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 - Wikipedia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里是互助客栈/其他分版面的存档处。

如果一个话题超过7天没有任何讨论,则将被移动到这里。在这里保存7天后,将被删除,不做存档。

2005年12月以前的存档,请参看Wikipedia:聊天/档案馆

2006年存档:


目录

15:59 2006年12月13日 (UTC)存档

大量創建超小條目的User: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

請各位注意他編輯的質量,且不論一開始的幾次侵權,這位仁兄一直創建超小條目,並且從來不維護其創建的條目,從之前的台灣交流道條目,到台灣立法委員的條目都是如此,但是因為他是大量創建條目,因此有不少錯誤的內容難以一一加以修改(例如一直添加錯誤連結,詳見其討論頁User talk: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加上他堅拒回應質疑,所以令人覺得態度很不佳。

本來我是不打算再說什麼的,畢竟我是一開始交流道爭議的當事人,不過因為我之前對他的幾次質疑,今天他開始挑釁了,我最近在創建司法院大法官和台灣法院的條目,這位仁兄擺明了故意要先搶先贏,雖然本人不太在意這件事,畢竟當初就處理了User:Ngchinfung很多這種條目,但此君的挑釁態度實不值得鼓勵。

請見下面兩個列表Template:中華民國歷屆司法院大法官列表Template:中華民國法院列表,目前為止,第七屆大法官全部被此人創建完畢,而耐人尋味的是,該屆唯一由我創建的許宗力,他故意加上林洋港的英文連結來搗亂;另外從我以前的觀察得知,此君會有意將條目創建至200bytes以上一點點以避免被刪除,顯見其實他是知道規則,只是為了其他目的創建這些條目而已(第七屆大法官大部分都是207bytes)。

就在剛剛他又創建了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的條目,實在蠻有意思,內容一貫的空洞,這座法院是冷門中的冷門(第二段明顯就是為了超過200bytes湊出來的不相關的一段),我是想不出有幾個人對這座法院‎有興趣到會來寫這個條目,我自己都把寫這座法院的順序擺在後面。

[1] 這是他的用戶貢獻頁,各位可以看看貢獻了什麼內容,目前為止整理一下,我對他的質疑有以下幾點:

  1. 交流道可不可以成為一個本來就有爭議,但他從頭到尾拒絕和別人討論(目前我對上百個交流道條目還不知道怎麼處理)。
  2. 立法委員的連結全部錯誤,但拒絕修改。
  3. 挑釁,創建我準備寫的條目,此點我雖不在意,但他將許宗力的條目故意加上錯誤連結就真的是亂來。

我在思考的就是,這位仁兄一直遊走在規範邊緣,要說做錯了什麼嗎?嚴格來說也許沒有。但從其一直故意遊走在規範邊緣的行為來看,其行為實在值得加以注意,我認為根本可以算是「半破壞」的情況,只不過是積極性地破壞。他和User:Ngchinfung不同,後者可愛多了,被人講了起碼還知道躲起來一陣子,但這位仁兄笑罵由人的行徑實在令人搖頭。

本來是不想對他編輯的條目再發言了,不過因為這個挑釁太明顯了,所以還是問看看大家對其大量創建的低品質條目,有什麼處理的辦法(我認為不能鄉愿的說總是會有人修,裡面不少的冷門條目,躺個幾年都有可能)。未命名 15:26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有{{Cod}}模板可以處理。---{百楽兎}- 01:01 2006年11月24日 (UTC)
未命名兄有提到,這位使用者創建的條目長度都在COD的限制高一點點,因此剛好不適用,除非要提高標準。--cobrachen 01:04 2006年11月24日 (UTC)
上面我拉拉雜雜的打了一堆,可能會有朋友認為純粹是二人間的編輯爭執,為了避免討論失焦,可以把討論定性為對超小條目的處理。
我們先看此君的編輯紀錄,其實他對於使用中文維基是有一定能力的,像是會加入-{:en}-,就不是一般新人可以辦得到的(其實他也不算新人了),另外像幾乎所有的條目都剛好超過200bytes,以避免被刪除,其中不少還是加入「長度頗長的錯誤外部連結」、「小條目提示」以及「-{category:}-」這三項東西才剛好超過的;然後很湊巧地,在內文加了一長串與條目無關的廢話的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條目,因為加入廢話就已經很明顯超過200bytes,所以就那麼巧的沒有那三項東西。
更何況,其實我的本意也不是為了怕他搶頭香而為了刪除這些條目,這些小條目我將來可以修,只是這些條目大量被創建,其中又無實質內容,實在很蠻糟糕的,而且從目前的狀況觀察,他似乎準備就這樣一路幹下去,現在他已經在創建台中市議員的條目了。而且與他溝通完全沒用,我不客氣的說,目前這位仁兄和我的接觸幾乎都是「玩陰的」,撇開那麼湊巧剛好創建我要寫的冷門條目以及在我之前寫的條目加上錯誤連結不說,另外像是11月12日在10萬條左右的那個關頭,以未登錄的ip用戶名義大量回復交流道重定向也是另一個例子。其創建的超小條目即使不考慮是為了搶先我一步這部分的動機,僅就這些條目的品質也有檢討的必要。未命名 01:49 2006年11月24日 (UTC)

小小條目定義的200位元組是「條目內容」而非「條目長度」。

  • 小小作品的定義:
  1. 200個字节以下:100個中文字或200個英文字母(一個中文字(包括/)、全形標點各是2個位元組;英文字母、半形標點各是1個位元組,不計標點符號,因其多寡並無法增加小小作品的內容
準此精神,首先要扣的是標點符號,再來是wiki語法代碼。扣掉這些,那些條目大多不足200位元組。---{百楽兎}- 03:17 2006年11月24日 (UTC)
這個定義根本是有問題。utf-8下中文字以及標點都會是3個byte。HenryLi 03:23 2006年11月24日 (UTC)
中文應該是3個位元組,最初訂這規則的時候是寫66個字,也會把標點和維基代碼計入,不知何時誰改了。--ffaarr (talk) 05:08 2006年11月24日 (UTC)
可能還是不免要討論到個案,如果此人是個別創建條目或是願意與人討論,那麼或許大家可以幫他添加,但因為他在連續轉貼同類型條目的情況下造成太多同樣的錯誤,其他人難以一一修改,並且本人堅持不回去修正,才會衍生出這些問題。未命名 04:31 2006年11月24日 (UTC)
勸告無效的話就封禁,但吾人不知道要用哪條辦法做為封禁原因。--Ellery 14:30 2006年11月24日 (UTC)
理由嘛,嘗試以屢勸不聽作理由,將他封鎖一段短時間,如果解封後問題仍然持續,將他永久封鎖。--Flame 04:11 2006年11月25日 (UTC)
比起目前某君的連續轟炸,這應該也不算什麼。除了交流道我個人認為還有爭議外,其他的條目原則上都有存在的基礎,也不是說一定要刪,但內容仍然頗為不堪,自己又只生不養,每個條目宛如棄兒。這位兄臺另外讓我感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固定上線狂貼,我現在擋他,到時候又給我玩陰的,這就是在某個網站混久了的壞處,通常臉皮會變薄。
我自己觀察像這種與台灣高度相關又不涉統獨的條目,通常台灣以外的朋友也不好意思管,這應該也是會留意他的人不多的原因。未命名 16:35 2006年11月24日 (UTC)
認為應提高條目位元要求,加上連結、分類、等之後,基本沒500位元的條目根本不能提供什麼實質內容。--Onsf 18:59 2006年11月24日 (UTC)
現在開始建立客運公司的條目,如果各位要有共識採取行動就得要快,不然產生一堆很難維護的條目也是件頭痛的事情。--cobrachen 19:37 2006年11月24日 (UTC)
  • (!)意見:他貼的那些東西大致可分為數類,而且由於內容短少,使用「列表」介紹應該比較適合。所以先勸他改成列表,並給他一些時間整理,如果他還是不配合,或者不對那些短小條目擴增實質內容,那麼就通通以「不具重要性」提交刪除投票。各位覺得如何?---{百楽兎}- 08:26 2006年11月25日 (UTC)
好像他的行為如bot一樣,對其他維基人不作出回應,如果三次警告後,可先封鎖帳戶。--Flame 08:50 2006年11月25日 (UTC)
於法無據吧?---{百楽兎}- 11:19 2006年11月25日 (UTC)

承上分段

我把其他用戶類似的情況拉進來講。最近不知怎麼的,好像把維基當知識+的新用戶有日漸增多之勢,有用戶創了‎孝惠章皇后惇怡皇贵妃孝静成皇后條目,內容很明顯是一字不改照抄史書,而他的來源可能又是知識+的轉貼,這些條目的來源是史籍也沒有侵權,理想的情況是去改寫,問題是,沒幾個人會去改這些條目,難道就這樣擺著嗎?我認為結論如果只是消極的等人來寫,會有太多漏網之魚了。(這幾個條目名稱也有問題,最好是加上某皇帝或是某朝的括號,否則難保歷代不會有重複的封號)。
現在一看,又有人把維基當成字典、辭典了,要當字典、辭典也沒關係嘛,好歹也自己寫個兩句,整段照抄別人的資料到底是怎麼回事?未命名 12:51 2006年11月25日 (UTC)
抄史書巳經比創立沒意義的內容好多了,上方那三條,某些用戶可能就寫『孝惠章皇后是中國清朝的皇后。』『惇怡皇贵妃是中國清朝的皇贵妃。』『孝靜成皇后是中國清朝的皇后。』--Onsf 14:03 2006年11月25日 (UTC)
我感覺上面提到的條目看起來沒有很大問題啊。這類條目,內容有所根據,也沒有什麼侵權問題,實在看不出有必要去阻止它們的撰寫。我寫過狄山宓不齊李桂官迭里彌實郭狗狗等條目,都是把古籍翻成白話。其中郭狗狗這個人,甚至還是個完全沒有任何重要性的人物,好像也差不多。老實說,我覺得,如果是沒有違背方針的條目,以及創建它們的用戶,實在不需要批評他們。--mingwangx (talk) 15:12 2006年11月25日 (UTC)
皇后那部分,我應該是眼花看錯了,只有孝静成皇后是照抄的。至於有沒有違背方針這部分,現在傷腦筋的就是,如果有人遊走規定邊緣怎麼辦?個別來說,建小條目、資料錯誤、故意把某列表紅色連結全部補滿、連續創幾十個條目、不回去修改自己創建條目、不回應其他人……,其實都沒有違反規則,我們自己也很明白這點,問題是,有人這幾樣全部一起來而且天天貼才麻煩。在難有多餘人力回去修改的情況下,這些條目通常就完全躺死在那裡了。話說回來,我看User: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今天創建某些條目質量還可以(雖然好像還是有一個侵權),希望他每天至少都是這一天。未命名 17:41 2006年11月25日 (UTC)
我认为,如果有用户大量创建明显含有错误的条目,而且警告也不改正,因该暂时封禁,条目删除。wikipedia虽然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但是准确性也是非常重要的,wikipedia不是给某些人玩的。故意写很多错误的讯息,不仅给wikipedia带来不良声誉,也会让读者得到错误的资料---{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00 2006年11月28日 (UTC)
(+)支持書生兄的意見,屢勸不聽者,社群該訂下規範。--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8:51 2006年11月28日 (UTC)
這位用戶又在創建交流道了,而其中一些條目不知是因未命名兄給他貼了clean up 模板還是真的創建錯誤,他把全部內容清空然後走掉,要其他人跟在他後面提速刪。我已對這位用戶的行為感到反感。--Charlotte1125 16:16 2006年11月28日 (UTC)
(+)支持,我們該眼白白看著維基沉淪?--Iflwlou 16:37 2006年11月28日 (UTC)
我懷疑他又走回交流道的老本行是因為今天我們把他的棒球場提刪,所以他又來報復性創立條目,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不負責任的推測,因為他不說話,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現在觀察到他偶爾會小小修改之前某幾個條目的錯誤,問題是,這同時也表示先前他創了幾百條小條目裡面非常可能隱藏著諸多讓人難以一一回去檢查的瑕疪。未命名 17:44 2006年11月28日 (UTC)
  • 他太可惡了,他是故意破壞WIKI百科的人,他修改的陳喬恩竟然把語言連接給刪除了,這是不應該的,此人不能在這裡生存,應盡快封此人ID和IP.Msnox 17:32 2006年11月28日 (UTC)
成語條目是否可做soft redirect到維基詞典後保護起來?以免一再被創建。--Ellery 04:53 2006年12月3日 (UTC)
  • 這樣的話,符合封鎖用戶帳號的條件,大家已經觀察了半個月左右,行為仍然沒有改善,再犯者永久封鎖,看看他開不開傀儡!--Flame 04:07 2006年12月2日 (UTC)
  • 大量創建超過200kb的小條目並沒有違反政策,但是在短時間內大量新建資料時,內容一再出現小錯誤而少見回頭修正,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條目內除了模板之外唯一的內文敘述可由google找到雷同的語句),在此由衷的建議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對話頁 | 用戶貢獻)大量創見條目時,多用點心思,求快也要求正確。另外,為他人所建立條目加上錯誤的interwiki,還有和其他人起的編輯衝突,是不是該出面和其他維基夥伴溝通一下,期望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對話頁 | 用戶貢獻)未來的作為能夠改善以符合社群期待。--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5:41 2006年12月2日 (UTC)
從貢獻記錄看,該用戶似乎從不與其他用戶溝通,也不與社群溝通,且之前把全部內容清空的行為已構成破壞,建議封禁他一段時間。--Ellery 04:49 2006年12月3日 (UTC)
另外,真的是否有必要建交流道的條目?別的語言維基百科是否有建交流道條目?--Ellery 04:51 2006年12月3日 (UTC)
贊同封禁,先封一星期,再犯同一問題,永久封禁,既然是這樣,直接封禁有什麼大不了,不過在此之前,先給一個最後警告。--Flame 08:54 2006年12月3日 (UTC)

