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
[编辑] 概念
板块是板块构造学说所提出来的概念。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板块之中还有次一级的小板块。
[编辑] 板塊構造學說的歷史演進
- 1909年克羅埃西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维奇發現地殼與地函的交界,即莫霍界面。
- 1913年古登堡發現了地函與地核的交界(即古登堡界面),地球具有分層的現象,且能具體說明分層的深度。
- 1915年大氣學家魏格纳根據地質證據,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因缺乏飄移的動力來源而不被接受。
- 1929年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相信大陸地殼下的熱對流是造成大陸分裂和飄移的原因,首次提出聚合與張裂的想法。
- 1940年代,發現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花崗岩岩質不同,其厚度僅七公里。
- 1954年日本地震學家和达清夫與美國地質學家贝尼奥夫發現連接海溝與火山島弧底下的震源分佈,有一項內陸傾斜的帶狀構造(贝尼奥夫带),為板塊構造學說想法的先驅。
- 1956年澳大利亚国家学院的艾尔文等人測量陸地的古地磁發現,若回推磁極,大陸都歷經長期漂移,且移動路徑與魏格纳所描述十分接近。
- 1959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希森與地球物理学家萨普根據水深資料繪出第一張海底地形圖,清楚顯示了中洋脊與海溝。
-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指出地函的熱對流導致海洋地殼從中洋脊向外伸張,隱沒於海溝,迫使大陸水平移動。板塊學說於焉成形,由原本的水平移動思維進化成地球內部的運動影響地表的想法。
- 1960年代,得到陸地的古地磁逆轉時間表,也認為中洋脊兩側交互出現的正反磁極,應為海洋地殼側向生長造成。
- 現在:已經能夠掌握全球各地海洋地殼年齡以及中洋脊擴張速率以及海溝隱沒速率,我們可以標出板塊的形狀,分布以及移動速率及移動歷史。
[编辑] 板块分布
1968年法国的勒皮顺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有人在勒皮顺的基础上在大板块中又分出许多小板块,如中學會考地理書(活學地理)一书中将全球分为七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澳洲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以及六個較小的板塊--阿拉伯板塊、菲律賓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科科斯板塊、納斯卡板槐、加勒比板塊。
而環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板塊活動最為活躍,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為頻密。
板塊實際上就是岩石圈,包含了地殼以及一小部分的上部地函(地幔)。因此板塊沒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組成命名為「大陸性的板塊」與「海洋性的板塊」。
[编辑] 板块的运动及边界
板块在软流圈之上运动,由地幔对流柱产生驱动力而运动。
板塊之间有三種相对運動方式:聚合、張裂與保守(错动)三種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張裂型板塊邊界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三种类型。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块相互挤压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海沟、火山岛弧、褶皱山脉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块相互拉张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保守性板塊邊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摩擦的地区,转换斷層发育,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因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資料來源: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全) 王執明教授主編 龍騰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