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档案室/2005年1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评选图片
[编辑] 投票
本次投票已经结束
- 國際金融中心
- Mountain(Talk) 18:38 2004年12月18日 (UTC)
- KennyTM~ 04:25 2004年12月19日 (UTC)
- 星情 07:56 2004年12月19日 (UTC)
- [[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8:10 2004年12月19日 (UTC)我是覺得沒必要去給西方人看對他們而言的異國風情啦!
- 中原俊男07:32 2004年12月28日 (UTC)
- 小通Talk 06:26 2004年12月30日 (UTC) 香港人當然會支持香港的照片啊!!(笑)
- little Alex 18:40 2005年1月2日 (UTC) (Talk) yay, the ifc! :)
- 琵嘴鸭
- smartneddy得宣传宣传中国的鸟和中国的鸟人,鸟类的条目中文写的好的不多,照得好的更少,以前净是用英文的,有好的鸟片就得显摆显摆
- 东东狐 10:19 2004年12月26日 (UTC)我喜欢动物,同时我也觉得将大小雁塔放上来,未免重复,干脆不选。只有鸟才能陶冶情操,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才可以的得到放松。
- 中原俊男 07:48 2004年12月28日 (UTC)
- 小雁塔
- 大雁塔
- 蟠龙藻井
- 雪人(這個雪人...不太合適放在這裡吧?其實...雪融了你就會發現...O_O 那是垃圾桶! 我想...是為了要博君一笑才放在這裡啊?不是認真投票的吧? --阿福 05:17 2004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投票结果
國際金融中心的图片将被用在最新一期的《维基媒体季刊》上,还请香港同胞为本图片加一段中、英文说明,例子可以参考ja:利用者:Aphaia/Sandbox2中的图片Osezaki lighthouse。对了,不一定只是说國際金融中心,完全也可以说是香港夜景呀。--Mountain(Talk) 18:12 2005年1月10日 (UTC)
[编辑] 最近更新前面的红色叹号什么意思?
诧异ingSnowyowls 06:00 2005年1月2日 (UTC)
- 剛剛看了德文、英文維基也是有這個符號標記。Why? Who could tell us, please!---Nuker 06:13 2005年1月2日 (UTC)
- 我找到答案了,有 ! 符號代表用戶已經登入。對吧!---Nuker 06:22 2005年1月2日 (UTC)
- 喔、我只對了一半,有 ! 符號代表這篇文章尚未被檢查過,如果點選[标记这篇文章为已检查],那麼 ! 符號就會消失。當然,這項功能只有登入的用戶才能使用。---Nuker 07:41 2005年1月2日 (UTC)
维基百科的任何修改都是需要大家来检查、评议的。一个文章做了修改,如果大家都还没有检查它,那就会在前面标一个叹号。这个新加的功能非常有用呀。--Mountain(Talk) 10:14 2005年1月2日 (UTC)
红色叹号意味着修改还没有被接受,需要大家的关注。--Mountain(Talk) 10:21 2005年1月2日 (UTC)
- 如果不小心點選[标记这篇文章为已检查],可以恢復嗎?---Nuker 10:25 2005年1月2日 (UTC)
[编辑] 中文维基的IPv6
[编辑] 中文维基的IPv6地址是什么?
好像曾经能解析过。--zy26 (Talk) 04:41 2005年1月3日 (UTC)
[编辑] Scandinavia的中文译名
请问 Scandinavia 半岛的中文译名,哪个较为普遍?(即斯堪〔地|的〕〔拉|纳|拿|那〕维亚?) --Hello World! 10:20 2005年1月3日 (UTC)
- 台灣這頭是譯為-{斯堪地納維亞}-,提供參考!--泅水大象 10:34 2005年1月3日 (UTC)
大陆这方面官方译名是斯堪的纳维亚。愿意用哪里的官方译名随便,不过似乎可以在繁简转换那里转换。Mickey 10:38 2005年1月3日 (UTC)mickeymousechen
[编辑] 符號模板似乎怪怪的
編輯頁面下方那非常好用的標點符號工具模板,最近似乎無法運作正常,有些符號(像是“”或《》這種成對出現的標點符號)按下去後跳出的是一組亂碼“ãã”,小弟只會喝爪哇咖啡不懂爪哇語言,所以只好懇請哪位高人幫忙修復吧!多謝囉!--泅水大象 11:26 2005年1月3日 (UTC)
-
- 同上。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0:06 2005年1月14日 (UTC)
[编辑] 想找人关注Big5及CNS11643
- Big5及CNS11643:尤望台灣網友可以更正及補充此文 (台灣網友跑到哪兒去呢?) -- Hello World! 00:33 2004年12月15日 (UTC) (轉自Wikipedia:需要关注的页面)
- 台灣網友大部分都不是搞電腦軟體出身的,因此看到這個話題也只能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尷尬呀!--泅水大象 07:37 2005年1月4日 (UTC)
- 我試著編寫中囉,不過臺灣方面,關於這些的資訊十分混亂。原因是Big5碼是由民間制訂的,而官方CNS11643推行並不廣,所以編寫上有許多資料是矛盾衝突的.... Koika 21:50 2005年1月15日 (UTC)
[编辑] 关于简繁转换一点错误
看到维基百科增添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自动转换功能,这本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没想到,你们要在这样的角落做些不恰当的事情,对此提出抗议!
当进入大陆版本时,上方转换条中还写着“大陆”:
当进入台湾版本时,同样的位置却写着“中国”:
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强烈要求你们立即纠正这样的做法。
如果确实因为要照顾台湾读者,我建议采用台湾官方的说法“对岸”更合适一些。 如果说“中国”就难于接受了。
如果你们不打算纠正,则请你们在中文版首页公开解释你们的理由。--210.83.221.210 11:21 2005年1月7日 (UTC)
- 首先,參與討論請記得用4個~簽名。這是維基百科的基本禮貌。接下來講實質問題,我認為稱之中國並無不當,不然要叫什麼呢?聯合國不就說中國就是貴國嗎?參加奧運不也叫中國隊嗎?還是對岸突然之間不叫中國了呢?或者要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以啦!我不反對喔!不過說到大陸,我只知道在地理上有一個中國大陸,除此之外還有亞洲大陸、非洲大陸等等,不知道你所指的大陸是哪一個?--虎兒 06:38 2005年1月7日 (UTC)
-
- “中国”和“台湾”这两个词不应该并列在一起,如果你还认同“一个中国”(你可以认为这“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的话,不要口口声声的说“贵国”,大家都是中国人。另外,写“对岸”也没什么不妥,既然大陆版本就写“大陆”,你们如果觉得大陆这个词指代不明,那用“对岸”应该是可以的。总之“中国”和“台湾”不是并列的概念。--210.83.221.210 11:21 2005年1月7日 (UTC)
-
- 那新加坡呢?新加坡跟中國是不是一個併列的概念?還是新加坡也要跟你一起一個中國?如果中國如果必須跟新加坡併列,台灣為什麼不可以跟中國併列?--61.30.127.4 07:04 2005年1月8日 (UTC)
-
-
- 中国不包括新加坡。就好像A包括A1,A2,不包括B,那么A1,A2,B三者并列并没有交集,但如果A,A2,B则多出了交集。210.83.221.210 01:44 2005年1月10日 (UTC)
-
程序设计的原意是在此显示语言書體选项,而不是政区划分(“中国”和“香港”显然也不是此意义上的并列概念)。无奈这也成了敏感区域。 我建议如下折衷方案:页面只显示“不转换”,“简体”,“繁体”三个按钮,其中简体使用zh-cn的转换表,繁体使用zh-tw的转换表。香港,新加坡,以及未来会加上的澳门,马来西亚等则通过用户参数设置。这样也一并解决了选择按钮过长的问题。编程时已考虑到按钮过长的问题,所以目前程序已经支持将zh-sg和zh-hk按钮隐藏的功能,只需将相应的variantname改成“disable”即可。-Zhengzhu 20:39 2005年1月7日 (UTC)
- 我差不多两个月没来,回来后看到繁简体转换问题已经解决,实在非常高兴。我赞同Zhengzhu的看法,只需要繁体、简体的转换就可以了,因为新加坡简体和大陆简体的差别,以及香港与台湾繁体的差别极小,只是用词习惯上的不同,写法上又无差异,根本没有必要再增加两个选项,引起不必要的争端。--Formulax 04:50 2005年1月8日 (UTC)
- 折衷是還好。如果設計的本意是「語言選項」(老實說「繁體」和「簡體」是「書寫系統」或「書體」的差異,這麼說可能比較好:))的話倒蠻不錯的。香港和新加坡的朋友們可以為他們預設成以zh-hk和zh-sg的轉換表為基礎嗎?
- 還好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不然又得為像User:210.83.221.210這種無聊的人吵半天。--密爾希弗拉雪 09:25 2005年1月8日 (UTC)
-
- 你凭什么说我“无聊”?虽然大家看法不同,但我希望你能尊重“一个中国”的观点,哪怕你像某些政客那样不能接受它。同是中国人,却要闹分家,唉!210.83.221.210 01:44 2005年1月10日 (UTC)
-
-
- 為什麼別人就要接受你的觀點?你的觀點有什麼必然性?你要求別人尊重一個中國,同樣別人應該也可以要求你尊重”一中一台”or ”兩個中國”囉?從你的言論看來,你並不懂得什麼叫作尊重,只知道將自己的意見強加諸於他人。言盡於此。--虎兒 03:00 2005年1月10日 (UTC)
-
-
-
-
- 我不会强迫你接受“一个中国”的。但Wikipedia既然是以中性原则作指导,那么出现“大陆”=“中国”的简繁转换,只能被认为是wikipedia偏向了支持“一中一台”的观点。这就违反了中性原则。所以要求你尊重“一个中国”观点的存在。现在的处理,回避了这个问题,倒也是一种选择。210.83.221.210 03:23 2005年1月10日 (UTC)
-
-
其实,如果两边都写“中国”,本人角度倒也无所谓,但两边特意写得不一样就多少会令人联想了——不过,这一点要两边都照顾到的确比较麻烦,或许暂时来说写“简体”、“繁体”也算唯一的折衷办法吧(但话说回来,个人觉得那个按钮意义也不大,除非是刚来,不知道可以设置)Zhouxiao 19:29 2005年1月9日 (UTC)
- 赞同你的观点,本来就是这样,无端的弄出来一个“大陆”=“中国”的“简繁转换”,着实让大陆人无法接受。210.83.221.210 01:44 2005年1月10日 (UTC)
-
- 台灣用的是正體中文,不是叫繁體中文。繁體中文是對岸政府起的名字。--虎兒 03:00 2005年1月10日 (UTC)
-
-
- 这个问题嘛,我想你得跟“简繁转换”小组去反映这个“转换错误”。我不反对把“繁体中文”翻译为“正體中文”,简体字本来就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的,这是事实没有什么问题。210.83.221.210 03:23 2005年1月10日 (UTC)
-
-
- 关于台湾和繁体或简体中文的问题,共识参见台湾问题和中国的条目,这是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与此相关条目的基础,中立性的赞同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不是以观点为基础的,观点可以将不同但最后的共识就是不同观点各方的一致意见,能够达成共识一定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关于台湾地位的事实是中华民国现在统治台湾(并没有改国号为台湾,但官方和部分民间人士有台独意愿,也有统一意愿,只是不满中共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中国大陆(大陆的官方和大多数民众都赞成一个中国,大部分不愿台湾分裂出中国),在维基就要综合国际社会的普遍观点,绝大多数国家承认一个中国,但对于台湾的地位处于观望状态。--VipUser (对话2005_^o^) 03:43 2005年1月10日 (UTC)
[编辑] 使用Firefox浏览器进行浏览
我使用Firefox Simplified Chinese 1.0 进行浏览时,一些文字显示的并不正常,字体会变得很小(小于 9pt)。
[编辑] Wikipedia:重复条目
誠邀大家關注Wikipedia:重复条目,這個條目似已被人遺忘了。尤其希望管理員關注一下-{Category:互联网}-及-{Category:因特网}-的重複現象--Hello World! 13:14 2005年1月7日 (UTC)
- 已解決,謝謝阿福。--Hello World!
