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来西亚历史是历史悠久的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历史的一个近代分支。从文化上和语言上一直到近代今天的马来西亚与马来群岛没有多少区别。出于外部的影响这个地区今天分为六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汶莱和东帝汶。
地理上马来西亚位于重要的文化中心之间,在其西部是印度教的印度、伊斯兰教的中东和基督教的欧洲,在其东北则是中国和日本。从印度、中东和欧洲去往中国的船只必须经过马来西亚地区,而最直接的海路就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来西亚自古是各个文化相交的地区,是重要的商路,这个地理位置为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使得马来人一再沦入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支配。
目录 |
[编辑] 综述
马来西亚独立前马来亚地区的历史可以按照外界影响的主要因素分为四个阶段:
- 在第一个阶段中从印度来的印度教文化占支配作用,从苏门答腊起家的三佛齐是这个阶段的顶峰阶段,从7世纪至14世纪它统治者马来文化的大部分地区。
- 第二阶段从伊斯兰教的到达开始。伊斯兰教是于10世纪到达马来亚地区的,并逐渐扩散到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大多数地区。三佛齐覆灭后这个地区分裂为众多小的苏丹国,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六甲苏丹国。伊斯兰文化对马来人影响深刻,但是同时也受到马来人的影响。
- 第三个阶段是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荷兰和英国继踵而至,建立了檳城和新加坡等基地。1824年的英荷条约分割英国与荷兰在马来亚地区的势力圈,人为地将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分开,后来荷属东印度成为印度尼西亚。
- 欧洲殖民势力同时也引入了第四个影响势力:为了满足其殖民经济的需要大量中国和印度劳工移居到英占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中国和印度移民成为经济和职业上的支配势力,对当地的马来人造成巨大的威胁,马来人甚至面临自己的土地上成为少数民族的危险。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给英国在东亚的势力与以致命打击。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的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和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独立的、多民族的马来亚联邦成立。
1963年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加入联邦,马来亚更名为马来西亚。1965年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决定独立。马来西亚克服了这个危机,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冲突的危机,但其内部的矛盾导致了1969年的种族冲突。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政治生活和国民自由受到限制,这个措施维持至今。从1970年开始馬來西亞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在华人和印度人领袖的协助下组成國民陣線,在马来西亚几乎达到一党制的地步。
在巫统的统治下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巨大,1990年代几乎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削弱政治上的不和,但也掩盖了政治上权利转向马来人的趋势。在巫统不停的统治下华人对经济的垄断和印度人对职业的垄断被打破。马来人的商业和职业阶层建立。马来语成为学校里必修语言,系统的反歧视运动也对马来人有利。虽然这些措施也导致了许多不满,但是总的来说在这些措施下一个更完整的、多文化的社会产生了。
[编辑] 印度影响下的马来亚
印度人最晚在公元前3世纪来到马来语地区,印度商人在这里购买这里丰富的树木和海产品,以及与同样很早就到达这里的中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1世纪时佛教和印度教在这里均立足,并从这里传布到整个群岛。中国史书中从汉朝时就有对马六甲的记载,7世纪时唐朝称三佛齐为“室利佛逝”。
三佛齐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未能考证,估计位于苏门达腊东部某条河的入海口附近,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巨港。三佛齐的国王统治着一个由苏门达腊的滨海地区、马来半岛和婆罗洲所组成的、松散的海上王国达700年。部分时间里三佛齐也控制爪哇岛部分地区,不过爪哇岛上始终有对抗的国家不服从三佛齐的统治。三佛齐是一个商业国家,每年有中国和印度的舰队到这里来做生意,有时甚至有从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到达。三佛齐最大的敌人是暹罗,暹罗多次试图从北部政府三佛齐。三佛齐向中国进贡来赢得中国作为盟国,但从未受中国统治。
