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共内戰 | |||||||||||
---|---|---|---|---|---|---|---|---|---|---|---|
{{{partof}}}之一部份 | |||||||||||
1949年6月進入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
|
|||||||||||
參戰者 | |||||||||||
中国共产党 | 中國國民黨 | ||||||||||
指揮官 | |||||||||||
毛泽东 | 蒋中正 | ||||||||||
兵力 | |||||||||||
2,800,000 1948年6月 |
3,600,000 1948年6月 |
國共內戰 |
---|
主要的戰鬥以粗體標示 辽沈战役 (长春 - 锦州) -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古宁头 编辑 |
国共内战是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境內所進行的一場長期內戰。自1927年到1937年间,国、共之间有多次衝突。1937年後由于日本入侵中国,内战暂停,但仍摩擦不断。
国共内战之所以难以避免,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共两党的目标完全不同。中国国民党總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參仿西方法國大革命以後,關於民主、自由等的思潮和理念,其政治制度理想以美国、英国等为蓝图,孫中山也參仿了馬克思主義,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為基礎思想。孫中山病逝之後,中國國民黨由蒋中正接任黨主席,因為與共產黨的權力爭奪及理念不同,決定進行其所謂「清黨」以及「剿共」。繼而產生許多衝突和戰事,對日抗戰結束後,國共雙方因為對淪陷區的「受降」、「接收」問題有相當多的衝突和齟齬。加上雙方皆以外國勢力為靠山(國民黨—美國,共產黨—蘇聯),不斷的擴張版圖,終至再度發生衝突。就在衝突日益擴大時,美國的馬歇爾奉命前來進行調停工作,雖曾達成國共雙方共組政府的協議,但在國民黨不願分享權力,共產黨不願放棄武力的情況下,短暫的合作再度破裂,內戰再次爆發,此時國共的戰局已大為轉變,國民黨在東北的控制權僅剩長春與瀋陽。1946年6月,共产黨軍隊易名為“人民解放軍”,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開始進行全面的國共鬥爭;而國民黨方面則由蒋中正帶領國民革命軍,與共产黨展開大規模的內戰。在三年半的戰役中,歷經了遼瀋、平津、徐蚌(淮海)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1949年,蒋中正宣布下野,代總統李宗仁试图求和,但其后遭到蒋中正拒绝,其後李宗仁棄職飛往美國紐約。共产党軍队渡过长江後,國民政府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遷往臺北,情勢岌岌可危,但1950年的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並積極維持海峽中立化之戰略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得以穩定維持。從此,兩岸分裂的局面就此形成。
目录 |
[编辑] 内战根源
中国历史本就是一部分分合合的历史。传统的王朝更迭模式进行到1840年-1910年的时候,因为西方势力的入侵而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帝制直接在西方民主的呼唤中灭亡,但是旧势力旧思想在中国却远没有灭亡。孙文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以袁世凯为首的一大批清朝旧官僚投机革命,建立了北洋军政府。虽然革命党人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这个政府进行西方民主化改革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依然坚持着他们西方式的民主理想:政府民选,军队国家化。而过于理想的革命党人无法使用选票等和平手段来说服手握兵权的军阀首脑。这一切让革命党人认识到,没有军事力量就不能达到目的。孙文在广州组建国民政府,创建国民革命军,于1924年发动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政府。与共产党和苏联的合作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同时孙文从苏联引进的党掌握军队的模式。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党控制的军队。孙文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本意是,党临时掌握军队-控制了全国局面-训政-宪政-把军队归还给国家-最终实现政治民主,军队国家化。可是孙文没有想到的是在党掌握了军队之后,党发生了分裂,国民党和共产党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发生了互相攻击的情形。
国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线的分裂,而不是对革命的背叛。尽管国共双方都指责对方叛变革命,因为从双方的政治纲领上看,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存在冲突的。孙文的国民党要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共产主义。双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结果。之所以两党能够组成同盟,是因为两者在当时拥有共同的敌人 ——北洋军阀。另外国共的合作方式也是双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这种方式在各自党内都存在分歧。共产党在加入国民党后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不安。1927年马日事变和四一二政变之后。大量共产党人被拘捕或屠杀,共产党人的活动也转为地下。共产党为了反抗国民党的镇压,利用手中控制的少量的国民革命军武装反抗。1927年,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國民黨稱之為“南昌暴動”),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而原本的国民革命军,大多数被国民党控制,继续北伐统一全国。从此,军队为党的事业而战,国共两党都有了开战的资本。内战爆发了。
国共内战是国共两党因为政见上的分争,而引发的战争。和以往不同的是双方的军队都是党控制的军队。军队成了党的政治工具,为党的理想互相厮杀。党能够有控制军队的行为或职能,起源就在于苏联的十月革命模式和孙文的引进。如果没有党对军队的控制,就不会有国共内战;然而,如果没有党对军队的控制,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北伐的胜利。不管怎么说国共内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无论结局如何双方的都对战争负有责任。
[编辑] 第一阶段
- 主條目:第一次国共内战
1927年至1937年间的第一阶段国共内战,共產黨称之为土地革命、十年内战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而國民黨則稱之為剿匪或第一次抗共護國戰爭。共产党認為进行革命的目的是通过将没收的地主资产分发给农村的贫雇农,从而改变农村贫富极度悬殊的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战争。