[编辑] Stroke order
我最近在wikibooks上作中文書,但是關於stroke order的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有這方面的軟体,可以生成,因爲用Firework畫太累了。參看這裡:http://en.wikibooks.org/wiki/Chinese_Lesson_7#Stroke_orders 。 >_< --Yacht (talk) 04:40 2005年1月8日 (UTC)
- 看看這些網站能不能夠幫上忙:
- 這個則提供中文筆劃規則:
- 另外還有一些中文學習相關的網站,希望多少能幫助你撰寫wikibooks:
--可夫 06:08 2005年1月8日 (UTC)
Dunno any programs, but see also w:stroke order. --Menchi (討論頁)Â 04:04 2005年1月10日 (UTC)
[编辑] 关于版权标志的使用
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这页中,对各种情况罗列缺乏对初学者的指引作用,往往是有了版权问题大家才去看。建议在每一个条目中添加具体的实例,即版权标志使用的无可争议的例子,这样可以规范版权标志的使用,避免侵权事件的出现。--smartneddy 06:58 2005年1月9日 (UTC)
[编辑] 日本戰國時代
有點感到驚奇 日本戰國時代的資料在這部百科全書裡面少的還真有點可憐 而且老實說來許多敘述也有不少問題 我想這部分是否該提升一下品質水準呢??
另外美國電影列表中採用"漢語拼音"為標準對台灣網友不會很不利嗎?? 況且作品人名譯名幾乎全用對岸翻譯 老實說我也看的不是非常懂 請問這樣怎能吸引台灣網友參與呢??
最後有點小質疑 為何人類學放在社會科學 考古學卻放在人文科學呢??
- 维基百科的概念就是欢迎所有人的参与,目前有些内容还很欠缺,正说明我们需要像您一样的参与者的无私奉献。列表如何编排确实还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大多用汉语拼音来排列,汉语拼音是国际通用标准,获得联合国、ISO等国际机构承认,而且与台湾的通用拼音其实很接近。外国作品、人名的翻译多采大陆翻译是因为大陆的参与者比较多,但是我们并没有禁止采用台湾、香港方面的翻译,而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重定向以及现在的繁简体转换解决。至于人类学放在社会科学,这与人类学本身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系的,人类学其实是综合了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演化,所以当然放在社会科学中比较合适;而考古学则与历史学一样应该放在人文科学中,因为它们都没有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当然这种分类是否合理我们是可以讨论的,虽然我个人认为这个分类没有错。--Formulax 09:45 2005年1月9日 (UTC)
[编辑] 豆腐干活动飞过海
你好,请问怎么使用?
[编辑] International Writing Contest
Hello everybody,
In Berlin at Dezember 2004 there was the critique that there is not enough connection in the work of all the different Wikipedias in their different languages. I think, that an internationally linked writing contest should be one possible chance to cooperate and work together. At March 1st there will be the start of the second writing contest in the german Wikipedia so I thought, we can start it as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There had bee contests in the Wikipedia of the Netherlands nl:Wikipedia:Schrijfwedstrijd, the german Wikipedia de:Wikipedia:Schreibwettbewerb and the english one and as far as I could see it, it worked really good.
I hope you will join the Contest, please visit meta:International writing contest to find out more. -- 149.225.56.90 09:10 2005年1月11日 (UTC) (Achim Raschka aka Necrophorus)
[编辑] 能把其他文字的图片直接连到中文里吗?
比如英文里的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Dong-minority-bridge-1.jpg 我想用到中文侗族这个条目下,实先下载到硬盘再重新传吗?还是可以直接连接?--smartneddy 12:40 2005年1月11日 (UTC)
- 对,不过建议你上传到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 ,这样就可以在各个语言中都能使用了--LiDaobing 13:21 2005年1月11日 (UTC)
- 好的,谢谢!--smartneddy 00:32 2005年1月12日 (UTC)
[编辑] 问一个菜鸟问题
不知放这里妥不妥, 修改历史:“00:29 2005年1月12日 (历史) (新) 蛇口工业区 (顶) ” 里面这个“(顶)”是什么意思? 疾风之狼 02:18 2005年1月12日 (UTC)
- ^_^顶的意思就是你编辑以后还没别人编辑过。Mickey 02:28 2005年1月12日 (UTC)mickeymousechen
谢谢!^0^ 疾风之狼 15:30 2005年1月12日 (UTC)
[编辑] 請管理員幫忙回退破壞
[编辑] 关于巴 士底狱
法国人权宣言页面中有个巴 士 底狱(没办法只好加个空格),可保存后就成了公共汽车底狱了,我不知这是因为简繁体转换的问题还是因为别的,不知改怎么办。--heryu 11:31 2005年1月12日 (UTC)
- 我在手動轉換修正頁面作了修改,這會兒應該可以看到正確的巴士底了吧?--泅水大象 16:38 2005年1月12日 (UTC)
求助:空中客车380/空中巴士380,简体转换成了空中公 共 汽 车380。--蓝色理想 21:14 2005年1月19日 (UTC)
[编辑] 出了什么问题?
新条目写不了了,别人建立的条目也不能看--雪夜猫子 (talk) 11:40 2005年1月12日 (UTC)
- 是呀。明明有许多编辑,但是最近更改中却没有显示,不知道怎么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25 2005年1月12日 (UTC)
- 更郁闷的是刚才我写完这一条点了保存之后,就发疯一样不停地弹出新窗口打开的都是wiki,直到内存耗尽-_-b--210.77.18.43 12:34 2005年1月12日 (UTC)
[编辑] 郁闷死了
ft简直没法编,写了两句一存就告诉说没有这一条,往下怎么编啊,出什么问题了到底是?今天晚上7点以后就一直不正常--雪夜猫子 (talk) 14:19 2005年1月12日 (UTC)
最近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总是滞后,所有会有新加的内容不能即时显示的问题。-Zhengzhu 14:34 2005年1月12日 (UTC)
- 就是说编完之后要等一会是吧,那些重复条目怎么办那?--雪夜猫子 (talk) 14:39 2005年1月12日 (UTC)
- 对。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办法处理那些重复条目。-Zhengzhu 15:25 2005年1月12日 (UTC)
- 這樣所謂的「已有條目數量」似乎就有點灌水,作不得準了。--可夫 (talky? click me!) 19:46 2005年1月12日 (UTC)
[编辑] 有些连接为什么被滤掉
刚才我留言使用了三个连接,前两个写完保存得都没事,想在加一个网址,保存是告诉我无法保存被滤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过滤的依据有是什么呢?这个网之叫:三个w点color4day点com,谢谢!--smartneddy (Talk) 01:02 2005年1月13日 (UTC)
- 很明显,这个网站曾经在维基百科上作过很多wikispaming,因此被封杀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26 2005年1月13日 (UTC)
- 谢谢书生的说明:)不过不太明显吧,好多人都不知道wikispanming是什么。这种过滤是人为的还是机器自动呢?--smartneddy (Talk) 06:42 2005年1月13日 (UTC)
ikispanming
-
- 唉,看来老兄是没听说过wikispanming?wikispanming就是利用wiki系统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一些缺少道德感的网站或组织在wiki的页面上添加大量的与内容无关或者广告性质的链接,以达到宣传网站并提高自己在google中的排名为目的。维基百科现在全球排名已经进入前200,因此很多人都想利用它来宣传自己。中国大陆现在还有人搞SEO(搜索引擎优化),不负责任的人也将这种办法来做SEO,wikispanming这种东西就和垃圾邮件一样讨厌。现在维基百科的过滤技术是通过提交到Spam blacklist上的网站列表用软件自动过滤---{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3 2005年1月13日 (UTC)
- 哦,谢谢,又知道了点儿:)--smartneddy (Talk) 09:25 2005年1月13日 (UTC)
请问一下,被WIKI封杀的网站怎样才能够免去封杀指令呢?怎样才能避免被封杀呢?有时没办法啊,需要提交的东西很多啊。谢谢!
[编辑] 名词翻译,请帮忙
英文intentional communities翻译成中文,怎么翻比较好?我翻译为共同社区,共同是指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生活。翻译成公社可能也行,但不能叫共同公社吧。请大家帮忙。 --用心阁 01:39 2005年1月14日 (UTC)
- 就叫公社不行吗?那个intentional怎么翻啊?--smartneddy (Talk) 02:27 2005年1月14日 (UTC)
- 原來的連結在哪裡?--石添小草 09:55 2005年1月14日 (UTC)
- en:intentional community--用心阁 12:46 2005年1月14日 (UTC)
- 同上。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0:06 2005年1月14日 (UTC)
[编辑] 关于共享资源图片网页
从共享资源下来的图片打开的网页不合理,无法链接回共享资源查找图片说明,不如英文设计的好,哪位是否能改一下。--方洪渐 09:08 2005年1月13日 (UTC)
[编辑] 一个别字
在图片上载完成的页面上,有个“关于改图像的”,应该是该吧? --蓝色理想 17:42 2005年1月13日 (UTC)
[编辑] 看不到新的更新
我發覺我新輸入的更新都看不到,但如果選擇“不轉換”就可以。有誰發現這個問題嗎?--石添小草 10:05 2005年1月14日 (UTC)
- 我看不到條目的歷史/較早版本,如[1],只看到最近一次的版本。 -- Gakmo (Talk) 10:28 2005年1月14日 (UTC)
- “不轉換”也一样。看到的最新更改还是17:01分的,刷新多次才能看到新的更新---{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43 2005年1月14日 (UTC)
- 有關 Seoul 的中文譯名的討論已移回 Talk:首爾 *
[编辑] 夏天!吃冷饮是!舌头会粘在上面!!为什麽?
