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钦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沿岸,原屬廣東省。北与南宁,西与防城港,东与玉林,东北与贵港,东南与北海相邻。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其陆地海岸线长311.44公里,东北和西北分别有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海拔均过千米。有多处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国西南沿海主要出海口。全市人口310万,面积10716.47平方公里。同时还有海外华侨38万人,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
钦州古称古越、安州,有1400多年的历史,近代名人有清末著名军事家,黑旗军领袖刘永福、冯子材,同时古迹众多,是桂南的旅游胜地,北宋诗人苏东坡、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和现代诗人田汉都到过钦州,并有佳作为证。
区号:0777 邮编:535000
目录 |
[编辑] 行政区划
下辖市区(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钦城管理区)、灵山、浦北二县。人口300多万。
[编辑] 历史
先秦时期,两广地区为百越民族所居住。秦始皇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统一岭南地区(今两广)后设立象郡,并将现在的钦州一带划归象郡管辖。汉朝时期开始设立“州”的建制,两广一带归交州管辖,今钦州一带归交州合浦郡管辖。三国时期,交州是吴国辖地,一直到晋朝,今钦州都属于合浦郡管辖。南北朝时,宋元嘉年间设末寿郡,南齐时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成为宋京郡安京县地,属安州管辖。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将安州改为钦州,取“钦顺”之义,亦为“取钦江为名”(《元和郡县志》),这是钦州的最早得名,治所为钦江(今钦州市东北)。唐时推行道的建制,今两广地区设立岭南道,同时将钦州改为保安县,辖今广西钦州、灵山(今灵山县西),后数次更名。五代十国时期,两广地区为南汉国辖地,宋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路的建制,今广西、海南等地归广南西路管辖,同时今钦州一带仍设置钦州,南宋移治安远(今钦州)。同时,辖区内开始有“防城”之称,这是防城港市的最早得名。
元朝时始设行省,钦州一带归湖广行省管辖,同时将钦州改为路,明朝时钦州划归广东布政使司(即“省”)管辖,同时钦州再降为州,废安远县并入州,仍隶属钦州或廉州。清初时钦州继续归广东管辖,同时钦州不设县。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至光绪中钦州升为直隶州,辖今钦州、防城两地,仍隶属广东省。1912年改州为县,
民国时期至共和国建立初期,钦州一带仍属广东省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钦州于1964年改设钦州僮族(壮族的旧称)自治县(1963年批准)。1965年,钦州、防城港一带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后改为钦州县。之后,钦州先后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湛江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83年设立钦州地区,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钦州撤销地区建制,改设地级钦州市。
[编辑] 物产
- 北部湾大陆架蕴藏总储量约5亿吨的石油和丰富的天然气。有总储量约1930万吨的石英砂、储量约30亿吨的陶土。
- 大垌煤矿
- 农作物有水稻、花生、香蕉、沙柑、扁柑、沙梨、甘蔗、火龙果、荔枝、龙眼、百香果和各类蔬菜等。
- 钦州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主要鱼类500多种,虾类43种,另有蟹类、贝类、头足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等种类繁多的海生动物和藻类等多种植物,海特产有珍珠、海参、文蛤、沙虫 、鱿鱼、地鱼 、红鱼、鳝肚、对虾、大蚝、海蛰等。
[编辑] 经济
- 工业有化肥、机械、制糖、农机、采矿、生物科技、药材加工以及临海石油工业。
- 农业以渔业、养殖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
- 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编辑] 语言
钦州为粤方言区,白话为主,通行钦廉片粤语,与粤港澳语言相通、习俗近同,钦州话和广府话差别不大,可以沟通。辖区内同时并存壮语、客家话、地老话、涯话以及广西平话。
[编辑] 特色小吃
- 猪脚粉
- 白薯饐
- 垃圾饐
- 黄瓜皮
- 灵山粽
- 武利牛巴
- 小董狗肉
- 灵山刮粉
- 浦北云吞面
[编辑] 风景旅游
- 三娘湾
- 麻兰岛
- 五皇岭
- 八寨沟
- 六峰山
- 越州天湖
- 刘、冯故居
[编辑] 教育
- 高等院校
- 广西钦州学院
- 高等专科院校
- 合浦钦州师范学院
- 高级中学
- 钦州市第二中学
- 钦州市第一中学
- 浦北中学
- 灵山中学
- 初级中学
-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钦州市第二中学初中部)
- 钦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 灵山外国语学校(灵山中学初中部)
- 灵城二中
- 浦北二中
- 钦州市第七中学
[编辑] 参考资料
- 钦州市志
- 钦州坭兴陶
- 北部湾战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首府:南宁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