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湘潭市(全市)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省 | 湖南 | |
市长 | 彭宪法 | |
市委书记 | 陈润儿 | |
地理位置 | 東经111°58′~113°05′ 北纬27°21′~28°05′ |
|
面积 * 占湖南省 * 排名 |
5015km² * 2.37% * 湖南省14/14 |
|
人口 * 占湖南省 * 排名 |
284.1万人[1](2005年) *4.22% *湖南省12/14 |
|
人口密度 * 排名 |
567人/km² (2005年) * 湖南省1/14 |
|
GDP * 占湖南省 * 排名 |
367.03亿元(2005年) *5.67% *湖南省7/14 |
|
人均GDP * 排名 |
13611元(2005年)[2] *湖南省3/14 |
|
邮政编码 电话区号 车牌代码 |
411100 732 湘C |
|
湘潭市(城市市区) | ||
行政中心 地理位置 |
東经112.93° 北纬27.83° |
|
面积 | 280km² | |
人口 | 717776人[3](2005年) | |
人口密度 | 2563人/km²(2005年) | |
非农业人口 | 58.74万人(2004年) | |
GDP | 197.97亿元[4](2005年) | |
人均GDP | 27582元(2005年) | |
市花 市树 |
菊花 樟树 |
|
湘潭市,因盛产湘莲而得别名“莲城”,是中国湖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流域。湘潭市现管辖岳塘、雨湖2区、湘潭1县、湘乡、韶山2县级市,总面积5015平方千米,总人口283万。名人荟萃是湘潭重要的人文特色,这里是齐白石、毛泽东、彭德怀等近代著名人物的故乡,同时因为作为湖湘学派及湘军的发源地而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传统。狭义的湘潭市,即是指“湘潭市区”,建立于南宋以后的湘潭县城的基础之上,曾作为“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的商贸重镇,繁盛一时。现包括岳塘、雨湖2区,建成区面积76平方千米,非农业人口58万,为湖南省第4大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列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中国百强城市第70位,湖南省第2位。与长沙、株洲两市实际城区直线距离均在20公里以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5]
目录 |
[编辑] 行政区划
湘潭市目前共辖岳塘、雨湖2市辖区、以及湘潭1县,湘乡、韶山2县级市。[6]
县、区 | 乡 | 镇 | 街道 | 面积 | 人口 |
岳塘区 | 4 | 2 | 9 | 206km² | 33万 |
雨湖区 | 4 | 2 | 8 | 74km² | 37万 |
湘潭县 | 7 | 15 | 0 | 2513km² | 112万 |
湘乡市 | 5 | 13 | 4 | 2003km² | 89万 |
韶山市 | 5 | 3 | 0 | 210km² | 10万 |
合计 | 25 | 35 | 21 | 5006km² | 281万 |
[编辑] 历史
“湘潭”之名来源于它的地理特征。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
建制的湘潭市最早于1949年析湘潭县城而设立,后撤销,1950年复设,1983年设地级市,维持行政辖域至今。湘潭城则发轫于南宋,以下则主要记述湘潭城市的历史。现在的整个湘潭市辖域在历史上主要由湘潭县和湘乡县组成,两地发展并不同一,甚至湘乡城市发展比湘潭更早,因此关于湘潭市现域的综合发展史另外参考湘潭历史,以及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
- 明朝以前
大溪文化遗址表明5000年前湘潭境内已有聚落萌芽,此外船形山曾经出土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猪尊,和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反映了湘潭在当时形成的城市雏形。三国时东吴在今湘潭城区以西建城,曾作为衡阳郡的郡治,城市初具规模。唐朝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在今天易俗河的位置为治所始设湘潭县。至南宋以后湘潭县城位置保持在今湘潭城区不变,因为水陆交通方便而逐渐成为湖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 明清时期
以米、药等商品的转运贸易为基础,湘潭在明清十分繁盛,明朝时為“工商十萬﹐商賈雲集”的商埠,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清朝至鸦片战争之前,湘潭是广州进出口货物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也是连结上海、汉口和西南地区的商业枢纽,是湖南最重要的转口贸易城市。“湘潭亦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见外国运来货物,至广东上岸后,必先集湘潭,由湘潭再分运至内地,又非独进口货为然,中国丝茶之运往外国者,必先在湘潭装箱,然后再运广东放洋,以故湘潭及广州间,商务异常繁盛。”[7]当时的湘潭发展为湖南最大的商业与经济中心。
