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DAM科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頁中主要為說明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的各種科技設定。這裏的科技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請勿當成現實世界科技來看。
目录 |
[编辑] 宇宙世紀UC科技
[编辑] 機動戰士技術
詳細請參考機動戰士技術條目。
[编辑] AMBAC
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 (AMBAC) 是最基本的技術,利用手腳等肢體重心的偏移令到在宇宙無重力狀態中可以作出不使用推進劑的移動和轉身。這種能夠在不使用姿態制御噴嘴噴射下就能轉身的技術,在配合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之下,使得機動戰士的活動時間可以大幅上升。
尾部穩定器/穩定翼
穩定器是一種利用機體上的其他可動部份來輔助AMBAC的科技。
[编辑] 平衡器
機動戰士的一種基本裝備。平衡器的作用是讓機動戰士在地面兩足行走是保持平衡而不會跌倒。
[编辑] 可動骨架 Movable frame
可動骨架是把所有重要結構都連接成一個內部骨架,使可動性大幅上升的一種技術。
[编辑] 米諾夫斯基物理學 Minovsky Physics
此部份為詳細列出米諾夫斯基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有關米諾夫斯基物理學的應用技術,請參考米諾夫斯基粒子應用技術條目。
米諾夫斯基物理學會於UC 0045成立於Side 3殖民星。他們的主要研究為核融合爐。於UC 0047 Minovsky-Ionesco核融合爐開始研發,此種核融爐使用的為氦3-氘反應。以其發明者命名,這種核融合爐是一種清潔的核融合爐。因為它並沒有放出輻射。(中子)此種核融合爐所使用的核反應為:
- (energy released: 18.35 MeV)
此種反應使用氦的一種非常稀有的同位素氦3(兩質子一中子的原子核)。氦3被使用於與氘原子(重氫)來組合成穩定的氦4(一般氦氣)和一個單獨的質子。因為質子帶有正電荷,所以很輕易就能夠被電磁場拘束。最大的問題就是氦3的稀有度。在地球上非常的少,只有在將開採完的鈾礦中可以找到。而GUNDAM世界中的因為使用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因此需要大量的氦3。這就是木星船團開始定期往來地球圈和木星的原因,GUNDAM世界中的大量氦3都是來自木星。要注意的是此種核反應在現實中並不可能大量出現,因為氘-氘之間會先互相反應。而且,大量的氦3在月球上被發現,不過當然,在木星有著更多。
[编辑] 米諾夫斯基粒子
UC 0065米諾夫斯基學會在研究米諾夫斯基核融爐時,發現一個奇怪的電磁場現象。此現象並不能夠以當時的物理學所解釋(即現實物理學)。在接下來的數年間,他們發現了這個現象的成因:氦3核融合爐中產生出一種新的基本粒子,而此種粒子會附在爐壁內側。此種粒子被命名為米諾夫斯基粒子或簡稱M粒子,米氏粒子。米諾夫斯基粒子在靜止時有近乎零的質量,不過在和其他粒子一樣,在速度上升時質量會上升來反映其潛能或動能。米諾夫斯基粒子可以帶有正或負電荷(一般以M+和M-來區分)。當被散佈在宇宙或空氣中時,其互相的作用力就會自然使它們自動排列成一個立方晶格的狀態。此狀態被稱為I-Field。I-Field晶格會慢慢的擴散向四周,但是因為米諾夫斯基粒子互相之間的力會減慢這個擴散,所以大約需要29天的時間,那個區域的米諾夫斯基粒子才稀釋至對該處的電磁場沒有干擾,而可以回復正常的電磁波通訊。
米諾夫斯基粒子在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中擔任催化劑的用途,令氦3-氘反應能夠正常的實行,不單大大減低了核融合所需的反應溫度,亦可以令反應的等离子体和爐壁隔開,同時,因為米諾夫斯基粒子能夠隔絕紅外線波長或以上的電磁波,因此熱力傳導的三個方式:傳導, 對流, 輻射都難以傳熱至爐壁上,大大減低廢熱,令核融合爐的效率大幅上升;使得超小型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能夠成功研製,足以安裝在機動兵器上面。在此之前,只有大型戰鬥艦隻才能夠安裝的核融合爐,一下子就能夠安裝在機動兵器上面,使得機動兵器的運作時間大大加長。
