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维立格氧化重排反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拜耳-维立格氧化重排反应是酮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羧酸等)氧化下,在羰基和一个邻近烃基之间引入一个氧原子,得到相应的酯的化学反应。醛可以进行同样的反应,氧化的产物是相应的羧酸。
前示反应使用间氯过氧化苯甲酸作为氧化剂,其他常用的氧化剂还包括过氧化乙酸、过氧化三氟乙酸等。为避免生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常在反应物中加入磷酸氢二钠,以保持溶液接近中性。
[编辑] 反应机理
从表面上看来,该反应仅是一个氧原子对碳-碳键进行的插入反应。事实上,该反应是一个典型的1,2-迁移反应,其机制与霍夫曼重排、频哪醇重排等是类似的。
首先,反应物的羰基被质子活化(反应1),从而易于接受过氧酸的亲核进攻(反应2)。亲核加成的产物中带有一个氧鎓离子(oxonium),其质子将较容易转移到邻近的氧原子上,并通过正电荷与羰基共轭而获得额外的稳定性(反应3)。随后,与原来过氧酸对应的羧酸从中间体离去,留下一个缺电子的氧正离子(反应4)。由于氧具有很高的电负性,缺电子的氧是不稳定的,一个烃基(这里是R2)就通过1,2-迁移反应使整个分子再度处处符合八隅律,得到一个质子化的酯(反应5),并很快脱去质子而得到最终产物(反应6)。由于反应4的产物极不稳定,通常认为(4)、(5)两步是同时发生的,即羧酸的离去与烃基的迁移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