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 (美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共和黨 | |
---|---|
黨主席 | 肯·梅爾曼(Ken Mehlman) |
參議院領導人 | 比爾·費利斯特(Bill Frist) |
眾議院領導人 | 丹尼斯·海斯特(Dennis Hastert) 約翰·波納(John Boehner) |
創建 | 1854年2月28日 |
總部 | 310 First Street SE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20003 |
政治意識形態 | 保守主義、古典自由主義 中間偏右 |
國際聯盟 | 国际民主联盟 |
代表顏色 | 紅色(非正式) |
網站 | www.gop.com |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簡稱為GOP「大老黨」(Grand Old Party),是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民主黨。1856年創黨以來,共和黨在38屆總統選戰中贏得了23屆,包括了最近10屆中的7屆;自從那時開始28位美國總統有18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於1854年,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度擴張的政治勢力。在現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和經濟古典自由主義的政黨。當前的美国总统喬治·沃克·布殊也是共和黨籍。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創立
共和黨創立於1854年,是由一群前輝格黨黨員、北方民主黨人、以及奴隸解放運動者所組成的聯盟,他們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張,並主張應該將美國現代化。這個新政黨的創立動機便是為了對抗當時的奴隸主勢力—亦即當時那些試圖控制聯邦政府並擴張奴隸制度的南方富有階級。政黨的創始人挑選了「共和黨」這一名稱,以反映1776年美國立國的共和主義價值,強調公民良心和反抗貴族政治及腐敗。新成立的共和黨主張現代化高等教育、銀行業務、鐵路、產業、以及都市,並承諾給予農民自由務農的權利。他們主張自由的僱傭制度優於強迫的奴隸制度,並且也是美國真正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自由土壤、自由勞動、自由人」的原則。
約翰·弗里蒙特(John Fremont)成為共和黨第一位提名的總統選舉候選人,他提出了「自由土壤、自由言論、自由人、弗里蒙特」的口號,雖然弗里蒙特沒有成功當選,但共和黨於選舉中展現了穩固的基礎。與現代共和黨不同的是,當時共和黨的支持者大多聚集於東北部,包括了新英格蘭、紐約、和中西部北邊等地,並且在其餘北部地帶都有穩固的支持,但在奴隸制度盛行的南方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编辑] 內戰和稱霸時期:1860-1896
亚伯拉罕·林肯在1860年的選舉勝利開始了共和黨的稱霸時期,這段時期共和黨以工業的東北部和農業的中西部為根據地掌控了數十年的美國政壇,共和黨至今仍常引以為傲的自稱為「林肯的黨」。林肯成功的團結了共和黨內的所有派系支持合眾國作戰,不過,他也反對那些要求苛刻懲罰南方的共和黨激進派系。在國會裡,共和黨通過了一連串展開快速現代化的法案,包括了國有的銀行制度、高关税、開徵所得稅、以及其他各種貨物稅、發行不需金銀侷限的紙幣(美鈔)、龐大的國債、自耕農場法案,以及補助高等教育、鐵路建設、和農業發展的土地發放。
當時大多數北方的民主黨人都是主戰派,並且繼續支持林肯,直到1862年秋天林肯將戰爭目標轉變為徹底解放奴隸制度時,許多民主黨人才開始採取反戰態度。除了肯塔基州外,所有共和黨的州黨部都支持了廢除奴隸制度的目標。共和黨也成功指控北方反戰的民主黨人是同情南方分裂的叛徒,並且贏得了大多數主戰的民主黨人支持,使他們得以在1862年保持多數派地位,林肯繼續在1864年選戰中贏得壓倒性勝利。
在內戰後的重建時期裡(1865-1877),要如何處理南方投降的各州以及被解放了的奴隸成為了主要的議題。1864年時共和黨控制了國會,要求採取更激烈的行動以對抗奴隸制度,並且報復南方的分裂。林肯勉強遏制了他們,但在林肯死後繼任的總統安德鲁·约翰逊為了這點而在1866年與激進派共和黨人分裂。結果在1866年的國會選舉中,激進派共和黨人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因而徹底控制了整個重建時期,使得约翰逊無法以否決權阻止立法。激進派共和黨人對南方施加了許多苛刻的法案,以報復南方的分離。
在1868年的選舉中,尤里西斯·格兰特支持激進的南方重建計畫,在憲法第十四號修正案中授與所有自由人平等的公民和投票權利;最重要的是,格蘭特是戰爭的老兵和英雄,這使他相當受歡迎。由於共和黨的規模擴張過大,嚴重的派系之爭和腐敗也不可避免的產生。戰後聯邦政府的軍隊一直駐紮在南方以阻止再度分離,到了1872年,共和黨內的自由派因此爆發衝突,認為戰爭已經結束,應該將軍隊早日撤回。1873爆發的經濟蕭條使民主黨有機會扭轉局勢,重新奪回了眾議院。重建時期最後隨著1876年的選舉而落幕,共和黨的候選人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承諾會將仍駐紮在南方3個州的聯邦軍隊撤回。在軍隊撤回後,南方地區在接下來一個世紀都堅定支持民主黨,在每屆總統和國會選舉中都成為民主黨的大票倉,一直到1964年才開始轉變。
[编辑] 鍍金時期:1877-1890
共和黨在這段時期分裂為「正統」和「混血」的流派,他們為了政府職位的指派和公務員改革而鬥爭不休,但在其政策上則差異不大。在1884年,共和黨內的改革派認為詹姆斯·G·布莱恩相當腐敗因而拒絕支持他,並改支持民主黨的格罗弗·克利夫兰,使民主黨奪回了白宮;大多數這些共和黨人在1888年時都回歸了共和黨。
隨著北方戰後的經濟繁榮發展,各種產業、鐵路、礦業、和許多大城市都快速成長,農業發展也相當繁榮,共和黨也繼續通過許多法案以維持經濟的快速成長。民主黨則一直被擁護商業的保守派民主黨人所控制,一直到1896年才有所轉變。這時的共和黨通常支持大企業、硬貨幣(如金本位)、高關稅、並對內戰的聯邦軍老兵施予優渥的退休金。不過,到了1890年,共和黨不得不同意通過雪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以及管制鐵路運輸的州際貿易委員會(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以解決來自小商業主和農夫的抱怨,並且通過公務員改革法案,在兩黨的共識下將大多數政治的公職指派權都消除了。1890年時威廉·麦金莱主導下通過的高關稅法案則重創了共和黨,使民主黨在當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在這個時期外交政策很少是兩黨關注的主要議題(除了合併夏威夷外,共和黨支持之而民主黨反對之),更常關注的是文化上的議題,共和黨支持虔信派的新教教派(卫理宗、公理会、長老教會、以及斯堪的納維亞的路德教派),支持頒布禁酒令。這激怒了一些反對禁酒的共和黨人,尤其是德裔美國人,使他們在1890-1892年間改支持民主黨。
從1860年至1912年間,共和黨一直利用民主黨與「酒、天主教、造反」之間的牽連爭取支持度,酒意味著民主黨與釀酒業和酒館業的利益,相較之下共和黨則採取堅定的禁酒姿態。「天主教」指的則是民主黨與天主教徒之間的關聯,愛爾蘭裔天主教徒是民主黨在大都市地區的主要黨員基礎,共和黨則大力指控他們政治腐敗。「造反」指的則是1861年試圖分離合眾國的南方聯盟國、以及那些同情他們的北方民主黨人。