舌头和冷饮之间的水结冰,你的舌头局部被冻住了,这个可以去Wikipedia:聊天去问^_^ --蓝色理想 14:10 2005年1月14日 (UTC)
[编辑] 維基紀念日
- 我已經從英文版翻譯了Wikipedia:維基紀念日,麻煩可以編輯首頁的人將首頁的維基紀念日連結連到中文版的吧。: )--可夫 (talky? click me!) 08:53 2005年1月15日 (UTC)
[编辑] 條目名稱的選擇:舊金山
這件事是我答應一些住在加州的外國朋友們,轉到這裡開題討論的,相信這件事的來龍去脈Shizhao兄應該也有點概念。事情的起源,是因為有人反覆的將原本我們以「舊金山」作為條目名稱的文章,強制移到另開的「聖佛朗西斯科」裡,經過Shizhao兄與我的制止後,略經溝通才發現原來改條目名稱的是一(幾?)位來自加州的外國朋友。他們表示他們發起一個針對家鄉的資訊所進行的正名運動,因此在他們的看法中,中文環境裡將San Francisco翻譯為「舊金山」的作法,在他們的觀念裡認為是極為不妥(因為舊金山這譯名本身跟San Francisco的原名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因此希望能將該條目的名稱修正。
理性的來說,雖然在中文維基的環境裡,我們有「使用最廣為接受的譯名當條目名」的政策,因此「舊金山」這名字就是依據這原則而選用的。但是美國方面的朋友提出的意見,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他們是當地人,當地人的觀感在取決一個地方的外文譯名時,的確是有需要尊重考量之處。在這種互相矛盾但又各有道理的意見衝突下,我只好把這件事拿到這裡提出,大家討論投票一下獲得結論,我才好回頭去跟這些外國朋友做說明。
背景說明:「舊金山」這名字,是早期華裔移民到加州掏金時,替該地取的俗名,因為用久之後習慣而留了下來。除了舊金山外,該城還有一個偶爾會用到的譯名「三藩市」,曾在民國初年如孫中山等人的書信中被提及,是San Francisco的音譯縮寫後的版本,至於外國朋友們想用的「聖佛朗西斯科」是最標準的發音直譯,但很顯然在中文環境裡,用這名字幾乎沒人能理解到底是指哪裏。根據我跟外國朋友們的溝通,他們非常反對使用「舊金山」來稱呼SFO,對於「三藩市」表示可以接受的觀點。除此之外,我曾去過舊金山市政府的官網,發現他們站上的中文版是用翻譯軟體產生出來的,而翻譯軟體稱呼SFO為「舊金山」,當然,因為是軟體翻譯的因此這譯名是否有官方效力還有待商榷,只是我用這理由告訴外國朋友們,其時他們的看法也不是美國當地人民的共識,而是一部份美國人的意見,所以我答應他們會將他們的意見轉達並列入考量,但並不會直接以他們的意見作為依歸。而另外,在中文環境中較有權威性的大英簡明百科中文版裡面,San Francisco這條目的中文條目名是寫著「舊金山;三藩市」。
關於討論的始末,歡迎各位到Talk:旧金山一頁中翻閱。
在這裡我先拋磚,個人縱合一些已經提出的意見,歸納一個我建議的處理版本,各位中文維基人如果有自己的建議,也歡迎提出討論。--泅水大象 09:29 2005年1月14日 (UTC)
- 我建议在编写条目时用“旧金山”,这个是中文世界使用最广的名字。旧金山重定向到“圣弗朗西斯科”,这个是最正式的名称。总之,条目名称以较正式的为好,条目的使用以较广泛的为好。重定向功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命名方式的优点。--Alexcn 00:59 2005年1月23日 (UTC)
[编辑] "外國朋友們"
住在加州的外國朋友們是谁?假若是居住在California 的外国朋友肯定不是美国人.是中国人吗? 请避免使用"外國"来指你自己本国以外的人. 谢谢你的合作.
California Wikipedia Group
- 支持使用舊金山作为页面标题。旧金山市政府中文版提供的译名就是这个,在没有其他更权威的官方解释之前,应该尊重人家自己选择的名称。不能因为它是软件翻译就说它不可信,如果市政府官方否认这一译法,他们应该会人工进行纠正的。 --蓝色理想 12:27 2005年1月14日 (UTC)
- 很有趣的发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使用的是聖佛朗西斯科作为条目的正式名称,而旧金山则只是“见圣弗朗西斯科”。我本来的意见是旧金山的名称更为中文用户熟悉,但是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上的条目,反而不知如何了。我想,既然专家编的百科全书中都用聖佛朗西斯科的名称,虽然不知道原委,但是还是应改顺应专家的意见,使用聖佛朗西斯科作为条目的正式名称---{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40 2005年1月14日 (UTC)
- 不知道现在谁在用教育网CERNET,访问一下大英百科全书网上数据库的中文版,查一下看看SF在大英百科中文版里是用的什么条目吧。(亏了,今天回家早了,要不然就可以直接去查了。) --蓝色理想 14:04 2005年1月14日 (UTC)
-
-
- 上面已經說啦,我查了大英百科中文版,條目名是『舊金山;三藩市』!--泅水大象 17:10 2005年1月14日 (UTC)
-
[编辑] 版本一
顧慮到當地居民的觀感,將主條目的名稱改為「三藩市」或「三藩市 (舊金山)」,其他所有的稱呼方式全以重定向條目的方式關聯,而「聖佛朗西斯科」這音譯與其他各種稱呼的由來,都在內文裡說明到。但在其他的條目中如果有提到該城市的名字時,應該維持使用「舊金山」、「三藩市」或「三藩市 (舊金山)」這樣的稱呼才可兼顧到中文環境讀者的理解性。如果嫌寫太多很麻煩,其實我們可以利用更改預設繁簡轉換表的方式,讓資料庫裡原本只打了「舊金山」但實際畫面上卻看到「三藩市 (舊金山)」的稱呼在內文裡,用不著手工一一轉換。
- 舊金山是台灣方面的譯名吧?那邊的移民主要還是廣東移民,他們一直都是採用“三藩市”這個譯名。那邊的無線電視新聞記者也是採用“三藩市”這個譯名的。所以,個人認為,用三藩市比較合適。另,新金山是指澳洲。--石添小草 10:05 2005年1月14日 (UTC)
我还是认为用旧金山为好,因为它是最常见的译名。维基百科本来就一直用最常见,而不是用最正确的名字的。在华人世界中,知道旧金山的人远比知道其他任何名字的人多。另外我认为就因为“旧金山”与San Francisco没有明显关联就不采用也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是中文的一部分。英文中的“China”与“中国”也没什么联系,难道我们就要强迫英语将“China”改掉吗?我们应该尊重一个语言的习惯用法,而不是人为地强行改变这种用法。--Formulax 03:59 2005年1月16日 (UTC)
nese 没有任何蔑称意义 . People who think this way either do not understand English well or they have a very serious inferiority complex.
[编辑] "FOREIGN FRIENDS WHO LIVE IN CALIFORNIA"
[编辑] 住在加州的外國朋友們
Suggestions from California (Diego)
Someone is talking about
"FOREIGNERS WHO LIVE IN CALIFORNIA" . HOW ETHNOCENTRIC CAN THEY BE?!
What do you mean by "外國朋友們"? It is not polite to refer to people as "foreigners" on wikipedia. We are all humans and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we do not call residents of Beijing "Foreigners who live in Beijing"!
would not call you a foreigner who lives in China. Please try to be more considerate.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the feelings of native Californians and the place names of the United States. We offer these suggestions to our colleagues working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versions of WIkipedia in a constructive spirit. We should all try to avoid ethnocentric expressions, regardless of the language. Please remember that English, Chinese, French, Spanish, etc are world langauges and do not belong to one ethnic group or country. English is not only used in the UK, Chinese is not only used in China, French is not only used in France. Please remember that one language version is read by nationals of many countries, for example Chinese is not only read by so-called "華人". Do not make the mistake of the infamous Phoenix TV that could have been a very good station but has lost the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cause instead of referring to itself as a 華语station, it insists on calling itself a 华人station, for political reasons obviously.
It is especially noticeable in the Chinse articles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of ethnocentricity. It gives one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articles are written by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because they often use expressions like 海外華人,外国, 中外,etc.
请避免使用海外華人 海外華人來說 请避免以中國為中心填寫百科。请避免使用「內地」指中國大陸,[海外華人]等词语. 请避免用 [外国]指华人以外的其他民族,避免用[外国]指中国或台湾,香港以外的地区。。。谢谢。
我们Wiki 英语版本没有以英国為中,法语版没有以法国為中。 希望WIKI 话语版也能维持这个传统.
谢谢!
- 我把这部分加到了Wikipedia:避免中国中心---{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8 2005年1月19日 (UTC)
- 大陆官方是称呼成旧金山(希望不要引起台湾朋友的不快)
- http://www.chinaconsulatesf.org/chn/
- 老实说,个人感觉上,也只有我这类对旧金山没有任何认知的人才不会觉得“圣弗朗西斯科”这个名字比较怪--zhouxiao 00:42 2005年1月19日 (UTC)
- to Diego
- I am sorry that we use some self-centred words which make you unhappy .
- Whereas,it is unavoidable.
- I assume you know that "中国" means a country which i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notwithstanding you prefer to use the word "china" which means stoneware.
- We,nevertheless,don't show any unhappy inasmuch as you do not want to mean any offensive.
- Indubitably,The expression is culture of the english.
- Thus,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afford us an opportunity to show our culture.
- And,I shall extremely obliged if you would provide some proper words instead of the expression such as "海外華人".
- Ultimately,sorry about my lame english.--zhouxiao 00:42 2005年1月19日 (UTC)
Actually the word China in English comes from the Chin (Qin) kingdom (dynasty). The word china was introduced later because the best earthware, pottery, etc came from "China". So in English it has a good connotation. Regarding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China could suggest that its English name be changed, if it wished. Just as it could suggest that its Japanese or Korean or Thai name be changed. Same for any country, the USA for example is considering changings its Vietnamese name from 花旗 , for example.
The point about ethnocentricity was constructive. I cannot suggest alternatives for Chinese terms as well as you can, but the idea is not to use "海外" or "外" to refer to non-Chinese. In the same spirit, the English entries do not use "foreign" to refer to non US or non UK. Do you understand the idea?
And finally, it is unclear what you mean by "show our culture" . A language version does not belong to any one culture. The Chinese version is multicultural, not just 中国。 Chinese is a very rich important world language, like English and French. In the English version, we do not "show our culture"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I respectfully suggest you are confusing language with culture. This message is intented to be friendly, I hope you understand and excuse our lame Chinese.
- Well,I can't deny that I know such explanation of the word "china".
- Yet,I don't think a Englishman would be too comfortable if I name a dog or a cat "England",do you?
- Anyway,It's just a example.
- I do not mean to bring up any dissension.
- I would very much appreciate your kindness if my lame english cause some misunderstanding
- Let's forget it and I will give you another example.
- We chinese use to call UK "英国".
- I,however,deem that you should know that "英国" means England in chinese.
- As is betray in some material information,I don't think that Scotch or Welsh would be too pleased if I call them English or Englishman.
- Be that as it may,mo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be puzzled provided someone insist that we must use the word "不列颠" or "联合王国".
- Furthermore,just as I said before,it is tough to find a proper word which can replace the word "海外".
- In fact,if we would know where they are,we are pleased to use "英国" or "美国" to replace the word "海外".
- Whereas,We just know they are not in China.
- Certainly,we can say "不在中国的人".But,don't you think it is a bit strange?
- Ergo,I ask for your suggestion.Or,you can modify it yourself.
- With respect to the culture,I do agree that a language version does not belong to any one culture.
- The language,nevertheless, have the brand of culture.
