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 Amazon

We provide Linux to the World


We support WINRAR [What is this] - [Download .exe file(s) for Windows]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SITEMAP
Audiobooks by Valerio Di Stefano: Single Download - Complete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Alphabetical Download  [TAR] [WIM] [ZIP] [RAR] - Download Instructions

Make a donation: IBAN: IT36M0708677020000000008016 - BIC/SWIFT:  ICRAITRRU60 - VALERIO DI STEFANO or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文言文 - Wikipedia

文言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言文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以及模仿這種書面語而創作的歷代作品。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區的文獻,在語法詞彙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在20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在中國以及韓國、日本、越南,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在韓國、日本和越南,這種書面語分別被稱為漢文(한문,Hanmun)、漢文(かんぶん,Kanbun)和儒字(亦或字儒,Chữ Nho)。20世紀之後,在中國,文言文的地位被普通話白話文取代,而其他國家則開始採用當地語言的書面語。

目录

[编辑]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和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比較而來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窮盡。)

[编辑] 語法特點

  •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1. 「驢不勝怒,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2. 「縱江東父老憐而我」(司马迁史記·项羽本纪》),名詞「王」在此做使動動詞「使……為王」。
    • 名詞用作副詞,常与“然”(……的样子)连用: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名詞“犬”在动词“坐”前作副词“像犬一样”。
    2. “山回路转,有亭然临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翼”在动詞“临”前作副詞“像翼(翅膀)一样”。
  • 文言的特殊詞序也是顯著特點之一。
    •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1. 「臣實不才,又敢怨?」(左丘明左傳》)
    2. 「吾欺?欺天乎!」(《論語》)
    3. “微斯人,吾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4. “我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 “王曰:‘缚者曷(通“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 与“以”连用的倒装句: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 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出现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如一时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观原因,如避讳等。
    1.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喜悦。
    3. “圣人非所与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开玩笑。

[编辑] 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以雙音節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為主。

[编辑] 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编辑]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 奏議
  • 書論
  • 銘誄
  • 詩賦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编辑] 明朝

明朝的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 論辨
  • 序跋
  • 奏議
  • 書說
  • 贈序
  • 詔令
  • 傳狀
  • 碑誌
  • 雜記
  • 箴銘
  • 頌贊
  • 辭賦
  • 哀祭

[编辑] 現代

由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範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 散文
  •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贊
  •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於散文也不能歸於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 史傳文
  • 說理文
  • 雜記文
  • 應用文

[编辑] 發展

文言文的缺點在於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所以白話文運動後,中國文壇強調「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文」的白話文漸漸的取代了文言文。

現代華文社會以白話文寫作為主,而文言文仍然受到相當的重視,文言文對白話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愛在寫作白話文時引用典故、,以及華人社會普遍使用的對聯。而對於有志學習中國文學的人,文言文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

[编辑] 參考資料

  • 郭錫良等編著,1991年,《古代漢語(修訂本)》上、下,商務印書館。
  • 史存直著,2005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
  • 英語維基百科條目,Classical Chinese(2006年6月15日)2006年6月22日5:48,來自 [1].

[编辑]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Our "Network":

Project Gutenberg
https://gutenberg.classicistranieri.com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11
https://encyclopaediabritannica.classicistranieri.com

Librivox Audiobooks
https://librivox.classicistranieri.com

Linux Distributions
https://old.classicistranieri.com

Magnatune (MP3 Music)
https://magnatune.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June 2008)
https://wikipedia.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March 2008)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mar2008/

Static Wikipedia (2007)
https://wikipedia2007.classicistranieri.com

Static Wikipedia (2006)
https://wikipedia2006.classicistranieri.com

Liber Liber
https://liberliber.classicistranieri.com

ZIM Files for Kiwix
https://zim.classicistranieri.com


Other Websites:

Bach - Goldberg Variations
https://www.goldbergvariations.org

Lazarillo de Tormes
https://www.lazarillodetormes.org

Madame Bovary
https://www.madamebovary.org

Il Fu Mattia Pascal
https://www.mattiapascal.it

The Voice in the Desert
https://www.thevoiceinthedesert.org

Confessione d'un amore fascista
https://www.amorefascista.it

Malinverno
https://www.malinverno.org

Debito formativo
https://www.debitoformativo.it

Adina Spire
https://www.adinasp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