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語 (Min) | ||
---|---|---|
通行区: | 中国大陆福建省除闽西及闽西北外的绝大部分地区;浙江、广东、海南的部分地区,其它省份的个别地区,台湾、香港、东南亚,以及其它华人地区 | |
总使用人数: | ||
语系: | 漢藏語系 漢語 閩語 (Min) |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zh | |
ISO 639-2: | chi (B) | zho (T) |
ISO/DIS 639-3: | 分别有: nan 閩南語 cdo 閩東話 mnp 閩北話 czo 閩中話 cpx 莆仙話 |
|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
閩語,又称闽方言,分布于福建、台湾兩地大部分地区,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些許地區,属汉藏语系的汉语,保存許多古漢語的特色,同時也有不少古閩越語的遺留。1955年在方言分区时把闽语分为闽南、闽北两区,1963年则合而为一,下分闽南、闽东、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区。
闽语北起浙南,沿海南下经福建省、广东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又跨海至海南、台湾,复因移民关,东南亚地區華人也多操闽语,尤以閩南語(含潮汕話)為大多數。東南亞華人所稱福建話即是指閩南語當中的閩台片。
因其内部複雜,只有大面积的调查,搜集大量语料,才能更好说明闽语的特点,提出分区的依据以及研究其历史演变和迁徙。
闽语内部分歧巨大,不少地方不能相互通话。通常分作五片:
[编辑] 特色
閩語雖然內部差異性大,主要表現在音韻方面,卻仍有不少彼此相通之處,例如詞彙的使用就頗為一致。
不同分支的共同特色為:大多擁有大量的文白異讀、頻繁的連音變調,並且皆缺乏唇齒咬合發聲的唇齒音 f,此類字白讀多讀為雙唇音(重唇);多將中古的知組(知、徹、澄)讀為端組(端、透、定)。
閩音的這些特性,體現了漢語古無輕唇音以及古無舌上音等諸多特點。
[编辑] 差異
閩中、北山區,向來有十里不同音的說法,有的甚至僅相隔一山便無法對談。通常越往沿海地區移動,隨著交通的便利,口語的互通程度就越高,當中又以閩南語的內部一致性較為高。
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廈門,和台灣、東南亞的閩南語可以彼此溝通順利,和粵東的潮汕話(為閩南語分支)也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並且使用人口眾多加上分布廣泛,也成為最具有影響力的一支閩語。
此外,閩東話在福州一帶的一致性也頗高,但與閩南語無法互相溝通。
汉语 | |||
官方语言: | 标准汉语(中国大陆、台湾)| 标准粤语(香港、澳门,准官方) | ||
书面语: | 白话文 | 文言文 | 方言文 | 書寫系統: | 中文(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拼讀系統: | 汉语拼读系统列表(汉语拼音 | 通用拼音 等) | ||
汉语方言 | |||
官话 | 晋语 | 湘语 | 吴语 | 徽语 | 赣语 | 客家话 | 粤语 | 平话 | 闽语 | |||
其它: | 粤北土话 | 湘南土话 | 瓦乡话 |儋州话 | 汉语方言列表 | |
官话: | 东北 | 北京 | 胶辽 | 冀鲁 | 中原 | 兰银 | 江淮 | 西南 | ||
闽语: | 闽南 | 闽东 | 闽北 | 闽中 | 莆仙 | 邵将 | 琼文 斜体 代表有争议 | ||
汉语语言学 | |||
语音 | 语法 | 词汇 | 古汉语 | 汉语史 | |||
传统语文学:音韵(上古音系 | 中古音系 | 近古音系)| 文字 | 训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