- It is not so much custom as grammar.
-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afford us some examples even though it is in English.
- Without that,we can't clearly undestand what you want.
-
-
- Is that true the name "China" is derived from the Chin dynasty? I know Marco Polo called China "Cathay" during his time, but, what's the name in Western society used during the Min dynasty?
- By the way, there is another good example to show that, even in English community people doesn't always respect the name the local people prefer. The very good example is Japan. We all know the name Japan is linked to some wooden crafts, which were highly popular in Japan indeed. However, as far as I know, Japanese prefer the name "NIPPON" ("Land of the rising sun" in their language), and they even put the word "Nippon" on their internationally-used post stamps ONLY, without mentioned about "Japan" at all! Compare to the article in English Wikipedia, they only mentioned NIPPON once, not really pay attention or respect it at all. You can tell how different between the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views when talking about the naming of that country.
- So, why Chinese and Japanese accept these popular but inaccurate English names? It's not because that the names were somehow connected to 中國 or 日本 by their meaning, but respect the ease of international recognization among English speaking population. To my point of view, the name "舊金山" isn't a totally irrelative name of San Francisco. It connected to part of the history of San Francisco, back to the gold rush era (Just like the usage of "Golden State" referring California). The word "金山" (gold mountain) gives us a feeling of wealthy and fortunate, so it doesn't a unlucky or insulting name. If China is the land where the china comes, then it's totally the same Old Gold Mountain is somewhere we could find a lot of gold in the term "historical connection"!--泅水大象 06:00 2005年1月19日 (UTC)
-
-
-
-
- 起源这种问题的确不好说,但不可否认,这一说法的确也有一定市场
- 至于马可波罗,那时还没完全统一的叫法,很难说没有多种称呼(而且,据调查,马可波罗的叙述本身也有很多可疑之处,有些完全是胡扯)
- 其实chinese、taiwanese、japanese这种称呼其实原本都是篾称(-nese),englishman、frenchman才是尊称(-man)。但实际上,现在chinaman反倒变成了篾称。
-
-
The idea that chinese, taiwanese and other words ending with nese is 篾称 is simply ridiculous. In English there is absolutely no such connotation at all. It is hard to believe that anyone would get such an idea.
Also, the name "China" does come from the Chin Kingdom.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idea of 中國 as a country is only something that came about in recent history. The Kingdoms of Chin, Han, Song, etc existed much earlier and at that time the names of the "countries" were Chin, Han, Song respectively. When Sun Yatsen (Sun Zhongshan or Sun Yixian etc) founded the ROC, that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use the name "China" in English. Prior to the ROC, the geographic area known as "中國" now was ruled by the Manchus (in the PRC and Taiwan they call it the Qing dynasty ) before that it was part of Mongolia, because the mongols concquered the whole regioin. However, some ethnocentric scholars call it the "Yuan dynasty", denying the fact that the place was concquered.
Anyway, the point is that it is up to the government of a country or state to decide what its official name is in each language. To this day, the PRC and Taiwan have accepted China as the English, Chine as the French, etc. The US has accepted
"美国" and the UK has accepted "英国" in Chinese.
As fare a "Japa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hat the English name will be Japan. A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ironically, is a transliteration of the southern (probably Fujianese ) Chinese pronunciation of 日本, which was rendered in Italian as Giappone, in French as Japon, and finally English as Japan. I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decides to change the English or French, or Chinese to Nihon (they don't like Nippon these days), I am certain that it will be accepted, just like Burma changed its English name to Myanmar, Ivory Coast changed to Cote d'Ivoire, etc.
Regarding "海外華人" I do not necessarily see a problem as long as the Chinese entries are not ethnocentric and use expressions like "海外x人" for citizens of x countries as well. Of course the term "foreign" should not be used to mean non-Chinese. That is always a big problem in Chinese language media, as the above-cited example from Phoenix TV cites. Th
-
- About your criticize, what did I mean by "外國"? Of course it means "FOREIGNERS TO ME" because it's MY OPINION when I post something on discussion page, not a concensus of all the Chinese wikipedian. In the beginning, I just tuned my tone to a more friendly form to pay my respect. There is nothing inpolite in my intention. If it's very insulting to you, it's ok, next time I'll use the term "Somebody from California" to refer you guys as you wish.
- By the way, if you're insisting "The name the authorities and governments choose and approve" is the first priority about the naming of a place (for example, ROC and Japan governments' attitude to China and Japan), I'll stick my opinion to the original title "舊金山" as long as SFGOV keep using their officially approved translation name "舊金山" on their city and county homepage (no matter it's human or machine translated!). So, go talking to your (not MY) government first before making a mass on OUR (including yours and mine) Chinese wikipedia. Thank you!--泅水大象 03:36 2005年1月21日 (UTC)
-
-
- There is an example in recent days, the Seoul Metropolitan of Korea. The following is copied from en Wikipedia:
-
-
-
- After months of discussion and debate, the Seoul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officially announced on January 18, 2005 that the Chinese name of the city shall be Shou'er (首爾), which is a close transliteration of Seoul, where "shou" can also mean "first, capital". The new name will be used for all official government websites and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instead of Hancheng/Hanseong. The Government of Seoul has also ask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use the new name, though it may take some time for Chinese-speakers around the world to become accustomed to this change.
-
-
-
- As I know, the SFO Government didn't announce SFO's Chinese name is "聖佛朗西斯科". But the ROC government and the PRC goverment, and also Hong Kong goverment translate SFO as "舊金山". The 舊金山 is the Chinese name of SFO before your SFO government give itself a Chinese name. Do friends from California know what to do the next step?--虎兒 01:16 2005年1月22日 (UTC)
-
-
-
-
-
- 這兩天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我們這些操著英文的世界公民朋友們(老實說,我已經不知道該怎樣稱呼他們才對了),其實已經有點走火入魔,近乎吹毛求疵的程度。我認為所謂的避免中國中心或避免任何立場中心,是說在撰寫百科條文的內容時,要顧及來閱讀的人可能有各種不同的立場與身份,因此要特別注意介紹角度的問題。但相反的,當我們在討論頁或是互助客棧這裡發言時,其實每個人所提出的言論,都只代表了自己的立場而已而非公論,因此當我說『我的台灣同胞』『你的大陸朋友』『我住在美國的外國友人』時,其實並不具有任何排擠或不禮貌的意圖。事實上,我認為蓄意去遮掩人與人之間原本就有的立場或身份差異,反而是種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思想,所謂的世界村理念,應該是讓全世界所有不相同的人們在很和諧的相處方式下共存,而不是禁止提及你我之間的異同。有趣的是,原本在中文維基版上無論是來自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還是旅居世界各地的華人或甚至來自法國的法國朋友,都能很和諧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之下相處溝通時,突然之間有個來自某國的新加入者,突然開始攻擊我們原本的相處模式,並且強求我們一定要比照英語版維基的作法才叫正確云云,以這角度來看,不覺得這有點不入境隨俗、不尊重中文版用戶的慣例,是一種思想上的自我中心主義?--泅水大象 17:01 2005年1月22日 (UTC)
-
-
-
-
-
-
-
-
- 同意。每个Wikipedia社群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没有必要一定遵循英文版的做法。--Formulax 03:32 2005年1月23日 (UTC)
-
-
-
-
个人觉得这么争下去也没底啊,建议这位“说英语的朋友”(这样称呼没问题吧)还是先整合一下你的同胞们的意见吧——否则的话,要是我们改了以后,又有人跑过来叫我们改成“旧金山”该怎么办啊--zhouxiao 09:33 2005年1月23日 (UTC)
[编辑] 建議避免使用「內地」一詞
根據Wiki的規定,應避免以中國為中心填寫百科。而簡略使用「內地」一詞泛指「中國大陸」就犯了這條規定,對許多使用華語的海外華人來說,他們觀念的內地可能是馬來西亞、美國內陸等,這樣使用實在不妥。例如鄧麗君未曾踏上中國大陸,她觀念的內地應為臺灣南投。建議「內地」一詞若要使用,應定義為地理上的「內陸地區」。在指中國大陸時也不該只說內地,應作「中國大陸」。 個人拙見,歡迎各位討論。 Koika 21:35 2005年1月15日 (UTC)
- 这词好像没什么“以中國為中心”吧
- 不过,这词的确有些不明确就是了,个人感觉,“内地”一词在大陆似乎有“除了沿海地区”之意--zhouxiao 00:25 2005年1月18日 (UTC)
-
-
- 香港人称呼大陆是内地我是知道的。不过,西部边疆人称沿海也是“内地”?感觉比较夸张
- 但总的来说,个人感觉“内地”这个词在wiki似乎并不常见--zhouxiao 00:55 2005年1月19日 (UTC)
-
[编辑] 中文维基的一些功能变成英语
为什么中文维基的一些功能变成英语?例如“回退”变成“rollback”,中文怎么会消失呢?如何恢复原状?
说起,我觉得应该的把中文维基的系统功能彻底的翻译成中文;一直到现在有许多地方还保留原来的英文标题(例如:Talk、Wikipedia、Template、Category等等),但我不知道怎么实行。
向柏霖 10:51 2005年1月16日 (UTC)
- 可通过Special:Allmessages修改。由于现在支持四种中文书体,每条界面信息都有四个版本,如“roolback/zh-cn”,“roolback/zh-tw”,“roolback/zh-sg”,“roolback/zh-hk”。它们可能没有被适当地初始化。-Zhengzhu 14:13 2005年1月16日 (UTC)
多谢你的指教,我已经把rollback改成“回退”了,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令我费解,本来有在MediaWiki:Talk/zh-cn写着“讨论”,但是系统依然显示出的是英文“Talk”而不是“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呢?向柏霖 14:31 2005年1月16日 (UTC)
- 是指在“最近更新”页的“Talk”链接吧?这好象是系统软件的一个bug。-Zhengzhu 04:54 2005年1月17日 (UTC)
[编辑] 少了一個創建新條目的方法
在還沒有自動轉換之前,只要利用搜索功能,找到一個還沒人寫的條目時,會有一個紅色連結,點下去就可以寫新條目,可是在自動轉換之後,我用的是zh-tw,這個功能就沒有了。請問有人知道該怎麼設定嗎?--虎兒 05:06 2005年1月17日 (UTC)
- 是整个软件作了改动。我修改了MediaWiki:Searchquery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連結不是红色的...-Zhengzhu 05:37 2005年1月17日 (UTC)
[编辑] 请香港维基人为图片配上说明
國際金融中心的图片将被用在最新一期的《维基媒体季刊》上,还请香港同胞为本图片加一段中、英文说明,例子可以参考ja:利用者:Aphaia/Sandbox2中的图片Osezaki lighthouse。对了,不一定只是说國際金融中心,完全也可以说是香港夜景呀。--Mountain(Talk) 10:02 2005年1月17日 (UTC)
我來試著寫寫看,請大家一起完成它--虎兒 14:33 2005年1月17日 (UTC)
圖說:這是從尖沙咀向香港島望去的中環夜色。照片下方的水域是維多利亞港。圖中被射燈照得通白的國際金融中心第二期,樓高90層,是目前全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它是一棟商業辦公大廈,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辦公室也位於其中。在國金後方是太平山。從太平山頂或是尖沙咀眺望港島各高樓的聲光夜景是香港旅遊的重點活動之一。
About the photo: Night time of Central District, viewed from Tsim Sha Tsui towards Hong Kong Island. The 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picture is Victoria Harbour. The conspicuosly lit building in the picture is the 90-storeyed office building,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II, which also houses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It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Hong Kong at the present. Behind the IFC II is Tai Ping Shan, also called Mount Austin. One of Hong Kong's most popular tourist activity is to view the island's nightscape from Victoria Peak on Tai Ping Shan, or across the harbour from Tsim Sha Tsui.
