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位於台北市迪化老街上,是台灣的國家三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人民信仰中心,也是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一般來說,霞海城隍廟所屬宗教應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城隍信仰,屬多神教。該廟除了主祀城隍爺外,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目录 |
[编辑] 城隍信仰
中國道教信仰中的城隍是兼管陰陽的神祇,也是中國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城隍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和移送之職。現被人供奉於廟宇稱為城隍廟。城隍的崇拜盛行於中國、臺灣和新加坡。
臺灣現有的城隍信仰是道教結合佛教與儒教的民間信仰。台灣城隍是唯一有階級之分的台灣主要神祇,該階級封號皆沿習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所敕封頒定。該敕封稱省都府城隍為「威靈公」,州城隍為「綏靖侯」,縣城隍為「顯佑伯」,其行使的職權限於各管轄區域之內。也就是說,台灣城隍中,掌管全國的稱「都城隍」,掌管省的稱「省城隍」(例如,台灣省城隍廟),掌管府的稱「府城隍」(台灣府城隍廟),掌管一縣的稱「縣城隍」。(杭州吳山城隍閣)
因為,大稻埕霞海城隍屬民間自行奉祀的城隍,並非欽定官祀,因此其廟名中既沒有管轄省縣市地名,其城隍也沒敕封尊稱,這是與其他城隍廟比較不相同的。
[编辑] 起源
1821年,百餘名泉州同安人搭船移民至台灣艋舺。順利到達目的地後,新移民中的其中一位商人陳金絨,於艋舺-{八甲庄}-自宅供奉攜自同安故里的城隍神像以方便該地同安人祭祀。
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的分類械鬥。也稱頂下郊拼的衝突中,同樣來自泉州,包含晉江,惠安,南安的三邑居民聯手攻擊同安人。因而落敗的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居住地遷移至大稻埕避禍。當時從動亂中僥倖保存的城隍神像,於遷徙大稻埕後仍祭祀於陳家。
1856年,大稻埕的同安人開始籌建城隍廟。經林右澡、陳浩然與蘇斐然等人的資助,1859年3月18日座落於南街(今迪化街一段現廟址)上的城隍廟正式完工。該廟因南街街道狹窄因素,廟埕與廟殿均十分擁擠。不含前方廟埕,該廟僅只有46坪大小。
此間非官祀的城隍小廟,因為其主祀城隍神像來自原本是中國泉州同安縣霞城(下店鄉)海邊的臨海門廟,因此廟名定為霞海。另外,在祭祀神祇方面,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除了供奉從泉州過來的城隍神像外,也如其他城隍廟相同的旁祀城隍夫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等等。比較特殊的是,該廟側殿旁祀於1853年分類械鬥中喪生的38位同安鄉勇,並以義勇公稱呼之。
[编辑] 五月十三迎城隍
相傳中國農曆5月13日為城隍爺生日,各地城隍均於該日期前後舉行祭典,霞海城隍廟亦也循例舉行。該廟第一次大規模祭典史載為1979年的農曆5月13日。1896年日治時期初期,台灣總督府曾明令禁止該祭典舉行,不過因為1898年台北發生瘟疫,為免民怨,總督府才又再予開禁。
1898年—1937年之間,該廟結合法主公廟及慈聖宮的5月13日的祭典,一直都是台北最大的祭典。而正式名稱為「城隍遶境」的該祭典,其行程包括:
該繞境祭典除了相關祭祀科儀外,還另搭配布袋戲、歌仔戲等民俗活動。當時,霞海城隍的五月十三生日祭典與農曆三月的台灣中南部的媽祖生日祭典共稱為台灣兩大道教祭典。也因此,台灣民間當時流傳著:「三月瘋媽祖,五月看城隍」的俗語。
[编辑] 現況
1937年之後,因為二戰爆發與之後國民政府集會限制因素,加上城市都會的時代變化。該祭典規模不再如以往盛大。不過,每年農曆5月13日仍有不少道教信徒參與該祭典。
1985年,台灣內政部明定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為國家三級古蹟,並自1996年起,結合年貨大街的活動,讓該廟成為迪化街的觀光重點之一。除外,因為該廟於1994年起的新型態企業化的經營,並利用城隍夫人、月下老人類似西方愛神神祇做宣傳,該廟參訪人數於1990年代末期後,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编辑] 參考文獻
-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1989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 莊永明,《臺北老街》,1992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 陳乃渠,《臺北霞海城隍廟歷史沿革誌》
-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1979年,台北,北屋圖書公司
- 李乾朗,《廟宇建築》,1983年,台北,北屋圖書公司
- 台閩地區資訊網 [1]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 台北市重要古蹟 | ||||
文山區 | 集應廟 | ||||
信義區 | 台鐵澡堂 | 菸廠 | ||||
內湖區 | 林秀俊墓 | 郭氏古宅 | 清代採石場 | -{役場會議室}- | ||||
萬華區 | 龍山寺 | 學海書院 | 謝宅 | 清水巖 | 洪氏祖厝 | 地藏庵 | 林宅 | 慈雲寺 | 西門紅樓 | 老松國小 | 臺糖北倉 | 青山宮 | 西本願寺 | ||||
士林區 | 閻錫山故居 | 士林官邸 | 潘宮籌墓 | 御賓館 | 芝山岩(遺址、隘門、芝山巖惠濟宮)| 天母白屋 | 潘宅 | 慈諴宮 | 公有市場 | ||||
中山區 | 臨濟護國禪寺 | 蔡瑞月舞蹈社 | 圓山遺址 | 圓山別莊 | 建國啤酒廠 | 前美國大使官邸 | 第三高女 | 衛生局舊址 | 中山教會 | ||||
北投區 | 周氏節孝坊 | 中山樓 | 教研中心 | 水道系統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 | 北投教堂 | 吟松閣 | 溫泉浴場 | 普濟寺 | 台銀宿舍 | 不動明王石窟 | 文物館 | 穀倉 | ||||
大同區 | 陳德星堂 |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 台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總督府鐵道部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台北孔子廟 | 台北市政府舊廈(今臺北當代藝術館)(原建成小學校) | 霞海城隍廟 | 圓環防空蓄水池 | 大稻埕辜宅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大龍峒保安宮 | 陳天來故居 | 文萌樓 | ||||
大安區 | 清真寺 | 殷海光故居 | 芳蘭大厝 | 師大原台北高等學校講堂 | 台大校門 | 台大原帝大校舍 | 北監圍牆遺蹟 | 台北工業學校紅樓 | 紫藤廬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義芳居古厝 | ||||
中正區 | 台大醫院舊館 | 司法大廈 | 台大醫學院舊館 | 公會堂 | 水源地 | 台北府城(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 | 台北酒廠 | 臺北第一高女 | 台北郵局 | 臺北賓館 | 撫台街洋樓 | 布政使司衙門 | 臺電社長宿舍 | 台銀 | 放送亭 | 總督府遞信部(交通部舊址) |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 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自由之家 | 行政院 | 李國鼎故居 | 東和禪寺鐘樓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建中紅樓 | 急公好義坊 | 紀州庵 | 原臺北信用組合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婦聯總會 | 專賣局 | 黃氏節孝坊 | 監察院 | 濟南教會 | 總統府 | 勸業銀行舊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台大法學院 | 三井物產舊廈 | 大同之家 (含網球場) | 寶藏巖 | 齊東街日式宿舍 | 延平南路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