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茶法
目录 |
[编辑] 唐朝茶法
[编辑] 宋朝茶法
宋乾德五年立法禁止私卖茶叶,在应天府、常州府和杭州府设立批验茶引(贩茶许可证)所,并立茶法:
- 茶商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茶引,茶引和茶货不得分离,有茶无茶引,或茶货量超出茶引许可量,按私茶论处。
- 犯私茶与犯私盐同罪。
- 茶商必须向产茶州府批验所申报买入茶的斤数,依法缴纳税款,购买茶引。茶商贩卖茶货完毕,必须到所在地官府上缴茶引,如收藏茶引不上缴再用,当私茶论处。
- 茶园主如果卖茶给无茶引商贩,初犯鞭打30,所得银两充公;再犯鞭打60,所得银两加倍充公。
- 茶商到一地贩茶,务必到批验所检查,如无茶引或夹带,连人带茶抓送官府;如无夹带,批验所将茶商的茶引撕去一角,发还放行。
- 伪造茶引者处死,没收财产;举报者赏银20两。
[编辑] 元朝茶法
根据《元史·食货》:
茶商必须从官府交纳课款买茶引,三日内不赴所在官司批纳茶引者,杖六十;转用茶引,或改抹茶引字号,或增添夹带茶货斤重,或引不随茶货者,按私茶论处、。但犯私茶,杖七十,茶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充赏。茶园犯者,及运茶船主知情夹带,同罪。
有司禁治不严,以致有私茶生发,罪及官吏。茶过批验处不批验者,杖七十。
伪造茶引者斩,家产付告发人充赏。
[编辑] 明朝茶法
根据《明史·食货》:
明太祖立茶法,令商人在产茶地买茶,向官府交钱购买“茶引”。每百斤茶,交钱二百。官府设置茶局批验所,凡茶引不相当,即为私茶。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有茶无茶引,或茶货量超出茶引许可量,按私茶论处,人得捕送官府。私茶出境,论死罪。
洪武初,定茶税令:凡卖茶之地,令宣课司(税务司)三十取一。洪武四年,户部在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各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馀株。四川巴茶三百十五户,茶二百三十八万馀株。法定每十株茶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采茶,十取其八,以易番马。在各产茶地设茶课司,定税额;陕西二万六千余斤,四川一百万斤。又在秦、洮、河、雅各州设茶马司,推行茶马法,西部诸部落,无不以马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