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臺灣話 - Wikipedia

臺灣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話
Tâi-oân-oē
通行区: 臺灣 
区域: 東亞
使用人数 1500萬 
排名: ?
语系 漢藏語系
 漢語
  閩語
   閩南語
    臺灣話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管理机构: 無;中華民國教育部及民間組織扮演重要角色
语言代码
ISO 639-1 zh
ISO 639-2 chi/zho
ISO/DIS 639-3 nan 

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oē),或稱臺語鶴佬話,蓋指臺灣使用的閩南語,與同屬閩南語的廈門話十分親近,能夠通話。由於政治、學術、歷史等因素,臺灣話亦有諸多別名,參見#名稱

臺灣自明末即以鶴佬人(閩南人)占多數,使得鶴佬話在臺灣曾長期成為共用語,並逐漸演化出別於原鄉的特色而得「臺灣話」之名。雖然日治中華民國接收後,日語與標準漢語國語普通話)取代其公用語地位,但迄今仍為臺灣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之一。

目录

[编辑] 名稱

臺灣話主要有下列幾個名稱:

  • 臺灣話:臺灣社會的傳統習稱;但有人也認為「臺灣話」应该指廣義的臺灣話,即亦包括臺灣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外省语言等。参见臺語条目。
  • 臺灣語:日本統治時期日本人對臺灣話的稱呼。
  • hok-lo話(客语发音):客家人早期稱閩南人為「hok-lo 人」,而閩南語即為「hok-lo 話」。
  • 福佬話:部分学者对「hok-lo 話」的本字考证,认为「hok-lo」本字为「福佬」。不过这种考证结果是否准确,有一定的争议。详见鹤佬条目。
  • 鶴佬話:部分臺灣學者所提出,將「Hō-ló」純粹以字精確記音而打造出來的新詞彙,此詞有專指臺灣閩南語的傾向。1
  • 河洛話:「河洛」為「Hō-ló」的音譯之一,有學者認爲這與臺灣話來自古代中原河洛地區相關。
  • 臺灣閩南語:由部分學者所提出[1],爭議較少。

[编辑] 歷史

[编辑] 閩南語形成

參見闽南语#歷史

[编辑] 閩語渡臺

1625年荷治時期臺灣地圖
1625年荷治時期臺灣地圖

明朝末年政治紊亂,陸續有閩粵籍移民渡海抵臺。最初進行集體移民與農業開墾者,首推顏思齊鄭芝龍。顏思齊於1622年,率領部下佔據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進而開拓諸羅山(今嘉義市)。顏氏死後,霸權由鄭芝龍承之,遂橫行於臺灣海峽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2]

崇禎年間,福建地區連年饑荒,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民數萬人並給予三金一牛(一人銀三兩、三人牛一頭),吸引至臺灣開墾。[3]雖然不少人在經濟改善後即返回家鄉,但亦有一部分落地生根、與臺灣原住民(多數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並將閩南語一併傳播至臺灣,成為臺灣話形成的濫觴。

[编辑] 臺灣話形成與廈門話

1624年1626年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及雞籠(今基隆市)。在荷蘭人統治臺灣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漢人開墾臺灣。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與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來臺的閩南語亦開始出現別於原鄉的變化。例如臺灣話至今仍稱混凝土為「紅毛土」(âng-mn̂g-thô·)、豌豆稱「荷蘭豆」(hô-lân-tāu)、火柴為「番仔火」(hoan-á-hóe)等,都是當年所留下的痕跡。

明末鄭成功失敗後,1661年率大軍攻佔臺灣、驅除荷人,建立鄭氏王朝。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在臺灣的閩南語以泉州音為優勢。[來源請求]

1683年施琅攻臺,明鄭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臺灣。翌年,清廷為防遺民造反,頒布渡臺禁令,以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臺。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臺灣,而埋下閩南語成為臺灣優勢語言的遠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漸鬆。1862年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禎來臺辦理防務,遂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百年以上的渡臺禁令。

在清廷統治臺灣的200餘年間,閩人來臺人數激增,其中又以漳、泉兩地最多,閩南語亦隨移民傳播至臺灣各地。雖然泉漳械鬥,但日後由於交通發達、漳泉居民混居,使得漳泉兩腔開始混淆。除了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較純正的口音以外,臺灣各地多通用一種「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等學者稱之漳泉濫,即漳泉混合之意。[4]

