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试)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1300年来共计状元504人(若包括辽朝18人、金朝15人、大西国(张献忠)1人、太平天国14人,共计552人)。
另外也指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狀元這名稱跟榜眼、探花一樣,其實都是社會上習慣使用的稱呼。在官方正式發放的「金榜」之上,只會稱之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和「一甲第三名」。
中國歷史上很多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很多都是進士出身,卻不見得特別多是狀元。在理論上,狀元應是在殿試中考對策表現最出色的,但事實上很多時都並非如此。宋代以後,定殿試名次的權力在皇帝手上。但定出誰是狀元卻不一定全以考生作答的內容作準則。歷史上經常有因為考生的名字、外貌、籍貫等等因素改變金榜的排名。清朝的皇帝更習慣以試卷的書法定出高下,對策的內容反而成為了其次。(參看以名取人)
如今,人们也喜欢称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在所在的省份取得文科或理科第一的学生为高考状元。香港亦有稱中學會考九科優等或十科優等者為「九優狀元」或「十優狀元」。
[编辑] 中国历代状元统计表
朝代 |
开科次数 |
状元人数 |
备注 |
隋朝 |
|
7
(进士) |
隋代国祚短暂,推行科举圪试取得进士资历格之制度,此为可稽文字资料的隋朝进士。 |
唐朝 |
263 |
148 |
唐开科次数一说 270 |
五代十国 |
47 |
24 |
|
宋朝 |
118 |
118 |
|
辽朝 |
57 |
56 |
|
西夏 |
不详 |
1 |
|
金朝 |
41 |
39 |
|
元朝 |
16 |
32 |
按汉人(南人)、蒙古色目人分列左、右榜,固每科放2名状元 |
明朝 |
90 |
90 |
不含崇祯十五年壬午科恩赐史惇榜 |
大西国 |
1 |
1 |
|
清朝 |
112 |
114 |
|
太平天国 |
不详 |
15 |
|
合计 |
745 |
638 |
|
[编辑] 隋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张损之 |
|
|
|
|
孙伏伽 |
|
|
|
|
侯君素 |
|
|
|
|
杨纂 |
|
|
|
|
房玄龄 |
|
|
|
|
温彦博 |
|
|
|
|
黄凤麟 |
|
|
[编辑] 唐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622年 |
武德五年 |
孙伏伽 |
|
|
|
|
宋守节 |
|
|
|
|
弓嗣初 |
|
|
|
|
郑益 |
|
|
|
|
许且 |
|
|
|
|
吴师道 |
|
|
|
|
陈伯玉 |
|
|
|
|
姚仲豫 |
|
|
|
|
常无名 |
|
|
|
|
李昂 |
|
|
|
|
范崇凯 |
|
|
|
|
王维 |
|
|
|
|
杜绾 |
|
|
|
|
严迪 |
|
|
|
|
李嶷 |
|
|
|
|
虞咸 |
|
|
|
|
王正卿 |
|
|
|
|
徐征 |
|
|
|
|
李琚 |
|
|
|
|
贾至 |
|
|
|
|
崔曙 |
|
|
|
|
王阅 |
|
|
|
|
刘单 |
|
|
|
|
赵岳 |
|
|
|
|