要求将页面转换正体/简体改为繁体/简体

移動到Wikipedia talk:頁頂自動轉換標籤

Ruthenia怎樣譯?

我在google找到的譯名包括羅塞尼亞(422;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盧森尼亞(426;本維基收錄了盧森尼亞語)、魯西尼亞(68)和魯塞尼亞(152)。

又根據英文維基的Ruthenia及附加的外語連結,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等,都跟隨拉丁語的Ruthenia而有各自的譯名,拉丁語的Ruthenia大約讀成Ru-the (th是清齒擦音或者清齒齦塞音) -ni-a,英語讀法類同。而俄語和烏克蘭語都用類似Rus的稱呼。

大英百科是用了「羅」字,但很多歐陸語言的Ru在漢語都譯成「魯」或「盧」;我認為魯塞尼亞比較合理(按照拉丁語),可是地名手冊等資料沒有收錄這個生僻地名。另一問題是,有一種語言叫Rusyn language,也有一個民族叫Rusyns(又可以叫Ruthenes),叫魯森語和魯森人好像很合理,不過又跟地名有點分歧。Ruthenia和Rusyn等概念佔了相當數量的條目,希望熟悉歷史和語言的朋友來討論一下。--Xieza 11:39 2006年11月25日 (UTC)

我對歷史及地理所知甚少,不過就譯名來說,這個詞中的「Ru」部分是不該用「羅」字的,用「魯」字比較好。對於RutheniaRusyns/Rusyn language的關係,看樣子是有歷史傳承與關連,但我的了解不夠,漢譯名是否應用同樣的字眼,我不知道。如果宜用一樣的,或許可以翻譯為「魯森尼亞」「魯森人」「魯森語」(目前條目:卢森尼亚语);如果宜作分別,或許可以翻譯為「魯塞尼亞」「魯森人」「魯森語」。請恕無知,謹供參酌。--roc (talk) 20:41 2006年11月25日 (UTC)
「魯」字與「盧」字,你認為怎樣選擇呢?--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02:42 2006年11月26日 (UTC)
我的意見是,維基百科是記載知識的地方,而不是修正知識的地方,既然大英百科也收入「羅塞尼亞」,而從Google看來,羅塞尼亞也是語言學[2]、教會人士[3][4]既有的譯名,應該用「羅塞尼亞」。
其實翻譯這類名詞,最好還是找一本詞典來對照一下,即使譯名不對,也算是有來源。 --Lorenzarius 05:03 2006年11月26日 (UTC)
約定俗成是好提議。如此說,魯塞尼亞(純粹音譯)可以作為重定向頁。但是,Rusyn一詞又怎樣處理?中文界暫時沒有特定譯名,暫時只借用了「盧森尼亞」。--Xieza 05:14 2006年11月26日 (UTC)
这个地名已经有标准翻译了。您必须把它翻译成“罗斯”。不要考虑这个拉丁化的“Ruthenia”和其他一切西欧语言,它的俄语“Русь”才是关键。它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共同的前身(蒙古入侵以前,后来加利奇和基辅一带被波兰及立陶宛吞并了。您可以大致理解为“基辅罗斯”;但我肯定地告诉您,它和基辅罗斯的含义不完全一样。她的直接继承人是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我以后会建立罗斯这个条目,并把基辅罗斯重定向过去。参见俄罗斯历史留里克王朝。至于那种语言——实际上您应该翻译成古罗斯语(乌克兰语和俄语共同的前身)。现在的卢森尼亚语的名称是不正确的,在大陆没有这种说法,因为它是从英语文献“二手”翻译过来的(所以才会有“ia”后缀)。大英的翻译,千万不要当成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人在帝俄时被称为“小俄罗斯人”,而实际上他们的语言才最接近于我们讨论的这种语言,地理位置上也更接近于原始的东斯拉夫人国家。我再查一下资料。--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31 2006年11月26日 (UTC)
抱歉,我的语气太激动了。因为我实在对英语独霸学术界的现象咬牙切齿。。。=.=--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51 2006年11月26日 (UTC)
Ruthenia不是“大英的翻译”,更不是“英语霸权”,充其量也不过就是拉丁语霸权而已。另外,你非要以Русь为翻译标准,是不是俄语霸权呢?另外,对所谓“英语独霸学术界”不必那么敏感,更不必咬牙切齿。毕竟大多数英语科技词汇来自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和德语。英语拥有它现在的地位,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会自然消亡的。老兄不妨想想启蒙时代前后拉丁语在学术界的地位如何?纳粹上台之前科技德语在物理、化学等领域的份量如何?非要搞“去英语化”的“正名”的话,难道老兄还要再在WIKI里把克罗地亚正名为赫尔韦茨卡、把阿尔巴尼亚正名为什奇珀里、把匈牙利正名为马扎尔罗什扎格、把芬兰正名为索米么?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2:54 2006年11月26日 (UTC)
请问Magnae Virtutis兄名从主人何以构成霸权?您提到的那些译名是因为历史原因产生的,是属于特例。现在的译名法已经开始避免这种情况了。比如现在地名规范部门就在商讨将乌克兰的地名重新按乌克兰语的读音来翻译,原来的俄语译名可能不久就要废弃。--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09 2006年11月27日 (UTC)
以上的留言多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我的意思可能表示的不清楚。我的意图是,希望各位维基人在翻译和核对文章时,能多参考一些其他语言的文献,即使看不懂也可以利用机器翻译来猜测,不要过于依赖英语;在进行音译时,更要小心这是不是原始形式。英语文献除了读音异化外,它的倾向性也是值得我们小心的。除了科技文献以外,使用英语写作的大部分人还是属于盎格鲁撒克逊集团;他们不要说在世界就是在欧洲也是格格不入的。英语文献大多体现了海洋国家的观点,其立场不一定是最中立的。如果我们写譬如德国的条目,还是利用德语的资料为好。--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22 2006年11月27日 (UTC)

查了一下英文維基,Rus(羅斯)和Rusyn似乎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中世紀時期的民族,俄、烏、白三個民族的祖先,後者指的是現在生活在斯洛伐克、塞爾維亞等國的少數民族,而Ruthenia的現代用法對應後者。-- ran留言) 02:17 2006年11月27日 (UTC)

恩,我在User:Xieza兄的对话页也提到这一点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的“Ruthenia”概念看来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俄语维基连过去的连接就不是表示英语维基的意思。它的定义和库尔德差不多,许多国家恐怕极为敏感吧。何况到底存不存在这个民族还受到质疑,这也可以理解为方言的差别吧?帝俄时期连乌克兰语都被认为是俄语的方言呢,政治决定一切啊。这可能和“China Proper”一样,是一个西方人士编出来的概念。他们是不是希望东欧民族情况越复杂越好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32 2006年11月27日 (UTC)
呵呵,西方內部還搞不定呢,說不定過兩年蘇格蘭也要獨立出去了(今天BBC報道有民調顯示,52%的蘇格蘭人贊成獨立,同時竟然有59%的英格蘭人想讓蘇格蘭獨立,48%的英格蘭人也想獨立建國),還有魁北克現在也在加拿大議會搞文字遊戲,定義出來一個“國中之國”(之前西班牙的加泰隆自治區也有類似的動作)。至於Rusyn民族,從英文維基百科的介紹來看,Rusyn的民族認同本來遍佈烏克蘭西部,不過烏克蘭民族主義崛起以後,烏克蘭西部的人民就把民族認同改成了烏克蘭族,但是當時的波蘭、匈牙利政府卻鼓勵對Rusyn民族的認同,因此現在對Rusyn民族的認同主要遺留在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北部等地。-- ran留言) 03:02 2006年11月27日 (UTC)
回到正題,我同意Lorenzarius的建議,維基百科是記載知識的地方,既然沒有Rusyn現成的音譯,那麼最好使用已有先例的“羅塞尼亞”。-- ran留言) 03:11 2006年11月27日 (UTC)
我尝试着把“Rusyn”和“Ruthenia”这两个英语条目按原文翻译一下吧,以方便分析,算是这次讨论的副产品。我的情绪太激动了(FQ化?!),请大家原谅我的“反盎格鲁撒克逊综合征”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47 2006年11月27日 (UTC)

很高興這次有這麼多討論。也許,如果我不問這個問題,這個Ruthenia不到一年半載都不會有中文版。如果只因不知譯名為何,那實在太可惜。

返回正題。幾位朋友都認為Ruthenia應該譯成依循現存的羅塞尼亞;Rus就早已譯為羅斯,那麼Rusyn這個詞是否應該另創新詞?Rusyn人的確可以叫Ruthenes(按上文就稱為羅塞尼亞人),不過Rusyn總得也要譯。--Xieza 15:44 2006年11月27日 (UTC)

