 (全部)是供以方便瀏覽所有討論。

按此刷新頁面瀏覽各頁面的更新。

捷徑
WP:VP
WP:客栈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的互助客棧。這裡是用來討論技術議題、方針和規則、以及維基百科的管理維護,並且分成五個子版面。請使用下方的表格找出最適合提出討論的版面。互助客棧並不適合發表持續性的意見或評論,因為超過7天沒有更動的話題將會被移至存檔。請在自己的文章最後加入簽名和日期(可以使用~~~~或是按一下編輯工具列上的Image:Signature_icon.png按鈕)。


互助客栈分版面
  消息
发表 | 监视

与维基百科有关的新闻、消息

  方针
发表 | 监视

讨论维基的重要方针、政策

  技术
发表 | 监视

讨论维基程序的技术难题

  求助
发表 | 监视

有編輯上的問題嗎?歡迎進來提問

  其他
发表 | 监视

聊天以及不适合在其他版面讨论的话题

我想要... 请去
浏览互助客栈的所有话题 互助客栈 (全部)
了解或参与某个条目的讨论 专题讨论
处理繁简转换问题 繁简体转换请求
请管理员帮忙 请求管理员帮助
了解哪些条目在征求修改意见 同行评审
提出一些站務发展建议 发展建议
以詢問方式尋求一些維基百科上不充足或缺乏的資訊 Wikipedia:詢問處
请求完成一个条目的编写 条目请求
进行即時讨论 即時討論
回報MediaWiki的錯誤或建議新功能 MediaZilla
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讨论 邮件列表
参与其他維基媒體计划的讨论 元维基

目录

[编辑] 消息


[编辑] 強烈要求立刻解除“唐戈”的管理員權限

本人ID为民國九十五年,刚才在编辑琉璃厂‎鲁迅日记‎两个条目的过程中,耐心地纠正了“唐戈”的一个常识性错误(北京琉璃厂从来也没有过“留离场”这个别名),并在编辑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理由,也在“唐戈”的对话页上进行了礼貌的说明。而“唐戈”竟然为此而恼羞成怒,封掉了本人的ID! 在维基上,如此滥用管理员权限的行为实属罕见!

管理员权限不是用来暴力侵犯他人的权利的!

我強烈要求立刻解除“唐戈”的管理員權限。--民國九十六年 19:14 2006年12月5日 (UTC)

可按途径申诉并发起投票--肉丝跑蛋(talk) 19:34 2006年12月5日 (UTC)
唐戈已经解除了对我的ID“民国九十五年”的无理封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对“唐戈”也没有任何偏见或敌意,但为了wiki的“法律与秩序”,还是请大家暂时解除唐戈的管理员权限。--民國九十六年 19:40 2006年12月5日 (UTC)

[编辑] 两个人各打五十大板

  • 唐戈的错:除了鲁迅没人(请举反例)用留黎厂这个名称,鲁迅多次用可能是个人习惯或笔误。另外管理员理应多做研究再封人。
  • 民國九十五年的错:《鲁迅日记》中确实用留黎厂这个名称。你的“纠正”是错误的,另外编辑摘要稍有不客气“去學學使用google,別再搞笑了。”

--蒙人 ->敖包相会 03:20 2006年12月6日 (UTC)

  • 恕我直言,这50大板打得何其乡愿。一位名作家的偶尔笔误,并不构成对“无人这样写”的例外。笔误与“别名”、“又称”、“曾用名”还是有区别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本身并没错,但不能以乡愿来维护,是非要分明。 --澍子 12:04 2006年12月6日 (UTC)
  • 是非就是两个人都有错:一个把一位名作家的习惯性笔误作为从前的名称;一位以正确的名字去"纠正"鲁迅的原文。另外两人态度都有待改进。“‘乡愿’虚伪矫饰,从表面上看来忠厚廉洁,实际上却不忠不廉,给人以一副假面孔。 ”我并没有说两人都对,而是说两人都不对,这也算乡愿吗?--蒙人 ->敖包相会 17:36 2006年12月6日 (UTC)
「民國九十五年」留言的語氣常很兇惡,讓人看了感覺很差(如之前「狀況回報」頁的事件),希望態度改一改。--Ellery 00:48 2006年12月7日 (UTC)
还“各打5o大板”呢? 如果有人觉得ellery的语气很凶恶,是不是就应该立刻封他三天?(抱歉我又很凶恶了,ellery你别怕,我不用大板打你的屁股),--民國九十五年 05:21 2006年12月7日 (UTC)
是的,作的太過火時允許封禁,請看Wikipedia:人身攻击方针。我認為User:民國九十五年的行為屬于掌握了不帶臟字的攻擊訣竅。64.94.46.59 05:51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日語版維基百科榮獲2006年日本網頁綜合大賞

日語版維基百科榮獲2006年日本網頁綜合大賞,真是可喜可賀。中文版亦要努力,成為中文地區的最佳網站之一。 來源

--すぐる@武蔵 11:51 2006年12月7日 (UTC)

已經是了啦,只是沒人辦票選而已--百楽兎‎ 16:03 2006年12月7日 (UTC)
俄语版最近也获奖了:en: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2006-12-04/International split。我估计如果大陆没有封锁wikipedia,很可能在大陆也会获奖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51 2006年12月8日 (UTC)
多多努力,写得和败毒百科如出一辙,在中国获奖就有希望了。中国的奖难道对维基人这么有诱惑力? --澍子 14:54 2006年12月8日 (UTC)
不過台灣和香港可以正常連接中文維基百科,一樣也沒有得過獎。可見中文維基百科在華人社會依然備受忽視。 -- Kevinhksouth (Talk) 05:02 2006年12月8日 (UTC)
沒得獎就算了,還被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媒體亂報導且抹黑,著實令人不快。--Ellery 07:48 2006年12月8日 (UTC)

不過老實說,日語版的水平真是比中文高得多。各位真是要多多努力提高條目水準為目標,而不是盲目增加條目。すぐる@武蔵 15:03 2006年12月8日 (UTC)

但對於日文維基嚴重的日本中心頗不敢恭維,中文維基至少在各地人士的編輯下,還算有點控制。--Ellery 14:02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不過先將Category:翻譯請求翻譯一下,希望終有一天將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中缺點內容刪除。--Flame 15:06 2006年12月8日 (UTC)

香港也有2006優秀網站選舉。我當然投了維基百科一票!!Stewart~惡龍 16:35 2006年12月9日 (UTC)
嗚....是英文版的說!中文地區應該是中文版吧..... --すぐる@武蔵 16:38 2006年12月9日 (UTC)
太失望了。這個選舉的候選網站是指向英文維基百科而非整個維基百科或中文維基百科,無疑是對在中文維基百科辛勤貢獻的香港維基人的不重視(來自香港的編輯人次佔中文維基的28.6%,而只佔英文維基約0.4%)。就算得了獎,中文維基百科也沒有份。為此,我決定杯葛這次選舉。 -- Kevinhksouth (Talk) 17:18 2006年12月9日 (UTC)
香港的資訊科技嘛……別指望香港政府比較好(請留意,這個2006優秀網站選舉是香港政府主辦的),亦希望政府別再一腳踏進來,政府在高新科技方面是個白癡。--Leeyc0找我) 07: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責任也不全在於香港政府。但無論如何,雖然這次選舉未必能夠真正反映民意,但我也慷慨地為香港優秀網站選舉建立一個新條目。 -- Kevinhksouth (Talk) 08:37 2006年12月10日 (UTC)
網頁上寫的是維基百科還好,連結上卻是英文維基百科,讓我以為支持了整個維基工程。事實,英文維基百科也有不少香港維基人,不過這次選舉只能象徵性支持。Stewart~惡龍 08:00 2006年12月12日 (UTC)

ja:12月13日的1937年得一句“日本軍、南京を陥落。翌12月14日より6週間、残敵掃討作戦。”,中立程度可想而知。--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4:15 2006年12月13日 (UTC)

[编辑] 敬請貴網站增列蔡名永將軍入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表內

敬啟者:

我們瀏覽貴網站,發覺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內,遺漏了我們的父親蔡名永將軍的名字.

父親得到青天白日勳章(一九四七年九月庸字第一九五號勳章證書,頒發者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先生), 是我們一家人的驕傲,父親逝後並獲安葬於台北五指山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墓園特勳區之殊榮.

特以此信提供我們在父親辭世時(一九九五), 出版紀念文章中父親之自傳貴網站參考.

敬請貴網站予以增列, 不甚感激!

蔡名永的十個孩子: 蔡潔,樸,薇,滿,亮亮,敏,琪,潤儀,世俊,季 敬上


附:父親的自傳

自傳 蔡名永

一、家世

余家世居湖北省雲夢縣,大山鄉,傍溳水之濱。先祖履平公前清明經,精研理學。鼎革後,隱居原梓,以詩文自娛,著有北山逸民文集。父振聲公,幼從先祖侍讀,民九年以文官攷試及格,任職湖北省實業廳。洎後浮沈宦海先後服務於湖北省政府,漢口、杭州市政府各地。抗戰時,隨省府遷駐恩施。勝利後,還居漢口。母湯氏,秉性慈祥謙和,育余兄弟三人,次弟思永,畢業西南聯大,三弟毅永,畢業湖北省農學院,大陸淪陷前,均任職漢口市政府。當時原擬移避台灣,以雙親年臻衰邁,不願再度遠離鄉井,致淪陷匪區,音信杳絕。三十九年初,獲戚屬自香港難民營來書,聞被前湖北省會計長傅逆養蓀,附匪後暴露余之身份,遭羈脅不屈。匪併捕兩弟入獄,迄今不知存歿。余於民國三十年結婚,妻李英畏,原籍湖北黃岡,育九女一子。

父親弱冠時

二、學歷簡述

余幼時就讀武昌小學。武漢光復後,父失業還住雲夢故鄉,隨侍先祖讀四書、左傳、略解經史。十六年,復學初中,卒業於湖北省立第十中學。民二十年,就讀之江大學附屬高中;二十二年初,考入中央航空學校第五期。二十五年,畢業起役。三十四年夏末,在任大隊長職時,被選送美國參謀學校第二十六期。三十五年春,。來台灣後,於三十九年二月入革命實踐研究院第三期。四十年春,在總部作戰處長任內,入圓山軍官團高級班第一期,同年秋畢業。四十一年十二月,迄四十三年二月,奉調總統府高級參謀,以原職入石牌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聯合作戰班,第一期受訓,使對兵學思想,大軍統帥,軍事哲學各項,得略窺其精義,並啟導自修之門徑,自感受益良多。四十八入三軍聯合參謀大學。五十二年二月,於空軍作戰司令部副司令,任內入國防研究院受訓,同年十二月結業後,奉聘為該院軍事組講座。

三、經歷

余於民國二十五年元月航校畢業,初任第二十六中隊少尉飛行員。時值兩廣事變,曾奉命多次赴贛州送款,並接余漢謀赴京。粵變敉平後,接收新機,調駐西安。僅一週,而有雙十二之變,全隊遭張逆學良羈留,達二週,嗣後遷駐蚌埠。抗日軍興,於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遷曹娥江,在出擊前,遭日機襲擊,座機受傷。旋調駐南京,參予京滬之戰。二十六年底,首都撤守,因獲俄機接濟,轉赴蘭州受訓,並擔任西北防空。二十七年夏,移駐漢口,參加多次防空作戰。八月一日,因追躡日機,遭敵襲,中彈迫降武昌豹子澥受傷。當時以本隊人員損失甚重,仍帶傷服役往來湘、桂、武、漢間,漢皋撤守後,移駐衡陽,擔任湘桂空防。二十八年,因本隊人機損耗過甚,奉調成都補訓。二十九年初,因擔任重慶空防受傷入院。五月痊癒,升第八中隊中尉副隊長,十月升第七中隊上尉隊長。歷次赴新疆接收俄機,擔任川、甘、空防。三十二年七月,入空軍參謀學校。三十三年夏畢業,任第十一大隊少校大隊長,參加中原第三次會戰。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後,入美國參謀學校。三十五年四月,卒業,返國參予空軍總司令部改組之籌劃工作。六月調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凡黃泛區,魯南綏北及東北,各次重要會戰,無役不從。在任期一年半內,全大隊出擊一萬一千餘架次。三十七年春,調任總部情報處處長,隨侍王副總司令轉戰東北、華北、及晉、豫、各戰場,主持作戰、幕僚業務、並隨時擔任各部隊聯合出擊時之空中指揮官。三十七年冬,入空軍參謀學校指揮班,帶職受訓。僅一月,因美籍教官撤退而中輟。旋調任京、滬、杭、警備總部副參謀長,得與陸軍同僚增多接觸。三十八年夏末,京、滬、撤守來台。之後,調任參謀學校研究員。三十九年二月,入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結業後,復留院為第四期輔導研究員。四月,奉調為空軍總部作戰處上校處長,參予海南、舟山、撤退之役,並規劃台灣防衛作戰督導部隊整訓,恢復信心,激勵士氣,修建參謀作業程序等事項。其間二度奉派為 總統校閱空軍作戰校閱官。四十一年春,升第三署副署長同年冬奉調總統府高級參謀以原職入石牌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聯合作戰班第一期受訓。四十三年二月畢業,奉調空軍第一聯隊聯隊長,負責空軍首次自螺旋槳式改為噴射式飛機之換裝訓練,深獲友邦之信賴,並奠立爾後各部隊換裝新機之基礎。四十四年十月,調任第五聯隊聯隊長。任內所屬,首創擊落匪米格機紀錄,對信心之建立,士氣之激揚,不無成效。四十六年十一月,以任期屆滿,調任作戰司令部參謀長,晉少將。四十七年八月,調任國防部作戰參謀次長室助理次長,在金門砲戰,其間代理執行官職務。四十六年二月,入三軍聯合大學第八期受訓。四十九年元月卒業後,奉調空軍作戰司令部副司令。五十一年二月,奉調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副教育長迄今。在服役其間,因戰功積勳,受有青天白日勳章四五六等,寶鼎勛章四五六等,雲麾勛章,洛書勛章,乾元勛章,勝利勛章一二三等,復興勛章,忠勤勛章及一二三等,宣威獎章,一星序獎章,陸海空軍獎章,忠貞獎章,雄鷲獎章,彤弓獎章,光華獎章,干城獎章,懋績獎章,楷模獎章等。

四、實踐心得

余幼承家訓,律己以嚴,對人以誠,處事以勤,服役以來,未敢須臾或忘。嚴者遵守法紀,不怠不惰,以身作則,期為部屬之表率。誠者,澄廓私欲,務求明信,不枉不縱,使無疚於心,勤者事必躬親,察其隱微,核其成效,歷年以來,篤行力踐,自信尚能克盡職責,勉無隕越。

五、精神修養

余弱冠從軍,如今兩鬢將斑,而道德文章,一無成就。以言精神修養,實不勝惶悚。近年受訓期間,屢親聆 領袖訓示,並鑽研各類兵學、哲學、及中外史籍等勉能粗解其精要,並得略窺存養、省察、之門徑,更明辨我革命軍人生死之義,故以良知立心,以兵學科學為用,不妄言,不妄行,黽勉進修,寧靜自處,力行以來,方寸之間,似較以往,更有所凝固;是為余近年來,在身心體驗上,自感最大之進益。

六、生活才藝

余半生戎馬,習於軍人生活。體力強健耐勞苦,不拘細節,喜涉獵經史。唯遭離亂之世,歷年均在艱難困苦中掙扎;故厭薄世俗,常求寧靜淡泊以自處。重感情,特自感學識短陋,公餘之暇,好圍棋兩局;此外,無嗜好,亦無長技能。

  七、志願與抱負

今日革命頓挫,神州陸沈,我億萬同胞,橫遭蹂躪。為規復中華,延續國脈,湔雪家仇,並使吾黨主義,宏揚光大於世界,必須掃蕩匪氛,消滅赤色帝國主義;故反共抗俄與匪偕亡之志,久已堅定。余忝為革命軍人,但知遵奉 領袖訓示,盡忠職守,服膺命令,澈底達成賦予之任務,赴湯蹈火,生死不渝。至於成敗利鈍,與工作選擇等,則非智慮所及,是為將來之志願,亦即余之抱負也。

已添加--\color{blue}{\mathfrak{SIRIUDIE}} 03:20 2006年12月13日 (UTC)
在此說明一下,該列表主要是參酌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於1945年出版的褒揚令,如有遺漏,還請各位增添。--winertai 02:32 2006年12月15日 (UTC)

最好蔡名永將軍的家人也可編寫蔡名永條目,我們人人皆可編輯,只在乎你動不動手。--Iflwlou 13:52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日語維基大概今天會突破30萬條

日語維基(http://ja.wikipedia.org)條目突破30萬已在倒數階段,提供給注意條目數量的朋友參考。--百楽兎 07:18 2006年12月15日 (UTC)

日語維基在擁有20萬條目時約在2006年4月9日;在8月28日擁有25萬條目。--Shinjiman 07:27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緊急!中文維基的首頁出事!

中文維基的首頁也加入了嘔心的照片,快救!--Iflwlou 12:30 2006年12月15日 (UTC)

  • 嗯嗯,我還以為我的電腦中毒了,恐怖的圖片。--♨ Cheese ♬ 12:34 2006年12月15日 (UTC)
    • 已修復首頁並封禁破壞者。事件揭露出中文維基百科首頁的漏洞,建議日後所有在首頁顯示的模板都需要保護,包括特色條目輪展、優良條目輪展及每周圖片輪展這三個一向未保護的也需要保護。 -- Kevinhksouth (Talk) 12:39 2006年12月15日 (UTC)
      • 這三個漏洞其實也存活了很久,還是沒有人修,只是封禁破壞者並不可解決問題。--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3:03 2006年12月15日 (UTC)
        • 虽然我没有看到那些图片(幸好),但今次事件一定很严重。还不知道破坏者共有多少人(旧的帐号封了,还可以马上注册新的帐号,应该是不同的IP吧)。不如尽快举行投票,选出2个或以上有Checkuser权限的管理员/行政员,查出那些破坏是什么IP做的。还有,我在英文维基百科看过,其实维基百科有方法可以把所有编辑功能暂时关掉,还有把所有资料恢复到某个时间的。我们是不是该向英文维基百科的技术人员或吉米了解一下,以备日后发生这种破坏时可以应付?--Computor 14:13 2006年12月15日 (UTC)
  • 我的看法倒是正好相反:维基可以人人编辑,当然也可能被人人破坏。当且仅当破坏或编辑战发生的时候才应该保护页面,包括首页在内。首页被破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下一次登录 15:31 2006年12月15日 (UTC)
  • 我比對過涉及首頁破壞的帳號封禁資料和用戶注册記錄,個人有一些意見:
1. 破壞者真正人數不多,我更覺得可能只有一人在幕後操縱馬甲。舊的帳號封了,還可以用新帳號破壞,是因為他在舊帳號封掉以前已注册好備用的新馬甲。(不計最後的帳號,只有2次他是封舊帳號後才另行注册的)。不過他很明顯可以使用動態IP,因為封禁是連單一IP都封了的吧?
2. 回答Computor關於checkuser的事。目前中文維基上有發生了需要checkuser的事件,可以直接在元維基提出申請(m:Requests_for_CheckUser_information),請求元維基監管員協助。不過前提是我們社群要先有共識同意進行checkuser,而且基於隱私原故,監管員只能回答某幾個帳號是否同時用同一IP,或者某IP破壞是否和某用戶登入時的IP一樣。再仔細些就答IP是屬於甚麼國家的,checkuser時不可以將破壞帳號的IP地址公佈出來,未必和Computor所想的一樣。另外,決定要checkuser就要快些進行,因為用戶登入的資料只會保存7天。--Charlotte1125 19:30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wiki上榜google2006年十大搜索关键词

来自[1]wiki排名第五,其他还有:

  1. 视频(video)
  2. 世界杯(world cup)
  3. 斯蒂夫·欧文(Steve Irwin)
  4. 越狱》(prison break)
  5. wiki(wiki)
  6. 百万欧元(euro millions)
  7. 老大哥》(big brother)
  8. 迷失(lost)
  9. “冰峰”网游联赛(tfl)
  10. 天气(weather)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3 2006年12月18日 (UTC)

相信我也貢獻了不少次數,因為我平常都是用「○○ wiki」這種字串形式來搜尋有無維基百科的文章。另外,Steve Irwin在中文維基上的條目為史帝夫·厄文--百楽兎 07:22 2006年12月18日 (UTC)

已做重定向。--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07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圣诞节

个人认为‘圣诞节’是针对基督徒使用,一般使用‘耶诞节’为宜;不然,对于穆斯林,圣诞节是默罕默德的诞辰;对于中国人,圣诞节是孔子的诞辰

  • 发言请签名。个人认为上述建议过于台湾中心主义,因为台湾以外的人很多没有听见过“耶诞节”,根本不理解。至于你对于穆斯林的描述,也是不正确的。原文不管是 Christmas,还是 navidad, nativity, Noel,均没有“圣”这个意义在,不会引起穆斯林的意见。另外,现代中国人并不都尊崇孔子,不要强加自己的信仰在别人头上,谢谢。 --澍子 12:25 2006年12月19日 (UTC)
Wikiqebia,你又来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2:36 2006年12月19日 (UTC)
这属于完全没有依据的原始研究。--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1 2006年12月20日 (UTC)
另外,你犯了伊斯兰教的一个大忌讳。伊斯兰教是严禁崇拜先知穆罕默德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53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香港蘋果日報:維基娘代言人 港女現身

香港蘋果日報:維基娘代言人 港女現身 -- 158.182.1.36 10:03 2006年12月18日 (UTC)

Image:Wikipe-tan HongKong01.jpg -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21:19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User:影武者在讨论页骂外国人

日文维基用户在User talk:影武者处留言后遭到辱骂:

85.214.29.174 13:56 2006年12月18日 (UTC)

建议立刻将其封禁。-- ran留言) 16:07 2006年12月18日 (UTC)
為此事他已被封三日,詳參[2]--Charlotte1125 17:27 2006年12月18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Jasonzhuocn(talk)在05:56 2006年12月21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影武者 違反維基百科Wikipedia:不要人身攻击方針,封禁三日。與互助客棧消息版旨無關內容刪除。--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5:56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文章介紹

以下摘錄自:Wiki難行病症:高門檻下的商業模式

螞蟻社區麥田在論壇上大膽表示,『國內目前最好的Wiki站不是百度百科,也不是維基百科,而是百度帖吧。百度帖吧現在每天發帖的量是千萬左右,如果加上跟帖是上億。維基這麼多年是200個條目,百度百科是600多個關鍵字。我覺得國內做Wiki不用局限于非得同一個頁面、版本什麼的,那都不是關鍵的問題。我想最好的模式就是百度帖吧,還有百度知道,現在有效的問答已經過了1000萬條了,這沉澱出來的就全都是知識,全都是關鍵字,全都是Wiki了。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的網站談很多的概念,離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還遠得很。我想這才是真正的Wiki和社區的關係。』互動維客潘海燕也發表了同樣的觀點。

百度帖吧真的做得不錯...不過,維基這麼多年是200個條目??不是十萬條目嗎? Stewart~惡龍 05:09 2006年12月20日 (UTC)

他说的是每天。另外,我是混百度的;那里的特点是灌水和恶意攻击、污言秽语多于任何讨论。而且每个大的吧里都有派系斗争,果然是天朝调教出来的花朵呀。--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19 2006年12月20日 (UTC)
  1. 真可笑,連wiki都弄不清楚是什麼,就要在談怎樣用wiki賺錢。商業wiki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那些公司是靠賣軟件和技術來營運,但這堆人就一味在想如何利用一個wiki社區去為自己謀利。
  2. 維基百科是百科全書,其他什麼貼吧不是百科全書,性質不同不能比較。維基媒體有理念有原則有規距,而他們眼裡就只有錢,又是可笑。
齊來看這泡沫會在什麼時候爆。 --Lorenzarius 16:58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2006年被blog引用的wikipedia条目top10

Nielsen BuzzMetrics发布了2006年被blog引用的wikipedia(英文版)条目top10,这里是新闻稿,这里有详细的排名,这里则是一篇中文的报道。

top

  1. Web 2.0
  2. 斯蒂夫·欧文
  3. Mark Foley scandal
  4. Blog
  5. Ajax
  6. 第二次世界大战
  7. 航班蛇患 (Snakes on a Plane)
  8. 媒母(Meme
  9. Wiki
  10. RSS
  11. Podcasting
  12. 乔治·布什
  13. Podcast
  14. Net Neutrality

而引用wikipedia条目最多的blog就是boingboing--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30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2006香港冬聚

邀請大家的維基人是:Stewart~惡龍 18:23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方針


[编辑] 對淫穢不雅圖片的處理

用戶903id上載了多幅關于性器官、性交等我認為屬于淫穢的圖片:(可能令人反感,請注意)

Image:81212 117 123 506lo.jpg、Image:Chainoom.jpg、Image:022.jpg、Image:2361733777.jpg、Image:Mf0783.JPG 以上圖片已經列在MediaWiki:Bad image list,不會直接在條目出現。根據圖像描述頁,圖片都是個人作品。 但我不理解維基百科處理淫穢圖片的政策。只找到圖像使用守則速查守則,

11:請盡量不要使用會引起他人不快的圖片。如果必須使用,最好能夠使用連結到這個圖像的方式並附上對圖像內容的警告,而不是直接把它在條目中顯示出來。如果您認為某個圖片不合適,請在相關條目的討論頁來討論。

裡面並未提到罰則。又,在Wikipedia:破壞裡:

圖片破壞:上載有版權的圖片,使用惡意的卡通GIF文檔,等等。

並沒有提到加上淫穢圖片算不算破壞。而且,在MediaWiki:Bad image list列出的圖片還保留著,仿佛暗示這些圖片不會被刪除,只是不會直接看到罷了。我想過提請刪除,卻不知該引用哪條政策。這是我理解不夠深嗎?還是維基百科根本沒有規定對淫穢圖片作出審查? 我知道維基百科不會為未成年使用者過濾內容,但如果監管不雅圖片的規定不完善,維基百科有朝一日可能黃色圖片泛濫。請大家關注!(在我的討論頁有些相關的討論)--Computor 23:19 2006年11月26日 (UTC)

我没有注意到这里的讨论,我以为是有人搞破坏上传的(以前有过这种行为),因此快速删除了。关于上面的意见,其实 commons上已经有不少这种图片了(在commons上也有过多次这种争论,一直到现在也还有)。上面的这些图片我认为删除也是应该的,毕竟没有在条目中使用,也没有提供版权信息。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7 2006年11月27日 (UTC)
先向書生兄說明一下:這幾張照片被發現時是被人用在與「性」有關的條目上,如「手淫」、「乳房」,由於不是明顯的亂貼,所以Computor和我才有相同的疑慮。雖然這些照片現因侵權被刪,但我覺得關於此類圖片的問題仍是必須正視的。現在的問題是:究竟尺度在那兒?例如:是否容許版權沒有問題的、真實拍攝的性活動圖片用於條目上(註:性器官的純靜態圖片現在好像存在的,如那張曾受爭議的乳房照片。)有沒有相關的方針可以依循?--Charlotte1125 11:59 2006年11月27日 (UTC)
希望了解这方面的同仁,可以找到一两次这些争论的纪录(在Commons上那些),给大家参考一下。--Computor 16:30 2006年11月27日 (UTC)
這樣的照片是否可以用插圖來代替,直接的照片似乎會引起部份人的不舒服。--MIKE 11:29 2006年11月28日 (UTC)
此人上载的照片是侵权的,(你真以为他能照那样的相?)我已经发现出处。鉴于他把侵权作品假充自己拍摄,其账号被封一周。--蒙人 ->敖包相会 19:21 2006年11月30日 (UTC)
蒙人兄,或許你未明白我們想討論的問題,容我再說明一次:現在不是討論那些照片是否侵權,而是如果有人拍了些版權沒有問題(GFDL 或 CC)的照片(例如真的是他自拍的)、真實拍攝的性活動照片,上傳至中文維基並用於條目上,我們是否就會容許這些照片存在?我們有沒有相關的方針可以依循?據Computor上面的論述,其實現時監管不雅圖片的方針並不明確。而書生兄說過,在common上也有多次關於自由版權但不雅的圖片的爭論。我們希望討論出一個比較清晰方針,即使做不到,最起碼有些common 的案例可以參照。--Charlotte1125 09:39 2006年12月1日 (UTC)
commons上基本上如果上传的不雅图片,在commons上已经有了类似的图片的话,后者或者照片质量较次的会被提交删除,但是也不是每次最后都会被删除,基本上这一类图片都是个案处理,但是也有一个简要的方针Commons:赤身裸体。有极少数人非常喜欢自拍一些这种图片,而又有一些极少数人非常喜欢用这一类图片搞破坏(例如在无关条目中贴这类图片。)也因此目前有一个图片黑名单MediaWiki:Bad image list,列入名单的图片即使在条目中使用,也不会显示,以防止这种破坏情况的发生(基本上有了黑名单功能后,这种破坏几乎就没有了)。此外,在commons上,也有人对这类图片很有感慨,认为它折射出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因为男性性器官的图片很多,但是女性性器官的图片很少。“现在女人没有男人的习惯”,甚至有人鼓励上传女性性器官的图片。此外在Image talk:Penis glans foreskin.jpg上有人说:“什么人都想表露他的鸡巴,但如需要胳膊或脊背,一个人都没有。好奇怪。”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40 2006年12月7日 (UTC)
非常感謝書生兄的資料,commons那邊的原則也有參考價值,尤其當中提到一個考慮因素:圖片的教育意義(educational aim)。不過因著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在中文維基上我們會多了一些考慮,例如上面說的,當圖片引起多數人反感(雖然各語種維基內容理該無分別,但畢竟東西方的保守度和觀念不同),是否考慮用繪圖代替圖片。這些還是得就個別情況討論。--Charlotte1125 13:31 2006年12月11日 (UTC)
既然 commons 上对这类图片有一套成熟的流程:
  • 建议明确成为方针:“中文维基完全禁止这类图像的上载”
  • 若要使用,必须上传到 commens 上,接受那里的程序监督
这或许是另一个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請管理員將此問題的Q&A寫入「上傳檔案」的頁面中的内容。
--Isnow 02:2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对特色条目评选的改进建议

特色条目深圳地铁现在正进行撤销讨论和投票。仔细看过这一条目,我很奇怪为什么这种水准的条目能够顺利当选。从众多的撤销申请来看,现在的评选机制存在这样的缺陷:

  1. 投票机制使得反对意见易被忽视。特色条目应当是典范,因此它的评选应当是挑毛病并加以改正的过程,也就是说反对意见在评选中应该比支持更重要。而现在评选只要2/3支持票即可当选,使得反对意见即使存在也并不见得影响条目当选,更不用说改进条目质量。
  2. 过于草率地表达支持意见。支持意见的陈述理由往往不够具体充分,而且即使有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也会先表态支持,不好意思直接反对。最后这些改进意见是否落实很成疑问。

我建议将现在的投票式评选改为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的评审。评审意见不再以支持或反对这样泾渭分明的态度出现,而是针对条目某些方面提出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评价意见都应当具体,并要举出实例,如同审稿意见那样。只有所有负面意见都被处理(经过对条目的修改或者经过讨论,评审人放弃原来的反对意见),这一条目才能当选。所有负面意见都应当提出改进的方向,如果希望评选能通过,就要按照负面意见进行讨论和修改。
这样的评审方式更注重改进意见,并且能对条目做出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评选的高门槛能切实保证特色条目的高质量,尽量避免日后被拿出来撤销。--Alexcn 06:40 2006年12月2日 (UTC)

我赞同Alexcn的分析,说得很有道理。虽然我觉得要让所有的评审意见都达到共识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大方向是对的,对于投票中的反对意见不应该只用票数压下去,因此我对Alexcn的上述意见表示支持。--travel 07:14 2006年12月2日 (UTC)
个人觉得这类条目,可读性不佳。--farm (talk) 07:21 2006年12月2日 (UTC)
以上分析有其道理,但我不認同必須解決所有反對意見。假如變成如此,只要有一個人執意反對,條目也無法成為特色條目了。較實際的方法是把支持票的門檻由三分之二提高至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 -- Kevinhksouth (Talk) 07:39 2006年12月2日 (UTC)
只要还是投票评选,就不能解决忽视反对意见的问题,比如完全可以通过拉票压制反对意见。特色条目本身就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只要改进意见言之有理,当然应该在完全解决以后才能当选。至于属于搅局的反对,可以在经过讨论之后视作无效反对。--Alexcn 07:59 2006年12月2日 (UTC)
目前英文版似乎就是如此作的。Alexcn的意见非常好。但是Travel和Kevinhksouth的意见也非常有道理。我认为只要反对的理由消失(例如已经在条目中作了修改),或者评审人放弃原来的反对意见就可以了。这可能需要维护者更高的判断力 。另外请参考en:Wikipedia:Featured article candidates--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05 2006年12月2日 (UTC)
只要反对的理由消失(例如已经在条目中作了修改),或者评审人放弃原来的反对意见就可以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另外我想把反对意见一词换成改进意见,一方面说明我们讨论的目的在于改进条目质量,另一方面也能融洽讨论气氛。--Alexcn 12:01 2006年12月8日 (UTC)
(+)支持通過討論達成共識來做決定,而不是光看票數。最近開始流行廣發「請到××支持△△條目」拉票留言,我也認為容易惹人反感,「請到××發表意見」還好。-- tonync (talk) 12:10 2006年12月2日 (UTC)
是说在下吗?在下可没有强制支持啊。在下认为可以引进日文版的特色条目评选制度,即:
  • (贊成):[明確的意見] - 現狀無問題,閱讀全文後投票。
  • (有條件贊成):[明確的意見] - 只需稍作修改亦可贊成。
  • (保留): [明確的意見]- 不大幅修改,則無法贊成。
  • (反對): [明確的意見]- 存有關鍵性的問題。
  • (其他):[明確的意見]- 發表其他關於特色條目的意見。

这样的话,就能在投票时充分表达出意见。而且果真如此的话,投「付条件支持」的人就会增加,也便于提高票数门槛。但是,既然是付条件赞成,那么投赞成票的门槛也该降低。目前有一些反对的理由已经沦为为反对而反对,过于吹毛求疵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31 2006年12月2日 (UTC)

我翻譯了上面的日文。如果依照上面修改特色條目當選準則,是否可行?修改後,如何通過點算票數,達成共識?-- tonync (talk) 08:14 2006年12月3日 (UTC)
「保留」选项基本上就相当于目前的「中立」选项。「其它」就相当于目前的「意见」一栏。如果我们增开「有条件赞成」赞成这一选项(但规定如果到投票结束提出的意见还未改善的话,投票人有权收回此票),相信投支持票的人会大幅增加,因为一些细处而反对的人也会减少,又能充分的表达出大家的意见,同时还可因此而顺势提高入选的门槛。我觉得如果这个方案实行的话,赞成票的门槛可增至10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8:55 2006年12月3日 (UTC)
我还是认为投票(实际上是投赞成票)不能起到严格把关和改进条目质量的目的。我建议参与特色条目评审只要发表改进意见即可,最后所有改进意见或得采纳,或是发言人放弃意见。只要不再有人提出改进意见,而且参与讨论的人数达到某一门限(避免冷门条目的讨论无人关注),此时评审即通过。--Alexcn 12:11 2006年12月8日 (UTC)

根据大家的意见,重新整理特色条目评选机制如下:

  1. 特色条目是维基百科的典范之作,因此评选应从严,并且评选过程应当是条目改进的契机。
  2. 评选采用评议的方式,不进行投票表决。
  3. 参与评议的用户应就条目各个方面是否符合特色条目标准发表意见。意见应当具体,举出实例。
    • 如认为条目需要改进,应当明确列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鼓励参评用户在提出意见的同时直接修改条目。
    • 同样,认为条目某一方面符合要求,也应当具体指出。
  4. 改进意见的删除
    • 条目进行修改后,若已经符合改进意见的要求,提出这一意见的用户应当主动将此意见用删除线删除。
    • 参与评议的用户若达成共识,认为条目的改进已经符合某改进意见的要求,可将此意见删除。
    • 参与评议的用户若达成共识,认为某改进意见并不适当,可将此意见删除。
  5. 特色条目当选条件:
    • 评议过程中必须存在改进意见
    • 评议结束时,所有改进意见都已被删除。
    • 参与评议的人数达到一定要求。
  6. 建议
    • 为保证参与度,除了设置参评人数的要求,还应当延长评议时间。建议至少一个月。
    • 为保证专业度,建议评议发起人邀请参加过相近内容条目撰写的用户参与评议。

--Alexcn 18:05 2006年12月15日 (UTC)

上述内容应该是目前近乎荒废的同行评审所做。--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31 2006年12月17日 (UTC)
投票还是可以有的,至少表达了参与讨论者的态度。只是可以改成必须所有改进意见都得到满足才可以。至于时间问题,不必修改,条目可以先在同行评审中进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58 2006年12月22日 (UTC)
态度当然可以表达,只是不记票。我的想法是让评选过程成为条目改进的机会,因为既然同行评审很少有人关注,不如把评审和评选的过程合并。--Alexcn 12:43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廣告模板

從英文版移植{{Advert}}模板,以標註此文「讀起來像廣告」,於便修改。歡迎大家可以多加利用。--Koika 20:20 2006年12月2日 (UTC)

(+)支持Stewart~惡龍 12:59 2006年12月4日 (UTC)
(+)支持--Iflwlou 07:58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中文版內容全部刪除, 直接由英文版翻中代替

User:鬼姬将‎日本色情业‎中文版內容全部刪除, 直接由英文版翻中代替。虽然中文版内容相当不堪,但我以为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缺乏对前面编辑者的尊重。如果可以这样的话,谁只要看到一个条目不爽,就把英文版copy过来就可以了,那讨论共识,从何而来。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42 2006年12月3日 (UTC)

建議先將先前中文版的內容恢復,反正英文版的內容要拷貝隨時都可以作,然後請該位用戶不要這樣直接刪除,即使要,也先提出討論再進行。--cobrachen 17:07 2006年12月3日 (UTC)
如果老的内容实在不堪,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把老的内容转移到讨论页面,以示对先来者的尊重,同时保留了讨论的机会。--Mountain 17:31 2006年12月3日 (UTC)
不贊成英文版copy這樣的作法,英文版的或許寫得不錯,但別的語言版本應該也有更好的地方,維基百科以外也有參考之處。因此除非先前的東西有重大的問題(如侵權、違反方針等)否則應該是要整合舊文而非取代。--Ellery 00:58 2006年12月5日 (UTC)
將中英兩個版本整合,才合乎國際化。--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6:27 2006年12月10日 (UTC)

(!)意見兩者內容如果並非完全重疊,就應該整合,不宜用一個版本完全覆蓋另一個--Ws227 15:01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强烈要求立刻解除“唐戈”的管理员权限

本人ID为民國九十五年,刚才在编辑琉璃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9%E7%92%83%E5%8E%82鲁迅日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8%BF%85%E6%97%A5%E8%AE%B0 两个条目的过程中,耐心地纠正了“唐戈”的一个常识性错误(北京琉璃厂从来也没有过“留离场”这个别名),并在编辑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理由,也在“唐戈”的对话页上进行了礼貌的说明。而“唐戈”竟然为此而恼羞成怒,封掉了本人的ID! 在维基上,如此滥用管理员权限的行为实属罕见!