羊袭吉 |
|
|
|
|
杨护 |
|
|
|
|
杨誉 |
|
|
|
|
李巨卿 |
|
|
|
|
杨儇 |
|
|
|
|
杨紘 |
|
|
|
|
常衮 |
|
|
|
|
卢庚 |
|
|
|
|
洪源 |
|
|
|
|
杨栖梧 |
|
|
|
|
萧遘 |
|
|
|
|
齐映 |
|
|
|
|
李博 |
|
|
|
|
王溆 |
|
|
|
|
张式 |
|
|
|
|
杨凭 |
|
|
|
|
丁泽 |
|
|
|
|
黎逢 |
|
|
|
|
杨凝 |
|
|
|
|
王储 |
|
|
|
|
魏弘简 |
|
|
|
|
崔元翰 |
|
|
|
|
薛展 |
|
|
|
|
郑全济 |
|
|
|
|
张正甫 |
|
|
|
|
牛锡庶 |
|
|
|
|
卢顼 |
|
|
|
|
尹枢 |
|
|
|
|
贾稜 |
|
|
|
|
苑论 |
|
|
|
|
陈讽 |
|
|
|
|
李程 |
|
|
|
|
郑巨源 |
|
|
|
|
李随 |
|
|
|
|
封孟绅 |
|
|
|
|
陈权 |
|
|
|
|
班肃 |
|
|
|
|
徐晦 |
|
|
|
|
武翊黄 |
|
|
|
|
王源中 |
|
|
|
|
柳公权 |
|
|
|
|
韦瓘 |
|
|
|
|
李顾行 |
|
|
|
|
李固言 |
|
|
|
|
尹极 |
|
|
|
|
张又新 |
|
|
|
|
郑澥 |
|
|
|
|
独孤樟 |
|
|
|
|
韦谌 |
|
|
|
|
卢储 |
|
|
|
|
白敏中 |
|
|
|
|
郑冠 |
|
|
|
|
李群 |
|
|
|
|
柳璟 |
|
|
|
|
裴俅 |
|
|
|
|
李郃 |
|
|
|
|
韦筹 |
|
|
|
|
宋刓 |
|
|
|
|
杜陟 |
|
|
|
|
李珪 |
|
|
|
|
李余 |
|
|
|
|
陈宽 |
|
|
|
|
郑确 |
|
|
|
|
李肱 |
|
|
|
|
裴思谦 |
|
|
|
|
崔囗 |
|
|
|
|
李从实 |
|
|
|
|
崔岘 |
|
|
|
|
郑颢 |
|
|
|
|
卢肇 |
|
|
|
|
郑言 |
|
|
|
|
易重 |
|
|
|
|
狄慎思 |
|
|
|
|
顾标 |
|
|
|
|
卢深 |
|
|
|
|
于珪 |
|
|
|
|
张温琪 |
|
|
|
|
李郜 |
|
|
|
|
莫宣卿 |
|
|
|
|
于瓖 |
|
|
|
|
颜标 |
|
|
|
|
崔鉶 |
|
|
|
|
李亿 |
|
|
|
|
孔纬 |
|
|
|
|
刘蒙 |
|
|
|
|
裴延鲁 |
|
|
|
|
薛迈 |
|
|
|
|
孙龙光 |
|
|
|
|
韩衮 |
|
|
|
|
郑洪业 |
|
|
|
|
赵峻 |
|
|
|
|
归仁绍 |
|
|
|
|
李筠 |
|
|
|
|
郑昌图 |
|
|
|
|
孔纁 |
|
|
|
|
归仁泽 |
|
|
|
|
许祐孙 |
|
|
|
|
郑合敬 |
|
|
|
|
孔缄 |
|
|
|
|
孙偓 |
|
|
|
|
郑蔼 |
|
|
|
|
崔昭纬 |
|
|
|
|
归黯 |
|
|
|
|
陆扆 |
|
|
|
|
郑贻矩 |
|
|
|
|
李瀚 |
|
|
|
|
杨赞禹 |
|
|
|
|
崔昭矩 |
|
|
|
|
羊绍素 |
|
|
|
|
崔胶 |
|
|
|
|
苏检 |
|
|
|
|
赵观文 |
|
|
|
|
崔谔 |
|
|
|
|
杨赞图 |
|
|
|
|
崔詹 |
|
|
|
|
卢文焕 |
|
|
|
|
裴格 |
|
|
|
|
归佾 |
|
|
|
|
归系 |
|
|
|
|
裴说 |
|
|
|
|
