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 Wikipedia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捷徑
WP:VPT
互助客栈 – 技术
用来讨论编辑时碰到的技术问题。报告MediaWiki软件错误或提出新功能请求请至BugZilla,开发人员会解决这些问题。关于繁简转换问题,请在繁简体转换请求提出。
提出新问题。發表言论后请务必署名。方法:點擊編輯框上方工具栏的 Image:Signature_icon.png 按鈕

这里的讨论将定期清理并存档,同時會尽可能移动到与讨论主题有关的对话页。
已移动到其他地方的讨论在存檔中。

存档



目录

[编辑] 有辦法讓用戶自己控制介面嗎

最近監視列表的改動及新增的繁簡轉換按鈕令我十分懊惱。監視列表的那堆已在最近更改出現了的鏈接佔了我整個畫面,令我要看我原來特地去到該頁想看的監視記錄時,要多按一下滑鼠的按鈕向下滾動頁面。至於新加的繁簡轉換按鈕,則令原來已經很擁擠的一排鏈接更加擁擠(最長的是:项目页面、讨论、编辑本页、+、历史、解除保护、删除、移动、停止监视、不转换、简体、台灣正體、港澳繁體),甚至令我的瀏覽器出現了水平向的滾動條,因為我一向都只用「不轉換」,所以這個改動令我感到很無奈。我不是反對改動,因為這些都是整個社群討論後的決定。我只是想請教一下有辦法讓介面中的某些元件不要在我的介面中出現嗎?謝謝。 --Lorenzarius 14:43 2006年11月16日 (UTC)

到“参数设置”里将界面语言改成“zh-tw”之类。--Isnow 15:00 2006年11月16日 (UTC)
能否用CSSJavaScript將它們隱藏(用字轉換標籤的id是ca-varlang-N,N是由0起的數字)?--Shinjiman 15:20 2006年11月16日 (UTC)
呵呵,謝謝你的建議,我現在感覺十分良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User:Lorenzarius/monobook.css最底一項。) --Lorenzarius 15:40 2006年11月16日 (UTC)
能否不转换、简体、台灣正體、港澳繁體这几个标签,只在匿名时有效吗?现在看起来真的有些怪(现在改成tw正体,看起来更加怪异)。或者能否像越南语版本那样,对于匿名用户在左侧导航栏做些手脚?--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8 2006年11月17日 (UTC)
對就已登入的帳戶,可以使用個人的CSSJavaScript進行調整。但對匿名用戶,那就只能更動全域CSSJavaScript的設定了。但更改它們又會影響已登入用戶的設定……--Shinjiman 14:16 2006年11月17日 (UTC)

離題一問,其實能不能自己改「港澳繁體」成為「港式用語」或者諸如此類的詞語XDDDD--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9 2006年11月19日 (UTC)

用JavaScript修改應該是可以的,可參考MediaWiki:Monobook.js首頁標籤的部份。--Shinjiman 11:24 2006年11月21日 (UTC)
但是似乎標籤佔用的位置沒有給釋放出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03 2006年12月2日 (UTC)
原來是要寫成li#ca-varlang-N才可以……--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25 2006年12月2日 (UTC)
到現在還是搞不懂怎樣修改JS把「港澳繁體」改為「港式用語」--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34 2006年12月2日 (UTC)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varlang-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varlang-3').firstChild.innerHTML = '港式用語';
}

加入這個可以嗎?--Shinjiman 04:00 2006年12月14日 (UTC)

似乎IE支持不了這個東西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1:01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各位可敬的中國維基人,請將目光稍移這裡

終於有辦法避過中國政府的網路封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研發了名為Psiphon的免費軟件,可以令身受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自由瀏覽網頁。只要一個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如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等等等等),在http://psiphon.civisec.org/免費下載Psiphon軟件,接著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用戶名稱、密碼。後者可以藉此登入上述網址,連接安裝Psiphon的電腦,自由瀏覽網頁。而且傳輸過程得到加密保護,令當局難以查獲。不過此軟件有一缺點,此軟件只惠及有海外聯繫之人士,所以本人呼籲各位因享受自由資訊所帶來的快樂之維基人,下載Psiphon軟件,幫助被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謝謝!

以下是突破網上封鎖的簡單流程:

  • 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甲君)下載Psiphon軟件到自已的電腦;
  • 甲君以電話、電郵、QQICQ等等方法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乙君)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相關用戶名稱、密碼;
  • 乙君登入秘密網址,連接至甲君已裝Psiphon軟件的電腦;
  • 乙君可透過對方的電腦,不受限制地自由瀏覽網頁。

以下資料參考自《新軟件避網上審查》 《東方日報》 2006年12月3日--Iflwlou 13:26 2006年12月3日 (UTC)


此举似不妥,安全性怎么保证?有人植入木马怎么办?操作过于复杂,实用性不强。--杨惊羽 17:36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有關中央認證的介面翻譯

