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號戰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門}- -{ながと}- |
|
---|---|
艦種 | 戰艦 |
艦級 | 長門型(1號艦) |
生涯 | |
製造 | 廣島縣吳市吳海軍工廠 |
動工 | 1917年8月28日 |
下水 | 1919年11月9日 |
服役 | 1920年11月15日 |
退役 | NIL |
結局 | 1946年7月核試中沉沒 |
除籍 | 1945年9月15日 |
主要設定 | |
基準排水量 | 39,120噸 |
滿載排水量 | 42,850噸 |
長度 | 224.94米 |
闊度 | 34.59米 |
吃水 | 9.5米 |
極速 | 25.3節 |
引擎種類 | 蒸氣渦輪引擎(4軸) |
引擎出力 | 82,000匹 |
續航距離 | 5,500浬(16節) |
乘員 | 1,368人 |
裝甲 | 13,000吨 |
艦載機 | 3架 |
裝備 | 新造 4座41厘米联装主炮、 20座14厘米艦炮、 4座7.6厘米高射炮、 8座53厘米魚雷發射管 改裝後 4座41厘米联装主炮、 18座14厘米艦炮、 4座12.7厘米联装高射炮、 10座25毫米联装高射炮 |
長門(-{ながと}-)名字的由來是舊長門國,是日本海軍的戰艦,-{zh-hk:長門型戰艦; zh-tw:長門級戰艦; zh-cn:长门级战列舰}-的1號艦。竣工後為當時世界最大口径的41厘米(因當時日本採用國際公制口徑,剛好是41cm)主砲及擁有高速高機動力的戰艦。在太平洋戰爭開戰時是聯合艦隊的旗艦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將的坐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艦大和在建造期间与戰時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在戰時及戰後初期長門和陸奥仍然是當時日本国民熟知的代表日本海軍的戰艦。
在太平洋戰爭中,長門號戰艦与大和和武藏同是作為最后决战的主力艦均被谨慎使用。到战争结束時是日本唯一倖存的戰艦。
目录 |
[编辑] 歴史
[编辑] 和平時期至二戰前夕
[编辑] 建造
長門號戰艦于1916年完成初始设计,并选定“长门”为舰名。日德兰海战后根据海战的经验,由平賀讓博士(后晋升至技術中將)主持修改設計方案。於1917年8月28日在廣島縣的吳海軍工廠動工,並於1919年11月9日下水、1920年11月25日完工交艦。建造費用為當時價格4390萬日圓以上。是八八艦隊計畫的第一號艦。由於華盛頓裁軍條約禁止了搭載41釐米(16吋)主砲戰艦的建造,長門與其姊妹艦陸奧、英國的兩艘納爾遜級、美國的三艘科罗拉多级為當時擁有最大口径火砲的战舰,在海军假日时代被並稱為七大戰艦(Big Seven)。长门服役后,发现前桅楼上面的建筑阻挡了气流,并且中部建筑稀少气流速度快形成气流下沉,形成了一个空气稀薄的区域,前部烟囱离前桅楼较近,排出的烟尘与热气,被吸向桅楼上面的指挥所,那里值勤的官兵苦不堪言。其後虽然临时在烟囱上加装排烟罩但效果不佳,因此在1924年将长门的前烟囱改为向后弯曲的形状完全解决了排烟倒灌问题。长门的屈曲状烟囱成为日本国民熟知的特征。
[编辑] 遠航香港
1928年4月9日,以長門為首,並與戰艦陸奧、扶桑、輕巡洋艦天龍及16隻驅逐艦组成的日本艦隊遠航英國皇家海軍远东舰队基地香港,由加藤寛治大將指揮,而長門艦長是松下薫大佐。艦隊到達香港水域後從維多利亞港東邊鲤鱼门航道入港,其目的是作親善訪問。其間曾開放給香港市民上艦參觀,而各艦部份乘員由英軍作嚮導,到香港市內(如灣仔)及其他地方觀光。長門及其艦隊在香港共逗留五日,在4月14日離開。
[编辑] 改造長門