管理员权限不是用来暴力侵犯他人的权利的!

我強烈要求立刻解除“唐戈”的管理員權限。--民國九十六年 19:14 2006年12月5日 (UTC)

在维基上是否罕见我不清楚,在中文维基上这绝不是仅见。这是中文维基百科中国化、中共化的又一个例证。建议阁下在英文维基 Village Pump 上予以讨论,让英文维基人有一个了解,从而对中文维基管理员有一个判断。--澍子 21:15 2006年12月5日 (UTC)
"中国化"、"中共化"? 此话从何说起?这事和中共怎么挂上边呢?还是就事论事的好,不要做太多不必要的发挥吧。- Munford 06:09 2006年12月6日 (UTC)
此种不由分说的对权力的粗暴滥用,明显是中共党文化的延伸,是中国人都应似曾相识。很遗憾现在中文维基百科似受到感染。维基百科成功与否是一个语言社区能否自治的试金石,再这样下去答案只能是否。 --澍子 06:45 2006年12月6日 (UTC)
“对权力的粗暴滥用”好像是不分地域国家施行者都大有人在。而动辄扣帽子,上纲上线似乎更具中共党文化的特色,请维基人尽量避免。 - Munford 03:26 2006年12月12日 (UTC)
怎么全是红字呢?--lvlLll2cl3rl3l~|留言 22:38 2006年12月5日 (UTC)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是红字。请到 Wikipedia:管理人员任免记录/唐戈‎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7%AE%A1%E7%90%86%E4%BA%BA%E5%91%98%E4%BB%BB%E5%85%8D%E8%AE%B0%E5%BD%95/%E5%94%90%E6%88%88 来进行讨论投票。谢谢。--民國九十五年 22:43 2006年12月5日 (UTC)
  • 以前建議過開個申訴板,留個緩衝的空間,才不會一有問題就變成罷免表決,可惜不了了之。
    在我看來,這件事上民國九十五年兄站得住腳,不過如果User:唐戈兄願意道個歉應該就能一笑泯恩仇了。算了,還是去罷免投票中表示一下意見吧。--百楽兎 04:53 2006年12月6日 (UTC)
鉴于事情已经基本解决,对唐戈‎的投票已经取消--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7 2006年12月6日 (UTC)
唐戈为什么一直不道歉?百無一用是書生取消投票的依据是什么?根据的是哪条规则?哪里看出问题已经解决了?在我看来,即使发起投票人撤销投票请求,也未必能终止投票,管理员断然终止投票,实属不当。请参看Wikipedia:管理人员任免记录/唐戈。--鸟甲 19:10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关于優良條目的入选票数

最近越来越多的维基人关注到优良条目,也越来越多的维基人参与到優良條目候選的投票,为了保持入选条目的素质,我觉得有必要应该把优良条目的入选票数由目前的3票提升至4票了,不知大家的看法如何?--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4:03 2006年12月6日 (UTC)

实施倒是没意见啦,但是也应讨论下推荐者是否可投票。--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07 2006年12月6日 (UTC)
贊成增加入選票數。--ffaarr (talk) 06:17 2006年12月6日 (UTC)
因為推薦者不能投票,因此3票支持實際上已代表4人支持,不過我也不反對提升入選票數至4票。另一方面,可以順便提高特色條目入選票數(例如至8票,現時只是5票),以免兩者的入選標準過於接近。 -- Kevinhksouth (Talk) 06:38 2006年12月6日 (UTC)
问题现在入选条件没有注明推荐者不能投票,而事实上有推荐者开始参加投票,我的建议是既注明推荐者不能参加投票,而且也要由3票加至4票。此外,同意提高特色条目的入选票数,因为最近特色条目的评选也一样非常热。--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7:15 2006年12月6日 (UTC)
同意,我认为推荐者和自荐者都应避免参加投票。另外,现在确实有必要适当提高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的门槛。--漢龍對話 07:38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倒是认为,在推荐的条目票数门槛不被放低的条件下,推荐者有权投票,自荐者与主要作者无权投票。特色条目是否允许推荐者投票还是一团雾水(可参看圣神修院小儿经两条目的竞选过程)。--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8:03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建议注明“推荐者不能参加投票”,目的其实是为了公平,因为有些条目推荐者是不投票的,有些是投票的,这样,这两种投票之间就有一票之差了,显然就不公平了。或者改为这样,“推荐者的投票不被计算入内”,这样更为合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8:12 2006年12月6日 (UTC)
同意长夜无风--無墓孤魂(鬼話連篇) 10:17 2006年12月6日 (UTC)
推荐者是否投票是自愿的行为。如果明文规定推荐者的票视为有效,可能大部分推荐者都会投票。目前新条目推荐处大多为自荐,特色条目两者皆有,优良条目则以推荐为主。在优良条目这种经常出现临界状态的评选,需要好好的讨论这个问题。--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46 2006年12月6日 (UTC)
关于优良条目和特色条目提高门槛的问题,在下持保留意见。一些没能入选的特色条目其实质量很好,只是因为一些吹毛求疵的意见而未能当选。这是很可悲的。而优良条目现正面临无米之炊的局面(不是危言耸听),从12月4日到今天,除了回锅的上海市外,其它的都是我提名的,而且只有5个,目前来看也只有武汉市能入选。这样下去后续的条目肯定难以跟上。--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57 2006年12月7日 (UTC)

另外提出一点。之前有建议改革特色条目的评选方式。优良条目也该一并改革。由于现在有的优良条目完全有特色条目的水准。故可以「英日结合」,特色条目的评选采用日本的方法。优良条目则可采用英文版的打分制评审方法(满分10分,7.5分以上直接成为特色条目,5分以上成为优良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6:21 2006年12月7日 (UTC)

优良条目断档的话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我们可以翻出以前的优良条目来轮展,而如果将一些素质很差的条目评选上去,那才会严重影响中文维基百科的形象。--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01 2006年12月8日 (UTC)
而且暫時也不用擔心斷檔的問題,因為我們已有不少儲備了。即使由今日起,假如每2日才有1條當選,經過計算,也可以捱到翌年5月7日,才開始出現斷檔。 -- Kevinhksouth (Talk) 06:33 2006年12月8日 (UTC)
顺便说一下,不中举的秀才到别的维基人用户页里拉票时,直接请求别人去投支持票,这样好象不大妥当,我觉得更好的做法是,让别人关注一下这个条目的投票,而不要建议别人去投什么票。--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43 2006年12月8日 (UTC)
看到长夜无风说这些,我也补充一下,我头次看到不中举的秀才的拉票也有些意外,但必须明确的是,目前的维基方针对在他人用户页的拉票行为并未明确反对,因此不中举的秀才的做法也算不得违规,所以我们的建议都仅限于个人建议。另外再说一点,严格来讲,维基的大部分投票(诸如特色条目候选之类)都是依据标准而行,而不以个人意志为前提的,所以从理论上,类似这种参照标准的条目都应该获得所有维基人的同样投票才对,因为该条目只应存在两种可能,符合标准或违反标准,任何维基人有参与投票或不参与投票的自由,但如果投票则仅有投某一种票的自由。当然这是完全理论的状况,但与其类似的现实中的法律仲裁,即使再完善的条款,也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这种场合下很多时候会以多数决议取胜少数决议来进行,但是这种投票是不应被拉拢的,还是因为投票的唯一依据应该为标准,而不应该为个人意志。与此相反的如总统大选类的投票(维基也有相似的投票),则大大不同,参与这种投票则可能个人意志成分要多一些,拉拢的情况也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被允许的。--Ffn 11:33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中国武警枪杀藏人后观察被害者尸体的照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士兵在枪杀藏人女尼次日,到囊帕拉山口观察被害者尸体”的照片为何删除?此照片已经进入历史,属于“合理引用”,即使删除也无法掩盖真相。 --澍子 02:34 2006年12月12日 (UTC)

進入歷史所以屬於合理引用?我沒聽過這種合理引用的方法。該照片未加適當著作權標示故於12月5日被提交投票刪除,並已於今天滿一週,由管理員執行刪除動作。在該條目中有多則外部連結,包括圖片、图像等等,並未遭到刪除,請不要誣指他人依規定刪除照片為掩蓋真相。--Theodoranian|虎兒 =^-^= 02:50 2006年12月12日 (UTC)

  • 这张照片贴上时已经加上著作权标志,版权属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因此这个借口似乎不成立。 --澍子 12:38 2006年12月12日 (UTC)

英文版有一張自由圖像,可以看看。--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04:15 2006年12月12日 (UTC)

*以下一段发言由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移来


假如管理员真的是想"掩盖"真相的话,为什么没有投票把整个条目都删除掉?为什么没有把条目底部的外部连接(包括报道、照片、视频等)删除掉?你这个"掩盖事实"的逻辑说得通吗?删除照片是因为它不符合fair use,请参见[3]的第五条。
总之,我强烈建议你不要轻易地assume the worst of people(把别人往最坏里去想)。-- ran留言) 16:5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移动的内容结束

两个建议:一是提供链接,让其它人员容易找出相关编辑历史以便评判。二是在这里不宜“无法掩盖真相”之类说法,以维基本身的政策来申说更有力量。

我看到目前的删除流程上并无问题,版权属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并非自由版权,是否合理使用是应当辩议的。个人观点,应当保留图片,但目前的删除页面上没有反对票时,删除操作正当。—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2日16:52 (UTC+8 12月13日00:52)

  • 忘记及时投反对票或设法取得许可是我的疏忽。事实上只有一票赞成删除。 --澍子 22:15 2006年12月12日 (UTC)

你们太没有专业精神了,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给出所讨论条目或照片的链接,让旁观者看的一头雾水。--鸟甲 18:14 2006年12月12日 (UTC)

  • 对不起,全能管理员已眼疾手快删除。全部照片请看PDF文件。--澍子 22:20 2006年12月12日 (UTC)
Theodoranian|虎兒 =^-^=所说的“在該條目中有多則外部連結,包括圖片、图像等等”中的那个“条目”究竟是什么??--鸟甲 22:35 2006年12月12日 (UTC)
囊帕拉槍殺事件 -- ran留言) 22:38 2006年12月12日 (UTC)
谢谢,不给链接的话找这个真不容易。--鸟甲 22:53 2006年12月12日 (UTC)
只是單純回應版權、刪除的相關問題,而忘記加上條目名稱,並非覺得該條目有什麼諱莫如深不可說的事情。--Theodoranian|虎兒 =^-^= 04:20 2006年12月13日 (UTC)
想上传受版权保护的图像的话,建议你通过email向原作者征求许可,可以考虑一并征求在所有wikimedia计划(包括百科、新闻等)上使用的许可。-- ran留言) 22:37 2006年12月12日 (UTC)
  • 选择性执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我确实应该多点耐性。 --澍子 22: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 在我看来,即使这一图片没有版权限制,也不应在条目中使用。原图片为电视截图,相当模糊。画面包括数名武警和死者的尸体。我觉得出于对读者和死者的尊重都不应在条目中采用类似的图像。条目的文字描述就可以了解暴力的可怕,图片的刺激性对于说明条目的内容没有帮助。同时,在相关链接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影音资料。做一个比较,类似的科倫拜校園事件中使用的照片只是用来说明事件的环境,经过,而不是为了展示暴力、血腥和对人生命的漠视。 - Munford 00:37 2006年12月13日 (UTC)
  • 究竟是谁漠视生命?这倒要说说清楚了。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政府,还是刊登照片的网站?逻辑是可以这样随意扭曲的么?依照你的理论,揭露六四天安门事件的残酷,是“展示暴力、血腥和对人生命的漠视”?而不是你的政府“展示暴力、血腥和对人生命的漠视”?匪夷所思。 --澍子 05:32 2006年12月13日 (UTC)

*以下三段发言由用户对话页移来


请仔细读一下我的话,我说的是“展示”。暴力,野蛮的行为是事实。但是在条目中用什么手段来反映,则是维基编者的选择。维基不是新闻网站,不需要使用刺激性的图片来吸引眼球。我觉得,对于照片的使用应该采用保守的政策,考虑到不同读者的感受。科伦拜事件条目里照片的使用就是合理的安排。 - Munford 05:49 2006年12月13日 (UTC)

我不知道你究竟看到这张照片没有,基本上图像类似剪影,并无直接的血腥描述,只是展现了中国士兵的无人性。你坚持以类似“儿童不宜”来分级这张照片,我只能理解为别有用心的掩饰。--澍子 06:03 2006年12月13日 (UTC)

  • 我看了当时在条目中的图像。老实说,我个人的感觉是很别扭。这并不是是否“儿童不宜”的问题。而是decency的问题,什么是适度的问题。没有十分的必要不应展示尸体的图像应该是一个基本常人接受的标准,况且这还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这样的事件是不幸的事情。条目能做的是反映事件的真实过程。象中国士兵有无人性这样的价值判断,不是编者应该做的。链接中有采访目击登山者的片段,受访的那人就很客观,只说看到些什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有多余的指责抨击。对于这样明白的事情,还须你我多说谁对谁错么?你如何解读我的说法没有关系。不是人人看问题都从政治角度出发的。 - Munford 06:32 2006年12月13日 (UTC)

*移动的内容结束

  • 管理員在刪除該張圖片同時也刪除了其他經過投票應被刪除的圖片,因此並不是選擇性執法。--Theodoranian|虎兒 =^-^= 00:41 2006年12月13日 (UTC)

澍子:我说过太多太多遍了,请你不要这么轻易地解读别人的政治意图,事实证明你的解读有九成以上都是错误的,有时甚至和别人的政治立场完全相反,总之你这种胡乱冤枉他人的说话方式是不利于wikipedia上的建设性讨论的。-- ran留言) 15:44 2006年12月13日 (UTC)

  • 我的解读错误?难道“资深”维基人专干“亲痛仇快”的事?他们的行为明摆在那里,更重要的是,最后产品也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不必我妄自揣测动机,中文维基的的确确就是给书写众所周知的中立陈述施加种种困难,而亲政府立场的文字总是畅通无阻。维基用来保证中立的版权原则、查证原则,全被利用来阻挡真相,不服还真不行。就拿这张照片来说吧,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确实不是最终版权人,我昨天已经获得了原摄影者的书面授权,可以任选使用到中文维基,他还顺便检查了英文维基他的部分是否陈述正确,但是——看来早预料到我有可能拿到授权,已经有一顶 indecency 的大帽子拿在手里等着我了。这真可媲美小布什的 preemptive strike,厉害!我只能告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和摄影者,中文维基是这个状况,谢谢他们协助。多一些人了解中文维基,也许比放上照片更好。 --澍子 16:02 2006年12月14日 (UTC)
  • 澍子兄是否有短期记忆丧失的情况?关于照片是否适用的问题,您昨天在我的讨论页留言:“如果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尊重我可以接受这样的处理“, 而且还把这句话写了两遍。怎么睡了一觉,就变成“已经有一顶 indecency 的大帽子拿在手里等着我了“。 莫非拿帽子等着你的人是你自己? - Munford 19:13 2006年12月14日 (UTC)

澍子:我越来越搞不懂你了,上面有许多人表达了许多不同观点,有人说应该加入图片,有人说现在没有版权所以还不能加(但是没有说即使有版权许可还是不能加),也有人以decency为原因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加。本来是许多人的不同观点,是wikipedia上很正常的讨论过程,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了好像一个人有预谋地阻挠你?Munford始终是从decency的角度来讨论,你到底是怎么断定他有政治意图的?难道只要有人提出一丁点和你观点不太一样的论点,无论是从什么角度讨论什么问题,他就一定是别有用心,出于政治目的来阻挠你的吗?

假如wikipedia这么可怕的话,那么我问你,在囊帕拉槍殺事件条目当中,大家除了按照wikipedia政策将无版权许可的照片删除以外,有没有阻挠你创作该条目?有没有阻止你阐述事情的事实?假如你到强国论坛、或者铁血、或者百度百科、或者任何一个哪怕有一点中共政治审查的地方去写相同的条目,那个条目现在还会在吗?还会有"我不想再回去,只希望他穿越山口,不要成為那些嗜血的中國人的活靶子"这样的字句存在吗?假如维基百科有你说的这么可怕,那么我们还会把条目放到首页上,给全世界的人展示吗?

我就请你回答以上的这一个问题。

关于版权的问题,既然已经有版权许可了,我认为可以放上,至于是否decent,请大家继续讨论,尤其请澍子讨论时,针对decency表达观点,而不要胡乱给人家扣帽子。

-- ran留言) 20:47 2006年12月14日 (UTC)

我正在根据申请使用许可上的流程走一遍,以确保能够拿到GFDL许可。-- ran留言) 07:35 2006年12月15日 (UTC)

如果版权问题解决了的话,我支持展示这一照片。如果照片上有被害者清晰的面部(隐私问题)或者有明显的血肉模糊之类的样子(适用问题)则另当别论。另外有个别用户,譬如澍子,习惯性认为曾经受过某种教育(澍子语“(中共的)脑残教育”)或有此背景的人或者思维、立场有问题,或者是刻意和正义人士做对(中共网特)。看来假设善意的中庸思维是需要培养的。--蒙人 ->敖包相会 18:51 2006年12月15日 (UTC)

  • 我认为其他用户的立场、背景或宗教信仰都不应进入讨论的范围。因为这与大家参与维基所要达成的目的无关。讨论别人的出发点是没有意义的,这里不是在选举议员,不需要知道每个人的政见如何,也应该避免对此作任何评价。如果对用户的具体编辑操作或管理员的封禁保护操作有异议,尽可以对具体案例的操作进行讨论、评议、投诉。如果觉得维基的方针政策造成了对某种观点的偏袒,也可以在适当的讨论页提出,或找维基基金会投诉。对别人的言论进行引申、评论无益于任何问题的解决。- Munford 06:00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回蒙人兄,我认为此照片对条目并非必要。主流媒体在报道有人员伤亡的事件时,使用的图像都会有所节制。比如对恐怖袭击的报道,会使用爆炸后被炸坏建筑的照片,而不是直接第一现场的照片。维基正在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站,应该参照主流媒体的标准。而且更多的图像可以在文中的大量相关链接即可找到,因此不必在文中直接列出。 - Munford 06:00 2006年12月16日 (UTC)

回蒙人兄,最好的恢复对中立的信心的做法,莫过于管理员切实在行为上恪守中立。可以说,在维基上与政府保持一致来撰写条目的人,没有一个遇到像我碰到的这么多麻烦与非难的,真可谓动辄得咎。是这种做法在逼我揣测动机。本来理想状态下,是不应该猜测别人动机的,这我知道。 --澍子 06:08 2006年12月16日 (UTC)

“这么多麻烦与非难”?请问你在编写囊帕拉槍殺事件时,受到了什么别人没有受到过的“非难”?侵权图片被删,是否属于别人没有受到过的“非难”?你写的囊帕拉槍殺事件条目被推荐到首页上展示,你对此又有什么揣测?

还有,你不是因为对User:真實事求是进行人身攻击,而被封禁一周吗?-- ran留言) 08:06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們拿到GFDL許可了!原作者Pavle Kozjek先生今天發來回信,同意將三幅圖片按照GFDL授權給我們。-- ran留言) 19:39 2006年12月17日 (UTC)

圖片放在這裡:

想用的話請便。-- ran留言) 19:56 2006年12月17日 (UTC)

  • 这位斯洛文尼亚攀岩者是位可敬的人,与他电邮往还令人愉快。现在越来越觉得民族主义是一种部落主义,如果好人都在部落外,问题都出在自己部落内,想不出还有什么效忠的必要。 --澍子 12:09 2006年12月19日 (UTC)

照片我已经放进去了,关于展示遇难者尸体照片是否妥当的问题,请大家继续讨论。-- ran留言) 15:12 2006年12月20日 (UTC)

令人震驚的事情,令人震憾的圖片,一張圖片已經告訴我們很多事情,這就是歷史。支持保留圖片,但提議加上「圖片令人不安」的提示,使閱者選擇去不去看。--Iflwlou 20:56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上面的三个图片,后两个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内容。第一个没什么“令人不安”的,建议直接使用。--蒙人 ->敖包相会 02:18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是否需要删除“未使用分类”?

移至Wikipedia talk:专题/时间分类。-下一次登录 01:58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有關自動轉換標籤的檢討及討論

移動到Wikipedia talk:投票/頁頂自動轉換標籤

[编辑] 取消Template:DYK Invite模板

請各位關注Wikipedia talk:新条目推荐/候选#取消Template:DYK Invite模板以討論有關使用{{DYK Invite}}模板的問題。--Shinjiman 04:50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关于翻译自维基百科其他版本的条目,我做了一个模板

关于翻译自维基百科其他版本的条目,我做了一个模板{{TranslatedFromWikipedia}}。因为翻译也是一种修改,应该遵守GFDL许可的要求。不知道似乎否完善,请大家指正。

{{TranslatedFromWikipedia|lang=英文|article=Langerhans cell|url=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Langerhans_cell&oldid=89057245|history=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Langerhans_cell&action=history}}

GNU logo head

条目的部分内容翻译自维基百科英文版。原条目Langerhans cellGNU自由文档许可证授权使用。原文的作者列表可参见页面历史

--用心阁(对话页) 12:12 2006年12月14日 (UTC)

贊成設立這樣的模板,不過,這個模板應該是放在討論頁的對吧。有一個也是用來標示翻譯文章的模板{{TArticle}},或許可以把兩個合併一下。另外,模板的名稱似乎有點太長。--MIKE 12:18 2006年12月14日 (UTC)
感觉放在条目的最下比较好。应该可以合并。--用心阁(对话页) 12:23 2006年12月14日 (UTC)
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在正文放置這個模板,這和上面的DYK Invite模板一樣都是自我参照,有幾個和編輯維基無關的讀者會有興趣知道這個?既然所有語言維基和其版權都隸屬維基媒體基金會,翻譯時在編輯摘要欄或討論頁註明某次編輯是翻譯自某個語言版本的某個條目就夠了。其他語言版本也有很多互相翻譯的條目,還沒看過有哪個會添加這種標示的。請記得翻譯一個條目不代表整個條目都和原文同等,內容有可能融合自以前非翻譯的版本、也可能被後人修改,可能兩三天就被改的面目全非了,實在看不出在正文加上這個標示有何意義。Lecter 咖啡館♨ 13:15 2006年12月14日 (UTC)
只要在分类中说明可能就足够了,还是把模板放在讨论页比较合适。-下一次登录 13:25 2006年12月14日 (UTC)
如果加上「編輯歷史」的連結,注明哪一個時間及哪些編輯是翻譯自其他維基計劃會較好,因翻譯內容會隨著時間變遷,另外建議移到「參考資料」。Stewart~惡龍 13:26 2006年12月14日 (UTC)
但維基百科(無論哪個語言版本)本身是不能作為參考資料來源的,即使是翻譯的原文也會很快就被改的面目全非。翻譯自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本身並沒有權威和特殊之處,無論原文還是譯文都不會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添加這個模板並沒有意義。Lecter 咖啡館♨ 13:34 2006年12月14日 (UTC)
明白,但知道是翻譯條目本身存在意義嗎?!例如:可以從中得知原編輯者來自哪個語言的維基百科之類。Stewart~惡龍 14:07 2006年12月14日 (UTC)
我覺得這類模板最多使用在討論頁便足夠了,更可以考慮與現有的Template:TArticle融合。(模板效果見Talk:西貢半島) -- Kevinhksouth (Talk) 15:20 2006年12月14日 (UTC)
我覺得放在本文比較好,雖然說維基百科本身不能作為參考資料來源,但翻譯條目本身「事實上」就是以其他語版為來源,所以列出來是提供讀者方便參照(如果對內容懷疑可以去查查是不是有因翻譯錯誤而造成內容錯誤的情況也便於改進)--ffaarr (talk) 01:29 2006年12月15日 (UTC)
這個問題跟版權無關,但是是我比較關心的:非翻譯條目,因為有「參考資料」一節,可以讓讀者針對內容做進一步的了解,有疑慮也可以從中查驗,但是,翻譯條目卻無法提供這種線索,以至於有問題也不知道是編輯出問題還是原本的參考資料有問題。--mingwangx (talk) 02:35 2006年12月15日 (UTC)
建议放在讨论页,替代Template:TArticle
  • 关键在于维基的动态性,{{TranslatedFromWikipedia}}至少给出了参考版本的版本号
  • 建议也能够显示中文翻译后版本的版本号
由于被翻译语言版本和翻译后的中文版本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之后的修改可能和原来翻译的内容有差别,建议还是将模板留在讨论页
--Isnow 01:36 2006年12月15日 (UTC)

这个模板主要是为了遵守GFDL协议,毕竟翻译也是一种修改(参见GFDL),而目前翻译条目的历史中没有原文贡献者的名字。如果仅仅标示翻译条目,给出原文,我想TArticle模板就可以。 同理,当我们在条目中使用其他以GFDL授权的内容,比如台湾棒球维基等,也是需要这样的版权说明的,否则,就侵犯了别人的版权,不是么?--用心阁(对话页) 01:44 2006年12月15日 (UTC)

版权问题如何我不清楚。但是从编辑角度来讲这个模版没有任何意义。首先翻译与原创条目,如果文字功底好的人,完全可以辨认出来。况且就算说分出了翻译条目与原创条目,又有什么用?难道说翻译条目比原创条目高一等,或者相反?也有的条目既有翻译内容也有原创内容,这类条目怎么办?因此,挂在条目正文部分我认为没有必要,但我同意挂在讨论页。--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59 2006年12月15日 (UTC)
重點不是誰高人一等,而是提供讀者便利,就像英文有很多條目的部分內容來自早期已成公共領域的大英百科內容,也都有注名「部分內容來自…」。--ffaarr (talk) 03:19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關於日本電視節目的條目

我發覺關於日本電節目的條目似乎有點不準確,大多數條目只列出一個電視台,其實是應該列出該電視台網路,因為日本電視台東京放送富士電視台朝日電視台東京電視台只在關東地方播映,這暗示了該節目全日本只有關東地方的人才可以收看?有歧視之嫌。此外在NHK播放的節目,應該烈明為綜合台還是教育台的節目。

我的見解為,加上該子系電視台,例如在條目上顯示「日本電視台及NNN系」、「朝日電視台及ANN系」等,詳情可以參考ja:Template:放送ネットワーク。--費勒姆 費話連篇 13:40 2006年12月15日 (UTC)

  • 呃……沒有人回應,難道連討論也不成。--費勒姆 費話連篇 08:18 2006年12月16日 (UTC)
  • 沒人回應代表沒人異議,本人立即執行相關規則。--費勒姆 費話連篇 11:38 2006年12月20日 (UTC)
  • 不知道會否有例外個案,例如某個節目只在同一系的部份台播放,應該先查找播放資料,再決定是否需要修改條目內容。--Mewaqua 14:12 2006年12月20日 (UTC)
  • 一般來說會在日語維基交待。--費勒姆 費話連篇 14:31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投票决定成语条目的存废

鉴于有人一再把各成语条目提交删除投票,鉴于有人坚信任何成语都不应作为维基条目,鉴于在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12月12日的讨论已经没完没了,我特此把这个问题放到这里供大家进行更广泛的讨论,以期形成社区共识,并通过投票确立方针,避免未来为此同一问题作反复的争论。本投票所涉及的现有条目包括三顧茅廬上屋抽梯乱世用重典五十步笑百步刻舟求劍南橘北枳去蕪存菁圍魏救趙明日黃花暗渡陈仓杞人忧天杯弓蛇影狐假虎威瞞天過海青出於藍

我建议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 方案一:所有成语均不得成为维基百科条目,见一个删一个;
  • 方案二:所有成语都可以成为维基百科条目;
  • 方案三:视情况而定,如果某个成语条目具有百科的知识内容,则可以成为维基百科条目。

我先投一票:我支持方案三,视情况而定。

以下是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12月12日的讨论,附在下面,供各位同仁参看我们先前已经进行的讨论。由于篇幅极其冗长,请哪位高手把它变成隐藏式,非常感谢;另外,请哪位高手能在版面上处理一下,以更方便大家投票和统计,非常谢谢。--鸟甲 21:59 2006年12月15日 (UTC)

  • 為何你的方案沒有提到(→)移动维基词典?另外要考慮的也不限於已創建的條目,也要考慮將來可能被創建的條目,如一意孤行、一目十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擲千金(不是遊戲節目)、一觸即發、一眼關七、一沉百踩、一筆勾銷、一本通書用到老……諸如此類,這些語句我不認為應該成為百科全書條目。--Mewaqua 07:00 2006年12月16日 (UTC)
这还看不出来么,移动到维基词典当然意味着从维基百科删除,属于方案一,如果阁下认为两者确有区别,您可以自己加上一个方案四,我不反对,请自便。--鸟甲 08:24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贊成用方案二,始終成語離不開千多條,資料不會太多。當這些資料全部列入 category: 成語後,如果一時刪一條,一時刪另一條,就會很令人無所適從。原則越簡單越好,所以我覺得最方便是保留所有成語。其實有點怪是,最初有人質疑百科是不會收錄成語,當鳥甲把大堆資料列出,說明多個百科一樣會收錄成語後,又有人質疑這些百科不是百科。原來理由是可以如此飄忽,又難怪會這麼多編輯爭議。--Yau 22:38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投票

[编辑] 方案一:删除所有成语

(+)支持--應鳥甲兄要求。--winertai 13:31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方案二:保留所有成语

