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區海底隧道(簡稱東隧)是香港第二條過海隧道,也是第一條公路鐵路兩用隧道。全長1.86公里的東隧連接香港島東部和九龍東部。它共有5條管道,其中兩條為雙程雙線行車管道,兩條為地鐵將軍澳-{zh:綫; zh-hk:綫; zh-tw:綫; zh-cn:线; zh-sg:线}-使用(將軍澳線通車前為觀塘-{zh:綫; zh-hk:綫; zh-tw:綫; zh-cn:线; zh-sg:线}-),以及一條容納環境控制系統的管道。隧道南端為鰂魚涌,與4號幹線(東區走廊)交匯。而收費廣場則設於北端的茶果嶺出入口,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
中信泰富旗下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在1986年以「建造、營運、移交」方式獲發東區海底隧道三十年的專營權。2005年,該公司在有龐大盈利下仍申請加價成功,引起市民很大的迴響,亦使本已飽和的香港海底隧道百上加斤。香港政府因此也展開研究避免同類情況發生,包括研究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的可行性。
於2003年,東區海底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達71300架次。
地鐵並未負擔東隧的建築費用,但需每半年繳交一次隧道費共約三十六期給東隧公司(金額不明),等到2008年東隧的鐵道隧道將會移交政府,而政府將再賣給地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