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级大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它在国际体系中处在第一级水平。它拥有影响国际事件的能力,以及能够向全世界投射力量。超级大国这个概念产生自冷战时代,当时被用在苏联和美国上。任何将这个概念应用于美苏以前的任何早期大国或全球帝国,都是将这个概念强加给了一个错误的时代。
目录 |
[编辑] 来源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超级大国(superpower)”这个术语最早于1930年见诸文字,但一直到二战后及第二次中东战争过后,英国意识到,无论如何,在饱受二次世界大战蹂躏以后,英国已经不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与苏联和美国竞争而维持一个均等的地位,即她曾经享有的世界大国地位,除非英国要以牺牲自己重建的努力为代价。即使英国拉拢上法国,以色列来一起配合行动,也是枉然。
由于二战中,大部分的战斗都没有在美国本土上进行,因此,十分幸运地,美国的工业没有遭受到像深深烙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身上的那样毁灭性的打击,她也没有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在战争期间,美国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和技术体系,这为她的军事力量迅速登上全球舞台上最显眼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战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与美国或苏联之中的一者结盟。尽管国际上存在着建立起一套多国的联合司法体制(如联合国)的尝试,但是事态越来越明晰:美国和苏联就是在初露头角的冷战中占全球统治地位的两个政治和经济力量。不过人们对战后的世界应该是如何却有很大的分歧。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和华沙条约的签订所形成的两大军事联盟上有所体现。这种种现象都表明美苏将在即将出现的两极世界,而不是战前的多极世界,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不知道是否对这种世界格局的反应,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和中国,都纷纷做起包括研制核武器在内的各种努力,来保证自己独立的“强权”地位,以及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世界性的角色”。
多数人认为,冷战时期,全世界都在围着美苏两个国家,或者说,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两大集团而转动。这甚至成为一条“公理”。不过在冷战过后的日子里,这个“公理”被一些学者提出挑战。他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极世界的存在只能建立于忽略掉所有在这一时间爆发的各种各样的不受任一所谓的超级大国影响的运动和冲突。加之,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很多情况下都是间接发生的。这些冲突,往往都是远比单纯的冷战对手之间的问题来的棘手。
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超级强国(Hyperpower)”这一术语被用来形容美国所处的冷战后仅存的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个词汇,是被上世纪90年代法国的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Hubert Védrine)提出的。“超级强国”这一对美国进行界定的词汇的正确性目前尚存在争议。其中一个著名的反对者是Samuel P. Huntington,他因为赞同世界向多极化的力量均衡而排斥这种理论。
在实践上,也有人尝试把超级大国这个概念延伸,回溯到历史中去。例如,一些人认为波斯帝国、君主制的中国 (由秦朝到清朝)、古罗马、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甚至马其顿亚历山大王国都是超级大国的例子,但也有人质疑这种说法。
[编辑] 标准
关于超级大国的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确切的定义,不同的资料来源会有不同的说法。因此下列的这些评判标准可能并不能认为是与成为超级大国有联系的所有因素。
[编辑] 普遍接受的因素
[编辑] 文化因素
它必须有很强的文化融合性,适合各个文明的生存与发展。
[编辑] 地理因素
这个国家要控制有广阔的陆地或者海域。广袤的土地令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矿和种植粮食等,实现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具有辽阔战略纵深的国家,她的军队能够在地面核战或传统意义上的陆地战争中从容的撤退、重组从而反击,同时,辽阔的疆域可以让一个国家方便的部署长程雷达、导弹发射井。一个国家国土小而缺乏战略纵深,即使再富有,在军事层面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编辑] 经济金融因素
出众的经济实力是超级大国的必备实力。首先她要享有原料优势,此外,国内市场的大小和生产力也是一个指标。在世界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她还应该具有改革的活力,以及具有积累资本的能力。
[编辑] 人口因素
超級大國應該有大量已受教育的公民、高度發展的基礎設施、高度的文化和經濟能力使附近地區在其直接控制之下。
[编辑] 軍事因素
超凡的軍事能力,相對無懈可擊、有能力阻止或有能力造成巨大破壞,並且擁有鎮壓及影响全球的统一軍事力量。
[编辑] 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
拥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制度,能够动用大量资源去实现全球政治目标,或带来强大意识形态之影响。
[编辑] 今天的超级大国
冷战以后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单极世界,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最强的经济及军事力量。然而,合法继承苏联的国家俄罗斯,也保持一些超级大国的特质,例如她仍拥有大量核子武器,仅次于美国,又是世界上领土最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战略资源,并有发展军事和太空科技的能力。
一些分析家认为霸权稳定论解释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霸权力量倾向过度扩张其势力,而新的竞争对手会日渐强大,最后取代或制衡减弱的霸权力量。有人认为这正在发生,因为大量军费开支在长期会令美国衰落。其他强国则可能因此受惠,最后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和欧洲联盟崛起,并拥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实力,显示多极世界可能出现。
[编辑] 美国
美国拥有作为超级大国的条件。因此,美国也被称为超级强国 (hyperpower)[1] 但此论调颇受争议。[2]
财经因素
- 美国是世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保持中等至高等的增长率;
- 拥有优质、发展良好的基建;
- 吸引众多跨国公司与金融机构在国内设立总部;