人口的增加則對民主黨較有利,大量前來的德裔和愛爾蘭裔移民大多支持民主黨,並超過了以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移民為主的共和黨。在1880年代中,兩黨於選舉中的表現開始拉近,民主黨通常失敗,但在1884年和1892年贏得了總統選舉。由於執政的民主黨在1893-1897年間歷經嚴重的經濟衰退、加上煤礦和鐵路的罷工潮暴力活動,共和黨趁機於1894國會選舉中取得歷史上最輝煌的勝利。
[编辑] 進步時期:1896-1932
威廉·麦金莱在1896年當選總統象徵了共和黨稱霸的一個新時期的開端,有時也被視為選民結構重組的一次選舉。共和黨在接下來36年裡控制了28年總統任期,只有兩屆例外。他承諾高關稅政策將能終結1893年以來的經濟恐慌,並且指責民主黨候選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的銀幣自由鑄造政策將會造成經濟垮台。麦金莱沉重依賴於金融、鐵路、產業、和中產階級的支持,並將共和黨形塑為商業人的政黨,以此吸引了大量商業團體的支持,並且以壓倒性勝利當選總統。麦金莱也是第一個提出多元論的總統,主張所有種族和宗教群體都會因他的政策而受益。
西奥多·罗斯福則是這個時期最突出的總統。他答應會繼承麦金莱的政策,但在1904年當選連任後,他開始改變政策走向,攻擊大企業利益並且頒布反托辣斯法。他在鐵路立法和食物清潔法案上只獲得中等的進展,但在法庭上則得到更大的勝利,成功解散了标准石油和其他壟斷公司,但最後沒能在任內通過主要的公平交易法案。到了1908年,羅斯福提名了他的戰爭部長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參選並成功繼任總統,雖然塔夫脱的政策比起羅斯福保守,但他在任內通過的反托辣斯法和反壟斷政策卻比羅斯福要來的多。關稅的議題一直是共和黨內部的分歧點,羅斯福試著延緩這個議題,但塔夫脱任內必須面對之,東部的保守派希望對外來的加工產品施加高關稅(尤其是羊毛),但中西部則希望減低關稅。共和黨內保守派與進步主義派的分歧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在1912年的總統選舉中,羅斯福親自組成進步黨作為第三黨的候選人,最後他獲得的票數超過了塔夫脱,但由於共和黨的選票分割,造成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罗·威尔逊脫穎而出當選,成為共和黨稱霸時期中唯一的一個民主黨總統。
共和黨在州和地方的層次上接受進步主義時期的政策,試圖促進都市地區的改革。共和黨控制了整個1920年代的總統任期,實行違逆國際聯盟的政策、高關稅、並且維持商業團體的利益。沃伦·盖玛利尔·哈定、卡尔文·柯立芝、以及赫伯特·胡佛分別當選1920年、1924年、和1928年的總統。雖然共和黨在1920-1924年間於大都市地區的天主教人口中獲得不錯支持度,但在1928年選舉中卻無法繼續維持,到了1932年時都市地區開始轉變為民主黨的重鎮了。在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的垮台開始了一連串的經濟大恐慌。胡佛試著盡力緩和廣泛的經濟衰退,但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最後民主黨在1930年的期中選舉裡獲得了主要的勝利,成為自威爾遜以來首次於國會中與共和黨席次相近。
[编辑] 反新政聯盟:1933-1953
在1932年,胡佛被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所擊敗,羅斯福組成的新政聯盟接著支配了整個20世紀中旬的美國政治。民主黨也在兩院獲得了多數派地位。在羅斯福於1933年執政後,各種新政法案在國會以驚人的速度通過。在1934年的期中選舉裡,共和黨又輸掉了10個參議院席次,使得參議院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席次差距高達25:71,眾議院的共和黨員也減少到差不多的比例。共和黨大肆批評羅斯福展開的「第二波新政」,認為那是阶级斗争和社會主義的政策,然而共和黨卻無力加以阻止。來自肯薩斯的州長艾爾弗·蘭登(Alf Landon)代表共和黨於1936年競選總統,蘭登採取中間路線,支持大多數的新政計畫,但結果羅斯福仍獲得46個州的壓倒性勝利。共和黨在國會僅剩下16名參議員和88名眾議員制衡羅斯福的新政。羅斯福也孤立了許多保守派的民主黨人,尤其是在他試圖更改最高法院席次後。
在1938年初美國又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主要的罷工潮遍及全美,羅斯福也沒有成功去除最高法院裡的保守派法官,共和黨在1938年的國會選舉裡於眾議院重新奪回了75席。保守派的民主黨人—大多數來自南方,加入了共和黨組成了保守派聯盟,並且主導了國會的國內議題一直到1964年為止。從1939年至1941年間,共和黨內部在是否支持英國以及對二戰的立場上產生分歧,干涉主義者如亨利·刘易斯·史汀生主張支持英國,而孤立主義者則強烈反對美國參戰。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的反戰勢力並且一同組成了美國第一委員會(America First Committee)以阻止美國參戰。在1940年,毫不知名的文多爾·威爾吉(Wendell Willkie)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代表共和黨參選,他批評羅斯福的新政效率低落,並且也批評羅斯福的競選破壞了美國總統連任不過三屆的傳統。珍珠港事件終結了干預主義和孤立主義之間的爭論,共和黨在1942年的期中選舉裡進一步奪回更多席次,終於平衡了民主黨長期以來的多數派地位。隨著戰時軍工生產而來的經濟繁榮,保守派聯盟停止了大部分的新政計畫。
作為少數派政黨,這時的共和黨有兩個派系:「左翼」的派系支持大多數的新政,但主張必須更有效的實行之。「右翼」的派系則從一開始便反對新政,並且得以在1940年代與南方保守派民主黨人合作下撤銷了許多新政的措施。共和黨的新政左翼由托马斯·杜威所領導,以東北部為主要根據地。而反對新政的保守派則以西部和東南部為主。西部的選民結構在這段時期開始分歧,而南方仍然是民主黨的穩固票倉。杜威並不反對新政政策,但要求必須採取更有效的手段,主張加速經濟成長的政策、並反對政治腐敗。在戰爭初期他也比保守派更願意支持英國。
在1944年,健康狀況已經逐漸惡化的羅斯福仍擊敗了杜威,成為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但杜威在1948年仍成為了共和黨的候選人。在羅斯福於1945年死於任內後,哈利·S·杜鲁门繼任為總統。隨著戰爭的結束,不穩定的勞工組織在1946年發起了許多罷工活動,造成的混亂也幫助了共和黨的選情。共和黨大肆批評杜魯門任內的政策失誤,並且贏得了自從1928年來第一次的國會選舉多數派地位。在共和黨主導下於1947年通過的塔虎脫-哈特萊法(Taft-Hartley Act)用以平衡勞工工會的勢力,這個法案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成為許多工業州的議題,但工會從沒能成功廢除之。
在1948年,共和黨分裂為左右兩派,杜魯門大膽的在7月時召集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送出一堆他預期會對共和黨議員造成大麻煩的法案審查。最後果不其然,共和黨國會陷入僵局且毫無進展,杜魯門趁機在全國批評他們「毫無用處」。接著在1948年的總統選舉,杜魯門擊敗托马斯·杜威而得以連任,同時民主黨也重新奪回了國會。