最近看見有關中央認證介面語言檔發表在線上了,可見這個功能快將啟用,可令到在維基媒體的網站可以使用同一個帳戶與密碼登入。現請求熟悉翻譯的人士,請求對那些信息的文字作出翻譯。到該部件啟用時,所有在維基媒體網站的信息也能使用在這裡的信息,而無需將個別信息在每一個維基計劃網站中翻譯。至於將這篇留言貼在這裡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部件的信息比以往的信息數量為多,故此請求熱心的維基人幫忙作出翻譯和校譯。最後亦謝謝熱心人士的幫忙。 :) --Shinjiman 03:52 2006年12月9日 (UTC)

順帶一提,現在的中央認證程序現正在於測試版網頁測試中。--Shinjiman 18:56 2006年12月9日 (UTC)
  • 我簡單整理了一下需要翻譯的英文字串列表,這樣應該比較容易掌握翻譯的品質與一致性。--百楽兎 06:37 2006年12月9日 (UTC)

我已經在BugZilla回報了(MediaZilla:8212)。--Shinjiman 04:3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已經給改動過了,下次系統更新時會展現新的中文信息了。如對這個中央認證的用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測試維基中試驗(cntwhksg)。--Shinjiman 18:55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字串整理與翻譯

※有興趣者可幫忙翻譯及修飾。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簡體中譯
'mergeaccount' 'Login unification status' '帳號整合狀態' '账号整合状态'
'centralauth-merge-notlogged' 'Please <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 log in]' '</span> to check if your accounts have been fully merged.'

'請<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入]' '</span>以查驗您的帳號是否已經完成整合。'

'请<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录]</span>并检查您的账号是否已完成整合。'
'centralauth-complete' 'Login unification complete!' '帳號整合已完成!' '账号整合已完成!'
'centralauth-incomplete' 'Login unification not complete!' '帳號整合未完成!' '账号整合未完成!'
'centralauth-complete-text' 'You can now log in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

'a new account;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您現在可以使用同一組帳號與密碼登入所有維基媒體計劃網站,'

'無需再新建帳號。這組帳號與密碼將可登入' '所有語言的' '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教科書及其他姐妹計劃網站。'

'您现在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站点;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centralauth-incomplete-text' 'Once your login is unified, you will be able to log in '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a new account; '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一旦您完成了帳號整合,你將可以登入'

'所有維基媒體計劃網站,無需再新建帳號。' '用同一組帳號與密碼將可登入' '所有語言的' '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教科書及其他姐妹計劃網站。'

'当您完成账号整合,就可以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站点;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centralauth-not-owner-text' 'The username "$1" was automatically assigned to the owner '

"of the account on $2.\n" "\n" "If this is you, you can finish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 "simply by typing the master password for that account here:"

'帳號:"$1"已自動分配給'

"$2上的用戶。\n" "\n" "如果這是您的帳號,請輸入該帳號的密碼 " "以完成帳號整合:"

'用户名“$1”被自动分配给了 $2 上的账号。\n\n若这是您的账号,请输入该帐号的密码,完成账号整合:'
'centralauth-readmore-text' ":''[[meta:Help:Unified login|Read more about '''unified login''']]...''" ":''[[meta:Help:Unified login|了解更多'''帳號整合'''細節]]...''" ":[[meta:Help:Unified login|更多关于'''账号整合'''的细节]]..."
'centralauth-list-merged' 'The accounts named "$1"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have been automatically merged:'

'以下網站的帳號:"$1"'

'已自動完成整合:'

'以下站点的账号“$1”已自动整合:'
'centralauth-list-unmerged' 'The account "$1" could not be automatically confirmed '

'as belonging to you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most likely they have a different password from your ' 'primary account:'

'以下網站的帳號:"$1"'

'無法自動整合,' '很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密碼' '和您的主帳號不同:'

'账号“$1”在以下站点不能自动整合;很可能它们的密码与您主账号的不同:'
'centralauth-foreign-link' 'User $1 on $2' '$2上的$1' '$2 上的 $1'
'centralauth-finish-title' 'Finish merge' '完成整合' '完成整合'
'centralauth-finish-text' 'If these accounts do belong to you, you can finish '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simply by typing the passwords ' 'for the other accounts here:'

'如果這些帳號屬於您,'

'請輸入這些帳號的密碼,' '以完成帳號整合:'

'若这些帐号属于您,请输入这些帐号的密码,完成账号整合:'
'centralauth-finish-password' 'Password:' '密碼:' '密码:'
'centralauth-finish-login' 'Login' '登入' '登录'
'centralauth-finish-send-confirmation' 'E-mail password' '電子郵件密碼' '电子邮件密码'
'centralauth-finish-problems' "Having trouble, or don't own these other accounts? "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How to find help]]..."

"遇到問題或者這些帳號不屬於您嗎?"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如何尋求協助]]..."