剛發現,大英中文版把「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翻譯為「國際前鋒論壇報」,儘管我們一般都叫做「國際先驅論壇報」。--roc (talk) 04:00 2006年12月1日 (UTC)

中立性与争议性均存在的条目和被保护的条目是否能竞选优良及特色条目

最近问题多了一点,有劳各位前辈了,真是抱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两篇广引争议的文章,分别是台灣媒體爭議中国文化史。这两篇文章的质量,想必大多数同仁是认可的。如果由于曾经引起争议和被一些极端人士导致编辑战被保护而获不得其可以获得的地位,我想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而且,恐怕类似的条目还有更多。不过,在下一直不大清楚这类条目是否能参选优良条目及特色条目。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在一些大型文章的开头加上「编辑」链接。因为这类文章要想修改开头就要全部打开,不过实在太费时,还有可能当机。--永远中不了举的秀才 10:39 2006年11月27日 (UTC)

我覚得閣下也是極端人士。---- >>φ(◎◎へ)Talk 18:54 2006年11月28日 (UTC)
文章質量還算不錯、但中立性不敢認同、故肯定不能当特色条目。後者賛同、不過現在的維基系統大概作不到。---- >>φ(◎◎へ)Talk 19:08 2006年11月28日 (UTC)
作為一個旁觀者,有點看不過眼,所以恕我插嘴,說幾句說話。在指控別人為極端人士之前,請先尋找有力的論據(或仿傚之前某位仁兄,發揮其想像力,「創作」一些論據),證明別人是極端人士,要不然,人們會以為你對某些用戶的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或個人價值觀有偏見。我說完了,你們繼續討論下去吧。--Dr.Tam 13:39 2006年11月30日 (UTC)

本日的英语维基特色条目

剑龙[5])。这是个相当简单的条目,而中文维基还没有建立这个条目。有没有人自告奋勇去翻译她啊?即使直译的话,质量至少可以达到中文维基优良条目的标准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1:02 2006年11月27日 (UTC)

有人開始寫了嗎? 粵維的劍龍已經寫了956kb了。--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13:24 2006年12月2日 (UTC)

台灣正體的稱呼極不恰當,要求恢復繁體

移動到Wikipedia talk:頁頂自動轉換標籤

侵權條目不是應該經過7天才作刪除嗎?

最近發現於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2006年11月27日的王雅慧條目,得出了侵權結論,但奇怪的是這條目卻快速刪除了,既結論為侵權不是應該轉交侵權投票嗎?--Onsf 16:28 2006年11月29日 (UTC)

我也覺得奇怪,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最近刪除投票越來越多「審訊未完,先處決」的情況。部份照片需要快速刪除我明白,但條目方面,無論如何侵權,亦需以正常程序,加上侵權告示,7日後才可刪除或把/temp版本移動。希望大家關注一下。--Paparazzi(追訪) 09:02 2006年11月30日 (UTC)
過去曾有討論提到,若/temp版在七日之內已先完成,即可刪除並以/temp版取代之,但這樣的作法並沒有成為正式明文規定,管理員可依情況執行。--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7:27 2006年12月2日 (UTC)
讓我為以上問題提出一個可能性。我不清楚該條目的情況,但假如內容是塗鴉,就算所使用的是侵權內容,快速刪除也是合理。總不能因使用侵權內容塗鴉,反而可以保留7天。 -- Kevinhksouth (Talk) 07:34 2006年12月2日 (UTC)
這條目提刪的理由為懷疑侵犯著作權,所以理應不是塗鴉,我認為如有管理員要把投票中的條目作快速刪除,務必應該寫下快速刪除的原因。--Onsf 10:34 2006年12月2日 (UTC)

條目標題的繁體轉換不能轉換

-{T|zh-cn:xxxx;zh-hk:xxx}-

用不了呢!!!

請管理員留意

還有zh-hk是-{意}-不是-{義}-呢,在文中設定了zh-hk是-{意}-也沒用

我不去技術版發的原因,是那裡因為沒有人看到--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3:03 2006年11月30日 (UTC)

T標籤的故障似乎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不知道是否有辦法在下次改版時獲得解決呢?(不過,下次改版到底是何時......)--泅水大象 訐譙☎ 16:07 2006年11月30日 (UTC)
是呢!時間長了就沒人記得了。--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8:30 2006年12月1日 (UTC)

Wikimania 2007部落格貼紙

Wikimania 2007部落格貼紙頁面已經建立。請多才多藝的各位伙伴,做幾個貼紙放上去吧!也請多多宣傳。--mingwangx (talk) 09:04 2006年12月2日 (UTC)

新浪.奧康網路盛典年度網路事件

新浪.奧康網路盛典的年度十大網路事件,入圍的有:
韩白之争、无极PK馒头血案、公交MM爆红网络、铜须门事件、演艺圈性丑闻、北老疾农事件、山歌三人组、北大教授公布工资单、当年明月博客PK易中天、深海水妖强奸保命论、赵丽华诗歌事件、孙志明卖身出书、红楼梦网络海选、小菲女兔唇事件、拯救白血病儿童耀耀、北京女人PK北漂、二月丫头走红网络、黄健翔解说门事件、英雄郭春辉之死、德云班主郭德纲、马兰离开黄梅戏剧院、打掉6月大的兔唇儿、武汉公交司机被痛殴、寻找儿子满青、砖客结盟砸响菜刀门、压力巨大的奔奔族、EMC邮件门、雅阁女、北大教授丘成桐事件、一马青尘出走天涯事件
怎麼沒有維基百科解禁旋即再封的事。 --mingwangx (talk) 18:19 2006年12月2日 (UTC)

如果他报导这件事情的话,就该轮到他被封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01:46 2006年12月3日 (UTC)
節錄自新浪網:「每一起网络事件都在潜移默化改变着生活。谁最有资格当选06年度十大网络事件呢?最终的投票权在网民。」這句說話,真是諷刺……--Dr.Tam 08:56 2006年12月3日 (UTC)

可以發表評論啊!!--Theodoranian|虎兒 =^-^= 18:22 2006年12月3日 (UTC)

新浪早就想到你會這麼做了:

  • 请您注意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00007号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新浪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新浪留言板发表的作品,新浪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mingwangx (talk) 20:16 2006年12月3日 (UTC)

哈哈,以上的規定,再次使我哭笑不得……^0^--Dr.Tam 13:45 2006年12月5日 (UTC)

英語譯音表

這是令我甚為頭痛的問題。根據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1993年10月)提供的表,我看不清那些元音是什麼樣子,只好在英文維基的元音那裡猜測譯音表會有的元音。我在沙盒寫了少量資料,希望大家看看,尤其是有該資料的朋友。我認為,辭典提供的表用字不陳舊,可是那些(韋氏)音標未必準確。應否同時列出國際音標和韋氏音標?其實,沙盒裡的資料我也不肯定是否正確……--Xieza 10:08 2006年12月3日 (UTC)

英語有英式、美式、澳紐式、加拿大式......等發音,所以才有這麼多種英語音標。有些音標則是因為原本國際音標的規則太複雜,遂將之簡化而成。我不太清楚每種音標的分別,故只寫下一般可能發生的情況。--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07:23 2006年12月4日 (UTC)
萬國音標並非太複雜。英語音標只要顧及英語領域己經足夠,所以可以合併及使用一些常見字母。這樣亦方便排版。HenryLi 14:53 2006年12月4日 (UTC)
可是,我看過英文維基的英語語音學和語音學條目,英式英語(RP)、通用美語和澳式、紐式英語,各自有不同音標組合。最麻煩是韻母 a e i o u,書寫只有五個,發音卻有十多個組合。我們要做的是整合類似發音的韻母,將它們譯成一行漢字譯音組合。尚且不提韋氏音標,總得要先弄清IPA。韻母組合之中,又以a 和e最複雜。i o u 分別可以「輕易地」以伊、奧和烏譯寫。雙韻母大部份都沒有問題。--Xieza 15:25 2006年12月4日 (UTC)

假如我的用戶頁持續被人破壞可以怎麼做

我在某個wiki網站似乎和某位用戶有所過節,現在有匿名用戶不停破壞我的用戶頁〔從IP看來,屬同一ISP,似乎是那個我在另一個wiki有所過節的用戶〕。第一次破壞後,我已經出了告示讓他有問題可以找我,但是他仍選擇破壞我的用戶頁,請問我可以怎麼辦? --Leeyc0找我) 11:45 2006年12月3日 (UTC)

也許你可以請求半保護用戶頁。--Charlotte1125 12:31 2006年12月3日 (UTC)

已向Wikipedia:當前的破壞報告匿名用戶的破壞行為,管理員不日封禁他的IP。--Iflwlou 12:37 2006年12月3日 (UTC)

以我所知,浮動IP亦可以被封禁的,不過不知道維基百科可不可以造到這個--Dr.Tam 11:02 2006年12月5日 (UTC)
我倒想知道可以怎麼封禁浮動IP,以我所知只有將整個ISP的IP範圍封閉一途(我有辦法找到某一ISP的所有IP範圍)。不過這個辦法對講求人人參與的維基百科並不可行。(註:保謢了用戶頁後,那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轉而破壞我的討論頁……假如我連討論頁都保護的話,不知他又會找甚麼搗亂--來這裡破壞之前,他已經在另一個wiki網頁破壞我的頁面 =.=)--Leeyc0找我) 14:30 2006年12月5日 (UTC)
  • 你留一個沙盒不要保護 給他塗鴨好了XD"  --郁翔 14:38 2006年12月5日 (UTC)
  • (!)意見:他真的有去Leeyc0的沙盒,但他不知加上甚麼東西 (好像是一行非常非常長的塗鴉),讓我的電腦幾乎當機。現在我已回復了。--Charlotte1125 14:47 2006年12月5日 (UTC)
竟然忘了檢查我的沙盒,謝謝。唉算了,就讓他撒野撒到夠。(ps.在這個情況,Firefox好像比IE沒那麼易當)--Leeyc0找我) 14:50 2006年12月5日 (UTC)

各位可敬的中國維基人,請將目光稍移這裡

終於有辦法避過中國政府的網路封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研發了名為Psiphon的免費軟件,可以令身受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自由瀏覽網頁。只要一個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如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等等等等),在http://psiphon.civisec.org/免費下載Psiphon軟件,接著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用戶名稱、密碼。後者可以藉此登入上述網址,連接安裝Psiphon的電腦,自由瀏覽網頁。而且傳輸過程得到加密保護,令當局難以查獲。不過此軟件有一缺點,此軟件只惠及有海外聯繫之人士,所以本人呼籲各位因享受自由資訊所帶來的快樂之維基人,下載Psiphon軟件,幫助被網路封鎖之苦的網民!謝謝!

