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校訓:“明德格物” 拉丁語校訓;"Sapientia Et Virtus" (可譯作「智慧和真誠」,與中文校訓呼應) |
|
現任校長 | 徐立之 |
學校類型 | 政府資助 |
建立時間 | 1887年[1] / 1910年[2] |
所在地 | 香港薄扶林 |
學生數量 | 14,675人(2003年) |
教授數量 | 1,114人(2003年) |
校園環境 | 市郊 |
校园面积 | 50萬平方米 |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學,號稱香港第一學府,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對應的校訓則為Sapientia Et Virtus。
目录 |
[编辑] 歷史
香港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習醫於此。當時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成立大學,時任港督盧押認為英國也應該在香港立一所大學,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而非其他列強的,好使英國便於華南拓展勢力,和鞏固在香港的管治。當時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覺得成立大學有助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使中國自強,於是出錢支持。另一方面,當時太古公司轄下的一艘貨船發生工業意外,導致多名中國船員傷亡,故急欲修補公司形象,便也出錢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國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資(如匯豐銀行)反對下,盧押最終籌得足夠資金籌建大學,更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主張港大「為中國而立」。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舉行了正式的創校典禮。因盧吉認為當時中國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觀(如共產主義理念),大學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而輕人文,故只設三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當中沒有開設社會學和哲學等人文課程。1916年12月舉行第一屆畢業禮,有23個畢業生及5個榮譽畢業生。1925-26年省港大罷工後,政府為進一步溝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紳商,磋商在香港大學增設中文學系,讓漢文中學畢業生入讀。港大中文系於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執教,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湧起了一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1941年因香港淪陷,本部大樓遭炸毀而停辦,至1945年復辦。
戰後隨社會需要陸續加設理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等。1961年學生人數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後政府推行大專教育本地化,使多數香港人不用遠赴英國讀大學,也為主權移交中國作準備,便大幅增加大學學位和課程種類。這使港大學生人數倍增,至2001年有學生14,300名。課程也多達百多種。主權移交後,雖數次被校政風波困擾,但大學逐漸由專注於教學過渡為教學和研究並重,並增加和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交流,猶以醫學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數所實驗室亦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稱號。
[编辑] 校徽
香港大學的校徽是根據英國紋章學院的建議而訂立的,並於1913年5月14日獲得了現在的盾形徽章和校訓。早於1912年10月,香港大學已於一封給紋章學院的信中提到了盾形徽章的設計。可惜的是,徽章設計者為誰已不可考,但據推測應為一位熟悉紋章學的歐洲人。從徽章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學興辦者對香港大學的期望,希望將大學發展為一所中西合壁的大學。1981年,在香港大學七十週年的同時,大學向紋章學院申請一個完整的大學紋章,添加部份包括冠頂及扶持盾牌的獸形,此項申請於1984年獲學院審核批准。香港大學亦因此項批准而成為香港唯一一所擁有完整紋章的大學,顯示出大學歷史悠久的一面。
[编辑] 校園
校園本部座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龍虎山以北,佔地約16公頃。醫學院現時位於香港瑪麗醫院對面的沙宣道羅富國教育學院原址。牙醫學院及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學部位於西營盤的菲臘牙科醫院內。另有位於新界的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鶴咀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编辑] 校園設施
