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流行音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粵語流行歌曲所指的就是用粵語唱出來的流行曲。以廣義而言,「流行曲」是在某一段時間內,社群中大部份人也認識的歌曲。而一般所指的,則是近代的「粵語流行音樂」,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這一定義亦正符合了大部分香港人對「粵語流行歌曲」的認知範圍。
一如其他流行音樂,粵語流行曲是一種商品;一種反映某段時期社會面貌和價值觀的商品。
目录 |
[编辑] 粵語流行曲的起源與發展
早期香港的娛樂場所如酒廊、夜總會被英文歌曲及國語歌曲所主導,當時本地著名歌手較為現時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亞(Joe Junior)與黎愛蓮(Irene Ryder)和泰迪羅賓(Teddy 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這類高級娛樂場所以上流社會的洋人為主,只有少數華人較有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來負擔這類高級消費。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而且一般香港粵語片中粵劇風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輕人的喜歡,被認為是陳舊和市井的,當時的大部份年輕人還是依舊偏好於英文歌曲和國語歌曲。1960年代後期,鄭錦昌和陳齊頌主力迎合年輕人市場。當時鄭錦昌更有「粵曲王子」之稱,經典名曲包括《禪院鐘聲》、《唐山大兄》、《幾度夕陽紅》等,可是仍未令粵語流行音樂走出低下階層音樂的形象。其他當時的主要電影演員如陳寶珠、胡楓、呂奇、蕭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電影插曲。
[编辑] 1970年代
1971年,仙度拉(Sindokla)被邀請主唱《啼笑姻緣》,而事前她是一位從未演唱過粵語歌曲的英文歌手。此曲由顧嘉煇作曲和葉紹德填詞作為一首電視劇主題曲,在優美的旋律配合文雅的歌詞加上電視劇做成的流行風潮,一度成為當時的熾熱音樂。
港產電視劇在1970年代開始的流行,為粵語流行曲注入強大動力。電視劇的主題曲不少都能成為流行一時的經典。當中以無綫電視音樂總監顧嘉煇的作曲最為人所熟悉。很多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由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的電視劇主題曲,至今仍被奉為粵語流行曲的經典作品。
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可以說是近代粵語流行曲的濫觴。1970年代初香港無綫電視節目「雙星報喜」好評如潮,主持節目的許冠文和許冠傑兩兄弟因而名利雙收(其弟許冠英後來也有涉足娛樂圈,人稱許氏三兄弟),之後他們到世界各地旅遊,觸發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許氏兩兄弟思鄉之情,回港後許冠文寫了《鐵塔凌雲》的歌詞,由許冠傑主唱,在新一輯的「雙星報喜」內發表,結果反應空前理想而大受歡迎,帶動了香港當代粵語流行曲的發展。
在許冠傑的《鐵塔凌雲》得到好評之後,其他歌手紛紛改變唱國語歌及外語歌的路線,其中最有名的,有溫拿樂隊、徐小鳳、羅文、甄妮、林子祥、關正傑、葉麗儀等。社會的氣氛逐漸改變,人們開始不再認為唱英文歌和國語歌才是高格調的表現。
[编辑] 作詞風格上的改變
起初的粵語時代曲,有兩極化的填詞現象:一部份像粵曲一樣,用較嚴謹的書面語甚至文言文寫作歌詞,這一類歌曲至今仍為人熟悉的,有《天涯孤客》、《啼笑姻緣》與及《一水隔天涯》等等;另一類就是人們所說的「鬼馬歌」,以香港地道的廣州話口語填詞,唱出來的歌就像一般對話一樣。因為它的內容每每幽默灰諧,描寫一般市民大眾的經歷和感受,所以給人搞笑的感覺,故有這個名稱。
隨著粵語流行曲逐漸脫離「時代曲」的框架,新一代的填詞人(如黃霑、鄭國江、盧國沾等等),憑着他們的文學素養,在流行曲的歌詞上,作出史無前例的改革:摒棄傳統的「粵曲風格」,將歌詞寫得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同時開拓新的題材,撰寫非情歌,將「粵語流行曲」的熱潮推上高峰,並使「流行曲歌詞」升格到藝術層次。
[编辑] 1980年代
[编辑] 「城市民歌」的興起
1970年代尾至1980年代初,「城市民歌」的興起,可說是粵語流行曲發展史上的一段「小插曲」。對於大部份香港人而言,提起香港的城市民歌,可能第一個想起的人,就是區瑞強。他是香港「城市民歌界」中最有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歌手之一。
[编辑] 粵語流行曲的全盛時期
