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目录 |
[编辑] 京剧历史
[编辑] 起源和形成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编辑] 行当
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丑角)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就是丑角,又分文丑,武丑,女丑。
[编辑] 艺术形式
[编辑] 唱
唱就是行腔。
[编辑] 念
念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分京白、韵白和苏白,京白是用北京音,韵白则用湖广音、中州韵,苏白使用苏南地区的方言。
[编辑] 做
做就是身段和舞蹈。
[编辑] 打
打就是武打动作。
[编辑] 音乐
[编辑] 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板式有导板、迥龙、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导板、慢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
[编辑] 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铙钹、京锣等。
[编辑] 乐队
京剧的伴奏乐队又称分文武场,传统得京剧伴奏乐队由5-8人组成,通常是7-8人。鼓师,又称司鼓,演奏檀板和单皮鼓,是掌握音乐节奏的人,相当于乐队的指挥。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被称为乐队的四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又被称为乐队的三大件。
[编辑] 脸谱、服装和道具
[编辑] 脸谱
[编辑] 服装
傳統京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帔、衣。
根據《辭源》,“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
[编辑] 道具
[编辑] 主要流派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这种表演风格通过师徒相传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
不同流派和他们的代表剧目。 红鬃烈马、纺棉花、翠屏山、五花洞、宇宙锋、荒山泪、、四挑滑车、小放牛、、四进士、等。
[编辑] 青衣
[编辑] 王派
以王瑶卿为代表 《辛安驿》、《十三妹》
[编辑] 梅派
以梅兰芳为代表,主要传人:言慧珠、梅葆玖、杜近芳等。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
[编辑] 程派
以程砚秋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新艳秋、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等
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碧玉簪》、《春闺梦》等。
[编辑] 荀派
以荀慧生为代表,主要传人有:童芷苓、孙毓敏 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 《辛安驿》、《十三妹》等。
[编辑] 尚派
以尚小云为代表,主要传人:尚长麟、吴素秋、杨荣环等 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三娘教子、祭塔、昭君出塞、南天门、秋胡戏妻、二进宫、花蕊夫人、峨嵋剑等。
[编辑] 张派
以张君秋为代表,代表剧目有《望江亭》、《刘兰芝》、《秦香莲》等。
[编辑] 花旦
以荀慧生为代表的荀派。
[编辑] 老旦
[编辑] 龚派
以龚云甫为代表
[编辑] 李派
以李多奎为代表
[编辑] 老生
[编辑] 谭派
以谭鑫培为代表,主要传人有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增等。 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等。
[编辑] 马派
以马连良为代表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等。
[编辑] 麒派
以周信芳为代表,主要传人:陈鹤峰高百岁周少麟小王桂卿等 代表剧目:斩经堂、追韩信、打严嵩、四进士、徐策跑城、华容道、赵五娘、封神榜、九更天
[编辑] 余派
以余叔岩为代表
[编辑] 高派
以高庆奎为代表
[编辑] 言派
以言菊朋为代表
[编辑] 杨派
以杨宝森为代表
代表剧目有失空斩等。
[编辑] 奚派
以奚啸伯为代表
[编辑] 武生
[编辑] 杨派
以杨小楼为代表
[编辑] 盖派
以盖叫天为代表
[编辑] 李派
以李少春为代表
[编辑] 小生
[编辑] 姜派
以姜妙香为代表
[编辑] 叶派
以叶盛兰为代表
[编辑] 花脸
[编辑] 金派
以金少山为代表
[编辑] 郝派
以郝寿臣为代表
[编辑] 侯派
以侯喜瑞为代表
[编辑] 裘派
以裘盛戎为代表,主要传人有方荣翔等
代表剧目有《赤桑镇》、《铡美案》、《赵氏孤儿》等。
[编辑] 丑角
[编辑] 著名演员
[编辑] 道光時代三鼎甲
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
[编辑] 同光十三绝
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编辑] 四大名旦
[编辑] 四大须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四大须生: 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大须生: 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四大须生: 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编辑] 须生及流派
程长庚、张二奎、王九龄、譚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言菊朋、余叔岩、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李少春、唐韵笙等。
[编辑] 武生及流派
杨小楼等。
[编辑] 净角及流派
金少山、裘盛戎、袁世海等
[编辑] 旦角及流派
筱翠花等。
[编辑] 琴师
王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