从10世纪开始三佛齐的势力开始减弱。三佛齐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10世纪中与爪哇的一系列战争影响了其商业发展,导致国力衰弱。11世纪开始一个被称为马来的势力开始与三佛齐对抗。马来可能位于今天的占碑省。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的普及也削弱了信印度教的国王的势力。最早版依伊斯兰教的地区如亚奇脱离了三佛齐的统治。13世纪末素可泰王国控制了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但直到14世纪三佛齐依然控制着它最富饶的部分。它的香木、海产品、金、锡、香料、腊和果干在中国和在西方均非常畅销。
[编辑] 马六甲和伊斯兰马来亚
马六甲是三佛齐的一个王子拜里米苏拉约在1400年建立的。《马来纪年》称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后代。马六甲很快就占据了过去三佛齐所统治的地区,与中国建立了独立的外交关系,并控制中国通向印度德量力海上贸易道路。由于蒙古的扩张这个时候从中国通向西方的陆路被阻。马六甲建国后数年内版依伊斯兰教,其国王成为苏丹。
马六甲苏丹国的政治势力帮助伊斯兰教在马来亚传播开来,一直到达菲律宾,只有巴厘岛依然是一个孤立的印度教岛屿。马来群岛的伊斯兰教是通过印度传达这里的,它与中东的伊斯兰教不同。首先它受蘇非主義的影响比较重,其次它吸收了马来人的原始宗教和印度教传统的一些元素。由于伊斯兰教是通过通商,而不是通过军事征服传播的,因此阿拉伯语和阿拉伯的习俗没有被推广。由于大多数马来人无法读《古兰经》,因此马来地区的伊斯兰教不像阿拉伯地区那么严格。由于当地的马来统治者保持他们的权利,伊斯兰教士不像其它伊斯兰世界那样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虽然马六甲苏丹国只存在了一个多世纪,但其影响深刻,它被看作是马来人自主统治的一个黄金时代,马六甲苏丹被看作所有马来统治者的榜样。马六甲成为马来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了今天马来文化的基础:马来土著文化与印度和伊斯兰元素的融合。马六甲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衣着和其宫廷的仪式被看作是所有马来人的标准。马六甲苏丹国对马来语的推广也起了重要作用。马来语是在苏门达腊形成的,随马六甲建成时传播到马来半岛。它成为所有马来国家的官方语言。
[编辑] 欧洲统治
奥斯曼帝国终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陆上连接,而与印度的贸易又被垄断在阿拉伯商人手中,这迫使欧洲国家寻找通向印度的海路。1498年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派出的瓦斯科·達·伽馬发现了绕过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海路。1511年阿丰索·德·欧布盖克带领远征队来到马来亚,经过一个月的围攻后他占领了马六甲。马六甲成为葡萄牙东方领土的首府。
马六甲的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逃到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柔佛苏丹国。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亚分裂为众多互相之间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奇、文莱、柔佛和霹靂。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苏禄和丁加奴等。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通过出口锡霹靂富强起来了。但是欧洲殖民势力还要不断在这里扩张。葡萄牙获得了对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的控制。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596年荷兰人到达这个地区。出于宗教原因和作为贸易上的对手荷兰与葡萄牙矛盾非常大,荷兰致意要将葡萄牙驱逐出富饶的东印度群岛。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领导下他们很快就占据了爪哇岛上比较弱的苏丹国。1619年他们建立巴達維亞为他们的首府。从这里他们向群岛进发。他们与柔佛联盟来对付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强大的亚奇苏丹国。1641年,在数次尝试后荷兰与柔佛的联盟终于占据了马六甲,打破了葡萄牙的统治。只有葡属帝汶还属葡萄牙。在荷兰的支持下柔佛得以在马来亚获得一个霸权地位,只有霹雳得以通过周旋于柔佛和暹罗之间保持其独立。
这段时间里马来亚国家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到来的移民创造了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了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了柔佛,其他海盗控制了雪蘭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移居马来亚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势力真空。暹罗的阿育他耶王国部分占据了这个真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巴塔尼、玻璃市和丁加奴——变成自己的附属国。柔佛覆灭后霹雳成为马来亚的领导国家。