1980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亦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中國大陸和台灣的人縱然不諳粵語,亦會聽粵語流行曲,甚至跟着唱。
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艷芳雄霸整個1980年代的樂壇,是這個時代的樂壇巨星,三人不但歌藝出眾,而且其形象和台風都令觀眾和歌迷受落,可謂聲色藝俱全。其他歌手如林子祥、陳百強、鍾鎮濤和關正傑以至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紅極一時的葉蒨文、彭羚、林憶蓮、關淑怡、陳慧嫻、Beyond、達明一派及草蜢都在樂壇放一異彩。
[编辑] 1990年代
[编辑] 「四大天王」時期
1990年代,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樂壇,並壟斷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的獎項。雖然張學友憑著出眾的歌藝而雄霸整個樂壇,並成為了1990年代的樂壇巨星,但樂壇已開始出現吹捧偶像而不重實力的現象。另外,雖然王菲和鄭秀文在1990年代中期成為樂壇天后,但聲勢不及「四大天王」,香港樂壇開始變成由男歌手主導,直至2000年之後為止。
「四大天王」時期至黎明和張學友先後宣佈不領取樂壇獎項後逐漸沒落。「四大天王」時期之後,吹捧偶像而不重實力的現象在1990年代末期愈來愈明顯,加上唱片公司和電子傳媒只重視市場和包裝而不重視音樂創作,導致音樂界人才青黃不接。
[编辑] 「K歌」文化
K歌是1990年代中後期的香港音樂文化之一。自從香港盜版音樂充斥市面起,香港樂壇開始處於低迷,至使唱片公司收入大減。於是,唱片公司與卡拉OK集團合作,推出獨家試唱歌曲,樂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觀看新歌的音樂影帶或試唱該歌,以圖吸引卡拉OK盒子的生意,及令香港樂迷重新注意本地樂壇。唱片公司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一般會要求音樂人在作曲時採用較簡單的音樂和重覆易記的歌詞,令樂迷較易掌握該歌曲。而大部份歌曲以情歌為主並開始公式化,由於要迎合市場需要的關係,從而慢慢降低了歌曲的素質和大幅收窄了音樂人的創作空間。結果久而久之,香港樂迷開始對「K歌」生厭,不願再浪費金錢購買本地唱片,唱片公司卻又未有迎合這個市場趨勢去提升歌曲質素,結果導致香港樂壇持續低迷,惡性循環下,不單無法走出香港市場,削弱了在全球華人社區的影響力,甚至連本地市場也失守,大批香港樂迷流向台灣、日韓、英美等外地音樂之上。可是,莫名其妙的是,絕大部分樂迷在卡拉OK盒子仍唱廣東和國語歌,有些還唱近期的廣東歌。
[编辑] 2000年代
[编辑] 造星運動
由於音樂界人才青黃不接,唱片公司陸續出現裁員和結業潮。唱片公司為尋找賺錢途徑而嘗試邀請電影界受歡迎的演員成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兒成為歌手,令香港樂壇變得只重視市場和形象而不重視歌唱實力,大量只有外表但歌藝平庸的新人在樂壇湧現,當紅人氣組合Twins正是這時期出現的表表者。可是,大部分在這個時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沒有什麼影響力,出道不久就很快銷聲匿跡。
[编辑] 粵語流行曲的衰落
踏入2000年代,不少1990年代的香港歌手如王菲、鄭秀文、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等已漸漸淡出歌唱演出。部份轉而發展電影甚或嘗試舞台劇等演出。亦有部份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的歌手高姿態復出,如許冠傑、徐小鳳、甄妮、譚詠麟、林子祥、葉蒨文、彭羚、林憶蓮、關淑怡;樂隊則有Beyond20週年的重組(已再度解散),達明一派及草蜢也有重組的活動。另一方面,音樂界亦有幾位知名歌手及音樂人因各種原因逝世,包括張國榮、梅艷芳、羅文、黃霑和林振強,對香港粵語流行音樂影響甚大。
隨著K歌文化導致香港樂壇持續低迷,粵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就正如黃霑在他的博士論文所言:粵語流行曲已完全失去從前的優勢,未來或許只能像粵曲一樣,「成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級文化場所變中國曲藝來演出。」「聲音會隨時間湮沒,除了存在人們的記憶和幾張塵封的唱片裏,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鳴了…回歸後香港,縱然偶有獨唱,也只是大中華合唱的單一環節。」
[编辑] 參見
- 填詞
- 填詞人列表
- 作曲
- 同人詞
- 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