[编辑] 关于维基中的人名建议
关于维基条目中的人名,希望能够采取这样的办法:华人名字后能加上韦氏拼音拼法(尽量),外国人士后加上原英文名(部分条目尚未采取此方法)。中外地名,事物亦同此法。如孙中山(Sun yetsen),好莱坞(hollywood)等。--junelee 02:59 2005年1月18日 (UTC)
- 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参看wikipedia:命名常规。采用韦氏拼音大部分人看不懂,并不如汉语拼音通行,外国人士或地名我们采用的是原语言的写法,而不是英语的写法。也就是说,出自法语的用法语,出自英语的用英语,出自德语的用德语,这样才NPOV---{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20 2005年1月18日 (UTC)
- 能说明为什么中文名字要注明拼音的吗?如果是为了查询其他语言的资料方便,其实有跨语言链接的话就可以了。--Formulax 08:19 2005年1月18日 (UTC)
汉语拼音的确通行。但韦氏拼音在汉语拼音尚未实行前,被中国人多数采用,在海外华人中使用频率更加高。孙中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照汉语拼音写法,孙中山写成SUN ZHONG SHAN,这能够明白SUN ZHONG SHAN的中国人或许多,但在国际上恐怕是少数。那么我认为我们的百科全书还没有完成。要知道中文维基不单是给华人用,别人也在用。我们不是经常在参考英文,日文的维基么? 对于某些有固定韦氏拼音拼法的我认为,应该加上。--junelee 09:33 2005年1月18日 (UTC)
- 我的意见也是不使用拼音。但有些特殊人名和事物(某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以及海外华人的)希望用韦氏拼音。建议而已。--junelee 11:29 2005年1月18日 (UTC)
-
- 近代的华人通常有他的正式拼音名称,故不应另行拼字。例如蒋介石,姓氏是韦氏拼音Chiang,名字是粤语Kai Shek。孙中山的名字是Sun Yat Sen,不是Yet。 --Hello World! 12:13 2005年1月18日 (UTC)
為什麼華人條目只用羅馬拼音?乾脆把俄文拼音,希伯來拼音,阿拉伯拼音,印度文拼音,全部都加上去好了. --Menchi (討論頁)Â 15:59 2005年1月18日 (UTC)
- 古人就不知道了,現在華人通常已有正式羅馬拼音名稱,這裡只是點明事實,不存在對某種語言的優待。--Hello World! 08:44 2005年1月21日 (UTC)
-
- 什么叫“正式”的罗马拼音名?台湾人名所用的罗马拼音就与大陆人用的罗马拼音不同,何来正式?中文维基百科内为何要在中文人名后还加上罗马拼音翻译?完全没有必要。--Formulax 10:09 2005年1月21日 (UTC)
-
-
- 就例如“蒋介石”叫"Chiang Kai Shek"、“董建华”叫"Tung Chee Hwa",就是他们正式的罗马拼音名称。我的意思是,若该人本身已有一个罗马拼音名称,就不要再替他另行拼写名称。这亦代表,台湾人名应按韦氏拼音拼。--Hello World! 15:47 2005年1月21日 (UTC)
-
-
-
- 同意.请参考英文维基孙中山条目(http://en.wikipedia.org/wiki/Sun_Yat-sen).里面拼音和韦氏拼音都有注明.本人具体意见即由此发.--junelee 07:34 2005年1月27日 (UTC)
-
[编辑] 外文标题
对于一些暂时没有中文译名的外语词汇,例如Happy Corner,我们是否应该在文章中注明?例如“这篇文章的标题目前还没有相对应的中文名称,如果您知道他的中文名称,请帮助翻译。”之类的话?---{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36 2005年1月18日 (UTC)
- 其實類似的問題應當會越來越多,不是只有Happy Corner而已,有很多新發展出來的事物(像是資訊產業裡面的專有名詞就是),是徹頭徹尾沒有任何中文譯名的。我們可以理解在中國大陸,由於政府力量的介入,要替外來事物尋找一種正確的中文翻譯是輕而易舉,有許多官方的標準與規範可以參考。但像是香港與台灣這種相對上受西方文化影響較高的地區,『這個名詞的中文叫什麼』漸漸地已經不是人們會在意關切的,尤其是如果這牽涉到某種商業上的品牌命名時,目前台灣這頭的流行是「儘可能避免提及產品的中文名稱」以免降低認知上的高雅感覺。舉例來說,著名的日本-瑞典手機品牌SonyEricsson,它在大陸地區有「索尼-愛立信」的正式註冊稱呼因此找中文簡體的譯名很容易,相比之下,台灣的SonyEricsson在官方網站中(台灣SonyEricsson)從頭到尾都沒提及過中文的命名而是直接寫出英文名,從這點就可以稍微一窺此地對於譯名在商業上的使用態度(有趣的是,SonyEricsson品牌的上級公司、通訊系統供應商Ericsson Taiwan倒是有正式中文譯名,稱為-{台灣易利信}-,主要的原因是系統供應商通常不涉及一般消費市場的認知問題,因此不用特別躲避中文譯名的使用)。
-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或許我們應該思考,外文條目名在使用上的彈性空間,但當然,顧及全部中文用戶對條目名的理解程度,絕對是優先需要考慮的才對!--泅水大象 07:24 2005年1月19日 (UTC)
-
-
- 我大概了解Shizhao兄要說的方向,但因為Happy Corner這條目,讓我想到一些關於新文化趨勢的事物、兩岸多地觀點差異可能會造成的認知不同,所以才提出來的。其實我認為學術用語與生僻地名的問題不大,因為我們大概都已建立出一套適合的標準可以沿用,我認為商業名稱與新文化術語,才是日後會出現大量外語條目困擾的領域呢!--泅水大象 08:12 2005年1月19日 (UTC)
- PS. 關於Happy Corner的正確(?)中文名稱,台灣這邊倒是有另外一種意思有點接近的不雅遊戲,叫「掄牆」,雖然掄牆有時並不一定要真的讓人趴在牆上才算數......--泅水大象 08:16 2005年1月19日 (UTC)
-
-
-
- 无论是新文化術語还是新科技术语都有许多没有对应的中文译名。在中国大陆,学术界也是很喜欢卖弄外文的,一些新的概念一方面是来不及翻译,另一方面是卖弄一些新外文术语,显得自己很有水平,因此大家不约而同都不愿意翻译成中文。另外Happy Corner我看到有人很直接的叫做“撞下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22 2005年1月19日 (UTC)
-
[编辑] 刚才听见凤凰的新闻
就听见一耳朵,说伊拉克绑了几个中国人,要挟中国政府在三天之内澄清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态度?!--雪夜猫子 (talk) 12:30 2005年1月18日 (UTC)
- 與此相關的議題貼在Wikipedia:聊天,可能會更合適。---Nuker 15:47 2005年1月18日 (UTC)
- 8个,大陆网站上有很详细介绍--zhouxiao 01:25 2005年1月19日 (UTC)
[编辑] 游戏介绍是否不算广告?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以去拉一些人来写--zhouxiao 01:25 2005年1月19日 (UTC)
- 概要介绍性质不算广告。请你的朋友注意择其要者,文字最好精炼一些--冷玉 05:41 2005年1月19日 (UTC)
[编辑] 农历日期
在我们的条目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农历日期,比如祭灶节里面的腊月二十三日。在我查阅的一些文献中,农历日期一般采用汉字,而公历的日期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比如今天是2005年1月19日,也即甲申年腊月初十。我建议我们也采纳这个规则。
另外,我还建议编写农历日期的条目: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腊月二十九、腊月三十。--Mountain(Talk) 05:42 2005年1月19日 (UTC)
[编辑] 問一個編輯語法
有一個語法是在某段文字前後打上之後,這段文字在條目中不會顯現,不過在編輯的時候會出現在編輯頁面中,在Help:如何編輯頁面中沒有列入這個語法。我之前看過但是現在忘記了,請問有誰知道嗎?--可夫 (talky? click me!) 17:28 2005年1月19日 (UTC)
- 謝謝,維基百科的漫長回應已經讓我自己想出來了(汗)。是<!--文字-->。--可夫 (talky? click me!) 18:08 2005年1月19日 (UTC)
[编辑] 表格问题
今天许多文章中的表格都乱了,请参看大熊猫,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修复?---{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45 2005年1月20日 (UTC)
[编辑] 对这个网站应该怎么办?
今天随手用google搜wikipedia,却发现了这个网站[2]。它好像是用wikipedia的数据库dump来做广告,提高网站排名的。查了一下,是江苏常州的一台服务器。我觉得好像现在还不能有什么法子来对付这样的歪曲并且商业化利用wikipedia数据的网站,但是看着它干生气啊。--蓝色理想 20:37 2005年1月20日 (UTC)
- 放心吧!他們沒有那個心神去管理這個龐大的數據庫的。一來一定會有人搞事、二來他們亦要定時更新系統的資料庫、三來他們還要手動刪除一大票內地不可以散播的內容。這也有夠他們煩的。--202.45.53.133 22:39 2005年1月20日 (UTC)
- GFDL并没有禁止他人利用你的作品进行商业活动,只要他也使用GFDL。因此这个网站基本上没有违反GFDL的条例。事实上更可恶的是不声明来源、GFDL,就直接出版发布了。我个人多次在一些主流媒体上看到一些有关个人、机构的介绍,全部出自中文维基百科,可这些编辑们都不注明是从哪儿抄来的。真怀疑还有多少文章是这些人直接从网上复制抄袭的。--Formulax 03:18 2005年1月21日 (UTC)
[编辑] 图片后缀的大小写有什么不同吗?
