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uel de Cervantes y Saavedra -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 Ebook:
HTML+ZIP- TXT - TXT+ZIP

Wikipedia for Schools (ES) - Static Wikipedia (ES) 2006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Mozilla Firefox - Wikipedia

Mozilla Firefox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版本(Windows
开发者 Mozilla基金會/Mozilla公司
最新穩定版 2.0.0.1 / 2006年12月19日
操作系统 跨平台
类型 網頁瀏覽器
许可协议 MPL、MPL/GPL/LGPL三重執照
www.mozilla.com/firefox

Mozilla Firefox,非正式中文名称火狐,是一個網頁瀏覽器,由Mozilla基金會與數百個志工所開發。原名「Phoenix」(凤凰),之後改名「Mozilla Firebird」(火鸟),再改為現在的名字。

Firefox是Mozilla基金會開發的一個輕便、快速、簡單與高擴充性的瀏覽器(與Mozilla Suite 區分)。Firefox已經是Mozilla開發的焦點,並將成為Mozilla基金會的官方瀏覽器,並可能成為Mozilla Suite的一部份(與 Mozilla Thunderbird電子郵件客戶端共同組成)。

Firefox專案一開始是戴夫·海厄特(Dave Hyatt)與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由 Mozilla 瀏覽器專案分支出來的一個實驗專案。他們認為 Mozilla 瀏覽器專案受到网景通讯公司贊助的商業需求所拖累,並且有過度開發者導向的功能蔓延。目前專案開發由本·古德杰(Ben Goodger)主持。

目录

[编辑] 開發

Mozilla Firefox保持原來Mozilla瀏覽器的跨平台特性,使用XML使用者介面語言。XML的運用使利用-{A|zh-cn:界面主题;zh-tw:佈景主題}-與-{A|zh-cn:扩展;zh-tw:擴充套件}-來延伸瀏覽器性成為可能。這些-{zh-tw:外掛程式;zh-cn:扩展程序}-的開發與安裝衍生了一些安全議題,因此在Firefox 0.9-{zh-tw:釋出;zh-cn:发布}-時,Mozilla基金會同時公開Mozilla Update網站來提供「受認可的」佈景主題與擴充套件。

XUL的運用將Firefox從其它依據Mozilla的Gecko排版引擎開發的瀏覽器(如GaleonEpiphanyK-MeleonCamino)及大多數其它使用原作業平台介面的瀏覽器中區別出來﹔Mozilla基金會對於Gecko的標準-{zh-tw:支援度;zh-cn:兼容性}-感到驕傲。

未來的Mozilla釋出預期將包括Mozilla Firefox及Mozilla Thunderbird,一個以類似Mozilla Firefox核心建立的獨立的電子郵件-{A|zh-tw:軟體;zh-cn:软件}-﹐並且將取代目前的整套應用-{A|zh-tw:程式;zh-cn:程序}-「Mozilla」(代號為「SeaMonkey」)。最後Mozilla基金會的所有官方軟體將會以獨立的瀏覽器與電子郵件軟體為中心,不過基金會預料義工與公司用戶會繼續維護SeaMonkey整合應用程式。Mozilla Firefox刪除了SeaMonkey整合應用程式中稱為「-{zh-tw:軟體膨脹;zh-cn:软件扩充}-」的一些功能與大部份使用介面。

2004年2月5日,商業和IT顧問公司AMS將Mozilla Firefox(當時的 Firebird)分類到「Tier 1」(即最佳的)等級的開放原始碼產品(Keating, 2004)。這表示AMS認為Firebird幾乎沒有風險和擁有優秀的技術。

[编辑] 後續版本開發

下一個版本 Firefox 3 已於 2006年12月8日釋出第一個開發員測試版,代號為「Gran Paradiso」,為義大利一個國家公園的名稱。

[编辑] 歷史

And so at last the beast fell and the unbelievers rejoiced.

