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孔子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孔子廟位於台北市大龍街,是1925年重建,1939年全部完工的儒教廟宇(注意:儒家思想是否為宗教的一種仍存在爭議)。主祀孔子的台北孔子廟不但是台北最重要的孔廟,也是1931年(日治昭和六年)以來,台灣每年舉行祭孔的場所。
1972年,台北孔子廟由辜振甫及陳錫慶代表廟方捐獻給台北市政府,並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接管。1992年1月10日,該廟被訂定為中華民國國定三級古蹟。
目录 |
[编辑] 清朝的台北孔廟
祭祀孔子的孔廟為漢人儒家文化的具體象徵,山東曲阜孔子故居演變為最大也最古老的孔廟,也為各地孔廟規範。15世紀的明朝時期,中國府縣大都建有孔廟,該孔廟別稱為儒學,該儒學且兼教育功能。之後,滿洲人所建清朝,仍尊儒。按《大清會典》,凡省、府、州、縣治所在地,皆需設孔廟。
1879年台北正式開府。其後,擁有五城門的台北城也於1884年正式落成完工。台北城建造同時,除了同時相繼建了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等衙門外,也依《大清會典》於城內蓋了官方孔廟文廟。
該廟坐北朝南,位於台北城南門附近,建造位置就在武廟(官建關帝君廟)的右邊。該廟因為官方所建,所以由當時臺灣兵備道劉璈與臺北知府陳星聚兩人親自督工,並順利同於台北城至1884年落成,是為官建孔廟。
[编辑] 拆除與重建
1895年6月,乙未戰爭初期,台北城即落入日本。日本除了將台北城內各衙門移作官署使用外,也將清朝孔廟廟內所有器物毀損,並更名為台北儒學。
1907年,台灣總督府藉由市區改正為由,將此官方孔廟,連同城內的武廟與天后宮等等清朝遺留下來的漢人傳統建築,悉數拆除,並建立衛戌醫院。之後,該醫院另遷,再於原址建立台北第一高等學校(今 北一女)。
1925年,時局漸穩,包括辜顯榮、陳培根、黃贊均、吳昌才、洪以南、謝汝銓、黃純青、陳天來、李聲元等多位台灣士紳提倡重建孔廟。因所建為民間孔廟且台灣實際篤信儒教人口不多,覓地籌款及建造並不若其他民間廟宇順利。因此,建於大龍峒保安宮東側的台北孔廟,歷經數度停工與復工,才於1939年全部完工。但亦只建造了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與崇聖祠。一般孔廟必有的明倫堂、朱子祠、武廟及建奎閣,均因為經費不足未能興建。
[编辑] 民國之後
1945年,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身為中國傳統的孔廟重新被重視。1950年代,經由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親由頒發「有教無類」後,臺灣政府不但繼續延續由從1931年起,由大龍峒公學校負責的台北民間祭孔大典,更將其規模擴大,成為臺灣官方層級的最重要祭典。
1952年,經重新換算後,該官方祭典與孔子誕辰紀念從每年的8月27日改制每年9月28日,並於當日由政府部長級官員及臺北市長於臺北孔廟舉行相關祭孔大典。同年,亦將孔子誕辰命定為全臺灣放假一天的教師節。
在建物方面,政府不但經管維修,並在1955年在孔廟右側增建三層樓的明倫堂,並於次年9月落成,惟其形式及規制與孔廟不符,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此建物,直至1990年才被改建修整。
1972年,台北孔子廟由辜振甫(辜顯榮之子)及陳錫慶代表廟方捐獻給臺北市政府。 1992年1月10日,該廟則被臺灣政府訂為中華民國第三級古蹟。
2006年9月23日,陳維英入祀弘道祠,為臺北孔子廟在1919年辦理最後一次先儒入祀至今,第一位入祀的人物。
現今臺北孔子廟總面積為13777平方公尺,約合5200坪,廟宇建物面積則約佔3000平方公尺,約合1400多坪。設置休閒簡易運動設施的該廟宇除了供作觀光祭祀外,也為當地人休閒運動場所。
[编辑] 祭孔大典
台北孔廟的祭典自日治時期的1931年開始,當時是在尚未全部完工的孔廟舉行。二戰結束的1950年代之後,台北孔廟不但延續傳統,並且擴大舉行。不過佾生仍由原有的大龍國小學生(原 大龍峒公學校)。