[编辑] 艾森豪到尼克森:1953-1974
在二戰結束後,保守派的孤立主義者反對加入聯合國,並且對於阻止共產主義在全球的擴張不感興趣。NATO的指揮官和二戰將軍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擊敗了黨內的孤立主義派系,在1952年當選總統,打破了長達20年來民主黨佔據白宮的時期。不過這時共和黨在國內議題上並沒有太大分歧。艾森豪在歷史上是個相當特別的總統,因為他習慣將黨內的事務(對全國委員會的控制、以及發言人的職位)交給尼克森代理。艾森豪並沒有試圖消除新政政策,反而試著擴展社會福利制度並且擴建州際的高速公路。代表共和黨內自由派的理查·尼克森在1960年總統選舉的失敗造成自由派開始衰落。在1964年,保守派的貝利·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在提名大會上擊敗了纳尔逊·洛克菲勒。高華德強烈反對新政以及聯合國,但同時也反對孤立主義和冷戰的圍堵政策,主張採取更強硬的反共外交政策。高華德在總統選戰中被林登·约翰逊以壓倒性勝利擊敗,同年共和黨許多資深的國會議員也落選了,但這年選舉成為共和黨保守派崛起的開端。高華德將他的落選歸咎於约翰·肯尼迪在一年前遭到刺殺產生的大眾同情影響。
新政聯盟在1960年代由於面臨嚴重的都市暴動、越戰、以及許多南方保守派對於種族混合與民權運動的反對而垮台,同時也是因為林登·约翰逊仿效新政的「大社會」(Great Society)政策的失敗。尼克森在1968年選戰中擊敗了休伯特·汉弗莱,並在1972年以49個州的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同時民主黨內部也開始由左派掌權。尼克森由於水门事件醜聞而被迫在1974年下台,接任的杰拉尔德·福特則選擇徹底赦免尼克森,使得民主黨得以大肆炒作這個議題,在1974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主要的勝利,福特的支持度一直沒有恢復,在1976年的提名大會上還差點輸給隆納·雷根。水門案的影響加上當時美國經濟的困難處境,使得民主黨提名的新人吉米·卡特得以在1976年擊敗福特當選總統。
[编辑] 南方轉向共和黨
在重建時期後將近一個世紀,美國南方的白人都堅定支持民主黨。民主黨在南方的勢力是如此之強,乃至這個區域被稱為「南方基地」(Solid South)。共和黨得以控制接近阿帕拉契山脈的一些地區,有時候也會試圖在邊界的州競選州層次的官員。在1964年之前,南方的民主黨人將他們的政黨視為是南方生活方式的捍衛者,包括了對於州權的尊重、以及對於傳統南方價值的理解。他們不斷警告要對抗北方的自由派和共和黨試圖干預南方的政策,並敵視那些被他們視為「外來的搗蛋者」的民權運動份子。因此共和黨很難在南方獲得支持。
然而,從1964年開始,民主黨在南方的鞏固地位開始動搖。造成這種轉變的長期原因在於南方已經開始與美國其他地方越來越類似,也無法長期維持種族的分離。現代化帶來了大量的工廠、公司、和大都會,以及數百萬自北方而來的移民,同時教育程度也逐漸提升。同時南方傳統以棉花和菸草為主的產業開始凋零,農夫開始移往大城鎮的工廠工作。短期內造成轉變的原因則是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民權運動在南方白人之間造成極大爭議,許多人批評那是對於地方州權利的干涉。隨著政治轉變的障礙逐漸移除,傳統的南方人加入了新興的中產階級,而北方的移民則開始傾向共和黨,因此種族結合政策最後造成了南方政治的變動。同時那些被賦予投票權的黑人則堅定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比率大約高達85-90%。
[编辑] 雷根革命:1980年代
隆納·雷根在1980年和1984年的選舉成為美國政治板塊的主要分水嶺。在1980年,由於民主黨已經失去大多數社會-經濟階層的支持,使得雷根組成的雷根聯盟控制了整個1980年代。在1984年,雷根在普選中贏得了將近60%的選票,並且囊括49個州的選舉人團票,民主黨提名的沃尔特·蒙代尔只獲得他的老家明尼蘇達州和哥倫比亞特區,使雷根創下了獲得525張選舉人票(全部538張)的紀錄,即使是在明尼蘇達州,蒙代尔也只雷根了超過3,761票,意味著雷根差點就要創下贏得全部五十個州的歷史紀錄[1]。
政治評論家則試著解釋為何雷根能獲得如此龐大的支持度,他們以「雷根民主黨人」來描述那些選擇投給了雷根的民主黨人。雷根民主黨人在1980年代前原先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但在1980年和1984年(以及1988年的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選擇投給共和黨,使得他們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這些雷根民主黨人大多為藍領階級、住在傳統屬於民主黨的地區、並且被雷根在墮胎等議題上的社會保守主義以及強硬的外交政策所吸引。他們在1992年和1996年便不再繼續支持共和黨了,因此使他們成為1980年代的特殊現象。
雷根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他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許多苛刻的稅賦,同時也解決了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蔓延的經濟滞胀,遏止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經濟衰退。在兩黨的支持下,雷根繼續對商業撤銷管制,消除了幾乎所有新政以來遺留的管制政策,除了社會福利之外。也是在兩黨的支持下,雷根徹底改革了社會福利制度,使其花費的預算在接下來25年不會超過政府控制,解決了即將因此爆發的金融危機。雷根稱這些政策是使美國經濟在1983年和1984開始茁壯復甦的主因。雷根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處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
而在外交政策上,雷根的強硬作風並沒有同時獲得兩黨的支持。大多數民主黨人強烈反對雷根對於尼加拉瓜反共產政府游擊隊(Contras)的援助,也反對雷根對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地獨裁的反共政府的支持。雷根採取強硬政策對抗蘇聯,使得那些希望廢止核武器的民主黨人大感擔憂,但雷根仍成功的增加軍事預算並發起被人稱為「星際大戰」的主動戰略防禦計畫(SDI),以此壓倒蘇聯的軍事平衡。當改革派的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掌權時,許多保守派的共和黨人還對他與雷根之間逐漸發展的友情感到不可置信。戈巴契夫終止與美國的軍備競賽,試圖以此挽救蘇聯的共產主義,並且(1989)放寬對於東歐地區的控制。蘇聯的共產主義最後在1991年徹底瓦台,繼任雷根的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試圖避免炫燿美國贏得了冷戰的情緒,以免破壞與俄羅斯的關係,但美國國內則明顯感覺到是由於雷根數年來的強硬政策使他們最後贏得了冷戰。如同對雷根最激烈的批評者也承認的:「他最偉大的成就便是恢復了美國人對他們自己和他們政府的自尊,尤其是在經過了不堪回首的越戰、水門案、伊朗人質危機的挫敗、以及其他幾個無能的總統之後。」[2]然而相當諷刺的是,美國人民對自己政府的恢復信心竟是發生在一個本人對政府體制如此不信任的總統任期內。