请问*.jpg和*.JPG,有什么区别吗?是随机加的吗?--smartneddy (Talk) 01:41 2005年1月21日 (UTC)
- 是按个人上载时的样子。Wikipedia并不更改上载图像的名字,甚至大小写也不改。所以会出现.jpg、.JPG甚至.jpeg和索性没有后缀名的不统一情况。--Formulax 03:20 2005年1月21日 (UTC)
- 知道了,我下次传的时候再注意一下:)谢谢!--smartneddy (Talk) 15:57 2005年1月22日 (UTC)
[编辑] 迈向二万
世界语vikipedia 已经到达了19,919篇了,就快到二万了,中文维基何时才赶得上? --Hello World! 11:32 2005年1月22日 (UTC)
- 单纯比数量很简单,只要不删除就行了——问题是质量
- 当然,总体上来说的确还比不上人家--zhouxiao 04:51 2005年1月23日 (UTC)
-
- 昨天晚上12点多(准确地说是今天凌晨0点)离开中文维基,留意了一下首页,条目数量是19973条,今天中午再来看的时候已经变成20012个了。终于迈进2万了,历史性的时刻。开心啊。Tevatron 03:42 2005年2月7日 (UTC)
[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
其实“‘中文’维基百科”这个名字有没有违反中立原则?因为中国以外的地方,很多时都叫华语,而更严谨来说是叫汉语 --Hello World! 11:32 2005年1月22日 (UTC)
-
- 比較後面來的人可能不知道之前就在這個議題上面討論過了,因此不免會再有這種疑問出現,好好解釋一下就好啦。--可夫 (talky? click me!) 04:47 2005年1月23日 (UTC)
- 中文是指文字不是语言--zhouxiao 04:49 2005年1月23日 (UTC)
-
- 事實上最明確的定義是zh.wikipedia.org使用的語言是「華語/普通話/國語」,用漢字表記。不過「中文」一詞剛好習慣上就代表了這樣的語言和文字使用模式,所以矛盾也不太大。--密爾希弗拉雪 01:45 2005年1月31日 (UTC)
不如做一个“Top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Yacht (talk) 06:01 2005年1月23日 (UTC)
- 再加个0也不够吧--zhouxiao 11:14 2005年1月23日 (UTC)
那请放到FAQ吧 (伤心......) --Hello World! 06:06 2005年1月24日 (UTC)
[编辑] Tools工具栏
我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做了一个工具模板Template:Tools,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用户页使用。也欢迎大家改进这个工具栏。--Mountain(Talk) 08:32 2005年1月23日 (UTC)
工具箱 编辑 |
下列各项的文字格式及显示效果都在模板消息列表中
管理工具
|
编辑條目工具 | |
[编辑] 怎麽改变字号?
我的显示字体昨天晚上突然变大了,中文到无所谓,英文和共享的字体也变这麽大,一行显示不了多少字,看起来非常麻烦,不知道能不能改回来,怎麽改?请懂软件的朋友指教。--方洪渐 02:10 2005年1月24日 (UTC)
我知道了,是我的浏览器点错了。--方洪渐 02:48 2005年1月24日 (UTC)
[编辑] 不知是对还是错
类别”语言“中的条目,我看到的所有的分类中的引号全都是这样的。不知是对还是错?--heryu 05:52 2005年1月25日 (UTC)
[编辑] 大家看一看这个怎么样
大家看一看这个怎么样en:Wikipedia:Cleaning department。 --用心阁 13:01 2005年1月25日 (UTC)
[编辑] 有必要创建8128这样的条目吗
对整数创建的条目有限度吗? --Exile 03:27 2005年1月26日 (UTC)
- 没必要。每个数字都有自然数序号的属性,毫无特性可言。三角形数、梅森素数等属性可在对应概念条目中描述,而不是单独拉出来一个数目条目--冷玉 05:29 2005年1月26日 (UTC)
“整数”这个分类里除了100以内的正整数,好像只有3个大整数,是否有必要写出它们来?如果要写,我认为有特点的数太多了,很难列举完,且没有特别意义。--Exile 10:25 2005年1月27日 (UTC)
[编辑] 對編輯介面的建議:增加編輯「第一段」的連結
我建議增加編輯「第一段」的連結,就像系統自動加在各個次標題的那種連結。
有時只是要編輯條目中不在任何次標題之下的第一段,卻要把整個條目都納入範圍,似乎不太方便。
[编辑] zh-cn和zh-tw
既然我們現在的自動轉換程式已經基本完成了,那麽以前遺留下來的有的中文頁面有zh-tw和zh-cn的鏈接和英文版的zh-tw和zh-cn的鏈接怎麽辦?保留那樣嗎?--Yacht (talk) 07:57 2005年1月26日 (UTC)
- 建議是將它們改成標準的zh,不過不知道是否有任何方式,可以用像是BOT一類的方式來執行?目前我的作法是看見一個改一個但不會故意去尋找,效率有點差就是了。--泅水大象 08:00 2005年1月26日 (UTC)
[编辑] 加入到監視列表頁面的版面問題
當按下「監視」後的加入到監視列表頁面,連結部份會顯示成<a..而不會以連結的形式顯現。Kanashimi 08:15 2005年1月26日 (UTC)
[编辑] Category页面出现英文?
在子类一栏下,原为“这个分类有X个子类”的文字变成了英文。--Alexcn 08:30 2005年1月26日 (UTC)
[编辑] 帮忙翻译两段文章
Wikipedia:管理员删除指导中的达成粗略共识,以及Wikipedia:可以快速删除的条目的标准中的条目。我翻译起来有些吃力,怕翻译不准确。多谢--用心阁 08:57 2005年1月26日 (UTC)
- 翻好了,請驗收。: )--可夫 (talky? click me!) 10:24 2005年1月26日 (UTC)
- 感谢啊。我有的地方转不过弯子来。--用心阁 11:23 2005年1月26日 (UTC)
[编辑] 質量一詞的用法
質量一詞:
-
- 質量通常也是衡量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的標準
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似乎有不同用法,在我看來,「質」用品質、素質來代表比較符合台灣習慣。最好別跟量扯在一起。
但是「把『質』『量化』」似乎也是十分有用的概念。而且台灣好像也慢慢接受大陸的那種用法了?
應該怎麼作呢?
AirBa 04:17 2005年1月27日 (UTC)
- 两岸的语言当然会有互相影响,我认为,如果某个词原来是在一方使用的,但是现在却双方都普遍使用了,那么完全不必要进行繁简词汇转换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5 2005年1月27日 (UTC)
-
- “質量通常也是衡量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的標準”是品质管理范畴的说法,与常见的日用商品“质量”不同、更不同于物理“质量”概念。在品质管理中(如全员质量管理、PDCA循环、ISO 9000)等领域里,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完善工序处理及管理,对各个方面采用一定程度的量化和检验,所以就出现了前面的说法。--冷玉 06:21 2005年1月27日 (UTC)
-
-
-
- 在台灣只有「品質管理」或「品管」的說法,如果提到「質量」,幾乎都只會想到是物理學方面的用途。質(Quality)與量(Quantity)這兩個概念常常被並列出來討論,但卻從不會混在一起只用來表達品質的水準,如果是要表達Measurement of Quality的概念,通常會很費工的稱呼為「品質度量」「品質水準」。所以在此概念下,版上的「條目質量提升計畫」這名詞長期以來都被我理解為「增加條目的質(內容品質)與量(篇幅長度)」,我一直到現在看到你們的討論時才發現,原來「質量」一詞竟然是指我們所說的「品質」的意思,實在是有點雞同鴨講的感覺......--泅水大象 02:47 2005年1月28日 (UTC)
-
-
-
-
-
- 我跟大象兄有同樣的感覺耶,會把它理解為「品質」和「篇幅」。一開始還是新生的時候看到「質量提升計畫」這用法會覺得怪怪的,不過現在看久了已經習慣了說。--可夫 (talky? click me!) 03:18 2005年1月28日 (UTC)
-
-
-
-
- 像台灣在評論一個作家的時候,很常會使用「質量俱佳」或「質量俱豐」來形容,意思就是這個作家的「文筆(質)」和「作品生產量(量)」都很好的意思。那個「俱」就意味著質和量是指兩件不同的東西。如果「質量」是指一件事情(如品質)的話,應該是不會用「俱」的。不知道大陸有沒有這種用法?--可夫 (talky? click me!) 03:39 2005年1月28日 (UTC)
-
大陆的“质量管理”与台湾的“品质管理”是对应词语,大陆同时也有“品管”这个说法。质量管理范畴的用法,可以到ISO 9000、6sigma(6希格玛)去理解,都有大量资料和培训教程。质量管理在公司的产品部门、工厂方面用的特别多,其他地方少一些。实际上,在质量管理中“质量”一词已经被引申,同时这个用法已经非常普遍,google上可查到“质量管理系统”的页面有400多万。手头没有合适的文章,贴一个近似的网址以供了解背景 http://www.56zg.com/list.asp?id=15261 --冷玉 04:44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关于条目页面下方的“版权说明”
一般的,条目下方的版权说明都是“本页最后修改于xxxxxx。 本站所有的文本内容在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下发布”,但是我发现在有的条目(寿县),却是“这个作品可能受到版权保护。”这是怎么一回事?
另外,互助客栈是不是应该整理一下了。内容太多,打开太慢。--Alexcn 05:49 2005年1月27日 (UTC)
[编辑] 我总结了一个维基人工作简明列表,请参考
我总结了一个维基人工作简明列表,请参考。 简明工作列表--用心阁 06:54 2005年1月27日 (UTC)
用心阁的工作很重要,可以帮助新手更快的掌握各种操作,请大家多多关注。--Mountain(Talk) 04:09 2005年1月28日 (UTC)
- 大家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如shizhao兄纠正了一处问题。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做的工作没有列入? --用心阁 08:05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非中文人名
类似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条目,我觉得应该重定向到尼采才对,毕竟尼采要比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更常用,而且中文音译的外国人名用字上经常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法,用最简单的名字,也就是尼采作为条目名称更为恰当。当然,如果出现歧义,可以把人名变长。可是现在的做法似乎都使用人物的全称作为条目名称,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46 2005年1月27日 (UTC)
- 非中文人名的问题应该好好讨论,定个规范。一个问题是Shizhao说的,主条目的选择;另一个问题,许多人名根本没有公认的译法,所以条目编写中使用的人名都很混乱,对这种人名的条目应该如何命名?
