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格言: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德语:统一、权利和自由) |
||||
官方语言 | 德语(Deutsch) | |||
首都 | 柏林(Berlin)¹ | |||
总统: | 霍斯特·克勒(Horst Köhler) | |||
总理: | 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 | |||
面积 - 总面积 - 水域面积百分比 |
列第61位 356,974 km² 2.18% |
|||
人口 | 列第13位
|
|||
成立于 | 1949年 | |||
货币 | 欧元(Euro)²,欧分(Cent) | |||
时区 | UTC +1 UTC+2 夏时制(三月至十月) |
|||
国歌 | 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 | |||
国际域名 | .DE | |||
电话代码 | 49 | |||
(1) 1990年之前:西德:波恩,东德:柏林 (2) 1990年之前:西德:德国马克,东德:马克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文: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听 ),縮寫BRD;英文縮寫FRG也很常用),簡稱德國,是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是北海、丹麦和波罗的海,东部与波兰和捷克接壤,南临奥地利和瑞士,西面则临法国、卢森堡、比利时以及荷兰。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败国,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被分为西德和东德,當時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指西德。1990年時两德统一,統一後的德國(包括統一前東、西德的地區)稱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目录 |
[编辑] 历史
- 主條目:德国历史
雖然中世纪以来,德语以及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或Sacrum Imperium Romanum Nationis Germanicae)已经存在,直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才建立现代民族国家。
[编辑] 日耳曼部落的早期历史 (100 BC-300 AD)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德國境內。依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便有人類移居於此。 德国存在著名的原始遗址,比如,在Mettmann(在北莱茵 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城市)附近的Neandertal被发现的尼安德塔人(sapiens neanderthalensis)是早期人属(灵长目人科)的代表。因为是在Neandertal被发现的,所以被称作Neanderthaler.大约在四万年前遭到新迁移来的sapiens sapiens 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的排挤以至被取代。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與當時羅馬帝國常有衝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一場戰役中戰勝羅馬帝國,自此羅馬帝國再沒有把國界進一步北推。
自407年開始,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部份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编辑] 移民时期和法兰克人 (300-843)
5世紀末,德國出現了法蘭克時代,延續了幾個世紀,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卡洛林王朝,以及查理曼大帝王朝。其中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日耳曼王國幾乎拓展到今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被分成三部分,西部(即萊茵河左岸)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東部(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一邊則成為後來德意志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部則成為後來法德爭鬥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志國家。薩克森王國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就此開始。
[编辑] 神圣罗马帝国 (843–1806)
- 主條目: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宗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公元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公元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编辑] 复兴和革命 (1814–1871)
- 主條目:德意志邦联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部分領地。1866年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併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佈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