(移動之前內容到適合位置)(○)保留 我贊成用方案二,始終成語離不開千多條,資料不會太多。當這些資料全部列入 category: 成語後,如果一時刪一條,一時刪另一條,就會很令人無所適從。原則越簡單越好,所以我覺得最方便是保留所有成語。其實有點怪是,最初有人質疑百科是不會收錄成語,當鳥甲把大堆資料列出,說明多個百科一樣會收錄成語後,又有人質疑這些百科不是百科。原來理由是可以如此飄忽,又難怪會這麼多編輯爭議。--Yau 22:38 2006年12月15日 (UTC)

補充:當然方案三也是不錯,最希望是日後這些明顯並非abuse 的條目上,不會引起太多「刪除戰」,影響各人的創作意欲。--Yau 10:51 2006年12月16日 (UTC)

(+)支持,都選方案三,我來選二罷。說真的,我對“維基百科不是什麼”有點煩了。百科本身是什麼?就應當是各科的知識點。在這裡多存一份又何妨?只要它不是原始研究、有來源、是對人類有益的知識點。當然可能偏激了,至少,當相當人數的人們對某條目是不是應當由百科收錄有爭執時,本身就說明應當先做“可收錄假定”。—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9日23:17 (UTC+8 12月20日07:17)

[编辑] 方案三:视情况而定

  1. 支持视情况而定。至少,如果该成语是则寓言,例如杞人忧天南橘北枳狐假虎威刻舟求剑五十步笑百步,或者记述某个历史事件,例如三顾茅庐,或者某个计策(实在不好概括),例如三十六计中各成语,则都可以收入百科。其他的情况我还没有确定,因为什么是具有百科知识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实在很难都具体化,就像Yau兄说的那样,但我觉得目前所涉及的各条目都应保留。 --鸟甲 22:49 2006年12月15日 (UTC)
  2. 支持以上觀點。-- ran留言) 01:13 2006年12月16日 (UTC)
  3. (+)支持,此題實難以黑白論之。--百楽兎 02:22 2006年12月16日 (UTC)
  4. (+)支持,这就好比歌曲,如果只有歌词,只能移至“文库”。如果有其他百科内容,则可以考虑保留。不能一概而论。-下一次登录 05:38 2006年12月16日 (UTC)
  5. (+)支持成语典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我认为适合记录在wiki百科之中。而词条的内容也应该尽量贴近百科全书,而不是语言词典。--Coral 06:59 2006年12月16日 (UTC)
  6. (+)支持--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8:48 2006年12月16日 (UTC)
  7. (+)支持--照這樣的選項,方案三應該能輕鬆過關,那麼未來的重點應該擺在「什麼標準」及「該標準如何運作」的問題(其實我覺得一開始就是這裡的問題);又話說回來,把詞典想成廣義的百科會不會比較好過?未命名 10:30 2006年12月16日 (UTC)
  8. (+)支持Shibo77 11:16 2006年12月16日 (UTC)
  9. (+)支持看了英文维基,里面也有许多成语条目--資訊呆呆 11:32 2006年12月16日 (UTC)
  10. (+)支持,辭典和百科不時也有重疊的地方,建議著重於成語故事,而不是俚語方面。另外鸟甲winertai都是資深的維基人貢獻良多,希望不要再為小事情爭吵了,文字看得到你們針鋒相對,各找對手的小問題鑽,請不要太敏感。Stewart~惡龍 05:35 2006年12月17日 (UTC)
  11. (+)支持,并请同时建立Wikipedia:专题/成语,以协定此一类条目的写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04 2006年12月18日 (UTC)
    最近发现Wikipedia:专题真是一个促进维基百科编写的好工具,可惜太少人使用和关注了。-下一次登录 04:09 2006年12月18日 (UTC)
  12. (+)支持 我認為寫故事還是免了,坊間太多此等網站,不過要視乎情況而定,我想有更多個案,才可清楚定下方针 維基不是垃圾箱 14:31 2006年12月18日 (UTC)
  13. (+)支持,意見同書生。--Iflwlou 14:57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具体标准

鉴于“视情况而定”过于含糊,鉴于似乎大多维基人都倾向于“视情况而定”,此处专门开出位置讨论具体标准。我觉得我们可以至少在若干具体情况上达成共识,我提议先对寓言类成语和历史事件类成语进行讨论,如果还有其他类别,可以补充。--鸟甲 11:55 2006年12月16日 (UTC)

    • 這種先赴委再後附但書的投票,根本不符合民主程序。我當初質疑投票的設計,就是怕你來這招。像這樣操作下去,就是所有成語都可以涵蓋。--winertai 13:48 2006年12月16日 (UTC)
个人认为,这种把成语进行分类,再对所有成语,或者某类成语一杆子打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 在删除投票里有那些成语,只是由于有人觉得依照它们目前的内容更适合放在词典等姐妹计划,让大家来评判一下
  • 若有人可以将某些成语条目扩充,内容比简单介绍词义和来源更多,也欢迎留在百科,并使用{{Wiktionary}}
--Isnow 14:52 2006年12月16日 (UTC)
如果真像Isnow兄这么说的就没那么多事儿了,如果只是一个“把某些成语条目扩充以增加内容”的问题,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恐怕这只是您自己的看法,提交删除投票以及赞成删除的人自己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我想winertai肯定就不是这么想的。--鸟甲 15:10 2006年12月16日 (UTC)
呵呵,哪時候你變成我肚子裡的蛔蟲,連我怎麼想都知道。既然你這麼喜歡推理,我也想告訴鳥甲兄,別將提交刪除條目和贊成刪除的的維基人都視為敵人。--winertai 15:17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你肚子里有没有蛔虫请去看医生,不过我肯定蛔虫不懂你的心。我错怪你了吗?你到底怎么想的你说阿?你难道同意Isnow的说法?你敢这么承认么?--鸟甲 15:3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呵呵,我當然有蛔蟲啊,不然怎會有人這麼了解我。--winertai 16:46 2006年12月16日 (UTC)
您真会虚晃一枪,只谈蛔虫问题,而对自己的立场避而不谈,回避我对您提的问题。唉…… --鸟甲 17:46 2006年12月16日 (UTC)
您慢玩,我離先。--winertai 17:57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寓言类和故事类成语

[编辑] 历史事件和典故类成语
  • (+)支持。成语有时特指某历史事件,或因和某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而成为一个典故,例如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祸起萧墙、纸上谈兵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退避三舍、望梅止渴、请君入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夜郎自大、指鹿为马、乐不思蜀、中流砥柱,等等等等。这里其中有些是特指一个事件的,例如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没有其他的特定称谓来称呼该事件,该事件的通常说法就是成语本身,应该可以当然成为百科条目;另外一些则是和某历史事件或人物相关,例如破釜沉舟之于巨鹿之战、风声鹤唳之于肥水之战纸上谈兵之于赵括、指鹿为马之于赵高、夜郎自大之于夜郎国君主,我觉得这部分成语也可以独立,当然如果没什么太多内容也可以做重定向,但如果有人能够补充长度足够的实质性的知识,独立也完全可以。--鸟甲 11:55 2006年12月16日 (UTC)
  • (+)支持--Iflwlou 07:59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方案四:合乎維基詞典收錄標準(條目功能為成語字源、字義的解釋)者,移動至詞典或刪除

  • (+)支持--winertai 01:38 2006年12月17日 (UTC)
  • (!)意見。您又回来了啊,请问这个方案四和方案三有什么不同么?这个方案是否意味着成语条目也可能被保留?如果是可能被保留,那它完全就是“视情况而定”,不过是方案三的一部分。如果是不可能保留,那它完全就是方案一。推理完毕。结论:本方案根本没有独立价值,而且立场含混不清,应该合并到方案一或方案三。--鸟甲 03:14 2006年12月17日 (UTC)
    • (:)回應:閣下還真大啊?您說不成立就不成立啊?您說沒有獨立價值就沒有獨立價值啊?在我看來,「視情況而定」才是立場含混不清。我認為與您在此討論,已經無濟於事,反正日後我會視「情況」,在百科全書不是用來釋義詞語條目的原則下,將合乎維基詞庫收錄標準、非書名、篇名的成語解釋條目持續提交。--winertai 02:47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讨论

这里涉及到Wikipedia:姊妹计划

  • 成语有其固定的出典,具体的解释,应该“首先写入维基词典”;若有内容可以扩充,且扩充部分不属于词典内容,再考虑放入百科
  •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兰花蘭科条目,只是大家把維基物種的内容都写在百科里而已

个人觉得这个投票意义不大,若折衷的方案就是“视情况而定”了。--Isnow 23:08 2006年12月15日 (UTC)

  • 對於許多有典故的成語,其實我一直以來的做法是把它當成某人物或事件的一部份寫入該條目而沒有獨立出來。此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百楽兎 02:27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其實維基詞典與百科之間分別不大,只是前者是後者的略解(以貴族為例,如放在詞典只要第一段),所以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取消維基詞典,直接把內容移至百科內。--Onon19820531 02:57 2006年12月16日 (UTC)
  • 贊成百樂兔兄的意見。我的看法跟以前相同,也很簡單,只要條目內容是解釋成語內容,就刪除,頂多只是重定向到相關條目,很不幸,個人認為現在幾乎所有成語條目都不合乎這原則,且都可以移到維基詞典,除此我更認為只要條目冠上成語名稱,該條目就是只有這項「釋義」功能。(除非偷作弊的將三分天下變成三分天下之計,借刀殺人變成借刀殺人之計,不過這種做法也容易引起爭議。)我想鳥甲兄認為現存成語條目合乎百科規範,我與部分維基人卻不以為然的分歧看法,就是這爭議的起端。不然,就是像Onon19820531兄的意見,廢了辭典,避免大家拿磅秤或尺去量。(希望這樣明瞭說法,能夠不要再讓他人出現所謂「我另有暗示」或「我詞不達意」的質疑。)除此,因為我認為這投票項目,過於簡化問題,所以容我緩一點投票或放棄投票。最後,如果此例一開,我就準備來寫[7][8],希望各位能支持。光我知道,台灣俚語沒有上萬也有一兩千,至於帶兒字的北京方言俚語,更不計其數。到時候希望各位能秉持公平原則,不要像以往,只容香港的一棟棟獨立國民住宅條目可以寫,台北的條目卻被封殺。--winertai 04:11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你自己说:1、“只要條目內容是解釋成語內容,就刪除”;2、“只要條目冠上成語名稱,該條目就是只有這項「釋義」功能”。那么推论显而易见,你认为“只要条目冠上成语名称,就删除”。但你又说“這投票項目,過於簡化問題”。真是奇怪,怎么你连自己的“也很簡單”的立场都弄不清楚,可真是让人有「詞不達意」、“不知所云”之感。我看根据你“也很簡單”的立场,还是去投方案一吧。要不你就先理清思路再来表述一遍你的立场,别再「另有暗示」、「詞不達意」了。--鸟甲 08:13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相當討厭鳥甲這種曲解他人的話語,這種現象只有在網路論壇才會出現。講難聽一點,這種只有三種選項的投票,簡直就是要大家選折衷案,然後讓成語條目過關來達到某些人的目的。除此,本來想思考多加幾個選項的,不過鳥甲兄既然這麼急,為了鳥甲的需求,在此我投下第一方案一票。另外,我也想提醒鳥甲兄,維基方針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用投票來解決。在維基,也不是什麼事情是多數決。最後,既然你那麼喜歡推測別人想法,我也來學學你。在此奉勸你,別為了跟幾個管理者鬧不愉快,就大費周章來搞亂維基方針。--winertai 13: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居然说我“曲解”你,我可是严格遵循逻辑充分条件来推理,“只要……就”是典型的充分条件句式,莫非您的话不遵循逻辑定律?我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鉴于您似乎有“词不达意”的传统,所以我还建议您或者重新表述你的立场。要不是碰到您这样的要把成语条目一棒子打死的人,我才没功夫把这个问题交付社群讨论。如果都像Isnow那样认为只是需要增加内容,哪有这么多问题?另外,我也想提醒winertai兄,维基方针当然并非都可以多数决,所以我一直说要通过讨论和投票达成共识,您这样的少数派会得到充分保护,让您的观点更加鲜明的暴露出来供大家探讨,我相信最终会形成超多数共识。最后,请指名我“為了跟哪幾個管理者鬧不愉快”?对此我深感困惑,不知道您又是通过什么逻辑得出的结论。--鸟甲 15: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在維基只有善意推定,沒有邏輯推理。--winertai 16:31 2006年12月16日 (UTC)
太奇怪了,居然您说出“維基沒有邏輯推理”这般话来,太难以理解了。我的讨论涉及到你的恶意还是善意了么?我从没说过你是恶意的,我只是通过你的话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你主张在维基百科中删除所有成语条目。这并不说明你是恶意的,只是说明你的立场如此而已。你莫非认为“在维基百科中删除所有成语条目”就是“恶意”的不成?这话可是您老兄自己说的哦。真是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鸟甲 16:39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想,在發言上,當然沒有邏輯推理。別忘了,善意推定,是維持維基禮儀的最高原則。--winertai 16:45 2006年12月16日 (UTC)
发言上为什么就“當然沒有邏輯推理”??难以理解。我再说一遍,我的推理没有得出结论说你是恶意的。恶意是你自己说的。而且直到现在你也没澄清我的推论错在哪里,你也没有澄清你到底是不是主张“凡是成语都不得收入维基百科”(尽管你的言论一再表明你持此观点)。为什么你不自己直接澄清一下,如果你的确思路清晰的话。--鸟甲 16:51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你所謂的邏輯推理,就是將他人想法自我衍伸,這種做法,或許在法庭上用的到,不過在維基這裡,將他人做法視為善意,是最普通的禮儀,我想,你也是老維基人了,也比我更清楚。另外,我想告訴你,贊成刪除釋義功能的詞語條目的,絕對不是少數,不然,移動至維基詞典就不會有那麼多詞條了。你別擅自加我的「少數派」的帽子。至於自辱後辱之這句話,我原封不動還給你。看你這幾篇訟棍似的言語,就知道誰適用這句話。--winertai 17:09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你不要顾左右而言它了,如果你说我推理错了,请直接说明你到底的立场是什么?你究竟是不是主张把所有成语从维基百科中删除。你已经把我称呼为讼棍、蛔虫了,呵呵,我骂不还口,看你还能说出什么话来。--鸟甲 17:22 2006年12月16日 (UTC)
您慢玩。--winertai 17:57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讨论2

  • 支持方案三:視情況而定。(!)意見所有成語條目應該在後面加上(成語),如"杞人憂天",改成"杞人憂天(成語)",以利管理,否則一律刪除。--資訊呆呆 05:10 2006年12月16日 (UTC)
这种建议不成立。一个成语还可能有多重属性,它可能是一个寓言,也可能是个历史事件。为什么杞人忧天必须要写成 “杞人忧天 (成语)”而不是“杞人忧天 (寓言)”?为什么三顾茅庐必须写成“三顾茅庐 (成语)”而不是“三顾茅庐 (事件)”?为什么连主条目都没有的时候却要把条目后面加上括号?括号是为了消歧义,您在消哪门子的歧义?--鸟甲 08:19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知道括号是为了消歧义。自删。--資訊呆呆 11:30 2006年12月16日 (UTC)
為了讓鳥甲兄解「哪門子歧义」的惑,我特地消了一門三顧茅廬的歧义。--winertai 14:5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很好,不过这应采用主条目消歧义,我已修改。而且,请不要用剪切粘贴的方式移动条目,那样会让大家难以看到编辑历史,您已经是老维基人了,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一点。--鸟甲 15:46 2006年12月16日 (UTC)
失敬,失敬,您入維基比我早吧?我哪敢掠美。只不過,我也不認為我的移動方式有什麼重大惡極之處,至少,方針上並沒有嚴格禁止。另外,我想不通,為何三顧茅廬 (成語),可以列入快速刪除。一個重定向,要這麼大費周章嗎?--winertai 16:53 2006年12月16日 (UTC)
虽比您早一些,但您也老大不小了。移动条目不能使用剪切粘贴是维基政策,如果您不知道的话请参见en:Wikipedia:How to fix cut and paste moves。还有啊,有个叫59.112.249.89的IP用户意见和您一样,他反复在把三顧茅廬改为消歧义页,而反复用剪切粘贴的方式创建三顧茅廬 (成語),据查这是个台湾IP,看来还真有人和您志同道合啊,不知您是否认识。--鸟甲 17:07 2006年12月16日 (UTC)
那個人就是我啊。我只是想引誘您看會不會再度違反回退不過三的原則,我再來想辦法保留那條三顧茅廬 (成語)重定向。只不過,看來你有幫手,我就不想玩了。只不過,我倒是好奇,你怎知那是個台灣IP,也推斷是我,莫非是有行政員跟你說啊?哈哈?另外,那條目看啊看,我還是看不對絕對禁止用此方法設定消岐義的字眼啊。除此,我也不太懂「名氣差很多」怎會變成快速刪除的要件?--winertai 17:1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原来就是你啊,您心机好重啊,还想“引誘我看會不會再度違反回退不過三的原則”,各位维基同仁都看清楚了啊,这就是winertai的做法。检查IP处于哪里,网上到处都有这种网站提供这种服务,输入IP就可以知道是哪里的,根本不用问管理员,比如http://www.linkwan.com/gb/broadmeter/VisitorInfo/QureyIP.asp 。我从没“推断那个IP是你”,我只是说他“和您志同道合”并问你是不是认识他,因为我严格执行了善意推定原则。关于条目移动的方法,如果您看不懂的话,请参看en:Wikipedia:How to rename (move) a page,里面明确写着: you should never just move a page by cutting all the text out of one page, and pasting it into a new one 。至于快速删除问题,请和提交快速删除的Itsminecookies兄联系。--鸟甲 17:35 2006年12月16日 (UTC)
您慢玩。-winertai 17:57 2006年12月16日 (UTC)

這裡問鳥甲兄一下,有沒有不適合在維基百科的成語反例?未命名 10:3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可能有,还没确定,也许像“志在四方”、“左右开弓”、“沾沾自喜”什么的,看似没什么百科知识。不过我也不敢肯定,我觉得究竟是词典条目还是百科条目,关键看写法,也许以上这些成语能被挖掘出什么知识内容也未可知。--鸟甲 11:08 2006年12月16日 (UTC)
呵呵,鳥甲兄的「可能有,還沒確定」的話語,不也是「詞不達意,另有暗示」嗎?我倒還真是孤陋寡聞,不知道「挖掘知識」哪時候成為維基的正式方針。我非常討厭有些人用善辯的口吻,一步步去推翻維基的方針。類似成語這種條目在以前明明就是無爭議的移動到詞庫,為何隨便搞了個投票和「建條目者操作式的提交刪除」行動後,就變成如今這種模樣。真是令人洩氣。另外,Yau兄明明就是這些成語的刪除提交者,為何在此討論投下第二方案的票,我強烈要求Yau為先前不負責任和多事的的提交刪除動作道歉。不然就該投下第一方案者。--winertai 13: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没有词不达意,我的暗示很明确:我的标准就是凡有百科知识的成语皆可以录入维基百科,这和Isnow的说法是一致的。还有,您不要“泄气”,我的一步步都是严格遵循维基共识的创建原则的。而至于Yau为什么提交删除,你自己回去看一看他的解释,他是支持保留这些条目,只是因为这些条目被反复提删所以要交付维基总体表决的,这跟我把这个问题叫到社群讨论是一样的,完全负责任,道什么歉?--鸟甲 15:49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不懂,為了達到保留成語目的就來個提交刪除投票,就來個一步步,這不是在玩弄及操作手段,是什麼?--winertai 16:31 2006年12月16日 (UTC)
奇怪了,互助客栈/方针中的所有讨论不都是因为存在争议而到这里寻求共识的么?因为在成语条目存废上有争议,所以交到这里供大家讨论,这怎么叫玩弄及操作手段?以后还有人敢把问题交到这里讨论么?还不都被你扣上玩弄及操作手段的帽子?--鸟甲 16:45 2006年12月16日 (UTC)
非常簡單的事情,為了「保留成語條目」來弄個刪除投票,為了保留成語條目,就倉促設計個必然折衷的投票模式,這不是玩弄手段是什麼?然後在投票後,又弄個寓言,歷史故事的,這種一步步不是操作手段是什麼?--winertai 17:01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不明白您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难道维基共识不都是这样达成的么?不这样做怎么解决争议?删除投票和互助客栈不就是为了这种共识凝聚而设计的么?--鸟甲 17:41 2006年12月16日 (UTC)
看樣子,我又要為了這無謂的爭論,搞的酒都不用喝了。在此,我想我已經充分表達我的意見,為了避免鬧得更僵,我退出此討論。不過,我強烈呼籲以往認為堅持成語或詞條該移動到維基詞庫的維基人,能夠不畏紛爭的表達意見。我語重心長的警告,此例一開,後果難測。--winertai 17:36 2006年12月16日 (UTC)
慢走啊,多喝点酒也许能多点灵感,建议您真的好好再理一下思路。--鸟甲 17:41 2006年12月16日 (UTC)
這種態度算是在討論或者是願意凝聚共識的嗎?如果是要凝聚共識就不是這樣發言。--cobrachen 18:09 2006年12月16日 (UTC)
不客氣,您慢玩。--winertai 17:44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在此,我為了維基詞庫的本有方針,我宣佈接續Yau的理念,以後凡是符合「維基詞典」收錄標準的成語條目﹔我如果有空,就都會提交移動。--winertai 13:55 2006年12月16日 (UTC)
  • 我刚刚建立了Wikipedia:专题/成语(因为已经建立过几个专题,格式比较熟悉),希望各位能够利用,从而是后来人更好的遵守同一标准进行编辑。-下一次登录 04:24 2006年12月18日 (UTC)
  • 成语类条目如果内容只是解释读音、词义、语源、用法(包括具体的例子),以及引申含义等词典性质的内容应该移动到wiktionary,如果不是这些内容,则可以保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道歉

我为前些日来在和winertai讨论中违反文明原则而道歉,我对因此引起的大家的不快深感痛悔,我今后会在坚持文明的前提下展开讨论。同时,我仍然坚持我以前对成语存废问题上的一贯立场。--鸟甲 06:16 2006年12月19日 (UTC)

  • (:)回應,你好,對於你的道歉,我深感汗顏,我也為我的某些莽行向鳥甲表達我的歉意。鳥甲兄應該看得出,除了對協作方面跟你有某些歧見外,我是完全沒有惡意的。
我承認這爭執源頭來自我的幾個偏見,我也會改進。我特地將此偏見列出,並保證會自我檢討深省。
偏見一,我認為鳥甲兄對書生兄與幾位管理員主導的刪除投票執行或其他做法,都每每有激烈的反應,而我認為這種反應不是很好,也覺得私人恩怨帶到討論來,讓其他人創作受干擾,不是很健康。另外我承認,我會淌入這混水,很多原因是源於此偏見,而對於這項非善意推定的偏見,我向鳥甲兄再度深深致歉。
偏見二,鳥甲兄對成語的標準,似乎有些寬鬆,事實上,例如我創建的掩耳盜鈴,雖屬寓言,但是一小段白話解釋+原文的類似成語,我是認為不應存在於百科上的。對此偏見,我會加以妥協改進,對於類似成語條目,我也不會再提請刪除。
偏見三,我對成語放入百科的標準,似乎過於嚴格。我總認為解釋名詞的百科條目,應該是至少解釋走路工三個字的這種標準。如果不行,也要像阿婆弄港這種做法。因為這種近乎不通人情的偏見,讓我認為現存成語條目都應該放置於維基詞典。我承認我這偏見也過於激烈,我將自我調整。--winertai 05:03 2006年12月20日 (UTC)
非常感谢winertai兄的谅解,我的鲁莽是一贯的,尽管一再反省,仍然屡犯,非常惭愧,希望我们今后能合作愉快。--鸟甲 06:17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客氣,因為本人對成語創建與認知不夠成熟,我將完全退出成語專題的參與和創作,謝謝。--winertai 06:31 2006年12月20日 (UTC)
winertai兄,您的意见很重要,我在Wikipedia:专题/成语中一定会考虑,我准备把维基社区在删除投票以及新条目、优良条目、特色条目投票中涉及成语条目的决定加以总结,提炼出判例法,以为将来成语条目的创建和撰写提供指引,如您能有空参与,那再好不过。--鸟甲 06:55 2006年12月20日 (UTC)
兩位資深維基人都成熟了不少,希望能作為一個範例,教大家應有的維基編輯和討論態度。Stewart~惡龍 22:54 2006年12月20日 (UTC)
根据大家的共识和skype上的讨论,我已经修订了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词典--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5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補充

[编辑] 處理工作

1.根據之前我在Skype上的討論,列出3點意見:

  1. 我覺得如果一個成語連最起碼在Category:成語外找不到其他可作的分類就是缺乏了百科性,屬於詞典部份
  2. 個人認為如果寓言、成語能說到社會、哲學、學術、歷史或文化方面的影響性(不是詞彙的使用率或普遍性),我認為已超越詞典內容,具百科性,值得收錄
  3. 一典故中的語句被用作成語時,編寫條目時應以對文化、歷史方面的影響為描述中心,介紹成語應為其次

以上這幾個原則可能有點抽象,不過應能大致有效以內容分類出條目屬百科內容,還是詞典內容。Stewart~惡龍 23:14 2006年12月20日 (UTC)

2.成語條目的專題或需要取消,因不希望大家誤會鼓勵大家在百科內建成語條目。但可改成典故、寓言類專題。Stewart~惡龍 23:14 2006年12月20日 (UTC)

3.有關目前被[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刪除請求]]中的成語類條目全部暫停,移至wikipedia talk:成語類條目處理討論處理,以討論的方式決定維持在百科,移動到詞典,還是刪除。相信經過一輪爭議後大家已達一定共識,較以往容易處理。Stewart~惡龍 23:14 2006年12月20日 (UTC)

Stewart兄,请问集中讨论某一类别的删除投票有什么依据?我觉得这样不妥,因为根据此处的讨论,绝大多数意见是要“视情况而定”,因此适合于“个案处理”,而不是“集中讨论”。而且把各个删除投票放到一起,似乎并没有先例,各投票都有不同的提交删除日期,1周投票期限也是根据提交投票日期而确定的,放在一起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混同。而且,此例一开,将来成语条目删除投票是否都要放在Wikipedia talk:成語類條目處理討論?这样会让将来提交删除成语条目的维基人不知所措。因此,我建议您把各成语仍然放到各自日期的投票删除页面。我觉得Wikipedia:专题/成语不需要取消,那里才是总结在各个删除投票中维基共识的恰当地方,我觉得不会因此让大家误会说要鼓励创建成语条目。 --鸟甲 23:50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有關導覽列 (MediaWiki:Sidebar

我想要把左側導覽列上的特色條目連結改為特色內容連結,希望徵詢看看大家的意見。 --笨笨的小B | 20巷 03:59 2006年12月16日 (UTC)

那首页上的特色内容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20 2006年12月16日 (UTC)
不會影響到導覽列以外的部份 :p。--笨笨的小B | 20巷 04:3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已經更改了。--笨笨的小B | 20巷 06:58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怎么保证各项条目的客观真实性?

如果有人蓄意破坏条目,从而篡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条目怎么办呢? ===--Slimjd 12:48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引用權威參考文獻的資料,即使是一家之說,也是一種學說,有時候一件具爭議性的事物會集有不同的說法是很平常的事,只要不是一面倒偏向某家說法便可以。Stewart~惡龍 05:40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投票决定俚語条目的存废

鉴于有人一再把各俚語条目提交删除投票,鉴于有人坚信任何俚語都不应作为维基条目,我特此把这个问题放到这里供大家进行更广泛的讨论,以期形成社区共识,并通过投票确立方针,避免未来为此同一问题作反复的争论。 我建议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 方案一:所有俚語均不得成为维基百科条目,见一个删一个;
  • 方案二:所有俚語都可以成为维基百科条目;
  • 方案三:视情况而定,如果某个俚語条目具有百科的知识内容,则可以成为维基百科条目。

[编辑] 投票

[编辑] 方案一:删除所有俚語,俚語出現即應該刪除

[编辑] 方案二:保留所有俚語

[编辑] 方案三:视情况而定

  1. (+)支持。如果俚语有百科知识内容,当然可以收入百科,干你娘不就是俚语么?另请参见en:Category:Slang,那里收录了大量俚语。顺便说一句,Winertai兄,你觉得这样做很有意思吗?你以为你这么做就会显得你有道理了?我希望您的偏见暴露的越彻底越好!--鸟甲 16:04 2006年12月16日 (UTC)
  2. (=)中立--资讯呆呆 16:49 2006年12月16日 (UTC)
  3. (+)支持-- 這麼搞來搞去,真夠煩。Winertai兄與其在惡搞,倒不如寫多些資料,拿來給大家參詳參詳。--Yau 10:24 2006年12月17日 (UTC)
  4. (+)支持--我無話可說。--Iflwlou 07:56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但書投票

鉴于“视情况而定”过于含糊,鉴于似乎大多维基人都倾向于“视情况而定”,此处专门开出位置讨论具体标准。我觉得我们可以至少在若干具体情况上达成共识,我提议先对寓言类俚語(如有錢烏龜坐大廳,沒錢秀才人人驚)和历史事件类俚語(如五分埔要吃痟,瘋病院兼豬哥寮)进行讨论,如果还有其他类别,可以补充。--winertai 14:11 2006年12月16日 (UTC)

說得上視乎情況,那就要視乎你寫成甚麼樣的情況而定。五十步笑百步,中英維基都有收錄,一杯水是半滿,也是英文維基有收錄的句子。你現在寫也未開始寫,就叫人來討論,不知你想討論些甚麼。--Yau 19:25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寓言类和故事类俚語

[编辑] 历史事件和典故类俚語

[编辑] 方案四:合乎維基詞典收錄標準(條目功能為俚語字源、字義的解釋)者即移動至詞典或刪除

  • (+)支持--winertai 01:40 2006年12月17日 (UTC)
  • (!)意見。您又回来了啊,请问这个方案四和方案三有什么不同么?这个方案是否意味着成语条目也可能被保留?如果是可能被保留,那它完全就是“视情况而定”,不过是方案三的一部分。如果是不可能保留,那它完全就是方案一。因此本方案完全没有存在必要。推理完毕。--鸟甲 03:17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討論

  • 此題型設計承蒙鳥甲兄指導,在此感謝。--winertai 14:15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首页检讨(同在Talk:首页提出)

結合最近有人提出特色內容一欄的設置與對移出關注焦點一欄產生異議,以及對於優良條目的展示方式與特色條目同質性太高的意見,加上之前有進行首頁改版檢討的聲音。我嘗試做了兩個User:左图右史/首页User:左图右史/首页2,僅為拋磚引玉。有意見與建議請不吝指出。这两个版本与现版本主要不同在于:

  • 考虑到特色内容的重复性高,且已在导航列设置,故取消。
  • 在特色条目的下方设立特色列表的链接。
  • 优良条目改为每次展示3个,每3天更新一次。
  • 为提高同行评审的关注度,在关注焦点一栏设置同行评审的链接。

第一版本参考了之前Encyclopedist和蒼穹之丘的版本,较接近法文版和社区主页。第二版本则参考了英文版本和之前Kevin的版本。 (PS: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明明在第二版本的下面设置了每周图片和分类检索的区域,但没有显示。)--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3:20 2006年12月18日 (UTC)

左图右史辛苦了,不过我觉得你这两个版本都没有现行版本的版面设计好,而且,我觉得你的两个版本对现行版本的改动太大,已经脱离了“首页检讨”的范筹。目前现行的版本我认为只需要做一些小检讨即可,比如优良条目是否应该改成一两句话的形式,特色内容和关注主题这样的小栏目的取舍等。--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7:16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的原意也是只对几个小版块做下小调整,上面两个只是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我的意思是优良条目一次展示三条,三天更新一次;每周图片改为象英文版那样100%设置。恢复关注焦点一栏的设置而已。--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34 2006年12月19日 (UTC)
最主要很希望回復「社群工作(關注主題)」這一欄,這個訴求在上一次以特色內容取代時已有,我覺得這個對維基協作性的意義有很大影響。Stewart~惡龍 22:50 2006年12月20日 (UTC)
附議。我只是想在首頁加上社群的訊息。zzz....很睏 找我 13:18 2006年12月21日 (UTC)
那现在首页其它都不变,版块做出这样的调整:
  • 特色条目—新闻动态
  • 优良条目—历史上了今天
  • 你知道吗?—季节话题+关注焦点
  • 100%的每周图片
这样如何?--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02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有關列入維基的人物問題(有關列入維基的香港人問題)

我看見高琳琳列入了維基,巴士阿叔又是如此,是否連陳健康列入維基呢?我想大家對此方针有所調整,並非「香港傳媒廣泛報道」的就列入,此實屬不妥 維基不是垃圾箱 15:30 2006年12月18日 (UTC)

陳健康事件。至於高琳琳是否應被刪除我的態度中立,因為過往我反對收錄的巴士阿叔最後也收錄了,為甚麼我還要反對收錄高琳琳呢?另一方面,我留意到這些條目是香港新聞動態的關鍵字,所以才有人開條目。這個問題我已在香港維基人討論板展開討論,希望各位關注新聞是否具「百科性」。 -- Kevinhksouth (Talk) 15:37 2006年12月18日 (UTC)
陳健康事件當然會列入維基,這已成為經典的傳媒案例,香港所有傳理系都會教授這一個案。其實現在不是要探討「百科性」,因為百科與否只是寫法風格;要談論的是一條資料要有多重要,才有資格列入維基。
 如果我們收錄了巴士阿叔狗屎女、星戰男孩等現象,卻偏偏不收錄高琳琳,這就會令本站有關網絡文化發展的資料離奇地不齊全。事實上,從上述的網絡現象可看,情況不局限於香港 --Yau 00:49 2006年12月19日 (UTC)

我想強調,在這個資訊爆炸年代,新聞資訊容易發放,我認為我們不能(甚至沒有能力)去把眾多的人物放於維基之上,這些人轉眼即逝,他們有沒有對我們的社會,歷史作出衝擊呢?為何我們只要單靠「傳理系也要教授的個案」一詞便把陳健康放進維基呢?究竟,是否有巴士阿叔、狗屎女諸如此類列入了百科,我們便不可將之刪除嗎?我們十年後、百年後真的會記起他們嗎,他們真是對我們日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嗎?我想各位並不想天天看到維基籌款是因為"storage full",而五年後因資金缺乏而計劃告吹嗎?此問題一但遺害甚遠,我等皆成千古罪人,遺臭萬年,請議決前三思 維基不是垃圾箱 11:49 2006年12月19日 (UTC)

  • 言重了。如果是擔心Storage full問題,再算多一百條巴士阿叔、陳健康事件的資料,也不會帶來嚴重負擔。其實我們的分歧在於,為甚麼要有維基百科?這除了是鼓勵我們自行撰寫百科外,更重要是維基收錄很多傳統百科不會錄取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是變型金剛、荔景村情殺案緬甸台,也可以是惡搞文化隔壁貓叫日記飛行麵條怪物信仰。收錄多一個高琳琳,又會有甚麼問題呢?--Yau 17:20 2006年12月19日 (UTC)
老實說陳健康事件對香港社會的影響力確不少,事件令香港人重新思考傳媒的公信力及報導的真實性問題,而巴士阿叔事件則較為間接。看看今年美國時代雜誌選出「你」(還有我和他……)成為2006年風雲人物,顯示這股網上潮流已是世界性趨勢。不過對於高琳琳條目,我的立場亦是中立。想一想,數十年前在天星碼頭絕食示威的人物蘇守忠,為何今天在維基也有他的條目呢?--Paparazzi(追訪) 17:27 2006年12月19日 (UTC)

維基的作用只是為了「收錄很多傳統百科不會錄取」的條目嗎?就是要人棄我取嗎?但蘇守忠是一個六七暴動的導火線 維基不是垃圾箱 13:10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提议将百科内容与编辑辅助工具分类

我建立了Wikipedia:维基资源页,希望能帮助将百科内容(条目)和编辑辅助工具(模板、专题、小作品、特色条目等)在Wikipedia:页面分类中分离,不要影响一般读者(非编辑者)的阅读。范例:Category:时间Category:时间维基资源。-下一次登录 00:35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争论的解决善意推定等方针需要进化

我们维基有争论的解决善意推定方针及Wikipedia:礼仪等等,不过持续出现恶意推定呢...经常重复出现类似下面的事情:

结果“争论的解决”迅速发展成各种战争……写一个Wikipedia:恶意行为的解决或者Wikipedia:编辑战心理学:-)吧。--- 量子公民talk 05:21 2006年12月20日 (UTC)

互助客栈/消息#强烈要求立刻解除“唐戈”的管理员权限 出於“唐戈”濫用管理員權限隨意封殺維基用戶,與“政治論戰”毫無關係。“Airosp量子公民”故意混淆是非,其“心理”實不足道。--民國九十五年 02:03 2006年12月22日 (UTC)
抱歉,那条的确不涉及政治,已删去。:)--- 量子公民talk 03:45 2006年12月22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3:02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编辑] 清除了User:壮志满天涯的言论

User:壮志满天涯因为破坏、人身攻击、重复张贴内容等原因而在2006年12月6日被管理员实行了永久封禁,并且他的马甲和IP也在封禁之列,具体过程可见Wikipedia:当前的破坏/User:壯志滿天涯。最近在本页面匿名张贴人身攻击、散布不实言论的IP用户被判定为他的马甲,经多位管理员的讨论之后,决定将他所有的不实言论和新开的主题全部清除。--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2:55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外部鏈結的版權考慮

維基對於條目的內容的來源在版權上要求是不能侵權,那麼,條目當中的外部鏈結需不需要也考慮到這方面呢?譬如說有明顯侵權現象,未經授權的翻譯等等,是不是避免作為外部鏈結使用呢?