[编辑] 1990年代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於1992年的選舉中輸給了民主黨的比爾·柯林頓。在1994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一舉奪回了參議和眾議兩院的多數派地位。這是自從1952年來共和黨首次支配兩院,在接下來十餘年中,共和黨的多數派地位只有在2001-2002年的參議院會期中被短暫打破,並一直維持到2006年為止。這次奪回國會的選舉使共和黨在立法機構上終於佔據優勢,因為民主黨在1995年前已經牢牢控制兩院長達四十年了,只有1981-1987年間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除外。
在1994年的選舉中,共和黨的國會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包括了一系列對政府的主要改革,例如預算平衡法案和福利制度改革。共和黨將這一系列政見命名為為「與美國有約」(Contract With America)運動,以此作為當年選舉的文宣主軸。在選舉勝利後,共和黨成功通過了其中一些法案,但在其他一些如國會議員任期限制的法案上遭到挫敗。民主黨總統比爾·柯林頓反對共和黨的一些社會議題政策,但接受了福利制度改革以及平衡聯邦預算的法案。這使得美國福利制度經歷大規模的轉變,保守派對此表示支持、而自由派卻大力反對。在1995年,共和黨與柯林頓政府之間的一場預算鬥爭導致聯邦政府暫時陷入癱瘓,但事件的負面效果使柯林頓得以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順利當選連任,擊敗共和黨提名的參議院領導人鮑勃·杜爾(Bob Dole)。
[编辑] 2000-現在
在2000年的選舉中,喬治·沃克·布希擊敗了民主黨提名的副總統艾伯特·戈尔,這是共和黨自1952年來首次同時控制了白宮和兩院。布希在普選中輸給了戈尔543,816票,但由於選舉人團制度而獲勝,成為美國自1888年以來第一個輸掉了普選、卻贏得選舉人團選舉的總統。
由於2001年發生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布希展開了一系列的反恐戰爭,包括了入侵阿富汗、頒布美國愛國法(USA PATRIOT Act)、以及入侵伊拉克。到了2001年11月,激進的阿富汗伊斯兰教塔利班政權被美國剷除了,雖然仍未捕獲基地組織的領導人奥萨玛·本·拉登。在2003年3月,在經過一連串於聯合國的冗長外交手段失敗後,布希選擇與盟國一同入侵伊拉克。
共和黨在2002年的期中選舉裡表現良好,受到伊拉克戰爭初期的正面影響,共和黨鞏固了在眾議院的優勢、同時重新掌握在參議院的多數派地位。布希在2004年的選舉的提名過程中沒有遭到任何對手,並且將他的政見定為「一個更安全的世界和一個更有希望的美國」。布希展現了他對贏得反恐戰爭的信心,並且主張他要建立一個「所有權的社會」(Ownership society),強調個人的責任感、經濟自由、以及財產的所有權,同時建立起一個能在世界上競爭的先進經濟體系。
在2004年11月2日,布希又贏得連任選舉。這次布希取得了6,200萬張的普選選票,高過民主黨的約翰·凱利300萬票,布希取得的286張選舉人團選票也高過凱利的251張。在布希當選連任的同時,共和黨也在國會兩院增加了一些議席。布希曾經告訴記者:「我在選戰中掙取了資本—政治的資本,現在我則打算以我的風格花掉這些資本。」他在2005年1月宣布了他的政策計畫,但隨著他在民調中的民眾認可度逐漸下跌,他的麻煩也逐漸開始。他努力爭取在福利制度中增加個人儲蓄帳戶的制度,同時提出大規模的稅賦修正案,但這兩個法案都被延期了。他成功指派許多保守派擔任最重要的政府職位,由康多莉扎·萊斯擔任國務卿、約翰·格洛佛·羅伯茨擔任首席大法官、本·伯南克擔任联邦储备系统主席等等。他成功的發動新一波的減稅,同時封鎖了其他可能增稅的管道。在2006年裡,布希強烈捍衛他的伊拉克政策,主張美國正在邁向勝利。他也成功的延長了美國愛國法,主張就是這個法案保護美國在2001年的911事件後一直沒有遭受新一波的攻擊。
在2005年9月,颶風卡特里娜摧毀了新奥尔良以及週遭的一大段地區,布希政府在救災上的反應被批評為不夠迅速和充分,聯邦緊急應變中心(FEMA)的署長也被迫辭職。包括共和黨眾議院議長在內的數名國會議員則被控在選舉募款上有舞弊行為,民主黨則藉機大肆炒作這個議題。在2005年11月的選舉中,共和黨在紐約市的市長彭博以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成為共和黨在一向屬於民主黨重鎮的紐約市的第四次連續勝利。
在2006年,共和黨挑選了俄亥俄州的眾議員約翰·波納(John Boehner)作為眾議院的領導人,並挑選肯塔基州的米奇·麥康諾(Mitch McConnell)作為參議院領導人。
在2006年11月,民主黨於期中選舉裡擊敗了共和黨,使得民主黨奪回了兩院的多數派地位。
[编辑] 未來走向
共和黨在過去38年內控制了白宮長達26年。同時從1995年開始,除了2001年1月3-20日、2002年6月6日-11月12日兩次以外,共和黨也一直在兩院裡保持多數派地位直到2006年為止。然而,由於2006年期中選舉的失敗,在2007年召集的第110屆美國國會將會是由民主黨佔據多數派地位。
共和黨的評論者指出共和黨受益於郊區人口的增長,尤其是由共和黨主導政治的美國南方,同時傳統民主黨的重鎮如東北五大湖區域的大都會也開始經歷人口的下跌。由於人口的轉移,還使得布希在2000年至2004年之間多獲得了6張選舉人團票。在2004年大選中,美國成長最快的前一百個都市中的九十七個都是由布希獲勝,這也顯示出共和黨在新興都市和南方大都會區的支持度的躍升。
不過,民主黨的評論者則認為非地域性的社會人口統計傾向於朝向民主黨,他們指出快速增加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通常支持民主黨)、以及共和黨在白人和鄉村的基本票源可能出現流失[3]。而在紐澤西州2005年的州長選舉中,民主黨一舉拿下77%的拉丁裔選票,等於共和黨在拉丁裔選民之中的支持度比一年前的總統選舉足足下跌了一半[4]。
儘管共和黨贏得2004年的總統選戰,2006年的國會選舉象徵民主黨奪回了一部分選民的支持,使他們得以獲得兩院的多數派地位。造成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對於伊拉克戰爭的反彈、以及近來共和黨爆發的貪污案和醜聞。與移民有關的議題也在共和黨內造成分裂,而美國經濟情況良好卻也沒有替共和黨的選情加分。
對共和黨未來抱持悲觀態度的人則質疑共和黨是否能繼續同時容納自由意志主義與社會保守主義兩者,又或者共和黨能否在驅逐非法移民的同時,也不會傷害到那些想雇用移民作為便宜勞工的商業團體。抱持樂觀態度的人則指出當年羅斯福的新政聯盟甚至容納了更多元而分歧的政治成分。就整體而言,共和黨依然是一個相當凝聚的政體,在堅定支持經濟自由意志主義的同時、也堅定支持社會保守主義,使得他們總是與想要擴大政府規模、強調非宗教的民主黨處於對峙狀態。
[编辑] 2008前景
- 主條目: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由於憲法任期限制,目前的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將不能再連任第三屆,當前的副總統迪克·切尼也已經宣佈他不會尋求提名,因此共和黨將必須挑選一組候選人參與2008年的總統選舉。紐約前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以及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目前被視為是2008年最可能的共和黨提名人選,雖然他們都沒有正式宣布參選的意願。