But all was not lost, for from the ash rose a great bird. The bird gazed down upon the unbelievers and cast fire and thunder upon them. For the beast had been reborn with its strength renewed, and the followers of Mammon cowered in horror.

from The Book of Mozilla, 7:15

注: 著名的Mozilla之书,在Firefox地址栏输入about:Mozilla即可查看。

第一轮浏览器大战最后以Netscape被收购,Internet Explorer独霸浏览器市场告终。而此时Mozilla的历史正是由这里开始。浏览器之战失利以后,Netscape并没有消失,为了挽回市场,1998年Netscape将浏览器的大部分代码开源,成立了一个组织,计划开发下一代的 Netscape浏览器,这个组织就是Mozilla.org,它的图标是一只恐龙。不久后,Netscape的源代码就差不多被全部抛弃, Mozilla社团开发出了在稳定性和功能上更出色的新一代浏览器。这个浏览器就是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简称Mozilla(Mozilla这个名字的来源是Mosaic和Godzilla(怪兽哥斯拉)两个词的结合,意为 "Mosaic终结者"。起初,Mozilla是Netscape的吉祥物,也是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使用的内部开发代号。由于Netscape早期的影响力,直到今天,所有浏览器包括IE,向Web服务器报告自己的浏览器标识的时候,都以 "Mozilla"开头,表明自己是Mozilla兼容的。不过Mozilla已经不再发展了,现在,当我们提到Mozilla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是指Mozilla基金会,Firefox的全称Mozilla Firefox,表明Firefox来自Mozilla基金会)。Mozilla是一个软件套装,包含了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网页编辑器、IRC聊天等等。后来的Netscape浏览器都是以 Mozilla 为核心的。1998年11月Netscape被AOL(美国在线)收购后,Mozilla.org就一直在AOL的资助下进行研发活动。2003年7月,作为AOL和微软和解的一部分,AOL解散了 Netscape,一个传奇永远的结束了(如今的Netscape浏览器由Mercurial Communications开发),同时,AOL中止了与Mozilla.org的关系,将资助的任务转交给了新成立的非盈利性机构Mozilla基金会。

与赢得浏览器大战后就不思进取的IE相比,Mozilla毫无疑问是一个优秀的浏览器。但是由于受到商业公司赞助的需求拖累,并且有过度开发者导向的功能蔓延, Mozilla浏览器变得日益膨胀臃肿。2002年,戴夫·海厄特(Dave Hyatt)与布雷克·罗斯(Blake Ross)开始从 Mozilla 浏览器项目中分支出来的一个实验性的项目,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轻便、快速、简单与高扩充性的浏览器来取代Mozilla套件。与Mozilla套件相比,它仅仅是一个浏览器,而不包括用户可能不需要的电子邮件客户端、网页编辑器、IRC聊天等等。这个浏览器被称为"Phoenix", 2002年9月发布了0.1版。在经过多次改名后,最终定名为Mozilla Firefox,于2004年11月9日发布了第一个正式版本Firefox 1.0,当时Mozilla基金会通过募捐的方式,在纽约时报上面刊登了整版的广告,不过, Firefox的推广更多是依靠使用者的口碑式宣传。

早期的Firefox用户一定记得,Firefox的选项对话框中,在设置Cookie的地方是这样解释Cookie的:"Cookie是精致的美味"("Cookies are delicious delicacies")。这个解释如传奇一般流传开来,它让开发人员感觉到幽默和传神,但是却令普通用户如坠云雾。实际上,布雷克·罗斯(Blake Ross)当时只是一时找不到一句简短的描述来解释Cookie,便随手写下了这句话放在这里占位置。他后来解释道:"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面解释这么复杂的东西,坦白的说,我想最后我可能要重写整个Cookie管理器"。这个对普通用户不友好的特性后来作为一个bug被提交到Firefox的bug数据库,并在2004年7月被"修正"。现在,这个文本被替换成了索然无味的:"cookie是网站在您的计算机中保存的信息'片断'。一般用来记住登录信息或其它数据。"。不过故事并没有结束,"精致美味"传说的终结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于是Jesse Ruderman专门开发了一个Delicious Delicacies扩展用来将那个描述恢复成原来的文本。在中文版本中,一直到1.5版本,这个著名的占位符才被替换掉。