不過米氏粒子的主要用途是在作戰和通訊上面。當米氏粒子被大量散佈在空氣或太空中時,粒子能夠使低頻電磁波如電波和微波都被隔絕,嚴重防礙電磁波通訊方式。而因為米氏粒子的電荷很高,在散佈後碰觸到金屬物件時就好像是連續性的電磁脈衝一樣,所以會干擾甚至破壞沒施加保護裝置的電子零件。而因為米氏粒子隔絕長距無線通訊及各種雷達系統甚至紅外線訊號,使這些東西都失去效用,此效應被稱為米諾夫斯基效應。
電磁場被干擾主要是因為米氏粒子所組成的I-Field之間的空間很少,而令到波長在那個空間的闊度之上的電磁波不能夠通過,而波長和闊度差不多的電磁波則會被擴散。在極化和衍射下,使得電磁波被嚴重干擾。在現實中,的確有發現類似米氏粒子此種特性的人工粒子在實驗室中被製造,但是只能維持數千份之一秒。雖然還不能有實際功用,但是已經能夠證明理論上可行。第二個I-field的功用,就是能夠抗拒,引導和擴散帶電荷等离子体炮及無電荷米加粒子炮的特性。此種特性能夠有效的利用為攻擊和防禦兩項重要軍事用途上面。
米氏粒子所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需要安裝大型又重的防護電子零件的裝置。在宇宙中或是海面艦隻來說,這種防護裝置還好。但是這令到導引兵器如導引飛彈等都失去了成本效益。因此,米氏粒子的使用在一年戰爭時令戰場重新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近距離目視戰場環境。從而成為了大量使用機動戰士的原因。
[编辑] 米諾夫斯基超小型核融合爐
於UC 0071,米諾夫斯基研究團隊製作出米諾夫斯基超小型核融合爐。有別於一般使用電磁場的核融爐,這一個改良型核融合爐和舊有的米諾夫斯基˙約涅斯科型反應爐(Minovsky-Ionesco reactor)的最大分別,是使用I力場(I-field)來拘束並催化核融合源料及反應。而這個反應亦會生產出米氏粒子而令核融合爐達至一定程度的自行循環作業。這個反應環境和現實中1950年代研究的介子催化式核融合非常相似。這一種非常有效率的設計使得反應爐的大小能夠縮小至原有同出力的核融合爐的五份之一。因此這種小型核融合爐就被使用在機動戰士上面。
[编辑] 米加粒子
因為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之間的互斥力,使得在壓縮I-Field的時候需要使用大量的能量。只要有足夠的能量被使用在壓縮I-Field上面,那麼正和負的米諾夫斯基粒子就會融合成為不帶電荷的米加粒子。這種過程稱為縮退,在現實中被使用來形容氣體在一個高熱的溫度下,被壓縮而成為液體的過程。在米諾夫斯基物理學中,米加粒子在縮退之後,能量會轉換成為米加粒子的動能(速度)。因為不再被電磁場所拘束,因此就會突破用來壓縮米諾夫斯基粒子的電磁場。在碰觸到其他物質而失去能量變回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前,都會繼續前進。一般來說,米加粒子的武器會在壓縮的I-Field外面另外再有一層I-Field,以作為拘束及集束米加粒子使用。因為米加粒子雖然呈電中性而不會被電磁場所拘束,但是米加粒子和米諾夫斯基粒子之間還是有互相的作用力(在現實中並不能被納入四種基本力,而應該歸納為第五種),因此可以使用I-Field來拘束。在以電磁場改變形狀後成為槍管狀的I-Field集束之下,米加粒子就會沿著那個方面前進,這種高速的粒子炮和一般的粒子炮不同,並不帶有電荷,因此並不可以被單純的電磁場影響而改變軌道。因此在UC 0070開始,吉恩開始利用這個原理來研發米加粒子炮。而聯邦軍在知道其存在之後,亦馬上著手研發。
這一類型的新武器在一般情況下都被稱為光束兵器,但是實際上還是有分為兩種,第一種利用米加粒子,另一種則是直接利用基本的米諾夫斯基粒子。
[编辑] 新類型人科技
有關新類型人,請參考新類型人條目。 新類型人或新人類(Newtype或簡稱NT),因為有著特殊的空間感以及感應能力,因此在宇宙世紀中有不少的技術是以此為基礎研發。其中包括遠隔操控以及加強機體反應速度的精神感應系統。亦有利用新類型人優良的空間感及近乎預知能力的負時間值反應速度的作業系統。
詳細技術系統條目新參照新類型人應用技術條目。
[编辑] CE科技