崔液 |
|
|
|
|
李超 |
|
|
|
|
赵蒙 |
|
|
|
|
杨仲昌 |
|
|
[编辑] 五代十国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崔邈 |
|
|
|
|
陈逖 |
|
|
|
|
崔光表 |
|
|
|
|
王彻 |
|
|
|
|
王归璞 |
|
|
|
|
黄仁颖 |
|
|
|
|
郭晙 |
|
|
|
|
王朴 |
|
|
|
|
扈载 |
|
|
|
|
简文会 |
|
|
|
|
梁嵩 |
|
|
|
|
王克贞 |
|
|
|
|
伍乔 |
|
|
|
|
卢华 |
|
|
|
|
寇湘 |
|
|
|
|
王溥 |
|
|
|
|
乐史 |
|
|
|
|
邱旭 |
|
|
|
|
张确 |
|
|
|
|
费黄裳 |
|
|
|
|
王崇古 |
|
|
|
|
卢郢 |
|
|
|
|
杨遂 |
|
|
|
|
邓及 |
|
|
[编辑] 宋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杨砺 |
|
|
|
|
张去华 |
|
|
|
|
马适 |
|
|
|
|
苏德祥 |
|
|
|
|
李景阳 |
|
|
|
|
刘察 |
|
|
|
|
李肃 |
|
|
|
|
刘蒙叟 |
|
|
|
|
柴成务 |
|
|
|
|
安德裕 |
|
|
|
|
张拱 |
|
|
|
|
刘寅 |
|
|
|
|
安守亮 |
|
|
|
|
宋准 |
|
|
|
|
王嗣宗 |
|
|
|
|
吕蒙正 |
|
|
|
|
胡旦 |
|
|
|
|
苏易简 |
|
|
|
|
王世则 |
|
|
|
|
梁颢 |
|
|
|
|
程宿 |
|
|
|
|
陈尧叟 |
|
|
|
|
孙何 |
|
|
|
|
孙仅 |
|
|
|
|
孙暨 |
|
|
|
|
陈尧咨 |
|
|
|
|
王曾 |
|
|
|
|
李迪 |
|
|
|
|
姚晔 |
|
|
|
|
梁固 |
|
|
|
|
张师德 |
|
|
|
|
徐奭 |
|
|
|
|
张观 |
|
|
|
|
蔡齐 |
|
|
|
|
王整 |
|
|
|
|
宋庠 |
|
|
|
|
王尧臣 |
|
|
|
|
王拱辰 |
|
|
|
|
张唐卿 |
|
|
|
|
吕溱 |
|
|
|
|
杨寊 |
|
|
|
|
贾黯 |
|
|
|
|
冯京 |
|
|
|
|
郑獬 |
|
|
|
|
章衡 |
|
|
|
|
刘辉 |
|
|
|
|
王俊民 |
|
|
|
|
许将 |
|
|
|
|
彭汝砺 |
|
|
|
|
许安世 |
|
|
|
|
叶祖洽 |
|
|
|
|
余中 |
|
|
|
|
徐铎 |
|
|
|
|
时彦 |
|
|
|
|
黄裳 |
|
|
|
|
焦蹈 |
|
|
|
|
李常宁 |
|
|
|
|
马涓 |
|
|
|
|
毕渐 |
|
|
|
|
何昌言 |
|
|
|
|
李釜 |
|
|
|
|
霍端友 |
|
|
|
|
蔡薿 |
|
|
|
|
贾安宅 |
|
|
|
|
莫俦 |
|
|
|
|
何栗 |
|
|
|
|
王昂 |
|
|
|
|
何焕 |
|
|
|
|
沈晦 |
|
|
|
|
李易 |
|
|
|
|
张九成 |
|
|
|
|
汪应辰 |
|
|
|
|
黄公度 |
|
|
|
|
陈诚之 |
|
|
|
|
刘章 |
|
|
|
|
王佐 |
|
|
|
|
赵逵 |
|
|
|
|
张孝祥 |
|
|
|
|
王十朋 |
|
|
|
|
梁克家 |
|
|
|
|
木待问 |
|
|
|
|
萧国梁 |
|
|
|
|
郑侨 |
|
|
|
|