明清两代繁盛的商业带动了湘潭城市的扩张。在城市人口方面,据学界研究考证,湘潭是明朝及清朝时期湖南省最大的两个城市之一,清末县城人口约20万。在城市地域方面,湘潭实际城区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湘潭县1576年开始围筑县城,东起宋家桥西至大埠桥,周长2500丈,是政治活动的区域,衙署建于此内。而商业活动则集中于城外地区,湘潭实际城区也随之沿江扩展,至明万历、天启年间,湘潭城区街市已从宋家桥延伸至石嘴垴一带,长约7公里,形成了带状城市,被称为“扁担市”。此时,湘潭的实际城区规模甚至超过了长沙。[8]“城市街衢三重,长十五里,三乘之,四十五里”,湘潭外城街区由三条主干街道组成,从滨河起依次为河街、正街、后街,每条街长15里。而每条街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河街汇聚了牙行,店铺则在正街,居家一般集中于后街以及城内。这个城区结构大致延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
明清的繁盛也留下了颇多文化积淀。例如,始于明朝时的划分街区的名称“九总”以至“十八总”作为湘潭地名延续到了现在,也成为了湘潭港市的见证。同时总作为城市社区的早期形式,每总所特有的建筑、民俗,有些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湘潭城市发展的生动记录。
鸦片战争后,随着湖南行政中心长沙开埠、粤汉铁路通车以及广州贸易地位的相对下降,湖南商业活动向长沙转移,湘潭商业渐趋凋敝,抗日战争等战争的毁灭性破坏彻底结束其作为消费性贸易城市的阶段,其后湘潭逐渐转入了工业城市的阶段。
1905年湘潭以“寄港地”的名义实质开埠之后湘潭的现代工业兴起,外国货轮相继进入湘潭,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舶修造业等应运而生,19世纪晚期湘潭出现官营工业与外国人经营的工业与交通企业,20世纪初湘潭煤、锰的矿业开采发展较快。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于20世纪30年代以湘潭下摄司为重工业基地,筹建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制造厂(1938年因日本侵华搬迁)、中央电工器材厂(部分保留为湘潭电机厂)等制造厂以及为其服务的湘江电厂。
湘潭县境内民国时开始修筑铁路,粤汉、浙赣、湘黔交汇在县城以东30公里的株洲,湘潭县城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由其取代,株洲镇快速发展,并最终脱离湘潭独立成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新建或迁建,湘潭逐渐发展成为湖南及中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主要产业包括钢铁、机电、纺织、军工产品等。20世纪90年代,湘潭的一批企业未能顺利实现市场化出现亏损倒闭,导致湘潭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发展在此一时期稍显停滞。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湘潭所显现出来的市场经济的滞后是城市经济式微的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来,湘潭市转为以工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不仅城市影响力弱于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与铁路枢纽城市株洲,而且本身也处于此两个邻近城市的影响区域内,所以湘潭市城市扩展主要以工业厂矿为主要驱动力,扩展速度慢于长沙、株洲及岳阳等湖南其他城市。
年份 | 人口 | 备注 |
1840 | 15~20 | 估计数,湘潭县城 |
1937~1945 时期内 |
18 | 湘潭县城 |
1949 | 14.84/10.54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后为非农业人口 |
1959 | 35.11/25.71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
1969 | 34.31/22.67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
1979 | 43.96/30.63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
1989 | 55.83/41.96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
1999 | 66.23/53.08 | 湘潭市区(官方统计) |
[编辑] 自然环境
[编辑] 自然地理
湘潭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周边与地级市长沙、株洲、衡阳与娄底相邻。全境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湘江在市区呈C形穿境而过,形成42公里的回弯,并接纳流经湘潭县的涓水,流经湘乡市、湘潭县的涟水。全市属湘中丘陵盆地。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最高802米,市区最高299.1米,最低29.9米。在全部土地中,山地占12.12%;丘陵占19.25%;岗地占32.05%;平原占28.05%;水面占8.53%。
[编辑] 气候
湘潭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季炎热且暑热期长,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但严寒期短。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雨量丰沛,年降水量为1200~1445毫米。年平均气温16.7~17.4℃,1月最冷,平均气温4.1℃,7月最热,平均气温29.7℃。无霜期长,年均280天左右。光、热、水基本同季。