[编辑] 龍騎兵系統 DRAGOON System
DRAGOON (Disconnected Rapid Armament Group Overlook Operation Network) system,龍騎兵系統是一個由ZAFT開發研究出來的遙距控制系統。
[编辑] Deuterion光束能量傳輸系統
Deuterion光束能量傳輸系統是由ZAFT研發來遙距替機動戰士充電的系統。主要是為了配合禁止在軍事上使用反中子干擾器和核能的條約。利用此系統,一艘有裝備Deuterion光束發射器的母艦就能夠隨時供能給機動戰士,快速替其補給不足的電力。第一部有此系統的母艦為Minerva級戰艦一號艦Minerva。
[编辑] 幻像粒子
幻像粒子是一種由太平洋連合(大洋洲連合)所研發出來的人工粒子。此種粒子能夠使用在多種軍事用途上面。在血腥情人節戰爭之後地球連合軍和ZAFT兩軍簽訂了禁止使用此種粒子的條約。但是雙方都有再繼續秘密開發這種粒子的技術。
[编辑] 幻像粒子隱身系統
最初使用在實戰上的時候,幻像粒子是使用來作出隱身系統的。這技術被使用在GAT-X207 Blitz上面,當系統起動時,全機會被幻像粒子所覆蓋,使得電磁波(包括可見光及雷達波等)都會繞過機體前進。使得機體在視覺和電戰設備上面都能有效的隱藏。此技術甚至可以應用在創世紀這種巨大的物體上面。
雖然幻像粒子被禁止,但是在CE 73時,地球連合軍的戰艦Girty Lue使用它來潛入ZAFT的軍用庫一號進行偷取GUNDAM的計劃。
[编辑] Geschmeidig Panzer
"Geschmeidig Panzer"能量偏拆裝甲這種幻像粒子技術最初在GAT-X252 Forbidden上使用,能夠利用不同的幻像粒子使光束偏拆向其他方向,也能夠偏拆水流成為噴射系統。地球連合軍後來利用此技術來在多個廢棄殖民星中加入了Geschmeidig Panzer,配合月面上的安魂曲來作出多角度攻擊。
[编辑] 幻像粒子病毒散佈器
在太平洋連合開發出幻像粒子隱身系統的時候,另一種系統:幻像粒子病毒散佈器則被Actaeon工業開發並使用在他們的原型機:NMS-X07PO Gel Finieto上面。這系統利用幻像粒子來侵入附近的機動戰士作業系統,然後放出電腦病毒。因為是使用幻像粒子來傳出訊號,因此並不會像電磁波那樣被中子干擾器干擾。
[编辑] 光之翼
光之翼為使用幻像粒子技術的最新系統。
[编辑] 攻擊用科技
[编辑] 陽電子干擾
陽電子干擾是一種在大氣圈中發射陽電子炮時產生的副作用。主要是利用發射陽電子炮之後,戰艦前方粒子被清空的時間,空氣阻力大幅減少所做成的真空期來加快升空。注意在現實中此做法並非不可行,但是能和前方空氣對消陽電子量十分驚人,會做成等同於幾百顆氫彈爆炸的能量才能讓一艘戰艦脫離大氣圈,實際上只是浪費能源。
[编辑] Gungnir系統
Gungnir系統使用北歐神話中主神奧丁的長槍來命名,是一種非常強力的電磁脈衝兵器。此系統發出的電磁波甚至足夠在金屬中產生電力,使質量投射器的金屬軌道被破壞。
[编辑] 防禦技術
[编辑] 抗光束炸彈
抗光束炸彈是一種圓筒型的炸彈,會在放出後爆炸並釋出一團團能吸收光束能量的粒子。這些粒子雖然很快就會擴散開去而失去防禦能力,但是足夠在短時間內防禦到光束武器。
[编辑] 光波防盾
光波防盾是一種能夠防禦光束和實體彈的能量護盾。是由歐亞聯邦開發並使用來保護他們的宇宙要塞亞提密斯的。此防盾因此亦被稱為亞提密斯之盾。此技術後來亦有被使用在機動戰士上面,裝備在Hyperion GUNDAM系列上面。光波防盾並不能防禦有抗光束塗層的實體武器上面,因此裝備此護盾的機體能發射出穿過護盾的子彈,敵方的實體劍亦可以斬過此護盾。另外,光波防盾亦能在特殊配合下穿透過另一個光波防盾。
[编辑] 陽電子偏折器
陽電子偏折器是一種利用陽電子來防禦實彈和光束兵器的護盾。此護盾甚至能夠有效防禦到陽電子炮的攻擊。
[编辑] 魚鱗系統
魚鱗系統是一種ZAFT開發來推進地面戰艦的推進器。它使用數千塊的機械鱗片的震動來在泥或沙中推進。此系統亦能夠在水上使用。在較小的載具上面,甚至能夠作為水底下的推進。不過因為機械鱗片不能承受深海的高壓,所以裝備此系統的載具只能在近水面的地方活動。不過因為此系統能夠往各方向都有同樣力量的推進力,因此裝備此系統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機體的機動性和運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