"不成功?或者这些帐号不属于您?[[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请寻求帮助]]……"
'centralauth-merge-attempt' "'''Checking provided password against remaining unmerged accounts...'''" "'''正在查驗您輸入的密碼是否與其餘未整合的帳號相符…'''"
'centralauth-admin-permission' "Only stewards may merge other people's accounts for them." "只有監管員可以為用戶整合帳號。" "只有监管员可以为其他人整合账号。"
'centralauth-admin-unmerge' 'Unmerge selected' '不整合所選取的帳號' '拆分所选项'
'centralauth-admin-merge' 'Merge selected' '整合所選取的帳號' '整合所选项'

其實亦無需要重覆3次的,因為在那邊是用來放置英、繁、簡三種文字的。既然已經弄成表格,那亦無需再重覆它們3次。--Shinjiman 09:01 2006年12月9日 (UTC)

OK,其實翻這個很快,10分鐘就完成大半了。這裡頭有一個名詞:Login unification,我將它譯為「帳號整合」,為了一致性,所以我連Merge都譯為「整合」。還有兩個詞可選:「整併」、「合併」。--百楽兎 12:58 2006年12月9日 (UTC)
字串的值应该在一起的,需要整句翻译对应。--Isnow 19:42 2006年12月9日 (UTC)
帳號整合翻的很合適,使用繁體Google比對,帳號整合帳號合併更為常用。--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3:29 2006年12月10日 (UTC)
故意放了一天結果繁體的部份還是我自己補完(笑)。--百楽兎 14:2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順帶問一下,究竟用『姊妹』還是『姐妹』一詞較好?--Shinjiman 16:1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兩種寫法我都會使用,所以沒什麼意見。--百楽兎 03:14 2006年12月11日 (UTC)
學校學習的是姊妹,但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兩者都收。--Jasonzhuocn 03:51 2006年12月11日 (UTC)
既然在首頁中是使用『姊妹』一詞,那麼建議改用『姊妹』一詞吧。--Shinjiman 04:12 2006年12月11日 (UTC)
有關『計畫』和『計劃』的問題,在送交上BugZilla時已經修改了,請參閱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CentralAuth.i18n.php。--Shinjiman 05:11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简体翻译

我觉得帐号整合在大陆应该翻译成登录统一。我想改改简体的翻译。-下一次登录 04: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字串值 简体中文翻译
'Login unification status' '账号整合状态'
'Please <span class="plainlinks">'

'[{{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 log in]' '</span> to check if your accounts have been fully merged.'

'请<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Special:Userlogin|returnto=Special%3AMergeAccount}}登录]</span>并检查您的账号是否都已经合并。'
'Login unification complete!' '完成登录统一!'
'Login unification not complete!' '登录统一失败!'
'You can now log in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

'a new account;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您现在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网站,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Once your login is unified, you will be able to log in '

'to any Wikimedia wiki site without creating a new account; ' 'the same username and password will work on '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books, and their sister projects ' 'in all languages.'

'登录统一之后,您就无需创建新帐号即可登录所有维基媒体网站,同一组用户名和密码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及其他姐妹计划。'
'The username "$1" was automatically assigned to the owner '

"of the account on $2.\n" "\n" "If this is you, you can finish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 "simply by typing the master password for that account here:"

'用户名“$1”已被自动分配给了$2上的账号。\n\n若这是您的账号,请输入该帐号的密码,完成登录统一:'
":''[[meta:Help:Unified login|Read more about '''unified login''']]...''" ":[[meta:Help:Unified login|参阅关于'''登录统一'''的帮助文件]]..."
'The accounts named "$1"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have been automatically merged:'

'以下网站的账号“$1”已自动合并:'
'The account "$1" could not be automatically confirmed '

'as belonging to you on the following sites; ' 'most likely they have a different password from your ' 'primary account:'

'账号“$1”在以下网站不能自动合并,很可能因为它们的密码与您主账号的不同:'
'User $1 on $2' '$2的用户“$1”'
'Finish merge' '完成合并'
'If these accounts do belong to you, you can finish '

'the login unification process simply by typing the passwords ' 'for the other accounts here:'

'如果这些帐号是您的,请输入这些帐号的密码即可完成登录统一:'
'Password:' '密码:'
'Login' '登录'
'E-mail password' '电子邮件密码'
"Having trouble, or don't own these other accounts? "

"[[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How to find help]]..."

"有任何问题或者这些帐号不属于您,请参阅[[meta:Help:Unified login problems|帮助信息]]……"
"'''Checking provided password against remaining unmerged accounts...'''" "'''检查未合并账号的密码……'''"
"Only stewards may merge other people's accounts for them." "只有监管员可以为其他人进行登录统一。"
'Unmerge selected' '拆分所选项'
'Merge selected' '合并所选项'

-下一次登录 04:55 2006年12月10日 (UTC)

[编辑] 條目創建了卻仍然是紅字

我昨天創建了2006年巴西足球甲級聯賽,但在我用用戶頁面上卻仍然是紅字連結,請幫忙修正,謝謝。--華德禹(出口術) 03:52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也碰到同样的问题了。--Hennessy 04:1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是繁簡轉換問題。--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6:5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应该不是,我碰到过自己用简体中文创建的条目,在其它条目中作内部链接时显示为红字。--Hennessy 07:14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不是?真可笑。--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8:20 2006年12月15日 (UTC)
我的問題和Hennessy一樣,分別只在他用簡體字,我用正體字而已。--華德禹(出口術) 07:22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是繁簡轉換系統的問題。這種時候只要建立所對應的簡體或繁體重定向即可解決。--百楽兎 03:08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是否可以把台灣的網路書店加入到站外書源?

舉例來說:ISBN 9867427882

這本書要在 amazon.com 找到的機率趨近於零 XD (畢竟是中文書...)