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漸成為閩南地區對外的門戶。由於廈門位於泉州、漳州間,使得此時期形成的廈門話也是一種「半漳半泉」的閩南語,亦取代泉州話成為閩南語優勢腔。[5]由於臺灣話內部漳泉混合程度不一,曾長期將廈門話奉為標準而編纂辭書至日治時代,但兩語仍有細微的不同。

[编辑] 近代

甲午戰爭後,1895年戰敗的大清帝國將臺灣割讓予日本而與閩南原鄉斷絕往來。在日本占領期間,教育方面推行日本語為國語的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亦取代臺灣話成為族際公用語。然而,臺灣話亦自日語大量吸收新詞彙,例如廁所稱「便所」(piān-só·)、面積單位「」(pêⁿ)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語音如瓦斯ガス」、摩托車オートバイ」等,使得與原鄉語言更有區別。

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家庭」,造成臺灣都市一片日語聲。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才又復興。但臺灣話已受到嚴重傷害,最明顯的是文讀系統衰落,退居成為純粹的生活語言。[6]此後,一般人已難以臺灣話讀出詩詞或古文。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兩岸曾一度恢復交流,然因國共內戰後又隨即進入分治局面。國民黨政府戰敗時,帶著大批軍隊與難民撤退臺灣,使得臺灣人口由600萬劇增至800萬,為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日後嚴厲推行國語(普通話)、臺灣話等方言在公共場合禁止使用等政策,使得臺灣話開始走下坡,但也有不少詞彙流入臺灣話中,甚至彼此影響而形成臺灣國語。直至近十年本土意識抬頭,才有比較多學者投入研究。

[编辑] 語音

臺灣話與其他漢語系語言同為聲調語言,聲調在語句中有辨義作用,亦有不少複繁的變調規則。

臺灣話繼承閩南語文(文讀)、白(白話)異讀的音韻體系,亦即同一漢字常有文白發音不同的情形[7]。白話音是日常生活語言的發音;文讀音則是閱讀漢語古文經典時的讀音。目前在生活詞彙使用上,文白交疊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溝通的困難。

對中國北方人而言,閩南語系的音韻與北方話相距極大,基礎對話更是全然無法理解,在清代時期常需以筆談才得以溝通。例如康熙順天大興人(今北京市黃叔璥曾任巡臺御史,在著作《臺海使槎錄》中,對臺南一地居民語言有以下有趣記述:

郡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余與吳待御兩姓,吳呼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

黃叔璥以官話的觀點批評臺灣話,不禁讓人莞爾。但也可以反映臺灣話與官話之懸殊,讓黃叔璥感覺有如「鴃舌鳥語」(鴃,即伯勞鳥,此成語喻語言之難懂)。

[编辑] 臺灣優勢腔

[编辑] 母音

臺灣語在絕大多數的地區使用6個母音,僅有部分泉州腔較濃厚的地區保留泉州特有元音。在文字方面,白話字aeiou)與臺灣語假名)的設計,亦反映6個母音的情況。

然而,蚵(白話字:o;假名:)在臺灣話中有兩種讀法:分別是優勢腔的[o]及以臺南、高雄為首的[ɤ]

臺灣話母音
符號 用例
IPA 注音符號 白話字 例字
a a
e e
i i
o o
ɤ o
ɔ o.

[编辑] 子音

鶴佬話的子音(聲母),以白話字(POJ)的拼寫系統爲例,包括零聲母與以下音素:

  清音 鼻音 濁音 邊音 擦音
不送氣 送氣
雙唇音 p 卑 ph 披 m 棉 b 未
舌音 t 知 th 恥 n 尼 l 離
齒音 ch 之 chh 癡 j 兒 s 詩
舌根音 k 基 kh 欺 ng 硬 g 疑
喉音 h 希


[编辑] 聲調

傳統聲調名稱,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各分陰、陽,共八個聲調,清音為陰調,濁音為陽調。而標準漢語(國語或普通話)已經濁音清化了,進而入聲調消失且併入其它三聲。今閩南語泉州話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八聲;惟鶴佬話、廈門話、漳州話、同安話只保留了七個聲調,即第6聲混入第7聲(傳統聲韻學的說法是「陽上變去」,即上聲已不分陰、陽),因此基本上鶴佬話只有七個聲調。