伊利諾州的企業家約翰·考克斯(John H. Cox)和奧勒岡州的麥可·查爾斯·史密斯(Michael Charles Smith)目前是唯一兩位正式宣布競選提名的候選人。而朱利安尼、約翰·麥凱恩、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鄧肯·亨特(Duncan Hunter)、肯薩斯州參議員山姆·布朗貝克(Sam Brownback)等人都已經組成了研究小組,籌備募款事宜並研究參選的可能性。其他可能的候選人還包括了麻薩諸塞州州長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前众议院议长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前阿肯色州州長麥克·哈克比(Mike Huckabee)、紐約州州長喬治·帕塔基(George Pataki)等人。
[编辑] 當前意識形態
共和黨是由許多不同的非正式派系所組成的,這些派系也經常會互相重疊、但不一定會同意彼此的立場。舉例而言,共和黨內有財政保守主義派、福音教派、社會保守主義派、自由意志主義派、古保守主義派、新保守主義派、以及中間溫和派(有時又稱為「只有頭銜的共和黨人」-Republican In Name Only)、以及支持LGBT权利的「木屋共和黨人」(Log Cabin Republicans)。
與民主黨相較,共和黨在社會議題上傾向保守主義,在經濟上則接近於自由意志主義,並且與华尔街(大企業)和商业街(地區的小型商行)都有緊密的關係,但很少獲得工会團體的支持。共和黨支持較低的稅賦、在經濟議題上主張限制政府規模、並且支持商業發展;而在一些社會議題如墮胎上共和黨則支持政府介入[5]。在1981年的就職演說中,隆納·雷根總結了他對於限制政府規模的理念:「在目前的危機中,政府並不是解決我們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6]自從1980年以來,共和黨內部如同政治評論者George Will所說的:「並立著兩種關係緊張的保守主義派系—西部和南部。」依據他的說法,西部的流派「大體上是自由意志主義,認為裁減大政府後將能使一個培育自由責任感的公民社會繁榮發展。」然而,南部的流派則反映出福音教派和基本教义派的宗教理念,較少關注經濟的議題,但卻更注重道德的議題,反對墮胎和同性戀[7]。不過,美國西部也有著穩固的福音教派共和黨勢力,而且在事實上,經濟自由意志主義和社會保守主義這兩種派系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他們在共和黨內往往是互相重疊的。
[编辑] 權力分立和制衡
共和黨相信立法權力是屬於立法機構的管轄,而法官—尤其是最高法院的法官不應該使用他們的權力隨意解釋憲法和創造法律,許多保守派還稱那些法律是「法官捏造的法律」。一些反墮胎的共和黨人認為將墮胎合法化了的羅對偉德案(Roe v. Wade)便是法官捏造法律的例子之一[8]。一些共和黨人譴責這種行為屬於「司法激進主義」,並且他們也積極的圍堵那些被他們認為是「司法激進主義者」的法官,並且指派那些在他們看來屬於「克制型」的共和黨法官。
其他一些共和黨人則繼承了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傳統,主張法官的工作便是主動而公平的解釋憲法、並保護公民的權利免受地方立法機構的侵害。首席大法官約翰·格洛佛·羅伯茨便曾在2006年他的批准聽證會上與一些保守派吵了起來,因為他主張憲法的確賦予了隱私的權利。
與民主黨相較,許多保守派抱持著更堅定的聯邦主義理念,更強調要限制联邦政府的權力、並且替地方州保留更大的角色。從這個觀點的聯邦主義出發,保守派經常主張國會權力應該受到憲法中的商業條款(commerce clause)的限制。一些更具自由意志主義色彩的共和黨人則主張以更嚴格的方式解讀商業條款。
[编辑] 經濟政策
共和黨強調私人企業和個人決策對於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性,他們支持一個對商業有利的自由市場政策、經濟自由主義、並且限制政府規模和政府管制。不過在近年來,一些人也指出2006年美國高昂的預算赤字,批評共和黨不再是財政保守的政黨了[9]。
當前大多數共和黨人抱持的經濟理論是隆納·雷根所提出的雷根經濟學。這個理論主張減少所得稅率會增加GDP成長,額外的成長也因此會替政府帶來更多額外的歲入。這個理論也反映在共和黨對於減稅的長期支持上,減稅自從1920年代以來便一直是共和黨的主要政見。共和黨人相信自從2001年以來的一連串減稅促長了美國經濟發展[10]。許多共和黨人也認為所得稅是註定效率低落的,同時也反對等級稅制,認為那是劫富濟貧的制度,不公平的懲罰製造了更多工作機會和財富的人。
共和黨人同意應該有一個「安全網絡」以協助那些較貧窮的人口;不過,他們支持的政策通常都開銷較少、較依靠於私人的募款、同時對於參與資格也有較嚴格限制。共和黨人強烈支持1996年的福利制度改革,以此提高接受福利制度補助的資格門檻、並且成功的使許多之前依賴福利補助的人口開始尋找工作[11]。
共和黨反對一個僅由政府主導的全民健保制度—例如那些在加拿大和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制度,主張一個由當前個人或雇主為基礎選擇的健保制度,並且僅針對年長者提供醫療保險(Medicare)、對貧窮者提供醫療補助(Medicaid)。共和黨在歷史上對於福利制度、醫療保險、以及醫療補助計畫的態度並不一致,所有這些方案共和黨都曾經加以反對或支持。國會裡的共和黨人和布希政府支持削減醫療補助的成長率[12],而在另一方面,國會裡的共和黨人卻也支持擴展醫療保險,支持從2006年開始對年長者提供新一批的藥品補助計畫。共和黨通常反對工会,並且支持在地方州和聯邦的層次上頒布許多對組織工會不利的法規。共和黨通常反對增加最低工資,認為最低工資制度只會增加失業率、並且減少商業的利潤罷了[13]。
[编辑] 社會政策
大多數共和黨人都反對墮胎,反對合法化同性婚姻、並且支持「以信仰為基礎的行動」。他們支持減少福利制度補助、反對政府為了消除歧視而施加的僱傭種族配額,但在是否支持以積極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政策來避免婦女和少數族群遭到歧視的議題上則產生分歧[14]。大多數共和黨的成員支持死刑以及其他較嚴格的懲罰措施,共和黨通常也強烈支持買賣和擁有槍械的權利。
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透過學券制和許可證學校制(charter schools)來增加學生和家長們選擇學校的自由,許多人也大力譴責公立學校制度以及教師組成的工會。共和黨也要求現存的公立學校制度必須更負責任,最近在2001年頒布的「不讓任何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便是例子之一。
共和黨內的宗教派系通常支持在公立學校組織例行的禱告,並且堅持在教導進化論的同時也應教導創造論或智能设计论。雖然共和黨投票支持增加政府對科學研究上的補助,許多共和黨人積極的反對聯邦政府補助胎兒干细胞研究,因為認為那會採集到並摧毀人類的胚胎(一些人認為那在倫理上是和墮胎一致的)。其他一些人則支持補助僅限成人的幹細胞研究。
[编辑] 外交政策
在九一一袭击事件後,共和黨在反恐戰爭上支持新保守主義的政策,包括了2001年入侵阿富汗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並且試圖在中東和全世界散佈民主。布希政府認為在伊拉克的「非法戰鬥人員」(Unlawful combatant)不屬於日内瓦公约的保護範圍,主張日內瓦公約僅只保護主權國家的軍隊人員,並不適用於蓋達等恐怖組織的恐怖份子。