如今,Firefox的发展已经威胁到微软IE浏览器的霸主地位,引发了新一轮的浏览器大战。现在,Firefox浏览器正在谱写自己的历史……

[编辑] 名稱

The Firefox 的標識 (來源)
The Firefox 的標識 (來源)

後來改稱為Firefox的專案起初是個Mozilla的實驗性分支,叫做「mozilla/browser」。專案創始人原來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在Windows上最好的瀏覽器。這專案的開發在2002年9月釋出稱為Phoenix的公開測試版。

「Phoenix」的名稱延用到2003年4月14日,直到與BIOS製造商Phoenix Technologies有商標爭議時更改。新名稱「Firebird」收到了好壞不等的反應。在4月底時Mozilla基金會發出一份聲明表示應稱為「Mozilla Firebird」以預防與Firebird 資料庫伺服器的混淆。但是持續來自-{A|zh-tw:開放原始碼;zh-cn:开放源代码}-社群的壓力逼迫再一次的改名,於 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改名為「Mozilla Firefox」。

選擇了Firefox這個名字是不只因為它和Firebird很相似,也因為它電腦行業中有其獨特性。為了確保未來不需要再改名,Mozilla基金會在 2003年11月開始了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將Firefox註冊成商標的過程。[1]

值得注意的是 Firefox 的正确缩写为 Fx, 而并非想当然的 ff1.

