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罗地亚(克罗地亚語:Hrvatska),亦可被稱為克罗埃西亚,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共和國,處於地中海、中歐及巴爾幹半島的交界處。克罗地亚在1991年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州共和国宣佈獨立,首都為萨格勒布。
|
|||||
國家格言:無 |
|||||
官方語言 | 克罗地亚語 (在伊斯特拉縣義大利語亦為官方語言) |
||||
首都 | 萨格勒布 | ||||
總統 | 斯杰潘·梅西奇 | ||||
總理 | 伊沃·薩納德爾 | ||||
面積 - 總面積 |
第124位 56,542 km² |
||||
人口 |
第117位 4,422,248 |
||||
獨立 | 1991年6月25日 從南斯拉夫 |
||||
貨幣 | kuna (kn) | ||||
時區 | UTC +1 | ||||
國歌 | Lijepa naša domovino《我們美麗的祖國》 | ||||
國際功能變數名稱縮寫 | .hr | ||||
長途電話代碼 | 385 |
目录 |
[编辑] 歷史
自史前時代起克罗地亚就有人類居住,迄今已發現尼安德特人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化石。鐵器時代時古伊利里亚人和古凱爾特人也相繼進入。
公元前168年,羅馬帝國征服了該地區。羅馬帝國衰弱後,此地區相繼由匈奴人、東哥德人、以及拜占庭帝國征服。斯拉夫人(即現代克罗地亚人的前身)於7世紀時進入此地區。9世紀時克罗地亚已基本改信天主教。
托米斯拉夫為第一位統一的克罗地亚國王,於925年登基。王國在Petar Krešimir IV(彼得·克雷西米爾四世?)的統治下達到頂峰。
1102年克罗地亚與匈牙利簽訂條約,同意讓匈牙利國王擔任克罗地亚君主,自此克罗地亚即成為匈牙利的一部分。匈牙利於1409年把達爾馬提亞地區(即克罗地亚的沿海部分)賣給威尼斯共和國。
1526年,奧斯曼帝國軍隊北上歐洲,在莫哈次戰役(Mohács)擊敗匈牙利,匈牙利亞蓋沃王朝(Jagiellon)隨之崩潰,匈牙利大部分地區由奧斯曼所兼併。匈牙利剩餘地區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接管。在19世紀初,經歷過法國拿破仑的征服,及後哈布斯堡王朝(1867年後為奧匈帝國)漸漸收復了原匈牙利王國的大片領土,19世紀時今克罗地亚(包括達爾馬提亞地區)已全部由哈布斯堡王朝所取得。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戰敗,旋即崩潰。克罗地亚成为了塞爾維亞克罗地亚和斯洛維尼亞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罗地亚成为了軸心國的傀儡國,称为克罗地亚獨立國。戰後克罗地亚又重新成为由铁托領導的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1980年代後期,克罗地亚的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克罗地亚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升溫。1990年克罗地亚第一次全民投票中,主張自治的克罗地亚民主聯盟的勝利更加激化了民族之間的矛盾。
1991年5月19日,克罗地亚进行独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独立一方以绝对优势胜出。6月25日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克塞二族之间立即爆发流血冲突,美国、欧盟等多方进行调停亦无果。1991年12月19日,塞族地区正式成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该共和国控制克罗地亚与波黑边境的塞族地区。武装冲突一直持续到1995年。该年8月,克罗地亚政府军占领了塞族共和国大部分地区,12月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冲突正式结束。1998年,所有塞族地区重归克罗地亚。
战争结束后,克罗地亚经济得以复苏,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克罗地亚正在争取加入欧盟,有望在2010年之前入盟。
[编辑] 政治
克罗地亚实行议会民主制。克罗地亚总统(克罗地亚语:Predsjednik Republike)为国家元首,任期为5年。立法机构为克罗地亚议会(Hrvatski Sabor),实行一院制,由160民选代表组成,任期为4年。
克罗地亚行政权由克罗地亚总理所领导,另外有2位副总理以及14名部长。司法权分为最高法院、县级法院、镇级法院三级。
[编辑] 行政区划
克罗地亚分为20个县、1个直辖市:
- Zagrebačka
- Krapinsko-zagorska
- Sisačko-moslavačka
- Karlovačka
- Varaždinska
- Koprivničko-križevačka
- Bjelovarsko-bilogorska
- Primorsko-goranska
- Ličko-senjska
- Virovitičko-podravska
- Požeško-slavonska
- Brodsko-posavska
- Zadarska
- Osječko-baranjska
- Šibensko-kninska
- Vukovarsko-srijemska
- Splitsko-dalmatinska