[编辑]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2000年末,全市拥有耕地120960公顷,人均0.043公顷,可利用的土质类型包括水稻土、红壤、菜园土。
- 水资源:湘潭市全境水资源比较丰沛,水资源总量为40.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4.62亿立方米,地下水6.3亿立方米。境内大小江河总长630公里,其中湘江及其支流涟水、涓水三条主要河流年径流总量为581.34亿立方米。
[编辑] 环境问题
尽管湘江水量丰富,但由于市区上游的工业企业,尤其是株洲市清水塘重污染工业区的排污,湘潭湘江段仍受较严重污染,为湖南省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之一。2006年1月发生的湘江严重镉污染事件并不是特殊事件(参考1及水污染事故列表)。湘江湘潭段2004年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和镉(湖南省环保局,2005年9月)。湘潭市区湘江段污染问题引起了当地居民较广泛的关注,该市人大代表提案建议应尽快开辟第2水源,例如水质为Ⅰ类的韶山灌区是更合适的饮用水源。
湘潭市区是湖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密集程度最高的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这种城市群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城市污染空气的净化。而按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湘潭市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企业比较密集,各项建设工程与机动车等等空气污染源快速增加,导致湘潭市区空气污染亦较严重,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列2003年第37位,湖南省第3位,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9]
[编辑] 人文地理
[编辑] 城市布局与景观
湘潭的传统城市聚集区位于湘江西岸,河西老城区1000年来都是湘潭城镇的中心。另外一个传统聚集区是易俗河,是唐朝县城所在,1992年后再次成为湘潭县新县城,城区面积逐渐扩大。岳塘老工业区的设立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中央重工业基地的规划设立,至今仍为湘潭的传统工业区,并聚集了数十万的产业人员。20世纪50年代后在板塘铺地区形成了另一个轻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的湘潭城市规划确定河西、岳塘、板塘三区分立的城市结构模式[10]。该规划与后来40年的湘潭城市发展的实践基本一致。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尽管板塘工业有所萎缩,2000年后板塘与岳塘两建成区之间的未开发地带逐渐城市化,湘潭市政府并在该中间区域建立规模庞大的行政中心区。另外河西老城区以北随着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以及先锋工业园的扩张逐渐成为较分散的城市区,组成了教育与小工业区,该区以北则是湘潭市新设立的九华工业区以及规划中绵延至长沙市边界的九华新区。
湘潭城市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其实际发展与早期规划基本一致,且城市格局与景观几十年间的变化相对来说并不显著。因为湘潭外来人口辐射力因为腹地狭小以及邻近的长沙株洲影响而很小,以工业为主要职能,其他城市活动并不活跃,所以湘潭城市景观不现代,新建高层建筑不多,市区建筑以工业与生活用建筑为主,并保留了相当广泛的50年及更老的居民区。
[编辑] 交通
- 公路:湘潭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公路交通便利。历史上长潭公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公路,湘潭湘江大桥是湘江上第一座公路大桥,长潭高速是湖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湘潭与长沙和株洲形成省内最便捷的公路网,现处于107与320两条国道及京珠、上瑞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在建与将建的高速公路还包括长潭西线高速、潭韶高速与潭衡高速公路。全市公路路网密度为4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占有8.3公里,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湖南省第一位。
- 铁路:湘黔铁路通过,京广铁路掠过市境东北,但京广铁路在湘潭境内未设客运站,加之与枢纽株洲站(铁路30公里)以及湖南省会长沙站(铁路50公里)很近,所以火车客运一般需要到株洲站或长沙站转乘。正在修建的武广客运专线铁路通过岳塘区与湘潭县,但均不设客运站,市行政中心离规划中的湖南铁路客运枢纽新长沙站直线距离37公里,离新株洲站直线距离12公里。
- 水运:湘江具有千吨级货轮通行能力,现主要承担货运。湘潭港主要作业码头包括铁牛埠码头、十六总散货码头、十四总千吨级集装箱码头、潭家湖散货码头、易家湾散货码头、寒鸡港矿石码头。并在建各拥有3个千吨级泊位的铁牛埠港区和九华河西中心港区。2005年湘潭港吞吐量达到300万吨,为全国内河大港。