共和黨也支持對聯合國內部進行改革,以避免類似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貪污事件再次發生。共和黨反對簽訂京都议定书,認為那個協議只會傷害美國的經濟,而且也無法約束中國等大量製造全球暖化的國家。共和黨強烈支持自由貿易協議,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和中美洲自由貿易協議(CAFTA),目前共和黨也試圖進一步與南美洲國家如巴西、祕魯、和哥倫比亞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共和黨在如何處置非法移民的問題上產生重大分歧,尤其是針對拉美裔人。布希政府將處理拉美裔人問題作為第一優先的政治目標,但許多共和黨的地方黨部並沒有重視這個議題。在整體上,共和黨內的商業團體派系歡迎更多的移民,因為那代表更多便宜的勞工可以雇用;而社會保守主義的派系則反對之。在2006年,白宮支持參議院通過的一個完整的移民改革法案,使得上百萬的非法移民最終能取得公民身分,但眾議院則沒有接受之。雖然這個議題在2006年的選舉成為主要關注焦點之一,但民調則顯示選民仍更重視一般的經濟、政治腐敗、伊拉克戰爭、以及恐怖主義的議題。
[编辑] 選票基礎
商業團體:共和黨受到各種階層的商業團體的支持,從「商业街」(地區的小型商行)到「华尔街」(大型企業)都包括在內。
性別:自從1980年以來,共和黨在男性選民中受到的支持度要稍微高於女性選民。在2006年的國會選舉中,有47%的男性投給共和黨,而女性則只有43%[15]。
種族:自從1964年以來,共和黨在非裔美国人中受到的支持度相當少,在近年來的全國性選舉上只獲得不到15%的黑人選票(1984到2004)。共和黨曾經提名一些非裔美國人的候選人角逐伊利諾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馬里蘭州等地的州長或參議員,但到目前還沒有成功當選的例子[16]。布希在拉美裔人中受到的支持度則有稍微提高,2000年獲得35%、而2004年則獲得44%。在2004年,44%的亞裔美國人投給了布希[17]。而在2006年的眾議院選舉中,共和黨贏得51%的白人選民支持、37%的亞裔、和30%的拉美裔,但只獲得10%的非裔美國人支持[15]。
家庭狀態:在最近的選舉裡,共和黨對於那些有育養小孩的、婚姻狀態穩定的白人家庭有較高吸引力[18]。未婚和離婚的婦女在2004年則較為支持民主黨。
收入:不同收入階層對於兩黨的偏好差異其實不大,雖然民主黨對於最窮的一部份選民有較高吸引力。在2004年的選舉裡,布希於最貧窮的20%的人口中獲得41%的支持,而在最富有的20%的人口中則獲得55%的支持,收入居中的階層則獲得53%。在2006年的眾議院選舉裡,年收入超過$50,000的選民有49%投給共和黨,少於之的選民則只有不到38%[15]。
教育:在教育的比較上,共和黨在近年來稍微偏離了該黨傳統的選民傾向。在1988年,老布希獲得52%的總票數,在擁有學士學位(但不包含學士以上)的選民中獲得62%的支持度。但在2004年小布希則只獲得52%的支持。在擁有碩士或碩士以上學位的選民中,老布希於1988年獲得50%支持,而小布希則只獲得42%。但布希在這個階層的支持度下跌則被那些只有高中畢業的選民支持度提升所抵銷[19]。民主黨對那些擁有高於學士學位的選民有較高吸引力(布希只獲得44%)。在2006年選舉中,共和黨獲得最多支持的則是學士學位的選民(49%)。
性取向:在2000年、2004年和2006年選舉中進行的出口民調指出只有23-25%的同性戀選民投給共和黨。在近年來共和黨一直反對同性婚姻。
宗教:宗教在兩黨中都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政黨的宗教組成也有所改變。宗教在1960年前是兩黨的主要分隔線,天主教徒、猶太教徒、和南方白人新教徒都堅定的支持民主黨,而東北部的新教徒則支持共和黨。這些分隔線在1968年後大多都消失了。不過在今天,另一種和宗教有關的分界也越來越明顯,每週固定上教堂的選民在2004年有61%投給布希,那些僅偶爾上教堂的則只有47%,而那些從不上教堂的則只有36%。59%的新教徒投給布希,在天主教徒中也獲得52%(即使凱利是天主教徒)。自從1980年以來,大多數的福音教派選民都選擇支持共和黨,之中有70-80%於2000年和2004年投給了布希,70%投給了2006年的共和黨國會候選人。雖然美國猶太人傳統上有70-80%投給民主黨,但自從1980年代以來,相當一部分較保守的、正統的猶太教徒則投給共和黨。民主黨與非裔美國人的教會有緊密關係,尤其是黑人的浸信会和一部分聖公會,而同時他們對天主教徒的優勢則逐漸減少,與共和黨的差距大約到達了50-50。主流的教會如卫理宗、長老教會、路德教派、聖公會對於共和黨的支持度則已稍微下降至55%(相較1968年前的75%)。他們在那些教會的成員數量也隨著時間下降,不過在保守派的福音教派中的支持度則明顯上升[20]。
地區:自從1980年來,共和黨在地理上的「根據地」(「紅色州」)是在美國南部和西部,而在東北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支持度較薄弱。事實上共和黨在東北部的州長選舉上表現都不錯,但在總統選舉則表現不佳(除了新罕布夏州除外)。兩黨在美國中西部自從1854年來一直勢均力敵,但自從1990年以來伊利諾州逐漸偏向民主黨、而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辛州偏向共和黨。自從1930年代以來民主黨控制了大多數大都會區域,共和黨則控制了鄉村區域以及大多數的郊區。
南部自從1980年以來都是共和黨在總統選戰中的重鎮,並且在州層級的選舉上也逐漸傾向共和黨[21]。在2004年布希在南方白人中獲得了70%的支持度、凱利只獲得30%,南方白人佔據了71%的整體南方選民。而在黑人或拉美裔人中態勢則顛倒過來,凱利獲得70%而布希只獲得30%。這些南方選民有三分之一自稱他們隸屬福音教派,並且之中有80%投給了共和黨,不過在2006年這個數字稍微下降至72%。
保守派與溫和派:共和黨的結構相當多元,而且眾多的派系互相競爭政黨政見和提名候選人。所謂的「保守派」在南方最多,主要來自宗教保守主義的支持者。而「溫和派」則來自東北新英格蘭地區,其勢力在以前還曾遍及全國。從1940年代到1970年代之間,這些溫和派共和黨人以托马斯·杜威、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理查德·尼克松、纳尔逊·洛克菲勒等人為代表,他們通常支配了黨內的總統派系,他們也常被人稱為「洛克菲勒共和黨人」(Rockefeller Republican)。與其他共和黨人相較,溫和派較容易接受新政的政策,包括了政府管制和福利,在經濟政策上他們也支持保持高稅賦以維持預算平衡。自從1970年代以來溫和派共和黨人勢力逐漸下跌,但他們在共和黨總統的內閣裡仍佔有一定職位。直到2006年為止,對於2008年選舉的民調顯示大眾最支持的前三名共和黨候選人分別是康多莉扎·萊斯、魯道夫·朱利安尼、和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主要是因為這三人立場較為獨立[22]。更保守的共和黨人如山姆·布朗貝克(Sam Brownback)、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則民調落後,很少達到10%的支持。
[编辑] 組織架構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 RNC)負責組織協調共和黨的競選活動並推展共和黨的政策。當總統是共和黨籍時,RNC的主席是由總統親自指派,當共和黨在野時則由各地的州黨部選出。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在2005年1月指派了肯·梅爾曼(Ken Mehlman)擔任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在總統選舉中,全國委員會則需負責監督全國大表大會的進行過程,包括了籌款和選舉戰略的協調。在各州的黨部和主要城市、郡、和行政區域也都有類似的委員會,但規模都比全國委員會要來的小。