是否有可能在中文維基中加入台灣/香港網路書店的網址? 如果有 findbook 的網址更好.

我知道這個東西是要修改 LangeuageZh_tw.php (ref: http://wiki.planetoid.info/index.php/MediaWiki_localization)

所以有可能沒辦法, 如果真是這樣就算了 XD --Jnlin 19:08 2006年12月10日 (UTC)

--Isnow 19:24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已經增加了 Findbook.tw,事實上我也覺得這個就夠用了。維護書店列表的工作讓 Findbook.tw 去做應該就可以?不過加在這裡以後,ISBN 9867427882仍然沒有連結?還是中文版的 ISBN 需要特別的語法呢?--Jnlin 07:33 2006年12月11日 (UTC)
  • 原來有這個搜尋系統,很方便!我已加了一些書店連結。--Paparazzi(追訪) 06:35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系統字體好像變了

系統的字體是否變了?從前我使用Firefox 1.5 browser,與IE 6的字體是有分別的,但今日開始卻變成一樣。是系統的問題嗎?--Paparazzi(追訪) 06:35 2006年12月11日 (UTC)

Common.js中加入了語系修正。因為頁面預設語言為zh(= zh-cn),所以使用zh-tw及zh-hk的用戶在IE下若不做一些調整,中文字將不是以他們最熟悉的新細明體呈現,而是宋體。宋體字的寫法和新細明體略有不同,例如:角、過等等。--百楽兎 07:00 2006年12月11日 (UTC)

[编辑] 字形很難看

很難看,把原本很好看的正體中文字形「新細明體」卻換成簡體字形的什麼「宋體」。 真是很很很難看!!!求各位快快把它換下來。--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0:43 2006年12月11日 (UTC)

你現在看到的「角」字裡面是「土」還是「‡」?--百楽兎 11:01 2006年12月11日 (UTC)
「土」--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2:26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那你現在看到的正是「新細明體」,沒什麼好抱怨的了(笑)。--百楽兎 12:39 2006年12月11日 (UTC)
不是呢!好像跟原先的不同?--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3:05 2006年12月11日 (UTC)
原先你看到的是「宋體」。--百楽兎 13:23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那只需要改動你的瀏覽器字型設定(IE:中文繁體,Firefox:中文繁體/中文香港)到宋體即可。〖繁體字型:角誤過骨〗〖簡體字型:角誤過骨〗--Shinjiman 14:57 2006年12月11日 (UTC)
IE不像Fx,IE不能自由選擇顯示字型,所以在繁體中文的選項下沒有Simsun可選,不知道微軟是不是故意的。--百楽兎 04: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誰說繁體中文的選項下沒有Simsun可選?我這裡就可以選擇呢!--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5:29 2006年12月12日 (UTC)
你的Windows是台灣版的嗎?台灣版的不能選Simsun。--百楽兎 08:18 2006年12月12日 (UTC)
我不知道如何分台版和港版……但是我這裡是可以選擇的--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15 2006年12月14日 (UTC)

似乎在傳統字/簡化字混合的文章,IE顯示出來字型還是沒有以前好看了……
以前可以設定IE的簡化字字形對應細明體,全篇文章都是統一的字形(細明體),現在變成細明體和宋體(懷疑部分甚至是日文的明朝體)混雜(在不轉換情況下)了
細明體:关關闭閉学學习習〗〖宋體:关關闭閉学學习習〗……--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37 2006年12月11日 (UTC)

請特別注意「學」字:

IE中(簡化字字形對應細明體):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bug in IE.png
根據設定,「宋體」這一段實際應該是細明體
Firefox中: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in firefox 2.png
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56 2006年12月11日 (UTC)

細明體的英文名稱是Mingliu,而宋體的英文名稱是Simsun,兩者不是相同的字體。--Shinjiman 16:28 2006年12月11日 (UTC)
還有「內」字……IE在不轉換的時候居然用的是日文的明朝體,實在受不了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6 2006年12月11日 (UTC)
如果把IE中「簡體中文」的字型定成新細明體,那麼在不轉換的情況下,部分簡體字是調用日文的明朝體來顯示的,而不是原來的細明體--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7:19 2006年12月11日 (UTC)
應該不會去調用日文明朝體才對,在我這邊(IE6)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可能是個案喔。--百楽兎 04:42 2006年12月12日 (UTC)

的確是明朝體的,請看(紅字部分的差別很大):
Image:Chinese wikipedia font bug in IE 2.png
對比全部都是細明體的段落:
Image:Same_paragraph_in_same_font.png
把日文的字形都設定為細明體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Image:Same paragraph in same font after setting.png
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建议描述时加入OS的名称与版本、浏览器的名称与版本。据我观察,IE浏览器确实在定制语系的显示字形上有问题,比如大陆版不能设定简体为細明體、台湾版不能设定繁体为宋体,更让人烦火的是对同一lang编码标明的简繁体不能以一致的字形来显示。相对来说,firefox浏览器这方面就好得多。不过,即便如此,目前的改动将会维持,理由见下。—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2日16:16 (UTC+8 12月13日00:16)
好奇的是Vista裡面會是怎麼樣的字?--Ellery 03:42 2006年12月13日 (UTC)