以下是突破網上封鎖的簡單流程:

  • 網路自由地區的居民(甲君)下載Psiphon軟件到自已的電腦;
  • 甲君以電話、電郵、QQICQ等等方法向網路封鎖國家的網民(乙君)告知一個秘密網址及相關用戶名稱、密碼;
  • 乙君登入秘密網址,連接至甲君已裝Psiphon軟件的電腦;
  • 乙君可透過對方的電腦,不受限制地自由瀏覽網頁。

以下資料參考自《新軟件避網上審查》 《東方日報》 2006年12月3日--Iflwlou 13:18 2006年12月3日 (UTC)

本人還未試用這軟件,但一想到到廣州旅行就無法上維基就覺氣憤,所以我一定下載Psiphon軟件--Iflwlou 13:24 2006年12月3日 (UTC)

有需要我本人可以協助。Stewart~惡龍 17:29 2006年12月4日 (UTC)

這個東西的設計有點笨。如果我用筆記電腦裝 server,或者是固定的電腦使用隨機指定的 IP,只要 IP 更換一次,別人就找不到我了。其實該有個中介,server 向中介登記,client 向中介取得 server 最新的 IP。總之是很不方便。 -- Toytoy 15:45 2006年12月5日 (UTC)
這個可以利用動態DNS更新技術(Dynamic DNS)解決。使用中介伺服器其實有個問題,只要網絡審查者封蔽中介伺服器,那就會無法連線。這亦是BT的死穴。(碎碎唸:動態DNS更新技術聽起來好像香港海關破獲非法下載網站時發的新聞稿裡的那些嚇死人(或笑死人)的用語……)--Leeyc0找我) 01:12 2006年12月6日 (UTC)

其實這個軟體應該是蠻有用的,只是不知道維基是否能夠找到夠多個人使用者來提供Psiphon Provider。另外Psiphon在中文維基的條目是彩虹 (軟體)。-- Nikopoley✪尼可波里|《舉手發言》 21:59 2006年12月5日 (UTC)

爛數學題目

數學情書》15道算式 心上人藏答案裡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市報導】
2006.12.05 03:42 am
新竹市虎林國中學生游子軒隨手就能寫下黃金比例數,直到零下卅一位數;他用各種數學公式設計出一整頁的計算題,答案就是心儀女同學的座號。

我一直認為有趣的數學應該是像拉马努金那樣的等式,像是1729這樣的東西。如果只是一堆數字加加減減,最後還要用常數湊出答案(+5),我覺得很蠢。最奇怪的是為什麼裡面一大堆名詞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 Toytoy 15:36 2006年12月5日 (UTC)

  • 偽基百科說:“記者罹患腦殘的機率高達八成”
  • 是《联合报》,不意外。--澍子 10:50 2006年12月7日 (UTC)
  • 注意此Google庫存頁的時間[6]  --郁翔 17:05 2006年12月5日 (UTC)
啊,原來這個小孩是拿別人的題目湊,然後加上常數就交差了。連改都不會改。好爛。 -- Toytoy 17:53 2006年12月6日 (UTC)

大家的速度再一次減慢了

今早上來本來還以為今晚有機會會破十萬四千,但我現在發現今日新增條目連130也不夠。自從暑假開始,每日新增條目數都至少也有150以上,平均會有約180-200。今日連130也不夠,是幾個月以來都未有發生的事了。再看看俄文和芬蘭文的數字,我們的優勢也結束了,俄文又開始拋離我們,芬蘭文又開始追上我們。不是有人在搞動員令嗎?為何條目增長反而沒有這樣理想呢?希望大家多點努力,並不要將建立新條目的時間放在無謂的紛爭上。 -- Kevinhksouth (Talk) 15:47 2006年12月5日 (UTC)

都忙着正名呢,累了,就让他们休息休息吧--lastman(Talk) 18:24 2006年12月5日 (UTC)
再度被封且連https也被封造成的影響蠻大的。--Ellery 05:43 2006年12月6日 (UTC)
增加新条目的速度着实明显下滑。不过新条目推荐处最近却是热闹非凡,每天几乎都有5个左右的条目。--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5:08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就在忙著做譯音表……很希望盡快有相關小組成立。--Xieza 05:23 2006年12月6日 (UTC)
不要單看數字吧。就例如越南語維基百科雖然突然增加了約一萬條條目,但你們有發覺他們的條目有甚麼大幅增長嗎?我看未必。倒不如花多點時間去完善現在那一堆還未譯好的條目去。不過,我們要新增的話,也有很多類別的條目可以新增的。例如:MCSE--石添小草 05:26 2006年12月6日 (UTC)
越南語的條目數沒有突增,應該還是12000多,看到那個22000是註冊人數,我把它改回來了。(整體而言越南語版是屬於非常掠實的一個版本,可以參見上面質量的討論)--ffaarr (talk) 06:04 2006年12月6日 (UTC)
根據我粗略統計,掛了翻譯請求模板的條目量仍在上升:2006-11-29時,約有2747個條目掛著請求翻譯的模板,未包括上述分類的附分類。2006-12-1時,約有2754個條目;2006-12-6時,約有2780個條目。我覺得有些新來的維基人以前很多人願意做翻譯(而且只是繼續做別人的工夫),所以這類條目有增無減。譯得不好或者根本譯得很少的,遠遠不止此數目。例如,大家不妨看看波蘭城市的條目,克拉科夫這樣的名城只有寥寥數段……--Xieza 06:07 2006年12月6日 (UTC)

雖然數字好迷人,不過,看數字來寫文章實很無聊,何不輕輕鬆鬆寫自己愛寫的。俄文、芬蘭文、越南文之數字,與中文維基有關麼?HenryLi 09:31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個人認為都是順其自然發展會比較好一些,對於條目的數量也不會介意得太多。--Shinjiman 09:54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觉得动员令搞得太密,相隔只有3个半月,令人视觉疲劳。至少到春节前学校放假的时候再发布,效果会好一些。--Dzb0715 14:26 2006年12月6日 (UTC)
也可能過了10萬,大家覺得完成目標了一個階段,要停一下透氣。--Charlotte1125 14:58 2006年12月6日 (UTC)
其實Dzb說的沒錯,之前才剛做完第二次動員令不久後就收到第三次動員令「轟炸」,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就令人覺得不太想鳥那個動員令,所以也沒特別大力新增條目。不過還是有在龜步的翻譯新條目啦,只是期末到了...在被考試轟炸之餘,亦無所剩予維基啦。另外個人是覺得條目深度比數量重要...所以啦。-- Nikopoley✪尼可波里|《舉手發言》 17:32 2006年12月6日 (UTC)

14:49 2006年12月18日 (UTC)存档

user:台中英雄=user: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再度發威

其實他剛建「台中英雄」的新帳號時我就知道他是user: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了,我想說他換一個帳號會不會改變態度,所以就不拆穿他,結果……完全沒有變,昨天他又開始創小條目時,我到他的討論頁提醒了他一下,結果他刪了我的留言。

好,刪了也沒關係,可是現在大家看一下,又來了,惱羞成怒就走回老本行硬幹了

  1. 老本行一:報復性的創建「交流道」條目:大埔交流道大華交流道瑞芳交流道暖暖交流道
  2. 老本行二:台灣棒球維基館的「棒球場」條目:龍潭棒球場,不過這次引用台灣棒球維基館的資料可能在合理範圍。
  3. 新開發:飯店條目,王子大飯店全國大飯店金典酒店,這個重要性在模糊地帶。

另外,我注意到他在復興北路車行地下道中也有明顯的錯誤。

請問一下,這位朋友到底怎麼了?未命名 17:05 2006年12月4日 (UTC)

  • 對於未命名兄維護條目品質,並持續關注與修改小條目的貢獻,讓我深感敬佩,但請恕我說點意見。並非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文筆以及查閱整理資料的能力,這需要逐步學習才能掌握的,以我的看法,「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及「台中英雄」大多數時候是默默寫著自創的,他生活週遭相關的條目,也沒什麼嚴重的破壞行為,亦無破壞的意圖,也許他自創條目還未能掌握「重要性」,但暫時留著以後再處理也沒什麼關係,寫錯了可幫忙改改,實不必以惱羞成怒或報復形容。至於與他人交流與否,是他的自由,可能他年紀小、內向或不善表達,而且他也表達了「對維基百科還不是很瞭解,請大家多多指導」心聲,請諸位莫再以過度批評與指責的方式對待。--Sangye 19:54 2006年12月4日 (UTC)
如果經維基人在其用戶頁道德勸說過數次,仍一意孤行的話,那就不能以「對維基百科還不是很瞭解,請大家多多指導」這樣子的理由「裝無辜」,更何況使用馬甲違反了維基百科的方針。(任意刪除別人的留言,這種行為都出來了,不是與自己寫的「請大家多多指導」互打嘴巴嗎?)--Ellery 00:40 2006年12月5日 (UTC)
很大機會有傀儡,他的暴行越來越多了。--Flame 01:27 2006年12月5日 (UTC)
Sangye兄,其實我自己也不希望這麼形容,不過,據我的觀察,他被人指責後就開始灌小條目的行為應該已經是第三次或第四次了。
小條目本來真的沒什麼,一般我看到50bytes甚至更少的條目也不會想去動它,但此位兄台的情形是連續灌小條目,條目中有同類型的錯誤又不與人溝通,結果就是別人要幫他收拾殘局,舉例來說,像交流道的條目,您可能覺得寫上來無所謂,而我覺得目前暫無獨立的必要,所以若有人寫了兩、三條交流道條目,比較好的辦法可能就是提到刪除頁讓大家討論,好了,問題來了,如果某人灌了一百多條,我光是提刪就沒動力了,結果反而可以讓這些條目留下來,這不是變相的鼓勵灌條目嗎?另外條目內容錯誤的地方道理也是一樣,可能我比較小心眼又懶惰,目前不少他編輯錯誤的地方我都沒改,你知道的,花時間擦人屁股的感覺總是不好,雖然維基本來就是擦人屁股或被擦的地方,但有人刻意拉給你擦,怎麼樣都會讓人不高興。
至於說他年紀小也是有可能,我們當然不希望趕跑任何人,刪我留言我覺得沒關係,這個規則他可能不知道,歷次討論我也不認為有查封的必要(甚至不認為有違規),用馬甲我也不在意,換個名字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嘛,不過,我必須說他對其他規則也不是那麼不瞭解的,這是觀察他編輯一段時間的感想。事實上,某幾次的匿名ip可能是他(210.200.105.xxx),除了關注的條目重疊之外,二者出現的時機就像Clark Kent和超人一樣。不過,如果說指責的一方程序上有瑕疵的話,那就是這幾次指責的人都是我,他有可能只是因為我說了他太多次了才和我賭氣的。未命名 02:53 2006年12月5日 (UTC) 第1次修改未命名 09:32 2006年12月5日 (UTC)
但有時量與質難以兼顧,只能久不久幫他增加內容,況且能刪幾多?,難道把小小作品定義增加至500bytes,使小小作品給人一些「好看」的感覺。還有近日俄文版與中文版條目差距又再次擴大,預計於本月至下月初將會創出最大差距,亦即等於第二次動員令失效。Onon19820531 06:29 2006年12月5日 (UTC)

節錄至這個馬甲的用戶頁:「我還有許多事情對維基百科還不是很瞭解,請大家多多指導」他根本在撒謊……這種不長進的用戶,應該將它封禁--Dr.Tam 10:16 2006年12月5日 (UTC)