18世纪马来亚对欧洲的重要性剧增。尤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茶的贸易以及对马来亚的高质量的锡的需求大增。马来亚的胡椒在欧洲也享有盛誉。在吉兰丹和彭亨有金矿发现。锡矿和金矿及其附属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一批移民涌入,一开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后来则是华人。他们在城市内居住下来并很快就在经济生活中占支配作用。此后200年里这个分部对马来亚来说是典型的:马来人主要生活在农村,并越来越强地受到富的城市移民社团的控制,就连苏丹们也无法抵挡这些城市移民的力量。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商人到达马来亚水域,但直到18世纪中基于英属印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才开始对马来亚真正感兴趣。由于该公司与中国贸易的增加,它需要在这个地区设立基地。虽然英国使用过不少不同的岛屿作为基地,但是一直到1786年它从吉打的苏丹租借了檳城才拥有了第一个长久的基地。此后英国又在檳城对面的大陆上租借了一系列地区。1795年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占领了荷占马六甲来防止法国在此立足。1815年英国将马六甲交还荷兰时英国总督斯坦福·莱佛士在当地寻找一个取代。1819年他从柔佛苏丹手中获得了新加坡。檳城和新加坡,加上荷兰作为海上势力的不断没落使得英国成为马来亚的支配势力。英国使用马来亚来抵挡暹罗的扩张。19世纪里马来亚的苏丹们称为英帝国的忠诚附属。
[编辑] 英属马来亚
1824年英国与荷兰签署协议最终确立了英国对马来亚的霸权,同时也决定了今天马来西亚的雏形。荷兰撤出马六甲并放弃所有在马来亚的利益,而英国则承认荷兰对东印度剩余地区的利益。这个瓜分在马来亚地区划了一条人为的界限,这条界线遗留至今。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联合组成了海峡殖民地,由新加坡总督管理。在19世纪里英国与马来亚的其它国家签署协议,在这些国家中设立代办,帮助这些国家的苏丹管理其国事,这些代办很快就成为这些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对英国来说,拥有锡矿的霹雳的政治稳定是最重要的,因此霹雳也是第一个与英国签署协议同意英国管理的国家。柔佛是最顽强的一个国家,一直到1914年才放弃其独立性。1909年被削弱的暹罗同意将吉打、吉兰丹、玻璃市和丁加奴让给英国。(暹罗保留了对巴塔尼苏丹国的控制。使得今天泰国的南部依然有一个小的穆斯林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给后来的泰国政府造成了不少麻烦。)
19世纪后半部英国还获得了对荷兰从未立足的婆罗洲北岸的控制。这个地区的东部(今天的沙巴)则由受西班牙属菲律宾控制的苏禄苏丹的名义统治。余下部分则是文莱苏丹的统治地。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魯克从苏禄苏丹手中租借了古晋并称自己为沙勞越的“白拉者”。此后他不断入侵文莱,扩张他的领土。婆罗洲的东北部被英国商人殖民。1881年英国北婆罗洲公司被允许控制这块地区,理论上他们受新加坡总督监督。西班牙属菲律宾从未承认苏禄苏丹对这些领土的丧失,这是后来菲律宾称拥有沙巴主权的理由。1888年剩余的文莱部分成为英国保护国,1891年英国又一次与荷兰达成协议确定两国在婆罗洲的边界。这样今天马来西亚的边界就在殖民势力完全不顾种族和语言因素的瓜分下形成了。
1910年英国对马来亚的统治范围成形。海峡殖民地成为一个英國海外領地,由一个总督在伦敦的殖民地事务大臣的监督下管理。这个领地的居民中半数是华人,但是不论他们的种族他们均是英国国民。最早接受英国代办的四个国家,霹雳、雪蘭莪、森美兰和彭亨组成了马来联邦。名义上它们依然独立,但是从1895年开始他们受一个英国总代办管理,实际上它们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未加入联邦的国家享受比较大的独立性。不过它们也无法抵抗英国代办的意愿。英国最紧密的马来盟国柔佛享受拥有自己的宪法的特权,其中规定苏丹有任命内阁的权利。不过实际上每次苏丹均首先必须与英国讨论他的任命。
[编辑] 多民族的马来亚
与其它一些殖民势力不同的是英国始终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它的殖民地。对于英国来说其殖民地要对英国有利才行。马来亚一开始的吸引力在于其锡矿和金矿,但英国农场主很快就开始试验种植热带作物——番薯、毛钩藤、胡椒和咖啡。1877年从巴西引入了橡胶,在欧洲发展迅速的工业的刺激下橡胶很快就成为马来亚最热门的出口品。后来棕榈油也成为热门的出口品。所有这些工业均需要大量的和有纪律的劳动力。而英国人觉得马来人做工时不可靠。解决方法是从印度,尤其是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矿山、工厂和港口也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南部的工人。很快华人在新加坡、槟城、怡保和1857年作为一个锡矿中心被建立的吉隆坡等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种。1891年马来亚进行首次人口普查时华人在主要的产锡州霹雳和雪蘭莪占多数。
大多数华人到达的时候非常穷,但是他们勤劳,而且互相之间团结互助(三合會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使许多华人很快就富有起来了。1890年代里吉隆坡的华人首领葉亞來是马来亚最富的人,拥有许多矿山、农场和商店。从一开始马来亚的银行和保险业就在华人手中,华人商业与伦敦的公司联合很快就成为经济上的主力。由于马来苏丹生活奢侈,入不敷出,他们很快就欠了华人银行家的债,这使得华人不但拥有经济力量,而且获得了政治权利。一开始到达马来亚的华人几乎全部是男人,本来他们打算赚钱后就回到家乡。许多人后来回到中国,但是更多人留下了。一开始他们与马来人妇女结婚,产生了峇峇社群,但很快他们就开始进口华人妇女,建立长久的社群,建造学校和庙宇。