在Vista裡這個問題就更明顯了,因為Vista中繁體中文的預設字體是微軟正黑體,而簡體中文則是微軟雅黑體。
這是未轉換語系時繁體中文的樣子:
Image:Microsoft Yahei Showing Wiki Main Page.JPG
以雅黑體顯示繁體中文會造成排版不整齊的。
這是已轉換語系時繁體中文的樣子:
Image:Microsoft Jhenghei Showing Wiki Main Page.JPG
之前如果在舊式作業系統的電腦瀏覽維基繁體中文時更會造成缺字的問題。還有的是其他的姊妹計劃好像還未改動語系的。Lkopeter 14:02 2006年12月13日 (UTC)

vista系统我没有用过,但你如果不满意它的字体,未改变前也应当是你不满意的。请再阅读下面的说明,不是语系改动造成你的问题,你对vista的IE缺省字形不满意的话,可以自行在IE里设置。另外,其它姊妹计划没有改,不是不应当改,而是没去改。—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5日05:15 (UTC+8 12月15日13:15)

Vista預設用字:繁體中文=微軟正黑體(Microsoft JhengHei);简体中文=微软雅黑(Microsoft YaHei,注意中文名没有体字);日文=メイリオ(Meiryo,直譯漢字就是“明瞭”);韓文=맑은 고딕(Malgun Gothic,意謂清楚的黑體)--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1:43 2006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关于语系改动的说明

这一次的更改是由我来完成的,其实对HTML进行语系标明的要求很早了12,Shinjiman百楽兎等曾在BugZilla中请求过bugzilla:5790,但开发人员给出(我个人认为难以理解的)某种缓存性能理由推迟对此的支持。对页面进行语系标明当在XHTML源码中得以体现,目前的js修改是一种丑陋的实现,让语义本身在文档层得不到体现。即便如此,目前的修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好事,可以让浏览器以最常用的本地展示来体验。

语系标明是一个语义上的改进,既然只是“语义”修改,那从根本来说,不应当对页面展示的表现(字体字号等)出现的问题负责。事实上,对页面某语系字体的设定是由浏览器的缺省设定和用户自定义的结果,出现问题,我认为向微软进行责难才是根本的解决。比如FX浏览器就正确地设置了字形。

IE浏览器我知道的问题不少,他似乎还根据字的内码来定字形,而非文档的语系标明。即使这样,以前一些正体使用者只看到宋体显示比目前的IE“混排”问题来得更紧迫些。—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12日16:16 (UTC+8 12月13日00:16)

我個人認為IE7的語言標籤辨認是比IE6的進步多了。--Shinjiman 18:50 2006年12月12日 (UTC)

[编辑] KUIMEN.JPG

我想把這幅圖移動到commons,使英語維基亦可以看得見。我想問:除了再上載一次以外,可以怎樣做?--石添小草 08:39 2006年12月13日 (UTC)

因為是上載到中文維基的,要讓英語維基也看得到有2個方法,一.上載到commons;二.上載到英語維基。不管使用這2種方法的哪1種,你還是需要上載一次,上載到commons吧。Stewart~惡龍 21:03 2006年12月13日 (UTC)
這裡的自由版權標籤迄今仍未完成,因此在ICT頁面中呼籲用戶把美國聯邦政府圖像上載往commons。--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4:54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Category:邮票中有没有翻译的英文界面语句

“Media in category "邮票" There are 2 files in this category. ”-下一次登录 13:09 2006年12月14日 (UTC)

權宜的方法可以到MediaWiki:category-media-header及MediaWiki:category-media-count等的頁面中修改(管理員限定);而長遠應該是要透過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中的程序去解決,以讓其它維基媒體計劃和使用MediaWiki軟件的網站受惠,但這個是一個工作量十分之大的工程,可能需時較多,因為在這裡的信息已經是1.4版時代的信息了,要修改到現在的1.9版本的信息可能需要一段長時間。--Shinjiman 15:03 2006年12月14日 (UTC)

[编辑] 緊急!中文維基的首頁出事!

中文維基的首頁也加入了嘔心的照片,快救!--Iflwlou 12:31 2006年12月15日 (UTC)

[编辑] 有關可非表示頁頂信息以及迷你捐款表格的介面翻譯

現在又有新的信息發表了,但今次所需要的信息比上次少,翻譯時可以比上次翻譯的更為輕鬆了。當中在英文的dismiss可能包含很多的意思,因此者翻譯時亦可以先討論討論一下。--Shinjiman 10:47 2006年12月16日 (UTC)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簡體中譯
'sitenotice_close' 'dismiss' '隱藏' '隐藏(关闭?)'
'donationform-submit' 'Donate via PayPal' '經PayPal捐款' '经PayPal捐款(使用PayPal捐款?)'
完成正體中文翻譯--華德禹(出口術) 10:50 2006年12月16日 (UTC)
我試著把dismiss改成「隱藏」,加上了簡體中文。 --笨笨的小B | 20巷 12:1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好像在大陸地區,PayPal有一個譯名,名叫作『贝宝』的,是嗎?--Shinjiman 16:43 2006年12月16日 (UTC)
贝宝』是不同于PayPal的另一项人民币服务,两者账户不同。--Isnow 16:54 2006年12月16日 (UTC)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用把『贝宝』一字加入到中國大陸版的信息裡去了,因為在上面的選單中並沒有人民幣可供選擇。--Shinjiman 16:59 2006年12月16日 (UTC)