想想假定善意原則。--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2:48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看了「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的編輯紀錄,覺得他一開始創了些侵權的條目,經過提醒後,改成修改條目(例如愛河),但仍侵權(我的理解是他可能還沒了解即使在條目中只抄一小段也是侵權,或不懂該如何引用而不侵權),而此時未命名兄已開始在他的討論頁留言(請未命名兄見諒,我必須指出這時您的留言出現「比較誇張的是」、「反而會被覺得很遜」等情緒性字眼,一定會引起不快,挑釁恐怕是在不經意中由您開始),之後他開始寫交流道(我認為可能是為了避免再犯侵權而找的題目,且也受到「兩至三行的小作品已經是對維基的不小貢獻」啟發,不盡然是為了衝條目,其他高深的題目他可能不懂,所以也不敢亂寫),卻不料更多的阻力和指責接踵而至……,加上他又不擅溝通……。我看他是不斷在建議中改善的,並盡力不違犯規則,但卻被誤解為游走法律邊緣。那些成語條目我認為他之前不知不能創建(這些成語也許在寫他的心聲),他一定很疑惑為何這也不能寫那也不能寫吧!最上面提到陳喬恩,他將繁簡分類做修改,不小心刪去英語的連結,卻被誤解為破壞,恐怕也很冤枉。換帳號,也許只是為了可以安靜的寫自己的條目,我怎麼看都不覺得他在裝無辜,請諸位依善意來看待,莫無意中逼迫他人改用馬甲編輯導致犯規。--Sangye 10:52 2006年12月5日 (UTC)

你教訓的很對,第一次和他接觸的方式,現在想來的確不太妥當,但我要小小辯解一下,因為我當時看到他連三次侵權(而且好像間隔一段時間,並不是一下貼三個條目),覺得他可能把這裡當成知識+,所以想用不同的角度提醒他,讓他知道這樣反而很遜,當時是希望帶點輕鬆的口吻,其實,我要是偷懶的話,複製一下之前制式的侵權提式就好了,我正是覺得單純這樣沒用才會打一篇告訴他的,現在看來,不是輕鬆而可能是輕挑,也許這是導火線之一,我承認。
交流道那部分我也講一下,我記得他第一次灌交流道條目時,我提醒了他一下,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他大概暫停了幾分鐘,然後又開始灌,顯見他應該有看到我的留言,此後我又留了幾次,這位朋友完全不理,繼續灌下去,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會毛起來吧。再者,我也不是專找他碴,我會考量他的主觀意識(雖然他不講話所以常常很難判斷),我記得台中英雄帳號剛創立的時候,他把十二生肖每個條目都加上小條目標籤,其實這不太對,因為這些動物都不是小條目,但這個動作看起來應該不是在惡搞,所以我也沒有多說什麼。(另外說到的成語那部分,他是從「一」和「人」開始建立的,若要繼續建立下去,想起來很恐怖)
剛剛下班時想了一下,其實我很不喜歡在這裡做單方的指控,在訴訟上這樣我們稱做一造辯論,通常都是我們講到爽,對方不講活該,但在這裡這樣做的話,一來無法達到彼此間交流的目的,二來顯得我們小心眼,實在是很糟糕。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我的感想:善意推定是很重要,但若完全推定緘默的一方善意,無疑是劣幣逐良幣,鼓勵大家緘默,尤其我們又不是要定人罪的刑事程序。其實我很好打發的,講個一兩句也好吧!未命名 11:49 2006年12月5日 (UTC)
我又來多管閒事了。果然,被指責後,今天又開始硬上了。創了一堆台中市和台北市議員的條目,讓我比較甘拜下風的是連「歐陽龍」都可以只寫:「台灣政治人物,現為無黨籍台北市議員。」就算不知道他老婆叫傅涓,女兒叫歐陽妮妮、娜娜,姐姐叫歐陽菲菲,總該知道他以前當過藝人吧!難不成他真的除了用「copy&paste大法」讓條目驚險低空掠過200bytes以外,就寫不出別的東西了?未命名 17:47 2006年12月6日 (UTC)
台灣有多少政客是從演藝圈(包括新聞)跳槽的?有幾個真的能在政治圈生存呢? -- Toytoy 17:57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在他的對話頁上留言了[7],建議他用列表的方式去寫市議員條目。--Charlotte1125 18:18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看他创建的条目都很好,内容很有意义。 人家创建条目妨碍你了么? 干吗非要和你“交流”? 人家有那个义务么? 你如果嫌他(她)的条目不够充实,你去补充完善好了。 不要花费时间讨论别人。--民國九十五年 21:50 2006年12月6日 (UTC)
前前后后我没有仔细研究,但大家的讨论最好依据维基方针,目前的维基政策,并不禁止创建小条目,甚至还有鼓励的意思,但如果创建的条目重要性不足,并需要删除,且在多次被劝告后仍然没有停止类似操作的迹象,则应该对该用户进行制裁。--Ffn 23:47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應該講清楚一點,「小條目永遠不是問題」→本人完全認同這句話,平常我連50bytes的小文章都不會去動,但他的問題不是出現在這裡,我把我的質疑限縮在兩點。第一、這位朋友編輯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只有短短一兩句的條目,再加資料完全不困難,但他創建了後幾乎不會回去維護,縱使內容有錯或其他不適當的地方經人提醒後也一樣,而這些條目有時一下就出來數十條,並不容易修改。第二、他完全不回應別人,這使得我們很難捉摸他的目的和計劃,如果他說:他一個月後會回來維護,那很好,我們等他,但一句回答都沒有。而以目前的狀況看來,策略上,他也完全沒有講話的必要,我愈講都愈讓人覺得小心眼了,不是嗎?未命名 02:18 2006年12月7日 (UTC) 第一次修正未命名 05:18 2006年12月7日 (UTC)
短短一兩句不是問題,從來維基百科就是這樣發展,每一篇文章都期待有人把它擴展完善。HenryLi 04:10 2006年12月7日 (UTC)
看來我真的沒講清楚……我再修一下上面的文好了。未命名 05:18 2006年12月7日 (UTC)

關於User:Lukacs

怎麼說好呢?自後User:Lukacs海洋法公約條目在優良條目評選中落選,好像自暴自棄了,打算把曾作修改的條目抹去自已的貢獻,並不再回維基。以下是他用戶頁的說話:

「== 本帳號(助理編輯級別)無償奉送任何有助理編輯以上之人擔任馬甲功能,請與我聯繫。 (副贈28個上傳圖片與兩個推薦條目,近1000次編輯次數) ==

但由於本用戶聲名狼籍,請接收者務必向諸管理大人澄清,以免影響權益。

另本帳號自2004年以來提供了甚多無資料依據的內容,對維基事業造成甚大破壞,罪在不赦。現正一一回退先賢原著,以彌補於萬一。由於造成危害過鉅,現僅優先調整濫創新條20餘條,與攪和的35條,其他不及調整,特此致歉。

本帳號自2006年12月9日格林威治時間0時起永久除役,所有上載照片將逐一摘除(頁面附圖摘除,並從WikiCommon換為空白檔)以維觀瞻,帳號如有接手馬甲者,舊雨新知隨時洽詢。謹祝維基事業繁榮昌盛,從勝利走向勝利!!」

我基本上不反對優良條目評選中的方針,但因此趕跑一位貢獻良多的維基人,實在可惜,事情進展詳程在User talk:Lukacs,請大家關注。--Iflwlou 17:16 2006年12月8日 (UTC)

「並從WikiCommon換為空白檔」嗎?不論原因如何也好像不太好吧。--惡德神父 17:24 2006年12月8日 (UTC)
所有修改和贡献一经提交,即以GFDL授权釋出,作者是没有撤回自己所作贡献的权利。选择不再参加维基百科是他的自由,但如果他真的把没问题的条目回退和把没问题的图片删去,只为抹去自己的贡献,这根本和破坏一样,是损害维基百科品質的行为。如果他再这样下去,只好把他封禁。我们要密切留意他的行为。--Computor 17:57 2006年12月8日 (UTC)
一針見血。相信這裡很多朋友,都大概知道在維基打每一隻字/改動任何一個頁面,都是在貢獻的,甚至連用戶頁都是為了便利溝通/作為「工作室」,怎麼可以回退自己的作品?這的確沒有回退別人的貢獻,可是正如你所說,這是說不通的。--Xieza 18:02 2006年12月8日 (UTC)
上維基不是隨便玩的啊……經驗尚淺,對此事我實在不知怎樣說好。--Xieza 17:42 2006年12月8日 (UTC)

User:Lukacs的心惰平復了嗎?! 想弄一個維基人打氣版叫大家別灰心。Stewart~惡龍 18:34 2006年12月8日 (UTC)

我絕對支持。老實說,維基並非等閒網站,壓力亦有之,自已努力修改的作品被人不斷批評,也會有點氣餒。唉,是時候為大家打打氣,減減壓了。--Iflwlou 18:41 2006年12月8日 (UTC)
我也支持Stewart,同时我反对Computor鼓吹封禁的言行,不厚道,希望Lukacs早日戒除维基百科的毒,想开一些。--travel 18:54 2006年12月8日 (UTC)
怎么不应封禁呢?上面我已经提到他的行为会构成破坏了。再说,如果一个用户公开自己的帐户密码,根据「封禁方針」的公用帳號一节,也要被封禁。虽然他还未这样做,但按他的自述,他已有这个动机了。不封的话,有一些真正的破坏者会借他的帐户来搞破坏的。我只是担心维基百科受破坏才作出这建议,也相信管理员会做出正确的确定。--Computor 19:22 2006年12月8日 (UTC)
同意Computor的觀點,不過User:Lukacs人已走了,就別對他大嚴苛。--Iflwlou 19:24 2006年12月8日 (UTC)
人的心情固然要顧及,不過潛藏著的負面可能性,小神父也贊成要盡早做足預防措施。不過,也要找和當事人友好的人好好勸說,畢竟人走了的話,對維基的整體來說一開始就是一個損失。不過也是玥說一句,兄弟們,要小心有因意氣而作的破壞行為(就算當事人不覺得,我們也是要處理的啦)--惡德神父 05:15 2006年12月9日 (UTC)
維基百科並非他自己專屬的網站,他也許因灰心而退出,但無權毀去自己已上傳到維基百科的文字及圖片,這是破壞行為。--Ellery 13:39 2006年12月9日 (UTC)
十分認同你的說法。--惡德神父 14:07 2006年12月9日 (UTC)
  • 這討論使又想起向來我的一些疑問,Lukacs兄的「讓」帳號構想如果成真,那此行為是否合乎維基方針?如果他是維基管理員甚至是行政員是否可以擅自將帳號密碼交給另一人?管理員或行政員權限可以兩人以上共用嗎?--winertai 08:07 2006年12月11日 (UTC)

溥儀:我燒死婉容的私生子

http://udn.com/NEWS/WORLD/WOR1/3640340.shtml
溥儀:我燒死婉容的私生子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
2006.12.09 02:01 am
清朝最後的皇帝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將於明年元旦重新出版,新版勁爆內容,包括溥儀狠心將皇后婉容的私生子扔進鍋爐燒死。
... 溥儀寫道:「事實上,她(婉容)的吸毒,是由於她的父兄出的主意,甚至在私通問題上,也受過她哥哥的鼓勵。直到很晚我才知道,早在她那次離天津去大連的路上,她的哥哥就由於換取某種利益,把自己的妹妹賣給一個同行的日本軍官了。」「一九三五年,由於她有了身孕並且將近臨盆,我才發現了問題。我當時的心情是難於描述的,我又憤怒,又不願叫日本人知道,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她身上洩憤」。 ... 「婉容也許到死還做著一個夢,夢見她的孩子還活在世上。她不知道孩子一生下來就被填進鍋爐裡燒化,她只知道她的哥哥在外邊代她養育孩子,她哥哥是每月要從她手裡拿去一筆養育費的。」 ...