[编辑] 發布紀錄

發布日期及版本編號以英文版為準。

圖例:
正式发行版 最新的正式版 计划中的版本 非正式版本
瀏覽器名稱 版本 开发代號 發布日期 重要改进
Phoenix 0.1 Pescadero 2002年9月23日 第一個發行版。-{zh-cn:可自定义工具栏;快速搜索;zh-tw:可自訂工具列;快速搜尋}-。
0.2 Santa Cruz 2002年10月1日 -{zh-cn:侧边栏;扩展管理;zh-tw:資訊方塊列;擴充套件管理}-。
0.3 Lucia 2002年10月14日 -{zh-cn:图片拦截;支持弹出窗口拦截白名单;标签式浏览;zh-tw:圖片封鎖;彈出視窗封鎖白名單;分頁瀏覽}-
0.4 Oceano 2002年10月19日 -{zh-cn:支持更换主题;弹出窗口拦截功能改进;可自定义工具栏;zh-tw:佈景主題;彈出視窗封鎖的改進;工具列自訂}-
0.5 Naples 2002年12月7日 -{zh-cn:可设置复数主页;状态栏和无障碍功能的改进;历史记录;zh-tw:多重主页;資訊方塊列和無障礙能力的改進;歷史紀錄}-
Mozilla Firebird 0.6 Glendale 2003年5月17日 -{zh-cn:新的默认主题;书签功能和个人隐私方面的改进;平滑滚动;图片自动缩放;zh-tw:新的預設佈景主題 (Qute);書籤和個人隱私方面的改進;平滑捲動;自動縮放圖片}-
0.6.1 2003年7月28日 錯誤修正發行版
0.7 Indio 2003年10月15日 -{zh-cn:自动滚动;密码管理;选项面板改进;zh-tw:自動捲動;密碼管理員;選項面板的改進}-
0.7.1 Three Kings 2003年10月26日 錯誤修正發行版 (只有 Mac OS X)
Mozilla Firefox 0.8 Royal Oak 2004年2月9日 -{zh-cn:Windows 安装程序;脱机浏览;书签和下载管理器方面的改进;zh-tw:Windows 安裝程式;離線工作;書籤和下載管理員的改進}-
0.9 One Tree Hill 2004年6月15日 -{zh-cn:新的默认主题;更改配置目录路径;新的扩展和主题管理器;压缩下载包大小;Linux安装程序;增加邮件图标(仅 Windows);zh-tw:新的預設佈景主題 (Winstripe);個人設定檔目錄遷移;新的擴充套件/佈景主題管理員;縮減下載大小;新的說明系統;Linux 安裝程式;郵件圖示 (只有 Windows)}-
0.9.1 2004年6月28日 錯誤修正發行版;-{zh-cn:更新默认主题;zh-tw:更新的預設佈景主題;}-
0.9.2 2004年7月8日 BUG修正 (只有 Windows)
0.9.3 2004年8月4日 BUG修正
0.10
(1.0 PR)
Greenlane 2004年9月14日 ("技術預覽版") 高度複雜和風險的錯誤修正;-{zh-cn:支持本地化;zh-tw:本地化支援}-;加入RSS/Atom-{zh-cn:实时书签功能;搜索栏;插件搜索服务;zh-tw:飼料支援,尋找工具列,Plugin 搜尋服務}-
0.10.1 2004年10月1日 BUG修正
1.0 RC1 Mission Bay 2004年10月18日 1.0 第一個候選版
1.0 RC2 Whangamata 2004年10月25日 1.0 第二個候選版
1.0 Phoenix 2004年11月9日 1.0 官方發布版
1.0.1 Rose & Crown 2005年2月24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0.2 2005年3月23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0.3 2005年4月15日 安全性及安裝程式修正
1.0.4 2005年5月11日 安全性更新及修正DHTML問題
1.0.5(仅有英文版) 2005年7月12日 安全性修正
1.0.6 2005年7月21日 安全性修正
1.0.7 2005年9月20日 安全性修正、稳定性修正
1.1a1 Deer Park Alpha 2005年5月31日 内部测试第一版
1.1a2 Deer Park Alpha 2005年7月12日 内部测试第二版
1.5beta1 2005年9月8日 -{zh-cn:公开测试第一版;zh-tw:新功能測試,包括新的設定界面、分頁拖曳、快速前後頁瀏覽等功能。}-
1.5beta2 2005年10月6日 公开测试第二版
1.5 RC1 2005年11月1日 第一个候选版
1.5 RC2 2005年11月11日 第二个候选版
1.5 RC3 2005年11月17日 第三个候选版
1.5 2005年11月29日 更新:新的选项面板;增加标签拖拽,快速进退;支持SVG等新功能
1.5.0.1 2006年2月1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2 2006年4月13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3 2006年5月2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4 2006年6月1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5 2006年7月27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6 2006年8月2日 修復Windows Media插件相容問題
2.0beta1 "Bon Echo" 2006年8月29日 公众测试第一版
2.0beta2 "Bon Echo" 2006年8月31日 公众测试第二版
1.5.0.7 2006年9月14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2.0 RC1 2006年9月27日 2.0 第一個候選版
2.0 RC2 2006年10月6日 2.0 第二個候選版
2.0 "Bon Echo" 2006年10月25日 2.0 官方發布版
2.0.0.1 2006年12月19日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计划中的版本
Mozilla Firefox 3 3.0 Minefield 2007年第3季

Three Kings, Royal Oak, One Tree Hill, Mission BayGreenlane 都是紐西蘭奥克兰市内的地名;Whangamata 是紐西蘭科羅曼德半島一個靠海的城鎮。這些名字是由在奧克蘭長大的古德杰所命名的。其它在 Firefox 藍圖的代名則是在真實地圖上從加州鳳凰城這段路途中找來的。

[编辑] 軟件特徵與性能

正如Opera和 Mozilla Suite,Mozilla Firefox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使之和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不同,Firefox 的特點在於采取了小而精的核心,而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要去添加各种擴充套件来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编辑] -{A|zh-cn:标签页;zh-tw:分頁}-浏览

