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化貞,明朝山東諸城人,進士出身。由戶部主事歷右參議,為魏忠賢的黨羽,史稱「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
薩爾滸大戰之後,明廷重新啟用熊廷弼經略遼東。兵部尚書張鶴鳴與熊廷弼不合,舉薦王化貞當巡撫。王化貞在遼河沿岸設定六營,每營設參將一人,守備二人,劃規地盤,置兵分守西平(遼寧台安縣]南)、鎮武(今黑山縣東)、柳河(今新民縣西南)、盤山(今盤山縣)等城堡。王化貞大權在握,以降敵明將李永芳作為內應,孫得功做先鋒,調出廣寧(今遼寧北鎮)、閭陽的守兵去攻打後金軍隊,祖大壽率領會合明將祁秉忠進戰,熊廷弼派部將劉渠支援,雙方戰於平陽橋(今遼寧大虎山南八家子附近)。孫得功和參將波特承甫一交鋒即行逃亡,劉渠、祁秉忠戰死,祖大壽敗走覺華島(今菊花島),西平堡守將羅一貴殞國,至此明軍全軍覆沒。
广宁守军哗变,王化貞這時還在牙帳中整理文書,參將江朝棟等排闥而入,大喊:“事急矣,請公速走”。王化貞放棄廣寧逃亡,途中在大凌河遇到熊廷弼,化貞大哭,熊廷弼既笑且憤,質問王化貞:“六萬眾,一舉蕩平竟何如?”王化貞羞愧難當。明軍只得退至山海關,沿途饑民哀號,哭聲震野,接著王化貞也退入關內。後金佔領廣寧,並接連攻陷義州、平陽橋、西興堡、錦州、鐵場、大淩河、錦安、右屯衛、團山、鎮寧、鎮遠、鎮安、鎮靜、鎮邊、大清堡、大康堡、鎮武堡、壯鎮堡、閭陽驛、十三山驛、小淩河、松山、杏山、牽馬嶺、戚家堡、正安、錦昌、中安、鎮彝、大靜、大寧、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勝、大鎮、大福、大興、盤山驛、鄂拓堡、白土廠、塔山堡、中安堡、雙臺堡等40餘座城堡。努爾哈赤下令把遼河以西的人民,驅趕到遼河迤東。天啟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廣寧罪”遭处死弃市,傳首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綏、固原、寧夏、甘肅。魏忠賢雖對王化貞百般袒護,但罪行確鑿,也被迫處死。明朝任命王在晉為遼東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