[编辑] 德意志帝国 (1871–1918)
- 主條目:德意志帝国
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镜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Deutsches Kaiserreich) 新帝国将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邦国统一,是为小德意志。经过1888年亦即三帝之年后,新任皇帝威廉二世因为政治及个人问题迫使总理俾斯麦辞职。1884年开始,德国建立了殖民地。这位年青皇帝采取与俾斯麦相反的外交政策:后者在新时代创制了一个新的同盟制度,以巩固德国作为强国的地位並在数十年内避免战争。然而,新皇帝采取了新帝国主义的道路,令欧洲强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德国从前参与的同盟大部分都没有维持,只与唯一盟友奥匈帝国一起被邻国渐渐孤立。
萨拉热窝事件后来成为一战在1914年7月28日的导火线,纵然不是战争的远因之一。德国在战争中属于同盟国,与协约国对敌。德国随后侵略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俄国。德军开始时节节胜利,之后却变成持久战。由于战争带来的饥荒,德国革命在1918年11月爆发。德皇与其他统治德国的王子都逊位。11月11日,德国投降,结束了战争。1919年,新共和政府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当时被认为过于苛刻和令德国蒙羞,埋下了二战的原因。
[编辑] 魏玛共和国 (1919–1933)
- 主條目:魏玛共和国
德国革命后,魏玛共和国成立。1918年末,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成立了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德国工人党成立,亦即后来著名的纳粹党。1919年8月11日,魏玛宪法生效。1920年代的柏林是一个文教发达的城市,充满艺术家、知识分子与科学家的名城,被誉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城市。
魏玛共和国的经济曾遭受两次严重打击,首次就是在1920年代初因凡尔赛条约所订下的巨额赔款而起。虽然20年代中经济迅速复苏,但是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破坏令共和国一蹶不振。同时,共和政府十分不稳定,执政联盟屡屡变更,使人渐渐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更糟的是,共和政府还面对右翼的君主主义、民意主义及纳粹主义势力的挑战。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刀刺在背传说的政治流言,宣称德国革命是德国在一战失败的原因,并把革命党人、社民党、共产党人甚至犹太人打成“十一月罪犯”,借此打击共和制度。另外,左派的共产党也反对共和国的资本主义统治,希望以议会共产主义取代之。
革命过后,德国选民渐渐倾向支持反对民主的政党,无论是右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纳粹党或是左派的共产党。大萧条以后,民心思变,令政局两极化。1932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分别得到37.2% 和 33.0% 议席,而共产党则在第二次选举得到17% 议席。换句话说,共和国后期的议会有很多成员都不是民主派。社民党一类的温和民主政党的票数则愈来愈少。
1930年代开始,德国政局岌岌可危。部分如纳粹党的政党聘用半军事部队威吓选民,并借助高失业率与民众的贫困争取民意。拥有甚大影响力的精英恐惧反政府的政党,往往借用魏玛宪法第48条容许总统以紧急法令统治国家,令民主制度渐渐崩溃。
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都崩溃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没有多大选择和部属建议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
[编辑] 第三帝国 (1933–1945)
- 主條目:纳粹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纳粹党,NSDAP)于1933年取得政权,在他的主导和其它政党让步下,一系列反犹太人和反阻扰纳粹党的人的法律得到通过。希特勒对邻国领土的野心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部队进攻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成功控制欧洲本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苏联和北非的大片领土。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Holocaust),有组织地杀害大约600万犹太人、大约1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大约25万德国籍残疾人(所谓的“安乐死项目”)、以及强迫其他“劣等民族”作为强制劳工。德军占领苏联欧洲大片领土后,德军的党卫队等对苏联和波兰等斯拉夫民族也进行了灭绝性的大屠杀。战事于1943年发生大转机:苏联、英国及美国对德军造成重创。1945年5月,德国在希特勒自杀后正式投降。
[编辑] 分裂和重新统一 (1945–1990)
- 主條目:1945年后的德国
战争使得德国死亡数百万人,失去奧德河-尼斯河線以东大片领土,1200万-1500万德国人从过去的东部领土(东普鲁士、 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和东勃兰登堡)、中欧和东欧一些地区被驱赶出来。德国所有大小城市都变成了废墟。战后德国和柏林被分成四部分,分别由英国、美国、苏联和法国占领。