共和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有強大的籌款和選舉戰略委員會。共和黨眾議院全國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Congressional Committee)負責協助眾議院的選舉,而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Senatorial Committee)負責協助參議院的選舉。兩個委員會在逐年選舉中都單獨募集了超過$1億元的資金,並且在招募有潛力的州長候選人上佔有重要角色。共和黨州長聯盟(Republican Governors Association)便是一個僅以討論州長候選人為主、不負責募款的團體。整體來說在共和黨每一個架構上,民主黨都有類似的組織。
[编辑] 標誌和名稱
雖然民主黨比共和黨要來的老,但「大老黨」(Grand Old Party)這一詞經常被用以作為共和黨的暱稱,而其縮寫G.O.P.也經常被人使用。依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將共和黨稱為大老黨最早起源1876年,而G.O.P.這一簡稱則起源於1884年。
共和黨的吉祥物和象徵則是象,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在1874年11月7日於《哈泼斯》週刊上發表的政治卡通通常被認為是這一吉祥物的由來[23]。不過,在20世紀初期時,共和黨在中西部地區如印第安那州和俄亥俄州所使用的選舉標誌是鹰,以此與民主黨的驢相對。目前印第安那州的共和黨部仍然使用鷹這個標誌。
共和黨也常將黨舉行的各式募款慶祝活動日取名為林肯日(Lincoln Day),以此紀念共和黨最早的總統亚伯拉罕·林肯。
雖然美國的兩大黨(以及其他小政黨)都習慣以美國國旗傳統的紅、白、藍三色作為作為它們的宣傳和代表顏色,在2000年的選舉後,紅色已經成為共和黨的代表顏色,而藍色則成為民主黨的代表顏色。2000年的選舉日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所有主要的電視新聞頻道都在選舉結果圖示上以藍紅兩色區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得票,自從那時以來藍紅的區分也被主流媒體廣泛採用了。雖然共和黨從沒有正式採用過這個顏色,紅色已經廣泛被媒體和公眾視為是共和黨的標誌。熱情的共和黨支持者也常以紅色來作為宣傳資料和競選商品的顏色。
[编辑] 歷屆總統選戰
年次 | 結果 | 候選人 | 總統 | ||
---|---|---|---|---|---|
總統 | 副總統 | # | 任期 | ||
1856 | 失敗 | John C. Frémont | William L. Dayton | ||
1860 | 成功 | 亚伯拉罕·林肯[1] | Hannibal Hamlin | 第16任 | 1861-1865 |
1864 | 成功 | 安德鲁·约翰逊[2] | |||
1868 | 成功 | 尤里西斯·格兰特 | Schuyler Colfax | 第18任 | 1869-1877 |
1872 | 成功 | Henry Wilson[3] | |||
1876 | 成功 |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 William A. Wheeler | 第19任 | 1877-1881 |
1880 | 成功 | 詹姆斯·加菲尔德[1] | 切斯特·A·阿瑟 | 第20任 | 1881 |
切斯特·A·阿瑟 | 無 | 第21任 | 1881-1885 | ||
1884 | 失敗 | 詹姆斯·G·布莱恩 | John A. Logan | ||
1888 | 成功 | 本杰明·哈里森 | Levi P. Morton | 第23任 | 1889-1893 |
1892 | 失敗 | Whitelaw Reid | |||
1896 | 成功 | 威廉·麦金莱[1] | Garret A. Hobart[3] | 第25任 | 1897-1901 |
1900 | 成功 | 西奥多·罗斯福 | |||
西奥多·罗斯福 | 無 | 第26任 | 1901-1909 | ||
1904 | 成功 | Charles W. Fairbanks | |||
1908 | 成功 |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 James S. Sherman[3] | 第27任 | 1909-1913 |
1912 | 失敗 | Nicholas M. Butler | |||
1916 | 失敗 |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 Charles W. Fairbanks | ||
1920 | 成功 | 沃伦·盖玛利尔·哈定[4] | 卡尔文·柯立芝 | 第29任 | 1921-1923 |
卡尔文·柯立芝 | 無 | 第30任 | 1923-1929 | ||
1924 | 成功 | 查尔斯·G·道斯 | |||
1928 | 成功 | 赫伯特·胡佛 | 查尔斯·柯蒂斯 | 第31任 | 1929-1933 |
1932 | 失敗 | ||||
1936 | 失敗 | Alf Landon | Frank Knox | ||
1940 | 失敗 | Wendell Willkie | Charles L. McNary | ||
1944 | 失敗 | 托马斯·杜威 | John W. Bricker | ||
1948 | 失敗 | 厄尔·沃伦 | |||
1952 | 成功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理查德·尼克松 | 第34任 | 1953-1961 |
1956 | 成功 | ||||
1960 | 失敗 | 理查德·尼克松 | Henry Cabot Lodge | ||
1964 | 失敗 | Barry Goldwater | William E. Miller | ||
1968 | 成功 | 理查德·尼克松[5] | 斯皮罗·阿格纽[5] | 第37任 | 1969-1974 |
1972 | 成功 | ||||
杰拉尔德·福特 | 纳尔逊·洛克菲勒 | 第38任 | 1974-1977 | ||
1976 | 失敗 | Bob Dole | |||
1980 | 成功 | 罗纳德·里根 |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第40任 | 1981-1989 |
1984 | 成功 | ||||
1988 | 成功 |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丹·奎尔 | 第41任 | 1989-1993 |
1992 | 失敗 | ||||
1996 | 失敗 | Bob Dole | Jack Kemp | ||
2000 | 成功 | 喬治·沃克·布殊 | 迪克·切尼 | 第43任 | 2001-現在 |
2004 | 成功 | ||||
2008 | 可能的候選人 |
[编辑] 參見
[编辑] 注釋
- ↑ 1984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sults - Minnesota - 於2006-11-18造訪。
- ↑ Johnson, Haynes (1989). Sleepwalking Through History: America in the Reagan Years. 28.