印度人一开始没有华人那么成功,因为他们一开始只是作为橡胶庄园的劳动力来到马来亚的,因此他们没有华人那么多的经济机会,此外印度人也不像华人那么团结,他们中有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之分,还有语言和种姓的区别。20世纪初印度的贸易和专业阶层才出现,但大多数印度人依然很穷,几乎没有受到教育。他们大多数居住在产橡胶地区的农村聚居区里。
传统的马来社群即无法对付在政治上向英国人丧失其自主权,也无法对付在经济上向华人丧失其自主权。20世纪初马来人甚至面临着在自己的国家里成为少数人的威胁。苏丹们尤其在数量不断增多的收到西方教育的马来人眼中被看作是英国人和华人的协作人,在这些人眼中部分地丧失了他们传统的威望,但是在大多数农村人口眼中他们保持着他们的威望,对于殖民统治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20世纪初一个很小的马来民族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伊斯兰的复苏也是对于被引入的基督教对传统宗教的威胁的反应。实际上只有很少马来人版依基督教,倒是有不少华人转为基督徒了。受西方影响比较小的北部成为伊斯兰保守派的据点。至今为止这个地区保持着这个作用。
对于马来人来说一个重要的保持他们的尊严的事实是英国人实际上为他们保存了对警察和当地军队的垄断,此外管理机构中大多数非欧洲人的职位也由马来人占据。华人一般自己花钱建造学校和学院,并从中国进口教师,殖民政府则加强马来人的教育。1905年江沙马来学院开设。1910年马来管理机构被设立,1922年一个马来师范学校、1935年一个马来女子学院分别被设立。所有这些措施体现出了英国马来人的马来亚的政策,而其他民族的人只不过是暂时居民。但是这个政策越来越与事实不相符,为未来的困难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忽视了马来亚宪法的发展。为了维持他们的间接统治,他们试图维持苏丹的权利,反对任何关于马来亚成为一个统一、自主的国家的讨论。英国不但不打算给予马来亚一个统一的政府,而且还于1935年撤销了总代办的职务,将权力又分到各个苏丹国去了。英国人趋于简化地看待各个民族。他们认为马来人可亲,但是不复杂,而且很懒,他们无法自主,在英国军官指挥下他们是好的士兵。他们认为华人非常聪明,但是也非常危险。在1920和30年代里,中国本土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斗争使得马来亚的华人城市里也爆发了相应的动乱。英国人认为马来亚是一群乌合之众的国家,其不同的民族不可能组成一个国家,更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编辑] 战争和紧急状态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于在马来亚的英国人来说完全是措手不及。1930年代里为了对付不断增强的日本海军的威胁英国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海军基地,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过日本可能从北部入侵马来亚。由于欧洲战场的需要在远东英国实际上没有空军。因此日本可以从法属印度支那的基地毫无抵抗地空袭马来亚。虽然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在两个月内占据了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没有陆上防御、没有空军支持、没有淡水供给的新加坡投降。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声誉上的损失。英属北婆罗洲和文莱也被日本占领。
日本人与英国人一样对不同的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他们将马来人看作是被他们解放的被殖民的人民,树立了有限的马来民族主义,这使得他们在马来管理机构和知识分子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大多数苏丹也与日本人合作,不过后来他们称自己是被迫合作的。日本人将华人看作是敌对的外来人,对华人进行迫害。在所谓的“肃清”过程中四万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华人丧身。华人企业被没收,华人学校被关闭。因此在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马来亚抗日战争中华人占主力。在英国帮助下这支游击队是所有被占领亚洲国家里最有效的一支。日本将1909年被划入马来亚的四个州吉打、霹雳、吉兰丹和丁加奴又划给了日本的盟友泰国,这冒犯了马来亚的民族主义者。由于马来亚失去了它的出口市场,因此很快失业率大增,这个情况影响到了所有民族,使得日本越来越不受欢迎。
因此总的来说1945年英国人回到马来亚时马来人很高兴。但是这时的时局与过去不一样了。英国本土破产,新的英国工党政府主张尽快撤出东方。英国的新政策是殖民地自主和最后独立。横扫东亚的民族主义很快也到达了马来亚。但当时大多数马来人最关心的是抵抗主要由华人组成的马来亚共产党,而不是从英国独立。事实上他们希望英国不要撤出马来亚,而是协助他们对抗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当时是马来亚最大的军队。二战最后一年中共产党的华人军队与马来人的部队发生冲突,许多马来人被杀。英国人回来时发现马来亚处于内战的边缘。
