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 |
---|
|
政治子系列
|
政治主題頁 |
編輯 |
政治是各种集团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集团或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所结成的特定关系。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1][2]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目录 |
[编辑] 词源
不少西方語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語politique、德語Politik、英語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3]。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政治成为了城邦公民参与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中文里的“政治”一词很早就有使用。《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这时一般都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各有其不同的含义[3]。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乱宋国之政”
- 一种统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 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政务活动,如“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 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如“天下交相爱则治”
- 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2],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用汉字创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词。当英文的Politics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4]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
[编辑] 政治的演变
[编辑] 古希腊
古希腊的政治是城邦政治。年满20岁的公民(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参与城邦的管理和统治工作。在古希腊人看来,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行。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此人也就是天生有德性的动物[2]。人们在公共活动中充分展现他的德行。亚里士多德说:“政治的目标是追求至善。”
城邦公民之间的通过说服来达到政治目的。肯尼斯·米诺格认为,在古希腊,“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关系上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只是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并轮流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5]”
[编辑]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本质上是一种和古希腊一样的城邦政体[2]。这时的政治就是共和国的活动。“共和国”(Res Public)中的publicus(公共)源自populus(人民)。当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在古罗马的政治中,对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其核心。
在罗马人看来,王权统治是一种奴役。因此罗马人设立了两名执政官和保民官来维持这种统治。为了维护人民的自由,古罗马发展出了三种不同的权力和两种和谐状态:
- 不同的权力
- 和谐状态
- 奉公守法
- 自由辩论
[编辑] 西方中世纪
中世纪的欧洲政治是处于古代政治和现代政治的转型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城邦体制被破坏,逐渐形成了赏赐和分封体制,政治已经不再是所有公民平等参与的公共活动,而成为了国王和大臣们的活动。政治已经不是为了共同起源、共同信仰而实现正义的活动,而成为了一种利益政治。政治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手段由对话和说服,变成了暴力和战争,成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治的超越意义已经不存在。托马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改成了“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6]。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宗教信仰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古代时候的政治。从封建统治下发展出来的这种政治成为了现代政治的起源。
[编辑] 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西方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2]这种政治被宣扬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
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2]
[编辑] 现代政治
现代的政治是从近现代的国家上发展出来的,来自于市民社会的兴起。这形成了一种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而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控制,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职能变成了维护经济利益的展开。因此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利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现代政治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自此,政治成为了获得、保持、夺取权力的各种活动的总称。[2]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7],“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8]等。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也一直贯彻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期造成了政治的畸形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9],把政治转到了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越来越小,现在政治的含义也包括处理国际事務。(参看国际政治)
[编辑] 不同学科中的政治
由于政治的复杂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政治的理解也不相同。
[编辑] 政治学
在政治学中,政治首先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待。政治学在美国形成初期,政治被理解为以宪法、法律和正式机构为代表的政治制度[2]。
在行为主义产生后,权力成为了理解政治的一个主要因素。早期的行为主义者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10]。罗伯特·达尔也认为政治体系“是任何重大程度上涉及控制、影响力、权力和权威的人类关系的持续模式。”[11]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兴起后,从行为主义对权力的过分关注重新定位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研究。
[编辑] 经济学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治是一种功能化的活动。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都认为政治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上的上层建筑,是一定时期之内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世界体系论者和依附论者也是这种看法。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则把政治关系看作是一种交换关系。他们大多从个人主义的角度考察政治,认为政治为市场服务,政治活动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计算和运筹过程。[2]
布坎南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政治,认为个人在市场中的活动和在国家中的活动都是一种交换关系。[12]
[编辑] 社会学
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组织、政治关系被认为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演化的高级阶段。从社会分工角度看,政治就是为了协调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社会学家眼中,政治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功能。
[编辑] 法学
从法学角度,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它是立法、执法、守法的过程。因此作为政治核心的国家在一些法学家看来,是为执行法律而设置的;而也有人认为国家本身也是一个法人。[13]
[编辑] 人类学
在文化人类学中,政治被看作是一种象征、信仰体系、符号。文化人类学家格格尔兹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反映着它的文化格式。”[14]
[编辑]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政治条目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7309036611
- ^ 3.0 3.1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p482,ISBN 7500059973
- ↑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p661
- ↑ 肯尼斯·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p10 ISBN 7-5382-5021-2
- ↑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p19 ISBN 7-208-03323-4
-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260
- ↑ 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170
- ↑ 孙关宏等,《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p12-13
- ↑ 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1992年,p15 ISBN 7100028345
- ↑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p17-18
- ↑ 詹姆斯·布坎南等,《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20 ISBN 750042845
- ↑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p203 ISBN 7500056125
- ↑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377 ISBN 720803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