長門在1934年至193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改装塔式桅樓(艦橋)。廢除屈曲的煙囪,並以一支巨大的煙囪代替原來兩支,煙囪遠離桅樓(艦橋)。更換了新式专烧重油鍋爐。追加裝甲,增加防鱼雷突出隔舱,減少副炮以及增設對空機槍,并取消所有魚雷發射管。另外,加裝一座飛機彈射器及配備三架偵察機。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終戰
[编辑] 太平洋戰爭初期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長門作為聯合艦隊的旗艦,與姊妹艦陸奧共同編成第一戰隊。1941年12月2日,由長門號上發出了「登新高山1208」的暗號電文,向出航的机动部队下达了攻擊珍珠港的命令。
1942年2月12日,山本大將把大將旗移至大和,大和成為新的聯合艦隊旗艦。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中,長門雖然被編入第一戰隊參與戰事,但是並沒有進行戰鬥,戰鬥結束後收容了加賀(赤城?)的生存者返國。
1943年於加罗林群岛的特鲁克島基地,在1944年2月從特鲁克島撤退後改為停留在林加錨地基地。1944年6月參加阿號(A-Go)作戰,在19日的菲律賓海海戰(马里亚纳海战)中受到空襲,但損傷輕微。
[编辑] 捷一號作戰
1944年10月參加捷一號作戰,於10月24日錫布延海海戰中,於14:16被航空母艦富蘭克林(USS Franklin CV-13)及卡伯特(USS Cabot, CVL-28)的攻撃機的2枚炸彈擊中。一發破壞了多座機槍和第一锅炉舱送风机,令其被迫熄火25分鐘只能以三軸运转。另一發則破壞了無線电室及餐廳附近。令52名乘員死亡、106名負傷。
10月25日萨马岛海战中,06:01向美軍航空母艦圣洛(USS St. Lo, CVE-63)進行砲擊未取得战果。06:54美軍驅逐艦赫爾曼(USS Heermann, DD-532)向榛名發射魚雷,該魚雷偏離榛名而航向大和與長門,大和兩舷被魚雷夾著且限制著迴避空間(不幸的是魚雷和大和的航速相同),迫使兩艦向北回避航行約16公里。長門的主砲及副砲繼續向美軍航空母艦進行砲撃。09:20栗田中將命令中止砲撃並航向北方。10:20再次命令南進,但艦隊遭到愈趨激烈的攻撃,在12:36再次下達撤退的命令。長門於12:43被2枚炸彈擊中但損傷輕微。10月26日撤退後,聯合艦隊仍受到美軍激烈的空襲。長門被大黃蜂(USS Hornet, CV-12)的艦載機4枚炸彈擊中,38名乘員陣亡及105名負傷。長門在該日共發射了99發主砲彈及653發副砲彈。
[编辑] 太平洋戰爭的尾聲
1944年11月25日,長門回到神奈川縣横須賀港,燃料、物資均不足,難以再次作遠程航行。1945年2月受命執行沿岸防御任務,6月1日艦種變更為横须贺镇守府警備艦,其對空裝備搬上陸地。1945年7月18日長門被航空母艦愛塞克斯(USS Essex, CV-9)、伦道夫(USS Randolph CV-15)、香格里拉(USS Shangri-la CV-38)及貝勞伍德(USS Beleau Wood, CVL-24)的艦載機攻撃,並被3枚炸彈命中,艦橋遭破壊,艦長大塚幹少將戰死,繼任艦長是杉野修一大佐(旅順港閉塞作戰戰死的“肉弹勇士”杉野孫七兵曹長之子)。
[编辑] 大戰之後
[编辑] 戰艦長門的最後階段
日軍無條件投降後,1945年8月30日長門被美軍接收。1946年3月18日前往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島,成為十字路口行動(美軍的原子弹爆炸试验)的靶艦,艦長是W・J・惠普爾上校。隨行乘載180名美國海軍士兵。移動途中為進行小修理停留於恩內威塔克環礁。
1946年7月1日進行的第一次實驗(ABLE、空爆/引爆點位於預定地點上空)中,以戰艦內華達號為中心,長門配置於距離預定引爆點400米處。原子弹於長門西方600米上方引爆,與預定引爆點距離約1.5公里(1,640碼)。當時長門幾乎無損(只有面向引爆點的装甲表面溶解而對航行不構成問題)。與長門同時作為實驗靶艦的酒匂於次日沉没。