苏联对德国工业设施的掠夺、货币以及对其他一些问题的阻挠,导致苏联与其它三盟国关系僵化以及冷战开始,最终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由西方三盟国主导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西德)以及由苏联主导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东德)。前德国首都柏林由于特殊原因,被分成 东柏林和西柏林。西柏林是完全被东德领土包围的西德飞地,有特殊国际法地位(东德官方首都称呼"柏林"不包括西柏林)。苏联由1947年末开始操纵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德国的分裂。1948年7月1日,西方三盟国向联邦德国州长移交法兰克福文件(Frankfurter Dokumente),把管辖权交还联邦德国。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西方占领区成立,定都波恩,同時於1955年5月5日宣佈主權獨立。1949年10月7日,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东柏林。丘吉尔曾經提出德國回復到1877年前的憲法時代﹐免於國家分裂。
冷战中,德国成为北大西洋公约与华沙条约的聚焦点。随着西德的货币改革,苏联政府1948-1949年试图通过地面封锁西柏林向西方三盟国施加压力,使得后期美国使用由运输机构成的空桥(Luftbrücke)维持西柏林的供给。冷战造成的西德与东德重新军事化尤其使东德经济背上了重大的负担,随之引起群众向西德逃亡。1953年6月17日在东柏林发生暴乱,被苏联驻军和东德人民警察镇压。1961年东德为了阻止公民向西德逃亡,在它的柏林管辖区界限上建造柏林墙。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支持东德的独立,号召从全社会主义阵营征召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支援因公民逃亡受损的东德工业。
西德在战后快速恢复并再度崛起,成为欧洲新的重要经济支柱。凭借货币改革,西德在1950年代经历经济奇迹。冷战后期,联邦德国开始了积极争取国家重新统一的努力。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苏联在东德立场的迅速软化;加之民主德国内部激进派的响应和鼓动,在美国的支持和苏联的默许下,1989年,柏林墙拆除,1990年10月3日,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方式两德重新统一,加速了1990年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崩溃。德国并且重新成为主权国家。
西德自1955年5月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并且是欧盟前身欧洲煤炭与钢铁共同体(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 für Kohle und Stahl)以及之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äische Wirtschaftsgemeinschaft)创建成员。合并后的德国现在是欧洲以及欧盟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美、英、法在德国西部,苏联在德国东部驻有重兵。德国后来成为北约与华约对峙的最前线。当前北约盟国美国和英国仍在德国维持驻军,其身份由北约部队章程(德语:NATO-Truppenstatut,英语: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及一套复杂的双边协议系统管辖。特别是美国在德国还驻有最强的一个装甲师,并在德国拥有最大的海外空军基地。
[编辑] 政治
- 主條目:德国政治
德国自1949年起是一个采用议会民主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拥有一个两院制的议会,各州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享有高度的独立主权。
德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Bundespräsident),任期5年,由联邦大会(Bundesversammlung)间接选举产生。联邦大会由联邦议会(Bundestag)议员以及同样数目的各州代表组成,专门选举国家元首。总统的权利受到限制,其角色大部分是象征性的。
德国联邦议会由两院组成,两院一起组成了德国的立法机构。联邦议会现拥有598席,代表由直选或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设有联邦议会会长(Bundestagspräsident)一人,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仅次于联邦总统的第二高地位。联邦参议院(Bundesrat)拥有69席,代表则来自16个联邦州(Bundesländer),参议院主席(Bundesratspräsident)由州总理轮流担任,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第三高地位。
德国总理(Bundeskanzler/in)虽然在国内外礼仪上仅享有第四高地位,却是德国联邦的政府首脑。总理往往是议会多数党的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联邦政府设副总理一人,目前由劳动与社会部长(Bundesminister für Arbeit und Soziales)兼任。现行的基本法(Grundgesetz)力图避免重蹈魏玛共和国的覆辙,规定了例如总理的间接产生、政党必需获得5%选票或3个直选席位才能进入议会、只有下院全体议员都同意继任者后才能免去总理、军队除救援外不许使用于国内事务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的历届德国政府都是联合内阁。此外,基本法中的1至20款(“人的尊严不可被侵犯”等)被看做是不许被更改的部分。德国联邦的宪法体制(Verfassungsrecht)由基本法、统一协议(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国际协议组成,各州另外有自己的宪法,但受联邦宪法体制约束。