要買的人開始排隊吧。 -- Toytoy 21:39 2006年12月8日 (UTC)

小篮子的签名档有问题

“找他抬杠?”这句话有挑衅的意味,不利于交流。建议他修改。--travel 07:29 2006年12月9日 (UTC)

  • 那是台語「聊天」的意思,不過寫的可能不是很準確。--Sangye 08:17 2006年12月9日 (UTC)
『抬杠』這用法並不見得一定都有負面的味道在,或許是各地用語不同,但至少在台灣,朋友之間愉快地揶揄對方或談笑也常用到這個字,很不懂這個字哪裡有挑釁之意呢?(除非看到的人本身有被害妄想......)--泅水大象 訐譙☎ 18:44 2006年12月9日 (UTC)

喔,原来是台湾用法。台湾是这么用的啊。--travel 20:27 2006年12月9日 (UTC)

请SElephant注意,大家是来讨论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你说的“除非看到的人本身有被害妄想”原话送给SElephant。--travel 23:20 2006年12月9日 (UTC)

在臺灣,許多時候使用「抬槓」如此閩南語發音寫成漢字的溝通方式,聽起來較為親切。--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3:40 2006年12月10日 (UTC)

Wikipedia:文明

这个网站有很多台独的人上来,也有反对台独的人,这个矛盾在网站上是解决不了的,吵来吵去,只有级别很低的攻击词语,很没有意思,也没有效率,所以应该讲文明,把条件直接讲出来,不用搞小动作,你要台独,要把台湾这两个字到处贴,我反对台独,看见台湾就要改成台湾省,那就不用费事改来改去、吵来吵去、骂来骂去,你把你的妥协条件讲好,我把我的条件讲好,取中间值,既文明又有效率。--travel 23:26 2006年12月9日 (UTC)

把放台灣兩個字的人都當作台獨,要相信你不是特意來吵架的也難。--cobrachen 02:46 2006年12月10日 (UTC)
那到未必,但是具体到这个个案,用台湾还有什么更符合逻辑的解释吗?--lvlLll2cl3rl3l~|留言 03:1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台灣難道不也是個地名?台灣難道不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難不成台灣是個不存在的地方?什麼叫做更合邏輯的解釋?換個名字就不是台獨?誰定義的?誰規定的?下面還在講要預-{防台}-灣中心,中國中心呢?--cobrachen 03:47 2006年12月10日 (UTC)
其實人數不管多寡,在維基都不可強逼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而且在技術上也強逼不來,因為谁都可以改變內容,在維基搞政治,寫不中立的內容,最終只會遭來編輯戰而已,保持中立,其實也就是在保護維基。我向來認為在維基搞政治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那祇會讓維基陷入混亂,且維基充滿了不中立的政治宣傳文字,維基還是中立的百科全書嗎?另外我要奉勸台灣維基人的是,不要試圖在維基宣傳台獨觀點,在寫歷史時用“台獨史觀”,這樣做對維基祇有害處,而這些文字就像蜂蜜一樣,會招來憤青大量攻擊維基,最終不論是台獨人士獲勝,維基成為台灣萬歲維基,或憤青維基,中文維基都毀了,現在管理員只有區區的不到一百人,能管得住成千上萬的憤青嗎?請台灣維基人以維基為念,維護維基的中立,千萬不要引來大量憤青。--真實事求是() 04:28 2006年12月10日 (UTC)
那麼維基成為中國萬歲就中立了嗎?這樣就是文明了嗎?先不要說宣傳台獨了,請先往上看看travel和Mukdener表示的態度,只要放上台灣就是台獨的解釋下,請問你在追求實事求是的時候,怎麼讓台灣的使用者不變成你所謂的台獨宣傳人士?怎麼樣不招惹你們那邊的憤青呢?而且,既然憤青會多到把維基毀了,那麼,根本不需要擔心台灣中心的問題,那根本不存在,只有中國和憤青中心才是存在的。文明不就是需要相互的尊重,這個標題開的就沒有尊重的心態過,講文明就更是文不對題,何不明說要政治正確呢?--cobrachen 04:3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呵呵,“台湾是中国华民国政府的所在地”这句话有语病就不用我说了吧。我请你理性一些,就这个个案来说,用中华民国其实是最恰当的了,兄台一再为台湾辩护,要让我相信不是台独,对不起那实在太难了。我的意思是什么呢,台独不台独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台独又不承认呢?这是我回老兄一句那倒未必的原因,望明察。--lvlLll2cl3rl3l~|留言 04:45 2006年12月10日 (UTC)
理性?我很理性的說明台灣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請問你又是什麼樣子的態度在看呢?你要中國中心的否定,這是很明顯的。如果只是說出台灣有個政府在運作,有人民在生活,有經濟與生產就叫做台獨,那麼維基想要找出中立是不可能的了,想要不中國中心也是不可能的了,想要不招惹你們哪裡的憤青也是不可能的了。我就搞不懂,地名和國家可以是分開的,假如今天中華民國政府的主要運作地點在綠島,但是還是掌握台灣的情況下,難道台灣這個地名就自動改或者是消失?請問你那是什麼邏輯?什麼理由?你要政治正確,要中國中心就明講,不必找這種藉口。--cobrachen 04:57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個人不認為用台灣就是台獨。--真實事求是() 05:13 2006年12月10日 (UTC)
很遺憾的是,目前在這個題目下,你是少數聲音,你的態度和意見也無法左右你所擔心的憤青的看法,而且目前一個很明顯的情形,這個等號的定義是被中國所畫下,中國隨時可以修改,跟隨他們的人要說不是中國中心,只怕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我說遺憾的原因是,你很可能也會因此受到上面這類人的排擠或者是邊緣化,要不就是上面某位帽子馬上丟上來。--cobrachen 05:23 2006年12月10日 (UTC)
请注意,我没说你说台湾是中华民国政府所在地是不理性,我的理性另有所指,而你,显然还没发现你这句话的语病所在,“××是〇〇政府所在地”这样的句式,如果是正确的表达主语没有大于市一级的,不信你就随便搜索,我绝对没有说屈你。我当然明白你的意思歧视是说“台灣有個政府在運作”而且是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的。可那又怎么样呢,难道这个政府不叫中华民国?具体到台湾棒球这个例子,你说,标注台湾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说明选手的国籍?如果是,为什么不用中华民国而用台湾?就算台湾人认为中华民国和台湾是同义词,但是对不起,别人却不这样认为。那么换成中华民国不是皆大欢喜吗?请你一定告诉我,坚持要用台湾不是台独又符合正常思维逻辑的合理解释是什么?--lvlLll2cl3rl3l~|留言 05:26 2006年12月10日 (UTC)
請你自己先注意,這個標題出來的時候,什麼地方提到針對哪一個條目了?既然是廣義的講,那就是廣義的講。我下面也說了,很多情況很好溝通。寫的時候沒注意到的,說明一下就可以了,非要把政治正確帶進來還要遮遮掩掩,那又是什麼心態?此外,你要講中立就不要隨便給人戴帽子,帽店小開你喜歡請自己戴,不要丟給別人戴--cobrachen 05:35 2006年12月10日 (UTC)

在Wikipedia:文明中有一段文字:

“任何人數居多的群體都保證不會侵害其他的個體——維基人謹慎地避免諸如中國中心、漢族中心、男性中心、異性戀中心等等的各種傾向;同時任何人數佔劣勢的群體都保證不會無故懷有受迫害的心理,也不應該要求額外的權利——中國海外人士、少數民族、女性和同性戀人士等等不會僅僅因為人少而覺得受到排擠和歧視。”

現維基在大陸被封,台灣人在維基已非少數,要提防的已非中國中心、而是台灣中心,例如現在繁體頁面被台灣正體佔領的做法,顯然已經侵犯到其他使用繁體字者的權利。不了解行政員為何不改正?--真實事求是() 03:38 2006年12月10日 (UTC)