Firefox-{zh-cn:支持;zh-tw:支援}-标签页浏览﹝Tabbed browsing﹞。用户不再需要像IE浏览器那样打开新的-{A|zh-cn:窗口;zh-tw:視窗}-来浏览网页,而只需要在现有的窗口中新建一个标签页即可,从而達到了节约-{zh-cn:任务栏;zh-tw:工作列}-的空间,加快浏览速度和减少资源占用的效果。标签页浏览的功能是Firefox从Mozilla Suite中继承下来的。在版本1.0裏,Firefox加入了-{zh-cn:单;zh-tw:單一}-窗口浏览模式,在此模式下所有链接都会在标签页中显示。在版本1.0之前,大多数的Firefox用户用一些标签页浏览的擴充套件来达到-{zh-cn:单;zh-tw:單一}-窗口浏览的效果。不過,該功能在後續的版本中因安全問題而移除了,如果您需要此功能,可以在大多数标签页-{zh-cn:扩展;zh-tw:套件}-中找到。

[编辑] -{A|zh-cn:弹出窗口;zh-tw:彈出式視窗}-拦截

Firefox还有自带的弹出窗口(多為廣告)拦截功能。在-{zh-cn:默认的设置;zh-tw:預設值}-下,Firefox会拦截所有网站的弹出窗口。但用户可以更改设置,允许个别网页的弹出窗口。用户甚至可以将此功能关闭,允许显示所有的弹出窗口。Firefox在早期就已经包含了这个功能,远远比微软在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的Internet Explorer中加入此功能要早。有的时候,拦截窗口的功能可能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不便,因为 Firefox 会拦截一切在网页显示过程中用JavaScript写的弹出窗口。避免这个不便的方法是将不希望被拦截的网站加到安全网页的列表(Safe list)中。

[编辑] -{A|zh-cn:实时书签;zh-tw:即時書籤}-

「实时书签」是Firefox在 1.0PR 中加入的新功能。此功能允许用户用書籤查看最新的时事新闻。当用户将一个RSSAtom收集点﹝Feed﹞加入到書籤中之后,该用户就可以直接在書籤中查看此收集点的最新消息,点击希望浏览的消息Firefox就会直接打开含有那个消息的网页。Firefox这一别出心裁而又简单易用的功能深受用户的喜爱,这也是Firefox 1.0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但由于进度原因,Firefox 2.0放弃了这一功能。

[编辑] 反网络钓鱼

反网络钓鱼是Firefox 2.0裡内置的一项安全功能,目的是防止用户无意中访问恶意网站,保护私人数据的安全。

[编辑] 佈景主題

Firefox支持个性化的界面。用户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佈景主題来达到美观的效果。佈景主題是用XUL写的,很多主题可以从Mozilla的官方扩展网站addons.mozilla.org下载安装。而第三方网站(例如:deviantart)亦提供免费的由爱好者制作的精美主题。

[编辑] 擴充套件

Firefox的擴充套件性能非常强。用户可以通过安装擴充套件﹝Extension﹞来添加各式各样的新功能。许多常用的功能,像IRC聊天,日历,便签等都有相应的Firefox扩展。大多数扩展都很小,可以满足不同网络速度的用户的需要;而隨着Firefox的更新,某些扩展的功能也可能被-{zh-cn:集成;zh-tw:整合}-至Firefox中。您可以到Mozilla的官方网站addons.mozilla.org下载到需要的扩展。中文用户可以到Mozilla授权的位於台灣的www.moztw.org或位於中国大陆的addons.mozine.cn這兩個分站下载到常用的中文扩展。

[编辑] 安全性能

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安全监测网站secunia.com指Firefox 1.x存在3个安全漏洞,与微软Internet Explorer 6.x存在21个安全漏洞形成鲜明对比。但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多个安全机构指出Firefox 1.5.0.x亦存在多个安全漏洞,级别从轻微到严重,尔后Mozilla迅速发布新版本以修正漏洞,但频繁的安全问题还是使一部分人对Firefox的安全性能产生疑问.但一般认为以下這幾點原因,使得Firefox將較微软Internet Explorer安全:

  1. 沒有整合到 Windows 中,這可減少病毒及駭客藉由 Firefox 而造成作業系統的損害
  2. 不支援 VBScript 及 ActiveX這兩個技術註一
  3. 限制網路自動下載,如此一來便很难有間諜或廣告軟體(spy/adware)自動且任意安裝於系統上
  4. 使用者對 Cookie 等個人隱私資訊有著完全的控制權
  5. 反网络钓鱼,防止用户无意中访问恶意网站

註一:使用者依然可以透過扩展來達成支援ActiveX此一功能。

[编辑] -{zh-cn:支持的网络标准;zh-tw:支援的標準}-

Firefox以-{zh-cn:支持;zh-tw:支援}-W3C網路標準為目標。它對最新的HTMLXHTMLCSS、JavaScript、MathMLXSLTXPath的-{zh-cn:支持;zh-tw:支援}-很完整。Firefox還-{zh-cn:支持;zh-tw:支援}-PNG格式圖片的透明圖層,對大部分CSS2和一部分CSS3提供-{zh-cn:支持;zh-tw:支援}-。Firefox 1.5 版起亦-{zh-tw:支援;zh-cn:兼容}-SVG,其他如APNG、和XForms等新的網路標準,開發者也正在努力。

[编辑] 关于Firefox的批评

在Firefox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同时,Firefox也接到了很多批评。

[编辑] 功能有限

有些人认为Firefox的功能太少,很多实用的功能都没有加到软件中。对此,Firefox的开发者的答复是为了使Firefox拥有一个小巧的核心,如果Firefox-{A|zh-cn:集成;zh-tw:整合}-了太多的附加功能的话整个软件就会变得臃肿,而漏洞也会随之增加。虽然大多数附加功能都可以擴充套件来实现,但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愿意安装由第三方开发的扩展。刚刚发布的版本2.0和明年发布的版本3.0集成了过去只能由扩展来实现的某些功能,例如session save功能等,Firefox集成部分常用的功能还是有可能的。

[编辑] 启动缓慢

Firefox经常受到的另一个批评是启动速度慢。用过Internet Explorer的用户可能会注意到在Windows下Firefox的启动速度比IE稍慢,在一些性能较差的计算机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在於IE需要的一些文件在Windows加载内核时就已经预先載入了,因為IE与操作系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也是造成微软浏览器影响操作系统的主要原因。但是Windows下的Firefox用戶也可以透過擴充套件來获得預先載入的功能,以加快Firefox的启动速度。

[编辑] 扩展兼容性

经常有些擴充套件不能安装在某个版本的Firefox,擴充套件和擴充套件之间互不兼容,以及擴充套件本身的某些问题,例如某些擴充套件占用资源过大,功能突然失效,甚至导致Firefox崩溃,这都是困扰Firefox用户的且无法回避的问题。Firefox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没有整合一些实用的功能,这就需用户通过安装擴充套件才能实现这些功能,但种类繁多擴充套件也不免产生一些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一些不便!现在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只能通过开发者修复擴充套件中的错误,以对Firefox提供更稳定的支持。

[编辑] -{A|zh-cn:内存;zh-tw:記憶體}-泄漏问题

Firefox記憶體泄漏问题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而且在各个版本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一问题。当前还没有-{zh-cn:补丁程序;zh-tw:修補程式}-或者更新解决此问题。

内存泄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浏览大量含有图片的页面以后,即使已经从原来的页面离开,浏览图片时占用的内存也不会释放。曾经有人做过试验,连续浏览一个图片网站一个半小时,占用内存可以达到400MB以上。(来源:FireFox官方新闻组讨论)除非关闭所有Firefox窗口,内存才能释放掉。也有证据显示是adblock擴充套件引致firefox1.5的内存泄漏,在安装新版本的adblock擴充套件后已经改善这个问题。