- 航空:境内无机场,通过上瑞、京珠、长沙机场三段高速公路连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距离50公里。
- 现时市区公共交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开通线路30余条,一些线路配备车辆不足,车况较差,市民搭乘不甚方便。市区运营出租车1150辆(2005年)。
[编辑] 经济
[编辑] 概况
湘潭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中国的中间水平,弱于沿海地区,但工业与农业具有相当规模,槟榔加工制作是其特色产业形式。
2005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7.03亿元,列湖南省14个市州第7位。人均GDP为13611元,列湖南省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80亿元,列湖南省第1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8.94亿元,列湖南省第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30亿元,列湖南省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2:43.3:41.5。2004年外贸总额6.75亿美元,列湖南省第2位。以上数据反映出湘潭市虽然因为所辖县与县级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积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其总量却排在该省各地级市中游。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其市区本体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2004年其市区GDP1845860万元,位于湖南省第5位,第二产业增加值975981万元,位于湖南省第5位,第三产业增加值838110万元,亦位于湖南省第5位。[11]
工业是湘潭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的工业类型为冶金、机电、化工、化纤、纺织、农产品加工、皮革、煤炭。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业产品为钢铁、机电、部分化工产品与军工产品。
同时湘潭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最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虽然以湘潭为总部的步步高连锁超市是中国商业企业百强(中国商业联合会2006)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5)之一,但湘潭市的整体商业活动及第三产业并不活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80亿元,排名湖南省第9位/14。湘潭经济基本单位数量相对较少,全部法人单位仅7800个,排名湖南省第13/14,产业活动单位11200个(13/14),个体经营户76800户(12/14)。(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
当前湖南省正通过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指引湘潭及相邻长沙、株洲两市进行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以期进一步培养壮大长株潭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编辑] 物产
湘潭人民用生动幽默的民谚“龙牌酱油灯芯糕, 槟榔果子水上飘, 十里荷塘百里香, 砣砣妹子任你挑”总结了湘潭盛行一时的“特产”。
湘潭地产湘莲,历史悠久,湘莲在明朝时即是贡品。所以湘潭又称莲城,湘潭县是“中国湘莲之乡”。而所产水果则品种不多,以橘为主,其他水果如梨、苹果等虽可种植,但因气候等因素味道品质都比不上主产地。传统的加工产品有龙牌酱油、原汁酱油、子油姜、子油萝卜、灯芯糕、药糖、湘潭汾酒。龙牌酱油早在1915年就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同时参展的还有茅台酒等中国传统产品。不过这些特产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确有代表性意义,但现在不少产品已渐渐退出市场。
[编辑] 槟榔
有谚云“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草就是说的槟榔。湘潭本地不产槟榔,槟榔原果主要来源于热带地区海南岛。一般人初尝槟榔时可能发热、头晕、心跳加速而难以接受,但湘潭人却独独非常喜欢嚼用特有方式加工过的槟榔,它既是广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工具。
湘潭加工制作槟榔已经有400年历史,可能肇始于元末湘潭人嚼食槟榔以防治瘟疫,或者始于在湘潭这个较大的药材集散地的药商嚼食槟榔的习惯。尽管长期过量嚼食槟榔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但并不影响其作为湘潭地区市场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槟榔摊遍布大街小巷。历史上槟榔制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制作的生产方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出现以现代技术生产包装的大规模生产的槟榔企业,例如小龙王、宾之郎、胖哥、友文、皇爷等。机械包装制品渐渐胜过手工包装,占据市场主体,而且湘潭槟榔逐渐渗透到湖南省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内其他城市。2003年,湘潭市规模以上槟榔生产企业销售产值为8亿元。
