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U-潜艇 - Wikipedia

U-潜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潜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使用的潜艇。因这些潜艇的型号都用德文Untersee-boot(潜艇)的首字母加数字组成而得名。


目录

[编辑] 概况

1939年10月,U-47号潜艇在击沉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後返回军港,背景船只是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1939年10月,U-47号潜艇在击沉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後返回军港,背景船只是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U-潜艇击毁了大量敌舰,这成为大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1914年1918年期间,德国海军用体积小(1000吨以下)、数量少(发动战争时不足30艘)、速度慢(水面约12,水下不足10节)而且本身不坚固、容易遭受敌人攻击的U-潜艇,在4年内击沉了协约国舰船数百万吨,成绩十分惊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压力和严密封锁中,处于劣势的德国公海舰队水面舰艇部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敢轻举妄动,而U-潜艇却频频出击,承担起对敌攻击的大部分任务,先后通过有限制进攻作战无限制潜艇战,重创了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几乎切断了英国的海上经济命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潜艇,只要有可能,一般保持水面航行状态,只有在发起攻击或受到威胁时,才会紧急下潜,从而达到战术突然性和隐蔽性。经过4年多的搏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结束,1919年~1922年,取得胜利的协约国先后通过《凡尔赛条约》、《华盛顿条约》等一系列的惩罚性条约,对战后的世界进行了实质性的重新瓜分,为下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仅仅20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与盟国之间为了破坏和保护海上交通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大西洋海战。严格地讲,大西洋海战并非一场独立的海战,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海上战争,有时也被形象地称为“海上阵地战”。在大西洋海战中,双方投入了全部的海上力量,整个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都参与到战争中,前后历时共计5年零8个月,成为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复杂的一场海战。正是在大西洋海战中,德国的U-潜艇一举成名。被称为“潜艇战教父”的邓尼茨将谋划二十余年的狼群战术付诸实施,在战争中接受最严酷的实战检验。战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战争中最使我心惊胆战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就这样,在大西洋战场上,德国的U-潜艇又一次占据了主导地位。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法国沦陷,直至1941年3月,德国U-潜艇在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思想的指导下,对英国商船和运输队发起袭击并取得了辉煌战果,进入了所谓的第一阶段的“美好时光”(happy time)。与此相反,盟国海上运输线几乎被切断。

在这危难的时候,温斯顿·丘吉尔发出了呼救声,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积极响应。根据《租借法案》,大批美国海军老式驱逐舰横渡大西洋,抵达英伦三岛,编入英国皇家海军进行反潜护航作战,整个战局大为改观。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U-潜艇

作为一种主要的海上武器系统,潜艇的发展壮大并非得益于一场大规模的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潜艇战,对于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海军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战前的美国内战时,潜艇作为一种廉价的海岸防御武器就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直到19世纪后期的一系列技术进步之后,才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海上武器。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大力支持下,被称为“德国海军之父”的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海军上将,将德国海军从一只小型近海护航运输队建设成为一只远洋舰队。

起初,提尔皮茨对于发展潜艇并无兴趣,他倾向于建设一只大型的水面舰队。直到1914年德国海军才订购了第一艘潜艇——U-1号潜艇。德语名称“Unterseeboote”,意为“水下舟艇”,英文缩写为“U-boat”,这就是“U-潜艇”名称的由来。到1914年8月德国已经建成了28艘U型潜艇,另有16艘正在建设中,第一批4艘U型潜艇由于艇身太小无法投入实战,最后用做教练艇。剩余24艘作为作战潜艇,也称为“前线潜艇”,编为两个潜艇支队。

一战期间,潜艇虽然能够执行水下作战任务,但是仍然需要克服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首先,由于水下航速和续航能力有限,使潜艇很难追上攻击目标;其次,仅仅凭一名操作潜望镜的艇员进行搜索和判断,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很难发现目标。相反,当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大多数艇员都可以加入到侦察行列中,从而扩大了搜索范围。另外,由于潜艇外形轮廓小,在海面上不易暴露。发现目标后,潜艇习惯在水面实施追击和进攻,这是因为能够获得较快的航速,从而使攻击和撤离更加方便机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战争早期,对于一些价值不大的目标,潜艇指挥官们一般会寻求在水面使用甲板火炮进行攻击,以节约价格昂贵的鱼雷

[编辑] 首次参战

1914年8月6日凌晨,德国海军第一潜艇支队从黑尔戈兰湾出航执行作战任务,每艘潜艇间隔11公里,成纵队队形向西北方向前进。在最初两天里没有发现一艘敌国船只。8月8日正午,U-15号潜艇发现3艘英国战列舰,于是紧急下潜,并对其中的君主号战列舰发射了一枚鱼雷,但偏离了目标。受到惊吓的3艘战列舰很快消失在大海中。当日傍晚,执行任务的所有U-潜艇都已抵达巡逻区的最北端,但仍无收获,他们决定掉头沿原路返回德国。在返航途中,第一潜艇支队接到命令,在南奥克尼群岛附近海域待命39小时,准备伏击一支路过该海域的英国小型舰队。但是,保持水面航行的做法成为了德国海军U-15号潜艇毁灭的致命错误。8月12日3时40分,英国皇家海军伯明翰号巡洋舰发现了正在水面航行的U-15号潜艇,立即发起了攻击。当时,该潜艇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危险境地,当醒悟过来时已来不及躲避,伯明翰号直接撞击U-15号潜艇的艇身中部,使其断为两段,残骸在海面上漂了片刻即沉入海底,全体艇员无一生还。半小时之后,U-18号潜艇发现了另外一艘英国巡洋舰,但还未采取行动,该舰已经消失在暴风雨中。8月12日下午,第一潜艇支队在毫无收获的情况下回到母港。这次巡逻中,除了U-15号潜艇被撞毁外,还损失了另外一艘潜艇——U-13号,该艇于8月12日上午意外失踪。