德国拥有一个分立的联邦司法系统,且違憲審查權採集中制,故設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行政法院、聯邦最高普通法院以及對財政、劳工以及社会议题方面有管辖权的法院。又因為德國為歐洲共同體的成員,歐洲法院(Europäischer Gerichtshof)的判決對其有拘束性。,各州另外设有州宪法法院(Landesverfassungsgericht)。公民在充分理由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撤銷或廢止政府行政的行政行為,通过宪法诉讼解除政府立法,通过欧洲法院確保歐體與歐盟條約適用的一致性,这样就确保了宪法解释的统一性、欧盟條約在全欧洲解释的统一性,并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编辑] 行政区
- 主條目:德国行政区划
德国被划分为16个联邦州(Bundesländer,单数Bundesland),其中有三個是獨立的城市州:
- 巴登-符腾堡(Baden-Württemberg)
- 巴伐利亚(Bayern,旧称Bavaria)
- 柏林 (城市州)(Berlin)
- 勃兰登堡 (Brandenburg)
- 不來梅(城市州)(Bremen)
- 汉堡 (城市州) (Hamburg)
- 黑森(Hessen)
-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Mecklenburg-Vorpommern)
- 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Nordrhein-Westfalen)
- 莱茵兰-普法尔茨(Rheinland-Pfalz)
- 萨尔 (Saarland)
- 萨克森(Sachsen)
- 萨克森-安哈尔特(Sachsen-Anhalt)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
- 图林根(Thüringen)
德国进一步被划分为36个地区(Regierungsbezirke)和438个县(Kreise)。
[编辑] 地理
- 主條目:德国地理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南临阿尔卑斯山脉在德国境内的最高峰楚格峰(Zugspitze, 海拔2,963 m),北部则环北海和波罗的海。陆上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九个国家接壤,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亦是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最多國內城市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差异。 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农村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马铃薯,经营比较粗放,人口较为稀疏。 南部高原山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较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以及用于制造啤酒的啤酒花。河谷两侧德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人口较稀。
德国境内有多条欧洲主要河流穿行而过,包括了莱茵河(Rhein)、多瑙河(Donau)以及易北河(Elbe)等。
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称。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欧洲第二大机场,也是货运量第一大的机场。而莱茵河优良的通航能力使得德国水运也相当发达。
[编辑] 工业
德国是全球七大工业国之一。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柏林、蔡斯、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原民主德国)的工业重镇。
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黑一带,主要部门有电子、宇航等。德国工业品以质量精良著称,但成本较高。
[编辑] 经济
- 主條目:德国经济
德国经济的体制一般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这是德国总理艾哈德的杰出贡献,对改革中的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德国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创建成员,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德国是全球技术含量第三高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然而它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却出现重大问题,长期为许多社会问题所拖累。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高失业率成为长期而非周期性的经济问题,高龄化问题也造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东德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花费巨大的挑战。德、法主导的欧元区计划之启动,将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发展空间。
[编辑] 人口
- 主條目:德国人口
德国人口主要是德意志人。在德国北部有少数丹麦人居住,萨克森地区则有少部分索布斯拉夫人口,全國仍有少數猶太人居住。德国境内有大约七百万定居的外国人,包括了外国雇员、政治庇护人士及其家属。还有一些来自土耳其、克罗地亚、意大利、俄罗斯、波兰以及越南的移民。
[编辑] 宗教