香港大學校園內設有四個文娛中心給同學使用, 分別為: 徐朗星文娛中心, 莊月明文娛中心, 薄扶林文娛中心及方樹泉文娛中心。 各文娛中心外分別設有劇場, 食肆, 排舞室, 禮堂等設施供同學使用。其中某部分亦開放給公眾使用, 如位於莊月明文娛中心之兩間食肆。
[编辑] 排名
香港大學是香港學術排名最高的大學。根據《亞洲週刊》,香港大學在2000年於亞洲最佳大學的排名中位列第三。於亞洲周刊2000年亞洲最佳大學調查中香港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於香港中文大學之後位列第二。
香港大學於《英國泰晤士報》2006年的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十三位。
[编辑] 教研單位
現時香港大學有十個學院,分別為建築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其他教學單位包括研究生院、專業進修學院、數碼港學院及其他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如亞洲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
|
- 不屬任何學院的教研單位
- 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 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 細胞生物研究中心
- 內分泌及糖尿病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學中心
- 佛學研究中心
- 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 認知科學中心
- 英語中心
- 電子商業科技研究所
- 通識教育組
- 基因研究中心
- 地理及土地信息系統研究中心
- 香港問題為本學習中心
- 國際電動汽車研究中心
- 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
- 分子生物研究所
- 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
- 心臟血管研究所
- 婦女研究中心
[编辑] 運動隊伍
- 香港大學足球隊
[编辑] 舍堂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致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但港大的舍堂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學院的學術教學及獨立招生功能,而衍化為只保留社交和課外教育功能的「舍堂」。舍堂主要是住宿性的,同時擔當學生宿舍的角色,然而港大亦有純粹供學生居住而沒有任何學生組織的「學生住宿樓」。除此之外,港大亦有非住宿舍堂。舍堂的活動多姿多采,但時間上多集中於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宿生必須參加的,導致學生大多無心向學。「學生住宿樓」只有男女各三十六個宿位,對於居於較遠離港大的學生來說,變相只有舍堂可供選擇。由於很多舍堂每年重新審訂宿生資格是基於課外活動的表現及對該舍堂的貢獻,希望專注學業或不希望參與太多課外活動的學生只能租住附近的私人住宅。
現時香港大學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十三所住宿舍堂為:何東夫人紀念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利瑪竇宿舍、李國賢堂、聖約翰學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學堂、偉倫堂、馬禮遜堂、李兆基堂及孫志新堂。三所非住宿舍堂分別為康寧堂、根德公爵夫人堂、李志雄紀念堂。其中何東夫人紀念堂及根德公爵夫人堂為女生舍堂,利瑪竇宿舍、大學堂、馬禮遜堂(本科生部份)及康寧堂為男生舍堂,其餘為男女混合舍堂。另外利瑪竇宿舍由天主教耶穌會主辦、聖約翰學院由基督教聖公會主辦,行政上皆獨立於香港大學。
港大歷史上還曾有聖母玫塊堂,惟因故停辦。明原堂於1992年搬遷,易名為利希慎堂。馬禮遜堂曾於1968年停辦,2005年重開;然而主辦者已由倫敦傳道會及後來的中華基督教會變為大學本身。
[编辑] 舍堂村
現時香港大學擁有三個舍堂村,即是:
- 沙宣道舍堂村—沙宣道6號(1992年落成):利希慎堂,偉倫堂,利銘澤堂,何善衡夫人堂(醫科生宿舍)
-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薄扶林道91號(2001年落成):何東夫人紀念堂,施德堂,何添堂(多用途禮堂)(利瑪竇堂雖然在地理上與舍堂村非常接近,但並非舍堂村的一部份)
- 賽馬會第二舍堂村—薄扶林道109號(2005年落成):馬禮遜堂, 李兆基堂, 孫志新堂
港大正計劃於堅尼地城龍華街多興建四所舍堂,預計將於2012年落成,耗資約五億港元。
[编辑] 人事
《大學條例》(The University Ordinance) 規定大學校監(Chancellor)為香港的總督,即主權移交後的香港行政長官。目前大學校監為曾蔭權,副校監(Pro-Chancellor)為李國寶,大學議會主席(University Council Chairman)為馮國經,校長(Vice-Chancellor)為徐立之教授,執行校長(Deputy Pro-Vice-Chancellor)為王于漸教授,副校長(Pro-Vice-Chancellor)為李焯芬教授、李行偉教授、麥培思教授、譚廣亨教授。校長會同副校長執行大學議會訂立的政策。
[编辑] 歷任校長
年份 | 校長 |
---|---|
1910 - 1912 | 盧吉勳爵 (Lord Frederick Lugard,香港第十四任總督) |
1912 - 1918 | 儀禮爵士 (Sir Charles Eliot) |
1918 - 1921 | Prof. G. P. Jordan |
1921 - 1924 | Sir William Brunyate |
1924 - 1937 | 康寧爵士 (Sir Hornell) |
