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前时代 | ||||
全新世 | 铁器时代 | 原始史时期 | ||
青铜时代晚期 | ||||
青铜时代中期 | ||||
青铜时代初期 | ||||
青铜时代 | ||||
红铜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史前史 | |||
中石器时代 | ||||
更新世 | 旧石器时代晚期 | |||
旧石器时代中期 | ||||
旧石器时代初期 | ||||
旧石器时代 | ||||
石器时代 |
石器時代指人們以石頭作為工具使用的時代,這時因為科技不發達,人們只可以石頭製造簡單的工具。 而隨著時代的推進,人們對石器的研製也在不斷改進。而在時代劃分上,石器時代大致可分為三個時代 - 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石器由各种不同的石头做成。例如,燧石和角岩被削尖(或切成薄片)用来作为切东西的工具或武器,而玄武岩和沙岩则被用来制成石制磨具,比如手摇磨。木材、骨、贝壳、鹿角和其他的材料也被广泛地使用。在石器时代的后期,粘土等材质也被利用来制成陶器。一系列的冶金技术的革新则被用来描绘后来的年代(Chalcolithic),黄铜时代(Copper Age)、青铜时代(Bronze Age)和铁器时代(Iron Age)。
石器时代包含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第一次科技的大范围传播,以及人类从东非萨瓦纳地区(savannas)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随着农业、畜牧以及冶铜技术的发展,石器时代结束了。这段时期被称作史前时期,因为人类还没有开始书写传统意义上的历史。
“石器时代”的称呼被考古学家用来表示冶金时代以前的漫长时期,在这段时期中种石制工具的使用远比用其它(更软的)材料所制的工具来的多。在John Lubbock 1865所著的经典书籍《史前时代》(Pre-historic Times)中,石器时代是他的三代法(three-age system)中的第一级,它又被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Palaeolithic, Mesolithic and Neolithic periods)。 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时代的更替彼此间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甚至在冶金时代中人类仍不断地向新的地区扩张,因此当被提及到时,并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石器时代”
目录 |
[编辑] 对石器时代的考古学研究
石器时代的时间范围是含混不清且饱受争议的,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可以提出一个笼统的全人类的“石器时代”的年代。有些种族由于从未发展出一种冶金科技,在遇到科技更发达的种族之前一直保持在“石器时代”之中。然而,一般地说,石器时代被认为是从大约300万年以前,当第一件人造的工具在非洲出现开始的。大多数南方猿人(australopithecines)很可能并不使用石器(尽管石器可能是傍人“罗百氏”(Paranthropus robustus)所发明的)但对他们的遗迹的研究仍表明情况与那些考古专家的报告相吻合。
石制品非常普遍,通常情况下也是至今仅存的遗留物,因此对石器的研究是借以研究当时情况一种主要的且专门化的形式。这涉及到对石器的测量以决定它们所包含的象征学意义、功用和制造技术。这通常还会牵扯到对石器的原材料的还原,以分析石器确切的制造过程。这也可以通过试制工具复制品的方法利用实验考古学加以检验。右图为原始人类制造的打火石。
[编辑] 舊石器時代
- 主條目:旧石器时代
舊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階段,是石器時代的早期階段。一般認為這段時期在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前。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時期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
大约在上新世(Pliocene epoch)末期的非洲,一支被称为能人(Homo habilis)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制作出了已知最早的石制工具。这些非常简单的工具就是我们所知的石器(choppers)。能人被认为是掌握了奥杜韦文化(Homo habilis)时期利用薄岩片和石芯(stone flakes and cores)的制造工艺。这种石制工业由它的产生地坦桑尼亚的欧肚白大峡谷(Oldupai Gorge in Tanzania)加以命名。这些人类很可能并不打猎,而是以食用腐肉(scavenged meat)和野生植物为生。大约在150万年前,一支进化程度更高的人种,直立人( Homo erectus)出现了。直立人学会了掌握火和制造更复杂的石器的技巧,同时活动范围由非洲扩张到的亚洲,如中国的周口店人。在欧洲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是100万年前被使用的一种更先进的手斧。
這個時期的人們主要是製造簡單的工具以作打獵和採集的用途,以中國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為例,據考究,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子來充飢。他們主要居住於山洞中,而在考古時,從其洞穴中發現木炭、灰燼、橈燒石、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術,並會砍取樹木作燃料。
總體來說,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中期出現了骨器,晚期已經能製造簡單的組合工具,而且開始形成了母系氏族。
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基本上都處於這一時期。
[编辑] 中石器時代
- 主條目:中石器时代
在大約二萬年前,最後的冰河時期漸漸過去。人類亦開始改變其生活習慣。因為自然氣候變暖,使採集和漁獵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而為了在新的環境中能生存下去,新的發明、創造繼續出現,而且比舊石器時代時更多。這就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也就是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的特色是用燧石組合成的小型工具。在某些地區可以找到捕魚工具、石斧(adze)、以及像獨木舟和槳這些木製物品。
這個時代的遺跡並不多,通常都侷限在貝塚。在世界上的森林地區,可以看到森林地開始被開發的跡象。森林地的急遽開墾是新石器時代的事情,因為農業而需要更多土地空間的關係。
而隨著農業的出現,中石器時代的人們開始改變其生活,並進入新石器時代。