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是德国的两大主要宗教,现在各占总人口的33%。新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除此之外还有1.7%的人口信奉回教,其余的26.3%的人口则没有宗教信仰,或属于其他较小规模的宗教。当今德国的犹太人人口为约12万人。
- 主條目:德国宗教
德国是16世纪早期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的故乡。总数超过5500万的人正式属于某个基督教教派。
大部分德国新教徒属于德国福音教会。 此外还有几十万东正教徒(主要来自希腊和塞尔维亚)
将近320万穆斯林[1] (大部分来自土耳其,包括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在德国生活。
今天,德国的犹太人数量居西欧第三位。
- 主條目:德国犹太人历史
在前东德地区,宗教热情明显低于前西德地区。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而西部有14% study. 总人口中约有30%
1940年到1945年期间,在德国及其邻近国家,有超过600万犹太人被杀。
[编辑] 教育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為初中等教育的階段,實際上教育體制因邦而異。學前教育端賴家長的意願,可將兒童送往托兒所,純屬非強迫性。小學階段除了少數邦為六年(如柏林)之外,其餘為四年。在中等教育階段,德國主要採行的制度為"一本三枝",在晉升至中學階段期間,存有一為期兩年的定向階段(Orientierungsstufe),藉此可以透過老師的建議以及學生與家長的意願,決定往後就讀的學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主幹學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
程度較好的學生通常選擇文法高中就讀,為期約九年,乃進入高等教育必經之路,學生以升大學為主要出路,政府領導階層、社會精英多半出自於此。1972年文教部長聯席會議議決簽署的「關於改組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文法中學高級部協定」(Vereinbarung zur Neugestaltung der gymnasien Oberstufe in der Sekundarstufe II)為文法高中奠定了健全的架構,其內容如下:1. 文法高中高級部(gymnasiale Oberstufe)一律自第11到12或13學級,學校可自行設計選修形式的「導入階段」,以高中會考文憑(Abitur)及大學入學為終極目的,各邦之間對會考文憑的資格必須相互承認。2.文法高中高級部具有大學預科的性質。其必修與選修課程均在各分成基礎課程(Grundkurs)及專長課程(Leistungskurs)兩類,必修課程分為語言—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數理與科技、宗教、體育等領域。選修課程通常即為大學各學域的基礎課程或入門課程。學生必修兩門以上的專長課程,其中一科必須為語文、數學或自然科學。高中會考共考四門學科,必修的兩門專長課程是其中之二,另兩門為基礎課程。此外,為擴充選修課程的範圍與深度,也加入心理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資訊學等課程。
程度次好的學生常常會進入實科中學,學程約五或六年。學校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府機關的實務人才為主。其課程以現代科目、現代語言為主要特色,特別強調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科目,其中必修部分又可歸納為下列五類:1.外國語(常為英文)2.數學—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與生物。3.社會與經濟:歷史、經濟學與地理。4.家政與社會科學5.音樂藝術。到了七年級有選修科目,如自然、工藝、美勞與第二外語(常為法文)。學生可以選擇必修科目中的兩至三類參加結業考試;畢業生泰半繼續接受全時制的高級職業技術教育或科技類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所謂二元職業訓練。
程度欠佳的學生則就讀五年制的主幹中學,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較簡單,課程有宗教學、德語、地理、歷史、音樂、美勞、工藝、經濟學、英文、數學、理化、生物學及體育課,畢業生多繼續進入二元職業教育體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學徒訓練,並以從事手工業、製造業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綜合高中(Gesamtschule),學年3-7年視不同形式而定,是改革傳統中學三分學流的產物;目標在提供所有學生均等的教育機會與適當的學習環境,讓個體獨特的性向、能力能充分發展,避免過早分化與決定,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課程選擇。
德國高等教育依據1976年《聯邦高等教育基準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 HRG)放寬高等教育機構的認定範圍,將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學校都概括稱為大學,而高等教育人口也在社會大量需求下迅速擴充膨脹。目前(2000/2001)德國高等教育人口約172萬,占19-26歲人口中的33%,分布在四所綜合大學、90所大學、6所教育學院、16所神學院中,這四類機構是真正具有大學地位的高等教育機構。此外尚有46所藝術學院、146所專門高等學校和30所公共行政專門高等學校。這些機構相當於我國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之間,與大學同樣授予碩士學位(Diplom, Magister),但其學位比大學所授予相同名稱的學術地位低。德国的国立高等教育原则上不收学费,除了通过ZVS中央分配的少数所谓numerus clausus有学习位置限制的学科以外,不需要入学考试而是採用入學申請的方式。申請則與大學審核標準依據高中會考文憑的成績,即三部分成績的總合:1. 基礎學程22個科目,最低110點;2.專長課程8個科目,最低70點;3.畢業會考,四個科目最低100點,意即大學入學資格的最低門檻為總分280點。此外,學生至少必須在15個計算成績的基礎課程、四個計算成績的專長課程以及會考的兩科成績至少達到4以上的第等。德国政府对中下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提供大学就读时期的生活费补助,其中一半作为贷款。1%的大学生获得不需偿还的奖学金。二战以后,自1950年迄1991年,进入大学的德国青年人数成长了十三倍,高達一百六十萬人(實際一百二十四萬人註冊入學)[1]。德国的大部分民众属于中产阶级,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人民提供了相对世界水平来说较高的医疗服务、失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需要。
