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 |
---|
|
政治子系列
|
政治主題頁 |
編輯 |
政黨是現代国家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会团体。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各自的主张。在競爭式民主国家里(即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透過在選舉中獲勝、並以执政為目標。
在沒有政黨競爭的国家里,通常是一党专政。另外也存在著沒有政黨,一切政黨非法的國家;如中東的家族統治政權,包括沙特等國。
一個國家存在的政黨數目,可根據政黨體系(party system,亦稱政黨制)分成兩類,包括一黨專政(非競爭性政黨制)與競爭性政黨制。後者再細分為優勢一黨制,兩黨制,兩黨半制,與多黨制(可再分為溫和(moderate)多黨制與「粉碎(fragmented)多黨制」)。
目录 |
[编辑] 世界各地的政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美国的主要政党有民主党和共和党,英国的主要政党有工党、保守党和自由党。法國主要政黨有共和聯盟,戴高樂聯盟,法國社會黨,法國共產黨。
[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黨
- 主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党有中国共产党和被统称为民主党派的八个參政黨派,它们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一黨執政,多黨協商的體制。其民主黨派均有參與地方幹部與人大代表競選。
[编辑] 中華民國的政黨
- 主條目:中華民國政黨
中華民國依據其1947年憲法實行五權憲法下的競爭性多黨制。由於國共內戰,蔣介石要求國民大會頒佈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使其長期成為名義上的競爭性多黨制,而事實上近於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在國民黨之外存在著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但沒有競選席次的能力,國民政府此後也不批准任何新政黨成立。1986年蔣經國採取改革措施開放黨禁,中華民國逐漸發展出競爭性政黨體系下的兩黨制,具有贏得首長選舉和立法院議席實力的政黨長期不超過五個,其中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長期穩居最大的兩黨。
[编辑] 一党制政府、两党制政府和多党制政府
在一党制国家,只有一个政党允许获得实权。虽然有时候有其他的少数党派,但是他们只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党的领导,例如中国。参见一党执政
有些国家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只由少數政党輪流壟斷,例如多數兩黨制國家,包括美国,英國和印度等。这些国家只有两个主要政党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使其他小党難以赢得选举。
[编辑] 政党及其取向
政党通常被认为是处在一个政治光谱中。典型的类型包括处于激进位置的左翼政党和处于保守的右翼政党。其他的分划尺度包括根据政党对作为反对独裁主义和集权主义的议会民主的接受程度、经济政策等。左派通常倾向于社会民主、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共同特徵是主張國家管制市場實行某種計畫的必要。而右派政党则倾向于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反對國家干預自由市場,強調市場機制的調控功能,並且重視宗教與家庭等傳統價值。
[编辑] 政党分類
政黨分類除了可以依照政治意識型態區分,如左翼或右翼,自由或保守之外,另外也可以依照以下方法歸類:
- 第一,依照基層組織類型歸類。政黨的基層組織因為政黨所處的社會,或者政黨的目標而會有所不同。法國學者杜瓦傑將政黨基層組織分為三大類: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黨部(branch)。
-
- 剛性政黨政綱與黨章規定嚴謹,長期具有一貫性。黨紀較為嚴格,黨員實行登記制度,有時進行考察篩選,較難隨意參加。其中央與基層組織架構較為清晰,具有明確定義的日常業務,行政領導職權明確。歐洲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特別是傾向工人階級的政黨多屬於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