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民主運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所發生的反對中國共產黨一党专政,倡导实行民主、宪政的持續性政治運動。該運動於1978年的北京之春開始的,以1989年的八九民運較為重要。但到90年代,在國內及海外的運動出現了下降及變得鬆散,以致許多分析家認為其運動威脅不了中國政府的權力。
民運的起源可追朔至文化大革命後的北京之春時期。魏京生的大字报《第五个现代化》可以看作是这个运动的开始文件。魏在这份大字报中称现代化最关键的是将权力保持在劳动人民手中,但共产党被一些保守人物控制,人民必须通过一个漫长的和可能流血的斗争来推翻这些保守人物。魏为此被判15年徒刑。
1980年代中,这些民主意见在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中很普及。贪污现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感觉中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方面超过了中国等因素导致了1989年爆发的天安门六四事件。6月4日政府军队终止了这场示威。此后在中国外一些大学生组织了不同的民主运动组织。许多西方国家和人士对这些运动和组织持好感。
1990年代中中国国内外的民主运动骤减。这个骤减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对这个运动的无情打击。九一一袭击事件后中国还发布了一系列反恐怖法律,许多人却认为这些法律实际上只是加强政府对任何反对人士的攻击。
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苏联的改革陷入困境被中国官方用来作为他们的立场的证明。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现象。尽管中国已经成功地将其经济的一大部分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上,向更民主自由的改革十分缓慢。此外当时的大学生与今天进入大学的、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学生之间有一条代沟。这些新的学生对共产党的怀疑比较小,他们更加具有所谓爱国主义的情绪,有人认为这是共产党的目标转移政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近年中成功地促进消费主义和针对台湾和日本的民族主义感情。民主运动内部对于应该如何对付中国和中国政府的分歧(比如就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也削弱了这个运动。中国国内许多人感到在国外的反对人士对中国的国情已经毫无了解,因此他们的见解失去了号召力。
中国政府对民主运动的对策有三:首先非常知名的反对者如魏京生、方励之、王丹等被驱逐出境。中国法律本身没有将国民驱逐出境的条款,一般这些人被判重刑后以保外就医为由被送出海外。不知名的组织者一般被判重刑。判刑的理由一般是危害国家安全或泄露国家机密。第三,政府试图对运动的支持者施加压力,以“严重后果”等词汇来恐吓支持者,以此达到鼓励组织者和不使得运动可以联合起来以至于威胁到政府的目的。
从意识形态上政府一开始的反应是针对运动的组织者,称他们受外国指使。但这个理论不十分可信。从1990年代中开始政府开始使用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和引用西方理论家如埃德蒙·伯克。政府称中国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需要政治稳定。民主运动是错误的因为它导致极端主义和革命,它会导致中国内部动乱。针对魏京生提出的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的理论,中国政府宣称经济发展必须先于政治自由。
反对这个理由的人士指出伊朗沙皇时期同样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政治民主化,其结果是伊斯兰革命和沙皇政权被推翻。民主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中国已经成功地克服了许多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民主改革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相反地,民主制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贪污,更平等地分配财富。许多人相信即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所有它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也不会将权力外让。有人甚至说,假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是改善人权的话,那么中国就不会参加。
虽然民主运动在西方受到许多支持,但大多数中国人不将之看作是现政府的可能竞争对手。中国内大多数示威都是针对某一事件偶尔爆发的,中国政府对之采取一定的容忍态度。一些过去的民主运动人士现在转化为自由主义人士,他们承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坚持民主制度可以巩固社会稳定。他们不强调要推翻共产党统治,也不排除共产党内部改革的可能性。这些人士在中国受到更多的官方的容忍。