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牌為一地名,在台灣、廣東、湖南、湖北...等境內多處皆有相同的地名。
[编辑] 台北市北投區的石牌
台北市北投區的石牌據稱包含了現今石牌、文林、榮華、振華、裕民、福興、建民等七個里的範圍,但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範圍,許多周圍的里也稱石牌地區,現今已經難以界定範圍之所在。
在清代以前,石牌地區原為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居住範圍,在雍正、乾隆年間,漢人陸續來此地開墾,因雙方時常發生爭端,於清乾隆十至十三年間(西元1745年-1748年),淡水廳同知曾日瑛為避免爭端並確定雙方界限,立多處石碑於交界處,其中一處石碑即為現石牌地名的由來,該碑文的內容為「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勢園南勢田歸番管業界」,原址據考證應位於現北投區永和里,於1935年移至石牌派出所圍牆內,因派出所改建於1999年移至台北捷運淡水線石牌車站前廣場,據稱此位置較靠近原址。
現在石牌地區為一人口密集之住宅區,生活機能完整。
[编辑] 宜蘭縣的石牌
舊名湖底嶺,位於台灣宜蘭縣與台北縣的交界處,為北宜公路的最高點,宜蘭縣政府與台北縣政府於此處設立石牌縣界公園,此處位於大小金面山的最高點,蘭陽平原與太平洋一覽無遺,稱為“金面大觀”為新蘭陽八景之一。
地名的由來,據說是在1900年北宜公路開通,時任宜蘭廳長的西鄉菊次郎曾於此處刻有“湖底嶺開路碑”,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刻篆額“平塹雲開”,紀念當時開路的艱辛過程,因而後人稱此處為石牌。現址立有台北縣與宜蘭縣之縣界碑,及紀念北宜公路殉職員工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