事实是,「中华台北」一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用。外国多用「台湾队」,台湾的媒体多用「中华队」,但如民视、台视、三立、自由等则用「台湾队」。「中华台北」是完全的中国中心。叫中华民国,有人嫌反共;叫台湾,有人嫌台独。那叫什么,福尔摩沙?况且,大陆人占少数又不是台湾人造成的,是中共政府造成的。--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3:51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對台灣隊的爭議沒有太大興趣。但你說的與事實不符,「中华台北」一词並非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用,是明寫在台灣隊運動服上面的,而西方傳媒介紹台灣隊時,也是用Chinese Taipei,甚至我們馬來西亞的馬來文傳媒在介紹台灣隊時,也是Chinese Taipei來,Chinese Taipei去的,在維基這全球化的百科全書,用「中华台北」隊似乎較適合,因為中華隊這名稱祇在台灣使用。--真實事求是() 04:28 2006年12月10日 (UTC)
你不會不知道,中華台北是誰要求下出現的?請實事追求一下,當初可不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動要改的。--cobrachen 04:38 2006年12月10日 (UTC)
其實雖然叫中華隊在全球來說不是多數,但要如此稱呼也未嘗不可,畢竟台灣隊來自台灣,要叫甚麼,還是需要尊重台灣人的意見,就像很多地區的名詞,包括馬來西亞的名詞都不是用大陸的稱呼,而是用本土稱呼一樣。但由於各國傳媒報導,以及台灣運動服上面都標示著Chinese Taipei,在維基要叫中華台北隊、還是叫中華隊,確實需要商量。我個人對要如何稱呼台灣隊,覺得無所謂。--真實事求是() 05:13 2006年12月10日 (UTC)
此外,把使用台灣和台獨畫上等號的可也是中國政府,把這個理由當作是要求文明的說法,是政治正確也是中國中心,和文明的關聯可不大。其實,要怎麼樣和台獨畫上關係都是中國政府愛怎講都可以,以前還看過中國的網站上把台灣成立國家公園的事情也和台獨畫上等號,如果以上面引用的文字來說,這也是一種利用中國中心來進行的排擠行為和心態。--cobrachen 04:02 2006年12月10日 (UTC)
左兄,是不是反共并非中文维基摩擦的重点,尤其是台湾相关条目不反共才不符合现实。台独的诉求也不是反共,相信你这么关心政治也不用我多说。但是,你说中华台北只有中国用,还好意思说是事实,我就比较看不惯了,而且你可以说台湾体育代表团在国际上被迫叫中华台北是中国霸权的体现是中国打压台湾,但是你说这是中国中心就没道理了,根据维基百科的中国中心主义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中华台北一词第一不含歧视意义第二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你这中国中心到底是从何说起啊?--lvlLll2cl3rl3l~|留言 04:47 2006年12月10日 (UTC)
你是真的不知道中華台北出自中國官方的壓力才出來的?使用這個本來就是順應中國政府的政治正確,說是中國中心一點也沒錯。還是說只要違反中國政府政治正確主張的你都認為不該存在於維基上?那你還講什麼避免地域中心和避免中國中心?--cobrachen 04:57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只對一點覺得疑惑:大陸官方或媒體提到香港,都是直接說「香港」而不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提到台灣,就非得繞口令的說「中國台灣省」不可。這是什麼邏輯?--獵戶座 留言給我 04:28 2006年12月10日 (UTC)
太简单了,这就和说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一样意思就是宣誓主权,对任何主权有争议的地区中国都要反复强调中国主权,如果香港主权有争议中国一定也不厌其烦的在香港前面加上中国二字。老兄不爽的显然不是中国的逻辑,有话不妨直说。--lvlLll2cl3rl3l~|留言 04:54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當然是反台獨的政治作法。不適合在維基延續此作風。--真實事求是() 05:13 2006年12月10日 (UTC)
維基是讓你宣示政治主權的地方?你搞錯地方了吧。要搞政治正確,中國多的是討論區,這裡不是給你政治宣傳的地方。既然要宣示主權,講什麼避免地域中心,避免中國中心都是多餘的,口是心非罷了。--cobrachen 05:00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上面的话是回答猎户座维友不明白大陆官方或媒体为何在台湾前面加中国,在香港前就不加,跟我俩的谈话没有一点儿关系。我并不想在维基宣誓主权,而且事实上我也几乎没动过任何台湾条目,你到不用担心。我这个人最心直口快了,难道你还没看出来吗?--lvlLll2cl3rl3l~|留言 05:37 2006年12月10日 (UTC)
其實有些名稱的使用要溝通也是很好溝通,有些地方作些說明,對於不同的說法或者是意見都加以闡述一下,或者是將多餘的寫法將以修改,這本來都算是很單純的事情。把這樣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扯近政治正確的態度,然後冠上一個文明的帽子,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只可能會讓很多衝突更加的激烈,如果連互相尊重的出發點都無法保有的話,中立的精神是的確很難保留。--cobrachen 05:07 2006年12月10日 (UTC)
事實上,曾在維基中文版上出現的正牌台獨主義者,大部分都已被同樣來自台灣的其他用戶給勸阻壓制下去,觀察幾位目前活躍的台灣用戶的言行,至少以台灣這頭的簡單分類方式來說,並不存在真正的台獨主義者(身為泛藍一邊的支持者,我在這裡竟然也會被一些對面的用戶貼上『台獨』的標籤,想來也真諷刺)。如果在地理觀念上使用『台灣』這兩個字就叫台獨,揮舞著自己國家的國旗就叫台獨,這『台獨』的定義未免也太中國中心,支持上面Cobrachen兄的意見,其實這整條討論根本就是想扯出政治正確的話題,然後拿『文明』當帽子亂扣,我不認為當初開此條目的用意是真的想求得文明的溝通機會……--泅水大象 訐譙☎ 06:2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台灣在這幾年的民主發展下,許多人平常是好朋友,一扯到政治就沒完沒了,因此大家都有一套應付的方式,那就是適時的閉嘴,很多事情不是你吵就可以得到結果,那往往會牽扯的許多深一層面政治認同問題,談到這些問題許多事情就談不下去了,我個人認為維基不應該提起任何有關政治正確的話題,因為要扯這些問題永遠扯不完,就像前面繁體正體的問題一樣,每個發言者都有一定的立場與動機,你要繼續講下去就沒完沒了了,結果浪費大家的時間討論了半天有結果嗎?什麼文明與效率?講到政治問題從來就沒有文明可言,很多話題不要提起,要提起的話只是傷感情,老是有人要提出這些問題來求戰,我實在是不能理解,這樣到底有什麼好?兩岸的政治問題與許多認同的問題還有許多文化的差異,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有些事情大家好好講的話可以解決,但不要扯上政治,扯上了永遠沒完沒了。--robinhou 07: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SElephant说的“其實這整條討論根本就是想扯出政治正確的話題,然後拿『文明』當帽子亂扣,我不認為當初開此條目的用意是真的想求得文明的溝通機會”是错的。我没有要扯什么政治正确,也没有把文明当帽子乱扣。这个网站既不是中国大陆的,也不是台湾的,所以不能做到或者大陆政治正确,或者台湾政治正确。这里有坚持统一的,也有坚持台湾主体性的,还有更多的观点。人各有志,不可能仅仅通过在维基百科的讨论就让别人改变立场。真要改变立场,那需要在现实世界里,或者将来打仗了,或者将来和谈了,或者发生其它的事情。这个网站没有什么用。但是既然话题很有争议,就要讲点水平和效率。老是低水平地攻击、讽刺、搞小动作,很无聊。大家把观点亮明白了,都摊到桌面上谈,双方都不要说最后一定要听一边的,妥协的结果是中间的,同时讨论的素质高一些,都讲讲文明。--travel 10:38 2006年12月10日 (UTC)

你不要明明跳下水了還要裝乖,拿文明當藉口搞政治正確和中國中心,你要搞政治宣傳就明講,只是這裡不是你的,也不是中國的,也不是台灣的。如果要講文明,對任何話題或者是爭議都應該要維持文明,都要儘量的溝通,你偏偏只有拿出政治的,還是要求和中國中心的政治正確加以配合,你再提出這著標題的時候,並沒有文明可言。你既然要遮遮掩掩,被揭開了又不承認,那麼,不知道你要怎麼演這場文明戲下去,期待。--cobrachen 14:12 2006年12月10日 (UTC)

大家以为用“中华台北”这个名称,中国就满意了?可见台湾人对中国真的缺乏了解。中国使用的名称是“中国台北”,绝大多数中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华台北”这个名称,听上去怪怪的。台湾来的不妨看看CCTV5台熟悉一下。我记得我第一次发现台湾使用“中华台北”,跟中国的用法差一个字,因为好奇告诉了同学,就被老师严厉地警告过:不得散布反革命思想!所以妥协的可能是没有的,唯一符合Mukdener的心意的只有-{中国台北}-一个名称。 --澍子 10:50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台办、外中宣部、中央宣办2004年《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第三项第2款规定如下:

对不属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和民间性的国际经贸、文化、体育组织中的台湾团组机构,不能以“台湾”或“台北”称之,而应称其为“中国台北”、“中国台湾”。在我们举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场合中,台湾团队可以使用中文名称“中华台北”,但在我新闻报道中仍应称其为“中国台北”。台湾地区在WTO中的名称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宣传报道中可简称“中国台北”。

不用这个名字,让中国维特如何向老板交差? --澍子 10: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除非有確實證據,請澍子不要說人是維特。--Theodoranian|虎兒 =^-^= 14:23 2006年12月10日 (UTC)

嘿嘿,在我看来中华台北和中国台北都一样,无所谓哪个满意。但是具体到这个例子中华民国显然更好,而最好的当然是不要国旗国号,因为不可能有外国人代表国家队参赛,就算有给那一个单独标注就可以了。澎子同学,我上面说这么多并非要如何我才满意,而是分析为什么有人要这样。ps,你的老师政治觉悟还真高,佩服啊佩服。--lvlLll2cl3rl3l~|留言 16:14 2006年12月10日 (UTC)

  • 复员军人,他不高谁高?不过也要感谢他们(政治课、语文课老师),彻底看清中共的匪类真相就是靠的他们的表演。如果只上理科的课我还以为世界上全是好人呢。 --澍子 16: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18:56 2006年12月20日 (UTC)存档

關於大家對我的疑問

  • 今天,在我的對話中,有人建議我使用「列表」,我接受他的建議。
  • 之前,立法委員的連結錯誤,是我的失誤,我會在近期內改過來。
  • 還有,之前我不知道去人家的對話頁跟人家交談或者請教,所以我不是故意不出面接受人家的建議。

user:臺中英雄 2006-12-07 11:16

終於有回應了,是個好現象,鼓勵鼓勵,這樣大家也就比較不會苛責你了。---{百楽兎‎}- 15:25 2006年12月7日 (UTC)

我对你没有任何疑问。请继续创建更多的精彩条目---特别是关于各县市的立法委员和各种银行还有各种公路等等。这些条目的历史意义,学术意义,科学意义,现实意义,教育意义都毋庸置疑。你不必在意某些人对你工作的干扰。--民國九十五年 15:38 2006年12月7日 (UTC)

支持臺中英雄。--鸟甲 15:56 2006年12月7日 (UTC)

有回應很不錯啦,但容我再多嘴一點,建議使用列表的意思應是指把所有人的介紹都寫在一張列表上,就不用再另建條目了,反正每個人介紹都不多,更方便對照。但現在的作法是先寫一個列表,然後每個市議員仍然都用一兩句話就建立了一條,本質上和以前是一樣的情況。未命名 17:06 2006年12月7日 (UTC) 第一次修改 未命名 17:17 2006年12月7日 (UTC)

你多點看看編輯手冊和參考一下其他維基人怎樣做條目吧。看得多,學得多,漸漸就拿上手 ^_^。--Xieza 17:11 2006年12月7日 (UTC)

有回應是可喜的現象,在此建議台中英雄兄先放空幾天不要寫條目,這幾天先看看一些列為首頁新條目推薦、優良條目等。這樣可增進自己寫條目的能力。 :) --Ellery 07:31 2006年12月8日 (UTC)

有關最近台中英雄用戶所建立的議員條目,經我向其提出相關疑問後,因該用戶久未回應,故我已於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6年12月12日提出刪除,請關注者可入內討論,謝謝。未命名 09:40 2006年12月12日 (UTC)

[建议]关于字体转换标签名称的折中方案

移動至Wikipedia talk:頁頂自動轉換標籤

什么是泛蓝?什么是台独?