這個問題並非無法改善[2],但尚無完全的解決方案可言。

[编辑] 页面显示不正常

关于一些网页在Firefox下不能正常显示但在IE下却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是Firefox的问题,而是该网页使用了不符规范的HTML、JavaScript,IE专有代码或其它不符合W3C标准的语言,因为微软的IE不是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所以这些网页在IE下可以正常显示,而严格遵守W3C标准的Firefox则无法正常显示。还有一个原因是网页中包含ActiveX,Firefox只有装了相应的擴充套件后才能支持ActiveX。随着Firefox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网页将遵守W3C标准语言,使用规范的语法,页面显示不正常这一现象将慢慢转变。

现在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法有:

  • 安装IE tab或者IE view擴充套件,在遇到无法正常浏览的页面时转为用IE浏览。
  • 安装Greasemonkey擴充套件,通过载入编写好的脚本以支持无法正常浏览的页面。

[编辑] 市場的接納

眾所周知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占有瀏覽器市場的绝大部分,直到Mozilla的新一代开源浏览器Firefox 1.0的发布,引发了新一轮的浏览器大战。Firefox的發展非常迅速。根據Tom's Hardware Guide [3]一份2004年9月的文章,分析家Websidestory報導截至2004年9月底有5.2%的全球資訊網用戶使用Firefox或Netscape,比起7月增加了1.7%,並且同期間Internet Explorer失去了1.8%的瀏覽器市場的佔有率,跌至93.7%。根據Mozilla的推廣網站,在 Firefox 1.0PR 釋出的十九天內共有超過三百萬人下載它。而根據一間荷蘭網絡分析公司OneStat.com所作的調查,截至2006年5月,Firefox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上升至11.79%,相反,Internet Explorer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卻下降至85.17%。2006年8月,据OneStat.com所做出的最新调查指出,Firefox占有率上升至13.71%,而Mozilla官方网站Firefox的下载量更超过2亿大关。

Firefox的快速成長的一大原因是因為有關Internet Explorer安全弱點的報導增多,令使用者更渴求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對Firefox友善的安全報導與新聞文章於2004年6月23日Download.ject侵襲之後有了很明顯的增加。2006年,随着Firefox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各大安全机构指出Firefox亦存在不少安全漏洞,而Mozilla迅速修复漏洞的表现与微软对修复IE漏洞的迟钝反应成鲜明对比。

市場佔有率的快速上升,亦由於一個主動而不尋常的市場推廣運動「Spread Firefox」[4]。這個運動鼓勵使用者於電郵或網站中加入「下載 Firefox」的超連結。使用者從中可以得到「推廣者點數」作獎勵。頭二百五十名推廣者可以瀏覽這個網站[5]。該推廣網站亦有一系列部落格及討論區以探討市場推廣策略。

香港,開放系統研用協會(OAKA)自發向民眾推廣Firefox,包括在街頭派發光碟,並因應香港的政治氣候,創作了「還網於民」這個口號。台灣的Mozilla Taiwan社群亦於 Firefox 1.0、2.0 推出時各舉辦一次慶祝派對,並有相結合的研討會、校園推廣等活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搜尋引擎的龍頭 Google 公司也加入了這場瀏覽器的戰爭,在 Google Adsense [6] 裡頭加上了「引導使用者裝 Firefox 就可以獲得獎賞」的規則,這項舉動等於是讓 Google 靠向了 Firefox 這邊,讓 Firefox 的市場占有率更加擴大。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查找与此分类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Category:Mozilla Firefox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ub-domains

CDRoms - Magnatune - Librivox - Liber Liber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Project Gutenberg - Wikipedia 2008 - Wikipedia 2007 - Wikipedia 2006 -

Other Domains

https://www.classicistranieri.it - https://www.ebooksgratis.com - https://www.gutenbergaustralia.com - https://www.englishwikipedia.com - https://www.wikipediazim.com - https://www.wikisourcezim.com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net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es - https://www.radioascolto.com - https://www.debitoformtivo.it - https://www.wikipediaforschools.org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z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