此外,如果對於上面捐款信息的翻譯有問題的話,歡迎修改。--Shinjiman 19:18 2006年12月16日 (UTC)

括号里是我提出的建议,dismiss好像不是隐藏,而是关闭。-下一次登录 10:15 2006年12月17日 (UTC)
隱藏的英文是hide,所以應該不是翻譯作『隱藏』哩。--Shinjiman 05:47 2006年12月18日 (UTC)
另外via的中文是『經』,而使用的英文是using。--Shinjiman 06:07 2006年12月18日 (UTC)
「隱藏」後能選擇「顯示」的話,翻成「隱藏」就比較沒問題。順便問一下,Dismiss後如何再顯示呢?--百楽兎 07:14 2006年12月18日 (UTC)
那只能刪有關的cookie才能重新顯示。--Shinjiman 07:27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已經在MediaZilla:8301中提交了。--Shinjiman 07:50 2006年12月18日 (UTC)
更新的信息已經應用在Subversion上了,謝謝華德禹、小B以及下一次登录兄的幫忙。--Shinjiman 13:12 2006年12月18日 (UTC)

[编辑] 有關巡邏員、機器人加收權、用戶圖像以及新頁面擴展的介面翻譯

這些擴展現在可以作出翻譯,請各位熟悉翻譯的人士可以幫忙為這些信息作出翻譯,以便讓其它維基計劃的網站使用。當對翻譯有問題時亦可以在這裡討論一下。--Shinjiman 04:12 2006年12月17日 (UTC)