所謂佾生,就是祀孔儀式中,擔任佾舞表演的人員。「佾」指的是古代樂舞的行列,六佾舞是指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用來祭拜諸侯,八佾舞則是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用來祭拜帝王。兩者差別除了人數與陣容外,就是前者只有文舞,後者則有文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種,台北孔廟因廟埕面積較小,故採用六佾舞。大龍國小一直保有擔任佾生的傳統,但近年來有無法徵齊36位佾生的困難問題,成淵國中學生在近年來有時也會加入,參與其中。
除了佾生之外,因為台北孔廟現為全台灣十二座孔廟之首,禮生與正獻官官職及身分皆有相當代表性。至於祭孔所用的樂器則為傳統的古樂器,包括:柷、敔、琴、瑟、搏拊、兆鼓及壎和編鐘等。儀式開始後,樂生必須演奏各種雅樂,與龍杆、燈、爐、斧、鉞、扇、繖、籈、爵及福胙盤等禮器相呼應。另外,家祭、初獻禮、分獻禮、終獻禮等都依循古禮進行。1990年代之前,獻禮過後的拔牲禮毛髮(牛毛)的拔智慧毛活動,更是許多台北人的必參與活動。不過,該活動已於1990年代以發智慧糕取代。
[编辑] 對外連結
编辑 | 台北市重要古蹟 | ||||
文山區 | 集應廟 | ||||
信義區 | 台鐵澡堂 | 菸廠 | ||||
內湖區 | 林秀俊墓 | 郭氏古宅 | 清代採石場 | -{役場會議室}- | ||||
萬華區 | 龍山寺 | 學海書院 | 謝宅 | 清水巖 | 洪氏祖厝 | 地藏庵 | 林宅 | 慈雲寺 | 西門紅樓 | 老松國小 | 臺糖北倉 | 青山宮 | 西本願寺 | ||||
士林區 | 閻錫山故居 | 士林官邸 | 潘宮籌墓 | 御賓館 | 芝山岩(遺址、隘門、芝山巖惠濟宮)| 天母白屋 | 潘宅 | 慈諴宮 | 公有市場 | ||||
中山區 | 臨濟護國禪寺 | 蔡瑞月舞蹈社 | 圓山遺址 | 圓山別莊 | 建國啤酒廠 | 前美國大使官邸 | 第三高女 | 衛生局舊址 | 中山教會 | ||||
北投區 | 周氏節孝坊 | 中山樓 | 教研中心 | 水道系統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 | 北投教堂 | 吟松閣 | 溫泉浴場 | 普濟寺 | 台銀宿舍 | 不動明王石窟 | 文物館 | 穀倉 | ||||
大同區 | 陳德星堂 |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 台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總督府鐵道部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台北孔子廟 | 台北市政府舊廈(今臺北當代藝術館)(原建成小學校) | 霞海城隍廟 | 圓環防空蓄水池 | 大稻埕辜宅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大龍峒保安宮 | 陳天來故居 | 文萌樓 | ||||
大安區 | 清真寺 | 殷海光故居 | 芳蘭大厝 | 師大原台北高等學校講堂 | 台大校門 | 台大原帝大校舍 | 北監圍牆遺蹟 | 台北工業學校紅樓 | 紫藤廬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義芳居古厝 | ||||
中正區 | 台大醫院舊館 | 司法大廈 | 台大醫學院舊館 | 公會堂 | 水源地 | 台北府城(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 | 台北酒廠 | 臺北第一高女 | 台北郵局 | 臺北賓館 | 撫台街洋樓 | 布政使司衙門 | 臺電社長宿舍 | 台銀 | 放送亭 | 總督府遞信部(交通部舊址) |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 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自由之家 | 行政院 | 李國鼎故居 | 東和禪寺鐘樓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建中紅樓 | 急公好義坊 | 紀州庵 | 原臺北信用組合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婦聯總會 | 專賣局 | 黃氏節孝坊 | 監察院 | 濟南教會 | 總統府 | 勸業銀行舊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台大法學院 | 三井物產舊廈 | 大同之家 (含網球場) | 寶藏巖 | 齊東街日式宿舍 | 延平南路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