鶴佬話聲調表(以白話音为例)
聲調 漢音 聲高 送氣 調性描述 調號標注 舉例(拼音)
1 陰平(清音) 高聲 語調上揚聲高,屬高平音    獅 (sai)
2 陰上(清音) 降聲 語調重短氣下,屬高降音 /  虎 (hó·)
3 陰去(清音) 低聲 語調低下氣收,屬下突音 \  豹 (pà)
4 陰入(清音) 促聲 語調平出氣穩,屬低促音 -h, -t, -k, -p 鱉 (pih),鴨 (ah)
5 陽平(濁音) 回聲 語調低粘回升,屬迴旋音 ^  熊 (hîm),牛 (gû)
6 (属於音韵學上的陽上(濁音,屬迴升音),今已混入第7聲) ——
7 陽去(濁音) 中聲 語調中轉基平,屬基調音 —  象 (chhiūⁿ)
8 陽入(濁音) 入聲 語調促短急切,屬高促音 鹿 (lo̍k)

[编辑] 連續變調

鶴佬話的連續變調很普遍。一般連續變調遵循規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

本調第5聲調值24,變後第7聲調值22。

本調第7聲調值22,變後第3聲調值21。

本調第3聲調值21,變後第2聲調值53。

本調第2聲調值53,變後第1聲調值44。

本調第1聲調值44,變後第7聲調值22。

本調第8聲調值4,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4聲調。

本調第4聲調值32,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8聲調。

本調第8聲調值4,喉塞音韵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3聲。

本調第4聲調值32,喉塞音韵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2聲。

[编辑] 表記系統

臺灣話有數種相異表記系統:

[编辑] 臺灣話與廈門話

[编辑] 形成差異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閩南語當中,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在發音上最為接近[8],同时两者也有一些差异。一些學者指出,這兩種語言在语言形成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以下四种不同:

  1. 臺灣各大城市的居民並非直接由漳州泉州搬過來的;而廈門的居民則大多直接遷自漳州和泉州。
  2.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臺灣,因此臺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3. 臺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臺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臺灣閩南語。
  4. 廈門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臺灣跟中國大陸居民的往來,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統治、國共的對立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小(鄭良偉 1987)。

[编辑] 詞彙差異

而歷來對於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語言本身的比較研究,學者們一致的結論是:雖然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都是由漳州話和泉州話混合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不太一樣。其中在語音語法上的差異很小,尤其臺灣閩南語中的臺北話跟廈門話在語音上最為接近。臺灣閩南語和廈門話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詞彙方面,約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鄭良偉 1987;周長楫 1996;張振興 1997;梁淑慧 2004)。這些詞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兩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特有詞彙。如:鶴佬話的大甲藺、在來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2. 對於同一個事物或概念的用詞有異。如:「黑板」在臺灣閩南語是「烏枋(o•-pang)」,廈門話是「烏牌(o•-pâi)」。「鈔票」在臺灣閩南語是「銀票(gîn/gûn-piò)」,廈門話是「紙字(chóa-lī)」……等。
  3. 有些詞語,詞義範圍的大小不同。如:「烏白(o•-pe̍h)」在臺灣閩南語可指(a)黑和白。(b)胡亂。如:烏白講、烏白做。廈門話則無(b)義。又如「古意(kó•-ì)」在臺灣閩南語意為「忠厚老實」;廈門話除此意之外,另有「古道熱腸」之意。
  4. 由於兩地的華語詞(普通話)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表現在現代的、科技的詞彙上。如:鶴佬話的「電腦」,在廈門話裏也可以稱為「計算機」。臺灣閩南語的「計程車」廈門話也常被稱為「出租汽車」……等。
  5. 臺灣閩南語因歷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語借詞,尤其是日語借詞為數眾多,是其他各地閩南語所沒有的。如﹕甲(土地面積單位,荷蘭語)、放送(廣播,日語)、tha-tha-mih(榻榻米)、水道水(自來水,日語)……等。(詳見下一節的說明)

