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出生日期: | 1889年11月14日 |
---|---|
逝世日期: | 1964年5月27日 |
出生地: | 安拉阿巴德, 北方邦、印度 |
印度总理 | |
順位: | 第一任总理 |
政党: | 印度国民大会党 |
上任: | 1947年8月15日 |
离任: | 1964年5月27日 |
继任: | 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裡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 Javāharlāl Nehrū 1889年11月4日 - 1964年5月7日)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国大党主席。
尼赫鲁出身於克什米尔的一个富裕婆罗门家庭,在16岁以前由私人家庭教师教育,1905年入英国哈罗学校,1907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0年获荣誉学位,1912年在伦敦内殿法学会取得律师资格,回国担任律师。1916年在家庭的包办下,和一个克什米尔商人的17岁女儿结婚。1917年就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英迪拉·甘地。
1916年尼赫鲁在国大党年会上第一次遇见甘地,甘地坚持的争取印度独立运动对他有很大影响,和国大党的关系日益密切。1921年国大党被英国统治当局宣布为非法,尼赫鲁第一次被捕入狱。1923年和1927年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曾到印度各地视察,发现农民的极端贫困。
1926年尼赫鲁访问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感到兴趣。1929年当选国大党主席,宣布党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印度完全独立。以后他8次被捕,先后住狱9年,在狱中他也研究马克思主义,撰写书籍。1932年因发动不合作运动和甘地一起被捕。1936年,他的妻子因肺炎在瑞士去世。1940年再次和甘地一起被捕。1942年国大党通过要求英国撤离印度的决议,他又一次被捕。1947年印度独立,尼赫鲁开始任总理,直到他去世,长达18年,同时兼任国大党主席。
尼赫鲁在印度实行一种基本为资本主义混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政策,仿照苏联实行五年计划,尼赫鲁当政时期印度的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为4%,超过当时美国和其他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如西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尼赫鲁强调对贫民和流浪者给予必要的社会关怀,所以在印度人民中威信很高。
在政治体制上,尼赫鲁仿照英国体制,包括司法、立法议会、政府和教育系统。
尼赫鲁领导改革了古代的印度民法,维护寡妇的财产继承权,改革印度教,从法律上取消种姓制度。他对内政策的四大原则是:民主、社会主义、团结和现世主义。
尼赫鲁坚决反对殖民主义,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潘查西拉)的创始人之一。
尼赫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当印度独立时,英国殖民当局将印度划分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印度三部分,甘地因为同意这种划分被极端民族主义者暗杀。尼赫鲁当政后,立即和巴基斯坦展开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最后以各自占领一部分结束,此后仍然因此发生多次印巴战争。他以武力收复印度境内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中国修建新藏公路后,尼赫鲁主张麦克马洪线为中印分界线,经谈判无效后出兵进攻争议地区,于1962年发生中印战争,这次战争以印度大败告终,中国返还所有俘获的俘虏、武器和战死的印度士兵尸体,尼赫鲁因此受到极大打击不久去世。
印度将尼赫鲁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儿童节,以纪念他对儿童的关怀。
1937年加尔各答的《现代评论》上曾发表过一封化名作者的来信,警告国大党成员提防主席尼赫鲁,声称他有“独裁的倾向”,在他“变成恺撒”以前要对他进行严格的审查。许多年以后证实,这封信是尼赫鲁自己写的。
前任 | 印度总理
1947-1964 |
后任 |
無 | 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