- 第一种问题,我觉得只是小毛病,反正有重定向总能达到要找的条目,而第二个就很不好办。也许应该引入原文作为人名?但是如果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满天的外文条目,似乎又很不妥。--Alexcn 09:24 2005年1月27日 (UTC)
- 我赞成复名从简,除非发生歧义。--用心阁 10:00 2005年1月27日 (UTC)
- 尽量使用简单的外国人名便于维护,和重定向---{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28 2005年1月27日 (UTC)
- 我认为外国的人名至少应该有first name和last name,否则我觉得就是指代不明,英文也是类似的,比如Mao单用的时候缺省就指毛泽东,但是肯定不能用这个做词条名--LiDaobing 11:45 2005年1月27日 (UTC)
我认为还是至少要有First Name 和last Name,第一,中文在正式场合下的报道或者传记都会这么用。比如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的中文主页。第二对于如伯努利等情况,不用全名无法区分。 中间名大部分应该可以省略,不过好像对于俄国人名,是不能随便省略的。--肉丝跑蛋 (留言) 13:45 2005年1月27日 (UTC)
-
-
- 不知道为什么俄国人名不能省略?俄国人名的中间部分只是父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30 2005年1月27日 (UTC)
- Hmm, 印象中是Kallgan先生说的(user talk:Kallgan#俄罗斯君主条目),不过刚刚查了下,发现他说的是帝王名,或许我误解了.--肉丝跑蛋 (留言) 21:27 2005年1月27日 (UTC)
-
我也赞成要有First Name 和last Name,否则很不正式。--Mountain(Talk) 03:16 2005年1月28日 (UTC)
- 但是尼采要比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更为常用呀。我们在条目中说明他的全明不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21 2005年1月28日 (UTC)
-
- 我倒觉得应该用全名才对——毕竟那才是真名么
- 不过实际上,个人觉得用哪个都没差别就是了,文中解释一下就行了--zhouxiao 03:28 2005年1月28日 (UTC)
虽然尼采比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要常用,但是你看传记一开头都会用全名的。而且,说不准历史上就有好几位尼采呢!至少培根、托尔斯泰、汤因比都是这种情况。--Mountain(Talk) 04:17 2005年1月28日 (UTC)
- 我觉得在其他条目的编写中用最简单最常见的名字,比如尼采。而人物条目的命名以全名为好,因为很可能有托尔斯泰这样的重名,把托尔斯泰设为重定向。最后再检查重定向的链入。--Alexcn 04:48 2005年1月28日 (UTC)
- Mountain说得有理,为了防止重复,应该用全名
- 至于条目中的简称,如果有重复,个人建议采用消歧页--zhouxiao 23:42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关于专有名词的翻译
这个的确是个问题,我看到比较大的英汉或者法汉字典附录都有人名表和地名表。是否我们也应该利用已经存在的表来规范一下,起码在诸如每周翻译之类的项目里做到基本统一?--肉丝跑蛋 (留言) 14:13 2005年1月27日 (UTC)
[编辑] 关于多媒体文件的上传
请教:我上传了一个声音文件Media:Lanxian1.ogg,为什么冒号前面是Image?可上传帮助页面中说前面应该是Media。链在条目中不能直接播放么?非要下载后才可以吗?很郁闷--smartneddy (Talk) 14:27 2005年1月27日 (UTC)
- 打开一个页面时冒出声音会吓着读者的--LiDaobing 14:41 2005年1月27日 (UTC)
[编辑] Category的Bugs
- 繁简转换选“简体”,分类页面的“子类”显示为“附分类”,而且子类个数是英文。
- Category虽然有了重定向功能,但是却更糟糕:不能把重定向分类下的条目合并显示(见:Category:概率与统计)。
-222.94.104.93 16:28 2005年1月27日 (UTC)
- 对 1,请指明具体出问题的分类页面-我没看到类似的问题。 对 2,应该是已知问题,但还没有人去修改程序:(-Zhengzhu 17:47 2005年1月27日 (UTC)
1,见:Category:概率与统计。刚才不知道怎么被登出了。--Alexcn 18:05 2005年1月27日 (UTC)
- 哦,原来正是因为刚才给登出了才出现这种问题!似乎只有匿名用户选择“简体”才有这种情况。--Alexcn 18:22 2005年1月27日 (UTC)
- 原来是MediaWiki:Subcategorycount/zh-cn没有改成中文。现在应该好了。-Zhengzhu 14:08 2005年1月28日 (UTC)
- 以普通的條目頁面來說,正體字的條目名稱如果重定向到簡體字的條目去,這樣以後在搜尋的時候,就可以透過重定向由正體字連到簡體字的條目去。但是,Category頁面卻不適合這樣做。以Category:概率與統計為例,這個Category是簡體字的-{Category:概率与统计}-(以下簡稱A)先創建,因此如果在搜索中打入-{Category:概率與統計}-(以下簡稱B)是找不到的。目前有人把B重定向到A去,但是連結到B的頁面,如常態分佈和機率分佈,卻會留在B中,不會因為重定向的功能而移動到A去。
- 目前如果在編輯頁中打入正體字的[[category:藝術]],它是會自動把頁面連結到簡體字的[[category:艺术]](反之亦然),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偶爾這樣做會失敗(應該是bug)。所以如果打入[[category:藝術]]看到頁面下面出現的不是藍色的“-{艺术}-”而是紅色的“-{藝術}-”時,不要點入紅色的藝術然後把它重定向到[[category:藝術]],而應該是回到編輯頁中把[[category:藝術]]改成[[category:艺术]]。
- 所以說除了要避免把Category重定向,目前Category如果有重定向情況出現的話,合併兩個頁面中的條目,然後把後來創建的那個Category頁面提交刪除。否則下次如果有人在編輯頁中打入[[Category:機率與統計]]的話,那個條目又會跑到B頁而不是A頁去了。--可夫 (talky? click me!) 02:38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template命名原則
用心閣兄在最近更改(Wikipedia:recentchanges)中放了幾個template(例如TOP 10 REQUEST),但因為是以簡體中文命名,我認為以簡中命名的template對繁體中文用戶在使用上是有困難的,因此我想提一個建議(雖然我正在休假):template的名稱是否可以統一用英文來命名呢?主要是從簡潔方便來著眼。再者,template是一個管理、串接的工具,固然可以用重定向的功能,但是由於我們已經有繁簡自動轉換了,應該盡量減少這類頁面同樣內容卻需要重定向的狀況。不知道大家意見如何?--休假中的虎兒 06:24 2005年1月28日 (UTC)
- 赞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45 2005年1月28日 (UTC)
- 赞成,但是英语捉摸不确定,比如公告栏应该是~~?--用心阁 08:03 2005年1月28日 (UTC)
- RecentMessages如何?--用心阁 08:16 2005年1月28日 (UTC)
-
- 公告欄應該是bulletin board。--可夫 (talky? click me!) 15:48 2005年1月28日 (UTC)
- 我怕遇BBS搞混。现在bulletion board通常指BBS--用心阁 15:51 2005年1月28日 (UTC)
- 其實我正想說用bulletin就可以了。: P--可夫 (talky? click me!) 15:54 2005年1月28日 (UTC)
- 已经改过。包括Top10requests,Bulletion, CurrentQA, CurrentFAC。
- 其實我正想說用bulletin就可以了。: P--可夫 (talky? click me!) 15:54 2005年1月28日 (UTC)
- 我怕遇BBS搞混。现在bulletion board通常指BBS--用心阁 15:51 2005年1月28日 (UTC)
- 公告欄應該是bulletin board。--可夫 (talky? click me!) 15:48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快去Wikipedia:软件兴趣小组维基人列表报名,兴趣小组可以讨论某一领域的专题。
快去Wikipedia:软件兴趣小组维基人列表报名,兴趣小组可以讨论某一领域的专题。
还可以创建各个领域和兴趣小组的列表。--用心阁 06:27 2005年1月28日 (UTC)
- 希望兴趣小组能发展成专业编写团队。--Alexcn 07:32 2005年1月28日 (UTC)
- 如果能够形成探讨和编写的团队,对我们个人有利,对整个维基的发展也有利。我看到西方人比较热衷于成立SIG(特别兴趣小组),所以建议咱们维基人也有一个共同讨论的地方。--用心阁 07:36 2005年1月28日 (UTC)
- 我发现这个东西挺有意思,已经有一大半的兴趣小组我都插了一脚(兴趣太杂之故)---{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49 2005年1月28日 (UTC)
- 是不是弄个“热点小组”,比如至少要有5个正在活动(讨论)的小组成员。光在小组里签个名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得定下一段时期内小组的主题,类似于“质量提升”。--Alexcn 08:56 2005年1月28日 (UTC)
- 赞同,然后在工作进展中报告每个小组的最新进展--用心阁 11:39 2005年1月28日 (UTC)
- 名稱是否就叫做「Wikipedia:XX興趣小組」?--可夫 (talky? click me!) 15:41 2005年1月28日 (UTC)
- 赞同,然后在工作进展中报告每个小组的最新进展--用心阁 11:39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可以任意创建兴趣小组吗?
我刚刚注册了维基,但是我要找的条目都不全面完整,我自己想完善这些条目也没有很大的把握,所以想和有相同兴趣的维基朋友讨论讨论。看到有很多兴趣小组,不知道怎样才能创建兴趣小组。Johner 09:33 2005年1月28日 (UTC)
- 你想建什么小组,可以在这里提出,我们为你来建--用心阁 09:55 2005年1月28日 (UTC)
-
- 还有两个问题,望能解答。一是允不允许在条目当中加注英文原文?二是维基的目的是普及吗?专业一点的知识能不能在其中出现?Johner 10:32 2005年1月28日 (UTC)
- 一:原文当然可以,但是不要太多,以免影响中文阅读者的阅读。二:我想两者都有,但是这是百科全书,一些how-to不可以写的太多,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去写。--用心阁 10:41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Zmx上载的图片
User:Zmx上载了关于石油大学的一系列图片:Image:北京石油学院.jpg和Image:华东石油学院.jpg明显是老照片,User:Zmx给这些图片标上了CopyrightedFreeUse的标记,我怀疑他是否真的获得了授权?至少图像说明页上也没有写清楚图片的信息。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图片?--Mountain(Talk) 11:18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大侠帮忙答疑
我想下面的页面曾经是有用的,那位大侠帮看一下现在还有没有用,可以不可以删除它们。
- Wikipedia:上载纪录
- Wikipedia:删除纪录
- Wikipedia:Deletion log
- Wikipedia:Upload log
- Wikipedia:Protection log
- Wikipedia:长条目
- Wikipedia:所有条目
- Wikipedia:待撰页面
- Wikipedia:孤立条目
- Wikipedia:短条目
- Wikipedia:孤立页面
--用心阁 13:21 2005年1月28日 (UTC)
这些叶面现在不用了,但是这些记录还是应该保存的,我们可以在这些上面给出现在的相应叶面
这些是系统产生的,不清楚现在还有没有用,有些可能还有用。这些叶面都被保护了,也是系统自动保护的,请不要解除保护 ---{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23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对艺术设计有兴趣的朋友请到Wikipedia:艺术设计兴趣小组维基人列表列表报名,
艺术设计兴趣小组刚刚建立,欢迎大家发表意见。特别感谢用心阁的帮助。Johner 15:55 2005年1月28日 (UTC)
[编辑] 新手,请问一下有关图片的。
正在摸索阶段,很多操作和规则还不熟悉,搞到编辑都觉得心里毛毛的-______-b
问题:关于上传的图片,如果是自己机器里面的,但是很久前下载的,不知道版权的要怎么标明?那如果是自己拍的又该标哪个? thx 震早剑古泊川
- 如果不是自己制作的图片,必须知道原始图片的版权状态。您需要提供有关版权的线索,否则上传之后可能被删除。参见Special:Upload和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页面--冷玉 06:44 2005年1月29日 (UTC)
[编辑] 页面的`链出更改'出错,修复方法见下
这个错误是User:Template namespace initialisation script造成的,我见过的所有错误页面的编辑历史的最后一个就是这个用户,修复方法是点击的`编辑本页', 然后点击`保存'就可以了,目的是让服务器刷新一下页面缓存,这样做也不会留下历史记录,希望技术人员能尽快找到自动的解决方法--LiDaobing 07:00 2005年1月29日 (UTC)
- 差不多都搞定了,200多个页面呀,手都酸了,还不算在我的贡献里边,明天的Special:Wantedpages就应该正常了吧--LiDaobing 07:44 2005年1月29日 (UTC)
[编辑] 游戏或动漫截图是否侵权?
