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身分證(或寫作身份證)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分的文件。
目录 |
[编辑] 種類
现代身分证与传统的“纸版配照片”式身分证相比相似之处已经很少,而更多的是采取高技术的智能卡形式,具备由计算机进行扫描和阅读的能力。当身分证是由国家所颁发时,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分的证明工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分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分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
[编辑] 支持和反對身分證人士的爭論
[编辑] 支持
支持身分證的人士指出:
- 身分證是一個有用的行政工具來增加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減少罪案;
- 執法人員可於街上抽查身分證時可得知被抽查者是否患有多重人格分裂,而當時其運作之人格並非其原人格。
[编辑] 反對
反對身分證的人認為身分證可讓政府以一紙證件讓人民沒有隱私權及人格權。政府对于身分证的使用方式能够使得政府对于公民的监视变得更为简易,比如在何种状况之下实行身分证制度,身分证相关的信息是否/如何存储于数据库中等等。
[编辑] 中華民國的身分證
- 主條目: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
中華民國的身分證稱為「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現行版本是1985年起所換發,並於1995年起由手寫資料改為電腦列印,男性的身分證為淺黃色;女性的身分證為粉紫色。但因發行多年,已嚴重被偽造用以犯罪,在2000年初起就開始研議更換新身分證,原先身分證上有象徵華人的龍圖案,但被一些信奉西方宗教的人士所反對,經過數年設計,正式版本於2004年定稿。原預定於2005年7月起全面換發,但因為中華民國《戶籍法》有規定請領及補發身分證需要按捺指紋,被爭議為侵犯人權,因此司法院大法官採取緊急處分權決定暫緩,並於同年9月的大法官會議做成解釋,裁定《戶籍法》中按捺指紋的規定違憲失效。後於同年12月21日起開始換發新版中華民國身分證,預計換發至2006年12月31日為止。此次換發新身分證與以往不同的是,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但對於照片的規定嚴格許多,也因為有強制露出耳朵的規定,被部分耳朵缺損人士所抗議。
中華民國的現役軍人,以往是以軍人補給證做為軍人用身分證件,近年來已改成中華民國軍人身分證。
[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份证
- 主條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分證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1984年4月6日,中國大陸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比较容易被伪造。
2003年6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此中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也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發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安部表示,居民身份证更新换代工作将在2008年前全部完成。第二代身分证较第一代身分证做了很多改进。第二代身分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还采用了更大字库,目的在于解决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问题。
[编辑] 香港的身分證
- 主條目:香港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簽發。香港法例規定凡年滿十一歲或在香港逗留多於180天人士,皆需於年滿十一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分證。年滿十一歲的兒童所領取的身分證為兒童身分證,並必須於年滿十八歲後更換為成人身分證。所有十五歲以上人士於公眾地方皆必須隨身携帶身分證,並隨時接受檢查。香港現正進行最新一代的-{智能}-身分證的換領工作。新的-{智能}-身分證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分認證用途外,還可以用作網上電子證書、公共圖書館圖書證,於2006年可同時用作駕駛執照。
香港永久居民於出入香港邊境時候只需出示身分證即可過關,毋須出示護照。
如果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因需要更換新證或因丟失舊證而要補領,在新證未發出前入境事務處會發出「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收據」。此收據具臨時身份證的功能。
每張香港身份證上,均會在姓名一欄下面,印有中文电码,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按此可參看香港-{智能}-身份證的樣本。)
[编辑] 英國的身分證
- 主條目:英國國民身分證
英联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发行了强制的身分证,但在1919年时取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又重新引入身分证,但在战争结束7年后的1952年又废除了,原因是广大公众对Willcock v Muckle案件的愤怒到达了高潮,此案件中 Clarence Henry Willcock在违规驾驶时被警察拦下后拒绝出示他的身分证。尽管他输了官司,然而法院一致认同他的观点,即身分证存在是不适当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国务大臣建议重新引入身分证制度,在各种各样的借口下,2003年,那时的国务大臣David Blunkett说英国政府打算引进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国内身分证计划,同时使用数据库记录居民的人口,而这将在2013年前强制实行。
国务办公室认为这种身分证将会挫败国际恐怖分子活动,35%的恐怖分子使用虚假的身分旅行。最近以来,政府也声称这种身分证将帮助阻止非法移民,“健康旅行”,骗取津贴以及偷窃身分,并且生物护照也将让英国国民更易到美国旅行。
[编辑] 美國的身分證
- 主條目:美國身分證
美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全国身分证,这是由于全国范围内都没有这样的联邦机构拥有足够司法权可以发布给所有美国公民身分证。所有立法机构都尝试创建一个这样的机构,但是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自由意志主义者和保守派政治家的强烈反对,他们把这种全国性的身分证看作是极权主义者社会的象征。
[编辑] 其他国家
[编辑] 實行強制性身分證的國家
强制性身分证可能只是在一定年龄之后开始生效。
注意: 条款中的 "强制"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通常,如果没有身分证,可能会被颁发一张票据, 或者有些情况下,没有身分证会被拘留,直到身分被确认。 实际上, 胡乱管理比较罕见, 不过除了在极权国家。
- 比利時: State Registry (in Dutch, French and German) (在12歲時首於發行, 強制於15歲)
- 愛沙尼亞: id.ee/ (爱沙尼亚语)
- 德國: Personalausweis (德语)
- 以色列: Teudat Zehut (16岁开始颁发, 18岁强制执行)
- 意大利: Carta d'identità
- 波蘭: Dowód osobisty (18岁)
- 羅馬尼亞: Carte de identitate (14 岁)
- 新加坡: Immigration & Checkpoints Authority (15 岁)
- 西班牙: Documento Nacional de Identidad (DNI)
此外还有这些国家: 克羅地亞, 埃及, 希臘, 盧森堡, 馬來西亞, 葡萄牙 和 泰國.
[编辑] 不實行強制性身分證的國家
澳洲 ("公民認證")、加拿大(公民卡)、芬蘭、法國、日本、 瑞典和 瑞士 實行非強制性身分證。
注意: 上述国家没有公民身分证,但是有其他形式的官方证件,比如驾驶执照等。
[编辑] 不用来证明公民身分的的身分证
一些企業或者政府部門為了某些社會目的而簽發「身分證」(資質證明),這些「身分證」可以用來證明一些資格。比如在英國,計程車司機就必須攜帶「身分證」。参见:: 委任状. (一张年龄卡的照片)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連結
- 香港-{智能}-身分證官方網站
- Privacy International identity card FAQ
- Telegraph story: 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identity cards
- UK ID Cards - the case against
- The no2id Coalition, who are forming to oppose the British 2003 proposals
-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ID cards website
- Government Should Not Rush to Massive ID Surveillance System
- uk.politics.id-cards usenet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