- 在众多行业占领先位置,如新材料、电子与电信、资讯科技、航空与航天、能源、纳米科技、生物科技、医学、计算生物学、化学工程与软件;
- 拥有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
- 也拥有发达的农业与消费市场[3] PDF,虽然依赖石油的进口;
- 对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有巨大影响力。而且,美元是世上最有影响力的储备货币和可兑换货币。
- 美国军费为全球第一,是第二至第十三名国家军费的总和。美国拥有世上最多核武军备;美国拥有世上最先进的军事科技与军备,并在世界多国设有常驻军,随时可以到任何地方执行任务。
太空科技
- 美国一直在研究与发展太空科技,继续发展太空飞机 (最近降落,准备在2006年7月再度启程) ,并在计划让载人探险飞行器探索月球与火星。美国是建立国际太空站的主要国家之一。从2004年1月开始,美国的两部火星探测漫步者正在探索火星的表面。
- 美国文化对世界有重大影响,尤其在英语国家。这就是美国的软性国力 (soft power)。
[编辑] 潜在超级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欧洲联盟 欧盟候选会员国 印度 |
很多传媒报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都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而国民自由度高奉行自由主义的欧盟从发展来讲可以形成一种与时下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结盟的“超级力量”而非“超级大国”,与此相同的“超级力量”有资本主义同盟北约。
[编辑] 凭借劳动力与地理资源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按照市场汇率是全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系,按购买力平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则排第二名。它拥有数量佔世界1/5的人口、高达百分之9.2的GDP增长率;也拥有世界上第一人数的陆军(规模在300万人左右)和未明确公布数量的核武库,也是第三个已经送人上太空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佔一席位,拥有否决权。
印度 按照市场汇率价格,印度共和國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十,而购买力平价仅次中国位于世界第三,其经济增长为每年8.1%。由于印度拥有庞大而仍处在高速增长水平中的精通英语劳动力,所以在服务业与软体业有高速增长,所以有机会成为未来的超级大国。印度正准备无人探索月球计划,称为Chandrayaan 1号[4]。印度拥有 (可能有数十单位) 核武;印度军队拥有着世界第二多人数的陆军。最近,印度与美国签署了民用核能计划,为印度提供更多能源,维持其经济增长。
- 主條目:金磚四國
凭借劳动力与地理资源的优势,国土面积排在世界第一,人口排在世界第七(1.4亿)的俄罗斯与国土面积排在世界第五,人口排在世界第五(1.7亿)的巴西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而日本虽然人口排在世界第十,且教育程度高,现时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因为地理资源上的巨大限制,難以成为超级大国。這也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战時日本何以要發動一連串的殖民扩张。
地理资源是成为超级大国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辽阔的疆域是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前提,美国在200年前,只是被各大殖民主义大国瓜分的殖民地,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欧洲科学家(包括有爱因斯坦)因为躲避战乱都踏上了美国的国土,理想化的建立起一个随自己意愿的自由国度,按照此观点,如果出现移民潮,已是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极有可能成为现时超级大国美国的接替者。
[编辑] 凭借科技水平优势
欧盟包括了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与荷兰等前殖民主义大国,以及二十个欧陆成员国。如果将欧盟视为一个国家,那它就可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然而,有批评指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分歧太大,难以视欧盟有一个真正的政治总体。而且,国防与外交政策一致是对国家之定义的重要指标,但成员国在此方面仍是各自为政。欧盟作为单一的政治实体,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英法更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而德、英与法国如果各自作为单一实体又是仅次于超级大国美国世界上寥寥无几的高度发达国家,虽然因为各自國會很少会给科学家拨钱去发展航空事业而只顾着人民生活问题与纳税人的利益,但这些国家作为单独实体也仍然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一样早已具备送载人卫星上天的实力,这几个欧盟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核武的国家。
欧盟在近年来加入一些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暂时经济与生产力低下,但发展潜力较强,欧盟通过不断扩张并合了不少这样的东欧国家,可以为欧盟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与原材料资源,所以“欧盟”概念仍然在不断更新中,现时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仍然有不少合并扩张中的问题如:不少富国人民认为欧盟向穷国扩张影响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民主投票中反对欧盟一体化,阻碍欧盟一体化进程。按照如此自由组合国家的方式,欧盟很难形成如同苏联强制扩张一样的大国。
因为欧盟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成为一个单独的政治实体,完全可以代替或超过欧盟两倍作用且已有57年历史的组织是北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此组织包含有美国、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联盟。其实力至少在两个美国之上,而且因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华约组织已经被美国在冷战中拖垮解散,所以北约是现在世界上现存最强大的组织,其在科索沃战争对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的轰炸,已经显示了其空军“零伤亡作战”与世界首次应用“信息化战争”世界顶尖的军事战斗能力与先进的军事战斗理念。北约公约内容如果有一个成员国一旦遭受其他组织或国家的攻击,其它成员国必须给予遭受攻击的成员国军事支持。据称已经有一定实力的日本与中华民国也想加入此组织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无奈身在亚洲,所以有些日本学者又重新提出了日本过去已经提出过的脫亞入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