7月24日的第二次實驗(BAKER、水中引爆)中,長門距離原子弹引爆點約900-1000米的位置,造成右舷約5度的傾斜。即使如此,直到7月29日早晨,進行原爆實驗的人員往長門所在海面看去,長門仍於海上漂浮。至7月29日夜間,長門在無人察覺之下安静地翻轉沉没。
現在長門的沉没處成為潜水爱好者的地點,是寶貴的觀光資源。雖然在沉沒狀態,但大7之中仍然以完整形式存在的只有長門。
[编辑] 小故事
- 在「-{開運!なんでも鑑定団}-」展出的長門軍艦旗,石坂浩二以評價額1000萬日圓購入,其後贈送給呉市海事歴史科学館。
[编辑] 歷代艦長
- 飯田延太郎(大佐):1920年3月2日~
- 樺山可也(大佐):1921年12月1日~
- 高橋節雄(大佐):1922年11月10日~
- 左近司政三(大佐):1923年12月1日~
- 中島晉(大佐):1924年12月1日~
- 長谷川清(大佐):1926年12月1日~
- 松下薫(大佐):1927年12月1日~
- 井上繼松(大佐):1928年12月10日~
- 濱田吉治朗(大佐):1929年11月30日~
- 中村龜三郎(大佐):1930年12月1日~
- 原敬太郎(大佐):1931年10月10日~
- 杉坂悌二郎(大佐):1931年12月1日~
- 齋藤二朗(大佐):1935年7月15日~
- 福留繁(大佐):1938年12月15日~
- 大西新藏(大佐):1940年10月15日~
- 矢野英雄(大佐):1941年8月11日~
- 久宗米次郎(大佐):1942年11月10日~
- 早川幹夫(大佐):1943年8月2日~
- 兄部勇次(大佐):1943年12月15日~
- 澀谷清見(大佐):1944年12月15日~
- 大塚幹(少將):1945年4月27日~
- 杉野修一(大佐):1945年7月24日~
- W.J.惠普爾(上校):1946年3月18日~
[编辑] 同型艦
- 陸奥
[编辑] 關連項目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參考書籍
- -{軍艦長門の生涯}- (阿川弘之著 新潮文庫 上・中・下巻) ISBN 4101110077(上巻)
- 軍艦長門(正體中文版) (阿川弘之著 麥田出版 一・二・三冊) ISBN 9577084842(第一冊)
- 這個作品與「-{海軍めし炊き物語}-」作為原作,於1983年1月2日,東京電視台的新春12點戲劇「-{海にかける虹 山本五十六と日本海軍}-」放映,而劇中主角人物山本五十六由古谷一行飾演。
[编辑] 報紙
- China Overland Trade Report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大日本帝國海軍戰艦 |
從創設到日俄戰爭終結 |
富士型:富士 | 八島 敷島型:敷島 | 朝日 | 初瀬 | 三笠 |
日俄戰爭後的弩級戰艦 |
香取型:香取 | 鹿島 薩摩型:薩摩 | 安藝 鞍馬型:鞍馬 | 伊吹 |
建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間的弩級戰艦 |
河内型:河内 | 攝津 金剛型:金剛 | 比叡 | 榛名 | 霧島 扶桑型:扶桑 | 山城 伊勢型:伊勢 | 日向 |
八八艦隊計畫 |
長門型:長門 | 陸奥 加賀型:加賀 | 土佐 天城型:天城 | 赤城 | 愛宕 | 高雄 紀伊型戰艦:紀伊 | 尾張 | (駿河) | (近江) 十三號型巡洋戰艦:十三號艦 | 十四號艦 | 十五號艦 | 十六號艦 |
太平洋戰爭 |
大和型:大和 | 武藏 | 信濃 |
日本保有的他國戰艦(戰利艦) |
甲午戰爭戰利艦:鎮遠 日俄戰爭戰利艦:石見 | 肥前 | 丹後 | 壹岐 | 周防 | 相模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利艦:T・賴斯 | 拿騷 | 歐登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