1946年英国宣布了一个组织马来亚联邦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原来属于马来联邦和不属于马来联邦的苏丹国,加上槟城和马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将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在数年后获得独立。所有马来亚的居民不管其民族所属均获得同样的国籍。对马来人来说这意味着华人和印度人成为马来亚永久和平等的一部分,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他们反对这个计划。一开始苏丹们支持这个计划,但后来又转为反对这个计划,并将他们自己置于反对派的首要。在柔佛的总理翁惹化的领导下马来人组织成立了巫统。巫统支持马来亚独立,条件是新国家只属于马来人。由于马来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放弃了马来亚联邦的计划。
与此同时共产党则在积极准备暴动。1945年12月共产党的游击队虽然被解散,共产党成为一个政党,但是其游击队的武器却被藏起来了。共产党要求立刻独立,并且所有民族平等。因此它受到极少马来人的支持。它的主要支持者来自华人为主的商界,尤其在新加坡,和华人学校,大多数华人学校的教师来自中国,将中国共产党看作中国重生的希望。1947年3月,随着冷战的开始和共产国际的左倾,马来亚共产党的总书记莱特被杀,原游击队首领陳平任总书记,陈平要求共产党立刻行动。7月,一系列庄园主被杀后英国殖民政府反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马来亚共产党被禁,数百战士被捕。共产党退入森林,组织了马来亚人民解放军,这支军队约有3000人,几乎全部是华人。
这段被称为马来亚危机的时间持续了六年,这六年中残酷的战斗蔓延整个马来半岛。英国的策略是通过经济和政治上对华人让步以及将华人流浪汉移居到不受马来亚共产党影响的“白人区”,这个策略后来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效地动员马来人来与马来亚共产党作对也是英国的一个策略。从1949年开始马来亚共产党的运动失去了其动机,越来越少的人参加其游击队。1951年马来亚共产党谋杀了英国最高专员亨利·葛尼,但是这种使用恐怖手段的做法使得马来亚共产党也失去了华人中比较温和的人的支持。1952年杰拉尔德·邓普勒被任命为马来亚英军的指挥官,他带来了这场危机的结束。邓普勒在马来亚发明了反游击战的战术并无情地应用了这个战术。
[编辑] 走向马来西亚
1949年温和的华人组织了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其领导人陳禎祿愿意与巫统合作建立一个所有公民平等的独立的马来亚,同时陳禎祿也愿意在马来人敏感的地方做出足够的让步来平息马来人的恐惧。1951年吉打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继翁惹化为巫统领导人,陳禎祿与東姑阿都拉曼密切合作。由于1949年英国人宣布不管马来人愿不愿意马来亚将在数年内获得独立,两位领导人必须设立一个在两个社群中均可以被接受的协议来作为一个稳定的独立国家的基础。后来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也加入了这个巫统-华人公会联盟。这个联盟在1952年和1955年的大选中在马来人和华人地区均获胜。
引入地区性的政府选举是战胜共产党的另一个重要步骤。1953年斯大林死后在马来亚共产党内部发生了是否继续进行武装斗争的争执。许多共产党游击队员丧失了武装斗争的信心重返家园。尽管陈平依然带领着一些死顽固的游击队员继续在难以进入的泰国边境地区的深山老林里坚持了多年,但是1954年邓普勒离开马来亚时紧急状态已经结束。紧急状态时期遗留下来的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仇恨却依然遗留了很长时间。
1955年和1956年里巫统、华人公会和英国一起起草了一部独立的马来亚的宪法基础。巫统承认所有民族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华人公会则同意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由马来亚苏丹轮流担任,马来语为官方语言,促进和资助马来教育和经济发展。实际上这个协议标志着马来亚由马来人统治,管理机构、警察和军队主要由马来人控制,而华人和印度人则在内阁和议会中获得适当的代表,在他们占多数的州中管理,他们的经济地位受到保护。谁来控制教育系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拖延到独立后才解决。1957年8月31日東姑阿都拉曼成为独立的马来亚的第一位首相。
但是这个地区还有其它英国控制的领地的未来还未被决定。日本投降后布魯克家族和英国北婆罗洲公司放弃了它们对沙勞越和沙巴的控制,这些地区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相对于马来亚来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得多,当地的政治领袖(大多数为基督徒)太虚弱,无法要求独立。而且这些地区与马来亚的文化区别也相当大。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于1955年获得自主权,1959年当时年轻的社会党首领李光耀成为新加坡首相。多油的文莱的苏丹依然为英国附属。1959年与1962年之间英国政府协调了这些当地领导人与马来亚政府之间复杂的谈判。
1961年東姑阿都拉曼赞成建立“马来西亚”的主意,除马来亚外马来西亚还包括英国海外领地新加坡、沙巴、沙拉越和汶莱。東姑阿都拉曼认为此举有利于控制共产党(尤其是在新加坡)的活动。此外马来亚怕新加坡独立候会成为华人沙文主义的基地,威胁马来亚的自主权。为了使得新加坡华人多数不打破马来亚的种族分布的平衡其它领地也被包含到马来西亚内。................