[编辑] 首次胜利

1914年8月15日,也就是第一潜艇支队首次参战回到母港后的第三天,U-21号潜艇与英国皇家海军“探险者”号轻巡洋舰在斯塔布角遭遇。当时海面上风高浪急,天气恶劣,U-21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准确击中了“探险者”号巡洋舰的弹药舱,该舰发生剧烈爆炸,随即沉入海底。

U-9号潜艇。
U-9号潜艇

星期之后的9月22日,U-9号潜艇在荷兰艾默伊登西南30英里处的海域获得了首场大捷。当时,该潜艇在正南方向发现了一些桅杆和烟幕,于是快速下潜,并在监视中不断接近目标,后经确认,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的3艘装甲巡洋舰。大约50分钟后,U-9号潜艇进入最佳攻击位置,并发射了鱼雷。一枚鱼雷准确击中了“阿布基尔”号巡洋舰,该舰立即向左舷倾斜,舰员纷纷落水。另两艘英国舰艇“克雷西”号和“霍格”号发现后马上赶来救援,忽视了自身面临的危险。U-9号的艇员再次填装鱼雷,并向右掉转航向,用艇艏的鱼雷发射管对准了前来救援的“霍格”号,在350米处向目标发射了两枚鱼雷。同时,为了避免发生碰撞,U-9号潜艇关闭了两台电动机。由于U-9号潜艇没有配备鱼雷压载水舱,鱼雷发射后,艇艏部分因重量减轻而露出水面,刚好被“霍格”号发现,对方立即准备射击。U-9号潜艇重新开动电动机,刚好在“霍格”号开火前潜入水下。5分钟内,“阿布基尔”号和“霍格”号相继沉入海底。“克雷西”号此时不顾自身危险,继续向出事海域接近,决意抢救落水的舰员。U-9号潜艇将最后一枚鱼雷装入艇艏的2号鱼雷管,并掉转艇身,用艇艉的两具鱼雷管瞄准“克雷西”号,在大约1000米的距离朝目标发射出两枚鱼雷,尽管“克雷西”号发现了来袭的鱼雷,但在一阵躲闪之后,还是被其中一枚击中。由于不能确定一枚鱼雷能否将敌舰击沉,U-9号潜艇快速掉转艇身,将最后一枚位于艇艏的鱼雷射出,并再次击中“克雷西”号。“克雷西”号随即向右翻转,逐渐沉入海底。在用完所有六枚鱼雷之后,U-9号潜艇即向北航行,15分钟后浮出水面。这场战斗中,英国损失了三艘排水量12192吨的装甲巡洋舰,阵亡60名军官和1400名水兵。

[编辑] 在一战中的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德国U-潜艇在执行任务前,首先需要准确识别拟攻击目标,这就要求潜艇必须浮出水面,派遣艇员登上目标船只进行检查,从而确认对方是否属于合法的攻击目标。只有完全确认目标属于可攻击对象后,U-潜艇才可以将其击沉。在击沉目标之前,必须确保给予对方全体船员逃生的机会,必要时还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在U-潜艇履行上述规则时,其自身的隐蔽性、突然性等战术优势就几乎完全丧失,所以U-潜艇在一战前期一直战绩平平。亚历山大·达夫(Alexander Duff)海军少将强调,在这种极富理性和人性的规则约束下,德国U-潜艇对协约国民用船只“将会秋毫无犯”。但是,德国海军部很快便否定了他的见解,颁布了一项新的法案,要求U-潜艇不必顾忌《捕获法案》的约束,采取更具有进攻性的战术对付所有的(无论是协约国还是中立国的)商船,一经发现全部击沉。根据这一新的法案,为了防止目标的逃脱,U-潜艇可以在潜航状态下发起攻击,从而大大提高了杀伤效果。德国政府高层中也有人反对该项法案,包括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Bethmann Hollweg)、海军参谋长冯·波尔(Von Pohl)海军上将,他们担心这种做法将会激怒中立国,特别是美国

[编辑] 战败后对U-潜艇的处理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U-潜艇

[编辑] 战后的U-潜艇

[编辑] U-潜艇名单

U-1号潜艇 U-2号潜艇 U-3号潜艇 U-4号潜艇 U-5号潜艇 U-6号潜艇 U-7号潜艇 U-8号潜艇
U-9号潜艇 U-10号潜艇 U-11号潜艇 U-12号潜艇 U-13号潜艇 U-14号潜艇 U-15号潜艇 U-16号潜艇
U-17号潜艇 U-18号潜艇 U-19号潜艇 U-20号潜艇 U-21号潜艇 U-22号潜艇 U-23号潜艇 U-24号潜艇
U-25号潜艇 U-26号潜艇 U-27号潜艇 U-28号潜艇 U-29号潜艇 U-30号潜艇 U-31号潜艇 U-32号潜艇
U-33号潜艇 U-34号潜艇 U-35号潜艇 U-36号潜艇 U-37号潜艇 U-38号潜艇 U-39号潜艇 U-40号潜艇
U-41号潜艇 U-42号潜艇 U-43号潜艇 U-44号潜艇 U-45号潜艇 U-46号潜艇 U-47号潜艇 U-48号潜艇
U-49号潜艇 U-50号潜艇 U-51号潜艇 U-52号潜艇 U-53号潜艇 U-54号潜艇 U-55号潜艇 U-56号潜艇
U-57号潜艇 U-58号潜艇 U-59号潜艇 U-60号潜艇 U-61号潜艇 U-62号潜艇 U-63号潜艇 U-64号潜艇

[编辑] 参见

  • U-潜艇列表

[编辑]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