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駢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體,其句多四六對仗,故又稱四六文,或名曰四六、駢儷、駢體等,具駢文要點而有押韻者稱駢賦。该文体在文学史上评价不高主要因为后期华而不实,适于写景而不适于说理。
[编辑] 駢文歷史
- 此文體生於秦漢,興盛於魏晉和六朝时期,沒落於宋,復興於清,李斯所做之諫逐客書已具駢文特色。
- 四六文名稱源於唐末李商隱的著作樊南四六甲乙集,之後始得名。
[编辑] 駢文大家
[编辑] 駢文特點
- 全篇文章均由对偶构成,除少数散句外,都可以分为上下联,字数、词性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行文流畅。
- 对偶句由四字或六字组成。初期以四字、六字为主,偶尔掺杂有五字、七字。齐梁以后四六格式定型化,所以也称四六文。
- 讲究声韵上的平仄。初期骈体文分韵骈文和无韵骈文,齐梁开始讲究韵律,唐后愈发严格。
- 用词注重藻饰和用典,后期用字生僻,内容虚幻,被认为华而不实。
[编辑] 歷代例子
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賦序》:
- 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
- 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
- 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
- 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
唐初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檄》:
- 一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唐初王勃《滕王閣序》:
-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编辑]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