虽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支持这个建议,但是他党内的反对者反对这个计划,认为这是英国打算继续控制这个地区的计策。沙拉越的大多数党派也反对这个计划,沙巴没有政党,但是当地的社团代表也表示反对。汶莱苏丹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国内的政党反对。在1961年的英联邦首脑会议上東姑阿都拉曼向他的反对者进一步阐述这个计划。10月,英国政府批准这个计划,条件是要加入的地区同意。在婆罗洲研究当地居民意见的葛波委员会认为沙巴和沙拉越同意合并,但是在文莱则有许多人反对合并。在新加坡的公民投票中70%的人赞成合并,条件是新加坡州政府获得大的自主权。
英国政府讨论葛波委员会的报告后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来写马来西亚宪法的草稿。实际上这个新的宪法与老宪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少数地方加了修改。比如本来给予马来人的优惠被普及到所有“卜密普差”。新加入的州比原有的九个马来亚州的自主权大些。1963年7月的谈判结束后决定马来西亚将于1963年8月31日正式成立,新加坡、沙巴和沙拉越是新加入的州。汶莱国内爆发动乱,虽然这个动乱被扑灭,但是人们认识到文莱加入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文莱没有加入。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强烈反对这个发展。印度尼西亚称马来西亚为新殖民主义的代表,而菲律宾则强调沙加是它的领土。印尼总统蘇卡諾在强大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支持下称马来西亚是针对印尼的新殖民主义诡计,他支持沙劳越上主要由当地华人组织的共产党暴动。印尼非政府武装力量进入沙劳越,但是被马来西亚和英联邦军队抵挡住了。这个“冲突”时期一直延续到1965年印尼爆发军变,苏卡诺下台,印尼共产党被摧毁为止。苏卡诺的后继蘇哈托改善了印尼与马来西亚的关系。与此同时菲律宾总统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重新提出菲律宾拥有沙巴,其理由是沙巴本来属于苏禄苏丹国,马卡帕加尔提出这个要求主要是为了克服其国内的困难。1966年菲律宾新总统馬可仕放弃了这个要求承认马来西亚。
[编辑] 独立后的问题
1930年代的大萧条和此后的抗日战争终止了华人向马来亚的移居,稳定了马来亚的人口分布比率,结束了马来人可能成为少数人的危险。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国内的马来人占55%,华人35%,印度人10%。由于一直到最近马来人的出生率比较高到2000年马来人的比率升高到60%多。
新加坡的加入打破了这个方程,华人的比率增加到近40%。巫统和华人公会均害怕李光耀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当时被看作是极端的社会主义党派)对马来亚选民的吸引力,他们试图在新加坡组织党派来对李光耀在那里的地位进行挑战。虽然李光耀此前答应他的人民行动党不会參加馬來西亞的大選,但面临这种挑战他威胁将派出候選人参加1964年的马来亚联邦大选。東姑阿都拉曼因此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
独立的马来西亚最紧迫的问题在于教育和一部分民族社群极其的贫困。在独立后的第一次大选中巫统和华人公会的联盟除一席外获得了议会的所有席位,因此国内可以说没有有效的反对派,因此国内的问题只有在执政派内部讨论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华人在教育上的优势也导致了他们得以控制国家的经济,而巫统领袖则决意要中止华人在经济上的垄断。华人公会内部对这个问题非常矛盾,一方面它必须保护其自己的社团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必须保持与巫统的良好关系,1959年这在华人公会内部导致了一场危机。最后华人公会的首领林蒼祐决定反对巫统的政策。但是東姑阿都拉曼威胁让两党联盟破裂后华人公会又让步了。
1961年的教育法案标志着巫统在教育问题上的胜利。在中学只适用马来语和英语教课,而在国有的小学只教马来语。虽然华人和印度人社群可以保持他们的汉语和泰米尔语的小学,但是学生必须学马来语,而且必须固定的马来课程。最重要的是马来亚大学(1963年从新加坡迁到吉隆坡)的入学考试使用的是马来语,虽然一直到1970年代大多数课程是用英语教的。这使得华人学生被排除在外。同时马来语学校获得大笔资金,马来人获得优待。华人公会在政策上的讓步使得它不再深受华人社团的支持。