[编辑] 旅游
[编辑] 自然风景区
湘潭全境的自然风光以高植被覆盖率的丘陵与丰富的水域为主要特征。主要自然风景区包括昭山与水府庙水库,它们都是典型的山水型景区。其中昭山紧靠湘江,曾以“山市晴岚”被列入古潇湘八景,晴岚则是指雨后初晴,雾气氤氲,山水相融的典型中国山水画的景致。市区湘江中的杨梅洲四面环水风光秀美,是野炊游玩的胜地。另外湘乡东台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编辑] 历史与人文景点
韶山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重要的参观点包括:免费开放的毛泽东故居,毛泽东1966年回韶山所居住的滴水洞以及1993年建成的毛泽东铜像。
乌石镇是彭德怀的故居所在地,现建有彭德怀纪念馆。
隐山是尚未开发的文化景点,周敦颐、胡安国胡宏父子都曾定居于此,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和湖湘文化的胜地。
市区的雨湖公园、白石公园、东方红广场是市民休闲及户外娱乐运动的主要场所。其中雨湖紧邻湘潭老城正街,古已为风景区,并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咏句。白石公园为纪念齐白石而建,公园边建有齐白石纪念馆。东方红广场有反映毛泽东回乡的主题雕塑《亲情》。壶山突兀于湘江岸边,实为一高地,东晋荆州、江州刺史陶侃曾驻防于此,遂又称陶公山,之后许多胜迹点缀于壶山周围,例如望衡亭、陶侃墓、唐兴桥、唐兴寺等,成为了湘潭城历史文化的荟萃之地。其他历史古迹还有关圣殿、鲁班殿以及湘乡云门寺等。
[编辑] 文化
[编辑] 教育
湘潭教育具有较好的历史传统,不少学校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现在湘潭市基础教育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小学及中学设置充分,并有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钢一中、湘潭电机子弟中学、湘潭县一中、湘潭县五中、湘潭县凤凰中学、湘乡市一中、湘乡东山学校、韶山学校等11所湖南省示范性中学。2004年政府教育事业费支出占GDP0.9%,2005年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11%、1.02%,高考升学率为73.5%。
同时湘潭市是湖南省高等教育的次中心,共有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湘潭大学,以及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其中前4所大学的学生人数都超过了1万,共计在校生9.47万人,每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居全国前10位。
[编辑] 大众传媒
在中国大陆现有的传媒架构下,与一般的地级市类似,湘潭市的大众传媒由官方部门管理控制,其中电子传媒为广播电视局所拥有的4个电视频道:湘潭电视台新闻频道、都市频道、法制频道、商务频道与3个广播频道:湘潭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FM98.6)、交通频道(FM104.2)、交广音乐台(FM97.8),在湘潭市区还可以收听到邻近地区的20余个调频广播电台。湘潭市一般家庭使用广电有线网络,可以收看55个模拟信号电视频道的节目,按计划2年内将转换成数字信号播出。
而由中共宣传部门管理的湘潭日报社发行2份新闻报纸:《湘潭日报》、《湘潭晚报》。
另外湘潭市下辖各县市、少数大企业拥有自办的广播电视台、报社。
[编辑] 民俗
在中国正在发生的的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城市里富有地方个性的传统自发性民俗渐趋少见,例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期间在湘江举行的众多队伍参赛的并吸引大量观众的龙舟比赛等等。传统的湘潭花鼓戏、湘潭湘剧、皮影戏在电视电影的时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湘潭地区民间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唢呐演奏和山歌。湘潭县青山桥的民间唢呐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湘潭市唯一的入选项目。
现在依然盛行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小年等。春节时盛行送春、接春和送财神、接财神。三月三保存上巳节“地菜子煮鸡蛋”的传统;七月半(即中元节)农村接老祖宗的魂魄回家,贡品侍奉,烧钱纸,俗称“七月半接老客”。
尽管政府一再努力推广殡葬改革,但广大农村仍然是土葬。葬礼可能是保存民俗最多的场所,有许多繁冗而讲究的礼节和程序。葬礼有道教、儒教、佛教三种,但做道场最为普遍,有时在晚上唱夜歌子。一家有丧事,全村的人都会义务前来帮忙,一般要“热闹”好几天才安葬。近些年葬礼有越办越热闹的攀比现象,而将坟墓用石头、混凝土“现代化”更是浪费土地、财力。