1937 - 1949 | Dr. Duncan Sloss |
1949 - 1964 | 賴廉士爵士 (Sir Linsay Ride) |
1964 - 1965 | 紐魯斯博士 (Dr. W. C. G. Knowles) |
1965 | Prof. A. J. S. McFadzean |
1965 - 1972 | Dr. Kenneth E. Robinson |
1972 - 1986 | 黃麗松教授 |
1986 - 1995 | 王賡武教授 |
1996 - 2000 | 鄭耀宗教授 |
2000 - 2002 | 戴義安教授 (Prof. William I. R. Davies) |
2002 - | 徐立之教授 |
[编辑] 重要事件
[编辑] 鍾庭耀事件 (港大民調風波)
2000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博士,於《南華早報》和《信報》中發表文章,批評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第三者向他施壓,要求他停止對政府及行政長官的民望進行民意調查。由於特區政府反應強烈,批評此舉損害了董建華及政府的形象,希望鍾庭耀清楚交代事件,加上傳媒及公眾不斷要求鍾庭耀公開第三者的身份,鍾氏終於在數日後公開第三者乃是當時的港大校長鄭耀宗教授。他指出,有關施壓的信息是由當時的校長鄭耀宗,透過副校長兼鍾氏的論文老師黃紹倫教授向他傳達的。這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驚訝及批評,指特區政府不應干預學術自由。
後來,港大校務委員會成立一個由校務委員會主席楊鐵樑領導,並由另外三名終審法庭的退休法官組成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鍾庭耀事件」作出調查。在聆訊其中,各方唇槍舌劍,包括路祥安本人也被傳召作證,發表著明的鸚鵡論。經過在同年8月的十一日聆訊,調查委員會終於在9月1日發表長達74頁的報告。調查委員會一致認為,行政長官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在市民對政府支持率下降的情況下,希望阻止不利的民調結果進一步打擊港府聲望。
報告指出,鄭耀宗以及路祥安曾經在1999年1月6日進行會面。會面期間,路祥安要求港大想辦法停止屬下的部門發表對特首施政不利的消息。鄭耀宗及後在港大校內的高層會議上,曾表達過特首對民調的關注,並且囑咐黃紹倫向鍾庭耀表達;而黃則先後兩次基於這政治考慮而向與鍾會面,反映對民調工作的意見,並向對方要求不要再發表不利特首施政的消息,否則會逐漸收緊(即黃紹倫向鍾庭耀說的「陰乾」)民意研究計劃的經費。路祥安在報告中被批評是「差勁及不誠實的證人」,而鍾庭耀則是事件中的關鍵人物中唯一在說真話的。調查委員會亦認為,肯定黃紹倫是受鄭耀宗的囑咐和在政治動機下,暗地裡向鍾庭耀傳達一個被視為壓抑其學術自由的訊息,迫使鍾停止民調工作。調查報告並沒有就董建華與此事的關連作出結論。[1] [2]
調查報告發表後,路祥安、鄭耀宗及黃紹倫均不接受對他們的指控,並表示不會辭職。在社會、輿論,以至校內教職員(包括多位院長、副院長等)、學生及舊生的強烈下台聲下,於9月6日,即港大校務委員會討論調查報告當日,鄭耀宗及黃紹倫發表公開信作出請辭,主要理由是港大的聲譽已因事件受損,造成內部分裂,為了港大的整體利益及道德上的責任而辭去職務。而校務委員會其後在當日傍晚的討論,只對獨立委員會提交的調查報告存而不論,只是「閱悉」該份報告,希望可以盡快平息有關紛爭,重建港大聲譽。而董建華則為路祥安辯護,並形容路祥安為人“誠實可靠”,完全適合繼續當他的助理。最終路祥安並沒有因此事立即下台,並繼續任職至將近董建華辭職之時,才被調回東方海外。
[编辑] 醫學院命名
2005年5月7日,港大宣佈獲李嘉誠先生及李嘉誠基金會承諾十億港元捐款,5月18日港大建議將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學院以表彰李嘉誠先生及其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並獲港大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此決定曾引起醫學院舊生的關注及反對,但經諮詢後校方表示將維持原來決定,而李嘉誠先生亦發公開信表示「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香港大學醫學院於2006年1月1日正式命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反對把醫學院命名人士有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他聲言將發起全球港大醫學院校友籌款,以贖回醫學院原名。另一港大醫學院校友謝鴻興亦反對命名,命名當日亦會發起抗議活動。
[编辑] 著名校友
- 孫中山(畢業於港大醫學院前身的香港西醫書院)
|
[编辑] 外部連結
|
||||||||||
|
Universitas 21高校联盟 | |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 | 中国大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香港:香港大学 | 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 韩国:高丽大学 | 墨西哥:Tec de Monterrey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 | 瑞典:隆德大学 | 英国: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诺丁汉大学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
页面分类: 香港大專院校 | Universitas 21 | 香港大學 | 薄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