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之 共产主义 |
学派 |
马克思主义 |
实践 |
共產主義運動 |
机构与联盟 |
文化 |
国际歌 | 锤子与镰刀 |
相關主題 |
|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当时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彼尔·狄盖特(1848年-1932年)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统上,唱国际歌时常举右手握拳致意。
这首歌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注意共产国际的会歌并不是此歌)。
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作为苏联的代国歌。1944年卫国战争中,在200多位应征作者中,选择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国际歌》,作为苏联的国歌。
此歌最广为传唱的中文版本由俄文版转译,译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1927年-1931年),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后来,中法大学教授、翻译家沈宝基(1908年-2002年)有做出较忠于原文法文的《国际歌》完整版中译,其中Internationale在译文中音译为“因呆尔那西奥那尔”。见《国际歌》译文改动真相。
这首歌被各国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广为传唱。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结束的時候,会场演奏了《国际歌》,曾參加抗日战争的中國老兵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抗日老战士和国际友人也高唱此曲。此外,2006年10月22日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結束的時候也演奏了此曲,国内。
目录 |
[编辑] 国际歌的版权
彼尔·狄盖特所作的曲在法国仍有著作权,直到2014年才进入公有领域,虽然此著作权常被左翼组织者和其他偶然唱其歌时忽略不理。当地著作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70年再加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延长的期间。(见法国法律网站知识产权法法语版、英译版。)2005年,一位电影制作者因使用歌曲被著作权所有者要求支付1000欧元。然而,正當1909年7月1日以前在美國以外出版的作品在美國屬於公有領域時,國際歌歌曲的法國著作權在美國無效。
因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的著作权期限都是作者终生加50年,所以欧仁·鲍狄埃的法语原文歌词、彼尔·狄盖特的作曲、以及瞿秋白的中译歌词在这些地区早已进入公有领域。除了普通話歌詞外,國際歌也有香港噪音合作社作詞的廣東話歌詞[1],以及林信誼、吳錦明、黑手那卡西作詞的臺灣話歌詞[2],偶而在香港及臺灣使用,但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沒有音譯成中文。
据说香港的社运音乐先驱黑鸟乐队曾在20世纪80年代为国际歌普上粤语歌词,然而歌词内容到目前为止未能在互联网上查考。
[编辑] 法文原文I. Refrain II. III. IV. V. VI. |
[编辑] 中文歌词第一段(瞿秋白译) (副歌) 第二段(瞿秋白译)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瞿秋白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