麻将、扑克为城乡居民所喜好,除此之外,大众娱乐活动主要由大众传媒或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提供。李清德等人所表演的湘潭方言脱口秀是近年通过传媒引起广泛关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它以较“土”的湘潭方言为形式,以农村或城市中下阶层的生活趣闻和自嘲性的社会观察为内容,体现了新世俗文化的一种复苏。
[编辑] 体育
湘潭市建有一座体育中心,举办过1987年第六届湖南省运动会,并曾于2002~2003年作为八一湘潭足球队全国甲A比赛的主场,形成了全国球市低迷环境中的“金牌球市”。2006年,湖南湘军足球队也曾将头两轮联赛主场设于此。
湘潭钢铁公司具有较好的网球运动传统,培养出了李芳、唐敏、陈莉、张帆、彭帅等著名网球运动员。
巫家拳是发源、兴盛于湘潭地区的武术拳种。
[编辑] 人口与人民生活
[编辑] 人口祖籍来源
据谭其骧的研究:湖南人来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有江西老表的说法),湘潭亦如此。清同治醴陵县志引《湘潭脱难录》称“元明之际,湘潭土著仅存数户,后之人多自豫章(今南昌及附近地区)来”。清朝来湘潭投资营运的外地商人中人数最多的也是江西人。许多湘潭(籍)人的祖籍可以上溯至江西,例如王闿运、毛泽东、马英九等。
[编辑] 人口现状构成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2.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45.9万人,女性人口136.9万人;农业人口201.23万人,非农业人口81.5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17‰,死亡率为5.16 ‰;自然增长率为2.01‰。全市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9.23:100。(湘潭市公安局2005)
通过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所获得的其他湘潭市人口构成情况:
- 民族构成:汉族为主要民族,占湘潭居民总数的99.5%,另外土家、苗、蒙古、侗、回、瑶、满、壮等少数民族居民共计12382人。
- 全市人口年龄分布:0—14岁人口为55.50万人,占20.77%;15—59岁为177.99万人,占66.61%;60岁及以上为33.72万人,占12.6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湘潭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全部人口性别比:105.42:100(男:女)。
- 平均每户人数3.24人,市区为3人。
- 在业人口从事职业类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1.75%;专业技术人员5.9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80%;商业、服务业人员9.79%;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3.6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5.86%;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0.18%。
[编辑] 人民生活
湘潭市的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但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问题。据2005年湘潭市统计局调查,2005年前8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20%城市居民组与最低的20%城市居民组相差10012.71元,前者是后者的4.5倍,基尼系数临近0.4。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5元,农民为4086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城市因贫困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3.29万户7.38万人。
全市恩格尔系数44.82%。人均生活用电量1415.3千瓦时/年。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42.34平方米、48.5平方米(2005)。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52部,市区超过85部。家庭电脑普及率28.6%。
人民平均预期寿命74.8岁,每万人拥有医生16.8人。绿化覆盖率45.34%,人均公共绿地7.97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铺装道路面积11.38平方米。[12]
[编辑] 著名人物
湘潭市名人众多。湘乡是晚清湘军人物的发源地。包括毛泽东、彭德怀等在内的中國领导人,和当代台湾政治人物宋楚瑜和马英九都是湘潭人。齐白石、罗典和张天翼等人在文化艺术方面有杰出贡献。
- 毛泽东 湘潭韶山人,20世纪对中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 彭德怀 湘潭乌石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中国国防部长,指挥过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等战争。
- 周小舟 湘潭黄荆坪人,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 周伯华 湘潭人,曾任湖南省省长,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