字串名 字串值 繁體中譯 简体翻译
'patrol' 'Patrol edits' '覆查編輯' '编辑巡逻'
'patrol-endorse' 'Endorse' '批註' ''
'patrol-revert' 'Revert' '回退' '回退'
'patrol-revert-reason' 'Reason:' '原因:' '原因:'
'patrol-skip' 'Skip' '略過' '跳过'
'patrol-reverting' 'Reverting: $1' '正在回退$1' '正在回退$1'
'patrol-nonefound' 'No suitable edits could be found for patrolling.' '沒有覆查編輯記錄。' '没有找到可巡逻编辑。'
'patrol-endorsed-ok' 'The edit was marked patrolled.' '此編輯已標記覆查記錄' ''
'patrol-endorsed-failed' 'The edit could not be marked patrolled.' '此編輯無法標記覆查記錄' ''
'patrol-reverted-ok' 'The edit was reverted.' '編輯被回退。' '编辑被回退。'
'patrol-reverted-failed' 'The edit could not be reverted.' '編輯無法回退。' '编辑不能回退。'
'patrol-skipped-ok' 'Ignoring edit.' '忽略編輯' '忽略编辑。'
'patrol-reasons' '* Simple vandalism\n* Newbie test\n* See talk page' '* 純粹破壞\n*新人測試\n*參看討論頁' '* 纯粹破坏\n*新手测试\n*参见讨论页'
'patrol-another' 'Show another edit, if available.' '列出其他存在的編輯' '显示其他存在的编辑'
'patrol-stopped' 'You have opted not to patrol another edit. $1' '你選擇不覆查其他編輯。$1' '您选择不巡逻其他编辑。$1'
'patrol-resume' 'Click here to resume.' '點擊這裡繼續。' '点击这里继续。'
'makebot' 'Grant or revoke bot status' '授予或終止機器人身分' '授予或中止机器人身份'
'makebot-header' "'''A local bureaucrat can use this page to grant or revoke [[Help:Bot|bot status]] to another user account.'''<br />Bot status hides a user's edits from [[Special:Recentchanges|recent changes]] and similar lists, and is useful for flagging users who make automated edits. This should be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policies." "'''本地行政員可以使用此頁面授予或終止另一個帳號的[[Wikipedia:機器人|機器人身分]]。'''<br />機器人身份的帳號所進行的編輯將不被顯示在[[Special:Recentchanges|最近更改]]和其他類關列表中,因此,此身份用於標記自動編輯的帳號。此項的相關操作必須符合現行方針。" "'''本地行政员可以使用此页授予或中止另一个帐号的[[Wikipedia:机器人|机器人身份]]。'''<br />机器人状态会导致该用户的编辑不被显示在[[Special:Recentchanges|最近更改]]和其他类似列表中,因此用于标识进行自动编辑的用户,但需要依据相应的可行方针。"
'makebot-username' 'Username:' '帳號名稱:' '用户名:'
'makebot-search' 'Go' '搜索' '搜索'
'makebot-isbot' '[[User:$1|$1]] has bot status.' '[[User:$1|$1]]擁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拥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notbot' '[[User:$1|$1]] does not have bot status.' '[[User:$1|$1]]沒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没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privileged' '[[User:$1|$1]] has [[Special:Listadmins|administrator or bureaucrat privileges]], and cannot be granted bot status.' '[[User:$1|$1]]是[[Special:Listadmins|管理員]],不能使用機器人身分。' '[[User:$1|$1]]是[[Special:Listadmins|管理员]],不能接受机器人身份。'
'makebot-change' 'Change status:' '改變身份:' '改变身份:'
'makebot-grant' 'Grant' '授予' '授予'
'makebot-revoke' 'Revoke' '終止' '中止'
'makebot-comment' 'Comment:' '備註:' '备注:'
'makebot-granted' '[[User:$1|$1]] now has bot status.' '[[User:$1|$1]]擁有機器人身份' '[[User:$1|$1]]拥有了机器人身份。'
'makebot-revoked' '[[User:$1|$1]] no longer has bot status.' '[[User:$1|$1]]失去機器人身份' '[[User:$1|$1]]已不再拥有机器人身份。'
'makebot-logpage' 'Bot status log' '機器人身份日誌' '机器人状态日志'
'makebot-logpagetext' 'This is a log of changes to users\' [[Help:Bot|bot]] status.' '這是用戶[[Wikipedia:機器人|機器人]]更改的記錄。' '这是用户[[Wikipedia:机器人|机器人]]更改的日志。'
'makebot-logentrygrant' 'granted bot status to [[$1]]' '授予[[$1]]機器人身份' '授予[[$1]]机器人身份'
'makebot-logentryrevoke' 'removed bot status from [[$1]]' '終止[[$1]]機器人身份' '中止[[$1]]的机器人身份'
'userimages-caption' 'Images uploaded by $1' '$1上傳的圖像' '$1上传的图像'
'userimages-noname' 'Invalid username or none provided.' '無效或未有填寫帳號名稱。' '没有或者错误的用户名。'
'userimages-noimages' '$1 has no image uploads.' '$1沒有上傳圖像。' '$1没有上传过图像。'
'newestpages' 'Newest pages' '最新頁面' '最新页面'
'newestpages-header' "'''This page lists the $1 newest pages on the wiki.'''" "本頁列出維基上第$1新的頁面。" "本页面列举维基上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limitlinks' 'Show up to $1 pages' '顯示$1個頁面' '显示$1个页面'
'newestpages-namespace' 'Namespace:' '命名空間:' '名字空间:'
'newestpages-none' 'No entries were found.' '沒找到頁面。' '没找到页面。'
'newestpages-ns-header' "'''This page lists the $1 newest pages in the $2 namespace.'''" "'''本頁列出$2名字空間中第$1個新的頁面。'''" "'''本页面列举$2名字空间中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showing' 'Listing $1 newest pages:' '正在列出第$1個新的頁面:' '正在列举第$1新的页面:'
'newestpages-submit' 'Go' '提交' '提交'
'newestpages-showredir' 'Show redirect pages' '顯示重定向頁面' '显示重定向页面'
'newestpages-hideredir' 'Hide redirect pages' '隱藏重定向頁面' '隐藏重定向页面'
翻译了简体的。-下一次登录 10:13 2006年12月17日 (UTC)
"Simple Vandalism"應該譯作「純粹破壞」,因為那句的意思是「純破壞而已」,而不是解作「簡單的破壞」,有錯請指正,謝謝。--2006年時代雜誌風雲人物華德禹(來這裡噴口水) 12:13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改了,谢谢!-下一次登录 12:32 2006年12月17日 (UTC)
status應該翻譯成身份/身分會更加合適……順手改出繁體版本了……--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6:19 2006年12月17日 (UTC)
改了,谢谢。-下一次登录 22:00 2006年12月17日 (UTC)
我已經在MediaZilla:8302中提交了。--Shinjiman 07:51 2006年12月18日 (UTC)
因為這些擴展的信息將會以GPL v2發佈,請先前翻譯過信息的用戶確認一下,只有將翻譯過的信息以GPL v2發佈後,方可使到該等信息得到翻譯。(要留意的是UserImages擴展未以GPL v2發佈)--Shinjiman 14:21 2006年12月18日 (UTC)
我想問繁體中文中的「復查」是「覆查」的筆誤,還是另有與「覆查」不同的意思? -- Kevinhksouth (Talk) 14:41 2006年12月18日 (UTC)
應該是「覆查」,畢竟我用微軟拼音輸入法的,自然有些詞彙不是按臺灣微軟照傳統微軟式翻譯(這算不算一種諷刺?XD)
餘下的問題是究竟用「身份」/「身分」,「終止」/「中止」,另外希望熟悉臺灣用語的朋友幫忙修正一下我的香港式翻譯
最後,我對決支持以GPL v2發佈這些翻譯,^_^b……--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15:47 2006年12月18日 (UTC)
基本上我已經拆分了台灣和香港的翻譯,請同時參考一下Wikipedia:用戶介面翻譯/Makebot.i18n.php作為其中一個例子。--Shinjiman 04:29 2006年12月19日 (UTC)
我同意以GPL v2发布,但请告诉我怎么做,还是在这里说一声就行了?-下一次登录 22:04 2006年12月18日 (UTC)
可能是吧,在MediaZilla:8302中,阿Rob給我的回覆又不是太過清,但是應該只要依照現有的擴展,以同一個協議發佈即可。--Shinjiman 05:12 2006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建議增加Template:Link GA

