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化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皇民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需要,日本軍國主義份子對殖民地民眾施行的一系列「洗腦」運動,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更廣義上講,皇民化運動也適用於日本殖民地朝鮮、琉球、北海道與滿洲國等地。
有時皇民化運動也指日本在戰前對其殖民地發起的「洗腦」運動,例如日本殖民者統治台灣期間,將台灣人等居民改造為對天皇與日本國家保有高度忠誠心的強制教化政策。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部分:琉球、台灣、韓國、北海道、中國東北(滿州國)。
目录 |
[编辑] 背景
日本在大東亞戰爭爆發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臺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臺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于1937年9月30日在台北市公會堂召開的“國民精神總動員講演會”;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殖民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 而朝鮮半島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氏改名與要求市民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的運動。
[编辑] 沿革
[编辑] 台灣方面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爆發,滿清當局依據與日本當局簽訂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他附屬島嶼予日本。在日本接收過程中,遭到台灣當地民眾的強烈抗拒。包括地主武裝、佃農武裝及原住民武裝紛紛發起暴動,要求日本當局放棄佔領台灣的野心。如台灣官紳丘逢甲等人抵抗日本,成立「臺灣民主國(The Republic Of Formosa)」,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到後來在日本殖民者的圍剿下,丘、唐等人不得不放棄原先想法,遷回中國大陸。
此後,日本殖民當局意識到了統治危機,將台灣島上的住民依據族群關係大致分為三級:在台日本人、台灣漢人及原住民,等級及享受的權利依次降低和減少,甚至,漢人及原住民的生存權都可以輕易被日本殖民者剝奪,這只是「皇民化」的初步,以此為餌,來施行真正的皇民化。之後,當局又發出效忠「天皇」及「大日本帝國」的人民,可以升格成為日本國正式國民的宣傳,這才是真正「皇民化」的開始。
自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年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由於日本發動日中戰爭,因應需要,又在1936年9月對台灣總督府恢復武官總督的設置。[1]
該時期因戰爭的需要,日本經濟泥足深陷,全國逐漸進入所謂戰時體制,繼而孤住一擲,發動太平洋戰爭,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實非台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因此,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乃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積極從精神上企圖消滅台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或南島民族樣式與色彩,全力進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大倡台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一直持續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轉交中國的國民黨政權佔領為止。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2]
台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居所膜拜。此外,殖民政府也在1940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3]
[编辑] 措施
- 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谓“國語家庭”。
- 更改姓氏運動:要求改用日本姓氏,比如李登輝改名為“岩里政男”。
- 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國歌。
- 建立神道教的象徵物神社。
- 基於教育敕語的國家教育。
[编辑] 各種的意見與批評
推動皇民化運動的最基本目的在於「拉近外地與內地的距離」,贊成者以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單一民族構成民族國家的理想國家價值觀是很普遍的,推動同化政策是一個形塑單一民族國家的必要過程。反對者以為皇民化運動是漠視傳統文化與破壞傳統文化。
[编辑] 影響
[编辑] 和皇民化運動相關的研究書目
(依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小波,1991,1937-1945年台灣皇民化運動論述,見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 陳映真,1998,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
- Ching, Leo T. S. 2001.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hou, Wan-yao. 1991. The Kominka Movement: Taiwan under Wartime Japan, 1937-1945.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 Fix, Douglas Lane. 1993. Taiwa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Late Colonial Context. Ph.D. dis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之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研所碩士論文。
- 李文卿,2001,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林瑞明,1996,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台灣作家與皇民文學,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203-32。台北:玉山社。
- 楊建成,1995,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期450位台灣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台北縣板橋市:龍文。
- 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年),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161-201。台北:玉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