- 毛泽覃 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之弟。
- 毛岸英 湘潭韶山籍人,毛泽东之子。
- 罗亦农 湘潭易俗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工人运动领袖。
- 彭绍辉 湘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 杨度 湘潭姜畲人,被袁世凯誉为“旷代逸才”,曾任民国参政院参政。參與或支持清末公車上書﹑變法維新﹑洪憲帝制。
- 陈鹏年 湘潭人,清朝官员,获称“陈青天”。
- 赵启霖 湘潭人,晚清名臣。
- 宋楚瑜 湘潭人,台灣政治家,親民黨主席。
- 馬英九 湘潭籍人(正式簡歷祖籍为衡山县,实际自明朝后的祖籍地为湘潭馬家堰),台灣政治家,台北市市長,中國國民黨主席。
- 馬鶴凌 湘潭人,中國國民黨陸軍中將,馬英九之父。
- 张京育 湘潭人,學者。曾任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台灣陸委會主任。
- 楚崧秋 湘潭人,新闻学者,曾任中国国民党官员,管理国民党的媒体。
- 齐白石 湘潭人,中国画大师。
- 罗典 湘潭人,清朝经学家,教育家,主持岳麓书院近30载。
- 王闿运 湘潭云湖桥人,国学大师。
- 八指头陀 释敬安,寄禅法师,湘潭雁坪乡人,中华佛教会首任会长。
- 黎锦熙 湘潭人,语言文字学家、被誉为“中国注音字母之父”。其弟黎锦晖是音乐家。
- 吕骥 湘潭人,音乐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一、二、三届主席和第四届名誉主席。周笔畅的外叔公。
- 冯小刚 湘潭籍人,当代著名导演。
- 徐静蕾 湘潭籍人,当代著名演员。
- 曾国藩 湘乡白杨坪(现属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湘乡历史文化中具有显著影响的人物,近代散文湘乡派的创始人,以湘乡团练为基础的湘军的创建者。
- 黄公略 湘乡人,红军将领,指挥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谭政 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国防部副部长。
- 陈赓 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 贺国强 湘乡人,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 成思危 湘乡籍人,成舍我之子。现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
- 成之凡 湘乡籍人,成舍我之女,钢琴家,社会活动家,曾三次参选法国总统。
[编辑] 友好城市
-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 南埃尔蒙特市 (South El Monte) (1994年11月1日签订)
[编辑] 注释
- ↑ 2005年末各区县市户籍人口之和。
- ↑ 官方统计数据,为GDP与常住人口之比,非与本表所列户籍人口之比
- ↑ 2005年末雨湖、岳塘两区户籍人口之和。
- ↑ 该数据由2005年湘潭市GDP减去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的GDP计算得到。
- ↑ 湘潭有时亦笼统指称湘潭市区与湘潭县所组成的大区域。而地理上的湘潭城区除了市区建成区76平方公里外,还包括与湘潭市区相连的的湘潭县城易俗河(湘潭市区南)以及九华经济区(湘潭市区北)。九华经济区所在的涟水—湘江以北的湘潭县域约390平方公里区域已编入湘潭市区的城市规划区。九华是规划中的湘潭城市新区,规划中的机械制造中心、物流中心、科教中心。
- ↑ 人口与面积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与当地发布数据略有出入。
- ↑ 容闳:《西学东渐记》,商务印书馆
- ↑ 《近代之前长沙湘潭的商务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天府新论》,1998年4期
- ↑ 相关数据参见2004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排名
- ↑ 当代中国的湖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P394
- ↑ 中国城市年鉴2005
- ↑ 未标注年份的均为2004年数据,转自《中国城市年鉴》,2005年数据来自湘潭市统计公报。
[编辑] 参考
容闳:《西学东渐记》,商务印书馆
《湘潭商贸中心的形成及其对长沙的影响》;
《19世纪后半期中国钱庄的买办化》,《张国辉集》
《利益与秩序:嘉庆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县的土客仇杀事件》
《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11—19世纪的历程》
《清代国内商业交通考略》
《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中国人口地理》(胡焕庸、张善余著)
《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主编)
《近代之前长沙湘潭的商务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天府新论》,1998年4期
《湘潭县志》、《湘潭市志》
张朋园,《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编辑] 外部链接
湖南省行政区划(省会:长沙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