真的要禁止當然很困難,而且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侵權是很難察覺的,不過,是否需要建立或者是建議一個不歡迎或者是不鼓勵使用的共識或者是態度呢?

如果覺得這些外部鏈結的版權對維基沒什麼影響而不需要考慮,那麼就不需要擔心了。謝謝。--cobrachen 21:53 2006年12月22日 (UTC)

在某些歌手、樂團的條目中,外部連結常常包含一些非法的音樂「試聽」(其實就是下載)的網站,或是一些 YouTube 上未經授權影片的連結。有些影集、電影的條目也會包含非法下載、線上觀看的連結。這些都不應該存在於外部連結之中,在英語維基百科加入這樣的連結很快會被刪除。--GiantTalk) 00:27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關於百樂兔的投票資格

互助客栈 (全部)」正在進行投票,歡迎您提供意見並參與投票。
投票者只能投一票,必須留下签名,並至少為維基見習編輯,但原作者不在此限。
也歡迎您參與其他進行中的投票。投票完結後請移除此模版,到Wikipedia:投票中改變投票狀態並將條目加上「[[Category:已完成的投票]]」。

我們可以從這個模板看得出,投票的資格是需要維基見習編輯,可是百樂兔聲稱自己不需要任何榮譽,即是說他已經放棄了維基見習編輯的資格,也等於他放棄了在維基百科的投票權,但是居然沒維基人阻止他的投票,真是天大的笑話。其實他的投票資格跟模板的內容自相矛盾,除非百樂兔願意接受維基見習編輯,我才會取消以上的討論。--費勒姆 費話連篇 01:46 2006年12月23日 (UTC)

  • 維基百科社群講求的是共識,而不是墨守成規(見Wikipedia:五大支柱)。投票加入見習編輯資格的原意,是為了確保參與者的編輯經驗,而不是為了排斥婉拒榮譽銜頭的人。百樂兔的編輯經驗是社群有目共睹的,我不明白排斥他投票的原因。請費勒姆檢討自己的語氣,開口閉口就說「居然沒有人阻止」、「天大的笑話」,令人反感。-- tonync (talk) 02:00 2006年12月23日 (UTC)
    • 如此说来,建议把“至少为维基见习编辑”改为“至少为维基见习编辑资格”,以避免解释上的争议。--鸟甲 02:19 2006年12月23日 (UTC)
  • 其實問題很簡單,只要他願意接受維基見習編輯,我會收回以上的對話。--費勒姆 費話連篇 02:10 2006年12月23日 (UTC)
      • 是因为大阪之战吧。不用担心了,只要是好条目,不愁过不了关。--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35 2006年12月23日 (UTC)
      • 與其無關,只是一直以來的疑問,很久以前想提及了,只是最近幾次事件中,終於爆發出來,我希望是找到一段對話是類似「百樂兔,由於你一直對維基百科作出的貢獻,雖然您不接受任何榮譽,但是你因為你的貢獻良多,故授與你投票資格。」--費勒姆 費話連篇 02:41 2006年12月23日 (UTC)
  • 这个模板的本义其实是为了避免傀儡帐号来投票,但明显存在漏洞,如果成立的话,不单止百樂兔没有投票资格,User:LorenzariusUser:Wing等维基老人也没有投票资格,所以显然是不合理的,建议把“至少为维基见习编辑”改为“至少为维基见习编辑及达到此荣誉授予条件者”。--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7:09 2006年12月23日 (UTC)
    • 我一向都支持是「維基見習編輯或同等資格」,使投票條件只是論經驗而不是論榮譽,但原來一直未成為社群的共識? -- Kevinhksouth (Talk) 07:12 2006年12月23日 (UTC)
這個問題很早就已經討論過了,詳情請參閱Wikipedia talk:維基榮譽與獎勵#有關投票與維基榮譽的關係。同時亦都因為這個問題,因此我亦在我的用戶頁中強烈反對將投票資格與任何維基榮譽掛鉤。--Shinjiman 07:35 2006年12月23日 (UTC)
(!)意見:同長夜無風兄,這規則的本意是避免使用分身帳號來改變投票結果,剛好榮譽制度設計了編輯次數的門檻而被拿來使用而已。--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8:33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技術

[编辑] 有辦法讓用戶自己控制介面嗎

最近監視列表的改動及新增的繁簡轉換按鈕令我十分懊惱。監視列表的那堆已在最近更改出現了的鏈接佔了我整個畫面,令我要看我原來特地去到該頁想看的監視記錄時,要多按一下滑鼠的按鈕向下滾動頁面。至於新加的繁簡轉換按鈕,則令原來已經很擁擠的一排鏈接更加擁擠(最長的是:项目页面、讨论、编辑本页、+、历史、解除保护、删除、移动、停止监视、不转换、简体、台灣正體、港澳繁體),甚至令我的瀏覽器出現了水平向的滾動條,因為我一向都只用「不轉換」,所以這個改動令我感到很無奈。我不是反對改動,因為這些都是整個社群討論後的決定。我只是想請教一下有辦法讓介面中的某些元件不要在我的介面中出現嗎?謝謝。 --Lorenzarius 14:43 2006年11月16日 (UTC)

到“参数设置”里将界面语言改成“zh-tw”之类。--Isnow 15:00 2006年11月16日 (UTC)
能否用CSSJavaScript將它們隱藏(用字轉換標籤的id是ca-varlang-N,N是由0起的數字)?--Shinjiman 15:20 2006年11月16日 (UTC)
呵呵,謝謝你的建議,我現在感覺十分良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User:Lorenzarius/monobook.css最底一項。) --Lorenzarius 15:40 2006年11月16日 (UTC)
能否不转换、简体、台灣正體、港澳繁體这几个标签,只在匿名时有效吗?现在看起来真的有些怪(现在改成tw正体,看起来更加怪异)。或者能否像越南语版本那样,对于匿名用户在左侧导航栏做些手脚?--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8 2006年11月17日 (UTC)
對就已登入的帳戶,可以使用個人的CSSJavaScript進行調整。但對匿名用戶,那就只能更動全域CSSJavaScript的設定了。但更改它們又會影響已登入用戶的設定……--Shinjiman 14:16 2006年11月17日 (UTC)

離題一問,其實能不能自己改「港澳繁體」成為「港式用語」或者諸如此類的詞語XDDDD--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9 2006年11月19日 (UTC)

用JavaScript修改應該是可以的,可參考MediaWiki:Monobook.js首頁標籤的部份。--Shinjiman 11:24 2006年11月21日 (UTC)
但是似乎標籤佔用的位置沒有給釋放出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03 2006年12月2日 (UTC)
原來是要寫成li#ca-varlang-N才可以……--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25 2006年12月2日 (UTC)
到現在還是搞不懂怎樣修改JS把「港澳繁體」改為「港式用語」--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34 2006年12月2日 (UTC)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varlang-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varlang-3').firstChild.innerHTML = '港式用語';
}

加入這個可以嗎?--Shinjiman 04:00 2006年12月14日 (UTC)

似乎IE支持不了這個東西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1:01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各位可敬的中國維基人,請將目光稍移這裡

終於有辦法避過中國政府的網路封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研發了名為Psiphon的免費軟件,可以令身受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自由瀏覽網頁。只要一個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如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等等等等),在http://psiphon.civisec.org/免費下載Psiphon軟件,接著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用戶名稱、密碼。後者可以藉此登入上述網址,連接安裝Psiphon的電腦,自由瀏覽網頁。而且傳輸過程得到加密保護,令當局難以查獲。不過此軟件有一缺點,此軟件只惠及有海外聯繫之人士,所以本人呼籲各位因享受自由資訊所帶來的快樂之維基人,下載Psiphon軟件,幫助被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謝謝!

以下是突破網上封鎖的簡單流程:

  • 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甲君)下載Psiphon軟件到自已的電腦;
  • 甲君以電話、電郵、QQICQ等等方法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乙君)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相關用戶名稱、密碼;
  • 乙君登入秘密網址,連接至甲君已裝Psiphon軟件的電腦;
  • 乙君可透過對方的電腦,不受限制地自由瀏覽網頁。

以下資料參考自《新軟件避網上審查》 《東方日報》 2006年12月3日--Iflwlou 13:26 2006年12月3日 (UTC)


此举似不妥,安全性怎么保证?有人植入木马怎么办?操作过于复杂,实用性不强。--杨惊羽 17:36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有關中央認證的介面翻譯

最近看見有關中央認證介面語言檔發表在線上了,可見這個功能快將啟用,可令到在維基媒體的網站可以使用同一個帳戶與密碼登入。現請求熟悉翻譯的人士,請求對那些信息的文字作出翻譯。到該部件啟用時,所有在維基媒體網站的信息也能使用在這裡的信息,而無需將個別信息在每一個維基計劃網站中翻譯。至於將這篇留言貼在這裡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部件的信息比以往的信息數量為多,故此請求熱心的維基人幫忙作出翻譯和校譯。最後亦謝謝熱心人士的幫忙。 :) --Shinjiman 03:52 2006年12月9日 (UTC)

順帶一提,現在的中央認證程序現正在於測試版網頁測試中。--Shinjiman 18:56 2006年12月9日 (UTC)
  • 我簡單整理了一下需要翻譯的英文字串列表,這樣應該比較容易掌握翻譯的品質與一致性。--百楽兎 06:37 2006年12月9日 (UTC)

我已經在BugZilla回報了(MediaZilla:8212)。--Shinjiman 04:3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已經給改動過了,下次系統更新時會展現新的中文信息了。如對這個中央認證的用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測試維基中試驗(cntwhksg)。--Shinjiman 18:5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字串整理與翻譯

※有興趣者可幫忙翻譯及修飾。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簡體中譯
'mergeaccount' 'Login unification status' '帳號整合狀態' '账号整合状态'
'centralauth-merge-notlogged' 'Please <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 log in]' '</span> to check if your accounts have been fully merged.'

'請<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入]' '</span>以查驗您的帳號是否已經完成整合。'

'请<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录]</span>并检查您的账号是否已完成整合。'
'centralauth-complete' 'Login unification complete!' '帳號整合已完成!' '账号整合已完成!'
'centralauth-incomplete' 'Login unification not complete!' '帳號整合未完成!' '账号整合未完成!'
'centralauth-complete-text' 'You can now log in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

'a new account;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您現在可以使用同一組帳號與密碼登入所有維基媒體計劃網站,'

'無需再新建帳號。這組帳號與密碼將可登入' '所有語言的' '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教科書及其他姐妹計劃網站。'

'您现在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站点;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centralauth-incomplete-text' 'Once your login is unified, you will be able to log in '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a new account; '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一旦您完成了帳號整合,你將可以登入'

'所有維基媒體計劃網站,無需再新建帳號。' '用同一組帳號與密碼將可登入' '所有語言的' '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教科書及其他姐妹計劃網站。'

'当您完成账号整合,就可以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站点;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centralauth-not-owner-text' 'The username "$1" was automatically assigned to the owner '

"of the account on $2.\n" "\n" "If this is you, you can finish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 "simply by typing the master password for that account here:"

'帳號:"$1"已自動分配給'

"$2上的用戶。\n" "\n" "如果這是您的帳號,請輸入該帳號的密碼 " "以完成帳號整合:"

'用户名“$1”被自动分配给了 $2 上的账号。\n\n若这是您的账号,请输入该帐号的密码,完成账号整合:'
'centralauth-readmore-text' ":''[[meta:Help:Unified login|Read more about '''unified login''']]...''" ":''[[meta:Help:Unified login|了解更多'''帳號整合'''細節]]...''" ":[[meta:Help:Unified login|更多关于'''账号整合'''的细节]]..."
'centralauth-list-merged' 'The accounts named "$1"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have been automatically merged:'

'以下網站的帳號:"$1"'

'已自動完成整合:'

'以下站点的账号“$1”已自动整合:'
'centralauth-list-unmerged' 'The account "$1" could not be automatically confirmed '

'as belonging to you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most likely they have a different password from your ' 'primary account:'

'以下網站的帳號:"$1"'

'無法自動整合,'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密碼' '和您的主帳號不同:'

'账号“$1”在以下站点不能自动整合;很可能它们的密码与您主账号的不同:'
'centralauth-foreign-link' 'User $1 on $2' '$2上的$1' '$2 上的 $1'
'centralauth-finish-title' 'Finish merge' '完成整合' '完成整合'
'centralauth-finish-text' 'If these accounts do belong to you, you can finish '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simply by typing the passwords ' 'for the other accounts here:'

'如果這些帳號屬於您,'

'請輸入這些帳號的密碼,' '以完成帳號整合:'

'若这些帐号属于您,请输入这些帐号的密码,完成账号整合:'
'centralauth-finish-password' 'Password:' '密碼:' '密码:'
'centralauth-finish-login' 'Login' '登入' '登录'
'centralauth-finish-send-confirmation' 'E-mail password' '電子郵件密碼' '电子邮件密码'
'centralauth-finish-problems' "Having trouble, or don't own these other accounts? "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How to find help]]..."

"遇到問題或者這些帳號不屬於您嗎?"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如何尋求協助]]..."

"不成功?或者这些帐号不属于您?[[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请寻求帮助]]……"
'centralauth-merge-attempt' "'''Checking provided password against remaining unmerged accounts...'''" "'''正在查驗您輸入的密碼是否與其餘未整合的帳號相符…'''"
'centralauth-admin-permission' "Only stewards may merge other people's accounts for them." "只有監管員可以為用戶整合帳號。" "只有监管员可以为其他人整合账号。"
'centralauth-admin-unmerge' 'Unmerge selected' '不整合所選取的帳號' '拆分所选项'
'centralauth-admin-merge' 'Merge selected' '整合所選取的帳號' '整合所选项'

其實亦無需要重覆3次的,因為在那邊是用來放置英、繁、簡三種文字的。既然已經弄成表格,那亦無需再重覆它們3次。--Shinjiman 09:01 2006年12月9日 (UTC)

OK,其實翻這個很快,10分鐘就完成大半了。這裡頭有一個名詞:Login unification,我將它譯為「帳號整合」,為了一致性,所以我連Merge都譯為「整合」。還有兩個詞可選:「整併」、「合併」。--百楽兎 12:58 2006年12月9日 (UTC)
字串的值应该在一起的,需要整句翻译对应。--Isnow 19:42 2006年12月9日 (UTC)
帳號整合翻的很合適,使用繁體Google比對,帳號整合帳號合併更為常用。--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3:29 2006年12月10日 (UTC)
故意放了一天結果繁體的部份還是我自己補完(笑)。--百楽兎 14:2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順帶問一下,究竟用『姊妹』還是『姐妹』一詞較好?--Shinjiman 16:1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兩種寫法我都會使用,所以沒什麼意見。--百楽兎 03:1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學校學習的是姊妹,但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兩者都收。--Jasonzhuocn 03:51 2006年12月11日 (UTC)
既然在首頁中是使用『姊妹』一詞,那麼建議改用『姊妹』一詞吧。--Shinjiman 04:12 2006年12月11日 (UTC)
有關『計畫』和『計劃』的問題,在送交上BugZilla時已經修改了,請參閱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CentralAuth.i18n.php。--Shinjiman 05:11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简体翻译

我觉得帐号整合在大陆应该翻译成登录统一。我想改改简体的翻译。-下一次登录 04: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字串值 简体中文翻译
'Login unification status' '账号整合状态'
'Please <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 log in]' '</span> to check if your accounts have been fully merged.'

'请<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录]</span>并检查您的账号是否都已经合并。'
'Login unification complete!' '完成登录统一!'
'Login unification not complete!' '登录统一失败!'
'You can now log in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

'a new account;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您现在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网站,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Once your login is unified, you will be able to log in '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a new account; '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登录统一之后,您就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网站,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The username "$1" was automatically assigned to the owner '

"of the account on $2.\n" "\n" "If this is you, you can finish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 "simply by typing the master password for that account here:"

'用户名“$1”已被自动分配给了$2上的账号。\n\n若这是您的账号,请输入该帐号的密码,完成登录统一:'
":''[[meta:Help:Unified login|Read more about '''unified login''']]...''" ":[[meta:Help:Unified login|参阅关于'''登录统一'''的帮助文件]]..."
'The accounts named "$1"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have been automatically merged:'

'以下网站的账号“$1”已自动合并:'
'The account "$1" could not be automatically confirmed '

'as belonging to you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most likely they have a different password from your ' 'primary account:'

'账号“$1”在以下网站不能自动合并,很可能因为它们的密码与您主账号的不同:'
'User $1 on $2' '$2的用户“$1”'
'Finish merge' '完成合并'
'If these accounts do belong to you, you can finish '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simply by typing the passwords ' 'for the other accounts here:'

'如果这些帐号是您的,请输入这些帐号的密码即可完成登录统一:'
'Password:' '密码:'
'Login' '登录'
'E-mail password' '电子邮件密码'
"Having trouble, or don't own these other accounts? "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How to find help]]..."

"有任何问题或者这些帐号不属于您,请参阅[[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帮助信息]]……"
"'''Checking provided password against remaining unmerged accounts...'''" "'''检查未合并账号的密码……'''"
"Only stewards may merge other people's accounts for them." "只有监管员可以为其他人进行登录统一。"
'Unmerge selected' '拆分所选项'
'Merge selected' '合并所选项'

-下一次登录 04:55 2006年12月10日 (UTC)

[编辑] 條目創建了卻仍然是紅字

我昨天創建了2006年巴西足球甲級聯賽,但在我用用戶頁面上卻仍然是紅字連結,請幫忙修正,謝謝。--華德禹(出口術) 03:52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也碰到同样的问题了。--Hennessy 04:1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是繁簡轉換問題。--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6:5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应该不是,我碰到过自己用简体中文创建的条目,在其它条目中作内部链接时显示为红字。--Hennessy 07:14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不是?真可笑。--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8:20 2006年12月15日 (UTC)
我的問題和Hennessy一樣,分別只在他用簡體字,我用正體字而已。--華德禹(出口術) 07:22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是繁簡轉換系統的問題。這種時候只要建立所對應的簡體或繁體重定向即可解決。--百楽兎 03:08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是否可以把台灣的網路書店加入到站外書源?

舉例來說:ISBN 9867427882

這本書要在 amazon.com 找到的機率趨近於零 XD (畢竟是中文書...)

是否有可能在中文維基中加入台灣/香港網路書店的網址? 如果有 findbook 的網址更好.

我知道這個東西是要修改 LangeuageZh_tw.php (ref: http://wiki.planetoid.info/index.php/MediaWiki_localization)

所以有可能沒辦法, 如果真是這樣就算了 XD --Jnlin 19:08 2006年12月10日 (UTC)

--Isnow 19:2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已經增加了 Findbook.tw,事實上我也覺得這個就夠用了。維護書店列表的工作讓 Findbook.tw 去做應該就可以?不過加在這裡以後,ISBN 9867427882仍然沒有連結?還是中文版的 ISBN 需要特別的語法呢?--Jnlin 07:33 2006年12月11日 (UTC)
  • 原來有這個搜尋系統,很方便!我已加了一些書店連結。--Paparazzi(追訪) 06:35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系統字體好像變了

系統的字體是否變了?從前我使用Firefox 1.5 browser,與IE 6的字體是有分別的,但今日開始卻變成一樣。是系統的問題嗎?--Paparazzi(追訪) 06:35 2006年12月11日 (UTC)

Common.js中加入了語系修正。因為頁面預設語言為zh(= zh-cn),所以使用zh-tw及zh-hk的用戶在IE下若不做一些調整,中文字將不是以他們最熟悉的新細明體呈現,而是宋體。宋體字的寫法和新細明體略有不同,例如:角、過等等。--百楽兎 07:00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字形很難看

很難看,把原本很好看的正體中文字形「新細明體」卻換成簡體字形的什麼「宋體」。 真是很很很難看!!!求各位快快把它換下來。--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0: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你現在看到的「角」字裡面是「土」還是「‡」?--百楽兎 11:01 2006年12月11日 (UTC)
「土」--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2:26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那你現在看到的正是「新細明體」,沒什麼好抱怨的了(笑)。--百楽兎 12:39 2006年12月11日 (UTC)
不是呢!好像跟原先的不同?--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3:05 2006年12月11日 (UTC)
原先你看到的是「宋體」。--百楽兎 13:23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那只需要改動你的瀏覽器字型設定(IE:中文繁體,Firefox:中文繁體/中文香港)到宋體即可。〖繁體字型:角誤過骨〗〖簡體字型:角誤過骨〗--Shinjiman 14:57 2006年12月11日 (UTC)
IE不像Fx,IE不能自由選擇顯示字型,所以在繁體中文的選項下沒有Simsun可選,不知道微軟是不是故意的。--百楽兎 04: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誰說繁體中文的選項下沒有Simsun可選?我這裡就可以選擇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5:29 2006年12月12日 (UTC)
你的Windows是台灣版的嗎?台灣版的不能選Simsun。--百楽兎 08:18 2006年12月12日 (UTC)
我不知道如何分台版和港版……但是我這裡是可以選擇的--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15 2006年12月14日 (UTC)

似乎在傳統字/簡化字混合的文章,IE顯示出來字型還是沒有以前好看了……
以前可以設定IE的簡化字字形對應細明體,全篇文章都是統一的字形(細明體),現在變成細明體和宋體(懷疑部分甚至是日文的明朝體)混雜(在不轉換情況下)了
細明體:关關闭閉学學习習〗〖宋體:关關闭閉学學习習〗……--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37 2006年12月11日 (UTC)

請特別注意「學」字:

IE中(簡化字字形對應細明體):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bug in IE.png
根據設定,「宋體」這一段實際應該是細明體
Firefox中: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in firefox 2.png
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56 2006年12月11日 (UTC)

細明體的英文名稱是Mingliu,而宋體的英文名稱是Simsun,兩者不是相同的字體。--Shinjiman 16:28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還有「內」字……IE在不轉換的時候居然用的是日文的明朝體,實在受不了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6 2006年12月11日 (UTC)
如果把IE中「簡體中文」的字型定成新細明體,那麼在不轉換的情況下,部分簡體字是調用日文的明朝體來顯示的,而不是原來的細明體--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9 2006年12月11日 (UTC)
應該不會去調用日文明朝體才對,在我這邊(IE6)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可能是個案喔。--百楽兎 04: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的確是明朝體的,請看(紅字部分的差別很大):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bug in IE 2.png
對比全部都是細明體的段落:
Image:Same_paragraph_in_same_font.png
把日文的字形都設定為細明體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Image:Same paragraph in same font after setting.png
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建议描述时加入OS的名称与版本、浏览器的名称与版本。据我观察,IE浏览器确实在定制语系的显示字形上有问题,比如大陆版不能设定简体为細明體、台湾版不能设定繁体为宋体,更让人烦火的是对同一lang编码标明的简繁体不能以一致的字形来显示。相对来说,firefox浏览器这方面就好得多。不过,即便如此,目前的改动将会维持,理由见下。—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2日16:16 (UTC+8 12月13日00:16)
好奇的是Vista裡面會是怎麼樣的字?--Ellery 03:42 2006年12月13日 (UTC)

在Vista裡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因為Vista中繁體中文的預設字體是微軟正黑體,而簡體中文則是微軟雅黑體。
這是未轉換語系時繁體中文的樣子:
Image:Microsoft Yahei Showing Wiki Main Page.JPG
以雅黑體顯示繁體中文會造成排版不整齊的。
這是已轉換語系時繁體中文的樣子:
Image:Microsoft Jhenghei Showing Wiki Main Page.JPG
之前如果在舊式作業系統的電腦瀏覽維基繁體中文時更會造成缺字的問題。還有的是其他的姊妹計劃好像還未改動語系的。Lkopeter 14:02 2006年12月13日 (UTC)

vista系统我没有用过,但你如果不满意它的字体,未改变前也应当是你不满意的。请再阅读下面的说明,不是语系改动造成你的问题,你对vista的IE缺省字形不满意的话,可以自行在IE里设置。另外,其它姊妹计划没有改,不是不应当改,而是没去改。—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5日05:15 (UTC+8 12月15日13:15)

Vista預設用字:繁體中文=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简体中文=微软雅黑(Microsoft YaHei,注意中文名没有体字);日文=メイリオ(Meiryo,直譯漢字就是“明瞭”);韓文=맑은 고딕(Malgun Gothic,意謂清楚的黑體)--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1:43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关于语系改动的说明

这一次的更改是由我来完成的,其实对HTML进行语系标明的要求很早了12,Shinjiman百楽兎等曾在BugZilla中请求过bugzilla:5790,但开发人员给出(我个人认为难以理解的)某种缓存性能理由推迟对此的支持。对页面进行语系标明当在XHTML源码中得以体现,目前的js修改是一种丑陋的实现,让语义本身在文档层得不到体现。即便如此,目前的修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浏览器以最常用的本地展示来体验。

语系标明是一个语义上的改进,既然只是“语义”修改,那从根本来说,不应当对页面展示的表现(字体字号等)出现的问题负责。事实上,对页面某语系字体的设定是由浏览器的缺省设定和用户自定义的结果,出现问题,我认为向微软进行责难才是根本的解决。比如FX浏览器就正确地设置了字形。

IE浏览器我知道的问题不少,他似乎还根据字的内码来定字形,而非文档的语系标明。即使这样,以前一些正体使用者只看到宋体显示比目前的IE“混排”问题来得更紧迫些。—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2日16:16 (UTC+8 12月13日00:16)

我個人認為IE7的語言標籤辨認是比IE6的進步多了。--Shinjiman 18:50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KUIMEN.JPG

我想把這幅圖移動到commons,使英語維基亦可以看得見。我想問:除了再上載一次以外,可以怎樣做?--石添小草 08:39 2006年12月13日 (UTC)

因為是上載到中文維基的,要讓英語維基也看得到有2個方法,一.上載到commons;二.上載到英語維基。不管使用這2種方法的哪1種,你還是需要上載一次,上載到commons吧。Stewart~惡龍 21:03 2006年12月13日 (UTC)
這裡的自由版權標籤迄今仍未完成,因此在ICT頁面中呼籲用戶把美國聯邦政府圖像上載往commons。--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4:54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Category:邮票中有没有翻译的英文界面语句

“Media in category "邮票" There are 2 files in this category. ”-下一次登录 13:09 2006年12月14日 (UTC)

權宜的方法可以到MediaWiki:category-media-header及MediaWiki:category-media-count等的頁面中修改(管理員限定);而長遠應該是要透過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中的程序去解決,以讓其它維基媒體計劃和使用MediaWiki軟件的網站受惠,但這個是一個工作量十分之大的工程,可能需時較多,因為在這裡的信息已經是1.4版時代的信息了,要修改到現在的1.9版本的信息可能需要一段長時間。--Shinjiman 15:03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緊急!中文維基的首頁出事!