黄定 |
|
|
|
|
詹骙 |
|
|
|
|
姚颖 |
|
|
|
|
黄由 |
|
|
|
|
卫泾 |
|
|
|
|
王容 |
|
|
|
|
余复 |
|
|
|
|
陈亮 |
|
|
|
|
邹从龙 |
|
|
|
|
曾从龙 |
|
|
|
|
傅行简 |
|
|
|
|
毛自知 |
|
|
|
|
郑性之 |
|
|
|
|
赵建夫 |
|
|
|
|
袁甫 |
|
|
|
|
吴潜 |
|
|
|
|
刘渭 |
|
|
|
|
蒋重珍 |
|
|
|
|
王会龙 |
|
|
|
|
黄朴 |
|
|
|
|
徐元杰 |
|
|
|
|
吴叔告 |
|
|
|
|
周坦 |
|
|
|
|
徐俨夫 |
|
|
|
|
留梦炎 |
|
|
|
|
张渊微 |
|
|
|
|
方逢辰 |
|
|
|
|
姚勉 |
|
|
|
|
文天祥 |
|
|
|
|
周震炎 |
|
|
|
|
方山京 |
|
|
|
|
阮登炳 |
|
|
|
|
陈文龙 |
|
|
|
|
张镇孙 |
|
|
|
|
王龙泽 |
|
|
[编辑] 辽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高举 |
|
|
|
|
高正 |
|
|
|
|
郑云从 |
|
|
|
|
石用中 |
|
|
|
|
王熙载 |
|
|
|
|
吕德懋 |
|
|
|
|
王用极 |
|
|
|
|
张俭 |
|
|
|
|
陈鼎 |
|
|
|
|
杨又玄 |
|
|
|
|
初锡 |
|
|
|
|
南承保 |
|
|
|
|
邢祥 |
|
|
|
|
李可封 |
|
|
|
|
杨佶 |
|
|
|
|
史克忠 |
|
|
|
|
刘二宜 |
|
|
|
|
高承颜 |
|
|
|
|
史简 |
|
|
|
|
鲜于茂昭 |
|
|
|
|
张用行 |
|
|
|
|
孙杰 |
|
|
|
|
张克恭 |
|
|
|
|
张仲举 |
|
|
|
|
张渐 |
|
|
|
|
李炯 |
|
|
|
|
张昱 |
|
|
|
|
张宥 |
|
|
|
|
张仁纪 |
|
|
|
|
刘贞 |
|
|
|
|
刘师贞 |
|
|
|
|
冯立 |
|
|
|
|
邢彭年 |
|
|
|
|
王寔 |
|
|
|
|
王棠 |
|
|
|
|
张孝杰 |
|
|
|
|
梁援 |
|
|
|
|
王鼎 |
|
|
|
|
张臻 |
|
|
|
|
赵廷睦 |
|
|
|
|
刘霄 |
|
|
|
|
刘瓘 |
|
|
|
|
李君裕 |
|
|
|
|
张毂 |
|
|
|
|
文充 |
|
|
|
|
冠尊文 |
|
|
|
|
陈衡甫 |
|
|
|
|
康秉俭 |
|
|
|
|
马恭回 |
|
|
|
|
李石 |
|
|
|
|
刘祯 |
|
|
|
|
韩昉 |
|
|
|
|
王翚 |
|
|
|
|
李宝信 |
|
|
|
|
李球 |
|
|
|
|
边贯道 |
|
|
[编辑] 西夏
[编辑] 金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刘伪 |
|
|
|
|
许必 |
|
|
|
|
胡砺 |
|
|
|
|
赵洞 |
|
|
|
|
石琚 |
|
|
|
|
吕忠翰 |
|
|
|
|
杨建中 |
|
|
|
|
王彦潜 |
|
|
|
|
常大荣 |
|
|
|
|
郑子聃 |
|
|
|
|
任忠杰 |
|
|
|
|
孟宗献 |
|
|
|
|
徒单镒 |
|
|
|
|
张行简 |
|
|
|
|
王泽 |
|
|
|
|
孙用康 |
|
|
|
|
杨云翼 |
|
|
|
|
张檝 |
|
|
|
|
