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特纳霍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库特拉霍拉(捷克语: Kutná Hora,德语: Kuttenberg)是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城市。
这座城市在十二世纪由日尔曼人作为定居点而创建。13世纪末时已发展为波希米亚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周围富有银矿,金属锻造业发达。当时,该城仅次于布拉格,是波希米亚地区的第二大城。在15世纪20年代的胡思战争期间,该城的大部分日尔曼人口被屠杀,城市开始衰败。今天,库特拉霍拉的旧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
[编辑] 地理位置
库特拉霍拉是一座中波希米亚(捷克共和国)周边的小城市,在布拉格以东70公里,距易北河10公里,位于Vichlice河畔的高地上。该城的捷克语名字Kutná Hora是因为该高地东面平缓增高而西面陡然下降的特殊地形而起。
[编辑] 简史
1142年西多会教士在现今该城区域内的一处建立了一座修道院。随着银矿的发现,大约在1260年成为日尔曼矿工的定居点。之后规模迅速扩大,逐渐形成城市。作为纪念,两处银加工作坊保存至今。
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在1300年赋予该城铸币权,直到1547年,著名的德意志钱币(der Prager Groschen)一直在此铸造。在此期间,库特拉霍拉发展成为仅次于布拉格的第二大波希米亚城市。
由于该城在当时成为重要的军事贸易中心,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于1304年攻占了该城。并加速了城墙修建,城墙的一部分到今天仍然保存完好。从保存至今的部分恢宏宗教建筑可以想见该城当时的繁盛程度。
城市于1424年在胡斯战争期间遭到严重毁坏,随之而来的是财富的转移和人口的外迁。
从1470年开始城市迎来了新的繁荣。弗拉迪斯拉夫·亚盖隆斯基在此地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1485年波希米亚的胡斯派教徒和天主教徒在该城达成了和平协议。今天城市中最老的民居建筑即起源于这一时期。
从1627年起,随着耶稣会士在该城的定居,大部分胡斯教徒居民被天主教徒化。
在16世纪随着银矿资源的逐渐枯竭,该城失去了其重要性。在七年战争之后,于1727年,该城的铸币权被收回。
从1770年至1823年间的新建奠定了今日城市的基本面貌。19世纪兴起的捷克民族主义运动第一次将该城列入纪念文物的保护范围。1995年,库特拉霍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 经济状况
库特拉霍拉于1870年接入铁路网。从此以后开始了工业化过程。当时成立的烟草加工工厂至今仍可见到。铅和锌的矿藏资源在二战之后逐渐枯竭。
[编辑] 建筑
塞德莱茨(Sedlice,德语:Sedletz)部分 玛丽亚“通往天堂”教堂(Maria-Himmelfahrt-Kirche),俗称“人骨教堂”,在1280年到1320年间建成。哥特式样,Cistercians式屋顶。在1699年到1707年间在原西多会修道院的基础上由建筑师Paul Ignaz Bayer和Giovanni Santini-Aichel进行了改建。 该教堂以圣坟在当地的散居处而出名,吸引着众多波希米亚内外的教徒前往朝觐。在大瘟疫期间,由于墓地数量的限制,众多死者无法埋葬,于是在1510年前后,采用死者的人骨装饰教堂。前后总共采用了大约40,000人的遗骨进行教堂的室内装饰。
库特拉霍拉老城部分 圣雅各布教堂(St. Jacob Kirche),哥特式,始建于大约1320年,开始采用Cistercians式屋顶,后来改用Prager式屋顶,大约在1380年建成。其南塔楼由于经费原因没有完成。北塔楼是波希米亚最高的教堂塔楼。
圣巴巴拉教堂(Der Dom der heiligen Barbara),哥特式建筑,Prager式屋顶,是以法国式风格建筑为模版而建造的。开始建筑于1403年,在胡斯战争期间停建,最后完成于1512年。
圣约翰尼波姆克教堂(St. Johannes Nepomuk Kirche),洛可可式样,根据建筑大师František Maximilian Kaňka的设计于1734到1753年间完成。
[编辑] 外部链接
[1]-官方网站(英语、捷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