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艺术发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着向亚洲其它地區和世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接触,佛教艺术也隨之不断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質上是印度式的,避免直接用人物造型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约在公元1世纪前後,将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变,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10世纪,直至佛教由于回教和印度教迅猛扩展和其他原因,而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时。
目录 |
[编辑] 無佛像時代(公元前5世紀至前1世紀)
從佛經上來看,《觀佛三昧海經》中,有一段描寫佛陀在世時,當時的優填王因愛慕世尊而以金鑄佛,聽世尊欲來,便以象載金像,恭迎世尊的記載。但藉由現存的許多窣堵波等塔式建築物,例如桑奇大塔,以及石柱的證據,最先能夠清楚顯示出佛教藝術的造作歷史,可追溯到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2年至前180年)的阿育王時期。塔外部的雕刻主要表現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稱為佛傳圖)以及前世善行因緣的故事(稱為本生圖),但均以腳印、法輪、寶座、寶塔、菩提樹等標誌象徵佛陀,找不到以人像呈現的形式。
[编辑] 佛像時代(公元1世紀至今)
人型化的佛像從公元1世紀的北印度開始出現,主要源自於兩個地區,犍陀羅(即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秣菟羅。
自從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2年佔領,並且建立希臘巴克達利王國及印度-希臘王國,促進印度-希臘藝術的發展,使印度與希臘文化交流,犍陀羅的藝術從此得益不少。
[编辑] 北傳佛教藝術
[编辑] 南傳佛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