中文維基的首頁也加入了嘔心的照片,快救!--Iflwlou 12:31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有關可非表示頁頂信息以及迷你捐款表格的介面翻譯

現在又有新的信息發表了,但今次所需要的信息比上次少,翻譯時可以比上次翻譯的更為輕鬆了。當中在英文的dismiss可能包含很多的意思,因此者翻譯時亦可以先討論討論一下。--Shinjiman 10:4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簡體中譯
'sitenotice_close' 'dismiss' '隱藏' '隐藏(关闭?)'
'donationform-submit' 'Donate via PayPal' '經PayPal捐款' '经PayPal捐款(使用PayPal捐款?)'
完成正體中文翻譯--華德禹(出口術) 10:50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試著把dismiss改成「隱藏」,加上了簡體中文。 --笨笨的小B | 20巷 12:1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好像在大陸地區,PayPal有一個譯名,名叫作『贝宝』的,是嗎?--Shinjiman 16: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贝宝』是不同于PayPal的另一项人民币服务,两者账户不同。--Isnow 16:5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用把『贝宝』一字加入到中國大陸版的信息裡去了,因為在上面的選單中並沒有人民幣可供選擇。--Shinjiman 16:59 2006年12月16日 (UTC)

此外,如果對於上面捐款信息的翻譯有問題的話,歡迎修改。--Shinjiman 19:18 2006年12月16日 (UTC)

括号里是我提出的建议,dismiss好像不是隐藏,而是关闭。-下一次登录 10:15 2006年12月17日 (UTC)
隱藏的英文是hide,所以應該不是翻譯作『隱藏』哩。--Shinjiman 05:47 2006年12月18日 (UTC)
另外via的中文是『經』,而使用的英文是using。--Shinjiman 06:07 2006年12月18日 (UTC)
「隱藏」後能選擇「顯示」的話,翻成「隱藏」就比較沒問題。順便問一下,Dismiss後如何再顯示呢?--百楽兎 07:14 2006年12月18日 (UTC)
那只能刪有關的cookie才能重新顯示。--Shinjiman 07:27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已經在MediaZilla:8301中提交了。--Shinjiman 07:50 2006年12月18日 (UTC)
更新的信息已經應用在Subversion上了,謝謝華德禹、小B以及下一次登录兄的幫忙。--Shinjiman 13:12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有關巡邏員、機器人加收權、用戶圖像以及新頁面擴展的介面翻譯

這些擴展現在可以作出翻譯,請各位熟悉翻譯的人士可以幫忙為這些信息作出翻譯,以便讓其它維基計劃的網站使用。當對翻譯有問題時亦可以在這裡討論一下。--Shinjiman 04:12 2006年12月17日 (UTC)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简体翻译
'patrol' 'Patrol edits' '覆查編輯' '编辑巡逻'
'patrol-endorse' 'Endorse' '批註' ''
'patrol-revert' 'Revert' '回退' '回退'
'patrol-revert-reason' 'Reason:' '原因:' '原因:'
'patrol-skip' 'Skip' '略過' '跳过'
'patrol-reverting' 'Reverting: $1' '正在回退$1' '正在回退$1'
'patrol-nonefound' 'No suitable edits could be found for patrolling.' '沒有覆查編輯記錄。' '没有找到可巡逻编辑。'
'patrol-endorsed-ok' 'The edit was marked patrolled.' '此編輯已標記覆查記錄' ''
'patrol-endorsed-failed' 'The edit could not be marked patrolled.' '此編輯無法標記覆查記錄' ''
'patrol-reverted-ok' 'The edit was reverted.' '編輯被回退。' '编辑被回退。'
'patrol-reverted-failed' 'The edit could not be reverted.' '編輯無法回退。' '编辑不能回退。'
'patrol-skipped-ok' 'Ignoring edit.' '忽略編輯' '忽略编辑。'
'patrol-reasons' '* Simple vandalism\n* Newbie test\n* See talk page' '* 純粹破壞\n*新人測試\n*參看討論頁' '* 纯粹破坏\n*新手测试\n*参见讨论页'
'patrol-another' 'Show another edit, if available.' '列出其他存在的編輯' '显示其他存在的编辑'
'patrol-stopped' 'You have opted not to patrol another edit. $1' '你選擇不覆查其他編輯。$1' '您选择不巡逻其他编辑。$1'
'patrol-resume' 'Click here to resume.' '點擊這裡繼續。' '点击这里继续。'
'makebot' 'Grant or revoke bot status' '授予或終止機器人身分' '授予或中止机器人身份'
'makebot-header' "'''A local bureaucrat can use this page to grant or revoke [[Help:Bot|bot status]] to another user account.'''<br />Bot status hides a user's edits from [[Special:Recentchanges|recent changes]] and similar lists, and is useful for flagging users who make automated edits. This should be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policies." "'''本地行政員可以使用此頁面授予或終止另一個帳號的[[Wikipedia:機器人|機器人身分]]。'''<br />機器人身份的帳號所進行的編輯將不被顯示在[[Special:Recentchanges|最近更改]]和其他類關列表中,因此,此身份用於標記自動編輯的帳號。此項的相關操作必須符合現行方針。" "'''本地行政员可以使用此页授予或中止另一个帐号的[[Wikipedia:机器人|机器人身份]]。'''<br />机器人状态会导致该用户的编辑不被显示在[[Special:Recentchanges|最近更改]]和其他类似列表中,因此用于标识进行自动编辑的用户,但需要依据相应的可行方针。"
'makebot-username' 'Username:' '帳號名稱:' '用户名:'
'makebot-search' 'Go' '搜索' '搜索'
'makebot-isbot' '[[User:$1|$1]] has bot status.' '[[User:$1|$1]]擁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拥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notbot' '[[User:$1|$1]] does not have bot status.' '[[User:$1|$1]]沒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没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privileged' '[[User:$1|$1]] has [[Special:Listadmins|administrator or bureaucrat privileges]], and cannot be granted bot status.' '[[User:$1|$1]]是[[Special:Listadmins|管理員]],不能使用機器人身分。' '[[User:$1|$1]]是[[Special:Listadmins|管理员]],不能接受机器人身份。'
'makebot-change' 'Change status:' '改變身份:' '改变身份:'
'makebot-grant' 'Grant' '授予' '授予'
'makebot-revoke' 'Revoke' '終止' '中止'
'makebot-comment' 'Comment:' '備註:' '备注:'
'makebot-granted' '[[User:$1|$1]] now has bot status.' '[[User:$1|$1]]擁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拥有了机器人身份。'
'makebot-revoked' '[[User:$1|$1]] no longer has bot status.' '[[User:$1|$1]]失去機器人身份' '[[User:$1|$1]]已不再拥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logpage' 'Bot status log' '機器人身份日誌' '机器人状态日志'
'makebot-logpagetext' 'This is a log of changes to users\' [[Help:Bot|bot]] status.' '這是用戶[[Wikipedia:機器人|機器人]]更改的記錄。' '这是用户[[Wikipedia:机器人|机器人]]更改的日志。'
'makebot-logentrygrant' 'granted bot status to [[$1]]' '授予[[$1]]機器人身份' '授予[[$1]]机器人身份'
'makebot-logentryrevoke' 'removed bot status from [[$1]]' '終止[[$1]]機器人身份' '中止[[$1]]的机器人身份'
'userimages-caption' 'Images uploaded by $1' '$1上傳的圖像' '$1上传的图像'
'userimages-noname' 'Invalid username or none provided.' '無效或未有填寫帳號名稱。' '没有或者错误的用户名。'
'userimages-noimages' '$1 has no image uploads.' '$1沒有上傳圖像。' '$1没有上传过图像。'
'newestpages' 'Newest pages' '最新頁面' '最新页面'
'newestpages-header' "'''This page lists the $1 newest pages on the wiki.'''" "本頁列出維基上第$1新的頁面。" "本页面列举维基上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limitlinks' 'Show up to $1 pages' '顯示$1個頁面' '显示$1个页面'
'newestpages-namespace' 'Namespace:' '命名空間:' '名字空间:'
'newestpages-none' 'No entries were found.' '沒找到頁面。' '没找到页面。'
'newestpages-ns-header' "'''This page lists the $1 newest pages in the $2 namespace.'''" "'''本頁列出$2名字空間中第$1個新的頁面。'''" "'''本页面列举$2名字空间中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showing' 'Listing $1 newest pages:' '正在列出第$1個新的頁面:' '正在列举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submit' 'Go' '提交' '提交'
'newestpages-showredir' 'Show redirect pages' '顯示重定向頁面' '显示重定向页面'
'newestpages-hideredir' 'Hide redirect pages' '隱藏重定向頁面' '隐藏重定向页面'
翻译了简体的。-下一次登录 10:13 2006年12月17日 (UTC)
"Simple Vandalism"應該譯作「純粹破壞」,因為那句的意思是「純破壞而已」,而不是解作「簡單的破壞」,有錯請指正,謝謝。--2006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華德禹(來這裡噴口水) 12:13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改了,谢谢!-下一次登录 12:32 2006年12月17日 (UTC)
status應該翻譯成身份/身分會更加合適……順手改出繁體版本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6:19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改了,谢谢。-下一次登录 22:00 2006年12月17日 (UTC)
我已經在MediaZilla:8302中提交了。--Shinjiman 07:51 2006年12月18日 (UTC)
因為這些擴展的信息將會以GPL v2發佈,請先前翻譯過信息的用戶確認一下,只有將翻譯過的信息以GPL v2發佈後,方可使到該等信息得到翻譯。(要留意的是UserImages擴展未以GPL v2發佈)--Shinjiman 14:21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想問繁體中文中的「復查」是「覆查」的筆誤,還是另有與「覆查」不同的意思? -- Kevinhksouth (Talk) 14:41 2006年12月18日 (UTC)
應該是「覆查」,畢竟我用微軟拼音輸入法的,自然有些詞彙不是按臺灣微軟照傳統微軟式翻譯(這算不算一種諷刺?XD)
餘下的問題是究竟用「身份」/「身分」,「終止」/「中止」,另外希望熟悉臺灣用語的朋友幫忙修正一下我的香港式翻譯
最後,我對決支持以GPL v2發佈這些翻譯,^_^b……--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47 2006年12月18日 (UTC)
基本上我已經拆分了台灣和香港的翻譯,請同時參考一下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Makebot.i18n.php作為其中一個例子。--Shinjiman 04:29 2006年12月19日 (UTC)
我同意以GPL v2发布,但请告诉我怎么做,还是在这里说一声就行了?-下一次登录 22:04 2006年12月18日 (UTC)
可能是吧,在MediaZilla:8302中,阿Rob給我的回覆又不是太過清,但是應該只要依照現有的擴展,以同一個協議發佈即可。--Shinjiman 05:1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建議增加Template:Link GA

我們已有Template:Link FA一段時間了,用來標記其他語言的特色條目。但是,為甚麼優良條目卻未這樣做呢?我剛發現到,英文維基百科,甚正粵語維基百科,都已經有Template:Link GA了。不知大家對中文維基百科增設同樣模板的意見如何? -- Kevinhksouth (Talk) 15:02 2006年12月19日 (UTC)

贊成,這需要改動MediaWiki:Common.css以及Mediawiki:Common.js以配合這模板。--Shinjiman 15:56 2006年12月19日 (UTC)
我个人希望能谨慎一些,功能的增加最好现在开始考虑其迫切性,大家觉得了解其它语种的优良条目状态很重要吗?当然代码量增加不了多少,我只是不知道JS哪一次小的增加会成为性能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低了低配置机器的阅读体验。我们还没有增加多少,维基开发者在已后台增加了很多JS,包括使用AJAX技术的动态载入。现在的common.js大的改动其实也应检讨的,比如首页的更改和弹出表格按钮,美观性的改进不及功能上的改进重要。
担心可能是多余,上维基的用户大约也不会用老爷机器。大家喜欢添加这个功能的话,我可以来完成代码。—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20日00:08 (UTC+8 12月20日08:08)
我已參考Link FA依樣葫蘆地建立了Link GA,應該沒有問題。希望各位多加善用。 -- Kevinhksouth (Talk) 18:00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莫非增加了繁简分类自动转换的新功能?

刚才我创建Category:變音符號时输入的分类是简体的:[[Category:符号]],系统自动转换成了繁体的“符號”,并在母分类下显示。这样就解决了繁简分类的问题,太好了!希望大家看看明天(今天下午4点左右更新)的需要的分类,里面应该没有由于繁简不同的问题产生的红分类了。太好了!-下一次登录 00:31 2006年12月20日 (UTC)

太棒了!我剛剛測試了一下,似乎真的可以自動轉換了(我是測試Category:美国电影Category:美國電影)。很高興終於看到這個功能實現了。--GiantTalk) 00:50 2006年12月20日 (UTC)
做了一个横幅以示庆祝:{{Personal announcement|content=热烈庆祝<font color=white>[[MediaWiki|系统软件]]</font>实现 <big>繁简分类自动转换</big> 新功能!!!|backcolor=red|fontcolor=white|category=庆祝系统软件新功能的维基人}}:
某某人热烈庆祝系统软件实现 繁简分类自动转换 新功能!!!
-下一次登录 01:55 2006年12月20日 (UTC)
這真的是太好了(真的是等了很久了),不過這功能不是新增算是恢復吧,其實今年以前原本是有這個功能的,今年初不知道為什麼不見了。另外,我想確認一下有沒有完全恢復可是目前找不到例子來試,因為今年年初有一段時間的狀況是,條目可以連到字體不同的分類,但分類卻找不到條目,一直到該條目作了編輯以後條目才會進入分類,不知道目前有沒有這個問題--ffaarr (talk) 02:39 2006年12月20日 (UTC)
根据我的观察,好像是没有了,参见Category:符号中确实有Category:變音符號子分类。-下一次登录 03:05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過變音符號是近成立的分類,所以應該沒問題,之前的情況是那種比較久沒人動過的分類或條目會有問題。--ffaarr (talk) 04:49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知道Special:Wantedcategories是否能够辨别繁简体了?之前虽然分类可以自动繁简转换,但是Special:Wantedcategories中仍然不能分辨繁简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6 2006年12月20日 (UTC)

希望支持分类重定向。—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20日05:40 (UTC+8 12月20日13:40)

支持。如果有分類重定向的話,看起來就有點tag的味道了。--百楽兎 08:55 2006年12月20日 (UTC)
這意味著可能Category:計算機Category:電腦等的分類問題也可能會再來了。這需要透過改變字詞轉換的結構以解決這個問題。--Shinjiman 17:10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最近更改的变化

最近更改发生了一些新的改变:

  • (差异) (历史) . . 宾夕法尼亚大学‎; 12:42 . . (+140) . . Luxiao1229 (Talk | 贡献 | 查封) (→历史)
  • (差异) (历史) . . 霹靂遊俠‎; 12:42 . . (-30) . . 140.113.173.162 (Talk | 查封) (→劇情開端)

粗体部分是新增加的,表示该用户的编辑与之前版本相比所增加或减少的字符数--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53 2006年12月20日 (UTC)

果然是今天才有的改變,監視列表和用戶貢獻裡也有的話就更好了。順便問一下,這種系統的改變不會事先通知的嗎?如會,要到那裡看這類消息?--百楽兎 08:51 2006年12月20日 (UTC)
真奇怪了,我在郵件列表中,也找不到有關這次的更改?--Shinjiman 17:15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上次(大约10天前)也进行了修改,修改了EditToken,使我的机器人都不能用了,也没有任何说明。-下一次登录 22:02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為何有些條目搜尋不到

有時候有些條目,以前都還有,至少可以在某些地方找到,可是卻搜尋不到--巴克摩斯拉頓 07:14 2006年6月11日 (UTC)凱薩基多拉

[编辑] 求助


[编辑] 請管理員將此問題的Q&A寫入「上傳檔案」的頁面中

「中文维基能不能上传来自英文维基的图片」及「其版權宣告如何填寫」這兩個問題可能是最常見的新手疑問,建議管理員把這兩個Q&A寫到「上傳檔案」的頁面中,醒目提示,減少這類問題的反覆出現。--百楽兎 08:51 2006年11月19日 (UTC)

日文、德文、葡萄牙文,至少已经有这几个版本不允许图片的合理使用。只允许使用自由版权的图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取消图片的合理使用,虽然有版权方面的顾虑,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么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自由文化,让wikipedia变得更加自由(著作权上)。我倒是很希望能够看到中文版也这么做。--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18 2006年11月20日 (UTC)
不希望合理使用取消,始終很多圖片除了合理使用便不能呈現,日文維基就是如此在很多條目也顯得缺圖。Stewart~惡龍 17:16 2006年12月9日 (UTC)
昨天刚看了一本有关美国著作权法的书,看完之后我对当前的图片合理使用政策产生了相当的怀疑。在美国,哪怕将一幅海报贴在自家的窗户上(当然贴在自己卧室的墙上除外),也是侵犯了著作权的,因为你没有征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就将其公开展示,侵犯了公开展示权,当然这种行为一般没有人追究,因为成本上不值当,也就是虽然违法,但是不会受到惩罚。但是换一个场合,例如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中出现了这张海报,如果没有授权使用的话,那是很可能会被人告的(这种案例已经有多起了)。因此美国的电影导演在开拍之前,会把剧本交给律师过目,然后律师会根据剧本将电影中可能出现的有版权的物品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然后逐个去申请授权使用,缴纳费用。

因此wikipedia上目前的合理使用政策还是太宽松,遇到诉讼风险的可能比较大。--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27 2006年12月11日 (UTC)

维基本身为非盈利目的,因此和电影或其他媒体的情况会有不同。美国版权法合理使用的判决因素第一条就是是否获利。这一点维基是满足的。另外,图像在这里被使用了是否会影响原作者获利?如果能够保证合理使用的图片为低分辨率的,这一点应该也不是问题。再者,现在的规定中还有使用图片必须与条目直接相关。我想,能够满足了这几条,合理使用是有依据的。当然如果有公共领域的图片,肯定应该尽量使用公共领域的图片。象日文版那样一刀切的禁止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 Munford 01:5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珍珠港

  • 珍珠港條目不必開消歧義頁將地名和電影並列。地名廣為人知,個人認為只要在地名條目上方加上《珍珠港》的消歧義連結已經可以。 -- 15:46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反对地名和電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遲早是要分開的,且對應到的其它語言條目也不同。--资讯呆呆 03:50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Dumpy level與Spirit level

我剛從粵語維基翻譯了zh-yue:平水鏡(Dumpy level)與zh-yue:平水尺(Spirit level),但發現粵維所用的名稱並非正式名稱。在Google找譯名,卻有點混亂。現時Dumpy level被我放在「定鏡水準儀」,Spirit level則被我放在「水平儀」,但繁簡轉換下轉成了「水準儀」。我不太肯定「水平儀」和「水準儀」是同一東西,還是Dumpy level根本就是「水準儀」,「定鏡水準儀」只是「水準儀」的一種。希望熟悉這方面的維基人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 Kevinhksouth (Talk) 09:13 2006年12月9日 (UTC)

我就是搞这一行的,这些东西我都会用。那个繁简转换我不懂,也不知道你看到的什么情况,为我输入的文字防止转换,接下来的文字你点编辑看看我写的源文件。在我们这里,Dumpy level叫做“水准仪”,它其实是一个高倍数望远镜。spirit level叫“管水准器”或“水准管”,是Dumpy level的一个部件,当然Spirit level还可以在其他很多仪器上见到,它的作用是察看Dumpy level大概是否在水平工作面上。在Dumpy level上除了这个“管水准器”之外,还有一个叫“圆水准器”的,作用差不多。你把Spirit level叫做“水平尺”或或者“平水尺”大家也可以理解。顺便告诉你,在Dumpy level页面图片里的那个工人正在通过Dumpy level观看远处一个叫做“水准尺”的东西,那是一个2米高的大尺子,由另一个人扛着,它是和Dumpy level配套的,如果你去过工地的话一定会见过这个场景。--lastman(Talk) 16:53 2006年12月9日 (UTC)(补签)
多謝解答。根據你的資料,我會將Dumpy level命名為「水準儀」;Spirit level命名為「水準管」,並建立一系列的重定向。 -- Kevinhksouth (Talk) 17:28 2006年12月9日 (UTC)
哪种三角架支撑的叫水准仪或水平仪,这个仪器上用于调平的一个构件,叫做管水准器、水准管,这些同lastman所说,没有问题,lastman所讲的那个“水准尺”也基本认同,但这个尺子似乎很少被称作水平尺。此外还有一种工具,用来非精确测量一个面是否水平或垂直,被叫做水平尺、靠尺、水平靠尺,某些时候可能也被叫做水准尺。--Ffn 05:05 2006年12月10日 (UTC)
在臺灣Spirit level叫做水平儀,至於Dumpy level,無論台灣或是大陸都叫做定鏡水準儀,水準儀另外有轉鏡水準儀WYE LEVEL、微傾水準儀Tilting Level、自動安平水準儀Self-Leveling Level
以上关于Dumpy level的讨论没错,而这个Spirit level怎么叫都无所谓,可能每个单位,学校,甚至每本书的叫法都不一样,但叫法通常和水平有关,要注意的是它一定不能叫做水准尺,因为另有所属。现在有一种叫全站仪en:Total station的仪器,融合了计算机、GPS等技术,有的甚至装有莱卡卡尔·蔡司镜头,在工程上已经代替和淘汰dumpy level了,现在只有资质很低的施工单位和农村施工队才用Dumpy level。此外,我发现你输入的水準自动会转换为水平,这个很讨厌,不知道对条目有没有影响。我觉得这些专业术语还是不转换为好,土木专业词语大多数在解放前就已经定型了,两岸差别不大,大家都能理解,一转换反而糊涂了。--lastman(Talk) 17:43 2006年12月10日 (UTC)
lastman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经纬仪在某些时候可以替代水准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则水准仪或经纬仪都可以替代,但用全站仪替代水准仪时,全站仪的测量原理是通过两点直线距离和两点竖直方向的夹角倒算出水平高差(当然实际操作时全站仪的内置电脑会自动计算出这个距离),因为不是直接测量,所以存在一个二次误差的问题,一般建筑领域短距离,普通道桥领域小高差时,多使用水准仪,像我们一般在大街上看到工程师在马路上进行操作时,很多都是使用水准仪。当然全站仪测水准高度也有好处,就是在两点高差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只测两点而得出结果,而这种情况使用水准仪则需要倒点多次,在一些大地测绘中会很有好处。但无论如何,并不像lastman所讲“资质很低的施工单位和农村施工队”才使用水准仪。--Ffn 09:26 2006年12月11日 (UTC)
这样,其实全站仪我也没用过,只知道能测--lastman(Talk) 04:37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关于图像版权

大家好,

我看到一张图像附带着这样的讯息:

This photography may be reproduced in newspapers and other periodicals, but not for adverstising or postal purposes; this photograph may not be sold, lessed or given away; it may not be used to create the appearance of a specially licensed or authorised publication or supplement. Copyright 1994 UNIVEERSAL PICTURES --Janhouse00 11:53 2006年12月11日 (UTC)


请问我可以把它上载到维基吗?

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以GFDL的方式上傳的,但,在有必要且符合使用方式的情況下,這樣的版權宣告應該是符合以Fairuse的名義上傳使用的。關於怎樣才叫『符合使用方式』,建議提供更清楚一點的資訊(例如想上傳的是哪張圖片,要放在哪個條目中使用,如何使用),讓其他有經驗一點的用戶幫忙判斷!--泅水大象 訐譙☎ 02:52 2006年12月11日 (UTC)
你好,我想上傳的是一部美國電影的劇照,我打算把它放在[美国电影列表]目錄裡的個別影片《四個畢業生》中

--Janhouse00 11:53 2006年12月11日 (UTC)

建議這張圖片只用在《四個畢業生》的條目裡面(如果條目有存在的話)且只用來作為介紹該電影的目的使用,因此不是很建議放在美國電影列表中使用,因為列表中使用此圖片並沒有『必要性』存在。且注意使用圖片面積不可佔總條目版面太高比例。還有,如果找得到,選擇的圖片應該是以該片的宣傳海報為主,而非太細節的內容劇照,上傳圖片時要在圖片敘述頁中寫清楚著作權的實際擁有者,還有他們所列出的版權宣告(也就是上面那段話),總之fairuse的使用場合規則很複雜,應該要盡可能將一切敘述清楚以便利後續的查核,才不容易發生問題。--泅水大象 訐譙☎ 03:0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

來請教笨問題,找一陣子找不到,直接問比較省事——
#的自動編號因為一些需要被間隔開來,而又從1開始編號起。請問有沒有語法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編號重新起頭(如12)開始呢?感謝。--春日 17:18 2006年12月10日 (UTC)

根據之前的試驗,只要不是連在一起使用,數字一律會從1開始。事實上,連兩行以『#』為開頭的段落中間隔了空行時,數字都會從頭開始,因此可以說是個不大便利的便利工具......--泅水大象 訐譙☎ 19:19 2006年12月10日 (UTC)
舉個例吧,也許我能幫你,也比較好講解。--百楽兎 03:17 2006年12月11日 (UTC)
  • 謝謝二位!例子嘛...
  1. 這是第一句
  2. 這是第二句
 我用個公式喔...v = \frac{dx}{dt}
  1. ←這是第三句...咦...@@

--春日 12:23 2006年12月11日 (UTC)


  • 那就改成這麼寫吧:

  1. 這是第一句
  2. 這是第二句
    我用個公式喔...v = \frac{dx}{dt}
  3. ←這是第三句...咦...@@}}

如果一定要套用那個虛線方框的話,只能透過HTML語法加上。--百楽兎 13:51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台北市長?台北市市長?

因為最近台灣的直轄市市長選舉,不少相關條目又開始被編輯,趁此機會,我提出一個之前就一直注意到的,關於政府官員的職稱的問題。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至少對於首長,台灣正式公文是以「機關+職務」來稱呼,舉例而言,台北市的老大,是「台北市+市長」,也就是「台北市市長」,依此類推,應該是「高雄市市長」、「行政院院長」及「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選舉」;但是在相關條目名稱及條目內容的敘述都被寫成「台北市長」、「高雄市長」、「行政院長」及「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這其實是不通的用法,像行政院長斷句成「行政」「院長」或是「行政院」「長」都非常奇怪。這類不通的用法在內文的表格、模板也常出現,結果有些表格、模板也往往為了遷就連結,使用「行政院」這種莫名奇妙的斷句,其實究其原因,都是一開始職稱用錯了的關係。

因此,我建議如果各位允許的話,我們來花點時間把這些不適當的職稱改過來,讓主條目名稱符合正式用法,內文的使用可以直接修改,在條目名稱方面,就用「移動」的方法,保留原來的條目,因為「台北市長」等說法畢竟還是有不少人會在口語上使用,沒有必要讓該連結消失,只是條目名稱要正式一點比較好。

另外,要提醒的是,若決定採納我的意見,對於某些職稱的規範用法也要注意,不要矯往過正,例如:「台灣省主席」是斷成「台灣省」「主席」而非「台灣省」「省主席」;在機關名稱上也是一樣,「台北市政府」是斷成「台北市」「政府」而非「台北市」「市政府」,這是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未命名 03:50 2006年12月11日 (UTC)

同意,按照严谨的文法来说应该这么写。另外,台湾不是叫院辖市吗?直辖市应该是大陆的称呼。--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54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那不是文法錯誤,而是詞語合成時的贅字簡除。例如古代的州牧也是這種情況,故稱徐州牧、益州牧等。--百楽兎 04:3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州牧」的正式稱謂不是「牧」嗎?不過,即使如百楽兎兄說的那樣,我認為以正式用法當條目名還是比較好,事實上就算是隨便慣了的台灣媒體還是遵循這個用法。而且我們也不會讓XX市長的連結消失。未命名 04: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觉得应该慎重,这未必是错误而是语言习惯。比如“外交部长”这样的用法是很常用的,而且语法上我认为行政院长就应该断成行政院 长,这个长的意思按字典解释是“主持人,机关、团体等单位的负责人”,这是非常严禁的语法,不是省略。台北市市长这样的断句我觉得是白话运动之后双音节词兴起的一个典型例子,我再举个例子,台北市副市长其实语法上可以叫做台北市副长,但是这恐怕太文言了,不符合现代人的表达习惯。--lvlLll2cl3rl3l~|留言 11:46 2006年12月12日 (UTC)

其實我之前的說法應該太武斷,在約定俗成及語言的演化下,的確不能說省一個字的用法是錯誤的,好比您提的「外交部長」,其實省略成「外長」稱呼的場合搞不好更多,但在需要二擇一甚至是多擇一以統一用法時(特別是在條目名稱上),還是以「台北市市長」這種用法比較好(而且我們仍保留原來的重定向),起碼在台灣這是正式的用法,公文及報章都是這樣用的。當然,其他地方我就不曉得了,大家可以討論討論。未命名 13: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若沒有其他反對的意見,我以後看到就順手改,至少這應該不是錯誤的更改。未命名 13:27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消歧義頁標題分別

有時有些消歧義頁標題是如這樣的東區南區中西區,亦有些如這樣的樞密院 (消歧義)功夫 (消歧義)外交 (消歧義),應那時用前者,那時用後者。Onon19820531 07:36 2006年12月11日 (UTC)

詳情可參考Wikipedia:消歧義。你說的第一種情況是「平等消除歧義」,是一個名稱可能有多種含義,而各含義中沒有其中一個有普遍優勢。例如「東區」不會是專指香港的東區,也可以是臺灣、日本、韓國內好幾個城市的東區。第二種情況是「主題目消除歧義」,是一個名稱有多種含義,而有其中一個是最普遍的解釋。例如外交 (消歧義),「外交」一般是指國與國之間的政治活動,但原來這名詞也可以指一款遊戲、一本雜誌,然而後兩者的普遍性遠不及第一個。在這情況下最有普遍優勢的解釋便佔用了條目名稱外交,用以解釋其他含義的消歧義頁就變成外交 (消歧義)。--Charlotte1125 08:21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不小心上傳到錯誤的圖片該如何刪除?

我在編輯AV端子條目時,欲上傳英文Wiki的Composite vodeo signal.png上傳,卻誤將一張老電視玩PS3的圖片當作了Composite vodeo signal.jpg而上傳。請問我該如何才能刪除掉錯誤的版本?(jpg)

除非透過有管理員身份的用戶幫忙,否則無法直接刪除圖片,但用戶可以自行用正確的圖片去取代遮蓋錯誤的版本(用一樣的檔名再上傳一次就是覆蓋),這部分是不需要特別的權限許可的!--泅水大象 訐譙☎ 10:22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模板損壞了

大家可不可以按以下的鏈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Template:Infobox_actor

我發現右上方的模板走樣了,尤其是出生日期那段後面還出現一些奇怪的數字如"465465464 65464646"。 請問該怎辦? --Janhouse00 11:55 2006年12月11日 (UTC)

該模板之前似乎被人改動過(是註冊用戶,不清楚是無意還是故意)。剛才似乎有人把它修復好了。--Moonian♨一盅兩件貢獻 主要 全部 12:15 2006年12月11日 (UTC)
不好意思,是我動到的,因為本來是要測試能否固定左方欄位寬度,因此在右方加入一個數值來測試,但好像不小心按到保存了。真是抱歉~--MIKE 17:46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我有野問呀!

今日呀!請問有無鄧麗欣既英文版計劃呀!係佢既計劃呀!用來作文既!

有鄧麗欣的英文版条目,请点击en:Stephy Tang进入,下次留言的时候请使用国语普通话),而不要用粤语,因为这里有来自各地的维基人,并不是人人都会粤语的。留完言后还要记得在后面加上“~~~~”,这样将会在你的留言背后署上你自己的名字。--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5:34 2006年12月11日 (UTC)
I don't know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kid. What is the project? If you want to copy things for your composition, just go away. How selfish and lazy you are! You should do your own homework, we have no responsibility to find material for you. Don't ask stupid question here you suck!Dobs 15: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部分贊同無風的意見:留言請用漢語;因爲這裡有來自各地的維基人,並不是人人都會粵語,國語或普通話的。另外請Dobs放鬆一些;閣下的英語句子有文法上的錯誤。Cybercavalier 15:50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的文法上有錯誤與你何干?想教我英文?想串我?想在這裡說「我在CE和A. Level的英文科成積都是A的」?想在這裡說「我是某某名校畢業的」?Dobs 16:01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成績好但不會應用,不過考試機器一副而已,不值一哂。請問你就讀哪所學校?你的导师有教過你甚麼叫禮貌嗎?請自重,別成為你母校的恥辱Ws227 16:08 2006年12月11日 (UTC)
致發問者:請使用語體文(白話文)發言,中文維基以語體文為標準語言,如欲使用粵語發言請移至粵語維基。Ws227 16:11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沒打算教人英語;只是路過點出問題。不過你的禮貌有問題。Cybercavalier 16:19 2006年12月11日 (UTC)
這裡不是學校,你既然沒有打算教人英語,幹啥指出我的文法有錯誤?是誰先有禮貌上的問題?另請Ws227不要做塘邊鶴,不要借機罵我的导师和母校,你不比我好多少。我現在反問Ws227的导师有教過他甚麼叫禮貌嗎?Dobs 16:50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指出有問題不等於教你英語(我有說出你的錯誤麽?)另外是你先有禮貌上的問題:我建議將那段英語翻譯成漢字,讓大家評理。好了,這個話題開始變成謾駡,我不再說了。Cybercavalier 16:55 2006年12月11日 (UTC)
你有說出我的錯誤,不要裝蒜:
「閣下的英語句子有文法上的錯誤。Cybercavalier 15:50 2006年12月11日 (UTC)」
這個話題早就變成謾駡,由你無故說我有文法錯誤的一刻開始。Dobs 17:06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補充我自己句子的意思:我有說出你句子那處有錯誤麽?我說錯了,sorry。Cybercavalier 17:14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決定翻譯Dobs的文字。

I don't know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kid. What is the project? If you want to copy things for your composition, just go away. How selfish and lazy you are! You should do your own homework, we have no responsibility to find material for you. Don't ask stupid question here you suck!Dobs 15: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白話文翻譯:我不知道你想說什麽,小朋友。你的計劃是什麽?如果你想抄東西用來作文,乾脆走開。你是自私又懶!你應該自己做自己的功課,我們沒有責任幫你找資料。不要在這裡問蠢問題,你發臭!Dobs 15: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粵語翻譯:我唔知道你想講啲乜嘢,細路。你嗰計劃係乜嘢?如果你想抄嘢用嚟作文,走開啦。你唔知幾自私又懶!你應該自己做自己啲功課,我哋冇責任幫你搵資料。唔好喺到問啲蠢問題,你發臭!Dobs 15: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Dobs,你嚟話依啲係唔係冇禮貌。Cybercavalier 22:29 2006年12月11日 (UTC)

雖然原發問者的動機實在是不值得鼓勵,但遇到這種事放著別理他就是了,何必動肝火呢?題外話,『suck』這個字有發臭的意思嗎?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台灣這邊才有的流行用語,但通常我們都是翻『你很遜』就是……--泅水大象 訐譙☎ 02:53 2006年12月12日 (UTC)
現在想起來『suck』可以譯「討厭」便是,『你很遜』也很好;多謝大象兄的指點。不過我都打算離開中文維基百科了(至少一段時間後才回來):對dobs這種人沒有留戀。Cybercavalier 03:33 2006年12月12日 (UTC)
请大家都冷静一点吧,互助客栈是用来讨论和维基有关的话题的,其它无关的话题大家可以交换电邮或MSN作更深入的探讨。--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4:33 2006年12月12日 (UTC)
想提醒Dobs,请维护你母校的声誉,虽然我们没有知道你来自什么学校,但既然你首先搬出你母校的名义,便请尊重她,无论你的言行对错,当你的言行引来他人非议的时候,请自重。Cybercavalier不必太过在意,其实我倒觉得挺有趣,不知道各位多大年纪,但希望我们大家能够一起伴着维基成长,也希望维基能伴着大家一起成长,我想十年二十年后,维基的这些记录都会还一丝不变地保存着的,到那时我们一起翻出这些年轻的见证,或许会更有感悟。--Ffn 05:31 2006年12月12日 (UTC)
致Dobs,既然在公開場合用英文跟人溝通,就該有接受批評的雅量,況且Cybercavalier的態度也合乎禮儀,你卻惡言相向,如果你真是尊重你的母校,請你認真檢討一下自己的態度--Ws227 13:56 2006年12月12日 (UTC)
你們可以批評什至是批鬥我,我卻不何以批評你們。我認我的態度不好,但你們不會比我好多少,是誰無故批評我英文不好在先?我幹什麼要有雅量地接受別人的批評?這裡是校園?試場?他是examiner?是誰在當塘邊鶴火上加油在先?另外Ffn兄,不是我首先搬出你母校的名义,是某人借機罵我的导师和母校,請你先看整個topic才表達意見。維基百科早就淪為「民主」核戰場,經常有「民主人士」借機攻擊持不同政見的人,有些名枚生不許別人說不中聽的話,而且有管理員縱容名枚生破壞條目,大家壁壘分明,我早已對中文维基心灰意冷。Dobs 15:11 2006年12月12日 (UTC)
批評跟無禮是兩回事,就算你認為發問者的做法不妥當,也不該用這樣的態度罵他,而別人指正你的錯誤,他的態度也不是沒禮貌,你卻惡言相向,那就是你有問題,惹到別人不高興也是因為你的態度,敢公開發言就別怕人批評,這裡沒甚麼塘邊鶴局內人之分,只要是維基人就有權發言。你認為有部份管理員不中立,請你另外提出投訴,把相關人士的帳號列出。還有,請你注意一下打字,是名「校」生不是名「枚」生--Ws227 15:57 2006年12月12日 (UTC)
你看不到問題所在,第一他一開始就沒有「指正」我的錯誤(他沒有指出我的文法有什麼錯誤並寫出正確的句子),他只是「指出」我的文法有錯誤而已。第二,這裡不是英文研討區,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批評別人的文法。第三按你的想法,是否日後在此(以中文或英文)發言的人都要有心理準備被人批評文法上的錯誤?是否從此這裡的人都要指出別人的文法錯誤和修正句子?這裡可不是校園啊!我惹到別人不高興是不對的,是否意味其他人可以惹到我不高興?第三維基人有權發言,但是否意味維基人有權發表批評別人無關痛養錯誤的言論?是否要做到雞蛋裡挑骨頭,惹人不快,你才安樂?你要雞蛋裡挑骨嗎?好!你連「指正」一詞都用錯了,你的中文真的很糟,你該回到校園重新上中文課!你敢公開發言就別怕人批評,現在我指正你的錯誤,你就該有接受批評的雅量!Dobs 17:57 2006年12月12日 (UTC)
一時用錯詞,不過你沒資格批評我,因為你的中英文都不怎麼樣而且極之無禮,是你惹人不快在先,就別怪人用更強烈的態度批評你。你可以發表一些跟發問者所詢問內容無關的東西,有甚麼資格批評別人指出你錯誤?--Ws227 14:36 2006年12月13日 (UTC)
這次問題嘅癥結係Dobs一味喺到批評人哋如何做錯,而冇因為自己嘅無禮表達過抱歉嘅態度。我自己唔想因為依件事同Dobs過唔去:其實要講句sorry都唔係咁難。用強烈嘅態度對人,就準備啤人用強烈或者更強烈嘅態度對自己。有禮貌大家都開心。Cybercavalier 23:54 2006年12月13日 (UTC)

几位以上进行的讨论与维基社群无关,请移步到各自的用户讨论页继续。- Munford 01:49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你知道嗎」的「金氏世界紀錄」

在港澳繁體下,「你知道嗎」的「金氏世界紀錄」特別礙眼,請管理員改為-{zh-cn:吉尼斯世界记录;zh-tw:金氏世界紀錄;zh-hk:健力士世界紀錄}-,謝。--沙田友 13:06 2006年12月12日 (UTC)

您可在Wikipedia:繁簡體轉換請求內提出轉換請求,另外,「特別礙眼」這種用詞很不尊重其他地方的維基人,請自重勿再以此詞,謝謝。--Ellery 03:28 2006年12月13日 (UTC)
這個早已有了,但香港的轉換表壞了。Stewart~惡龍 21:06 2006年12月13日 (UTC)

[编辑] 到底是爱新觉罗玄烨还是爱新觉罗·玄烨

现在众多清朝人物是两种都有,到底哪种更规范?多谢了。--Tian 23:27 2006年12月12日 (UTC)

中文名称不用加“·”,至少在大陆是这样的。--\color{blue}{\mathfrak{SIRIUDIE}} 04:35 2006年12月13日 (UTC)
少数民族姓名在大陆使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45 2006年12月13日 (UTC)
在香港絕大部分不用間隔號,不論中外人士,如艾殊利·高爾,會變成艾殊利高爾、路易·威登會變成路易威登等等。--Onon19820531 08:59 2006年12月13日 (UTC)
但香港大部分書籍的西式人名都加入「·」。--Iflwlou 13:57 2006年12月14日 (UTC)

余以為在標點符號被引入到中文(應是白話文運動後吧)之前,所有人名不應該有隔音號。--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4:58 2006年12月14日 (UTC)

好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满族和蒙古族人名都不加“·”,但其他少数民族人名现在的大陆媒体都加。--方洪渐 04:1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關於埃塞俄比亞政府對索馬利亞內戰的介入條目

我正在翻譯埃塞俄比亞政府對索馬利亞內戰的介入,不知為何在"翻譯請求""新聞動態"下出現了不知名的問題,查了一段時間也找不出原因,可以幫幫忙嗎?akoo 08:32 2006年12月14日 (UTC)

已解決(Template出現問題)akoo 03:46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Automatic conversion

I have a question about Automatic conversion system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I red about that in meta[9]. But I see that when someone edit the page they must see character-mixed page. And I heard that many chinese in Main land, can't 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but if they want to edit wikipedia, they must to see and to understand these, doesn't it? So I want to know that do Chinese Wikipedia has plan to solve this problem or, do you have way to clear these? --Masoris 06:01 2006年12月15日 (UTC)

Not only mainland Chinese have difficulties rea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from Taiwan, Hong Kong, or even overseas also have same problem reading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However, it's not tot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wo character system so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articles by guessing a few different words. And, if you can practice more on reading mixed content you will overcome the struggling very soon. So, I don't think it's necessary to develop certain technology to solve this.--泅水大象 訐譙☎ 20:14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更有效的中文输入法

目前我用南极星的拼音输入法来输入简体中文,但是我觉得效率很低。请问有什么更有效且容易上手的输入法? --Janhouse00 08:59 2006年12月15日 (UTC)

  • 無蝦米不錯用,只是要學,大概一個月就上手,常打的話,三個月後就很快了。--資訊呆呆 05:34 2006年12月16日 (UTC)
  • 我用清华紫光拼音输入法,比南极星好很多,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下一次登录 05:48 2006年12月16日 (UTC)
  • 最近刚试了一下智能狂拼,感觉词组匹配的准确率比紫光要高,基本上一句话的拼音一次敲完,然后不需要重新选词。可以试一下 - Munford 06:26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从其他语言维基翻译的条目是否要注明翻译来源?

