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厘頭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厘頭文化是香港1990年代興起的次文化,當中又以藝人周星馳、軟硬天師及林敏驄為當中的佼佼者。自六四事件後一直主導香港的娛樂文化,直到亞洲金融風暴後才慢慢消退。
無厘頭文化透過香港喜劇影視作品的流行而發展,並被華語地區廣泛接受,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亦廣泛接受其喜劇藝術的表演形式,並逐漸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目录 |
[编辑] 語源
無厘頭可能源自粵語俗語「無厘頭尻」。「無厘頭尻」解作「沒有首尾的脊骨」(「尻」指脊骨尾部,讀作「敲」,與流行粵語粗話無關),指說話或行為「沒頭沒尾」,令人費解。但該俗語是否存在仍有爭議。
另一說法是,晚清時期鴉片盛行,並有「無厘癮頭」(抽鴉片煙抽得不是味兒)的說法,久而久之「癮」字被略去而變成「無厘頭」。
無厘頭的對白是很無厘頭的,所以無厘頭的話非常無厘頭,這句話就是無厘頭的話的例子。
[编辑] 緣起
無厘頭文化充斥草根式笑話、觸動受眾神經質的幽默表演,並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出人物出人意表、看似矛盾的行為方式,效果往往滑稽可笑。「無厘頭文化」受教學界大加鞭韃,認為對青少年變構成壞的影響。
有論者認為,隨著1990年代,香港步入「後六四事件」時代,第二度移民潮爆發,九七回歸問題困擾香港政治及民生,無厘頭文化以至卡啦OK興起,反映港人當時的消極態度,寧願沉醉於自戀式的消費模式,同時1980年代香港音樂及電影諷剌時弊的現實元素漸受冷落,娛樂文化轉而追求即時快感。[1]
無厘頭可以指人、事或說話。例如我很無厘頭的在這裡加上這個無厘頭的句子。就很無厘頭了。的而且確無厘頭。所以無厘頭有時是可以很惹人討厭的。您如果不覺得討厭,這就不夠無厘頭了。真無厘頭。
[编辑] 手法
[编辑] 電影對白
有論者認為,最早的無厘頭對白,是周星馳在電視劇所說的「你講嘢呀?」(粵語,即“你在說話嗎?”),暗諷對方說廢話,但不同文化亦會以「你講嘢呀?」作相同功用,如法文有所謂tu parles!(你講嘢!)
後來他在電視劇《蓋世豪俠》的一句“飲杯茶,食個包”,呼籲在危急時各人應好好坐下討論問題。其後的電影《賭聖》內更充斥着無厘頭的對白,包含不少明喻、暗喻及隱喻,例如:為甚麼三叔(吳孟達飾)認為把吳君如打扮成民主女神,就可以成為左頌星(周星馳飾)心目中的女神?為甚麼三叔不斷要求左頌星在出席賭局時必須要「臘頭」?除了影射周潤發的《賭神》外,還有其他意思嗎?
[编辑] 角色
周星馳的電影中,角色的編排亦多次形造荒謬、突兀、粗俗的喜劇效果。在他早年電影中,吳君如等女角會突然造出誇張的表情、更甚是下流不文的動作,觸動觀眾的神經。在《唐伯虎點秋香》中,一名由男人反串的女角如花以中指挖鼻的場面,首次在銀幕出現,此後在他多部電影中有類似的安排,更成為他後來為生力啤拍攝的廣告的壓軸角色、以及成為了醜女的代名詞。又例如劉以達的詭異形像,以及《國產零零七》中的羅家英怪博士角色,都是無厘頭角色的代表。
周星馳演古裝劇時,會刻意採用現代語、現代觀念,角色、場景與時空的矛盾穿梭影片,充分發揮無厘頭精神,亦成為周星馳電影的重要標記。
[编辑] 歌曲
在無厘文草創之時,當時知名度一般的香港女歌手甄楚倩所主唱的《今天天氣呵呵呵》,亦是利用了無厘頭手法,借助天氣來掩飾自己的內心對白。「今天天氣呵呵呵」一句後來亦被另一位流行歌手周慧敏引用,指自己不會為了討好別人而對人說一些無關痛癢的閒聊對話。
無厘頭文化亦出現在一些完全沒有關連,但含有近似詞語的廢話來回應廢話的場合。例如:有人在洗手間門外把朋友截停問:「喂,你去邊呀?」(「你要去哪裡?」)有時回應者可能會冷冷的回一句:「去金邊呀!」。曾志偉和林敏驄的《冇有線電台》中的一首歌《皮球大合唱》便充斥著一大堆這樣的對白:
- 呢度畀唔畀搭台呀?
- 呢度畀唔畀搭咀呀?
- 呢度畀唔畀搭棚呀?
- 喂,你去邊呀?
- 我去金邊呀!
- 我去紮辮呀!(對話者是男生)
[编辑] 小說
很多時要對當地(主要是香港)的文化有一定認識,才能夠明白無厘頭對白的含意。例如:在梁望峰的一本小說中,一對兄妹有這樣的對白:
- 兄:我來自北京!
- 妹:(頭也不回的回答)停不了的愛!
乍看之下的確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回答,但若明白當時的流行文化,這兩句對白的解讀如下:
- 兄:我來自北京!(歌手黎明的歌,暗指“其實我是黎明”)
- 妹:停不了的愛!(歌手黎明詩的歌,暗指“如果你是黎明的話,那麼我就是黎明詩了。廢話!”)
[编辑] 其他「無厘頭」
「無厘頭」並無清楚明確的定義,周星馳接受英國廣播有限公司訪問時,主持人曾將無厘頭形容成「笨對話」(Silly Talk),周星馳含笑同意,但這種翻譯顯然未能反映無厘頭的元素,正因為各人對「無厘頭」都有不同解釋,這詞亦常被濫用。
中國大陸曾有人說:「周星馳的無厘頭正是中國最大的BT文化,是bt而不是變態。是更高層次的幽默而不是庸俗的玩笑,是思維的靈光一閃而不是流俗,是心有靈犀會心的一笑而不是惡搞……」其意大致是形容一種跳躍式的思維。更甚者,內地有論者提出「無厘頭文化與中國互聯網的有機結合,開拓第四盈利模式將是今後中國互聯網嶄新的機會之路。中國互聯網將向我們一路凱歌、滿面春風而來。」大概文章本身已夠無厘頭。[2]
2005年,一套名為《大話功夫之怪物學院》的遊戲在中國大陸推出,有人曾這種介紹:「在網絡遊戲中,最穩定、最輕鬆、最有成就感、最出彩、生活最有保障的工作是什麼?--是做怪物!」該遊戲本身並沒有無厘頭的喜劇原素,在此無厘頭的引用意思,僅作為一種市場包裝。 [3]
[编辑] 參考
- ↑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黃霑博士論文 香港大學
- ↑ http://www.zctzlc.com/info/content.asp?newsid=17742
- ↑ http://www.d1d1.com/news/cn/2005-06-06/cn7i10i5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