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平天國最早期諸王 | ||
---|---|---|
北王 韋昌輝 |
||
西王 蕭朝貴 |
天王 洪秀全 |
東王 楊秀清 |
南王 馮雲山 |
||
翼王:石達開 |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洪仁坤、洪火秀,客家人,清嘉庆十八年生于广东花县(今花都區)福源水村,后來移居到官禄土布村。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國在他死後不久滅亡。
目录 |
[编辑] 早年
洪秀全家中是耕读世家,从小聪明自负,但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病中产生了一些幻觉,称梦中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這时洪秀全受到了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影响,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雖然未曾讀過《聖經》,洪秀全卻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尊耶和华为天父,基督为天兄,不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跟主流的基督教在教義上相差甚大,洪自称耶稣之弟,天父之次子,下到人间来替天行道。
洪秀全最初在廣州附近傳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轉至廣西一帶傳教,洪不久便返回廣東,馮留下發展,在當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間,在家鄉的洪秀全寫下《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在廣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學習了幾個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認為洪秀全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而拒絕了。洪其後再到廣西會合馮雲山,並陸續制訂拜上帝會的規條及儀式。洪秀全的拜上帝會與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決定反清,加緊準備,會眾在下半年間陸續前來金田團營,在1851年1月正式宣佈起義,揭竿而起。
[编辑] 建立太平天國
1851年初,洪秀全稱天王,建太平天國。1852年太平軍離開廣西進入湖南,1853年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楊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讓步,後者只好同意四書五經在修改後可以刊印流傳。後來洪秀全又修改《聖經》,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個人喜惡改動內容,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燕王秦日綱對東王不滿,在1856年密詔三人誅殺東王,9月發生天京事變,東王、北王與燕王先後被誅。翼王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引起石達開不滿,在1857年帶領大軍出走,脫離天王指揮。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编辑] 晚年
清軍開始進迫天京,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阻止了清軍的很多攻勢。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為軍師、-{干}-王,名義上總理天國朝政,卻不肯把軍師的權力交給他。由於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異姓為王。後來洪秀全為了籠絡人心及分散諸王權力,開始濫封王爵,單是封王者竟達二千多人。1862年陳玉成被清軍殺害後,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
洪秀全晚年,不僅思想狹隘保守,而且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一度改國號為「上帝天國」,在眾人反對下才改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李秀成知道天京難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議放棄天京,轉戰中原,反被洪秀全斥責。面對困境,洪秀全沒有採取適當的對策,卻向將士宣稱將有天兵下凡,驅走清兵。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后,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飢,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軍在城陷後將他的遺體毀掉。
[编辑] 著作
- 《斬邪留正詩》
- 《太平詔書》
- 《原道救世訓》
- 《原道醒世訓》
- 《原道覺世訓》
[编辑] 後記
洪秀全在花縣的故居現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的「洪秀全紀念館」在1991年建成,同年11月對外開放。
[编辑] 外部連結
前任: — |
太平天国天王 1853-1864 |
繼任: 洪天貴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