我从英文维基翻译了几个条目。请问是否要注明条目的资料来源是翻译自英文维基?如果需要,是否应使用像黑寡妇蜘蛛这个条目中“文献来源”那样的形式?梦魇 04:49 2006年12月16日 (UTC)

  • 若是翻譯條目還沒翻完,在條目開頭加上Template:Translation,並加上該其它語言的連結,e.g. 來源是en:Hip hop music,加上[[en:Hip hop music]]。詳參Help:跨語言連結--資訊呆呆 05:53 2006年12月16日 (UTC)
  • 谢谢資訊呆呆的提示。不过我翻译的那几个条目是已经完成了全部翻译,并且添加了跨语言链接。是否还需要特别注明是翻译自英文维基?梦魇 06:34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如果你希望注明的話,可以在條目的討論頁加入Template:TArticle模板。條目內文的參考資料一項應如實填上原文所羅列的參考文獻,翻譯自某維基本身不能作為參考資料,那是「自我參照」。又我已改正黑寡妇蜘蛛的參考文獻樣式和在討論頁加入了上述模板,你可以用以參考。--Charlotte1125 06: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按照GFDL,翻譯條目應當註明其來源,並且給出確切的條目版本。-- ran留言) 08:17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太感谢Ran了!此问题终结梦魇 09:45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哦,应该是特别感谢Charlotte1125才对,不过也谢谢Ran的提醒梦魇 15:38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請求翻譯wikimedia:资助頁面

最近看見wikimedia:资助頁面有兒過時了,可否請擁有Wikimedia帳號的用戶可否幫忙更新信息?謝謝。--Shinjiman 10:17 2006年12月16日 (UTC)

應該要讓社群很容易知道,Wikimedia的中文內容需要修改時,需要找誰來處理。答:書生兄、維游兄。--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5:20 2006年12月17日 (UTC)
好像Alexsh兄是否有Wikimedia的帳號呢?如果有的話可以找他幫個忙。 :) --Shinjiman 05:30 2006年12月17日 (UTC)
你要幫忙翻是可以啦,麻煩請對照wikimedia:Template:Fundraising2wikimedia:Fundraising來翻譯相關文字(我忙翻了沒啥時間)--Alex S.H. Lin 17:00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自由女神玛丽安

对应Marianne,建议合并,或者将自由女神条目写成更广泛的内容以对应Liberty (Liberté)。--travel 22:26 2006年12月16日 (UTC)

根据英文维基看,玛丽安只是法国版本的自由女神,还有一个英国版本的自由女神:布里塔尼亚。-下一次登录 01:29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编辑上的查证问题

我编辑好了,要提供给网站查证,如何做?阿仔

[编辑] 元素碘

為何“I”的中文叫做碘?有什麼由來嗎?

取iodine的音「典」,再加上「石」字。算是引進西洋學術時量身打造的新字,不見於古籍。--Koika 21:29 2006年12月17日 (UTC)
其實這點建議放進條目内。zzz....很睏 找我 01:29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緊急求助!特色條目羅馬帝國遭移動破壞

特色條目羅馬帝國及其討論頁遭移動破壞,雖然有用戶以剪貼方式貼回原文,但原有的編輯歷史完全移到了其他頁面,而且幾過幾次不同的移動,編輯歷史不知到了那裡去。詳參:[10][11]--Charlotte1125 16:13 2006年12月18日 (UTC)

編輯記錄在此User:Nedug—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59.104.186.26 (對話 • 貢獻) 所加入的。
目前只找到Talk:羅馬帝國的編輯歷史是在Talk:Iiii:RoflCopter/Sandbox這頁面,羅馬帝國的編輯歷史不見了。--Charlotte1125 16:25 2006年12月18日 (UTC)
管理員們已經在Skype通報找回了,正在恢復並保護。--笨笨的小B | 20巷 16:26 2006年12月18日 (UTC)
謝謝。--Charlotte1125 16:37 2006年12月18日 (UTC)
搞定了,先保護起來再說(這睡前活動還挺刺激的...XD)--Alex S.H. Lin 16:41 2006年12月18日 (UTC)
这位破坏者显然对维基挺熟悉的,知道运用多个马甲和我们捉迷藏,好在我们是人多力量大。--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52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何謂CMMS

:鴻海的CMMS是什麼可以詳述?

郭台銘--百楽兎 01:5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可否将英文维基中的图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中?

我翻译的一篇英文条目中有一张图是英文维基中的,我想把它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中,然后在中文维基的对应条目中使用。请问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那么除了将原先的版权信息照搬以外,还应如何写明原版来源于英文维基以及其原上传者的信息?--梦魇 16:37 2006年12月19日 (UTC)

英文维基里可以使用海报、合理使用等的图片。这样的图片不能上传导共享资源中。只有自由图片才可以。上传后请注明来源是英语维基(最好有一个链接),以及使用原上传者的信息。--Wing 16:39 2006年12月19日 (UTC)
谢谢Wing。看样子我要花时间查查英文维基中图片的各类版权信息了。--梦魇 16:50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命名规则

清朝皇帝的条目,前面两位是以全名为条目名,比如爱新觉罗皇太极,后面的以年号加“帝”,比如光绪帝。最后一位又以全名:赙仪。应该同意一下吧,选哪个呢,其他朝代还有以庙号命名的。名字、庙号还是年号?多谢了。--Tian 21:21 2006年12月19日 (UTC)

请参看wikipedia:命名常规,关于中国皇帝的命名已经有统一的意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8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如何新增一個語言

請問如何新增一個語言 像廣東話、閩南語、客語等等

到元維基的頁面申請。[12]去申請即可。另提醒發言之後要簽名(可以用上排工具欄左上第十個按鈕)--ffaarr (talk) 00:40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基金會贊助頁面翻譯

well,今天下午已經翻了大半(在wikimedia:User:Alexsh/fundzh),不過有些地方不太會翻,請各位幫個忙:

  1.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is a 501(c)(3) not-for-profit devoted to sharing free information with every person in the world. Our projects collect this content from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process it, and make it readily available online in over 200 languages. These efforts are supported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people like you, who believe that knowledge means power and that knowledge should be free.
  2. Donations are tax-deducti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may or may not be elsewhere; see deductibility of donations.
  3. Wikipedia merchandise at Cafe Press:我目前先翻成維基商品館…不過希望有更好的中文稱呼。

謝謝。--Alex S.H. Lin 14:06 2006年12月20日 (UTC)

  • 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 Inc.)是一個符合501(c)(3)條款的非營利組織,目標是向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提供自由的知識。我們的計畫蒐集、處理來自世界各地人們所提供的內容,使這些超過200種語言的資料可以在線上被閱讀。這樣的嘗試是被像您一樣慷慨激昂,而相信知識就是力量、認為知識應該自由的人支持。
  • 在美國捐助是可以免稅的,但在其他地方不一定。請參閱资助的免税政策
  • Cafe Press上的維基百科商品

--笨笨的小B | 20巷 14:30 2006年12月20日 (UTC)

對了,下半部要改一下,要改成3 x 3的格式並加上Wikiversity:

  •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計畫(了解更多...
  • Wikiversity:自由的學習工具

--笨笨的小B | 20巷 14:33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有關迫擊炮臼炮條目的合併

臼炮條目在最初建立的時候是定向到迫擊炮,稍後由原作者Kallgan擴充。臼炮和迫擊炮實際上是指同樣的火炮,只是中文使用的方式不同,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查過英文版也確定這是在同一個條目下的項目。我建議加以合併,Kallagan建議先投票,所以我就拿到這邊來討論和投票,看看大家的意見。謝謝。--cobrachen 17:40 2006年12月20日 (UTC)

補充一下,目前已經有迫擊炮的分類,如果要將臼炮獨立出來,那麼是不是也需要在分類上加以區分?如果要區分,怎麼區分比較恰當,希望各位也能夠一併考慮這些問題。謝謝。--cobrachen 17:48 2006年12月20日 (UTC)
(!)意見虽然英文名称一样,但是臼炮与迫击炮有很大的不同。臼炮是古代和近代使用的、大口径的、通常用于攻城作战的大型火炮,身径比在10:1以下;迫击炮则是现代的、小口径的、便于拆卸和携带的、以支援步兵小单位(连、排)作战用的轻型火炮,身径比在10:1以上。事实上,臼炮和迫击炮的区别,有些类似导弹与火箭炮所用的火箭之间的区别(尺度上)。日文也是将两个条目分开的。目前条目内容与迫击炮近似,但是我会逐渐加上补充内容的。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8:05 2006年12月20日 (UTC)
(!)意見--我看了一下幾個其他語言版本,目前只有看到日文版特別分開,如果要參照日文版的定義方式,這就有另外一個衍生的問題:我們需要依照其他語言版本嗎?如果說要採用,那麼為什麼要用日文版而不是英文版或者是德文版的區分法呢?臼炮在日文裡有這樣的區分,中文是不是來自日文的關係呢?不知道有誰知道這個來源的?
其次,以迫擊炮的定義來說,倍徑在20以下的都包含在內,口徑大小,是否一定是滑膛,到近代是沒有特別區分。我對臼炮的了解是過去中文對於這種火炮的稱呼,而在當時是沒有迫擊炮這樣的名稱。因此,若是要分開成兩個條目的話,怎麼樣去界定什麼時候或者是情況下稱呼是臼炮,而什麼時候是迫擊炮呢?因為這會關係到條目的命名和分類,因此也需要考慮一下。--cobrachen 18:19 2006年12月20日 (UTC)
我支持Magnae Virtutis,他并不是依照日文维基,只是说日文维基也有同样的做法,以支持其不合并的主张。由于语言的不同,条目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例如英文中就没有“生活”一词,只能对应到“personal life”或“daily life”,而相应的中文则是“个人生活”、“日常生活”。合并还是不合并,关键看中文两个条目本身。Magnae Virtutis已经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暂时不合并,等条目创建的差不多了,再根据内容判断。-下一次登录 22:11 2006年12月20日 (UTC)
我了解他是參考日文版的做法,所以這也是我想要提出來的地方:日本這樣分和其他的語言版本,或者是一般的出版品當中的分類法都不相同的時候,著重於日本版的分類方式或者是參照他們的分類方式的理由和優缺點在哪裡?畢竟維基在撰寫的時候需要其他可以佐證的說法,除了中文和日文的條目以外,我目前還沒有找到特別去區分他們是不同種類火炮的說法,反而是過去看到的是偏重在翻譯或者是使用上的差異而以。你說要等到條目建立差不多再來判斷,那麼分類和條目移動不就變成一個不小的工程,而且也佔據資料庫空間,若是可以在一開始就先取得一些共識,讓有興趣撰寫的使用者有一個可以參照的共識不也可以省去一些猜測的地方呢?
如果要將他們分開,並且也願意接受兩者形成兩個不同的分類時,那就需要作出明確的定義,譬如說什麼情況下叫做臼炮,而什麼情況下叫做迫擊炮,倍徑10以下是臼炮的說法或者是定義出自哪裡?這些都得要有更明確的資料來源才能確定,而不是單單看日文版的做法覺得合適就採用。
將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提出來也是因為有使用者開始撰寫相關條目,光是一個德國的卡爾列車炮就有兩種倍徑,分別是10以下和10以上,那麼,這要叫做迫擊炮還是臼炮呢?支持哪一種說法是一回事,有明確的資料參考也是需要提出來的。--cobrachen 23:31 2006年12月20日 (UTC)
并非参照日文维基的做法,而是说,有些英文名词,在使用汉字(包括日文汉字)表示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释义,比如石臼、砂浆、臼炮和迫击炮都是mortar,蓄水池、水柜、油槽、坦克都是tank,火车、裙裾都是train,栅栏、铁轨都是rail。英文是用消歧义的方法解决的,但是中文就不必重蹈这样的覆辙。--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4:42 2006年12月21日 (UTC)
有關語意上的差異這一點我了解,不過要在中文方面區分他們就需要有明確一點的定義,其中,倍徑在10以下要分類到臼炮的定義出自何處?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協助其他使用者在撰寫或者是編輯條目時的參考。此外,臼炮如果這樣區分,那算不算是迫擊炮?兩者都算是外來名詞中文化的結果,我的印象如果沒錯,臼炮很可能是從日文過來的,因為早其中文翻譯裡面對於火炮有詳盡區分或者是介紹的材料是從日文翻譯英文版的書籍,在經過不是很恰當的中文翻譯之後出版的,這個影響很深遠,到現在還有。如果有人見過巴爾幹炮這個辭,那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了。
有明確的資料顯示這樣的定義與區分,在撰寫編輯上能夠協助使用者,我並不反對分開,然而我到目前為止並未看到有任何火炮的分類裡面將倍徑10以下的另外加上一個。--cobrachen 14:56 2006年12月21日 (UTC)
軍艦メカニズム図鑑 日本の戦艦〈下〉 ISBN:4876872228 第123-124页。以倍径区分。13以下为臼炮(10以下的出处是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13至20为榴弹炮,20以上为加农炮。18世纪以前,臼炮广泛用作海军的舰炮,以及攻城炮。如果翻译成“迫击炮”就有些滑稽了:“纳尔逊指挥英国军舰向法国舰队发射迫击炮”,“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向君士坦丁堡城墙发射迫击炮”……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13 2006年12月23日 (UTC)
另外,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词并不等于一定有问题,也不等于一定不能用。一些不常用的日文汉字词被自然淘汰了,比如“案内”,或者还有你说的“巴爾幹炮”。 英文维基将迫击炮和臼炮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单词在英文中无法区分开,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中文维基何必生搬硬套,把英语里面的这种缺陷搬过来呢?这里这里都明确给出了迫击炮的发明时间:20世纪初(确切地说,是日俄战争期间),以及发明人(en:Leonid Gobyato),发明方式(将老式的47毫米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en.wikipedia:Leonid_Gobyato:In Port Arthur, Leonid ... designed together with General Roman Kondratenko the first mortar that fired navy shells in the close range under angle of 45 degrees)。这里明确地证明了臼炮和迫击炮不会是同一种东西,戈比亚托发明的是迫击炮不是臼炮,否则的话19世纪以前各国海军和攻城部队所用的Mortar(比如法国1832年制造的那门Monster Mortar)是谁发明的?还有这里:“However, it was not until World War I and the Stokes trench mortar devised by Sir Wilfred Stokes in 1915, that the modern, man-portable mortar was born”,英文不区分臼炮和迫击炮、容易造成语意混乱、名称混淆的缺点,在这里暴露无疑。他们甚至都不能把迫击炮定义成“modern mortar”,否则的话小戴维和卡尔就无法归类。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25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有關黑珍珠蓮霧綠帶Fonda

黑珍珠蓮霧綠帶是本人新創的名詞,需要得到許可文件Fonda

我相信你的問題是為何新創的條目黑珍珠蓮霧綠帶會被列為懷疑侵權。由於你在條目上寫的文字與[13]相同,而此網頁上已有"Copyright (C)"和"All rights reserved"字樣,維基百科不能接受有版權的文字寫入。如果你希望在維基百科使用上述文字,而你又是上述網頁的擁有人,請在該網頁上聲明放棄版權,並以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的形式發佈,便可在維基百科使用該段文字。不過,那段文字其實也是廣告,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希望你能以客觀、非廣告、非原創研究的筆調撰寫條目。請參考以下文章:Wikipedia: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Wikipedia:版權常見問題解答Wikipedia:非原創研究。--Charlotte1125 02:46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一大堆用戶頁面掛了notchinese模板

見鬼了,剛才我看自己的用戶頁面,發覺被掛上notchinese模板。我以為是被惡意破壞,但我看看我用戶頁的原代碼,卻沒有{{notchinese}}這字串。後來看這個模板的鏈入頁面,天啊,原來有上百個用戶頁面也掛上了這個模板!我不知道是哪個模板出事,請各位幫忙檢查一下,謝謝。--2006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華德禹(來這裡噴口水) 12:36 2006年12月21日 (UTC)

現在又沒有了,真奇怪--2006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華德禹(來這裡噴口水) 14:19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用戶頁

在下愚魯,想問問各位一些有關用戶頁的問題。在用戶頁可以看到有人用 user 的東西以介紹自己,但是我如果要自己建立一個來介紹自己,請問要怎麼建立,譬如:

該用戶使用Mozilla Firefox中文維基百科作出貢獻

就是介紹自己是使用Firefox瀏覽器來瀏覽網路的,但我是使用Internet Explorer來瀏覽網路,那請問我要怎麼建立一個新的呢??--衖追命 13:38 2006年9月17日 (UTC)

你可以查看别人的用户页的关于你想要的标识的代码(点击编辑就能看到),然后copy到自己的用户页上,至于代码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杨惊羽 11:23 2006年12月9日 (UTC)

我无法注册新用户.因为总是验证码错误或丢失,我该怎么办.请各位教我如可注册.多谢大家

[编辑] 屢次修改中華成棒隊隊員國籍

這是對其他那一欄中的這個標題提出看法,因為被擋住進不去,故留言於此。 條目中並未提及各選手前標明的是"國籍"還是"隊籍",竊以為,只要明示這是各隊員的哪一種身份歸屬,或可平息爭端。極端一點說,就說所標的是隊員的"省籍"好了,這樣寫上"台灣"就不會有人反對了吧?(除非有來自福建省連江縣的....好吧,我承認我在搞笑..)67.103.245.50 06:42 2006年12月9日 (UTC)

[编辑] 其他

捷徑
WP:VPM
互助客栈 – 其他
本页讨论维基百科的任何话题,下列话题除外
有关维基百科的新闻 - 有关维基百科的方针 - 有关维基技术 - 對於編輯的求助
提出新问题。發表言论后请务必署名。方法:點擊編輯框上方工具栏的 Image:Signature_icon.png 按鈕

这里的讨论将定期清理并存档,同時會尽可能移动到与讨论主题有关的对话页。
已移动到其他地方的讨论在存檔中。

存档

</noinclude>


[编辑] 求助:辩论赛

明天晚上要我去辩论,本来我不是很会辩论,只是写驳论厉害一点,他们就把我叫去代表我们班出战,而且还是一辩。我们的辩题是“素质教育该不该废除考试”我们是反方,就是不该废除。现在恳请各位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或者陈述,以及对方可能的陈述和批驳的办法。其他建议也十分欢迎。另外,素质教育居然没有,辩论里面写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希望改改。--氢氧化钠 NaOH 11:50 2006年12月9日 (UTC)

香港沒有甚麼素質教育啊,不知台灣有沒有,也不知寫甚麼好。但如果是我則會設法說明素質教育和考試不是對立的,怎樣互保不足,考試對學生怎么利多于弊,考試應該改革而不是取消,也可以考慮考試用的時間和精力,應試方法,考試制度對學生怎樣有甚麼益處(還有壞處),給學生的鍛煉,社會上其他需要考試的地方等等。--Computor 14:20 2006年12月9日 (UTC)
  • 前几年广西出了个黄矿矿还记得吗?他爸爸写了很多关于素质教育的东东。Google 一下应该就有许多,可以作为反方的靶子。 --澍子 14:08 2006年12月9日 (UTC)
找了一下,看了看似乎看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能说具体来吗?--氢氧化钠 NaOH 14:21 2006年12月9日 (UTC)
  • 嗯,那看来只能参考何祚庥谈教育了。可是越看越不认同他的说法。 --澍子 14:33 2006年12月9日 (UTC)
看了看,也觉得他的观点太片面,不过其中一些观点还是可以引用。再有,想到对方可能提出的一些观点:
  1. 有考试在,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意思是说考试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有考试存在,素质教育就不能实行。)
  2.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意思是说应试教育这样体制由于考试而存在,而应试教育根基牢固,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3. 考试不能作为检验人的标准。(这里强调的是考试在一些情况上的失真,有其偶然性,也涉及试题不佳和考试作弊等。)
如何反驳上述言论?另外我们辩论下面都是学生,对考试深恶痛绝,恐怕会对对方猛烈鼓掌而对我方视而不见。如何能让观众对我们的观点产生共鸣呢?--氢氧化钠 NaOH 14:55 2006年12月9日 (UTC)
題目中的「考試」有定義了嗎?如果沒有,可試著定義對方所認為的「考試」太狹義,是指會造成死讀書、為考試而讀書的那種考試,而你們的所認為的考試是為素質教育而設計、可避免應試教育缺點的新式考試。而且考試只是素質教育眾多評估標準的一種,不會100%採用考試結果來檢驗學生,而考試卻能給素質教育一些客觀性的參考指標,所以不需要廢除考試制度。--百楽兎 15:35 2006年12月9日 (UTC)
百乐兔一启发,有了。要先发制人,在对方获得掌声之前拿掉他们的武器。指出那种测验不出素质的考试,你们深恶痛绝,必须改革掉,改成可以带来快乐学习的考试。接下来就是玩弄定义。其实高考(台湾叫大专联考)谁也改革不掉,先说着就是了。 --澍子 15:59 2006年12月9日 (UTC)

这是不错的。考试其实就泛指各种能力的测试,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说大来。可是若果他们拿科举来说可能就不好办了。他们如果说科举选拔了孔乙己、范进这样的庸才,我可以说科举同样选拔了张之洞康有为这样更多的贤人。但他们可能拿1905年废除科举来作文章,说科举之废除和科举废除之后的发展来证明考试应该废除,这如何办?--氢氧化钠 NaOH 03:47 2006年12月10日 (UTC)

  • 科舉廢除以後,在臺灣一樣還是有公職考試阿,高考、普考。  --郁翔 04:48 2006年12月10日 (UTC)
  • 科举废了,但是曾经借鉴过中国科举的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没有废。需要的是考试制度的现代化。祝晚上好运。 --澍子 09:01 2006年12月10日 (UTC)

[编辑] 辩论赛结果

事实上原来安排的辩论赛,由于我们年级有五个班,和另一个班抽到签要战3场,就因为准备的比较多,所以安排了两拨人(其他班都是一拨人战两场)。我是第二拨。结果我们班第一轮输了。我就没得上去了。不过从这一场另外两个班辩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班得上,应该是能够赢的。--氢氧化钠 NaOH 11:30 2006年12月15日 (UTC)

  • 输赢无所谓,认真做过准备就好。完事以后一起克石记吃鲁菜粉没曾? --澍子 16:22 2006年12月15日 (UTC)
那天搞清楚这个东西,也没克奏什么昨,反正坐在下面在凯看。那天摁是冷死银,也没晓得是天冷还是廊子点。后来也觉得这个东西摁没廊子公平,银家都是搞一场的,我们要搞两场,结果骨干力量挨扯散了,实在摁没得法。第二天清早八早起来跑克食堂要了二两切粉,汤菜,没敢放辣椒,也是我自己没廊子吃的辣。--氢氧化钠 NaOH 11:33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波美拉尼亞翻譯問題

我在幾個月前完成了主條目,現在想修正譯名,碰上翻譯問題。波美拉尼亞是借用拉丁語的譯名。現時該地為德波兩國所有,前者稱之為Pommern,後者稱之為Pomorze。德語辭典及講述德國行政區的網頁,一般都譯Pommern為波莫瑞,但波蘭的Pomerze從未有譯名。大陸政府的網頁,一般稱Pomerze為濱海地區(意譯)。

波美拉尼亞省也有條目了,但問題是普魯士/德意志帝國/德國在1815-1946年間統治波美拉尼亞全境,故此我創建的波美拉尼亞省發生歧義。英文維基已經有對應條目en:Province of Pomerania (應該可以稱為波莫瑞省)。

那麼,德國曾經/現在統治的部份叫波莫瑞(音譯),波蘭的部份是否要改稱「濱海」(意譯)?如果有歧義的話,屆時就要將波蘭三個涉及此地名的省,稱為波蘭西濱海省(英文:en:West Pomeranian Voivodeship)、波蘭濱海(英文:en:Pomeranian Voivodeship)和庫亞維-濱海省(英文:en:Kuyavian-Pomeranian Voivodeship)。

這個問題涉及數十個德波行政區和該地歷史的條目,希望大家來討論一下。--Xieza 13:54 2006年12月9日 (UTC)

我搜索了一下,波美拉尼亞省最好重定向到滨海省,参见:[14]。Provinz Pommern译名待查。另,格但斯克应重定向到革但斯克,参见:[15]--lvlLll2cl3rl3l~|留言 01:57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世界地名录》,同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地图集》1978年至2005年各版本,都将该城称为格但斯克。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谢谢。--lvlLll2cl3rl3l~|留言 04:56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反覆參考了英語和波蘭語維基,又參考過波蘭語發音、大陸網頁和書籍,雖然不懂波蘭語,但大致分析如下:

简体中文 英文(本表按英文字母排序) 波兰语 来源
库亚维-滨海省 Kuyavian-Pomeranian Voivodeship Kujawsko-Pomorskie pl:Kujavy (音译)+ Pomorze (意译)
大波兰省 Greater Poland Voivodeship Wielkopolskie 意译
罗兹省 Łódź Voivodeship Łódzkie pl:Łódź约定俗成音译
下西里西亚省 Lower Silesian Voivodeship Dolnośląskie Silesia音译
卢布林省 Lublin Voivodeship Lubelskie pl:Lublin音译
卢布斯卡省 Lubusz Voivodeship Lubuskie en:Lubusz Land/pl:Ziemia lubuska约定俗成音译
马佐夫舍省 Masovian Voivodeship Mazowieckie pl:Mazowsze约定俗成音译
奥波莱省 Opole Voivodeship Opolskie pl:Opole音译
波德拉谢省 Podlasie Voivodeship Podlaskie pl:Podlasie音译
滨海省 Pomeranian Voivodeship Pomorskie 意译
西里西亚省 Silesian Voivodeship Śląskie 音译
喀尔巴阡山省 Subcarpathian Voivodeship Podkarpackie 意译
圣十字省 Swietokrzyskie Voivodeship Świętokrzyskie 意译
瓦尔米亚-马祖里省 Warmian-Masurian Voivodeship Warmińsko-Mazurskie pl:Warmia+pl:Mazury音译
西滨海省 West Pomeranian Voivodeship Zachodniopomorskie 意译

約定俗成是指譯音表並非這樣翻譯。另外,究竟叫「海濱省」還是「濱海省」好?想不到這個詞語也要斟酌。--Xieza 05:59 2006年12月10日 (UTC)

根据《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在大陆使用的简体中文中,应译作滨海省,还有下希隆斯克省和希隆斯克省应译作下西里西亚省和西里西亚省。--Hennessy 06:40 2006年12月10日 (UTC)
滨海省和库亚维滨海省。个人意见,希隆斯克省和下希隆斯克省翻译为西里西亚省和下西里西亚省更妥当。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6:42 2006年12月10日 (UTC)
再修改。希隆斯克及類似名稱會作為重定向頁。--Xieza 08:05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通知一下,我創建了波蘭行政區劃,簡短的省份內容也轉貼到條目波蘭。--Xieza 14:19 2006年12月11日 (UTC)

赞同Xieza兄的做法。我现在已经出院,终于又可以参与耽搁许久的印度历史和维基标准译名计划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42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沒有不適合維基百科的User

有人在批踢踢提到User:李學忠&林秀英。下面這段文字是我在2006年1月10日寫的,他們的離開是我寫這些文字的原因之一。

...... 維基百科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運作,漸漸有了一些既定的模式,經過討論,也形成了方針與指導等等。這些是好事。因為這樣可以提升維基百科的品質。 但是,我覺得,規範應該是針對條目內容,而不是User。也就是說,經由大家討論得出的規範,是用來約束條目的撰寫,而不是User的加入。 當一些管理員等級的維基人跟我描述一些「維基怪胎」時(例如用奇怪的翻譯方法的某User,還有堅持不願意被管而對所有其他資深維基人都帶著敵意的某User),我也覺得很好笑。但是,當這些「維基怪胎」退出維基時,我卻無法像我的伙伴一樣感到「鬆一口氣」甚至欣喜,相反地,我覺得擔憂而遺憾。 ...... 可以理解的,當不了解、不熟悉維基百科的語法和運作模式,甚至不認同、不喜歡維基百科的種種規範的User進入維基百科時,比較資深的維基人會感到不耐和厭煩。畢竟,維護一個同質性高的社群,總是比較容易。但是,如果因為這樣,而主動或被動、有意或無意、積極或消極地把某些人拒於維基百科之外,我堅信,那是違背維基精神的。 ...... 我認為,有所謂「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但是,絕對沒有「不適合維基百科的User」。 如果可以,我希望大家對有些格格不入的User多些耐心。我當然不會覺得每個人都有照顧新人和怪胎的義務,但是至少不要作直接或間接的排擠。心力足時間夠的前輩,多花一些功夫幫忙一些未上軌道的新人以及不願意上軌道的怪胎,對維基百科絕對是好的。對刻意搞破壞的人當然不需要客氣,但是對「幫倒忙」的人卻應該心懷感恩。 總之,我反對維基百科形成一股排他性的主流(不管它是不是菁英主義)。如果說我在維基百科裡,有什麼堅持的地方,就是這一點了。......