自1930年开始,国民革命军先后动用优势兵力对共产党位于江西、湖南的根據地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遭到失败,但在最后一次“围剿”中,国民革命军在德国顾问建议下步步为营,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式击败中央红军,迫使其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國民黨稱之為“流竄”)。红军在从江西瑞金战略转移至陕西延安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编辑] 第二阶段
- 主條目: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阶段内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國國民黨稱這段時期為戡亂或第二次抗共護國戰爭。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共产党宣称共计歼灭国民革命军约807万,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政府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撤往台湾。
[编辑] 起因
投向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导致日本迅速地无条件投降。日本军队有组织地向国民党投降而不是共产党。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的势力扩大。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主张要在中国建立“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主张以武装割据斗争的路线夺取政权。而领导国民政府、以蒋中正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则以共產主義是一种“专政政体”,国民的私有财产和经营权应受到保护,为理由,要求毛泽东放弃军权,实现国家统一。而以民盟为首的民主党派主张双方都交出军队,军队归国家所有,建立多党制的民主国家。而苏联、美国等大国也试图将本国立场贯彻于中国,使得国、共双方的矛盾愈发激化且难以调和。
1945年8月,蒋中正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毛泽东同月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同意避免内战,但未能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
[编辑] 第一阶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6月下旬,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湖北、河南交界)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国民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共产党的军队则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防御时期。期间,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共产党统治区域(共產黨称为解放区) 展开了全面进攻,但被共产党挫败。
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包括張家口在内的華北重鎮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國民黨方面佔領。其中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万優勢兵力攻打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的核心宣化店,共產黨被迫開始全綫撤退,將主力調往延安地區。史稱“中原突圍”。
同時潛入山區的共產黨軍隊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索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爲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鬥減員約71万人,可用于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编辑] 第二阶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这一时期被共产党称为战略相持阶段。
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共產黨方面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與山東共產黨根据地。
面對20餘万國民革命軍,共產黨方面將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胡宗南佔入空城,謊報大勝。同时解放军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遊擊戰,运动战,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傢店等地的勝利,國民黨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游动作战,軍力、士氣下降嚴重,最終放棄了陝北高原的戰鬥。
同時,山東的共產黨佔領區遭到逾60万國民革命軍的圍攻。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内,導致解放軍的遊擊戰朮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号称“王牌部队”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阵亡,國民革命軍全綫撤退。由此,人民解放軍軍力上升至280万人,裝備了重炮兵與工兵,基本具備了同國民革命軍決戰的實力。
另外,由于国民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军进攻共產黨統治區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编辑]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此时期被中国大陆称为战略进攻时期;臺灣歷史教科書稱作「大陸變色」。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遼西會戰)、淮海战役(徐蚌會戰)和平津战役(平津會戰),击溃、消灭、收编了国民革命军的主力近150万人。1949年4月,国共举行了北平和谈并达成协议(但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张治中会谈后留在了北平,之后公开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國民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随后解放军發動渡江戰役強渡长江,佔領首都南京並進佔了杭州、南昌、上海等都市。国民政府先遷廣州。10月解放军佔領廣州,國府再遷重慶、成都,終於同年12月10日全面撤退臺灣,臺北則成為臨時首都。此后,中共政府方面多次试图“解放台湾”以及在台国民政府方面亦多次“反攻大陆”,二者均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