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方苞,字鳳九,ㄧ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生於聖祖康熙七年,卒於高宗乾隆十四年(1668年—1749年),年八十二。康熙朝进士,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經李光地營救,才免於難。康熙五十二年,清聖祖以「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命方苞以白衣平民身分入值南書房,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智囊,后官至礼部侍郎。论文提倡“义法”,作品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姚鼐推崇方苞:「望溪先生之古文,為我朝文章之冠」。方苞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提出「義法」主張:「義即《易 》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又書貨殖傳後》)他對於文章要求的是「雅潔」。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生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