快要一年過去,看到有人提起,我又把這段話翻出來看。(首先我要說,用「怪胎」兩字很不禮貌,我要道歉。)
我的感想是: 現實經驗讓我不得不承認,包容和善待當時我所謂「未上軌道的新人以及不願意上軌道的怪胎」,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甚至讓條目維持工作的成本提高非常多。但是,「有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而沒有不適合維基百科的User」,這一點,我還是很堅持地相信著,也對「維基百科形成一股排他性的主流」依然抱著堅持的反對。
底下這段話,不介意重複的話,我就再講一次:
我當然不會覺得每個人都有照顧新人和怪胎的義務,但是至少不要作直接或間接的排擠。心力足時間夠的前輩,多花一些功夫幫忙一些未上軌道的新人以及不願意上軌道的怪胎,對維基百科絕對是好的。對刻意搞破壞的人當然不需要客氣,但是對「幫倒忙」的人卻應該心懷感恩。--mingwangx (talk) 04:43 2006年12月10日 (UTC)

同意Mingwangx兄的感觸,其實在新人的溝通上有時一些最初接觸時使用的話語或字彙,往往決定了此人日後是助力還是阻力的關鍵。不過我認為,其實維基百科在尋求的參與者不見得要是學術上的深度,而是要有良好的溝通度,因此,如果來人是實力優秀但卻難以溝通的典型,假若未能真的透過適切的方式達到共識而導致對方離開,以某個層面上來說,也不見得真的需要感到太過惋惜。還有,『怪胎』這個字眼真的不太好,可能得想個比較中性點的替代名詞來用吧。--泅水大象 訐譙☎ 07:03 2006年12月10日 (UTC)
赞。--Mountain 07:23 2006年12月10日 (UTC)
認同Mingwangx的意見。--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8:42 2006年12月10日 (UTC)
同意Mingwangx。順便回應一下大象,就我所知,小銘用怪胎這個字絕對不是惡意喔!怪胎在他口中是稱讚。--Theodoranian|虎兒 =^-^= 13:58 2006年12月10日 (UTC)
讚。Mingwangx的意見與我早前發言對壓對應Winertai、大象、虎兒和cobrachen來幫忙travel的原因異曲同工。還有,「異樣人」應該算是比較中性點的替代名詞。另外,誰是「堅持不願意被管而對所有其他資深維基人都帶著敵意的某User?」,可以私底下告訴我吧。

我當然不會覺得每個人都有照顧新人和異樣人的義務,但是至少不要作直接或間接的排擠。心力足時間夠的前輩,多花一些功夫幫忙一些未上軌道的新人以及不願意上軌道的異樣人,對維基百科絕對是好的。對刻意搞破壞的人當然不需要客氣,但是對「幫倒忙」的人卻應該心懷感恩。 -- Mingwangx,《感言:面對維基怪胎》,02:14 2006年1月10日 (UTC)。

我建議放進維基人語錄,大家覺得如何?zzz....很睏 找我 14:0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次出手,下次收手。我也不喜歡冒犯人。zzz....很睏 找我 14:32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也在想「堅持不願意被管而對所有其他資深維基人都帶著敵意的某User」是誰,不過想不起來。呵呵。--mingwangx (talk) 15:21 2006年12月10日 (UTC)
User:李學忠&林秀英这两位用户我当时与他们共事过。现在这里的许多关于罗马的条目还是他们写的。我一直认为,他们的离去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件事,不完全是他们不听劝告的原因,我们是否也有沟通不善的错误?毕竟,他们不是破坏者,而是真正作出了贡献的维基人。还有几位用户的离去(大多去了英文维基),我也觉得十分惋惜。--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3 2006年12月17日 (UTC)
說到這個,讓Wikipedia:人身攻击進化為更合適的方針吧。感覺不願上軌道的人中,很多喜好粗口/說話凶狠,這也是歷次大規模編輯戰的常見原因之一……64.94.46.59 06:16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土共”为何用不得?

有人举例时随意用了“土共”一词,惹得某人(不屑提这种人名字)暴跳如雷,声言受到了污辱。“土共”一词,原来出自香港,指那些土生土长的香港亲共势力(这些人在97后已渐被中共抛弃),早已进入汉语/粤语,只有亲共人士、共产党员才会认为是污辱。客观存在的概念为什么用不得?也太狂了,你们还没有攻占佛罗里达,就想规定中文维基要姓共?中文维基就是被这些极端分子搞到声名狼藉的。 --澍子 16:2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随便抄几则香港媒体标题,给这种“土”得不知道“土共”这个词的开开眼界:
《中央支持特首 土共紧急转呔》
《香港狗头,土共跳墙》
《点解香港会有土共?》,Yahoo!知识
《白痴的特首,迷信的土共》
《特首与土共蜜月结束?》
《香港“土共”不就是只能为共产党一生忍辱负重的蠢人吗?》
奉劝这个“土共”在为统一大业捐躯之前,先把中国香港搞搞掂先。 --澍子 16:36 2006年12月10日 (UTC)

你看,这下你一口气用了几个土共,开心了没?--lvlLll2cl3rl3l~|留言 16:4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教训土共,不必客气。 --澍子 16:48 2006年12月10日 (UTC)

好说好说。--lvlLll2cl3rl3l~|留言 16:5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澍子,這是第二次,請不要再挑起爭端。--Theodoranian|虎兒 =^-^= 16: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Ban IP directly, say nothing to him. No mercy!Dobs 17:10 2006年12月10日 (UTC)

請不要再挑起爭端。--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2:58 2006年12月11日 (UTC)

提外话,我有点好奇,澍子到底是受到中共的何种对待?如此痛恨中共?可否说说让我们这些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者长长见识?当然若不方便不勉强。--真實事求是() 10:10 2006年12月11日 (UTC)

人各有志,有的人无法改变自己二等公民之现状,转投中共,亦属可以理解。不过听说陈平在中国过得并不如意。 --澍子 10:26 2006年12月11日 (UTC)

你用充满恶意的眼光在看任何事情,我已经说过,在维基搞政治是最愚蠢的事,不管你是亲共还是反共。要劝你的是,政治只是工具,重要的是道义,若你的所做所为,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与共产党又何异?反对坏人者,不代表就是好人,例如台湾民进党愚弄人民,轻视道德、颠覆民族,法轮功虽然反共,但其宣传迷信愚弄人民更甚,难道就值得我们支持吗?以你的言论来看,即使你反共,也不见得是什么好货色。
据我所知,陈平人在泰南而不在中国,你的言论给我的印象是,好象一人支持某事情,就必定是利益考虑一样(必须要说明,我从来只将任何政党当工具看待,不会信仰任何政党),若依你的思路,你这么反对中共,难道就是为了要移民台湾?没有用的,现在很多大陆人在台湾连二等公民都不是,并且台湾现在注重本土化,推广去中国化,跑到台湾人家当你是偷渡客,山客,不是反共义士,这点你千万不要误解,不要以为你反共就可以讨好台湾或美国人。--真實事求是() 04:34 2006年12月12日 (UTC)
  • 粗体我帮你加的,让人好对你的精神状态有个评估。 --澍子 12:46 2006年12月12日 (UTC)
无所谓,我说的是事实,大陆消息封锁,所以很多事你都不知道。你别白费心机扮演什么“反共义士”了,现在台湾人,美国人都不吃这一套,要混口饭吃,我劝你还是加入共产党实在些。--真實事求是() 05:14 2006年12月13日 (UTC)
没兴趣,你要入共产党请自便。另外,你并没有资格用“很多事你都不知道”来教训别人,请自重。 --澍子 05:37 2006年12月13日 (UTC)
“很多事你都不知道”也是事实论述,依你的言论推理而得,所以请自重不要乱说话。原来你除了会装“反共义士”,还会装孙子呀!在我的讨论页发表一些严重病态,已可以被封IP的言论,在这里又装得老老实实,还真会装!你那些言论我将会好好保留,是研究“超级反共义士”不可多得的材料,也让人看看你这位“反共义士”是如何的超级法。有可能会感动一些台湾人接纳你哟!--真實事求是() 08:50 2006年12月13日 (UTC)

请问这次争论从哪里说起,土共一词用在香港激进亲共人士中的使用似乎还基本合理,但如果应用到普通条目中,也如澍子所言该词“出自香港”,所以可能会有地域中心之嫌,具体状况还是针对具体条目而言吧。--Ffn 10:37 2006年12月11日 (UTC)

  • 维基里极端主义的小白还真多啊。还是说因为个别小白嗓门特大而造成了一种数量众多的错觉?---- >>φ(◎◎へ)Talk 15:44 2006年12月11日 (UTC)
  • 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共產黨」被港府弄得聲名狼藉,美國已故總統列根曾公開稱蘇聯為「邪惡帝國」,把共產主義從道德高地中壓了下去,現在對不少香港人來說,「土共」有吐糟「親北京」人士之意。--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6:20 2006年12月11日 (UTC)
  • 共產黨之所以在香港聲名狼藉,實為中國共產黨所累。中共在大陸十年搞文革,1967年在香港搞暴動,將戰後想在香港安居樂業的市民嚇怕。而北京1989年的鎮壓,將餘下對他有幻想的香港人嚇怕。不過,在還沒有文革這類東西的時候,共產黨的名聲在香港也不太差。其實世界上有不少地方的共產黨是很不錯。HenryLi 06:47 2006年12月13日 (UTC)
  • “土共”乃“香港土生之共匪”之缩写也。消灭反人类反文化反历史的万恶共匪是每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民國九十五年 08:57 2006年12月13日 (UTC)
匪只是國共雙方互貶之辭。對香港來說,多數人也沒有什麼匪的感覺。HenryLi 16:58 2006年12月13日 (UTC)
  • 多到内地跑跑(不用太远,番禺就行),接触一下官员,就会有匪的感觉的。--澍子 01:20 2006年12月14日 (UTC)
  • 香港多數人對中國共產黨的印象,源於六七暴動和lìusìshìjiàn。厭惡「土共」詞語的人請諒解一下。反過來說,「土共」不是一個可隨便使用的詞語,你可以在某些條目中合理地介紹「有人會用『土共』一詞」,但不能從自己口中說別人是「土共」。--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09:22 2006年12月13日 (UTC)
  • 土共是1997年以後才多聽到,以前多數叫左仔,左派。HenryLi 16:54 2006年12月13日 (UTC)

[编辑] 開玩笑的建議——制定「中文維基假期」

既然現在各人都覺得爭吵總是不斷,那我倒是覺得可以考慮全部用戶(不管註冊與否)都不能編輯某些天,當作徹底的「中文維基假期」好了~
起碼可以節省伺服器負擔(笑)--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6:0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唉,碰巧看到你的留言,我才想打兩句說話。最近,這裡實在有很多激進人士發表偉論,只在爭辯無聊東西。政治嘛,大家都有不同政見,但依我認為,愈是執著的人,政治勢力愈喜歡他們,因為讓他們有更好的工具/更多票數。可惜的是,有爭議的還包括非政治條目,連最基本、不需置疑的寫作方針(不是規則)都被人懷疑。我開始明白,為什麼部份「中文」用戶都轉到英文維基做事了。--Xieza 17:22 2006年12月11日 (UTC)
英文维基骂的更凶,只是焦点略有不同,请参见en:Talk:Atheism里的28个存档。呵呵。-下一次登录 02:39 2006年12月12日 (UTC)
本來就是英文吵得更多。英文維基人口眾多,只是大家少參與英文維基而不知而已。中文維基吵的,英文維基也一樣吵,而且吵得更激烈。吵其實是關注的表現,沒有人關注就沒有人吵。HenryLi 03:13 2006年12月12日 (UTC)
開個維基中毒症治療中心也不錯。得罪了,各位大大。Stewart~惡龍 15:56 2006年12月12日 (UTC)
我们有一个wikipedia:维基假期--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13 2006年12月14日 (UTC)
這個假期只是針對用戶,不是針對整個中文維基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6:48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中国武警枪杀藏人后观察被害者尸体的照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士兵在枪杀藏人女尼次日,到囊帕拉山口观察被害者尸体”的照片为何删除?此照片已经进入历史,属于“合理引用”,删除也无法掩盖真相。 --澍子 02:32 2006年12月12日 (UTC)

假如管理员真的是想"掩盖"真相的话,为什么没有投票把整个条目都删除掉?为什么没有把条目底部的外部连接(包括报道、照片、视频等)删除掉?你这个"掩盖事实"的逻辑说得通吗?删除照片是因为它不符合fair use,请参见[16]的第五条。
总之,我强烈建议你不要轻易地assume the worst of people(把别人往最坏里去想)。-- ran留言) 16:55 2006年12月12日 (UTC)
這裡沒人可掩蓋真相,我們關注的是圖片版權問題。如果原作者願意使用PD, GFDL, CC-BY等自由授權,便歡迎上載有關圖片。--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4:58 2006年12月14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35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编辑] 臘月還是十二月

移动至Talk:农历十二月。-下一次登录 01:50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呼吁大家不要再用“共匪”一词了

最近在互助客栈里看到有一些维基人用“共匪”一词来指称中共或中共党员,所以想在这里呼吁一下,请大家避免使用这个词。中共在中国大陆有7000万党员,我们每个中国大陆的维基人身边可能都有一堆中共党员,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亲人,也可能是朋友,是同事,这些人和我们一样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我甚至认识几个大陆维基人也都是中共党员。用“共匪”一词来指称中共或中共党员会令他们非常难受,中共党员在维基上快成弱势人群了。中共犯过的一些严重错误,都应该由中共高层去负责,而不要把骂名强加到一个群体的上面,拜托大家了。另外,我本人不是中共党员,发出这样的呼吁来源于我的一位朋友看到互助客栈的讨论后在Skype里和我讨论的观感。最后,希望互助客栈能成为一个充满礼仪,良性交流的地方,谢谢大家。--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50 2006年12月13日 (UTC)

支持這樣的呼籲!我想在事過境遷之後,『共匪』兩字只適合在介紹歷史時被提及,但不適合被用在任何人身上,尤其是維基百科參與者身上!--泅水大象 訐譙☎ 19:15 2006年12月13日 (UTC)
(+)支持。即使是不關條目編寫的討論,我覺得也不應介入太多政治議題,更不必用含強烈政治色彩的詞彙稱呼別人,徒惹爭端。維基百科的討論「不是進行價值判斷爭論的地方」,更「不是用於鼓吹觀點的演講臺」(詳參:Wikipedia:禮儀)。--Charlotte1125 19:30 2006年12月13日 (UTC)
我以前也曾犯過這個錯誤,現在此再次認錯。這是我新手時期所做過的膠事之一。--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03:33 2006年12月14日 (UTC)
  • 如果有人说:“纳粹党员在德文维基上快成弱势人群了。纳粹犯过的一些严重错误,都应该由纳粹高层去负责,而不要把骂名强加到一个群体的上面,拜托大家了。”您瞅着觉得还像话么?我怎么看怎么觉着不是个味儿呢?另外,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中文维基上绝对不是“弱势人群”,应该是占了来自中国维基人的绝大部分,特别是管理员中,包括长夜无风在内,并且掌握了话语权。有这样的弱势人群? --澍子 17:59 2006年12月14日 (UTC)
澍子说话要有根据,你的指责很多时候很没有道理,也很不讲礼貌。我承认我曾经是共青年团员,但我在维基百科的贡献绝非是为中共服务,只是出于我对知识的兴趣。这里的管理员都为维基百科贡献良多,大都很好的理解这里的中立政策。请不要随意指责别人为中共政权服务。--Mountain 12:37 2006年12月15日 (UTC)
請大家注意,這个澍子因為在我的對話頁中說些不堪入目,低素质的話,已經被管理員封了IP,但他以轉換電腦的方式,不停的上維基亂捣乱,若有人發現他進行破壞請通知管理員封其IP。--真實事求是() 14:48 2006年12月15日 (UTC)

一句題外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用戶模版{{User hate CPC}}中,也是用了共匪二字;雖然本人極端反共(尤其是中共),但亦過得這有點過火。另外,順帶一提,{{User no king}}中的小框框竟顯示出「民主萬歲」,明顯是暗示君主主義不民主;不知大家認為有沒有需要修改一下呢?--Dr.Tam 13:52 2006年12月15日 (UTC)

两个模版是我所做。关于君主制,我对政治制度不了解。所以请任意修改。关于中共,每个人都有喜好政党的自由,「共匪」一词在那个模版中只是情感宣泄,没有它意,如果有更好的词语,欢迎代替。不过既然有支持共产党的模版,也理应容许反对共产党的模版存在。何况「毛泽东思想」那个模版也是我做的,所以并不是说政治倾向的问题。--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2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做這種模板應該是實話實說吧,沒道理什麼弦外之音都加上去。我早前就已經問過,中文維基會否將大部份用戶框改為以個人名義(用戶頁)發佈,只保留語言和地區等。這容許各用戶自行挑選不同款式的同類用戶框,但又不影響百科本身。--Xieza 02:58 2006年12月16日 (UTC)
澍子,既然你猜得出我曾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那你肯定也来自中国大陆,因为你深知其中的内情,中国大陆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难道你不曾加入?我6岁的时候读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那天和全年级的同学一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在我印象中,我只记得和高年级的学长们一样,都有了红领巾。我13岁那年读初中三年级,当时班上只剩几个学生没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我们是重点中学,班主任在毕业前夕还是很尽责的把我给突击入团。对一个6岁或13岁的小孩来说,懂得什么是政治呢?--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5:44 2006年12月16日 (UTC)
  • 这不也同时说明我曾经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不算什么吗?况且我稍懂事些就跟大队、辅导员弄得很不愉快。现在为了高考入团的现象还存在,14岁的人很多已经懂事,并不认同,完全是被迫,这样的博客很多,真是可悲。我对他们没有不好的看法,怕的是些执迷不悟的。 --澍子 06:53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你这个澍子别忙着攻击其他人参加过什么团体,还是先检讨一下自己的文化,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吧!别人参加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如何?言谈风度比你好上万倍。你这个澍子因为参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才有机会进了大学,结果素质还差成这样(你在我讨论页内的发言就是铁证),对不起国家父母的栽培,是不是该好好检讨?--真實事求是() 09:22 2006年12月16日 (UTC)
澍子,我没认为你曾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算什么,我也没有认为自己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被迫,所以我也平静的看待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加入中共,不管他们是因为政治信仰还是纯粹为了升学求职等方便,因为他们加入前和加入后也都是平常人一个,一样和我吃饭,一样和我去唱K,一样和我去打球。这样的平常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匪”?如果中共党员是匪的话,那么曾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的你我都是什么?“匪”的接班人?--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0:30 2006年12月16日 (UTC)
其實,入了共青團和先峰隊,也不代表人家是信奉共產主義的;即使人家真的信奉共產主義,共產主義者也有所為的「修正派」和極端共產主義者。正如香港和澳門某些福音派的新教學校和天主教學校一樣,不少學生都會加入學校的團契,很多人都不是真正的信徒;所以,我們不應該視共青團的團員都是中共的間諜,正如我們不能將學校團契的團友都是新教徒一樣。--Dr.Tam 10:46 2006年12月17日 (UTC)
  • 澍子先是指责这里的共青团员如何如何,转头又说“我曾经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不算什么”。别人的辩解你一句不肯听,给自己辩解的时候可挺积极,别人加入少先队可能没什么,但作为一个纯而又纯,满wiki抓“网特”,骂“共匪”的坚贞民主斗士,居然如此轻描淡写的对待自己的历史污点,而无一丝一毫反省之意,未免让人。。。--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36 2006年12月17日 (UTC)
  • 我觉得任何人加入过少先队都不算什么,不是为我一个人辩解。连民事责任年龄还没到。共青团有一部分团员也没有到民事责任年龄。但是党员总是成人吧?既然享受特权,那至少也要负点政治责任吧,让我BS一把都不乐意?这么说吧,不是每一个纳粹党员都是罪犯,但总是历史污点吧? --澍子 11:45 2006年12月19日 (UTC)
  • 为什么共产党被称为“匪”?是因为它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在此之前除了土匪以外没见过比共产党更凶恶的犯罪团伙,无以名之,所以将其称呼为“匪”。但这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共远比历史上任何土匪的危害更大。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汉语中,要形容一个人或者组织穷凶极恶罪大恶极,就会用“共产党”一词。正如过去人们用“匪”这个词。--民國九十五年 11:04 2006年12月17日 (UTC)
你要宣傳你的思想,請到你的BLOG或者是你自己的網頁上寫,你愛怎麼寫都可以,但是維基不是讓你做這種宣傳的地方。--cobrachen 14:41 2006年12月17日 (UTC)
  • 如果某些人认为“共匪”一词冒犯了自己,大家可以考虑使用“镰刀斧头帮”一词。--民國九十五年 11:04 2006年12月17日 (UTC)
警告,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Isnow 14:18 2006年12月17日 (UTC)
    • 鉴于民國九十五年多次在wiki挑起编辑战,我么应当称呼民國九十五年为“wiki捣乱分子”,如果民國兄认为“捣乱分子”一词冒犯了自己,大家可以考虑“编辑战大师”一词。--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36 2006年12月17日 (UTC)

请民國九十五年和Louer都讲文明,不要作无谓的攻击。大家有话好好说。--travel 19:40 2006年12月17日 (UTC)

你没有搞明白,在这段话里面,民國九十五年没有攻击谁,但他的话里面有逻辑问题。我模仿他的话,也不是要攻击谁,而是要点名这个逻辑问题。--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02:55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的印象中互相骂“共匪”、“蒋匪”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人们的语言,现在恐怕只有非常老的老人家才会如此坚持这些过时的词汇,还得是顽固的老人家,比较开通的老人家都不会再用这些过时的词汇。--方洪渐 08:32 2006年12月18日 (UTC)
原來我是老人家啊,shina共產黨的惡行不會因為土匪建國後洗腦的人變多就改變,在正式場合不會有人稱呼他們共匪,私下多以匪類稱之的可是不少啊--59.115.216.174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20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你連匿名用戶也不是,藏頭露尾,盡說傷人說話,天不知你才是網特,來破壞維基百科。--Iflwlou 16:46 2006年12月21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20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以你的標準,似乎你之外所有人都是「共匪」,你扣人帽子扣得很爽,頗有紅衛兵的餘風。什麼吊銷你的賬號,你不懂開多一個賬號嗎,以你可換IP破壞別人的用戶頁,開賬號對你來說輕而易舉啦!什麼封鎖了你上網,維基重重封禁之下你也可以留言,禁什麼禁,你以為除了共產黨之外其他用戶死的了?港澳台三地的管理員死的了?世界各地華文使用者管理員死的了?就算共產黨禁得中國大陸用戶,也禁不了天下悠悠之口,你放一萬個心好了。你說共產黨騒擾人民,你卻騒擾維基人,你跟共產黨有什麽分別,我就你話人「共匪」是假,你是「真共匪」才真,什麼「企图散布反革命言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你想恐嚇誰?師濤被判刑,是雅虎自已墜落,出賣用戶,共產黨才將之收押。維基成立以來,哪個用戶被共產黨捉過?維基出賣哪個用戶,有你就找出來。你那麼不肖維基,為什麼不去更多「共匪」的百度百科,反而在維基攪亂,問你是何居心?

一句話說明,想在這裡生存就守維基的規舉,不然就將你攆出維基百科。--Iflwlou 12:51 2006年12月22日 (UTC)

似乎吵的不亦樂乎?只能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論中國人、台灣人抑或是香港、澳門、新加坡人,在維基百科應該都要以一家人同理對待才對呀!--陋室(亭中茶話) 14:21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巴士阿叔来了

最近有个新的用户巴士阿叔自称就是巴士阿叔陳乙東),他在自己的对话页上贴上了竞选香港特首的竞选纲领,不知是否违反维基政策。他还在Talk:陳乙東删除前人留言(估计是不熟操作所致),并贴上竞选纲领,我已经做了回退。提请大家关注一下。--鸟甲 20:20 2006年12月13日 (UTC)

他又再删除前人留言,張貼所謂競選綱領,已經對之警告,再破壞就封禁。--Iflwlou 13:33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現在中國大陸地區都是如何通過網路封鎖的?

似乎維基百科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封很長一段時間了,可是仍然能看到不少大陸維基人(不用轉換看到簡體字),你們都是用什麼方法看維基百科的? 為何原來首頁上看得到回報問題會被取消呢?明陽明 20:31 2006年12月13日 (UTC)

他們不經過內地網絡供應商上網便可以避開封鎖--Dr.Tam 12:35 2006年12月15日 (UTC)
使用代理服务器。--HP 20:07 2006年12月17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29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编辑] 圖片都沒有了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2006年11月Wikipedia:新條目推薦/2006年12月的圖片都沒有了!!是不是制度改了?Stewart~惡龍 21:13 2006年12月13日 (UTC)

這是為不同瀏覽器的排板兼容考量而不設圖片的,例如在IE瀏覽中,太多的圖片會引致左面文字不能排在一起。同時亦考慮了有關推薦的圖片加上後,圖片可能會被刪除的問題,這個可以看看一年多前的推薦存檔便知。此外在英文維基的en:Wikipedia:Recent additions 87起,已經不再加上圖片。--Shinjiman 05:09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雙星双星系统

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吗?因为从文中内容来看,似乎是差不多的概念。例如二者的类型中都有光學雙星。而且仔细阅读二者全文,根本区分不出二者的差异在那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24 2006年12月14日 (UTC)

或者这样说,他们目前所对应的英文:雙星(Double star)和双星系统(Binary star)在天文学上是否同属于一个概念?--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27 2006年12月14日 (UTC)
根据两个条目的描述,我觉得不太一样。双星在地球上看起来很近,而双星系统是它们真的很近,而且还互动。也就是说双星系统一定是双星,但双星不一定是双星系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日食时的太阳和月亮是双星,但不是双星系统。-下一次登录 06:40 2006年12月14日 (UTC)
Binary star可稱為連星。--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08:27 2006年12月14日 (UTC)
但是从目前的内容上真的区分不出来二者的差异--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11 2006年12月14日 (UTC)
  • 可能给条目取名的人,正是为了区分下一次登录所说的两种情况,但在天文学文献中,用的是光学双星和物理双星这两个词汇来区别的,而不是用双星双星系统区分的。所以建议这两个条目合并。--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5:00 2006年12月14日 (UTC)
如果真如Louer所说,真的是一个好办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05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慶祝門又開了,進來張望一下

互助客棧前陣子給保護起來了,我等IP用戶因而只能看不能寫。本來這也沒什麼,只是沒看到保護的原因,不知應該如何自我改進。後來互助客棧各個部份陸續解禁,就剩這個"其他",我就想啦,這是不是代表消息、方針、技術、求助等都容IP用戶開口,"其他"這一部分,就不要來胡扯了?現在全都解禁了,可是我還是不明白保護的理由為什麼突然消失了。可能頁面保護與否是不需要理由的,而我等IP用戶就等門開了再進來,門沒開就在外頭乖乖的等就是了。67.103.245.50 00:31 2006年12月15日 (UTC)

页面的保护是需要理由的,详情可见:Wikipedia:頁面保護方針,其实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种情况,1、发生了持续的编辑战,2、发生了持续的恶意破坏。特别是后一种,页面常常被清空或替换成其它内容,而破坏者又常常变换动态IP来破坏,很难封禁,实在没办法封堵时,只好把破坏者常破坏的页面都保护起来。如果您感觉到页面保护期间不方便的话,建议您可以注册一个帐号,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0:52 2006年12月15日 (UTC)
我也覺得應該有理由,而且這個理由,以及保護多久,應當放在看得到的地方。或者就立個告示:『沒註冊的不要進來』也是可以。總得讓人明白呀。67.103.245.50 04:33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长夜无风,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

长夜无风,我不过指出你是或者曾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根本没有涉及你所不同意的共匪等用语,你即滥用管理员权力,给我加上“污辱他人”的莫须有罪名,予以封禁。这说明你自己都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就已经是一项辱名。真是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幸有以知之。 --澍子 15:13 2006年12月15日 (UTC)

你難道沒有發現你最近的發言其實就像你上面所說的是同樣的行為?你如果不能冷靜一點的觀察事情,無論你說的事情是多麼的正義光明,還市無法被其他人所接受的。請你好好思考一下吧。--cobrachen 15:21 2006年12月15日 (UTC)
同意Cobrachen的說法。請大家都心平氣和討論吧。--Xieza 15:42 2006年12月15日 (UTC)
刘晓波在反思六四的时候说过,他们那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带有共产党教育的痕迹。哪怕是在反对共产党专制,争取民主自由的时候,往往也不由自主的用的是共产党的那一套语言和思维模式。在wiki上也有那么一些人很明显的印证这一观点。民主的真义是对“敌人”的妥协,对“谬误”的容忍。而不是绷紧阶级斗争的弦,满世界的寻找民主的敌人。满wiki的寻找“网特”。--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6:52 2006年12月15日 (UTC)
  • 我巴不得没有维特,可客观上这些人影响写条目啊。有些事情没法儿妥协,骂又没有用,想想也是,人家已经决心干这个了,怎么会怕他人的评价。 --澍子 17:13 2006年12月15日 (UTC)
维基是百科全书,不是民主实验场。这里需要的是做事的人,不是自封的救世主或者斗士。不过我还是建议管理员在涉及到自身的纠纷中最好回避。--Alexcn 17:26 2006年12月15日 (UTC)
你这个澍子 竟然还有面子上来维基胡乱指责他人,脸皮真厚。你在我留言页的发言已经被多人看到,文化,道德素质之低完全展现,有何资格指责他人?--真實事求是() 02:34 2006年12月16日 (UTC)

Louer说的好啊,左或右到底哪个目的正义且不论,澍子的斗争手段和极左几乎如出一辙这个手段的正义首先就没了,而这本来是共产党最被诟病的地方,你这不是“小共产党”(典出李敖称民进党为具体而微的小国民党,贴切呀贴切)吗?--lvlLll2cl3rl3l~|留言 17:52 2006年12月15日 (UTC)

請大家注意,這个澍子因為在我的對話頁中說些不堪入目,低素质的話,已經被管理員封了IP,过后他以轉換電腦的方式,不停的上維基捣乱,若有人發現他的踪迹請通知管理員封其IP。--真實事求是() 02:22 2006年12月16日 (UTC)

澍子,你指责我滥用管理员的权利是没有依据的,我封禁你IP的理由是“澍子的IP,人身攻击”,你的用名户因为在真實事求是的用户页里进行人身攻击而被Wing封禁一周,期间你依然用马甲或IP在真實事求是的用户页里进行人身攻击,第一次用Uponsnow时被Jasonzhuocn封禁,第二次用IP24.6.215.61被我封禁,你所有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可以在User talk:真實事求是#天朝弃民何来道义可言?里查到,我封禁你的依据是根据Wikipedia:封禁方针#扰乱一节的“嚴重人身攻击”。我封禁你的IP在前,你说我曾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在后,我怎么可能因为这个而封禁你?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吧?中国大陆能读上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曾经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你不要告诉我你没有加入过以上两个组织。--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5:01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借口还真不少。这次滥权倒不是大事,希望不要再滥权在条目上把维基百科引向绝路。维基有些条目已经被你们搞得很像国内的教材了,什么“英勇抗击”、“野蛮侵略”、“不平等条约”,这是看主旋律电影吗?我觉得非常恶心。维基百科不应该是“红色经典”。顺告,我没有加入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澍子 06:18 2006年12月13日 (UTC)
可你加入过中国少年先锋队,一样是中共领导下的政治团体。另外,不要把你觉得恶心的事算在我头上,下次指责我的时候请查查我的用户贡献再说吧。--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44 2006年12月16日 (UTC)

非關百科全書編輯且充滿人身攻擊的討論,可以停止了嗎?充滿情緒的對立言詞反而無法讓意見充分獲得理解。希望澍子能明白。--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7:19 2006年12月16日 (UTC)

  • 什么人说过wiki百科支持红色经典的言论了。你举出例子来,我相信马上就会有人去改的。另外提醒澍子,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样,是共产党的核心组织,是未来的党员。从组织关系上讲,澍子当年是接受过胡景涛同学直接领导的。这个罪名比作为政府雇员的职务行为“网特”可严重多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5:46 2006年12月16日 (UTC)
  • 呵呵,还直接领导呢,间接都谈不上吧。长夜无风同学是助手,也非核心,我还能核心?外围得不要再外围了。基本上属于受害者。 --澍子 11:50 2006年12月19日 (UTC)
    • 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受害者,这没错。但唯有你说起来就有点哪个了。。。因为是你率先指责别人的共青团员身份。那你刚开始指责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考虑别人是受害者呢。等到自己也被扯进来了,就“基本上属于受害者”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15:10 2006年12月19日 (UTC)
這個澍子在禁封期間仍然上維基亂發言,且其發言無關維基,意在針對人,顯然大有藐視挑戰維基規則之意,建議延長其禁封期,他用的馬甲似乎也沒禁封,請管理員行動。--真實事求是() 15:51 2006年12月19日 (UTC)
他可能使用的是tor,所以封禁没有用,反而影响其他人上网,有的时候对明显不讲道理的发言不必过于反应激烈,鲁迅曾说过:“最大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都不转过去”。--方洪渐 08:16 2006年12月20日 (UTC)
即然馬甲無法封,那建議延長封其用戶及最初IP的時限,例如封一個月,這樣至少可以增加其上維基的麻煩,總不能讓其在這裡耀武揚威,一副維基拿他沒辦法的嘴臉,而甚麽都不做吧。毛澤東說過“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對付流氓的做法可不祇轻蔑一種。--真實事求是() 15:51 2006年12月20日 (UTC)

我已将澍子重新封禁一周,对维基百科的政策算是有个交代。关于最近维基百科上流行个人攻击的问题,我认为:

我们不应忘记善意推定的原则,无论别人多么不可理喻,无论别人说出多么难听的话来,只要他还没有堕落到到处清空页面的地步,我们就应该假设他的善意,就应该将他的行为归于他对维基百科政策的不熟悉(而不是他本人的立场或态度问题),就应该耐心地和他讨论,不要辱骂、嘲笑、讽刺他。我第一次来维基百科时,就对书生发过火,他却很礼貌、很耐心地来和我讨论,化解争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去效仿。

假如还是不行的话,那么就请大家到虎儿的页面去,读一读那段加黑的文字,消一消气。=) 我们维基百科终究是一步百科全书,不是论坛或者blog,就算互助客栈和讨论页被粪青霸占,只要我们把条目和帮助页面做好,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有粪青想在讨论页骂街,就让他去骂吧。-- ran留言) 16:30 2006年12月20日 (UTC)

贊同,其實我倒不是生氣,嘲諷的目的是要讓他知道難受的滋味,有些人沒難受過是不會成長的,相信經過這次教訓,以後他就不太敢亂說話了。--真實事求是() 11:16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請大家關注一下每週翻譯

這個星期的每週翻譯是阿拉伯語聊天字母。請有興趣的人協助翻譯。(為什麼要把每週翻譯從首頁上拿掉?!) -- てんくうのおか(talk) 04:20 2006年12月16日 (UTC)

Talk:首页上有以下文字:
  • 首頁的再改版正在討論是否進行,歡迎發表意見。

虽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不过有必要检讨一下目前首页上「特色内容」一栏设置之重复性与必要性。这个版块的设立有相当高的重复性。把最新选出的特色条目展出,实在是没有必要,反正展出也是迟早的。特色图片更新速度太慢,非常容易造成审美疲劳。特色列表也是一样。现在关注焦点一栏被撤,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和每周翻译必然受到影响。今天已经是12月16日了,显示的提升条目居然还是黄山(应该是中国了,虽然我不赞成提升这个太有争议又太大的条目),可见质量提升计划及各项活动均受影响。当初Shizhao有在互助客栈/方针里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但是似乎并没有取得共识让特色内容上首页。--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8:58 2006年12月16日 (UTC)

附带说一下,黄山在提升期间编辑了68次,神舟六号则有52次,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9:07 2006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申请对条目“琉璃厂”进行保护

user:唐戈多次在讨论结束前将个人研究成果(琉璃厂别名“留离厂”)加入到条目中,有引起编辑战的趋势。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7:14 2006年12月16日 (UTC)