[编辑] 新石器時代
- 主條目: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這個時期,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將植物的果實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
在中國,這個時代出現了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和細石器文化等文明。
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發明了農業和畜牧業,開始了定居生活。
在新石器時代完結後,人類開始進入銅器時代。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 舊石器時代初期
- 舊石器時代中期
- 舊石器時代晚期
- Manfred Baur, Gudrun Ziegler: Die Odyssee des Menschen. Ullstein, Berlin 2001. ISBN 355007168X (德文)
- Marion Benz, Christian Maise: Archäologie. Theiss, Stuttgart 2006. ISBN 3806219664 (德文)
- Johannes Bergemann: Orientierung Archäologie. Rowohlt, Reinbek 2000. ISBN 349955612X (德文)
- Reinhard Bernbeck: Theorien in der Archäologie. UTB, Stuttgart 1997. ISBN 382521964X (德文)
- Manfred K.H. Eggert: Prähistorische Archäologie. Konzepte und Methoden. UTB, Stuttgart 2005. ISBN 3825220923 (德文)
- Uta von Freeden, Siegmar von Schnurbein: Spuren der Jahrtausende. Theiss, Stuttgart 2002. ISBN 3806213372 (德文)
- Egon Gersbach: Ausgrabung heute. Theiss, Stuttgart 1998. ISBN 3806213798 (德文)
- Andrea Gorys, Christel Gorys: Wörterbuch Archäologie. Marixverlag, Wiesbaden 2004. ISBN 3937715290 (德文)
- Winfried Henke, Hartmut Rothe: Menschwerdung. Fischer, Frankfurt 2003. ISBN 3596155541 (德文)
- Winfried Henke, Hartmut Rothe: Stammesgeschichte des Menschen. Springer, Berlin 1998. ISBN 3540648313 (德文)
- Donald C. Johanson, Edgar Blake, David Brill: Lucy und ihre Kinder. 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Stuttgart 2000. ISBN 3827410495 (德文)
- Richard E. Leakey: Die ersten Spuren. Goldmann, München 1999. ISBN 3442150310 (德文)
- Ina Mahlstedt: Die religiöse Welt der Jungsteinzeit. Theiss, Stuttgart 2004. ISBN 3806218390 (德文)
- Harald Meller: Der geschmiedete Himmel. Theiss, Stuttgart 2004. ISBN 3806219079 (德文)
- Hansjürgen Müller-Beck: Die Steinzeit. Beck, München 2004. ISBN 3406477194 (德文)
- Manfred Nawroth, Rüdiger von Schnurbein, Rainer-Maria Weiss: Menschen, Zeiten, Räume - Archäologie in Deutschland. Theiss, Stuttgart 2002. ISBN 3806217521 (德文)
- Steve Olson: Herkunft und Geschichte des Menschen. Berlin Verlag, Berlin 2003. ISBN 3827005000 (德文)
- Ernst Probst: Deutschland in der Steinzeit. C. Bertelsmann, München 1991. ISBN 3-570-02669-8 (德文)
- Colin Renfrew, Paul Bahn: Archaeology -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Thames & Hudson, London 1991, 52005. ISBN 0500284415 (英文)
- Ralf W. Schmitz, Jürgen Thissen: Neandertal. 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Stuttgart 2002. ISBN 3827413451 (德文)
- Friedemann Schrenk: Die Frühzeit des Menschen. Beck, München 2003. ISBN 3406480306 (德文)
- Friedemann Schrenk, Timothy G. Brommage: Adams Eltern. Expeditionen in die Welt der Frühmenschen. Beck, München 2002. ISBN 3406486150 (德文)
- Klaus-Dieter Linsmeier, Dieter Beste: Die Evolution des Menschen. 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 Dossiers. 2 Bde. Spektrum-der-Wiss.-Verl.-Ges., Heidelberg 2000, 2004. ISBN 3-936278-65-2, ISBN 3-936278-56-3 (德文)
- Spencer Wells: Die Wege der Menschheit. Fischer, Frankfurt 2003. ISBN 3100894308 (德文)
- Gerd-Christian Weniger: Projekt Menschwerdung. 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Heidelberg 2003. ISBN 3827414253 (德文)
考古學時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