马来亚独立时具备着很好的经济优点。它是世界上三个重要货物(橡胶、锡和棕榈油)最重要的出产国之一,此外它也是重要的铁矿石出产国。这些出口工业给马来亚政府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盈利,马来亚政府可以用它来投资于其工业发展和基础建设项目。虽然巫统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党派,但是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国家一样马来亚于1950和60年代非常看重国家计划。马来亚的前两个五年计划(1956年至1960年和1961年至1965年)通过国家在工业上的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修复在战争和紧急状态时期被破坏和被忽视的基础设施如公路和港口。政府试图减少马来亚对其出口货物的依靠,因为这些出口货物的市场价格严重地影响马来亚的经济发展。马来亚政府也意识到随着合成橡胶的生产和使用的普及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会降低。由于三分之一的马来人劳动力在橡胶工业里工作,发展其它提供工作的可能性非常重要。其它橡胶出产国的竞争意味着要保持马来亚的橡胶工业的利润必须保持它的低工资,而这又保持了农村马来人的贫困。
与教育方面一样,巫统政府未说明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将经济势力从华人手中转移到马来人手中。马来亚和第一个马来西亚的五年计划(1966年至1970年)将巨大的资源转向对农村马来社群有利的发展上,比如乡村学校、农村公路、医院和灌溉项目。国家设立了一些机关来帮助马来小本经营提高他们的生产和他们的收入。联邦土地 开发局帮助许多马来人购买土地或者改善他们已经拥有的土地。国家还为马来人提供低息贷款来帮助他们办企业。政府招标时系统性地优惠马来企业,这使得许多华人企业“马来化”。这些措施帮助减小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生活水平的差异,不过也有人认为随着马来西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两个社群之间的差异无论如何都会减小的。
[编辑] 1969年危机
华人公会和国大党在这些政策中与政府的合作使得它们在华人和印度人选民中丧失了许多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在1950和60年代的平权政策在马来人中造成了一个受过教育,但是却找不到工作的阶层。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组合,它导致了新的党派的成立。1968年马来西亚人民运动党成立,这个党不基于一个民族社团,它包括马来商业联邦主义人士、马来知识分子,也包括华人和印度人领袖。同时伊斯兰主义的马来西亚伊斯兰党和一个华人的社会主义党派民主行动党获得的支持加强,而巫统和华人公会获得的支持则被削弱。
在1969年5月的联邦大选中,巫统-马华公会-国大党联盟只获得了48%的选票,但在议会中它依然获得多数。马华公会在以华人为主的地区将大多数席位丧失给了人民运动党和民主行动党。选举结果导致反对党(多数为华人)在吉隆坡进行胜利游行,而此举又导致了反华动乱-五一三事件。六千所华人住宅和企业被焚毁,至少184人丧生。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由副首相阿都拉萨为首的國家行動理事會从東姑阿都拉曼政府手中接管大权。1970年9月東姑阿都拉曼被迫下台,将权力交给阿都拉萨。政府使用英管紧急状态时期留下的内部安全法废除议会和政党、进行媒体检查、严重限制政治活动。内部安全法允许政府不经过法庭无限期地关押任何人。这些措施被广泛用来熄灭对政府的批评,而且沿用至今。宪法被更改,任何对马来西亚国王的批评被看作非法(即使在议会内也不允许),马来人在国内享有特殊地位,马来语获得官方语言的地位。
1971年议会恢复,一个新的政府联盟國民陣線组成的政府入职。这个联盟包括巫统、华人公会、国大党和被削弱的人民运动党,以及沙加和沙劳越地方党派。民主行动党是政府外唯一重要的反对党。伊斯兰党也加入了这个联盟,但1977年又退出。阿都拉萨任首相直到他1976年逝世。巫统创建人翁惹化的儿子胡先翁继他任首相。此后从1971年开始任教育部长的马哈迪任首相,马哈迪任首相达22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政府施行的政策巨大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和社会。
[编辑] 现代马来西亚
1970年马来西亚7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是马来人,大多数马来人是农庄工人,被排除在现代经济之外。1971年政府引入的新经济政策打算使用四个五年(从1971年到1980年)改变这个状况。这个计划有两个目标:消灭贫困,尤其是农村的贫困和消除种族与经济作用之间的联系。后面这个目标标志着将经济势力从华人转到马来人手中。