- ↑ Judis John B.; Teixeira, Ruy - Movement Interruptus - The American Prospect - 2005-01-04 於2006-11-18存取
- ↑ Corzine’s Big Gains with Hispanics Have National Significance NDN PAC (2005-12-07) - 於2006-10-18造訪。
- ↑ Republican Party Platform of 1980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 於2006-11-19造訪。
- ↑ Ronald Reagan's Inaugural Address, January 20th, 1981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oject - 於2006-11-19造訪。
- ↑ Will George - What Goeth Before the Fall - The Washington Post - 2006-10-05 於2006-10-12存取
- ↑ Roe v. Wade, Cornell Law School Supreme Court Collection
- ↑ Crane (2004)
- ↑ John Podhoretz, Bush Country: How Dubya became a great president while driving liberals insane (2004) p. 116.
- ↑ House Committee on Ways and Means Subcommittee on Human Resources (2003-04-07). New Report Shows Welfare Reform Success in Increasing Work and Raising Incomes. Press release. Retrieved on 2006-11-18.
- ↑ Wachino·Victoria (2005-03-10) - The House Budget Committee's Proposed Medicaid and SCHIP Cuts Are Larger Than Those The Administration Proposed 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 - 於2006-11-18造訪。
- ↑ Crane (2004)
- ↑ See Juliet Eilperin, "Watts Walks a Tightrope on Affirmative Action," Washington PostTuesday, May 12, 1998; Page A17, online at [1]
- ^ 15.0 15.1 15.2 Exit Polls CNN (2006-11-07) - 於2006-11-18造訪。
- ↑ See National Black Republican Association at [2]
- ↑ Exit Polls CNN (2004-11-02) - 於2006-11-18造訪。
- ↑ Affordable Family Formation–The Neglected Key To GOP’s Future by Steve Sailer
- ↑ Data based on exit polls repor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0th, 1988, p. 18.
- ↑ Robert Booth Fowler et al,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merica: Faith, Culture, and Strategic Choices (2004)
- ↑ Earl Black and Merle Black.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he South (2005)
- ↑ Public Sours o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Pew Research Center (2005-10-25) - 於2006-11-18造訪。
- ↑ Cartoon of the Day: "The Third-Term Panic"
[编辑] 參考文獻
- Gould, Lewis. Grand Old Party: 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ans (2003)
- Jensen, Richard. Grass Roots Politics: Parties, Issues, and Voters, 1854-1983 (1983)
- Kleppner, Paul, et al.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lectoral Systems (1983), applies party systems model
- Mayer, George H. The Republican Party, 1854-1966. 2d ed. (1967)
- Rutland, Robert Allen. The Republicans: From Lincoln to Bush (1996)
- Schlesinger, Arthur Meier, Jr. ed. History of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1789-2000 (various multivolume editions, latest is 2001).
- Shafer, Byron E. and Anthony J. Badger, eds. Contesting Democracy: Substance and Structure in American Political History, 1775-2000 (2001), long essays by specialists on each time period:
- includes: "'To One or Another of These Parties Every Man Belongs;": 1820-1865 by Joel H. Silbe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Party Period: 1835-1885" by Michael F. Hol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1865-1910" by Peter H. Argersinger; "Democracy, Republicanism, and Efficiency: 1885-1930" by Richard Jensen; "The Limits of Federal Power and Social Policy: 1910-1955" by Anthony J. Badger; "The Rise of Rights and Rights Consciousness: 1930-1980" by James T. Patterson; and "Economic Growth, Issue Evolution, and Divided Government: 1955-2000" by Byron E. Shafer
- Schlesinger, Arthur Meier, Jr. ed. History of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1789-2000 (various multivolume editions, latest is 2001). Essays on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ion are reprinted in Schlesinger, The Coming to Power: Critical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1972)
- Barone, Michael, and Grant Ujifusa, The Almanac of American Politics 2006: The Senators, the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Governors: Their Records and Election Results, Their States and Districts (2005).
- Aistrup, Joseph A. The Southern Strategy Revisited: Republican Top-Down Advancement in the South (1996)
- Black, Earl and Merle Black. The Rise of Southern Republicans (2002)
- Crane, Michael. The Political Junkie Handbook: The Definitive Reference Books on Politics (2004) covers all the major issues explaining the parties' positions
- Ehrman, John, The Eighties: America in the Age of Reagan (2005)
- Frank, Thomas. 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 How Conservatives Won the Heart of America (2005)
- Frum, David. What's Right: The New Conservative Majority and the Remaking of America (1996)
- Judis, John B. and Ruy Teixeira. The Emerging Democratic Majority (2004) two Democrats project social trends
- "Movement Interruptus: September 11 Slowed the Democratic Trend That We Predicted, but the Coalition We Foresaw Is Still Taking Shape" The American Prospect Vol 16. Issue: 1. January 2005
- Lamis, Alexander P. ed. Southern Politics in the 1990s (1999)
- Sabato, Larry J.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Slash and Burn Politics of the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05)
- Sabato, Larry J. and Bruce Larson. The Party's Just Begun: Shaping Political Parties for America's Future (2001) textbook.
- Shafer, Byron and Richard Johnston. The End of Southern Exceptionalism (2006), uses statistical election data & polls to argue GOP growth was primarily a response to economic change
- Shelley II, Mack C. The Permanent Majority: The Conservative Coal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1983)
- Mel Steely. The Gentleman from Georgia: The Biography of Newt Gingrich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6554-671-1.
- Wooldridge, Adrian and John Micklethwait. The Right Nation: Conservative Power in America (2004).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官方
[编辑] 非官方
- Grand Order of Pachyderm Clubs
- 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publican Assemblies
- Republican Main Street Partnership
- 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publican Women
- Republican Liberty Caucus
- Republicans for Choice
- Republican Issues Campaign
- Republican Leadership Coalition
- GOPinion
- Young Republican National Federation
美國的政黨 | |||||||||
---|---|---|---|---|---|---|---|---|---|
主要政黨:
|
|||||||||
第三政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