[编辑] 科技
德国拥有顶尖的技术,有世界领先的机械工业、光学工业、化工以及汽车、飞机、航天、潜艇等制造业。
[编辑] 文化
- 主條目:德国文化
德国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德国是多位著名音乐家的摇篮,如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等;著名的诗人则有歌德,海涅和席勒;哲学家有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以及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德国是导弹、火箭的发源地,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创始人冯·诺依曼的祖国。
德国是多种思想的发源地。
19世纪在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马克思亲自创建的,第一国际也产生于德国。马克思死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部分人放弃阶级斗争,走议会路线,被列宁抨击为“修正主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德国是欧洲第二国际的大本营。由此可见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极为深厚。
20世纪30年代,在希特勒策动下,德国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发源地。
德国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响的法典,它和法国《拿破仑法典》构成大陆法系的基石。
德国拥有优秀的现代陆军传统,其军制为日本、中国等学习西方现代军事的国家所效仿。尤其是德国的参谋部系统相当先进,它是世界上最先建立完善的参谋部系统的国家。德国陆军的技战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坦克闪電战术属于世界首创。
德国海军传统不如英美深厚,但其潜艇部队训练有素,技战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编辑] 德国公共假期
日期 | 中文名称 | 当地名称 | 说明 |
1月1日 | 元旦 | Neujahr | |
./. | 耶穌受难日 | Karfreitag | 星期五,具体日期不固定 |
./. | 复活节周一 | Ostermontag | 星期一,具体日期不固定 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如果月圆正好是星期天,那么往后延一周 |
5月1日 | 劳动节 | Tag der Arbeit | |
./. | 耶穌升天节 | Christ Himmelfahrt | 复活节后4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
./. | 圣灵降临节 | Pfingstmontag | 升天節後10日,復活節後5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
10月3日 | 德国统一日 | 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 前東、西德在柏林圍牆倒下後統一的日子 |
12月25./26.日 | 圣诞节 | Weihnachten | 重要宗教节日 |
[编辑] 其他
- 德国通讯
- 德国外交
- 德国军事
- 德国交通
- 德国旅游
- 中德关系
- 法德和解
[编辑] 參考文獻
陳惠邦。〈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2001年。P. 121-122,129。
[编辑] 外部链接
北海 | 丹麦 | 波羅的海 | ||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法国 |
波兰 捷克 |
|||
德国 | ||||
瑞士 奥地利 |
欧洲 |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美洲 | 南极洲 | 亞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
|
---|---|
奥地利 | 比利时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匈牙利 | 意大利 | 爱尔兰 | 拉脱维亚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耳他 | 荷兰 | 波兰 | 葡萄牙 | 斯洛伐克 | 斯洛文尼亚 | 西班牙 | 瑞典 | 英国 |
|
|
||
---|---|---|
聯邦州 | 巴登-符腾堡 | 巴伐利亚 | 柏林 | 勃兰登堡 | 不来梅 | 漢堡 | 黑森 | 梅克伦堡-前波莫瑞 | 下萨克森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 莱茵兰-普法尔茨 | 萨尔 | 萨克森 | 萨克森-安哈尔特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 图林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