我們已有Template:Link FA一段時間了,用來標記其他語言的特色條目。但是,為甚麼優良條目卻未這樣做呢?我剛發現到,英文維基百科,甚正粵語維基百科,都已經有Template:Link GA了。不知大家對中文維基百科增設同樣模板的意見如何? -- Kevinhksouth (Talk) 15:02 2006年12月19日 (UTC)

贊成,這需要改動MediaWiki:Common.css以及Mediawiki:Common.js以配合這模板。--Shinjiman 15:56 2006年12月19日 (UTC)
我个人希望能谨慎一些,功能的增加最好现在开始考虑其迫切性,大家觉得了解其它语种的优良条目状态很重要吗?当然代码量增加不了多少,我只是不知道JS哪一次小的增加会成为性能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低了低配置机器的阅读体验。我们还没有增加多少,维基开发者在已后台增加了很多JS,包括使用AJAX技术的动态载入。现在的common.js大的改动其实也应检讨的,比如首页的更改和弹出表格按钮,美观性的改进不及功能上的改进重要。
担心可能是多余,上维基的用户大约也不会用老爷机器。大家喜欢添加这个功能的话,我可以来完成代码。—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20日00:08 (UTC+8 12月20日08:08)
我已參考Link FA依樣葫蘆地建立了Link GA,應該沒有問題。希望各位多加善用。 -- Kevinhksouth (Talk) 18:00 2006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莫非增加了繁简分类自动转换的新功能?

刚才我创建Category:變音符號时输入的分类是简体的:[[Category:符号]],系统自动转换成了繁体的“符號”,并在母分类下显示。这样就解决了繁简分类的问题,太好了!希望大家看看明天(今天下午4点左右更新)的需要的分类,里面应该没有由于繁简不同的问题产生的红分类了。太好了!-下一次登录 00:31 2006年12月20日 (UTC)

太棒了!我剛剛測試了一下,似乎真的可以自動轉換了(我是測試Category:美国电影Category:美國電影)。很高興終於看到這個功能實現了。--GiantTalk) 00:50 2006年12月20日 (UTC)
做了一个横幅以示庆祝:{{Personal announcement|content=热烈庆祝<font color=white>[[MediaWiki|系统软件]]</font>实现 <big>繁简分类自动转换</big> 新功能!!!|backcolor=red|fontcolor=white|category=庆祝系统软件新功能的维基人}}:
某某人热烈庆祝系统软件实现 繁简分类自动转换 新功能!!!
-下一次登录 01:55 2006年12月20日 (UTC)
這真的是太好了(真的是等了很久了),不過這功能不是新增算是恢復吧,其實今年以前原本是有這個功能的,今年初不知道為什麼不見了。另外,我想確認一下有沒有完全恢復可是目前找不到例子來試,因為今年年初有一段時間的狀況是,條目可以連到字體不同的分類,但分類卻找不到條目,一直到該條目作了編輯以後條目才會進入分類,不知道目前有沒有這個問題--ffaarr (talk) 02:39 2006年12月20日 (UTC)
根据我的观察,好像是没有了,参见Category:符号中确实有Category:變音符號子分类。-下一次登录 03:05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過變音符號是近成立的分類,所以應該沒問題,之前的情況是那種比較久沒人動過的分類或條目會有問題。--ffaarr (talk) 04:49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不知道Special:Wantedcategories是否能够辨别繁简体了?之前虽然分类可以自动繁简转换,但是Special:Wantedcategories中仍然不能分辨繁简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6 2006年12月20日 (UTC)

希望支持分类重定向。—自由主義者 2006年12月20日05:40 (UTC+8 12月20日13:40)

支持。如果有分類重定向的話,看起來就有點tag的味道了。--百楽兎 08:55 2006年12月20日 (UTC)
這意味著可能Category:計算機Category:電腦等的分類問題也可能會再來了。這需要透過改變字詞轉換的結構以解決這個問題。--Shinjiman 17:10 2006年12月20日 (UTC)

[编辑] 最近更改的变化

最近更改发生了一些新的改变:

  • (差异) (历史) . . 宾夕法尼亚大学‎; 12:42 . . (+140) . . Luxiao1229 (Talk | 贡献 | 查封) (→历史)
  • (差异) (历史) . . 霹靂遊俠‎; 12:42 . . (-30) . . 140.113.173.162 (Talk | 查封) (→劇情開端)

粗体部分是新增加的,表示该用户的编辑与之前版本相比所增加或减少的字符数--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53 2006年12月20日 (UTC)

果然是今天才有的改變,監視列表和用戶貢獻裡也有的話就更好了。順便問一下,這種系統的改變不會事先通知的嗎?如會,要到那裡看這類消息?--百楽兎 08:51 2006年12月20日 (UTC)
真奇怪了,我在郵件列表中,也找不到有關這次的更改?--Shinjiman 17:15 2006年12月20日 (UTC)
上次(大约10天前)也进行了修改,修改了EditToken,使我的机器人都不能用了,也没有任何说明。-下一次登录 22:02 2006年12月20日 (UTC)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