[编辑] 標準語問題

廈門自19世紀中葉成為通商口岸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大陸閩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廈門話也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優勢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話、漳州話的地位而被視為是閩南話的代表(周長楫 1996;張振興,1997)。而臺灣在日治時期到40、50年代之間,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臺灣閩南語的標準語並加以倣效的傾向(王育德 2002;鄭良偉,1987)。但這種觀念在現在已經消失,由臺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等看來,所使用的都是臺灣閩南語而不是廈門話(鄭良偉 1987)。

[编辑] 鶴佬話和臺灣原住民文化以及外來文化的交融

如上一節所述,臺灣的鶴佬話在三百多年的發展下,由於種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参見臺灣歷史),原本由閩籍先民帶來的閩南語,也由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影響、殖民政權種種語言的影響、以及與外界接觸的影響,而和福建本土产生了一些差距。不過,這些外來語並不一定通用於全部講鶴佬話的人口,有些只流傳於特定族群和地區。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编辑] 受平埔族語言影響者

  1. 茫然不知實情 = a-se(阿西):源自南部平埔語 assey(不明白、不知)
  2. 髮妻 = khan-chhiu(牽手):據稱源自平埔語,但此說尚未獲得學界全面認可

[编辑] 受馬來語影響者

  1. 西谷米 = se-kok-bi:源自馬來語 sago
  2. 檳榔 = pin-nng:源自馬來語 pinang

[编辑] 吸收西洋語言者

  1. 打火機 = lai-ta:源自日本語的「ライター」,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lighter
  2. 奶油 = khu-li-mu:源自日本語的「クリーム」,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cream
  3. 番茄 = tho-ma-to:源自日本語的「トマト」,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tomato
  4. 打工 = a-lu-bai-to:源自日本語的「アルバイト」,而日本語又源自德語的 Arbeit(見註)
  5. 機車 = o-to-bai:源自日本語的「オートバイ」,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auto bike(自動腳踏車)(見註)
  6. 卡車 = tho-la-ku:源自日本語的「トラック」,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truck(見註)
  7. 螺絲起子 = lo-lai-ba:源自日本語的「ドライバー」,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driver(screwdriver)
  8. 短路 = sio-to:源自日本語的「ショート」,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short
  9. 混凝土 = khong-ku-li:源自日本語的「コンクリート」,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concrete
  10. 麵包 = phang:源自日本語的「パン」,而日本語又源自葡萄牙語的 pão
  11. 番茄醬 = khe-chhah-phu:源自日本語的「ケチャップ」,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ketchup
  12. 肥皂 = sap-bun:源自葡萄牙語的「sabão」
  13. 瓷磚 = thai-lu:源自日本語的「タイル」,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tile
  14. 機車(腳踏車)手把或汽車方向盤 = han-to-lu:源自日本語的「ハンドル」,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handle
  15. 收音機 = la-chio:源自日本語「ラジオ」,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radio(見註)
  16. 髮型設計 = set-to:源自日本語「セット」,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set
  17. 襯衫 = sia-chu:源自日本語「シャツ」,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shirt
  18. 胸罩 = bu-la-jia:源自日本語「ブラジャー」,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法語)的 brassiere(brassière)(見註)
  19. 領帶 = ne-ku-tai:源自日本語「ネクタイ」,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 necktie
  20. 水管 = ho-su:源自日本語「ホース」,而日本語又源自荷蘭語的 hoos(見註)
  21. 瓦斯 = ga-su:源自日本語「ガス」,而日本語又源自荷蘭語的 gas
  22. 網球 = the-ni-su:源自日本語「テニス」,而日本語又源自英語的 tennis
  • 註:此些用語另有其他說法。

