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洪武帝 | |
---|---|
姓名 | 朱元璋 |
庙号 | 明太祖 |
谥号 |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 大圣至神仁文义武 俊德成功高皇帝 |
陵墓 | 孝陵 |
政权 | 明朝 |
在世 | 1328年-1398年 |
在位 | 1368年-1398年 |
年号 | 洪武 |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開國皇帝(1368年 - 1398年在位)。
目录 |
[编辑] 幼年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父親朱五四(後名世珍),母親陳氏。朱元璋祖籍為江蘇沛縣,籍淘金戶。祖父初一因當地不產金,賠納不起而徙句容,後徙泗州,至父親時方徙濠州(今安徽鳳陽)定居。原名重八,後改為興宗。參加元末農民起義後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後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覺寺當行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
[编辑] 起义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湯和來信勸說,參加紅巾軍,投靠郭子興,由於指揮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軍官逐漸升為元帥,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後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將這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並改名為應天府。 朱元璋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採取穩健的進攻措施,擊敗了徐壽輝、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勢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受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封為吳王,同年將小明王沉入長江中。
[编辑] 建国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1月23日),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同年閏七月,大將徐達攻克大都,元朝覆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雲南,中國大體上統一。
洪武元年,大封諸將為公侯。初封六公,其中以六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初十日,朱元璋命於雞鳴山立功臣廟。當時他告諭中書省臣說:元末政亂,禍及生靈。我倡義臨濠,以全鄉曲。繼率英賢渡大江,遂西取武昌,東定姑蘇,北下中原,南平閩廣,越十有六載,始克混一。每念諸將相從,捐驅戮力,開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報。追思功勞,痛切我懷。因此,命有司立功臣廟,序其封爵,為像以祀。人孰無死,死而不朽,乃為可貴如諸將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無窮之榮;身雖殁而名永不磨滅。六月初三日廟成,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此位次,屢經删汰,並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單位次。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子,嫡長子為皇太子,其餘皆分封為王,又分封一個從孫為王,使之出鎮全國險要。一部分鎮守北方以防蒙古的侵擾,稱邊王。他們東起遼東,西迄甘肅,各守據點,保衛著邊疆,如燕王朱棣鎮北平(今北京)、寧王朱權鎮大寧(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縣大明城)、谷王朱穗鎮宣府(今河北宣化),等稱為"守邊"九王。餘下則星羅棋布,分駐內地。如周王鎮開封、楚王鎮武昌、潭王鎮長沙、蜀王鎮成都、魯王鎮兗州等。諸王中,以北方邊王的勢力最大。如寧王有甲士八萬,戰車六千。而燕王和晉王權力尤高,如中央派來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等均受其節制,甚至朱元璋允許此二王擴展其軍事勢力,軍中事大者方才奏聞,但直接導致了建文帝的靖難之變。
明朝穩定之後,朱元璋為明朝制訂了包括《大明律》在內的一系列嚴格的典章制度,但由於皇帝本人的性格和經歷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在處罰罪犯時,朱元璋往往並不按照《大明律》的規定來施刑,而是大開殺戒。
由於其出生貧苦,朱元璋極為痛恨魚肉百姓,徇私枉法的官員,曾規定貪污60兩白銀就要被處死,處死後亦須接受剝皮實草之刑,此指死囚被剝皮後,所剩餘的皮囊將會以稻草充塞,製成人偶(亦有一說法是說將所剩餘的皮囊充氣、定型,製成燈籠),以收殺雞儆猴之效,剝皮實草之刑亦為朱元璋所常用。
在其主政期間,處死了大批不法貪官,包括開國將領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但很多官員都是被冤殺。而空印案本身被認為是無中生有,是由於皇帝自己的猜疑造成的。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由於擔心皇太子朱標文弱,恐怕日後不足以駕馭虎臣虎將,為確保朱家天下的穩固,朱元璋在帝國邊務穩定後開始大規模誅戮功臣,先後炮製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等大規模的案件,株連人數達到4萬5千餘人,包括宰相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大將藍玉、傅友德、馮勝等開國功臣給清掃一空。皇后馬氏死於1382年9月17日。
朱元璋雖然對官員要求極為嚴厲,但非常注意減輕民間普通百姓的負擔,在主政期間,基本上實現了輕徭薄賦,同時多次救濟災民。社會生產力在其統治期間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人口穩定成長。 朱元璋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明南京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供給皇宮。
朱元璋曾多次籌劃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邊塞的安寧。期間勝多敗少,並曾成功在甘肅擊敗王保保、在東北逼降納哈出、在蒙古高原幾乎活捉元主脫古思帖木兒,但1372年大將軍徐達率領的明朝精兵在和林為王保保所擊敗,迫使朱元璋放棄了佔據整個蒙古故地的企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葬紫金山孝陵。朱元璋遗诏46位嫔妃为其殉葬。中国汉族终止了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为朱元璋重新启动,直到明英宗时方才废止。
[编辑] 家族列表
- 父親 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 母親 淳皇后陳氏
- 兄弟姊妹
- 朱興隆,南昌王
- 皇后 馬秀英〔孝慈高皇后)〕,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公與媼非正式名字),郭子興義女。卒於1382年,壽51歲,諡為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
- 妃:
- 成穆貴妃孫氏,陳州人,卒於1374年,壽32歲。兄孫藩,元帥馬世熊義女。
- 淑妃李氏,壽州人,父李傑。
- 寧妃郭氏,濠州人,父郭山甫,兄郭興、郭英。
[编辑] 子女
子
-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 (孝慈高皇后出) ,逝於1392年,長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繼明太祖帝位
- 朱樉,次子,秦愍王 (孝慈高皇后出)
- 朱棡,三子,晉恭王 (孝慈高皇后出)
- 朱棣,四子,明成祖 (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
- 朱橚,五子,周定王 (孝慈高皇后出)
- 朱楨,六子,楚昭王 (胡充妃出)
-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 朱檀,十子,魯荒王 (郭寧妃出)
-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 (郭惠妃出)
-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 (胡順妃出)
-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 (郭惠妃出)
-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 (郜氏出)
-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 (韓妃出)
-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 (余妃出)
-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 (楊妃出)
-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 (周妃出)
-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 (周妃出)
-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 (趙貴妃出)
-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 (李賢妃出)
-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 (劉惠妃出)
- 朱㰘,二十五子,伊厉王 (葛麗妃出)
- 朱楠,二十六子。
公主
-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韓國公李善長子李祺(? -1403年),1421年卒。
-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歐陽倫。
-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莊。
-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 十公主,早薨。
-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縊死),1438年卒。
-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 十三公主,早薨。
-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编辑] 傳說
由於出身民間,有關朱元璋之傳說眾多,其中以其天生有天子相、天子金口等為多。著名的例子,便是在皇覺寺當小和尚時,老師傅要求朱元章清理廟堂大殿,朱元章趁著師傅不在寺內,開金口對著眾尊佛像,要諸佛自行清洗乾淨,並且也要打理大殿內一切。話剛說完,諸佛便慌慌張張行動起來。 不過,這些傳說很有可能是明朝建國後為強化其統治合法性而製造出來的。 另外,傳說朱元璋曾為明教徒,故立國後以「明」為國號(小說倚天屠龍記亦曾以此為題材)。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链接
明朝皇帝 | |
---|---|
前任:无 朱元璋(1368年-1398年间执政) 即任:长孙朱允炆 | |
洪武 • 建文 • 永乐 • 洪熙 • 宣德 • 正统 • 景泰 • 天顺 • 成化 弘治 • 正德 • 嘉靖 • 隆庆 • 万历 • 泰昌 • 天启 • 崇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