- Istarska
- Dubrovačko-neretvanska
- Međimurska
- Grad Zagreb(萨格勒布市)
[编辑] 地理
克罗地亚位于中欧、南欧、西欧交界处,国土狭长而曲折,邻国有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蒙特內哥羅、波黑等国。克罗地亚西临亚得里亚海,隔海与意大利相望,其最南端杜布羅夫尼克市(Dubrovnik)区域是飞地,波黑的出海口将其与克罗地亚其余部分隔开。
克罗地亚北部和东北部属于多瑙河中游平原,有平原及丘陵,其中东北部地区称为斯拉沃尼亚,多瑙河流经国家的最东端。这个地区的主要河流有萨瓦河及德拉瓦河,都是多瑙河的支流。
西部南部地区为狭长的達爾馬提亞地区,该地区东部为迪纳拉山脉,西部则是曲折多山的海岸线。此地区岛屿、半岛、港湾众多,有里耶卡、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等多个港口。
克罗地亚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气候也不尽相同。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型气候,山区有高原气候特征,北部内陆地区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编辑] 人口
克罗地亚主要民族为克罗地亚族,少数民族有塞尔维亚族、波斯尼亚族、匈牙利族等。克塞两族的争端为1990年代中期内战的直接原因,内战期间,塞尔维亚族人口急剧下降,塞族人声称是种族清洗政策的结果。目前塞族在与波黑、塞蒙交界处的多个地区占多数,此外,克國法律偏袒克族,因此仍有許多內戰前居住克國境內的塞族無法重返故地。
克罗地亚族主要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族主要信奉东正教,波斯尼亚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克罗地亚语为官方语言,该语言属于南斯拉夫语支,和塞尔维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大同小异(比汉语内部差异小得多),但由于政治、民族感情等原因,三种语言都有各自的标准语,其中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使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语使用西里尔字母。
[编辑] 经济
克罗地亚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副。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9800美元,略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的一半。
克罗地亚原属南斯拉夫,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独立初期由于内战,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有所复苏,但失业率依然高居不下,2002年度为21.7%。
克罗地亚正在积极为加入欧盟作准备。
[编辑] 文化
见: 克罗地亚文化
在有着13个世纪的历史克罗地亚内,拥有许多历史遗址和诞生不少杰出人物(brilliant individuals)的城市。克罗地亚拥六个世界遗产和八个国家公园(six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eight national parks)。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克罗地亚并有许多重要发明家和著名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钢笔最早使用于克罗地亚。
[编辑] 特產
- 領帶——相傳是克罗地亚人最早發明領帶。現時在克罗地亚仍然有以傳統手工製作的領帶。
[编辑] 相关文章
- Communications in Croatia
- Transportation in Croatia
- Military of Croatia
- Holidays in Croatia
- Tourism in Croatia
-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press freedom index rankings: 33 (2002), 69 (2003), 54 (2004)
[编辑] 外部链接
斯洛文尼亚‧ 匈牙利 | ||||
意大利 ‧ 亞得里亞海 | 塞爾維亞 | |||
克罗地亚 | ||||
亞得里亞海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黑山 |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
|
---|---|
奥地利 | 比利时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意大利 | 爱尔兰 | 拉脱维亚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耳他 | 荷兰 | 波兰 | 葡萄牙 | 斯洛伐克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瑞典 | 英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