請到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中提出。--Shinjiman 08:34 2006年12月16日 (UTC)
user:唐戈的意见不充分。不能把私人日记看的太严肃。--travel 19:34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英語譯音表終於完成

本來我想藉著研究英語語音,做好這個表,可是礙於技術限制,又不清楚譯名手冊的音譯標準,只好仿照其他譯音表,只引用了手冊的資料。這表(1993年推出)列出的國際音標可能已經過時,如有錯漏,歡迎提出。--Xieza 14:57 2006年12月16日 (UTC)

辛苦了!(給個連接:Template:英語譯音表)-- ran留言) 17:31 2006年12月16日 (UTC)
但是沒工具查
八卦下,不知道Allen Walker按照這個標準怎樣翻譯XDDDDD--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1:07 2006年12月17日 (UTC)
這正是我留言的原因。比如說Allen Walker,Allen ælən (根據cambridge英英讀音)是「阿倫」,Walker wɔ:kər(英英讀音)是「沃克」,譯名手冊是艾倫·沃克……美英讀音的話,沃克又變成瓦克。不過現任美國總統名字中的Walker,大陸官方仍然譯作沃克。雖然如此,但英語國家名人眾多,我不得不做這樣的譯音表,最少給大家多一個參考資料。--Xieza 02:22 2006年12月17日 (UTC)
值得祝贺!Xieza兄已经独力完成了许多许多译音表,辛苦了!我现在又可以从病房重返维基了(笑),一定会帮Xieza兄分担其他一些表,正好手头参考资料充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50 2006年12月17日 (UTC)
還是統一按照英英吧,比如Carter總統沒有見過譯成卡爾特爾的。按照方言音譯的話會很麻煩,比如蘇格蘭人名,按蘇格蘭發音的話,還要專門買蘇格蘭出版的詞典來對照音標,太過麻煩。-- ran留言) 04:58 2006年12月17日 (UTC)

User:Ran兄说的对。另外,所谓“官方媒体”(其实大陆哪个媒体不是官家的,这里指像参考,人民一类的非FQ报)也是重要的确定译名依据。而各行业的译名,就要由该行业的主流媒体,而不是一般报纸来确定。比如军舰:舰船知识;飞机:航空知识,虽然这个已经FQ化了,不过译名还是大陆最标准的。电子游戏,就得以电软和UCG为准,而不能去看什么体坛的“生死格斗”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09 2006年12月17日 (UTC)

要是有个自动的人名表就好了。--travel 19:33 2006年12月17日 (UTC)
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搞到其他語種的譯音資料?比如波蘭語、捷克語、匈牙利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希臘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波斯語之類的?-- ran留言) 20:25 2006年12月17日 (UTC)
有,不過我需要更多時間來做這些。波蘭語和土耳其語這類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會比較快完成。推出日期,我認為按照需要而定。最常用、最麻煩的英語表固然是做了,但仍然可以改進。阿拉伯語這類語言,就會是大工程了。那本手冊往往沒有列出可靠的非拉丁語字母組合。好像俄語表,我是參考過俄語字母、俄語發音等條目,甚至用上google和參考書,方才確認到手冊資料可靠,不過還是要稍作改動。所以,順便提醒有意做列表的人,如果整個表只是引用來源,就填上資料來源四字;如果是集合各方資料(甚至自己的語言知識),就填上參考資料吧。--Xieza 04:56 2006年12月18日 (UTC)
Xieza兄不必担心。我把《世界人名翻译字典》上的译音表和各种主要语种的“-汉字典”后面的表核对了一下,发现基本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个基本就是可靠的对应表了。我核对过的有俄语,法语,德语等。但是还有一个字典版本的问题,我查的基本是外研社的,可能还要再看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58 2006年12月18日 (UTC)
版本確是問題,也就是我不用人名字典做德法譯音表的原因。我曾看過葡漢辭典,葡語表跟我上傳的應該一樣。香港很缺乏這類參考資料,只好拜託大陸的朋友幫忙查證了。--Xieza 11:50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建议编写一份如何撰写条目的指南

感觉现有的帮助太笼统、简单,看了以后还是不知道怎样写条目。所以我建议写一份关于如何撰写条目的指南,包括如何查找条目的相关资料、如何描述、如何找寻人手、编写中的心得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他有帮助的网站等等。然后可以加入到欢迎模板里,让新人很快就能上手。---- >>φ(◎◎へ)Talk 08:47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支持霜!非常好的建议。不过操作的人需要选择一下,不要把新人带坏了。--travel 19:31 2006年12月17日 (UTC)
我刚进来时这些帮助看晕掉了,及其混乱,现在还有很多不明白--lastman(Talk) 18:14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或者是建立一個條目將已經有的幫助整哩,整合在一起,簡要一點,並且加上一些說明以幫助新手。此外,小天使計畫和詢問處也可以大力推廣一下。--cobrachen 21:24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生活 vs 个人生活

我认为Category:个人生活应该重定向至Category:生活,“生活”的默认情况就是“个人生活”,其他则应该注明,例如“社会生活”、“动物生活”等。-下一次登录 09:08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支持。就像上面说的,有动物生活,但不是默认作生活。--travel 19:27 2006年12月17日 (UTC)
当然这种默认只是通常的情况,例外还是有的。--travel 19:29 2006年12月17日 (UTC)
沒特別意見,其實最早是只有category:个人生活,這是學習英語維基的分類而來,後來才有生活的分類,兩者合併起來的確比較合理,用生活二字也比較簡潔。如果要合併,把條目合併以後就可以把被合併的分類提交刪除(並把跨語連結也貼過來並在至少一個外語那邊的連結作修改),目前分類頁面用重定向反而會造成混亂--ffaarr (talk) 01:21 2006年12月19日 (UTC)
好,我会处理好的。-下一次登录 02:37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如何在外國人名使用分隔號?

根據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德語姓名如有von(馮),就與姓氏分開寫,例如奧托··俾斯麥。但是法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姓名不是這樣,例如夏爾·(de)高樂、(Don)吉訶德和文森特·(Van)高。這類貴族稱呼怎樣處理?目前有不少非德語姓名的人物條目,還是按德語形式命名,可能需要做重定向了。--Xieza 10:25 2006年12月17日 (UTC)

按照约定俗成来比较好。--travel 19:25 2006年12月17日 (UTC)
其实各种人名词典后面的附录中一般有相关说明。但是Xieza兄提到的梵高,就属于典型的传统译名了,俾斯麦和哈定这类也是约定俗成的典型例子。幸好这些都是“古代”的名人,现代人士基本上按统一处理,比如威尔士亲王已经不翻译为“查理”了。但是考虑到本笃十六世的例子,他即位之后该不会又变成查理三世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53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想肯定会变成查理三世的,因为没有查尔斯一世和二世。--方洪渐 08:06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winertai的主妇专用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Jasonzhuocn(talk)在19:20 2006年12月17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就知道他的品味了。怕怕。--travel 17:36 2006年12月17日 (UTC)

......但這個跟維基工作無關。--Xieza 17:56 2006年12月17日 (UTC)
上面也有人讨论溥仪和辩论赛啊。--travel 18:00 2006年12月17日 (UTC)
你是無聊沒事作還是要挑起爭端?還自己說要注意文明,結果勒。你要別人有文明的態度,那麼你自己呢?--cobrachen 19:00 2006年12月17日 (UTC)

敬告travel,你過去已有在互助客棧發言違反方針遭到停權的紀錄。已經提醒多次了,再鬧版挑起紛爭可能遭致停止編輯權處分。--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19:04 2006年12月17日 (UTC)

抱歉,因可能含有成人內容,已將部份內容刪除。--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19:20 2006年12月17日 (UTC)
我要声明一点,台湾管理员Jasonzhuocn删除的话里面,没有任何不文明的词语。所谓的成人內容,只是一个网站的链接。--travel 04:55 2006年12月18日 (UTC)
還要特別強調台灣管理員,你是認為其他地區來的管理員不會有如此明智的判斷,而要讓你有機會挑起矛盾嗎?你的文明呢?--cobrachen 07:22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認為針對任何一位參與者的言行討論,都應該僅止於該員在維基百科上頭的範圍而已,因此離開了維基、離開了電腦前,參與者私底下的所作所為應該一律排除在維基百科的討論範圍以外(這也是為何之前我一直很反對某些參與者建議,透過學校管道對某位學生身份的用戶施加壓力的理由),尤其是該用戶在其他地方的作為根本與百科全書的編輯無關。還有大家別忘了,在維基百科的立即封禁政策裡面有一條『暴露個人信息:在未經本人許可的情況下暴露他人個人信息的用戶可能被封禁,管理員有權根據情節嚴重性和重犯可能決定包括無限在內的任何封禁期限。』User:Travel之前曾經因為類似的行為(暴露其他用戶本名)被警告過,事情還記憶猶新,現在又開始在規則的邊緣遊走。這種發言總是對人不對事的態度,實在不是很可取的吧?--泅水大象 訐譙☎ 05:26 2006年12月18日 (UTC)

以下内容摘自该用户的用户页:

備註:以下「明日的無名小站」文章原作者為本維基人(winertai)所作,另外,該稿件為2006.12.16維基人winertai以「末日寄生獸」(信箱:winertai@yahoo.com.tw)筆名投稿(東森新聞報,譚主編,查證信箱為public@ettoday.com)。

这些都是他自己说的。--travel 06:50 2006年12月18日 (UTC)

那个链接也是他自己给出来的

東森新聞報.2006.12.18

--travel 06:53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同意那個東森新聞報的連結不必如此諱莫如深地刪除處理,不過「主婦專用」這個標題是travel兄自評的吧?這個我就不能苟同了。--百楽兎 07:02 2006年12月18日 (UTC)
所以我才說這是在規則的邊緣遊走需要留意別不小心越界了,但並沒有說User:Travel已經犯規需要懲處。總體來說除了這篇與維基百科有關的感言發表之外,當事人在他站的言行實不應該在此提出做為討論的核心,更何況Winertai兄其實並沒有對自己其他方面的嗜好扭捏遮掩,相對之下那個到處在維基百科各版面搞些小動作的某用戶,就顯得有點太不坦蕩些了!--泅水大象 訐譙☎ 07:44 2006年12月18日 (UTC)
  • 對Travel的說法我都不在意。不過奉告百樂兔兄,Travel先前發言的那情色文章連結,是他自己找出來的,可不是我提供的,我也認為那連結跟維基工作沒什麼關係。另外,我那些用戶頁面上的本有連結與說明,也是因為有相關人士要求,我才加入。當然,如果不要有人貼了個「刪除侵權文章」請求在我頁面,我也不會那麼費事。(來龍去脈請見我的頁面編輯歷史),既然有人對此有意見,我已經摘除上述連結。--winertai 09:47 2006年12月18日 (UTC)

回应百楽兎:「主婦專用」這個標題是那个台湾中年用户用的,可以在他的对话页找到。我以前不明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现在明白了。怕怕。--travel 07:48 2006年12月18日 (UTC)

原來如此,誤會travel兄了,不好意思。--百楽兎 08:05 2006年12月18日 (UTC)
  • 哈哈,看到Travel的這些文字,今天心情變得不錯。我稍稍解釋一下,第一,我的連結應該是只有一篇有關維基中文的文章連結,我看不出該連結有透露所謂「業內人士」、「中年」或者「XX長」出處。何況,將他處網站蒐括得來的個人網路信息,並透露於維基,好像不太合乎維基方針吧?第二,Travel對「主婦專用」定義,要怎設想,我倒是不怎在乎。至少一般人看來,這四個字好像也跟「業內」無關。--winertai 09:37 2006年12月18日 (UTC)
“看到Travel的這些文字,今天心情變得不錯。”这不是挺好嘛。--travel 12:13 2006年12月18日 (UTC)
要吵架請你找適當的地方,使用者的討論頁不是讓你展現你的'文明的地方,不要以為這樣搞會給你任何好住處,只是讓更多的人感覺你是口號會叫,眼高手低。--cobrachen 15:13 2006年12月18日 (UTC)
不過,還是奉勸你多寫維基有關的資料。我個人隱私或與維基無關的資料,並不值得你如此費心蒐集與說項,也沒必要在此浪費版面的討論。收手吧!--winertai 12:49 2006年12月18日 (UTC)

东森上发布的多篇文章精彩啊,佩服了--Ak48 10:08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2007台南寒假聚會

今年的春節,JasonzhuocnKaurJmebKoika和我四個人在台南聚會。明年,也趁著寒假來辦個聚會吧。時間不一定要定在春節期間,只是在寒假裡頭,讓家住南部但在中北部唸書的維基人回家的時候順便參加。大家對時間和地點提議討論吧!--mingwangx (talk) 00:54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聚會

廣東、北京、臺北三地的冬季聚會,人數加總共有46人。其中台北聚會的參加者來自臺北、桃園、新竹、台中、花蓮,高雄,可說是來自全台各地。於中山舉行的廣東聚會者分別來自珠海、深圳還有兩位中山本地參加。

若有意舉辦聚會,建議先聯絡鄰近縣市的朋友做起,通常車程在半天以內比較可行,所以可接受的距離約是單程車程時間半天。有些維基人會順道拜訪借宿附近的親友家,選在連續假期或週末的第一天較佳。另外,在幅員比較廣大的省份,以省為單位的聚會要負擔的車資對於某些還是學生的朋友比較重,可以再將範圍縮小。

例如目前人在閩南的維基人就有User:鴻雁於飛(泉州)、User:Iamdavidtheking(廈門)、User:GnuDoyng(泉州)、User:伊藍(廈門)、User:Sogg(廈門)以及zh-min-nan:User:Limkianhui(廈門)。彼此車程都在半天以內,要聚會應該不是很困難。--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3:13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如何將自己的圖片上傳到維基百科呢?

請問一下,如何將自己的圖片上傳到維基百科呢? 台中英雄 16:13 2006年12月18日 (UTC)

Wikipedia提供上载功能是为了让作者能够在文章中利用图像及声音来帮助介绍相关主题。请不要只因为有趣而上载图片,也不要因为某篇文章有可能用到某一文件而上载它。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上载。

注意:上载图像的功能只有登录的用户才可以使用。并且图像必须从你的计算机上上载。

使用上载文件链接上传图片,在文件名处填入上载图像在计算机上的路径,也可以使用“浏览”按钮查找。在“简述”中填入图像的描述。

如果你编辑了一幅已经上传的图像,请使用上传文件,并且确保你要上传的文件和你要替换的文件同名。

将图像转换为其他的文件格式意味着改变了文件名,因此新的图像将会有一个新的图像描述页。

--travel 16:46 2006年12月18日 (UTC)

如果閣下是以自由版權發佈的話,則建議上載到維基共享資源,那麼各計劃也可以使用它。--Shinjiman 05:49 2006年12月19日 (UTC)

上傳圖像檔案,如何加上相對應的版權符號呢?--台中英雄 12:29 2006年12月19日 (UTC)

打开编辑框添加,或上传时打开下面的选择。--方洪渐 08:24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找字

想輸入一個字「廓-郭+部」,這在閩語(例如臺灣)地區算是常見字,如「糖[广部]」指小型的煉糖廠,臺灣也有很多地名用到此字。目前我想寫一個車站的條目就有用到此字,但苦於不知如何輸入(UNICODE似乎也未收錄此字),請問有甚麼變通的方法嗎?--Koika 09:27 2006年12月19日 (UTC)

  • 你在网络上见过这个字么?有时候,不仅是涉及输入法,还需要你的电脑上装有相应的字体才能正确显示某一个字,收录汉字最多的是方正公司为四库全书电子版专门制作的的FZ-Kai Z03。--民國九十五年 09:59 2006年12月19日 (UTC)
『廍』這個字在分類上屬於戶政字,根據CNS11643查詢的結果這個字並沒有正式的發音,但卻有字碼存在(CNS:15-4766),我是用倉頡輸入法打出此字(輸入IYRL),意思是說,此字其實存在於微軟標準提供的字庫裡面,連擴增字集都用不上!--泅水大象 訐譙☎ 10:30 2006年12月19日 (UTC)
感謝,我也是用CNS11643查碼。看來他們漏掉了一個常用字。--Koika 10:55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我回来了

当选管理员后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怎么上来维基百科,真是惭愧。不过这主要是因为找到新工作的缘故。现在,我的澳大利亚移民申请获批,今天已经身在澳洲。此后一段时间内仍会很忙,但我会争取时间多上来编辑澳大利亚有关的条目,并在有时间的时候参与管理工作,以便对得起管理员这个称呼。--地球发动机〠✆ - ✉✍) 10:34 2006年12月19日 (UTC)

又走了一个活跃的广东维基人,rae刚刚去了上海,你又离开了广东,我们广东维基人下次聚会的时候得发展一下新人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0:49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討論執行編輯滋擾維基運作一事

最近維基正熱烈討論是否要保留成語的資料,討論雖然有不少火花,但仍然算是良性互動。不幸是,在大量討論後,開始有人重複提名刪除大量成語,令各維基人疲於投票。

今日事情又有新發展,有人不斷開創成語資料(如退避三舍),然後迅速提名刪除這些資料,並以「原作者」身分要求迅速刪除。(參看 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6年12月19日

令人遺憾是,這種行為是由維基一名執行編輯所做的。我不禁想知道,維基會不會引入有遞奪榮譽的機制,discourage這種行為呢?--Yau 15:53 2006年12月19日 (UTC)

插一下花,是『褫奪』。好了,沒事,各位繼續。67.103.245.50 00:11 2006年12月20日 (UTC)
鼓勵動作對人,處罰動作對事。我想這樣會比較好。--mingwangx (talk) 16:58 2006年12月19日 (UTC)
對的,其實「處罰」本身也不需要談,反正網絡的身分也牽涉不了甚麼榮辱。只希望可以定立機制,遇到明顯濫用提名刪除的行為時,可以把這些行為及時刪除。--Yau 18:51 2006年12月19日 (UTC)
  • 關於這討論與管理員以「創建者提請刪除,合乎快速刪除條件」為由,將退避三舍刪除,我並沒有任何辯駁。不過,也請按照相同標準去解決Yau於2006年12月12日,對他自己撰寫的刻舟求劍成語的提請刪除要求(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6年12月12日),另外,我也請Yau別忘了,我「開創成語條目,然後提名刪除這些條目」的做法,可是師承你的高招。--winertai 03:40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12月15號在好友音樂會精選集安氣炫唱的國語歌歌名

12月15號在好友音樂會精選集安氣炫唱的國語歌歌名是啥歌~ 超好聽的~ 有誰可以告訴我嗎? 謝謝~

[编辑] skype 3.0 新版開放聊天室

十幾天前,skype出了新版3.0。開放聊天室(簡體為工具>创建公共聊天室)增加了user權限管理的功能,可設定主持人、特定user唯讀、全室唯讀、踢人、加入預設權限等等,並可以由外部直接連結,不過聊天室最大人數還是只容納50人。昨晚與cobrachen_ace、koika、Alex、小B等玩新功能,幾個人一直聊到三點。

若測試沒有問題,社群的skype聊天室可以逐步改用新版聊天室。

[编辑] 中文与外文的特色条目

昨天看了一个英文维基的特色条目,是中华民国国旗。感觉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是非常多。而中文维基特色条目每个都是「巨无霸」,更有强制规定内容不得少于20000。所以想请教一下中文与外文的特色条目评选标准有何差异与不同。特色条目的标准是低些还是高些好。另外象日文版,也有很多非常好的条目,为什么特色条目比中文还少,而且有的不是特色条目的条目看上去也不比特色条目差(当然指的是外文版)。--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32 2006年12月20日 (UTC)

又不一定要靠長度取勝,用戶Lector經常翻譯政治社學和其他社科的超長條目,但那些都只是獲選為優良條目而已。--Xieza 06:13 2006年12月20日 (UTC)
參見Wikipedia:什麼是特色條目,並沒有規定一定要有20000以上。不同主題的條目應該都有適合的長度,太長太短都是不好的。--ffaarr (talk) 07:54 2006年12月20日 (UTC)
事實上,過長的條目應該經過適當的拆分變成多條次條目(例如很多介紹國家的條目,當篇幅過大時都會拆分成XX國地理、XX國歷史、XX國經濟.....,把詳細的內文移到次條目,只保留摘要在母條目該段落中),因此『比長』絕對不應該是特色條目的訴求,倒是太短的作品絕對沒資格當特色條目,這是無庸置疑的。--泅水大象 訐譙☎ 09:20 2006年12月20日 (UTC)
賣一下廣告。如果我全盤翻譯的魏瑪共和國,其次條目充足,主條目再略作修改,應該可以一試同行評審。乍看來,芬蘭語和希伯來語的相應條目(同為特色條目)都不如英文版和我的中文版長 ^_^。我當然明白,長度不是最重要,不過寫得長,內容一定有點份量吧!--Xieza 16:06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中华民国国旗算长算短呢?我估计找个英文很好的,不要两个小时就解决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56 2006年12月21日 (UTC)
內容充足吧,不算長。一個國家的旗,寫不了很長。--Xieza 04:33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哪裏找到化學相關資料?

我怎樣找都找不到五水合硫酸銅的溶解變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8:49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請問wiki commons的上傳介面

沒有中文版嗎? 那一頁的內容跟中文維基的檔案上傳幾乎一樣

有沒有可能把字複製過去,做出一個中文版的?--獵戶座 留言給我 12:56 2006年12月20日 (UTC)

閣下所指的是這個嗎?因為有些介面已經給自定化了,請向commons的管理員作出幫忙;Shizhao兄, 維游兄, 及方洪漸兄等也是 commons 的管理員之一,也許他們可以幫到閣下的請求。此外那些信息已經是在MediaWiki 1.4版以後的新信息,對於長遠的 MediaWiki的信息翻譯可望透過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的程序得到解決。--Shinjiman 16:44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把中文维基百科的界面一次全部复制到共享资源去?-- ran留言) 16:48 2006年12月20日 (UTC)

那只能透過commons上的管理員協助,在維基百科的管理員也不能幫上忙。--Shinjiman 04:55 2006年12月21日 (UTC)
commons的帮助页面都可以翻译成中文,但上传接口是固定英文的,没有办法翻译成其他文字,各个项目都有它的规定,象维基物种除了首页其他页面只能使用拉丁文。--方洪渐 09:45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优良条目展示方式

因为有人提出过,现在的优良条目展示方式与特色条目同质性太高。我有意将优良条目展示方式改为一次展示3个,三日更新一次。并向Stewart和长夜无风两位前辈提出,也基本得到了同意。故在这里征求共识。如果同意,打算从1月1日的模版开始整理。拜托各位提出意见,新年很快就要到了。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17 2006年12月21日 (UTC)

那是該次編輯過後的條目版本與前一次的版本之間的位元數差,正值表示是增加,負值則是刪減。--泅水大象 訐譙☎ 17:53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你编辑维基百科上瘾了吗?

来自[17]的报道,小心患上精神网络心病,原文请参看[18]--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55 2006年12月21日 (UTC)

是不是我们也要考虑去咨询心理医生?--方洪渐 09:40 2006年12月22日 (UTC)

我看完广州日报的报道就想起了Shizhao...--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12:51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印度每77分鐘有一名女性死於嫁妝不足

請問對印度人文熟悉的朋友此則新聞的準確性如何?如果真如新聞所述這麼可悲,為何不選擇不嫁?這則新聞我覺得比阿卿嫂說趙建銘和陳幸妤「現在沒工作待在家裡很可憐」還誇張,難怪台灣全家共赴黃泉的新聞屢見不鮮。--百楽兎 02:59 2006年12月21日 (UTC)

确实这样,中国的报纸还报道过,说印度恶婆婆有很多。不过,干吗什么都跟政治扯在一起。--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00 2006年12月21日 (UTC)
既然如此,為何還是硬著頭皮嫁過去呢?是否有什麼社會壓力逼迫?此為我所不解。
另外我真的沒有和政治扯在一起,我講的是經濟面,但我能理解秀才自然而然做了政治連想。詳言之,趙家夫婦兩人現在工作情況雖不如以往,但趙仍月領8萬,陳也多少有工作,更不用說祖蔭而來的家產財帛。新聞說趙家每月固定開銷7萬5,居華廈、駕名車,三個幼子或入高級私塾學習,或有專職褓姆隨侍左右,而今花錢雇聘來的專業管家阿卿嫂卻說他們很可憐,以「誇張」評之豈為過乎?--百楽兎 04:31 2006年12月21日 (UTC)
为什么要嫁过去,说实话我也不了解。大概是种姓制的余孽吧。我看中国的报纸说,印度虽然贫富差距巨大,但是民间不象中国有很大的不满。因为如果这个印度人是低种姓出身,那么他会认为他受穷是利所应当的。报纸上还说这些恶婆婆就是为了嫁妆,毕竟虽然印度不少女性虽然受过较高教育,但女性地位应该还是比中国低很多。这里给个链接

en:Bride burning的現象我大概 1970 年代就看過報導。這是真的。很有趣的是,如果英文版沒說錯,嫁妝不足就燒老婆的風俗不是印度的傳統文化,而是 20 世紀以後的產物。至少就我所看到的例子而言,蘇格蘭裙不是歷史、台灣排灣族的蛇圖騰不是傳統,很多看起來很神聖的傳統,其實不過是最近一兩百年內發展出來的。很多傳統文化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年歷史。只有少見的人才會多怪。 -- Toytoy 04:51 2006年12月21日 (UTC)

無綫電視製作的向世界出發也有談過燒老婆這回事。--Xieza 08:01 2006年12月21日 (UTC)

為什麼印度女人冒著被燒死的風險還是選擇出嫁,想了一陣子,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可能只是比例上的問題。我想勒索嫁妝應該十分普遍沒錯,比例次高的則是虐待媳婦,再來是休妻,再來才是燒死。新聞中寫被害女方家人還能去報警,可見印度社會應該也普遍不容許這種惡行。en:Bride burning這個條目內容還蠻簡單的,我想乾脆趁這個機會簡單寫寫。不過中文的對應名稱應該叫什麼?印度索奩與燒妻陋習嗎?--百楽兎 08:43 2006年12月21日 (UTC)

我想不能隨便用『陋習』這種帶道德判斷的字眼,(雖然我也贊同這是一種陋習)。或可作索妝奩焚配偶。67.103.245.50 06:19 2006年12月22日 (UTC)
  • 1.剛才看了看,婚後索取更多嫁妝或婚前漸次要求所釀成的暴力事件也頗多,因此並不純然是事先就可預防的。2.算了算,條目中的2005年死亡人數(7026)與這報導中的每77分鐘一人,還很接近。除了年份不同之外,其數據的提供機構不知道是否相同?不過,該地區涵蓋的人口應該超過十一億。我認為維基條目上的數據表示比較客觀。--winertai 10:38 2006年12月21日 (UTC)
  • 前不久我翻译《纽约时报》上刊登的旅居伦敦的印度文坛新秀 Pankaj Mishra 的文章,里面也引用了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看来这已经是个广泛认可的统计。 Pankaj Mishra 是个婆罗门但同情低种姓人民,经常以自由派立场批评新德里的政策,应该不会捏造。这恐怕也是印度在人权方面连中国都比不上的劣迹。 --澍子 14:49 2006年12月21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24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 決定命名為「索奩焚妻」,為我讀完英文版後以自己的理解重寫的,有興趣者請不吝加筆改正。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文版的描述中,關於巴基斯坦的立法說法有前後矛盾的情況,希望了解其中奧妙者可以補述。--百楽兎 03:06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對轉換標籤的檢討開始了沒?

Wikipedia:投票/增加「香港繁體」轉換標籤#結果執行中,有“新安排將在一個月後(2006年12月17日)檢討”之句,不知檢討有沒有在進行?--真實事求是() 12:07 2006年12月21日 (UTC)

中文维基不仅仅只有台湾用户,“正体”这个词会有政治、地域偏向,本身就违反避免地域中心中立的观点两项方针。维基作为国际网站理应不用“正体”。
剛剛想到的一個新法子,有關的轉換標籤能否利用圖像顯示?如果可以的話,用圖像又是否可作為另一種的解決方式?--Shinjiman 18:07 2006年12月21日 (UTC)
有人提出过,但后来以「高化台湾」「青天白日满地红不能上首页」为由拒绝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04 2006年12月22日 (UTC)
不是以上述理由反对,维基是中立,避免政治化的,青天白日满地红若有必要当然可以上首页;若无必要也不可故意为了政治理由放到首页(正体字能不能用亦同此理)。反对的理由是以地区取代简、繁体不准确,因为大陆地区的人也可用繁体;台湾、香港人也可用简体,若以地区分,一个用繁体的大陆人难道要去台湾页面?另外一个反对理由是,设立地区分页到底合不合适的问题,关于这点之前已经讨论很多,你可翻看之前的讨论。
据我所知,正体字这名称在台湾使用者是小众中的小众,繁体这名词也早就为台湾民众所接受,我到过台湾,现实生活中也有接触到台湾人,印象中他们也是用繁、简体等称呼,正体字的说法我只在某个教历史的台湾教授口中听过一次,左图右史对台湾很感兴趣,可以对正体字这名词考察一翻,到现在为止其来龙去脉还不清楚。把它搞清楚了,可否在维基使用就清楚了。--真實事求是() 08:48 2006年12月22日 (UTC)
這不一定是用國旗的,有沒有考慮過利用一些那些地區的景點代替?--Shinjiman 04:53 2006年12月22日 (UTC)
那就用地图吧。景点太多了。--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4:56 2006年12月22日 (UTC)
如果是用地圖的話,對於『中國』地圖的定義怎樣處理?此外,這些景點是否有足夠代表性?(中文(中国)、中文(台灣)、中文(香港)、中文(澳門)、中文(新加坡))。--Shinjiman 06:15 2006年12月22日 (UTC)
地圖、圖像均一樣會引起爭議,還是確切討論吧...Stewart~惡龍 06:45 2006年12月22日 (UTC)
图象太小,有些看不清呢。再说了选了哪个似乎对别的都不公平。而且中正纪念堂和天安门都是政治色彩浓厚的地方。中国的景点实在太多。台湾的可以是101,香港的应该是维港,新加坡应该是人鱼狮比较有代表性。--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1:48 2006年12月22日 (UTC)
中国大陆可以使用长城(没有争议吧),台湾就不清楚了。--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13:38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轉換標籤提議

不知道發表在哪裏比較合適。
我這個建議建基於Wikipedia:投票/頁頂自動轉換標籤5號系列的建議。
首先,用語和「漢字」(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應該分開處理,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t、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s這兩個表只負責最低限度的「漢字」轉換,及修正轉換出現的用詞問題,而其他轉換表,則祗用於地區用語轉換
其次,在標籤用字上,我提議用「簡化字」和「傳統字」而避免使用容易爭執的「繁體」、「正體」(最多加上註解說明),
最後,為方便各人(特別是還沒註冊的用戶),建議設計一個用語轉換的菜單,供人選擇
--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1:21 2006年12月22日 (UTC)

我個人覺得繁、簡體的稱呼早就為世人所接受,包括台灣民眾,所謂繁、正體字的爭議,祇是在台灣人之間進行而已,而且是在小部份的台灣人之間,更別說跨出台灣島之外,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在全球化的維基改動甚麼。
「簡化字」和「傳統字」是從英文翻譯而來,世界上很少見到中文用此稱呼的,且華人甚麼時候可憐到連本身文字的稱呼也要向西方人求取了?個人認為傳統字這名詞不準確,模糊不清,華人的傳統字不祇一種,而且簡化字再幾百年的使用下去,也會成為傳統,到底那一個才是“傳統字”?--真實事求是() 12:02 2006年12月22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长夜无风(talk)在12:20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一個使用者一旦在沒有登入的情況下編輯頁面,其所使用的IP就會顯示在編輯歷史上,並不需要誰特意「公布」它,也與甚麼「居心叵测」無關。--Moonian♨一盅兩件貢獻 主要 全部 12:32 2006年12月22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Jasonzhuocn(talk)在14:18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中文维基不仅仅只有台湾用户,“正体”这个词会有政治、地域偏向,本身就违反避免地域中心中立的观点两项方针。维基作为国际网站理应不用“正体”。64.94.46.71 13:34 2006年12月22日 (UTC)
"繁體"這個詞一樣有政治、地域偏向(稱之為"繁",顯然是以用"簡"字的地域為參考標準),外加一重描述偏向("繁體"並沒有繁化原有的字體),依同樣的邏輯此詞較"正體"更加不當。67.103.245.50 23:00 2006年12月22日 (UTC)

[编辑] 清除了User:壯志滿天涯的言论

User:壯志滿天涯因为破坏、人身攻击、重复张贴内容等原因而在2006年12月6日被管理员实行了永久封禁,并且他的马甲和IP也在封禁之列,具体过程可见Wikipedia:当前的破坏/User:壯志滿天涯。最近在本页面匿名张贴人身攻击、散布不实言论的IP用户被判定为他的马甲,经多位管理员的讨论之后,决定将他所有的不实言论和新开的主题全部清除。--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2:55 2006年12月22日 (UTC)

那個壯志滿天涯打字挺快。--Iflwlou 13:22 2006年12月22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Jasonzhuocn(talk)在13:51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以現在的標準,他在不在封禁之列?--Iflwlou 13:22 2006年12月22日 (UTC)

以非中立之言論及閣下有破壞無建設的作為,我之行動絕對正確,另外,多謝你提醒,我去檢視刘少奇去,哈哈。--Iflwlou 13:44 2006年12月22日 (UTC)


註:此處有文字因無關百科被Jasonzhuocn(talk)在13:51 2006年12月22日 (UTC)刪除。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謝謝諒解。

[编辑] 頁頂自動轉換標籤投票

投票即將開始,但希望大家關注投票機制,如:三輪投票是否恰當?還是投票以最高票者即當選論?每名維基人只能投一票支持票或反對票?有提議現時選項太多,應分兩次投票?

另外若有人和議或認為還有討論的需要可反對這項投票,並在下面提出,亦歡迎提供意見,謝謝。Stewart~惡龍 05:52 2006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和議區

[编辑] 反對區

[编辑] 意見區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ub-domains

CDRoms - Magnatune - Librivox - Liber Liber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Project Gutenberg - Wikipedia 2008 - Wikipedia 2007 - Wikipedia 2006 -

Other Domains

https://www.classicistranieri.it - https://www.ebooksgratis.com - https://www.gutenbergaustralia.com - https://www.englishwikipedia.com - https://www.wikipediazim.com - https://www.wikisourcezim.com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net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es - https://www.radioascolto.com - https://www.debitoformtivo.it - https://www.wikipediaforschools.org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z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