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uel de Cervantes y Saavedra -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 Ebook:
HTML+ZIP- TXT - TXT+ZIP

Wikipedia for Schools (ES) - Static Wikipedia (ES) 2006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第一次世界大战 - Wikipedia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戰
{{{partof}}}之一部份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方戰線上的戰壕、一輛英國坦克穿越戰壕、在加里波利之战水雷擊沉的英國皇家海軍战列舰、佩帶防毒面具並使用Vickers machine gun的軍隊;以及Sopwith Camel雙翼飛機
日期: 1914年1918年
位置: 歐洲太平洋中東地中海非洲
結果: 協約國獲勝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者
協約國 同盟國
傷亡
>500萬士兵死亡 >300萬士兵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摘要
日期: 1914–1918
位置: 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 協約國獲勝
死亡 (約數)
將士: 9百萬
平民: 7百萬
合共: 1千6百萬
詳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統計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战(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歐戰英語World War IWWIFirst World WarGreat War,又稱The War of 14-18The War to End All Wars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Entente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屬同盟国陣營,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國塞尔维亞意大利則屬协约国陣營。在1914年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德國和奧匈帝國戰前的同盟,但是后来英國、法國及俄國與意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結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對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萬人参战,1,000萬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萬左右的人受伤。並且造成了世界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目录

[编辑] 戰霧彌漫

[编辑] 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上萊茵地區的情景。更多的照片可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處取得
1917年法國上萊茵地區的情景。更多的照片可於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處取得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编辑]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奧匈帝國俄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与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則在1904年法國簽訂《英法协约》。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在法國的慫恿下,英、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条约》。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鄂圖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编辑] 爭奪殖民地

20世纪帝国主义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编辑] 軍備競賽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从1905年起争造无畏舰,到战前的1913年,德国常备军扩充至87万,法国达80万,沙俄也准备增加到230万。

歐洲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大型炮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4 328,000
法國 68,000 10 731,000
不列顛 209,000 29 2,205,000
合計 331,000 43 3,264,000
德國 79,000 17 1,019,000
奧匈帝國 16,000 3 249,000
合計 95,000 20 1,268,000
來源: Ferguson 1999 p 85

[编辑]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编辑]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及西勒(或稱為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并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编辑]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编辑] 歐洲火藥庫—巴爾幹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编辑] 波斯尼亞危機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併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第二把交椅'('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编辑]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 (蒙特內格羅) 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A|zh-tw:鄂圖曼;zh-cn: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鄂圖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鄂圖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阿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编辑]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鄂圖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裡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编辑]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費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cis Fredinand)夫婦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年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的波斯尼亞學生)枪杀。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得到德国的支持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

[编辑]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国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国宣戰,接着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為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条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国向俄国宣战。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国宣戰。

[编辑] 西面戰線

1917年,於伊普里斯駐扎的士兵,為防毒氣侵襲,帶著防毒面罩的情景
1917年,於伊普里斯駐扎的士兵,為防毒氣侵襲,帶著防毒面罩的情景

[编辑] 速戰計劃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卻出乎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编辑]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 - 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瑪恩河棗凡爾登一線爆發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着對峙狀態。

[编辑]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着。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着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编辑]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3日,美國威爾遜總統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1917年2月3日,美國威爾遜總統在國會宣佈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加上在之前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沈,於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在 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着,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着狀態。

[编辑] 最後進攻

1918年初,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 - 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编辑] 東面戰線

1915年2月德軍在東線的戰壕裡作戰的情景。
1915年2月德軍在東線的戰壕裡作戰的情景。

[编辑]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编辑]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着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编辑]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编辑]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科孚島

[编辑] 俄軍反擊

在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份羅馬尼亞國土。

[编辑] 進攻君士坦丁堡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加里波利之战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近十一個月的战事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编辑] 俄國革命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1917年俄國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临时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之資本主義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编辑] 同盟國投降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 - 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编辑] 海上戰爭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日德兰海戰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德軍少數佈署在海外殖民地的巡洋艦隊在開戰的頭一年即遭優勢英國海軍的肅清(雖然其中不乏如輕巡洋艦恩登號這樣成功的通商破壞艦),德國公海艦隊也被英國海軍封鎖在波羅的海內,1916年,德國海軍意圖突破封鎖,隨爆發英德海軍間唯一的艦隊決戰日德蘭海戰。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德國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编辑] 世界大戰

[编辑]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发。

[编辑] 諸國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諸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编辑] 中國參戰

中國2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為了獲取利益,於是便投向較有利的一方 - 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编辑] 大戰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協約國軍隊皆在戰壕裡作戰,但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在整個戰爭期間,協約國軍隊皆在戰壕裡作戰,但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编辑] 德國變天

主條目:德國革命

1918年8月 - 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11月11日,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编辑] 巴黎和會

参看巴黎和会 (1919年)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罗·威尔逊(Woodrew Wilson)、英國首相勞萊·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和法國總理乔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罗·威尔逊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崇,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 - 《凡爾赛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結果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编辑] 其他和約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堡、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安那托利亚的部份。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编辑] 影響

[编辑] 民族國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伊拉克3

[编辑]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编辑] 共產革命

大战期間,俄國發生共產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從此共產主義便開始在世界各國散佈,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政黨或政權,直至冷戰結束,這情況才有所改變。

[编辑]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山东半岛

[编辑] 德國復仇

参看刀刺在背传说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尔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编辑] 五四運動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五四运动

凡爾塞和約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問題。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運動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鉅。

[编辑]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他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即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编辑] 國際聯盟

如欲得知詳情,請參看國際聯盟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编辑]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裡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裡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裡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编辑] 协约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编辑]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 3,382,500

[编辑] 平民被殺: 6,493,000

[编辑] 參看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编辑] 注释

1. 文中為了行文方便,因此將南線戰事併入東面戰線一章作介紹。

2. 中國當時當權的為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國號則為中華民國。

3. 中東在戰後為英法所分別佔領,但在不久後便讓各國獨立。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ub-domains

CDRoms - Magnatune - Librivox - Liber Liber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Project Gutenberg - Wikipedia 2008 - Wikipedia 2007 - Wikipedia 2006 -

Other Domains

https://www.classicistranieri.it - https://www.ebooksgratis.com - https://www.gutenbergaustralia.com - https://www.englishwikipedia.com - https://www.wikipediazim.com - https://www.wikisourcezim.com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net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es - https://www.radioascolto.com - https://www.debitoformtivo.it - https://www.wikipediaforschools.org - https://www.projectgutenbergz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