为了克服贫困政府使用将25万马来人移居到新开垦的农田上,更多的在农村基础建设上的投资和在农村开辟自由贸易区来产生新的生产工作等手段。在1970和80年代里农村贫困的确减少了,尤其在马来半岛上效果明显。但是批评者认为政府的政策没有起多少作用,贫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部分因为新发现的原油和天然气)以及农村人口移居城市。政府政策并没有改善低薪农庄工人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低薪农庄工人在所有工作人员中的比例降低了。1990年马来西亚最贫困的地区是沙加和沙劳越的农村,这些地区比国家其它地区落后得多。在这些年中马来西亚城市的发展迅速,尤其吉隆坡即吸引了马来亚农村的移民,也吸引了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和菲律宾的移民。城市贫困首次成为一个问题,大城市周边产生了贫民窟。
马哈迪任教育部长和首相时推动的第二个政策在于将国家经济势力转到马来人手中。马哈迪在全国大大扩大了中学和大学的数目,并要求教课时越来越多地使用马来语来取代英语。这个措施的结果是制造了一个新的马来专业阶层。它也非正式地对华人创造了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阻碍,因为只有少数华人能够说流利的马来语来在马来语大学中上课。因此华人家庭往往将他们的孩子送到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或美国去上大学。比如2000年有六万马来西亚人拥有澳大利亚大学的学位。这个措施的一个副作用是许多马来西亚人接受到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而他们回到马来西亚后又给当地的社会带来了矛盾。马哈迪还促进马来妇女的教育。2000年半数的马来西亚大学生是女生。
为了给这些新的马来毕业生提供职业,政府建立了一些新的国有企业,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家企业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和重工业公司,这些企业不但雇用了许多马来人而且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并制造了新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这些公司优先雇用马来人。这些政策的结果是从1969年到1990年马来人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从1.5%提高到20.3%。马来人拥有的企业从39%提高到68%。不过后面这个数字不精确,因为有不少马来人拥有的企业实际上在后台上依然是间接受华人控制的。不过总的来说马来人在经济上所占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在马来西亚经济生活中华人所占的比例依然非常高,但是2000年华人和马来人的企业之间的区别正在逐渐减小。许多新的企业,尤其是在增长的部门比如信息工程中,由两个民族的人同时拥有和管理。
除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暂时被中断外,其经济增长从1970年开始剧烈而且持续不断。但是马来西亚的政治却没有这么大的变化。1970年通过的镇压措施至今有效。虽然从1974年开始大选恢复,而且在大选期间选举活动基本上自由,但是马来西亚实际上是一个一党制的国家,一般巫统支配的国民阵线几乎赢得所有席位,民主行动党赢得少数华人城市席位,伊斯兰党赢得少数马来人农村席位。由于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的章程彻底相对,它们无法形成联合的有效的反对派。在媒体中几乎没有对政府的批评,公共示威被严厉限制。内部安全法依然被用来缄默反对者,巫统的青年组织则对反对者进行人身攻击。
在马哈迪长时间的首相期间(从1981年至2003年)马来西亚的政治文化越来越专制,其顶峰在于1997年由于政府内部的意见分歧所导致的副首相安華的撤职和被捕。早在1980年代巫统内部的一次争执中马来西亚的法庭机构就已经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安华事件中法庭中错综复杂的纠葛尤其被看作马来西亚民主消失的表现。安华的妻子阿兹扎组织了一个新的党人民公正党。在1999年的大选中人民公正党与民主行动党和伊斯兰党组成了一个同盟(替代阵线)。其结果是伊斯兰党从巫统手中赢得一系列马来议席,许多华人选民反对这个与伊斯兰党的不正常的联盟,使得民主行动党对华人公会失去了许多议席,甚至连民主行动党的领导人林吉祥也落选。阿兹扎赢得了她丈夫在槟城的选区。但总的来说替代阵线的影响不大。
马哈迪于2003年退位,他的继承人阿都拉·巴达威没有阻止法庭决定释放安华并允许安华出国。这被看作是可能趋向自由的做法。在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中阿都拉领导的国民阵线大获全胜,几乎将伊斯兰党和人民公正党扫出议会,只有民主行动党赢回了它1999年失去的席位。这次胜利的主要原因除阿都拉本人的普及性外还有马来西亚经济的恢复和反对党的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