纳兰胡鲁剌 |
|
|
|
|
李俊民 |
|
|
|
|
李演 |
|
|
|
|
张本 |
|
|
|
|
李献能 |
|
|
|
|
斡勒业德 |
|
|
|
|
富珠哩察罕 |
|
|
|
|
王鄂 |
|
|
|
|
卢亚 |
|
|
|
|
李塘 |
|
|
|
|
赵承元 |
|
|
|
|
郑时昌 |
|
|
|
|
武明甫 |
|
|
|
|
赵安时 |
|
|
|
|
赵安荣 |
|
|
|
|
刘海 |
|
|
|
|
李安 |
|
|
|
|
张继祖 |
|
|
|
|
刘文龙 |
|
|
|
|
元堪 |
|
|
|
|
刘仲渊 |
|
|
[编辑] 元朝的状元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护都答儿 |
|
|
|
|
张起岩 |
|
|
|
|
忽都达儿 |
|
|
|
|
霍希贤 |
|
|
|
|
泰不华 |
|
|
|
|
宋本 |
|
|
|
|
捌剌 |
|
|
|
|
张益 |
|
|
|
|
阿察赤 |
|
|
|
|
李黼 |
|
|
|
|
笃列图 |
|
|
|
|
王文烨 |
|
|
|
|
同同 |
|
|
|
|
李齐 |
|
|
|
|
拜住 |
|
|
|
|
陈祖仁 |
|
|
|
|
普颜不花 |
|
|
|
|
张士坚 |
|
|
|
|
阿鲁辉帖木儿 |
|
|
|
|
王宗哲 |
|
|
|
|
朶烈图 |
|
|
|
|
文允中 |
|
|
|
|
薛朝晤 |
|
|
|
|
牛继志 |
|
|
|
|
侻征 |
|
|
|
|
王宗嗣 |
|
|
|
|
买住 |
|
|
|
|
魏元礼 |
|
|
|
|
宝宝 |
|
|
|
|
杨輗 |
|
|
|
|
赫德溥化 |
|
|
|
|
张栋 |
|
|
[编辑] 明朝的状元
[编辑] 大西国的状元
[编辑] 清朝的状元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
[编辑] 太平天国
西曆 |
中曆 |
姓名 |
生亡年 |
籍貫 |
|
|
武立勋 |
|
|
|
|
傅善祥 |
|
|
|
|
杨朝福 |
|
|
|
|
吴容宽 |
|
|
|
|
刘闼忠 |
|
|
|
|
朱世杰 |
|
|
|
|
乔彦才 |
|
|
|
|
叶春元 |
|
|
|
|
刘盛培 |
|
|
|
|
范朴园 |
|
|
|
|
沈抡元 |
|
|
|
|
吴镇坤 |
|
|
|
|
汪顺祥 |
|
|
|
|
陆培英 |
|
|
|
|
徐首长 |
|
|
[编辑] 以名取人
- 明洪武十八年殿試前,朱元璋夢見宮中有一巨釘。閱卷時發現有貢士名為「丁顯」,正應夢境,於是授以狀元。
- 明永樂二十二年殿試,原定狀元為孫日恭。明成祖以「日恭」併在一起為暴,不吉;點另一貢士「邢寬」為狀元,取意「刑寬」。
- 清同治戊辰科殿試,原定狀元為江蘇人王國均。因王國均與「亡國君」同音,不吉,反被貶至三甲。
- 清光绪三十一年最後一次殿試,原定第一名是廣東人朱汝珍。傳說慈禧因為廣東人特愛造反(太平天國洪秀全、戊戌政變康有為及梁啟超、革命黨人孫中山皆廣東人), 加上慈禧對與珍妃同名的「珍」字不悅;而又適逢大旱,「春霖」、「肃宁」都是好意頭的字,於是以直隸肃宁人刘春霖為狀元,朱汝珍只得榜眼。
[编辑] 軼聞
- 清咸丰六年,翁同龢與孫毓汶競爭做狀元。傳說兩家本來友好,孫父在殿試前一晚宴請翁同龢,之後留翁住宿一宵。翁睡覺時門外竟然炮竹大作,持續至天亮。翌日殿試,翁同龢全靠人參提神,最後仍然取得狀元,孫毓汶只得榜眼。
[编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