首先声明,我问这些问题不是要吵架,也不是要挑动冲突,也不是针对具体的哪个人,是要澄清一些问题。

SElephant说他是泛蓝,根据我的观察,我觉得他是台独。因为他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是支持台湾的主体性,他不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部分。记得他曾经找出来很多地理书,贴了好几张照片,来论证台湾是个独立的国家,而且事后另一个台湾人Theodoranian还表扬了他。也许我的理解有错误,所以我想问一下,到底什么是泛蓝?我理解的是支持统一的是泛蓝。

至于台独,我理解的是只要不支持统一,就是台独。

我个人支持统一,而且支持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武力手段收复台湾。

不如把观点都亮到桌面上来,打开天窗说亮话。--travel 11:56 2006年12月10日 (UTC)

建议大家不要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作这种争吵对于我们建设一个百科全书一点都没有意义。--Mountain 12:12 2006年12月10日 (UTC)
就算在这里把您的这个观点说得头头是道,恐怕也无法说服对方。何必费这么精力争这些东西?把时间用来写条目帮助维基百科成长不是更好吗?---{漢龍}--{對話}- 12:18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说了不是要争吵,这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政治观点很平常,而且也不是要说服谁,这个网站没有这个功能。把观点亮明白了,讨论的时候减少误会。--travel 12:28 2006年12月10日 (UTC)
那你就接受這裡的人都有不同的政治觀點就好了,其他的就不需要計較。要繼續深入,想讓別人感覺你不是要吵架的也難。點到為止知道吧?老祖宗的智慧不見得都是陳舊的思想。--cobrachen 14:34 2006年12月10日 (UTC)
統獨議題大概只能分出深藍和深綠,淺藍和淺綠在很多議題(包含統獨議題)上都是變色龍,也就是說純用單一議題來分類的話會發現淺藍和淺綠是時藍時綠。最後還是強調一下:「暴力創造的歷史都是可悲的」。---{百楽兎}- 13:04 2006年12月10日 (UTC)
在維基百科討論這種無解的政治問題,看不出來有何sense,把討論的時間拿來多寫寫條目協助維護比較實在,真的那麼想討論的話,網路上一堆論壇可讓你討論得很爽。--Ellery 13:47 2006年12月10日 (UTC)

travel的回应:不存在“统一”“收复”这些伪问题,你所说的“统一”是“中国侵略台湾”的委婉语。如果发生这种情形,赞同对于侵略方实施必要的制裁,包括使用非常规武器,来永久解决这一人类的毒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为自己的妄想而死,世界应该给它这个机会。 --澍子 14:0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呵呵,中国没有统一法只有反分裂法,你说的问题共产党显然已经考虑到了。--lvlLll2cl3rl3l~|留言 16:31 2006年12月10日 (UTC)

另外,不少来自台湾的维基人拿“台独”两个字当贬义词来用,经常用在给论战对手贴标签上,还有人辩解“我不是”、“不要扣帽子”,真是莫名其妙,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有什么好扭扭捏捏的? --澍子 14:41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不是單純的名字的問題,牽涉的也不僅僅是獨立或者是國家主權,這些真的要講開了,很多人會撕破臉的。不要繼續下去比較好。大家知道認識有差距就可以了。你如果真的想要了解,恐怕要私底下問很多人,因為這種差異還會與個人的想法有關係。建議就此打住。--cobrachen 14:48 2006年12月10日 (UTC)
上面我就說過了,很多時候適當的閉嘴很重要!只要是台灣人都瞭解這個道理,吵下去可能吵個一年都不會結束喔!知道彼此的立場互相尊重,這樣就夠了!--robinhou 16:22 2006年12月10日 (UTC)
事先聲明,維基百科不是政治論壇,因此我不懂在這裡『把觀點亮到桌面來』會有什麼必要跟意義。但至少以一個學術性的網站來說,針對一些名詞做一點定義解釋或對現況做點說明應該還不會太過離題:在台灣,真正的台獨主義者通常訴求的是立刻獨立並且建立一個不使用『中華民國』為名的國家與中國徹底撇清關係;而泛藍一邊的主張,則通常是主張暫時先將這種事擺一邊,以兩岸都能勉強接受的折衷方式保持溝通,假以時日待時機成熟後再來討論統獨問題。但可能除了極少數的超深藍(或是偏紅?)份子外,幾乎沒有人現時是把『與大陸統一』的選項放在選單裡,且無論是藍還是綠都會堅持要維護台灣的主體性,所不同的是藍色這邊可以接受以中華民國的名義來代表國家主體,而深綠一方的台獨主義者則連中華民國的國名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都不認同。以上只是看在很多彼岸的朋友誤解頗深的情況下,針對台灣這頭使用的定義作點說明,非關個人政治主張,謝謝!--泅水大象 訐譙☎ 19:13 2006年12月10日 (UTC)
認同大象,這樣的政治類別問題無須討論,請看Wikipedia: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zzz....很睏 找我 19:36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個議題的討論不適合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不是政治論壇,互助客棧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寫好維基百科。--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02:55 2006年12月11日 (UTC)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目前的泛藍及泛綠條目其實都沒有把他們的政治主張寫得很清楚。泛藍和泛綠這兩個詞其實是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後才出現的。出現的主因是李登輝成立台聯黨,使得藍綠方都有兩個以上的主要政黨。(綠還沒分立之前,雖然藍已經分裂過幾次,但沒有出現泛藍這種提法。)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種泛稱,不是很精確的詞彙。基本上泛藍人士之間通行的主張是「終極統一」,但是支持「最終」統一和支持中華民國(台灣)「目前」是個獨立自主國家,兩者是沒有矛盾的。(如果您表面上看不出相容性,請注意時間點的問題。)「台獨」在台灣一般指的是「立即宣布獨立並將國號更改」。即使是泛藍政治人物也會說:「台灣主體性」及「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這些話,也許比較常提後者就是了。總之,在統獨問題上,泛藍人士之間可能會有不太相同的主張,泛藍泛綠之間也可能會有相似的主張,畢竟要把政治主張切成只有兩種,實在太「泛」了。--Fauzty 19:10 2006年12月13日 (UTC)

補充負面資料都是錯?

我曾在「香港華仁書院」條目補充了一些負面資料,竟遭疑是該校畢業生的SfdLSJ指責,叫我「住口」:

「近日發現有論者不斷增貼「軼事」一段,只係於側面介紹香港華仁書院較次要之小事,而未能全面介紹香港華仁書院這所學校本身之有關介紹,實在有失偏頗。同時將近年一則新聞多次被刪除後再行補上,近日又將其學校一名教師談論自由時引子一句說話斷章取義,並不能給予讀者中肯之印象,甚至流於抹黑誹謗,重旁枝末節而忘卻這所學校本身之內容,實非有識之士所為。SfdLSJ 18:22 2006年12月8日 (UTC)」

我真的十分失望!我撰寫的雖是負面資料,但如實描寫,如何「不能給予讀者中肯之印象」和「抹黑誹謗」?難道只寫正面資料就不會「有失偏頗」?而且我不是該校師生,由我撰寫「學校本身之內容」(正面資料如華仁學生在公開試的奪A數目?)不太合適。而且我知的是事實,難道描寫事實都是錯?難道因為「政治不正確」就要住口?--Dobs 12: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沒有可靠來源的話,無論是正負面的資料在維基百科是違反方針的。--Ellery 13:49 2006年12月10日 (UTC)
即使違反方針,但他說我「抹黑誹謗」就太過份!僵化的政策,僵化的思想!Dobs 15:16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已經加上「可靠來源」了,你們滿意嗎?Double standard! 整個香港華仁書院條目沒有可靠來源,違反方針,為何你們不指出這點?名校有特權違反方針?名校畢業生SfdLSJ有特權以IP用戶身份無理刪除內容而且抹黑和誹謗我「抹黑誹謗香港華仁書院」?Dobs 15:48 2006年12月10日 (UTC)
我告訴你們,我日後「抹黑」其他名校時會加上「可靠來源」。我會不停的「抹黑」其他名校。Dobs 15:56 2006年12月10日 (UTC)
Ellery说的是没错的,维基的确要求正负面信息都要有确实的来源,但实际上,维基上很多的资料都是缺乏来源的,尤其是很多所谓正面或者中性的描述,而往往一些负面的信息却严格的要求资料来源,所以也会出现Dobs所讲的Double standard,但就现阶段维基的发展状况,希望Dobs也能够理解,虽然维基正式方针里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一般的大众理解可能还是会对负面信息要求严格一些,最简单的,你夸一个人好,很少有被告到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你骂一个人不好,则很容易被人告作诽谤。
另外,针对所谓负面正面,以及Dobs所提到的抹黑,应该讲你为维基添加内容,并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绝对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如果编辑的目的是以“抹黑”为前提,虽然“动机”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但这种动机却不值得鼓励,我们每个人的眼光应高高在上,俯瞰这些条目,无所谓正面与负面,而不是过分站在条目立场上,辨别哪些是增光,哪些是抹黑。--Ffn 05:01 2006年12月12日 (UTC)
同意Ffn的意見。Stewart~惡龍 15:57 2006年12月12日 (UTC)
Dobs,首先我不是閣下所說的名校畢業生。抹黑誹謗幾個字我在貼出後十分鐘自覺措辭過重已然刪除,及後亦曾就此致歉,何以Dobs要執住這幾個字如此大動肝火?況且閣下的動機確實有值得質疑之處,在『華仁仔常說「我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有講話的自由、我有講粗口的自由」。』一處可以看到,用一個教師談論自由的文章其中一句作為閣下的「可靠來源」似乎也有點斷章取義。SfdLSJ 17:50 2006年12月12日 (UTC)
根據Dobs君最後一次編輯
  • 「華仁仔常說」使用了不中立的「華仁仔」稱呼,請問如何證實「常說」?
  • 請問如何證實華仁學生「熱愛足球」?。任何人當然可以問該校學生,不過以上兩個命題都是陳述性描述,不適合做百科內容。
  • 「華仁仔常說『我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有講話的自由、我有講粗口的自由』。」是斷章取義。連結文章的原文是「常常聽到華仁仔說,我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我有講話的自由、有更甚說我有講粗口的自由。」。「有更甚說」竟被刪去。而根據作者描述,其文章在四年前發表,請問華仁學生現在是否常常說原文那句說話?而且,大家看過連結的文章就明白,粗口這個話題並非文章主旨。至於打鬥事件,連結文章已有介紹,內容沒有問題。--Xieza 18:20 2006年12月12日 (UTC)

fon和台灣維基人

FON將提供台灣維基人優惠的FON AP,申請方法請見[8]--KJ(悄悄話) 05:21 2006年12月12日 (UTC)

以前免費送過幾十台,這次也是免費嗎?雖然沒有用戶頁的我是不符申請資格的,不過我還是好奇問問。---{百楽兎}- 08:12 2006年12月12日 (UTC)
這次不算是完全免費,上次連物流費都幫忙出,但是這次物流費要自己出(如下郁翔所說),但是AP還是免費的。--KJ(悄悄話) 10:15 2006年12月12日 (UTC)
  • 看來FON積極想要打開台灣市場。
我在Mozilla Taiwan 社群看到的訊息是硬體費用全免,但須自行負擔運費 NT$ 165 元。FON Taiwan 此次的優惠對象僅限台灣區的社群成員。
FON條款裡有要求保持上線一年,而且如果沒有在兩週內註冊上線,就必須把設備原封不動的退回去,不然就是要改以NT1200原價購買。 我應該不會去申請吧。  --郁翔 09:21 2006年12月12日 (UTC)
「保持上線一年」應該是指斷斷續續加起來上線一年吧?如果是「連續」保持上線一年的話就太泯滅人性了(笑)---{百楽兎}- 10:25 2006年12月12日 (UTC)

FON真厲害,之前世界電訊展2006也有派發。Stewart~惡龍 15:52 2006年12月12日 (UTC)

可能臺灣地小人稠,最適合FON開拓吧!(日韓兩國應該也有相同水準)我也弄了2台來,分別放在台北及台南,等送來就可以為大家服務了。--Koika 20:16 2006年12月13日 (UTC)

臺灣立委條目

許多台灣立委條目在Google的搜尋結果非常靠前,有一部份是20天前才由星期天創立的小小條目。隨意列舉如下:

許多剛創見不久的小小條目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在Google結果的第一頁,甚至是前10筆。 在此呼籲關注這些小小條目的品質。在發這篇討論時,才發現林為洲的名字打成傅崑萁了,這個錯誤已存在了超過20天。--Jasonzhuocn...台灣社群Blog19:11 2006年12月12日 (UTC)

其實幾乎所有wikipedia的條目在google的搜尋結果都很前面,我想這是google的設定吧...--robinhou 02:55 2006年12月13日 (UTC)

請問有什麼blog好用?

移到Wikipedia:詢問處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