我想扩充一些游戏或者动漫的介绍,比如三国志(游戏)。不过我担心会侵犯版权……|||哪位大人能告诉我游戏或动漫截图是否侵权吗?谢谢^ ^--Refrain 15:01 2005年1月29日 (UTC)
[编辑] 请问这段录音能算合理使用吗
作为声音方面的特制不易用语言来表达,我想为孙敬修这个条目上传一段24秒的录音(1984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儿童故事选(二)》),作为说明孙敬修语言魅力的客观实例,准备采用
这个作品是有版权的,并且版权所有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根据上载者的判断,在条目这个条目中使用这个作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规定。
如果您要在其他条目中使用,您必须自行考量这个作品与该条目的关系、质量比例等因素。
致上載者: 每次使用本圖,請根據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加上詳細的合理使用理據,並註明圖片來源及版權信息。此外,如果获得了版权持有者的授权,请详细说明要求的使用条款。
这个版权标志,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参见]。想听一下大家的说法,谢谢!--smartneddy (Talk) 16:01 2005年1月29日 (UTC)
- 建议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讨论。“合理使用”来自大陆的作品似乎只有这个二十二条第二款可以适用,如果讨论能达成一个合理使用的共识应该能解决我们编写条目时的不少困扰。请大家说说看,这个“合理”的度在哪里?--Alexcn 16:17 2005年1月29日 (UTC)
- 我觉得这个度就在于是否符合法律条文,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外还有它的实施条例,参见关于第二十二条中的解释有:
第二十七条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二)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三)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第二十八条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指在符合新闻报道目的的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再现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二十九条 依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六)、(七)项的规定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利用,也不得无故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依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九)项的规定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得向听众、观众收取费用,也不得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第三十一条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十一)项的规定,仅适用于原作品为汉族文字的作品。
如果没有与法律条文和实施条例相违背的地方就可以认为是合理使用。
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但更希望有更权威的声音给个说法。--smartneddy (Talk) 08:06 2005年1月30日 (UTC)
- 二十二条(一)个人学习研究——不适用于维基;(三)(四)(五)适用于新闻媒体——维基不是新闻媒体;(六),学校教学、科学研究、不得出版——维基是要出版的;(七)——维基不是国家机关;(八)——维基不是图书馆,等等;(九)(十)——维基不涉及到表演、临摹的问题;(十一)——维基不涉及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十二)——维基不涉及盲文。
- 所以,还是只有第二款适用。smartneddy上面引用的二十七条应该是合理使用的界定:(一)目的仅仅是介绍、评论和说明问题——维基应该符合;(二)引用部分不能构成条目的主要或实质部分——我想这个是关键,所以如果条目大部分来自引用的话肯定是侵权;(三)不损害著作权人利益——这个比较难以确定,维基的GFDL条款肯定会和著作权人的利益有些冲突。……以上是个人理解。--Alexcn 08:26 2005年1月30日 (UTC)
- 谢谢Alexcn加上的注解,这么看用这段录音是可以算作合理使用的了。因为这段录音是说明孙敬修的语言魅力,孙敬修这个条目已较完善,这段录音不构成主要或实质部分,24秒的录音也不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不会影响原来出版内容的商业利益。--smartneddy (Talk) 09:16 2005年1月30日 (UTC)
- 那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我想最好能有专业人士解释一下。请管理员也发表一下意见吧。我觉得那段录音应该可以用。--Alexcn 09:31 2005年1月30日 (UTC)
- 我觉得Alexcn提出的“GFDL条款肯定会和著作权人的利益有些冲突”应该不是问题,如果一个文件是合理使用的话,应该是不适用GFDL协议的,通俗的讲它应该只是在某个条目里面借过来用一下而已是不受GFDL协议的约束的,我是这么理解的--雪夜猫子 (talk) 15:41 2005年1月30日 (UTC)
- 谢谢Alexcn加上的注解,这么看用这段录音是可以算作合理使用的了。因为这段录音是说明孙敬修的语言魅力,孙敬修这个条目已较完善,这段录音不构成主要或实质部分,24秒的录音也不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不会影响原来出版内容的商业利益。--smartneddy (Talk) 09:16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在线用户
可否显示某用户是否在线? --Exile 04:16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能够帮忙创建一个“政治”的兴趣小组么?
基本上政治上面的东西好少~看看哪些人比较感兴趣诶~最好能一起切磋探讨一下 --震早剑古泊川 09:12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誠邀參與英語維基的中文條目討論
- en:Wikipedia talk:Naming conventions (Chinese)
- en:Wikipedia talk:History standards for China-related articles
--Hello World! 12:28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救命啊!很多侵權作品啊!
- 這幾天不知為甚麼多了很多新作品,可是大家都未有時間全部仔細去看,結果遺留了不少侵權文章及垃圾貼文。請各位朋友幫幫忙,幫手把這些侵權的文章揪出來,然後發一個侵權通告;如果是可以直接刪除的話,請為文章標記,以便其他管理員跟進。謝謝各位!我要死了,還有很多功課未做好呢... --石添小草 09:47 2005年1月30日 (UTC)
-
- 我知道為什麼,因為大家急著想把維基現有條目衝到兩萬!--可夫 (talky? click me!) 00:33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中文维基的账号能编辑英文维基的内容吗?
我在中文维基登陆了,但点到相关的英文维基页面的时候,右上角还是 Create account / log in 。
而且中文维基的账号在这里登陆也出错。
请问是不是要在英文维基下再申请一个账号啊?
- 不行耶,每一個語言的版本都是各自獨立的,請您在英文維基註冊一個新帳號或是匿名編輯也行。此外討論完記得要簽名。--Nuker 15:01 2005年1月30日 (UTC)
- 谢谢!并签名成功。--Isnow 15:25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地名链接的问题
比如深圳有六个区: 罗湖、福田、盐田、南山、宝安、龙岗。通过检查发现:罗湖的链接是|罗湖_(深圳)|;南山的链接是|南山区|;而盐田的链接是|盐田|,有什么已定义好的规则将它们统一标准?Macblue 14:49 2005年1月30日 (UTC)
- 刚才参看了条目香港中的行政区划,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中西区的链接是|中西區 (香港)|;湾仔区是|灣仔區|。不过我个人觉得直接用|某某区|比较洽当。(香港大部分区就是这样做的。)Macblue 15:03 2005年1月30日 (UTC)
[编辑] 衝量計畫
- 最近快要破20000啦!每天看著其他語言版的數量,真是心痛,大家如果想衝量,又不知寫什麼,到這裡看看吧!英文版的小條目有很多可以寫的,三行,四行,不會很難!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Stub_categories , 衝啊! --阿福 01:29 2005年1月31日 (UTC)
- 不過這幾天來為了衝兩萬所以有很多侵權或塗鴉的文章出現,大家要注意不要為了數量就忽視了品質啊~~>_< --可夫 (talky? click me!) 02:12 2005年1月31日 (UTC)
- 由第15,000到第16,000用了37天、由第16,000到第17,000用了23天、由第17,000到第18,000用了21天、由第18,000到第19,000用了16天。當然,最最重要的是條目品質。無論如何請各位記緊撰寫/翻譯Wikipedia:所有維基百科都應該有的條目吧‧內裏還有大量應有而未建的條目。--Hello World! 02:19 2005年1月31日 (UTC)
-
- 我的意見是,小條目雖然有它的價值性,但是至少也要是個有頭有尾,能大致講清楚介紹主題來龍去脈的小條目,才算是夠格。太一味盲目的衝(充?)數量,雖然帳面上數字好看了,但是實際去翻閱內容,卻往往比空著沒寫還糟糕。最近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檢視世界各國家的條目,發現裡面存在大量品質糟透了的subsubsubstab(像是只寫了"某某國是一個X洲國家"或"某某城是某國的首都"就結束,模板比內文還長的條目)。根據這一陣子來的觀察,我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比較樂意去新建填補一個紅色連結的空白條目,但很多已被寫出來的小小條目或小條目,卻因為其連結是藍色的不夠醒目,所以就被遺忘了。以這角度來看,我覺得小小條目反而比空白條目對資料充實的傷害性還大,而光是看對於小條目的內容經營手法,大概就可以看出每個作者對於自己的基本要求是到什麼程度了呢!--泅水大象 06:56 2005年1月31日 (UTC)
-
-
- 没必要去冲20000大关,水到自然成。每次都做到相对较高的质量,最终的工作效率最高,效果也好。我也反对“小小小……小条目”^_^ --冷玉 07:03 2005年1月31日 (UTC)
-
-
- 最重要的还是质量,现有条目很多不完善,好多都是内部连接一片红,还是努力补齐的好 地狱牌咖啡壶 12:03 2005年1月31日 (UTC)
-
- substub也要“严打”,至少看上去要像那么回事。--Alexcn 12:18 2005年1月31日 (UTC)
- 典型的严打条目:“挽歌:挽歌是写给死者的诗歌”这样的条目删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地狱牌咖啡壶 14:46 2005年1月31日 (UTC)
- substub也要“严打”,至少看上去要像那么回事。--Alexcn 12:18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如何修改左边的其他语言里边的文字
我用Linux+Firefox,俄语,乌克兰语的链接字体太宽,很难看,我想在链接文字改成
<span lang="ru">Русский</span>
这样就不会变宽了,我搜索了一遍mediawiki的所有文章,没找到在哪儿改,谁知道在哪儿改,清告知,多谢。--LiDaobing 07:16 2005年1月31日 (UTC)
- 另,请求在编辑本页的下面加入一个新的tag:'lang',内容为
javascript:insertTags('<span lang="">','</span>','')
有很多页面里边的日语,韩语,俄语都需要用这种方法美化,否则非常难看,或者建立三个tag,分别用日,韩,俄这三个字,内容分别为
javascript:insertTags('<span lang="ja">','</span>','') javascript:insertTags('<span lang="ko">','</span>','') javascript:insertTags('<span lang="ru">','</span>','')
多谢,--LiDaobing 07:55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请问国民党一大旧址
为什么在广东省博物馆那个条目下面然后没有了?的却现在旧址是在广东省博物馆中啊。--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0:06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Help~!表格中的图像怎么调小?!
我在编桂花的条目,但是我弄的那个表格中的桂花的图怎么那么大啊?!要怎么调小啊?--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3:41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翻译请求
请大家能够帮忙翻译一下最近更改公告栏里的几个翻译请求。他们对于宣传维基百科非常有帮助,而且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最近维基百科及其相关计划的动向,有助于社群之间的沟通---{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39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还是关于那个政治兴趣小组的
维基的政治条目中很多都是空缺的,好像对政治都没人理?我觉得应该需要更多的人的更多的关注。by the way,政治科学并不等于政治操作。这样的原因也不可以建立一个政治的兴趣小组么?--震早剑古泊川 (talk) 20:58 2005年1月31日 (UTC)
- 不囉唆,說創就創,熱騰騰的Wikipedia:政治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來啦!: P --可夫 (talky? click me!) 21:22 2005年1月31日 (UTC)
[编辑] 请求删除一个条目
我在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创建了一个凤鸟形双联漆杯,但是我不小心把凤鸟打成风鸟。等我折腾完之后才发现。如果可以,能否麻烦把风鸟形双联漆杯这个错误的给删除?thx--震早剑古泊川 (talk) 22:12 2005年1月31日 (UTC)
- 在想刪除的條目中打入{{vfd}}(投票刪除)或{{delete}}(快速刪除),然後提交到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即可。刪除要符合刪除原則(錯字符合快速刪除原則),並且要在刪除請求頁上面說明一下原因喔。--可夫 (talky? click me!) 22:35 2005年1月3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