[编辑] 受日本語影響者

  1. 海苔 = no-li:源自日本語「のり(海苔)
  2. 便當 = pian-tong:源自日本語「べんとう(弁当)
  3. 阿給 = a-ge:源自日本語「あげどうふ(揚げ豆腐)」(炸豆腐)的別稱:「あげ
  4. 黑輪(關東煮裡的魚漿製品)= ou-lian:源自日本語「おでん
  5. 天婦羅(甜不辣)= thian-puh-la:源自日本語「てんぷら」(但是日本所謂的てんぷら指的是一種肉類或蔬菜裹麵粉油炸的食物,跟臺灣的天婦羅不同,參見天婦羅)。而日本語又是借自葡萄牙語 tempero)
  6. 山葵 = wa-sa-bi:源自日本語「わさび(山葵)
  7. 生魚片 = sa-si-mi:源自日本語「さしみ(刺身)
  8. 黑鮪魚 = tho-lo:源自日本語「とろ」:鮪魚肚肉(特指富油脂的部分)(見註)
  9. 章魚 = tha-kho:源自日本語「たこ(章魚)
  10. (做事)乾脆 = a-sa-li:源自日本語「あっさり」(日語是指清爽,引申為做事不拖泥帶水)
  11. 司機 = un-chiang:司機的日本語為「うんてんしゅ(運転手)」,暱稱「運ちゃん(うんちゃん)」(這個詞在日語有輕蔑之意)(見註)
  12. 老先生 = o-ji-sang:源自日本語「おじさん」(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男子的敬稱)
  13. 老太太 = o-ba-sang:源自日本語「おばさん」(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女子的敬稱)(在臺灣中南部更有“a-sang”的說法)
  14. 榻榻米 = tha-tha-mi:源自日本語「たたみ(畳)
  15. (銀行)戶頭 = kháu-chō:源自日本語「こうざ(口座)」(“口座”在臺灣中南部較常使用,北部多用“戶頭”)
  16. (房屋)裝潢 = si-a-ge:源自日本語「しあげ(仕上げ)」(見註)
  17. 出差 = chhut-tiuⁿ:源自日本語「しゅっちょう(出張)」(“出張”老一輩的臺灣人會使用,年輕一輩多用“出差”)
  18. (礦坑)支坑 = kha-ta:源自日本語「かた(方)」(“kha-tha(tha臺語變音為ta)”一般只用在臺灣中北部的礦場,表示礦工在那一支坑)
  19. 心情(情緒,感覺)= ki-mo-chi:源自日本語「きもち(気持)」(見註)
  20. (某某)先生 = sang:源自日本語「さん(様)」(見註)
  21. 父親 = to-sang:源自日本語「とうさん(父さん)」(見註)
  22. 母親 = ka-sang:源自日本語「かあさん(母さん)」(見註)
  23. 兄 = ni-sang:源自日本語「にいさん(兄さん)」(見註)
  24. 姐 = ne-sang:源自日本語「ねえさん(姉さん)」(見註)
  25. 住宿、休息 = khiu-khe:源自日本語「きゅうけい(休憩)
  26. 胡蘿蔔 = nin-jin:源自日本語「にんじん(人参)」(見註)
  27. 壽司 = su-si:源自日本語「すし
  • 註:此些用語另有其他說法。

[编辑]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Wikibooks
Wikibooks 有更多關於本條目的內容:

[编辑] 線上字典

[编辑] 相關文獻

[编辑] 其它資源

[编辑] 參考資料

  1. 採用「臺灣閩南語」(指相對於福建的「閩南語」)這個名稱的文獻,包括曹逄甫、蔡美慧(1995);董忠司(2001);侯俊榮(1901);以及臧汀生(1989)等。相關文獻上對於臺灣話的其他稱呼還包括「臺閩語」(曹逢甫 2000)、「福臺語」(余伯泉等 2003)。
  2. 臺灣省資料館,史蹟文物簡介,《http://www.tpg.gov.tw/c-life/tpaih/history/link2_10.htm 歷代之經螢--明代》
  3. 同上
  4. 洪惟仁,《臺灣河佬語聲調研究》,1987年。
  5.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6. 洪惟仁,《臺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1991年:145頁。ISBN 957-9512-31-0
  7. 厦门大学周長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個漢字中文白異讀的字有40%左右。
  8. 梁淑慧,《碩士論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節

THIS WEB: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e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losed_zh_tw - co - cr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w - he - hi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s - mt - mus - my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u_sib - rw - sa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earchcom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q - sr - ss - st - su - sv - sw - ta - te - test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okipona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Static Wikipedia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e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losed_zh_tw - co - cr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w - he - hi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s - mt - mus - my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u_sib - rw - sa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earchcom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q - sr - ss - st - su - sv - sw - ta - te - test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okipona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Static Wikipedia 2006: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e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losed_zh_tw - co - cr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w - he - hi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s - mt - mus - my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u_sib - rw - sa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earchcom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q - sr - ss - st - su - sv - sw - ta - te - test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okipona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